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9:5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为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发展,结合大庆监狱工作实际,几年来,笔者通过对监狱监管改造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大庆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对监管改造工作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

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这一主业未能充分体现

教育、监管和劳动改造被监狱法确定为改造罪犯的三

大基本手段,教育改造手段这一主业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之后,由于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和注重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教育改造工作被其它工作所削弱,在调查中发现,罪犯的“三课”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没有真正地起到教育、改造罪犯的作用。现在随着监企的分离,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教育观念滞后,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

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相应变化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思想上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仍习惯用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来开展工作,尤其是 对“涉黑、涉毒、涉枪”和“法轮功”类罪犯增多的趋势认识不足,抱守多年传统的教育经验,致使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比如:“法轮功”类罪犯的教育与管理只是停留在防止其不闹事即可,至于怎样使其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服从监狱的教育管理,并安心改造,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这就要求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尽快从传统经验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育工作理念,以应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全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三)重入监教育,轻出监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

对罪犯进行入监教育和出监教育是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两道程序,二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实际工作中,一般对新收押犯的入监教育重视程度较高,认为把好“入口”是稳定监管秩序的有力措施。所以教育时间、教育内容能够予以保证,罪犯通过一两个月的入监教育,经考核达标后方可分流到监区。而出监教育由于主观上认为罪犯即将回归社会,教育强度相对减弱,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出监教育中缺少罪犯由“监狱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再社会回归教育、再就业指导和遵纪守法教育。

(四)重视监管,轻视教育,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思路不清,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监管 稳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主观地认为看住人就行了,至于改造的好不好,与自己无关。只要是监管不出现事故,教育工作搞不搞都行。为了安全稳定抓监管,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因此,分析研究监管安全多,制定针对性施教措施少,使暂时的安全稳定蒙蔽了干警的视线,导致狱内犯情动态复杂,长此以往,给狱内秩序稳定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标本兼治才是确保监管秩序稳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治本之策。

(五)民警素质与提高改造质量不相适应的矛盾

通过调查,民警总数313人,干部252人,工人61人;第一学历为大专以上的68人,中专131人;近几年来,通过自学取得大专以上的285人。民警整体素质虽然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面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新特点的变化,在施教方法和手段上还相对滞后,尤其是个别领导和监区管教民警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全力维护监管秩序稳定工作上,加大了人防工作力度,为了防范采取死看死守的方法,换来了暂时的稳定,但对深层次的犯情动态了解甚少,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和敏锐性,有时为一时的稳定一叶障目,盲目乐观,不愿意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民警不是很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存在着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的现象。工作仅满足于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对于改造好的问题,缺少研究,仍延续过去经验型的教育方法,对“三涉犯”和“法轮功”类罪犯增多的趋势缺乏应对施教措施,对这部分罪犯的抗改性、改造过程中的伪装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以及对社会的危害性缺乏了解和认识,使教育改造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教育改造工作现状,科学地认清罪犯,有利于提高民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应对挑战;有利于教育改造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谋创新、求发展。

二、应采取的对策

(一)树立教育为本观念,确保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

现代行刑制度已不再是单纯地对罪犯实施惩罚,而是在惩罚的基础上,矫正罪犯的犯罪思想和行为。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作为监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监狱工作的特色。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教育人手,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但随着犯罪性质恶性化趋势的日益突出,押犯的改造行为也日趋复杂化,罪犯心理需求趋向畸形,改造动机趋向功利,价值观念扭曲,反社会意识增长,抗改思想和反改造行为比较狡诈。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监狱工作若停留在“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水平上,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造工作的要求,必须在“改造好”上 做文章,下功夫,才能适应罪犯思想、行为变化的新情况,为此加快教育改造工作由封闭、经验、粗放、僵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以现代、科学、文明为目标的“开放型”教育模式转变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关键。实现这个转变的前提是更新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的思想观念,运用开拓性、预见性、超前性的思维方式,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充分发挥教育改造标本兼治的作用,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思路。

(二)积极探索三大基本教育手段在改造罪犯中的最佳结合点

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监狱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造罪犯三大基本手段,为此,我们应当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把改造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以实现对罪犯改造的最佳效果。狱政管理、劳动改造如果不能与教育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只强调狱政管理或劳动改造,就难以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的作用。因此,在对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必须寻找三大改造手段共同发挥作用的最佳结合点,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综合发挥改造罪犯的积极作用,共同实现改造工作目标。

(三)建立科学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价标准

为适应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推动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提高改造质量,我们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探索出 一条能够把教育内容、方法等有机结合,具有方法新颖、手段灵活、考核标准科学的教育改造评价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首先,依据监狱法“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总体改造质量标准,作为建立罪犯改造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其次,在总体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分押标准,建立类别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质类型的罪犯,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可建立成年犯改造质量标准、未成年犯改造质量标准、暴力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财产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和淫欲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最后,建立个体改造质量标准,在总体标准和类别标准的指导下,根据罪犯个体的不同情况,刑期长短、行为、恶习、心理状况等,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建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的目的是对罪犯改造全过程进行综合考核,对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配合社会搞好接茬帮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树立科技兴教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改造科技含量

