第一篇:适应新形势 寻求新突破 努力开创收入规划核算工作新局面
适应新形势 寻求新突破 努力开创收入规划核算工作新局面——王德平副局长在全省国税收入规划核算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2009年6月12日)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国税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组织收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收入规划核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两年的计统工作,明确全省收入规划核算工作思路,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收入规划核算工作和今年的组织收入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过去两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组织收入协调督促,税收收入实现跨越发展。针对我省经济形势不确定、国税收入起伏大的特点,作为组织收入的综合管理部门,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收入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科学统筹组织收入措施,认真开展税源调研和税收预测分析,牢牢把握收入主动权,促进了组织收入的顺利开展,国税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完成745亿元,增长25%;2008年完成971亿元,增长30.33%。收入规模由全国第10位,上升到第9位,跃居中部六省第一。征收率、入库率不断提高,新欠税款占当年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太原、长治、朔州和省直分局基本实现了无新欠。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国税干部的辛勤劳动,更凝聚了全省计统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二)深化税收分析,促进“四位一体”机制的运行。我省“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在全国开展得比较早,经过不懈努力,已经走上了轨道。全省计统部门广泛开展税收预测、税负预警分析,借助“四位一体”互动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加强税源分析,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提供信息,有效发挥税收分析在“四位一体”中的作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省上下坚持召开各种形式的税收分析例会,及时研究部署组织收入工作。积极开展税负分析、弹性分析、税源分析,不断丰富税收经济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及时发现区域性、行业性以及重点企业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服务。深入开展对煤炭、电力等重点行业税收分析,加强对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增值税转型试点等税收政策跟踪分析。围绕税源发展状况,开展专题税源分析和税务统计分析,完成了多篇专题分析报告,编发税务统计分析报告30余期。举办全省税收分析培训班,加强对宏观微观税负分析方法、税收效能分析方法、EXCEL分析应用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素质。晋中积极探索“全员全程”分析,长治坚持开展重点产品产销价监测分析,吕梁组织全市煤焦行业的专题税源分析,效果显著。
(三)改进重点税源监控方法,监控效率进一步提高。目前,省级监控的重点企业从1000余户发展到近2000户。为进一步提高税源监控质量,省局制定下发了《全省重点税源常规分析办法》、《税负预警管理办法》和《加强重点税源数据分析应用的意见》,建立大型企业税源动态联系制度。各级计统部门抓住“选户、采集、审核、发布”四个环节,严格把关,规范操作,确保重点税源数据准确可靠。坚持常规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拓展动态分析内容;全面开展常规分析和税负预警,定期测算发布分行业、分地区税负情况、行业税负相对指数、行业税负预警值。认真组织,加强培训,严格会审,顺利完成每年近1万户纳税人的税收调查,加强调查资料的分析应用,高质量完成了总局的宏观和微观税负课题研究,连续两年被总局评为税收调查优秀单位。太原开发重点税源数据采集工具和分析软件,提升重点税源监控管理效率。大同、长治、朔州、临汾制定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办法,加强重点税源监控数据的应用。
(四)加强基础管理,数据质量明显升。综合征管软件全面上线,给税收会计核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省上下克服困难,积极工作,及时处理软件运行中出现的各类会统问题,下发操作注意事项,制定《山西省国家税务局会统业务规范》和《山西省国税系统综合征管软件会统操作规范》,省市局深入基层现场辅导,解决存在的问题,指导基层改进日常操作,保证了综合征管软件会统核算的顺利运行。严格综合征管软件系统与TRS报表系统数据比对,实行二次校验,二次把关,确保会统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做好综合征管软件年终会统结账和金库对账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上报总局的旬报、月快报和会统报表做到了无差错,历年均被评为优秀单位。严格税收票证的印制、使用和保管,组织开展全省税收票证检查,保证了税收票证安全。组织清理检查税款缴库账户,加强车购税、代保管资金账户管理,圆满完成了账户的开立、备案、年检等工作。晋城、阳泉、忻州、运城积极开展数据质量管理,确保综合征管软件报表核算数据的准确。
(五)财税库银联网电子缴库试点成功运行,实现了税款缴库的历史性变革。2008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复我省太原迎泽区、晋中介休、晋城泽州和省直分局四个单位开展电子缴库试点工作,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与财政厅、人民银行、地税局联合下发了《山西省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实施意见》,成立全省财税库银横向联网领导组,加强组织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部署我省财税库银联网电子缴库的有关事宜。积极向财政厅申请,取得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制定下发我省国税系统联网实施方案和上线计划,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完成了设备配备、网络连接、安全认证,积极开展对基层单位和纳税户的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在省局统一组织下,四个试点单位认真组织签订“三方协议”,顺利完成了前期准备、联调测试、模拟运行各阶段的准备工作,于2008年12月全部顺利上线运行。税收收入横向联网电子缴库的成功运行,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申报缴税业务,基层税务部门减少了纸质税票流转和操作,并和国库实现了自动对账和信息共享,实现了税款缴库的历史性变革。
无论在以上五项工作还是其它方面,正是全省计统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加班加点工作,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才有今天各项计统工作的顺利发展。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全省计统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近年来各项计统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税收发展形势和各级领导对收入规划核算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税收分析工作亟待加强:一是一些单位领导对税收分析重视不够,分析人员配备不足,大部分县市甚至有的市局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分析人员,分析工作保障机制有待加强。分析人员素质不高,税收分析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先进的科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应用不足。二是税收分析不深不细的问题普遍存在,税收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亟须提高。只注重一般性的常规性分析,不注重深度经济税源分析;只注重收入进度和增减因素等面上的分析,不注重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只开展了经济税源和税收预测预警分析,政策效应分析和税收管理风险分析还没有真正起步。三是部门间衔接不到位,信息流转不畅通,税收分析与经济税源、政策变化、征管工作相脱节,税收分析在“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中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对税收管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四是对数据的增值应用重视不够。税收数据资源分散,不注重归集、整理和综合应用,特别是不能有效应用综合征管软件数据开展税收分析。重点税源监控工作仍停留在数据报表的填报上,宝贵的数据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重点税源数据的分析应用仍需加强。重点税源税负预警工作的后续跟踪调查和分析反馈没有及时跟进,失去了税负预警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收入规划核算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我们必须把握收入规划核算工作新形势,结合国税工作实际,在收入规划核算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上不断突破、不断创新。首先,新时期的国税工作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收入规划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省国税系统围绕六年规划,大力推进“三大发展战略”,要求各级收入规划核算部门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新时期收入规划核算工作的内涵,突破旧的观念束缚,大力倡导和树立“税源”理念、“科学、精细”理念,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为税收工作全局服务。其次,机构改革对收入规划核算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入规划核算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收入协调、税收分析、规范税款缴库、开展税收核算、实施重点税源监控、统筹税收收入数据管理和综合分析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职能。再次,我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适应经济税收发展的要求,必须把收入规划核算工作融入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税收分析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山西经济税收关系,掌握税源信息,把握税收发展规律,推进组织收入工作。