随着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发挥科技手段在教育改造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本着向科技兴教要质量的指导思想,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应建立以教育改造工作为中心的网络信息工程,此工程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能发挥三大功能:一是建立以教改 为中心辐射各个监区的电化教育系统,充分发挥电化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快捷的作用,实现由分散教学向集中授课转变,使民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罪犯的教育之中,弥补师资力量紧张的矛盾,来实现政治、文化、技术教学时间和内容的统一,提高教学质量。大庆监狱在这个方面虽然已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网络,但是还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二是建立以教改为中心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电话热线网络。三是应实现全狱教育改造工作微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向科技兴教要管理、要效益、要质量的目的。

(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改造的有效载体

教育改造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改造方法的多样性,根据押犯构成的新情况,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环节。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载体,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工程。围绕以先进的文化为导向,以弘扬改造正气为主旋律,积极构建富有监狱特点又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监区文化环境,与当地建立“狱园书社”,开展了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监区文化”活动。围绕用正确思想教育人,用优秀文化引导人,用良好的精神激励人,抢占教育工作的制高点。二是要充实和完善罪犯法律援助工程。对罪犯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解决个别罪犯捕前未果的债权债务纠纷,服刑期间的家庭婚姻、财产继承、子女抚养等各种实际问题,既稳定罪犯改造情绪,又能做到防患未然、教育于先和化解诱发各类监管事故的苗头。三是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针对近年来外省籍犯增多,“三无”罪犯增多,家庭发生变化的罪犯增多的趋势,为了缓解罪犯在服刑期间来自外界的压力,对特别困难的服刑人员和子女,应建立帮扶解困救助基金。一方面可体现社会主义监狱的人道主义政策,另一方面可解决个别罪犯的燃眉之急,对激励罪犯改造可起到较好的作用。

(六)因势而变,完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社会化程度

从调查的结果看,新形势下押犯构成有以下特点:一是财产型犯罪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数量不断攀升,惯累犯、二次以上犯罪罪犯不断增加,罪犯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偏低。二是流窜犯、“三涉犯”和“法轮功”类罪犯是监狱收押新的“增长点”,这说明了犯罪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着不同以往罪犯的特点和改造心理。因此,适应押犯不断变化的新特点,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已是当务之急。首先突出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地位,通过高压态势,解决罪犯的认罪服法问题。其次,文化、技术教育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的教育格局,提高办学档次和质量,使罪犯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为回归社会择业,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创 造条件。监狱为鼓励罪犯自学成材,应与当地教委协商,可尝试在狱内开办自学考试“特殊考点”;职业技术教育应开办汽车和摩托车修理、计算机应用、社区医学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专班。

教育改造工作在新形势下要发挥好“改造人”的治本功能,必须树立教育为本的理念,以创新的精神、求实的态度,推进教育改造工作不断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向教育改造要质量就会变为现实。

第二篇: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思考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思考

内容摘要: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进程缓慢,方式方法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社会效益,没有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亟需建立基于罪犯的教育改造形成社会多方机构与监狱合作开展教育的模式,将罪犯的教育改造这项复杂而专业且监狱不能完全做好的事务交予社会去办,明确相关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职责、分工,与监狱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来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关键词:教育改造 社会化 市场化

新中国改造罪犯的成绩是举世公认的,包括战犯和末代皇帝在内的一大批犯罪分子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后,我国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监狱布局调整和监狱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得到显著增强,特别是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提出,使教育内容得到丰富,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高,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一直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看到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客观认识到目前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要看到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进程缓慢,方式方法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社会效益,没有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严重滞后于我国社会发展,影响了罪犯教育改造专业化和改造质量的有效提升,亟需通过体制机制、内容及手段方法的创新来解决。

一、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现状

(一)教育改造的核心地位没有凸显 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根本宗旨,教育改造在监狱工作中无疑处于最核心的位置,但在思想认识和实践中,教育改造的核心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部分民警对监狱矫正罪犯本质持怀疑态度,认为苦口婆心的教育收效甚微,不如加大对罪犯的监禁痛苦和劳动量来发挥监狱的惩戒作用。由于教育改造质量具有长期性和内隐性的特点,监狱更热衷于追求显性的监狱安全和经济效益目标。随着对监狱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的加大,“唯安全论”和“安全就是监狱工作的一切”的倾向较为突出,重安全轻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最终导致了劳动任务繁重、教育条件不匹配、教育手段缺乏、指导思想偏差、警力配备不到位、“5+1+1”教育管理模式也难以执行到位。实现监狱从传统的“安全型”向“矫正型”、“质量型”的演变,任重道远。

(二)罪犯教育改造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者的平等和互动。而监狱的教育改造具有强制属性,往往忽视罪犯的教育主体地位,忽视罪犯的需求、参与和感受,忽视罪犯的个体性差异。在循证方面,对罪犯个体的成长经历、犯罪心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的分析论证粗糙,普遍施以传统的法制、道德、文化、技术等教育,分类教育、个性化教育未得到有效推进。技术教育“干什么、学什么”,不能适应罪犯释放后就业和社会专业化分工需要。罪犯觉得监狱开展的职业技术培训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差距。罪犯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层面的洗涤和人际冲突处理、心理调适、自我控制等社会化技能教育不足。教育形式以课堂教育、集体教育为主,个别化教育限于思想转化、谈心交流内容,教育形式不够丰富,“你说我听”的“填鸭式”教育现象严重。社会化教育的渠道有待拓宽,一些传统有效的教育方法、手段如组织罪犯外出参观、亲情会见、离监探亲等基于安全的考量被严格限制。监狱虽然注重“六大核心专业”民警的招录和培训,但民警职业化分类进展缓慢,在实际工作中同时承担着安全管理、组织劳动、教育改造、狱情分析、刑罚执行等繁重任务,教育改造专业化程度不高,“全警皆师”的现象突出。在行业规范管理情况下,从事教学工作必须资格认定的,培养一个好老师要三、五年的讲台磨练,并非随便一个能识字的上讲台就能照本宣科,问题的症结在于因循计划经济时代封闭、狭隘、自我的教育模式,对教育改造社会化理念,缺乏科学意识,没有以教育改造社会化实践为基础,从人本主义出发与时俱进地创新开拓精神。现有的教育改造活动由于脱离社会而流于形式,缺少现实意义。

(三)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封闭性较为突出

近年来,监狱系统在利用社会资源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监狱与社会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关系。监狱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中,监狱长期游离于社会系统之外,开放性不足,封闭性突出;社会也把监狱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很少主动将监狱纳入系统中统筹考虑和整体谋划。从监狱方面来看,在教育理念上,仍然没有摆脱过去“关起门来搞改造”的思维模式;在教育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上,满足于现有渠道,视野不够开阔,如对社会帮教志愿者的利用缺少总体规划,各个监狱各行其是,聘任的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罪犯的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由监狱机关独家承揽,忽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化社会分工。技术教育不是从罪犯最终要成为“社会人”的需求出发,而是延续几十年的老传统,“干什么,学什么”,不能满足罪犯的改造需求。在教育改造效果的评价上,满足于自我评价,用入学率、到课率、及格率、转化率、普及率、合格率等水分较大的指标评价教育改造工作的成效,结果是自我感觉不错,却得不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也缺少对监狱教育改造的支持和配合。社会帮教工作是社会支持监狱工作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社会帮教工作一般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负责,依旧是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社会帮教工作零星、分散、不系统,也影响帮教效果。由于监狱和社会之间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因而在教育改造罪犯方面就没有形成合力,进而影响教育改造质量,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四)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

罪犯教育改造面临的困难比普通的教育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这一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罪犯的教育改造活动中,与教育改造成果具有一定关联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罪犯的亲属,相关社会团体、学校、组织、用人单位等,都有可能也有能力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做出贡献。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教育改造社会化长效机制,社会有关团体、机构、单位和个人对参与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监狱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也受诸多传统因素制约,一直未能在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由于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使相当一部分民警认为社会力量在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最多只能解决罪犯的一些具体困难,不具备系统性和连续性,并且认为相对杂乱的信息还有可能破坏罪犯思想的稳定性,罪犯与外界过多的联系对监管秩序也有不利之处等等,因此对这项工作限制多于鼓励。另一方面,可用的社会化资源与罪犯比例严重失调,罪犯当中只有一小部分能接受社会帮教。并且,在教育改造内容上多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对罪犯进行形势、政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而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帮助罪犯却很少。在形式上,多是作报告、来监看望、安慰、鼓舞罪犯,以促进罪犯能够安心改造,形式比较单一。

二、实现教育改造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造罪犯是中国监狱管理制度的一大特色,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管改造制度建立几十年来不断发展,在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上不断创新,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使监狱自身的教育改造能力面临重大挑战。就最近十年来的教育改造创新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多样性的思想价值观念下,寻求社会资源的进入和帮助,寻求更加专业化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手段,无论是社会帮教、志愿者教育、理论专家支招、社会矫治等等,都是在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实现的。

教育改造工作的目标定位就是把罪犯改造成为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这就决定了教育改造必须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监狱改造人的实际出发,面向教育的现代性和开放性,把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全面融入社会。全面融入社会是遵循教育改造规律的外表体现。它要求监狱在规划和推进教育改造活动时,把罪犯的教育需求置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满足罪犯立足社会,具备必要的社会交往和生存谋生技能为基点,对教育改造的内容、方法和推进的路径等进行全面的创新,形成社会要素统筹下的监狱教育改造新格局。把教育改造建立在面向社会,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式教育体系?教育模式,并着力在教育改造的内容、方法和路径上全面创新。

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是我国监狱的行刑目的。我们知道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而对罪犯的改造也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和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罪犯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遭受失败的部分,对罪犯进行改造也就是使其再社会化的过程,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越多,社会化的程度就越深,社会化的过程当然离不开社会化的手段和方法,所以监狱工作社会化首先是改造罪犯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它重视社会分工和协作,重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改造罪犯的主体即行刑权无疑是监狱系统,但封闭甚至排斥社会参与改造无疑是与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合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狱的分工是改造罪犯,其他社会团体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改造是必要的,它体现了社会协作,也便于监狱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监狱工作社会化可提高行刑效益,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