第四,税收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为提升税收分析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信息化和税收工作的发展,收入规划核算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税收监控、预测、分析,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为,把各种数据资源充分应用好、分析好,更好地发挥收入规划核算工作职能,促进税收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对收入规划核算工作的新要求和省局对各项税收工作的新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国税系统收入规划核算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收入规划核算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国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组织收入,以税收分析为重点,健全机制,拓宽领域,不断提升数据管理应用水平,全面发挥收入规划核算职能作用,为我省国税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贯彻这一思路,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发挥税收分析在组织收入工作中的作用。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对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加强税源管理,促进组织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税源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税收波动更加明显,地区间税收发展更加不平衡,组织收入任务更加艰巨。针对目前形势,省政府下发 “关于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通知”,每月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省局也将组织收入作为今年的两个重点工作之一,按月召开税收分析例会。这种形势下做好税收分析工作十分必要,十分紧迫。收入规划核算部门是组织收入的综合管理部门,承担着对组织收入的监控管理和统筹协调职能,如何发挥监控和统筹职能,最好的方法,就是税收分析。各级国税机关要充分认识税收分析在当前税收工作中的重要性,把加强税收分析作为应对危机、进行决策、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的有效手段。各级收入规划核算部门都要紧紧围绕组织收入工作,注重发挥税收分析、税收预测的功能,为组织收入提供决策信息。继续坚持和完善税收分析例会制度,省市县三级都要定期召开多种形式的税收形势分析会。加强税源调研和收入督查,深入分析税源状况和征管现状,检查组织收入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全局性的税源变化和影响组织收入问题,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正确指导组织收入工作。
(二)健全税收分析机制。省局制定了《全省税收分析工作制度》,提交这次会议讨论后下发,这是我省第一个全面、规范的税收分析制度,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使全省的税收分析工作步入规范。要健全纵向拓展与横向延伸相结合的数据信息采集机制。健全省、市、县局三级纵向联动机制,省、市局重点开展宏观税负、税收弹性以及税种和行业与对应经济指标相关关系的宏观分析;组织纳税能力估算,开展税收征收率的测算和分析;组织开展税收政策效应和税收管理风险分析;开展税收预测,发布行业税负预警。县局重点开展微观分析,做好本地区日常经济税收分析、重点税源的常规分析和专题调研分析,对上级机关通报的问题进行综合排查、分析和反馈。健全和完善以税收经济分析为起点的“四位一体”的横向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税收分析在互动机制中的起点作用。各级收入规划核算部门作为税收分析的综合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切实加大经济税收分析力度,善于发现税源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预警管理风险,发布信息,确保互动机制基础牢固。构建“全员全程分析”与“专题专业分析”相结合的税收分析机制,既要形成多部门分析、人人参与分析的合力,更要形成具有专业化、高水平的税收分析体系。建立税收分析专业人才库,积极开展重大分析课题攻关。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信息和网络技术对税收分析工作的支撑作用,善于借鉴和应用先进的数理统计和数学模型,研究税收经济发展规律,分析税收发展趋势。加强对税收分析的督促考核,省局将把税收分析报告的报送和质量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
(三)拓展税收分析领域。在分析内容上,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加强经济税源分析、预测预警分析、政策效应分析和税收管理风险分析等四方面的税收分析。这四方面分析内容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根据我省实际,在继续抓好经济税源分析和税收预测预警分析的基础上,要着力向政策效应分析和税收管理风险分析领域拓展,务求取得突破:一是务必在政策效应分析方面求得突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区域税源和税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必须加强对税收政策效应的跟踪分析,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认真分析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总量与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支持企业复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结合我省实际,今年要重点关注对税源影响变化较大的增值税转型、采矿业提率以及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当地税收和经济的影响。各地都要定期逐级向省局上报政策效应综合分析,年内至少完成一篇高质量、具有深度的政策效应专题分析。二是务必在税收管理风险分析方面求得突破。税收管理风险分析是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税收分析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风险来自于管理全过程,税收管理风险分析也应当深入到税收管理的全过程。首先,要加强税源管理方面的风险分析。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指标、财务状况指标、资金流量指标、物耗指标等进行监控分析,反映纳税遵从度,监控税源风险。其次,要加强税款管理方面的风险分析。从纳税登记、认定、申报征收、税收减免、税款缴退库等环节入手,深入研究和分析税收管理漏洞和隐患,防止和制止违规调库、混库以及滞压、挪用、转引税款等非法行为的发生,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提高税款缴库质量。再次,开展税收收入能力估算。应用宏观经济数据,测算既定税收制度、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之下潜在的税收收入,即税收收入能力,并与实际征收的税收收入进行比较,客观衡量和评价税收征收率,衡量税收征管努力程度。对于税收管理风险分析这一新课题,各级国税机关都要深入研究,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积累经验。要围绕组织收入,开展分析,重点关注程序到位了没有,管理到位了没有,预见和防范风险。省局将重点开展纳税能力估算,各市要自行确定主题,重点从税源管理风险和税款管理风险方面,尝试开展分析。年内我们将组织召开税收管理风险分析专题会议,交流和探讨分析经验和成果,各市要及早安排,做好准备。
(四)进一步深化重点税源监控分析。认真落实省局《常规分析办法》和《税负预警办法》,注重对已有数据资源的分析,充分应用重点税源监控软件中已经设计的分析表开展常规分析。县局要加强重点税源动态监控,坚持按月开展重点税源专题分析,及时逐级向省局上报重大税源变化信息,市局要按季向省局上报重点税源综合分析。要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预警系统,定期开展重点税源预警分析。省局每半年开展全省行业税负分析,发布税负预警,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抓好后续的调查核实和反馈工作,对有疑问的低税负企业,及时反馈管理和稽查部门,作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核实结果逐级上报省局。
(五)加强会统数据管理应用
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继续抓好《山西省国税系统征管软件会统操作规范》和《山西省国税系统会统工作规范》的落实,规范征管软件会统操作。按照总局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延伸数据统计层级,建立省、市、县税收收入数据上下互通和信息共享制度,县局会统年报要逐级上报省局。整合和规范税收会统核算、征管软件、重点税源监控等各种数据指标,加强报表间数据口径、逻辑关系的比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岗位职责分工、工作标准,严格规范操作,把好数据录入、数据校验和数据检查“三个关口”。完善定期清理制度,下半年省局将组织开展一次系统的会统数据检查清理工作,梳理和解决遗留问题,保证基础数据的延续性和准确性,市局和县局要尽快布置,做好基础数据的清理准备工作。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县局要量化数据的采集、录入、审核等环节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增强约束力。省、市局要加强对相关业务的指导、督促和巡查,定期抽查和通报数据质量。
加强数据分析应用。要突破常规分析的局限,充分利用综合征管软件数据,着力开展税收数据分析。围绕税收收入和税源监控,提出需求,借助各类应用系统,获取广泛的与税收收入和税源相关的数据信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研究数据间的关系,充分运用各种数据资源,扎实开展税收和税源方面的数据分析,预测经济税收的发展趋势,防范税收管理风险。充分利用省局税收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已有的功能开展税收监控和数据分析应用工作。
(六)认真做好日常收入规划核算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综合征管软件系统入库税款的销号、国库对账工作,减少在途税款的发生。二是继续做好数据运行维护问题的分析上报工作。进一步加强税收快报、TRS报表系统和综合征管软件会统数据的比对审核工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三是认真落实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制度,大型企业直接联系制度,企业集团的数据采集报送管理办法,税收管理员要严格把好数据采集审核关,各级重点税源管理人员要抓好数据的复审,保证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四是认真组织开展税收调查,加强调查数据的分析应用,全面开展税收调查专题分析,各市至少上报一篇税收调查专题分析。五是加强税收票证管理,组织开展税收票证日常检查,改革完善税收票证管理制度,按照总局安排,做好税收票证管理系统上线的准备工作。六是做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工作。根据总局要求,省局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由征管科技处牵头,各试点单位的收入规划核算部门要密切监控,及时反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其他单位的收入规划核算部门要配合相关部门,扎实抓好下一步的推广工作。七是抓好车购税账户的撤户准备工作;加强代保管资金账户的监督管理,确保账户资金的安全。