《监狱法》第 3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结合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明确监狱教育的目的是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具体表现为转化罪犯消极错误的观念和犯罪的恶习,提高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监狱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监狱教育个别化、社会化和技术化发展的趋势,监狱培养目标注重以罪犯为中心,培养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将成为必然要求。

三、罪犯教育工作社会化的重构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就是将可利用的社会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知识与技术等社会资源同罪犯教育改造的内容有机结合,使监狱与社会合力完成对罪犯社会化教育改造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其本质和内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促进罪犯获取掌握信息、知识、技能和接受情感的认知工具,把大量社会资源运用到罪犯教育改造过程中,能使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要素、教育环节经过整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狱内教育结构与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完成罪犯社会化再教育的目的。

罪犯来自于社会,犯罪原因存在于社会,对罪犯实施教育离不开社会帮助,罪犯教育改造的社会化是监狱教育改造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多元碰撞,使社会成员对价值观念、信仰信念的思考与选择更加多维,不当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恶习成为了犯罪的一大原因,而矫正罪犯的思想、观念、信仰、行为等也成为了监狱教育改造的一大难点。过往的实践证明,这单纯依靠监狱的力量显然是无法完成的。面对复杂的教育改造挑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进一步理清监狱所应承担的职责和职能,引进社会资源。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就转变政府职能所讲的“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职能转变必须体现一个原则——专业的事务交给专业的机构(或人)去办。这就监狱来说,其发展方向就是要基于罪犯的教育改造形成社会多方机构与监狱合作开展教育的模式,将罪犯的教育改造这项复杂而专业且监狱不能完全做好的事务交予社会去办,明确相关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职责、分工,与监狱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来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创新与社会机构合作模式,监狱或可进一步尝试推行“教育外包制”,实行市场化改革,监狱以政府名义出资购买服务,符合规定条件的社会教育机构投标,监狱负责管理,从而寻找监狱与社会双方合作的契合点,满足双方需求,实现互利双赢。实现文化教育资源共享。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文化教育机构共建基地,监狱为社会机构提供科研帮助的同时得到优质教育资源,又使社会机构科研成果反哺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

(一)对罪犯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方面,可邀请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来监进行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和前途教育;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工程、城市建设新貌、科技文化展览、英模报告会等对罪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邀请文联、科协、体协等团体指导罪犯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陶冶罪犯情操;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增加罪犯对社会的正面了解;引导罪犯亲属通过亲情电话、亲情共餐、特优会见等形式进行亲情规劝和感化。

(二)对罪犯的文化教育

犯罪学家认为,文化水平低、社会知识浅薄是犯罪原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罪犯接受其他教育,重新回归社会的障碍。由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针对此项矫正教育方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教师素质同样也有严格的要求,在监狱中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取得教师资格的教育部雇员。

文化教育从内容看主要是向罪犯传授科学和文化知识,根据罪犯原有的文化基础,进行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课程的教育。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方案具有一定差异,但基础教育课程通常包括:基本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技能。各国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实施,如阿根廷的《监所法》规定:“在所有的监所,都要对文盲和没有接受过初等教育的被监禁者进行义务教育。”同时规定:“不努力摆脱文盲状态的被监禁者不能完全享受劳动收益和优待。”各国监狱机关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还鼓励有能力的罪犯参加更高层次的文化学习。法国的法律明确规定,罪犯可以参加国家教育系统举办的函授学习。对一些无法在监狱内学习的课程,如果对罪犯的矫正或再社会化确有必要,监狱长可特别批准该罪犯施行半自由制度,使其可以到监狱外参加这种学习。当然,对于这类外出学习的罪犯,也有相应的纪律约束。一旦罪犯违反这些条件,监狱可以撤消对罪犯外出学习的许可。社会教育以其专业性强,内容丰富,贴近回归后生活弥补了监狱干警教学能力欠缺,形式内容单一,干警说教缺乏说服力等不足,因此,要广开社会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社会的教育改造资源,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制宜地改造罪犯,追求教育改造罪犯的综合效应。监狱教育不是孤立封闭的,而应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文化教育方面,可依照《监狱法》第63条、第64条、第65条规定,协调教育部门在罪犯中开展初等教育等文化基础教育,以及电大、函大、网上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争取得到政策、师资、教学教材和教育经费的支持。

(三)对罪犯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紧随文化教育之后的教育活动,1559年成立的、被称为“首先实现现代自由刑思想”阿姆斯特丹监狱,在强调“以劳动疗法使罪犯回归社会时”,就开始了职业训练,后来受其影响而建立起来的一些监狱,甚至就起名为“习艺所”。因此,职业教育可以说是在西方监狱中相当传统的一项教育活动。发展到今天,职业教育的内容已颇为广泛。一般来说,罪犯参加这种职业培训是自愿的,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来选择具体内容。监狱方面只是根据年龄、知识水平和个人才能考核一下其是否适合接受这种教育。但在日本,接受培训的人员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根据日本《罪犯职业训练规则》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者方可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年龄未满40岁;职业训练开始时,服刑时间必须达到1年以上;行为状况良好,意志坚强;检查结果表明具有进行职业培训的素质;希望能从职业培训中习得技能作为释放后谋生的手段。