(七)加强收入规划核算干部队伍建设。这次机构改革,计统处(科、股)改为收入规划核算处(科、股),并适当调整了部分职责,增加了免抵调库计划的管理职能,明确了收入规划核算部门在税收收入、核算、分析数据的综合管理应用方面的职责。各级国税机关必须按照总局、省局“三定”方案要求,确保收入规划核算机构的稳定和职责的相对独立,保证人员力量的配备。收入规划核算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要充实规划核算专业人才,将既懂宏观经济和税收知识,又懂会计统计核算、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调配和充实到税收分析岗位,优化干部队伍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把收入规划核算干部队伍的培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局每年将举办1-2期税收分析骨干培训班,各市也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税收分析专业人才队伍。创造条件开展税收分析交流,进一步开阔眼界。省局将制定《优秀税收分析评比交流办法》,每年举办优秀税收分析评比交流活动,召开税收分析经验交流会议,在全省评选税收分析优秀单位、优秀税收分析员,鼓励多出精品、快出精品,促进全省分析水平的提升。各级税务机关领导要切实关心收入规划核算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励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工作。全体收入规划核算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炼好内功,提高综合素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做好工作,为提升全省收入规划核算工作水平再立新功。
三、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组织收入工作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影响还在加剧,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下行压力加大,面临的困难较多。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下降8.1%,工业增加值下降22.4%,4月份工业增加值下降26.1%,降幅在全国最高,主要税源行业全面下降。受此影响,1-5月份,全省国税收入累计完成375.26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73 %,减收70.05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5.81 %,比时间进度慢5.86个百分点。其中:与地方财力挂钩收入完成356.03亿元,下降11.87 %,减收47.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6.33%,比时间进度慢5.3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当前我省国税收入形势非常严峻。从收入规模看,1-5月份我省国税收入总体规模继续低位徘徊,若剔除非即期税款,月均申报实现税源仅为6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0亿元。从主要行业看,1-5月份,省局重点监控的14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同比出现下降,除原煤洗煤行业增长较快外,焦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主导行业税收都出现大幅下滑。从各市收入看,增幅极不均衡。晋城增长39.41%,阳泉增长31.34%,晋中增长1.83%,其余单位收入均出现下降,运城下降57.09%,大同下降33.15%,省直分局下降33.65%,忻州下降28.37%,太原下降26.76%,临汾下降20.72%,朔州、吕梁、长治三市降幅小于两位数。从与全国和相关省份的比较看,我省国税收入降幅高于全国。1-5月份,全国国税收入下降9.4%,有 23个省市负增长。我省国税收入规模在全国排名仍保持第9位,增幅低于全国6.3个百分点,排名倒数第6位。在中部六省,我省国税收入规模仍居第1位,增幅由前4个月的第4位降到了最后1位。与周边省比较,我省国税收入增幅均低于河北、内蒙、陕西。导致1-5月份税收减收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工业经济继续下行,工业环节增值税减收39.89亿元;二是企业效益下滑严重,企业所得税减收16.34亿元;三是结构性减税政策造成减收11.02亿元。针对当前组织收入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税务总局十分重视,陆续下发了一系列强化征管、堵漏增收的文件。在4月份召开的全国收入规划核算工作会议上,钱冠林副局长强调,全国税务系统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为完成全年税收收入任务而努力奋斗。省委省政府也要求充分认识当前全省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和发展信心,采取强有力措施,遏制经济下滑局面。5月18日,省局紧急召集各市局长,召开了全省国税系统组织收入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当前的组织收入工作。要求全省各级国税部门务必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抓好组织收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把组织收入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动员全体干部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上来,全身心投入到组织收入工作当中。下发《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组织收入工作的意见》,紧密结合当前税源状况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税收征管的“十条举措”,要求采取更加扎实、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堵漏增收,最大限度地弥补收入缺口,保持我省税收与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尽管如此,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主要行业税源继续萎缩,仍然难以扭转全省税收下滑的态势。6月初,省政府召集财政、国地税所有班子成员召开会议,研究上半年全省财政工作,要求确保上半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从目前各地预计情况看,全省国税收入缺口非常大。基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省局要求各级国税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一系列要求,继续抓好省局《关于加强组织收入工作的意见》的落实,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努力堵漏增收。根据省局的工作部署,在此,我再强调几点:
(一)加强对发出商品应纳税款的收缴入库。各级国税机关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强化对发出商品应纳税款的征收管理,对于已经发出商品,必须督促企业按规定计算申报应纳税款,及时征收入库。主管国税机关要加强申报审核和催报催缴,确保发出商品应纳税款及时足额入库。要特别关注因价格争议未签订合同的电煤生产和运销企业发出商品应纳税款的申报情况,近期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对电煤生产和运销企业的专项调查和检查。
(二)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要严格按照总局和省局要求,对于本地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所得税纳税户,由按季预缴改为按月预缴,并及时入库。要加强对汇算清缴应退税款的审核检查,有疑问的一律不准退税。各市要组织专门力量,对税前扣除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对汇算清缴亏损企业开展复查,对于查补的税款,要尽快收缴入库。
(三)加大欠税清缴力度。今年我省欠税反弹压力较大,欠税客观上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紧张,但是我们也应从管理方面查找原因,为什么同样的行业,同样的企业,面临同样的形势,有的单位欠税居高不下,有的单位却能保持无新欠,说明一些市县欠税控制和清理力度还有待加强。各地要紧急动员,加大欠税清理力度。严格控制新欠,对于当年新欠,原则上要求上半年内清缴入库。对于往年陈欠,要与企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清欠计划,按计划及时清缴入库。
(四)切实做好免抵调库工作和入退库管理工作。根据这次机构改革职能划分,免抵调库指标的申请和下达职责已经移交收入规划核算部门管理。各级收入规划核算部门要加强对调库资源的摸底了解,及时向省局提出申请。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和使用免抵调库指标,已经下达免抵调库指标的,要尽快办理免抵调库手续。严密监控税收资金的运动,强化税款入退库管理,确保税款安全及时入库,防止在途税款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政策。加强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核,对有疑问或手续不全的一律进行实地核查,查实后再予以抵扣。
(六)加强对税收收入的监控和预测。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变化,准确把握经济税源发展态势,全面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因素,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当月税收有重大变化的,随时向省局报告。针对从2009年起申报期延长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对大型企业重点税源的调查和预测,提前了解大型企业的申报情况,确保预测的准确性。
(七)严肃组织收入纪律,力求应收尽收。越是在税源形势严峻的时期,越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遵循经济税源发展规律,坚持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收入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税源基础智商。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既要坚决杜绝虚收探收,更要坚决制止有税不收。对于缓缴税款和延期申报税款,一定要依法审核审批。对违反纪律、有税不收或者收过头税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同志们,今年组织收入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共同努力,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进一步提振信心、狠抓落实,切实提升税收分析水平,充分发挥收入规划核算工作职能作用,为推进组织收入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努力开创督查工作新局面
督查工作是各级党委、领导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办公部门的重要工作,更是衡量和体现领导水平和办公室工作效能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兵、*党委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对督查工作的领导,拓宽督查工作领域,改进督查工作方法,增强督查工作实效,确保了政令畅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确保督查工作顺利进行