对罪犯进行职业教育的组织活动在各国矫正实践中也不尽相同。在德国,罪犯的职业教育是在生产车间进行的,由监狱资深职业培训教员负责,期限一般为1~3年,特殊的课程可缩短至6个月,培训结束后需要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在法国并非所有的监狱都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对于那些在没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监狱内服刑的罪犯来说,经过个人申请,如果从年龄、知识水平和个人才能等方面考虑适合接受这种教育,经司法部门批准也可通过自学、参加函授学习的方式,从事技术知识的学习。

当前,我国监狱要以灵活的技能培训拓展出路,最大限度提高罪犯刑满后的生存能力。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工、劳动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当前社会就业的激烈竞争,要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为主,力求更多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后能自立于社会。

提高罪犯的劳动技能不仅是监狱生产的需要,也是增强罪犯就业谋生本领的需要。可以走以监狱为主、监狱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路子。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将社会志愿者队伍确定为改造罪犯的一支常规的重要辅助力量,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使他们能介入到技术教育、就业指导等领域,??有教育资源。

依照《监狱法》第64条、第66条规定,结合监狱生产和就业形势需要,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罪犯中开展以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为主要内容的指导培训,发给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和培训证书,以利于罪犯安心改造和刑满就业。

我们要按照《监狱法》“罪犯文化技术教育列入所在地区教育规划”的要求,取得当地教育和劳动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逐步实现罪犯技术教育的师资由当地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来承担,教育劳动部门统一领发证书的目标。

在上述正规化教育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辅助性教育。所有教育工作都要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可通过与市、县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签订帮教协议,依托综治委、关工委、社会工委、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组织建立社会帮教自愿者队伍,以即将刑满罪犯、家庭特困罪犯、少年犯等为重要对象,进行集体帮教和“一对一”帮教,保证教育的规范性,连续性和实效性。

(四)逐渐施行心理咨询市场化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的产生应归功于19世纪末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始创的心理分析。就在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理论的同时,西方出现了近代学派。在矫正人格理论的影响下,一些人尝试使用新的方法矫治犯罪人,许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目前,西方国家罪犯心理矫治发展很快。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开看,罪犯心理矫治的目的是配合其他教育方案促使罪犯发生积极的变化,并使其顺利回归社会。另外,在西方国家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并非监狱行刑人员,而是作为志愿人员或应聘到监狱服务的专家学者。

实际工作中,民警开展心理咨询兼有管理和咨询的双重身份,客观上就因“非对等主体”给罪犯造成了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罪犯咨询的积极性和效果受到了较大影响。因此,在监内成立模拟社会服务体系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或实现更加彻底的外包心理矫正服务,由第三方机构或专家进行专业的心理矫正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方向。

(五)重构科学的教育改造工作评价机制

一是构建监狱安全教育评价机制。监狱是监管改造罪犯的场所,关押对象的思想、情绪稳定状况直接关系到监管场所的安全与稳定。人的一切行为来源于其心理活动,而教育改造工作抓住了关键的“攻心”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是思想转化、心灵启迪、行为矫正的内在因素,它对整个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内因作用。虽然教育改造工作的效果往往滞后于教育本身,但安全价值的评价,却构成了整个教育改造工作评价的基础。因此,对安全教育价值的评价,应致力于将隐性评价和显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罪犯思想稳定状况、情绪变化特点和行为的倾向性特质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最终效果的检验和评价为依据,方能体现监狱教育改造的基本特质和第一要务。通过制度牵引,如果每个罪犯都心悦诚服地认罪服管,监管场所的安全自然就有了保障,监狱就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改造秩序,如是,监狱教育改造在维护监狱安全中的特定的价值就得以充分显现。

二是改革罪犯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是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监狱组织罪犯生产劳动,使其在艰辛的劳动过程中,改变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不良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劳动体验人生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技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集体观念的养成和社会生活技能的提高。因此,监狱通过构建罪犯劳动教育评价制度,不仅评价罪犯的劳动态度、劳动质量,还要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财富,检验劳动创造的成果,以引导、培养罪犯端正劳动态度,在监狱组织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学习劳动技能、科技知识,获得社会认可的各类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和本领。

三是建立教育改造的社会价值评价机制。监狱教育社会化重在实现罪犯由监狱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和转变,规范和引导狱内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相联相通,为罪犯设置社会化生活环境,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实际社会生活状况,缩小社会与监狱两种生活的差距感,增强他们刑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能力。

监狱法规定,罪犯的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列入所在地区教育规划;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罪犯的亲属,应当协助监狱做好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监狱,不是学校或专职教育机构,对罪犯的教育应与社会教育相融通,通过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监狱教育改造的社会价值,应体现在监狱价值取向的实现状况和出狱后的社会效果评价两部分组成。