江总书记深刻指出:“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事情还只是进行了一半,还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确保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可见抓好督查工作,对于实现决策目标,保证政令畅通,顺利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团场改革和企业改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加强督促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深入的研究并解决问题。因此,抓好新形势下的督查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要强化领导行为。抓好督查工作是维护党委权威,保证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既是决策的谋划决断者,又是决策的组织实施者,所以我们要把督查工作作为系统的领导行为,从上至下狠抓落实。二是要强化群众观念。督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加强督查工作,可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到困难、矛盾和问题较多的地方去,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统一思想,务求实效,充分认识运用督查手段推动决策落实的重要性。三是要强化大督查观念。一方面我们要抓好中央、自治区和*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另一方面,督查工作也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系统工程。兵、*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的落实,事关全局,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领导班子要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在一些重要环节上或遇到困难时,要帮助督查部门搞好组织协调工作,以便督查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督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党委更加重视督查工作,把督促检查工作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大力支持,为督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一是各级领导亲自督查制度化。*领导除了经常深入自已扶贫挂钩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外,还经常有针对性地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并定期召开扶贫帮困汇报会,及时、全面的了解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进一步健全督查机构,加强督查力量。*专门成立了督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要求,把一些工作经验丰富、公道正派、责任心强、敢于反映和处理问题的同志纳入领导小组。按照*党委督查室的要求,*及时在农牧团场和工交建商企业中选定181团和油化公司两个单位作为*党委督促检查监测点,以点带面,健全了机构,加大了基层监测力度。三是*党委高度重视办公室督查工作。不论是*党委督查室的文件,还是*两办的督查文件,*主要领导都视为特办件,及时阅办批示。平时工作中为督查人员提供阅读有关文件和资料、参加有关会议、跟随领导下基层调研和检查工作等必要的工作条件。*主要领导还专门召集办公室领导及督查工作人员开办公会议,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大大提高了督查工作的效能。
三、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增强督查工作的实效
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督查工作的重点放在上级党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上,放在*党委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上,放在职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个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围绕上级党委和*党委的中心工作开展督查工作。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国内生产总值以19%的速度增长,职均收入以21.8%的速度增长。就*来讲,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党委的安排部署,以“致富职工群众,发展壮大*,增强戍边实力”为目标,特别是在落实张司令员在*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方面,把培育新的、大的、有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深入团连、农户、企业进行调研,明确重点,制定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畜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可持续发展工程,紧紧围绕实施畜牧业“双百万”工程和“2001示范工程”,积极开展千名干部帮扶养殖空白户的活动,筹资2500万元资金继续加大向畜牧业的投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组建肉食联合加工厂,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工程。把城市经营和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围绕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融资改造、整合提高和捆绑包装,在*城市建立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集团公司,涵养税源,支撑城市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把渔业和高经济动物养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旅游业,注重培育和开发利用口岸和边境特色旅游。深入贯彻*“1+8”“1+3”文件精神,加快农牧团场和工交建商企业改革,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等。为确保这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促进经济全面发展,*领导亲自研究督查方案,督促督查部门逐级逐项进行督查落实,并定期召开汇报会,及时了解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对督查部门遇到的难题,及时出面协调解决。同时,要求办公室及时将有关信息和决策落实情况上报*,为*党委进一步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加强党委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的督促检查,抓大事。为尽快使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委的决策贯彻落实到基层,*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尤其是对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委四届八次、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及兵*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认真进行了督促检查,特别是把涉及全局性、对*团有重大影响的工作列入决策督查的重点,如贯彻落实*“1+3”“1+8”改革文件精神情况、*大力实施发展畜牧业“双百万”工程、“2001”示范工程及*千名干部帮扶畜牧业大户和空白户活动情况,明确职责和完成时限。目前全*承包土地使用证发放达到95.33%,两用地划分达到100%,户均2.91亩,全*1144名副连以上干部与2288户贫困户签定了帮扶责任合同。为此*党委组织了十几个检查组,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狠抓落实。今年以来,我们对15项工作进行立项督查,向基层单位下发《督查通知》10余件,为*党委督查室报送《督查专报》30余期。
二是突出加强领导批示和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抓难事。领导批示往往是一些比较具体复杂、办理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并亟待解决的事项。如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两个确保”、企业内部稳定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大局,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办好领导批示,对促进重大问题的解决,推动决策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维护兵*党委的权威,促进决策落实,*领导的批示,*领导直接督办,*党委的批示,办公室领导直接督办,一督到底,做到批则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办,办则必果。
三是突出加强*党委专项督查的办理工作,办实事。*党委高度重视*党委督查室针对中央、自治区及*党委重大决策落实情况所下发的《督查情况》、《督办通知》和《查办通知》,认真传阅,并及时向办公室作出办理批示,要求根据实际,认真组织督查活动,狠抓落实,并按照程序、保质保量、及时办结、按期上报。比如加强企业和社会稳定工作、扶贫帮困工作、职工增收减负工作、危旧住房改造工作等,兵*党委始终十分关心和重视,我们牢牢抓住这些问题不放,认真组织开展督查活动,并及时上报有关落实情况。今年,我*接到*《督查通知》8份,按时办结率100%。
四、找出差距、改进不足,开创督查工作新局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督查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离*党委督查室和*党委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反馈情况还不够主动,反馈的内容质量不高,反映一般性的工作措施和成绩多,反映问题和带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的东西少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加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督查工作在*党委及督查室的领导和指导下,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兵*党委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督查意识,健全督查制度,优化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提高督查实效,使督查工作在推动兵*党委的决策落实上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一是紧紧围绕兵*党委的中心工作,抓好兵*党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抓好领导交办事项的查办落实。二是及时、准确地向*党委反馈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况,反馈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三是加大督查调研工作力度,力求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四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立便捷、畅通、有效的督查网络,落实目标任务。在*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充实督查队伍力量,重视督查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机关各有关部门和基层督查点的作用。要求*每月上报1-2期《督查专报》,根据工作需要,下发1-2期《督查情况通报》,*督查领导小组成员部门每月向*办公室提供10条督查信息,督查监测点平均每月上报*1期《督查专报》。五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重在落实,力求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重点抓好基层项目的“三工建设”,尤其是在施工现场,要开展好文体娱乐活动,努力为广大基层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开展好“企业是我家”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工会组织要发挥维系职工与企业间的劳动关系,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继续做好“群安员”工作;要在作业层实体建立工会组织;基层项目部工会要与地方工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开展工作,对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一、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工会,再次要正确理解工会与党委、行政、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基层工会干部开展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工会最早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以后在其他国家相继建立,并大多争得了合法地位,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社会现象。绝大多数工会都能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代表和维护工人群众的利益。通过内部协调、互相帮助,解决工人内部的竞争,争取和维护工人的利益,改善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争得工人群众的社会政治利益。