(六)实行教育改造工作评估社会化

为了确保罪犯改造质量,必须改变目前自己教育自己评估的机制,实行教育改造工作第三方评估制度,由监狱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教育改造工作评估机构或委托专业社会机构评估。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罪犯教育改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改造是一条艰辛而永无止尽的路,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完善。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能把新时期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越搞越好。

第三篇: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

(2003年6月3日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是刑罚执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之一,是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重要体现,贯穿于监狱工作的全过程。

第三条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罪犯认罪悔罪,自觉接受改造,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将其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第四条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应当根据罪犯的犯罪类型、犯罪原因、恶性程度及其思想、行为、心理特征,坚持因人施教、以理服人、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主要包括:入监教育;个别教育;思想、文化、技术教育;监区文化建设;社会帮教;心理矫治;评选罪犯改造积极分子;出监教育等。

第六条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应当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辅助教育相结合,常规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第七条 监狱应当设立教育改造场所,包括教室、谈话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化教育室、心理咨询室等,并配备相应的设施。

第八条 监狱用于罪犯教育改造的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少数民族罪犯、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经费应予提高。

第二章 入监教育

第九条 对新入监的罪犯,应当将其安排在负责新收分流罪犯的监狱或者监区,集中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入监教育。

第十条 新收罪犯入监后,监狱(监区)应当向其宣布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一)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下列权利:人格不受侮辱,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

(二)罪犯在服刑期间应当履行下列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改造,按照规定参加劳动。

第十一条 监狱(监区)对新收罪犯,应当进行法制教育和监规纪律教育,引导其认罪悔罪,明确改造目标,适应服刑生活。

第十二条 监狱(监区)应当了解和掌握新收罪犯的基本情况、认罪态度和思想动态,进行个体分析和心理测验,对其危险程度、恶性程度、改造难度进行评估,提出关押和改造的建议。

第十三条 入监教育结束后,监狱(监区)应当对新收罪犯进行考核验收。对考核合格的,移送相应类别的监狱(监区)服刑改造;对考核不合格的,应当延长入监教育,时限为一个月。

第三章 个别教育

第十四条 监狱应当根据每一名罪犯的具体情况,安排监狱人民警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第十五条 个别教育应当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戒之以规与导之以行相结合,内容的针对性与形式的灵活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十六条 监狱各监区的人民警察对所管理的罪犯,应当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个别谈话教育。

第十七条 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狱人民警察应当及时对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

(一)新入监或者服刑监狱、监区变更时;

(二)处遇变更或者劳动岗位调换时;

(三)受到奖励或者惩处时;

(四)罪犯之间产生矛盾或者发生冲突时;

(五)离监探亲前后或者家庭出现变故时;

(六)无人会见或者家人长时间不与其联络时;

(七)行为反常、情绪异常时;

(八)主动要求谈话时;

(九)暂予监外执行、假释或者刑满释放出监前;

(十)其他需要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的。

第十八条 监狱人民警察对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应当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罪犯的思想状况和动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措施。

第十九条 监狱应当建立罪犯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并根据分析情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

分监区每周分析一次,监区每半月分析一次,监狱每月分析一次;遇有重大事件,应当随时收集、分析罪犯的思想动态。分析的情况应当逐级上报。

第二十条 监狱应当根据罪犯的犯罪类型,结合罪犯的危险程度、恶性程度、接受能力,对罪犯进行分类,开展分类教育。

第二十一条 监狱应当建立对顽固型罪犯(简称顽固犯)和危险型罪犯(简称危险犯)的认定和教育转化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顽固犯:

(一)拒不认罪、无理缠诉的;

(二)打击先进、拉拢落后、经常散布反改造言论的;

(三)屡犯监规、经常打架斗殴、抗拒管教的;

(四)无正当理由经常逃避学习和劳动的;

(五)其他需要认定为顽固犯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危险犯:

(一)有自伤、自残、自杀危险的;

(二)有逃跑、行凶、破坏等犯罪倾向的;

(三)有重大犯罪嫌疑的;

(四)隐瞒真实姓名、身份的;

(五)其他需要认定为危险犯的。

第二十二条 监狱应当对顽固犯、危险犯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方案,建立教育转化档案,指定专人负责教育转化工作。必要时,可以采取集体攻坚等方式。

第二十三条 顽固犯和危险犯的认定与撤销,由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分别报监狱教育改造、狱政管理部门审核,由主管副监狱长审定。

第四章 思想、文化、技术教育

第二十四条 监狱应当办好文化技术学校,对罪犯进行思想、文化、技术教育。

成年罪犯的教学时间,每年不少于500课时;未成年犯的教学时间,每年不少于1000课时。

第二十五条 罪犯必须接受监狱组织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一)认罪悔罪教育;

(二)法律常识教育;

(三)公民道德教育;

(四)劳动常识教育;

(五)时事政治教育。

第二十六条 监狱组织的文化教育,应当根据罪犯不同的文化程度,分别开展扫盲、小学、初中文化教育,有条件的可以开展高中(中专)教育。鼓励罪犯自学,参加电大、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为他们参加学习和考试提供必要的条件。