基层工会是群众组织的团体,是经济和利益的组织,工会主席是组织者。基层工会在党委领导下,依法和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工会需要行政支持,两者存在平等、伙伴关系,比较明了的说法就是“娘家”和“婆家”的关系。工会和职工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没有职工就没有工会,不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工会就不是工会。基层工会在业务上是受上级工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在政治上是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会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是与党政争权,而是发挥党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职工具体利益,也是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因此,不断提高工会能力,是不会降低党政的威信。
二、深刻分析当前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措施。
当前,大部分企业基层工会在加强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做了不少探索与实践,也有一定成效。然而,工会干部队伍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仍是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做工会工作一般都是工龄长而年龄偏老者具多。绝大部分是本企业的老职工,在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中起了一定作用,工作也很努力,但由于年龄逐年老化,工作精力不如年轻干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工会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工会组织的活力也显不足。二是经历多而学历不高。面对社会、企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目前,低层次文化结构的工会干部队伍,缺乏工作底气,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工会工作不断提升的要求。三是阅历广而能力不足。国有企业工会干部中很多同志长期在工会岗位工作,对工会的传统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对现职的企业工会干部作一比较分析,老的工会干部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工作方法较传统、创新思维欠缺;新任的工会干部,工会基本知识知之不多,工会业务不太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因而对企业工会面临的新问题、新内容、新要求,往往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由于企业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工会干部尤其是工会主席兼职化,致使兼职工会干部的工作时间、精力、能力难以保证,无暇更多顾及工会工作,也影响了工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新时期的企业工会工作不仅仅是困难职工、弱势群体服务,面对年轻化、高文化群体,对各种高层次的发展性需求,需要采用更丰富多样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要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依赖的职工之家”,更加需要有一支懂经济、通法律、会协调、善维权的工会干部队伍作支撑。三是关于提高企业工会干部素质的对策及建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应用于工会工作,就是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以此来推动工会的各项工作,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当前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工会工作目标的重要任务和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组织保证,全面履行工会各项职能,在企业中发挥其作用的客观需要。工会作为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合法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工会干部,尤其是基层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从建筑系统的情况看,在当前国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面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单位等新的任务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素质,已成为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可以说,重视工会干部素质、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推进企业工会工作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三、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工会干部必须具备的修养和素质。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干部,他既是广大职工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一个基层团体的工作者,是职工队伍的中坚力量。工会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工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所以工会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在工作中必须具备“博大的胸怀,辩证的思维,换位思考,先公后私,大气大人,知进知退,通情达理,将心比心,具有高度的爱心和良好的品行,做职工无声的榜样。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依靠群众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还要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使自己成为职工值得信赖和尊敬的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要学法、懂法,这样才能正确运用法律法规,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并且要有对党、对群众、对组织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做好工会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也是赋予的使命感。脚踏实地工作,勤勤恳恳的为职工说话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还要有统筹全局的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平衡处理好劳资等利益关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政策、统一行动的目的。除了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外,还必须熟悉工会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工会工作规律。要造就一支政治上强、懂管理、通法律、能参与企业决策、善于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会领导人才队伍,工会工作者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职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善于倾听职工的正当诉求。做好调查研究,掌握事物本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就要求干部具备领导艺术,善于说服、动员各类职工,善于处理协调各方面关系,减少摩擦,增强聚合力。
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大力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不仅要仅仅围绕生产经营为中心,还要紧锣密鼓有力开展工会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自信力和战斗力,并且在活动中让员工得到劳动和利益双丰收,是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三项建设打造“五型”工会,即进一步抓好工会文化、工会凝聚力、职工素质三项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活力型、务实型工会组织,切实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基层工会要长期不断的开展“三不让”、“四季送”、“帮扶救助”活动,体现了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帮扶救助工作是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重要体现,搭建了党联系职工、关心职工的重要桥梁,使得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加强基层工会改选换届工作和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工会组织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着力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努力实现在发展中巩固,在巩固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同时,我们要紧紧围绕“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以党建带工建为主题,按照“四强”党组织,“四优”党员的标准,搭建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发挥作用的舞台,以各类争创活动等为载体,把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利益的具体实践中,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相结合,努力形成党工联动、齐争共创、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局面。
坚持围绕经营承揽、队伍建设、安全环保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广泛开展“赛质量、赛安全、赛进度、赛效益、赛环保、赛技术、赛作风”的主题劳动竞赛。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施工生产为中心,不断拓展竞赛内容、创新竞赛载体、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信息平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劳动竞赛的影响力,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使劳动竞赛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通过劳动竞赛的开展,广大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更加得到尊重,根本利益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维护和发展。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
作为企业,拥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兴衰命运的关键因素。全面推进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不断创造条件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得职工队伍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针对职工的思想实际,需要开展细致的思想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优秀员工”活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信念。其次,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采取专题培训、系统培训、考察交流、技能鉴定等形式,提升岗位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开展对标劳模活动,用各级劳动模范和标兵的先进感人事迹,为广大职工树立活生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鼓励职工对于高层次学历的追求和岗位、专业以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企业培养综合型人才。抓好“职工书屋”、“电子书屋”建设,通过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职工学习搭建平台,使“职工书屋”成为职工业余时间的好去处、提高技能的好帮手、充实自我的好课堂、基层文化的好阵地,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职工的健康体能和幸福指数。工会组织要围绕“党政所需、员工所急、工会所能”的要求,注重在源头参与中体现工会的维护职能,注重在议大事、抓大事中提高工会的地位作用,注重在为职工办实事中赢得员工群众的信赖,注重在调查研究中取得为员工说话办事的主动权,积极团结凝聚广大员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形成维护、协调、服务三位一体推进企业管理升级的工作新格局。
五、高举一个旗帜,推动“两个普遍”,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理论指导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工会的必然选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发挥工会的群众组织优势,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要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如何正确领会和把握“两个普遍”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用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工作,是摆在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两个普遍”的提出适应了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当前,企业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但在一些企业基层中,影响职工合法权益实现和劳动关系健康发展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近一个时期,在一些企业基层由劳动关系问题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对企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职工队伍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这种状况的发生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是,一些企业基层没有组建工会,职工的合法权益缺乏有力的维护者,或者说虽然组建了工会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应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工会成了“挂牌工会”、“空壳工会”,或不被职工所认可,或被职工群众所抛弃。所以,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现实需要看,必须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让职工群众有维护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必须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切实发挥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通过“两个普遍”,真正让工会组织组建起来、运转起来、活跃起来,否则,劳动关系矛盾就会缺乏一个正常的化解途径,甚至会出现劳动关系矛盾不断积累,企业内部问题外部化、经济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的发展趋势,最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始终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创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式方法。比如说建设职工之家、开展集体协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进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困难职工帮扶、送温暖活动、提升职工素质等等,但这些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应该以哪种方法为主线?“两个普遍”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工资是职工经济权益的核心,将“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和“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相提并论,说明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是基础,而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普遍建立工会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工会工作的核心内容。新时期工会要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切实发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应该以主动依法大力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主线来统领工会各项维权工作。
另外,组建工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作用,决不能只追求组建率、入会率,不重视工会应有作用的发挥。因而,这就要求在落实“两个普遍”的过程中,既要抓好组织发展,又要推动企业建立协商机制,全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既要追求“两个普遍”的数量又要保证质量;既要稳扎稳打又要突破创新,把握好两者之间内在联系。
第四篇:努力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中共XX市委副书记XXX(200X年X月XX日)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市扶贫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近期的扶贫工作任务,落实社会扶贫责任,实施和完成XXX扶贫开发项目,也是统一思想,组织发动全市干部、群众响应党中央、XX市委、市政府号召,在新阶段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动员会。现在,我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就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实施扶贫开发的工作背景:
一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客观要求。我市实施扶贫开发,是在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XX市“五三六”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向扶贫开发的广度、深度进军的征途中,探索新阶段、新一轮农村扶贫工作的新形势下,我市“十五”期间(2002—2006年)承担了市定50个特困村的扶贫开发任务,解决1.011万人的温饱问题,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将特困村分成3—4批,每年启动一批,2—3年完成一批,逐步解决,连片开发。
二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除贫穷。”1992年南巡讲话时,小平同志又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扶贫开发,缓解并最终消除贫穷,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更是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扶贫开发不是哪个单位的工作,也不是哪个部门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市级各部门,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多形式的社会扶贫活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成功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绝大多数农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在一些“偏、边、高、远”地区,农村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农村贫困问题还比较突出,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正基于此,开始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第一步。
二、我市特困村现状及五年奋斗目标
最近,市农调队对特困村的20户贫困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20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水平为525元,其中:纯收入低于400元的15户,为调查面的75,收入在400-625元之间的5户,占25。调查显示:2001年,农村贫困户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8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93,连简单再生产都无法保证,莫说修房建屋、生病就医、子女上学。20户贫困户中,欠债的17户,占调查面的85,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欠款。且截止6月31日止,有12户已经断粮,占调查面的60。这个典型调查,是全市特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的一个缩影,其生活状况十分忧心。同时,也反映了特困村生产生活状况。概括地讲:
——交通条件差,环境闭塞。全市50个特困村主要分布在龙多山台地和华莹山区,占84,沟深坡陡,地势偏僻。且有34个村不通公路,与全市公路通村率相比,低59.8;就是通公路的14个村,也是晴通雨不通,路况极差,不能正常使用,仍主要依靠肩挑背磨。
——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水平低。这50个村主要是粮猪型结构,既缺少经济作物,粮食产量又低。特困村农民人均产粮仅353公斤,比全市平均人均产粮低207公斤;经济林村平173亩,比全市村平均低54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仅985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1537元。
——水源缺乏,灌溉条件差。特困村多数处于易旱地区,灌溉条件差,水源缺乏。特困村的有效灌溉面积比全市平均有效灌溉面积低二十六点四个百分点;灌溉保证率比全市低一十七点六个百分点;饮用水困难人数比全市平均高一十二点五个百分点。
——贫困人口比重大,生活条件差。特困村现价农民人均纯上入657元以下的占1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5;农民人均纯收820以下的人口占21.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8.8;村平农村经济收入504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31万元。
落后的面貌令人痛心,贫困户的生活令人忧心。时代要求我们,群众呼唤我们,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到2006年达到以下奋斗目标。
——改变50个特困村的落后面貌,解决1.01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实现34个特困村通公路,完善14个特困村村级公路,解决2个特困村行路难的问题。
——调整特困村农业结构,每个村培育1—2项主导产业。
——解决50个特困村15600人饮用水问题。
——改善42个特困村的水利灌溉,确保有效灌溉率35以上。
——确保特困村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以上,农民
人均纯收实现1600元以上。
三、今年扶贫工作任务及进展
根据X扶办项[2002]29号和X计委投[2002]778号文件,今年我市主要承担新建村级公路56.4公里,改建公路34.9公里,新栽蚕桑4370亩,新种粉葛1200亩,种水果2300亩,种花椒2000亩,修石渠1500米,打井40眼的建设任务。实现启动22个特
困村建设、住房改造43户,新通公路18个村,扶贫培训30人,解决农村温饱2500人的目标。今年以来,各任务镇街不等不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采取“贷、捐、垫、投劳”等多种办法筹措发展资金,早启动、早完工、早见效、早受益。截止8月底统计:全市今年计划启动23个特困村建设,现已启动36个特困村建设,超任务56;规划新修公路56.6公里,目前完成毛胚路60公里,完工11.4公里;规划改建公路30.9公里,已动工32.8公里;规划发展蚕桑4370亩,现已栽2030亩,育苗900亩;规划种粉葛1200亩,现已种2600亩,超任务117;计划种水果2300亩,现已种1100亩;计划新种花椒2000亩,现已种850亩;其他规划的项目也相继动工,同时特困村还种植了两用竹、西瓜等2480亩,整治山平塘16口,建屯水田84处。总之,今年我市扶贫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发展态势良好,为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打下了好的基础。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班子得力。各任务镇街和村、社干部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扶贫工作班子和落实了扶贫工作人员,一起研究规划,落实项目,筹措资金。如土场镇党政班子,带领全体机关干部到特困村召开启动扶贫项目现场会,现已种粉葛500亩。隆兴、香龙、张桥、二郎、盐井、三汇、太和等镇领导班子,对特困村倾注大量热情,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是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筹资。由于中央扶贫资金要9月份才能安排到地方,但有的扶贫项目若不提前启动,将无法完成项目建设。针对这个特殊情况,各任务镇街和村社不等、不靠、采取“贷、捐、垫、投劳”等多种办法筹措资金。日前,已落实村、社干部贷款5万元,承包项目方垫支50万元,各种捐款1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40万元,共计筹措扶贫开发资金205万元,促进了扶贫项目的健康开展。
三是干群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任务镇街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市50个特困村都积极筹划项目启动工作。如隆兴镇党委、政府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2万元扶持特困村发展,机关干部捐资1万元用于特困村公路建设;燕窝镇高峰村村两委会干部,专程到XX市召开打工人员座谈会,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打工仔纷纷支持家乡建设,共捐款7000元,村干部还以私人名义贷款两万元,筹资开发扶贫项目;XX希尔安药业公司主动捐款2万元给三汇镇元寨特困村发展两用竹;隆兴镇在公路建设中,附近农民主动给民工送水果、烧开水,其情融融。由于干部群众认识明确,尽管扶贫资金尚未到位,但扶贫项目建设健康进行。如太和石桠村蚕桑基地、土场靖林、张桥鹞子粉葛基地已具雏形,古楼称山、隆兴佛珠公路建设机器轰鸣,其他已启动的特困村也相继动工。
四是业主开发推进,扶贫效果明显。在扶贫开发中,各任务镇街十分注意扶贫效果,力争起好步、带好头。如太和石桠村村主任,主动承包100多亩土地,带头建标准化桑园,目前已栽植完毕并嫁接;三汇元寨村引进业主,承包开发粉葛和笋竹,日前效果明显;隆兴镇引进老板建公路,招标承包,全额垫支,进度快、质量好,干群满意。
五是深入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发展。为了实现扶贫规划目标,单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远远不够。各地坚持国家补助为辅,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反复向群众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如古楼镇称山村,要新修村级公路,建枇杷基地,群众积极投劳折资,全村劳平筹资270元;再如香龙金龙村为发展水竹和修公路,劳平集资130元以上。不但多数群众毫无怨言,积极交款,还主动做个别户的工作,积极参与扶贫项目的发展,为完成扶贫任务,打下了好的基础。
但是,在前进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少数镇、村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够明确,有座享其成的观念,不是我要干,而是要我干,工作责任心不强;二是在扶贫实践中,一些项目规划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群众参与不充分,规划的主观性强,在客观效果和可行性上考虑不周全;三是少数特困村等待观望,有畏难情绪,存在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想;四是部份特困村群众未真正发动起来,对扶贫的政策不甚了解,投工投劳不落实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妨碍我市扶贫工作的健康开展。
四、理清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一)、以解决温饱为中心,坚持把扶贫工作落实到特困村、贫困户。
我市特困村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千头万绪,温饱第一,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虽然,特困村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重点应放在解决温饱上,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特困村、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其核心是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干部帮扶措施真正落实到特困村、贫困户。因此,我们要以贫困村为基本扶持单位,实行市级部门联系到特困村,有关企业联系到镇街,镇街领导包特困村,镇街干部联系到贫困户。特别是市级部门,要明确那个领导负责,帮扶什么项目,一年办1—2件实事,五年帮助特困村改变面貌,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
(二)、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集中力量发展种、养殖业。
所谓开发式扶贫,其实质量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特困村干部群众开发当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这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坚持这一方针,一是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思路和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帮助其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这是重点;二是要帮助特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项目,要确保1-2个项目覆盖贫困户,解决温饱要以见效快的知短项目为主,巩固温饱要以长期受益的长效项目为主;三是要搞好科技培训,市扶贫办要结合实施的项目分片或分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各镇街要抓好示范片点,科技户、重点户的培育和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第四,要千方百计为特困村经济发展项目开拓市场,组织销售,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
(三)、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这是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打下坚实基础的可靠保证。基础设施重点是村级公路、农村电力和农村通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重点是:基本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和贫困户住房改造。就我市而言,主要是切实解决好村级公路问题,小型、微型水利建设和人畜饮水问题。市级有关部门在规划、安排这类项目时,要优先照顾特困村,以加快改善特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步伐,市级部门联系特困村要以此为重点,努力解决特困村发展瓶颈制约,推进特困村的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增加扶贫投入,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是加快扶贫进程的基本条件。今年,XX市下达我市特困村建设的资金2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占60,计12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占40,计80万元。市里专项安排了21万元用于住岩洞特困户的搬迁;同时,已向XX市扶贫办争取到13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计划,目前正在落实之中。市级有关部门和企业,要以扶贫济困为己任,希尔安药业已向三汇镇元筹村捐款2万元,带了个好头,市委、市政府号召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来关心支持我市特困村建设。当然,增加扶贫投入是必要的,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使用效益更为重要。一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统筹管理,全市扶贫领导小组确定资金投向、重点、原则和分配办法,各镇街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特别是项目的招投标,项目建设经费的管理,资金使用方向等。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我市采取县级报帐制管理,市计委、市扶贫办要加强经常的检查和资金审核,市财政要及时调度安排好资金;三要建立扶贫资金和项目公示制,要将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情况,作为政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张榜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四要加强检查和审计,审计部门要把扶贫资金的审计纳入日常工作,形成制度,纪检、监督部门也要加强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有限的资金到村、到户、到项目。任何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一经查出,必须坚决纠正,并追究责任。