尚未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年龄不满45周岁,能够坚持正常学习的罪犯,应当接受义务教育;已完成义务教育或者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罪犯,鼓励其参加其他文化学习。

第二十七条 监狱应当根据罪犯在狱内劳动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刑满释放后就业的需要,组织罪犯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

年龄不满50周岁,没有一技之长,能够坚持正常学习的罪犯,应当参加技术教育;有一技之长的,可以按照监狱的安排,选择学习其他技能。

第二十八条 监狱组织开展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其教员可以从本监狱的人民警察中选任,也可以从社会上符合条件的人员中聘任。

对罪犯的文化、技术教育,可以在本监狱选择服刑表现较好、有文化技术专长的罪犯协助。

第二十九条 监狱应当积极与当地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及就业培训机构联系,在狱内文化、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师资培训、外聘教师、教研活动、考试(考核)和颁发学历、学位(资格)证书等方面取得支持和帮助。

第三十条 监狱应当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罪犯文化、技术教育,根据罪犯刑满释放后的就业需要,开设不同内容、种类的培训班。

第三十一条 监狱对罪犯开展的思想教育和扫盲、小学、初中文化教育,使用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统一编写的教材。

第五章 监区文化建设

第三十二条 监狱应当组织罪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等活动,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创造有益于罪犯身心健康和发展的改造环境。

第三十三条 监狱应当办好图书室、阅览室、墙报、黑板报,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读书、评报活动。

监狱图书室藏书人均不少于10本。

第三十四条 监狱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成立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队、体育运动队等,组织罪犯开展文艺、体育活动。

第三十五条 监狱应当根据条件,组织罪犯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开展艺术和美育教育。

第三十六条 监狱应当建立电化教育系统、广播室,各分监区要配备电视,组织罪犯收听、收看新闻及其他有益于罪犯改造的广播、影视节目。

第三十七条 监狱应当根据教育改造罪犯的需要,美化监区环境,规范监区环境布置。

第三十八条 监狱应当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春节和重大庆祝、纪念活动,以及每月的第一天,组织罪犯参加升挂国旗仪式。

第六章 社会帮教

第三十九条 监狱应当积极争取社会各个方面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配合监狱开展有益于罪犯改造的各种社会帮教活动。

第四十条 监狱应当与罪犯原所在地的政府、原单位(学校)、亲属联系,签订帮教协议,适时邀请有关单位和人士来监狱开展帮教工作;监狱也可以组织罪犯到社会上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第四十一条 监狱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参与对罪犯进行思想、文化、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帮教活动,并为其帮教活动提供便利。

第四十二条 监狱应当为罪犯获得法律援助提供帮助,联系、协调当地法律援助机构为罪犯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第七章 心理矫治

第四十三条 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心理矫治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

第四十四条 监狱应当建立心理矫治室,配置必要的设备,由专业人员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

第四十五条 监狱应当对罪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罪犯对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矫治。

第四十六条 监狱应当在罪犯入监教育、服刑改造中期、出监教育期间对罪犯进行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矫治提供参考,对重新犯罪的倾向进行预测。

第四十七条 监狱应当配备专门人员,对罪犯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答罪犯提出的心理问题。

第四十八条 监狱对有心理疾病的罪犯,应当实施治疗;对病情严重的,应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进行专门治疗。

第四十九条 监狱从事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取得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二)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监狱可以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参与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第八章 激励措施

第五十条 监狱应当采取措施,激励罪犯接受改造,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注重发挥改造积极分子的典型示范作用。

第五十一条 监狱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应当每年分别组织评选本监狱和本地区的改造积极分子。

改造积极分子的条件:认罪悔罪,积极改造;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监规纪律;讲究文明礼貌,乐于助人;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成绩突出;积极参加劳动,完成劳动任务;达到计分考核奖励条件。

第五十二条 监狱评选改造积极分子,应当在完成年终评审的基础上,由分监区召集罪犯集体评议推荐,全体警察集体研究,报监区长办公会审议,确定人选。直属分监区或者未设分监区的监区,其人选由分监区或者监区召集罪犯集体评议推荐,全体警察集体研究确定。

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确定人选后,填写《改造积极分子审批表》,报监狱教育改造部门审核,在本监狱内履行公示程序后,提交监狱长办公会审定。

第五十三条 监狱对改造积极分子人选实行公示的期限为七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有监狱人民警察或者罪犯对人选提出异议,由监狱教育改造部门进行复核,并告知复核结果。

第五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评选本地区改造积极分子,由监狱根据下达的名额,从连续两年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的罪犯中提出人选,报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部门审核,由局长办公会审定。

第九章 出监教育

第五十五条 监狱对即将服刑期满的罪犯,应当集中进行出监教育,时限为三个月。

第五十六条 监狱组织出监教育,应当对罪犯进行形势、政策、前途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必要的就业指导,开展多种类型、比较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罪犯回归社会后适应社会、就业谋生的能力。