(五)、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努力推进社会扶贫工作。
帮助特困村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既是各镇街党委、政府的任务,也是共产党人的义务和责任,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市群众的温饱问题不突出,但具体到少数村、社、户,情况还是相当严峻的。江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以后,扶贫开发仍然不能放松。”“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帮困济贫的美德,动员全社会继续支持贫困区。”社会扶贫工作,XX委办[XXXX]XX号文件已发出通知,各相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各帮扶单位要把自身的优势同特困村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为特困村的经济发展,人力培训,技术推广,项目引进,市场开拓等作出自己的贡献,各镇街要把干部一对一或一对二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工作落到实处,建档立卡,明确任务,把社会扶贫工作引向深入。
五、加强领导,全力推进扶贫开发
我市特困村多数地处偏僻,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任务重。可见,扶贫开发工作是一场硬仗,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有严格的责任,有过硬的作风,才能打好扶贫攻坚战,向特困村的广大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是要建立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扶贫干部专项抓。要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头。二要加强特困村以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带领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战斗堡垒。关键是选好一个具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能带领群众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可以从镇街机关推荐干部到特困村任职,对口扶贫单位也可选派优秀干部到特困村任职。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各任务镇街,市级对口帮扶单位,要真心实意地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要坚持深入特困村、贫困户、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以身作则,埋头苦干,狠抓落实。
同志们,实施扶贫开发,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富裕生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心,知难而进,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从而实现特困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第五篇:努力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里;规划发展蚕桑4370亩,现已栽2030亩,育苗900亩;规划种粉葛1200亩,现已种2600亩,超任务117%;计划种水果2300亩,现已种1100亩;计划新种花椒2000亩,现已种850亩;其他规划的项目也相继动工,同时特困村还种植了两用竹、西瓜等2480亩,整治山平塘16口,建屯水田84处。总之,今年我市扶贫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发展态势良好,为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打下了好的基矗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班子得力。各任务镇街和村、社干部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扶贫工作班子和落实了扶贫工作人员,一起研究规划,落实项目,筹措资金。如土场镇党政班子,带领全体机关干部到特困村召开启动扶贫项目现场会,现已种粉葛500亩。隆兴、香龙、张桥、二郎、盐井、三汇、太和等镇领导班子,对特困村倾注大量热情,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是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筹资。由于中央扶贫资金要9月份才能安排到地方,但有的扶贫项目若不提前启动,将无法完成项目建设。针对这个特殊情况,各任务镇街和村社不等、不靠、采劝贷、捐、垫、投劳”等多种办法筹措资金。日前,已落实村、社干部贷款5万元,承包项目方垫支50万元,各种捐款1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40万元,共计筹措扶贫开发资金205万元,促进了扶贫项目的健康开展。
三是干群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任务镇街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市50个特困村都积极筹划项目启动工作。如隆兴镇党委、政府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2万元扶持特困村发展,机关干部捐资1万元用于特困村公路建设;燕窝镇高峰村村两委会干部,专程到XX市召开打工人员座谈会,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打工仔纷纷支持家乡建设,共捐款7000元,村干部还以私人名义贷款两万元,筹资开发扶贫项目;XX希尔安药业公司主动捐款2万元给三汇镇元寨特困村发展两用竹;隆兴镇在公路建设中,附近农民主动给民工送水果、烧开水,其情融融。由于干部群众认识明确,尽管扶贫资金尚未到位,但扶贫项目建设健康进行。如太和石桠村蚕桑基地、土场靖林、张桥鹞子粉葛基地已具雏形,古楼称山、隆兴佛珠公路建设机器轰鸣,其他已启动的特困村也相继动工。
四是业主开发推进,扶贫效果明显。在扶贫开发中,各任务镇街十分注意扶贫效果,力争起好步、带好头。如太和石桠村村主任,主动承包100多亩土地,带头建标准化桑园,目前已栽植完毕并嫁接;三汇元寨村引进业主,承包开发粉葛和笋竹,日前效果明显;隆兴镇引进老板建公路,招标承包,全额垫支,进度快、质量好,干群满意。
五是深入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发展。为了实现扶贫规划目标,单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远远不够。各地坚持国家补助为辅,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反复向群众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如古楼镇称山村,要新修村级公路,建枇杷基地,群众积极投劳折资,全村劳平筹资270元;再如香龙金龙村为发展水竹和修公路,劳平集资130元以上。不但多数群众毫无怨言,积极交款,还主动做个别户的工作,积极参与扶贫项目的发展,为完成扶贫任务,打下了好的基矗
但是,在前进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少数镇、村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够明确,有座享其成的观念,不是我要干,而是要我干,工作责任心不强;二是在扶贫实践中,一些项目规划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群众参与不充分,规划的主观性强,在客观效果和可行性上考虑不周全;三是少数特困村等待观望,有畏难情绪,存在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想;四是部份特困村群众未真正发动起来,对扶贫的政策不甚了解,投工投劳不落实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妨碍我市扶贫工作的健康开展。
四、理清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一)、以解决温饱为中心,坚持把扶贫工作落实到特困村、贫困户。
我市特困村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千头万绪,温饱第一,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虽然,特困村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重点应放在解决温饱上,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特困村、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其核心是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干部帮扶措施真正落实到特困村、贫困户。因此,我们要以贫困村为基本扶持单位,实行市级部门联系到特困村,有关企业联系到镇街,镇街领导包特困村,镇街干部联系到贫困户。特别是市级部门,要明确那个领导负责,帮扶什么项目,一年办1—2件实事,五年帮助特困村改变面貌,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
(二)、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集中力量发展种、养殖业。
所谓开发式扶贫,其实质量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特困村干部群众开发当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这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坚持这一方针,一是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思路和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帮助其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这是重点;二是要帮助特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项目,要确保1-2个项目覆盖贫困户,解决温饱要以见效快的知短项目为主,巩固温饱要以长期受益的长效项目为主;三是要搞好科技培训,市扶贫办要结合实施的项目分片或分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各镇街要抓好示范片点,科技户、重点户的培育和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第四,要千方百计为特困村经济发展项目开拓市场,组织销售,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
(三)、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这是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打下坚实基础的可靠保证。基础设施重点是村级公路、农村电力和农村通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重点是:基本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和贫困户住房改造。就我市而言,主要是切实解决好村级公路问题,小型、微型水利建设和人畜饮水问题。市级有关部门在规划、安排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