第五十七条 监狱应当邀请当地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向罪犯介绍有关治安、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情况,教育罪犯做好出监后应对各方面问题的思想准备,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第五十八条 监狱应当根据罪犯在服刑期间的考核情况、奖惩情况、心理测验情况,对其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具体评价指标、评估方法、另行规定。

第五十九条 监狱应当在罪犯刑满前一个月,将其在监狱服刑改造的评估意见、刑满释放的时间,本人职业技能特长和回归社会后的择业意向,以及对地方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建议,填入《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寄送服刑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

第六十条 监狱应当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情况进行了解,评估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总结推广教育改造工作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

第十章 附则

第六十一条 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依照《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司法部令第5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六十二条 本规定由司法部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而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的最终目标和任务,在国家文明不断进步,国家法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如何发挥监狱的矫正功能,进一步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就新形势下怎样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教育手段的淡化、弱化和形式化,是监狱界普遍反映的一大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控制、稳定、改造罪犯的关键举措是加强罪犯的教育,打破他们的犯罪心理结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必要的谋生技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认同。因此,作为监狱职能部门,要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着力于教育改造的改革,全方位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方式、新方法和新举措,以促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新发展。

一、当前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是三大改造罪犯的手段,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现实中,其地位和作用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淡化和弱化的倾向依然存在,教育改造工作的法定原则和主体地位被其它工作所削弱。

(二)注重形式,轻视内容,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改造工作的考核机制缺乏活力,考核方法不够科学、严谨,只注重结果的考核,忽视教育过程的量化考核,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紧,往往以生产产值作为定量考核。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考核方式制约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现行罪犯教育方法和方式难以适应押犯构成新情况。近年来,警察通过岗位再培训大练兵等教育,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面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新特点的变化,在施教方法和手段上还相对滞后,尤其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全力维护监管秩序稳定工作上,加大了工防范工作力度,采取死看死守的方法,换来了暂时的稳定,但对深层次的犯情动态了解甚少,不愿意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仅满足于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对于改造好的问题,缺少研究,仍延续过去经验型的教育方法。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警察从传统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应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上下功夫。

二、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

首先,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只有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犯罪,才能减少社会犯罪对生产力的破坏,从而解放思想和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降低道德文化素质低下者的数量和危害,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是体现监狱改造工作的本质特征。注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狱的特色。只有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才能充分体现改造人为宗旨的本质思想,才能充分显示教育改造工作的政治优势和主体地位。

第三,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是适应押犯新情况、新特点的需要。当前,在押犯人数不断增加,押犯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危险因素多,增加了改造难度,给监管改造和教育改造都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为此,监狱必须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特点,采取新对策,以提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第四,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是监管安全和促进监狱经济发展的保证。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前提下,确保监管安全是重中之重。教育改造工作实现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同时,要保持监狱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离不开对罪犯实施有效的教育改造工作,加强对罪犯的劳动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数量,促进监狱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的途径

作为新时代的监狱人民警察,我们必须不断的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特点,采取新的对策,以提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一)深化监狱体制改革,真正树立以教育改造为中心的监狱工作观念,确保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

当前监狱结构和功能多元化体制导致监狱工作重心偏离,削弱了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功能。因此,打破传统监狱体制,实行监、企、社分离,确立教育改造工作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作为监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监狱工作的特色。监狱工作方针决定了监狱工作必须以教育改造罪犯为宗旨。只有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犯罪,才能减少社会犯罪对生产力的破坏,从而解放思想和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伴随社会高速发展而不断上升的社会犯罪率和罪犯关押率,也迫切要求监狱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要通过研究、实施、再研究的方法,不断实践,做出科学定位,并不断根据形势进行更新,使教育改造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拓宽教育渠道,实现针对性教育改造。

面对罪犯的教育需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罪犯主体的特征差异和个性区别,吸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针对性教育,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氛围以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一是广泛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紧紧围绕监管改造工作的重点和罪犯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制作成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教育专题片。同时,还可以邀请有关人员、罪犯家属、罪犯共同走进直播室,共同研讨人生价值。二是充分创造条件,推广使用心理矫治。就目前实际而言,要特别重视对新入监罪犯、顽危犯、暴力犯以及涉黑涉毒犯等特殊类罪犯的监测,划定其危险等级,摸清其心理结构,然后有的施教。三是大力加强监区环境与文化建设。监区环境与文化是罪犯改造的软环境,对罪犯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全天候的。因此,我们要结合监狱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分步实施,使监区环境做到绿化、美化、亮化,监区文化丰富多彩,以宣传先进思想、倡导文明、弘扬正气为主旋律,切实发挥监区文化在价值上的引向功能、道德观念上的矫治功能、文化思潮上的导示功能,积极构建富有监狱特点又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监区文化环境,建立 “监区图书馆”,方便罪犯学习文化、了解外面的社会,要经常开展“监区文化”活动。围绕用正确思想教育人,用优秀文化引导人,用良好的精神激励人,抢占教育工作的制高点,在监区大力宣扬“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打破观念上的壁垒,大力推进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充分运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对罪犯的教育合力,如共建帮教基地、社区矫治、参观等延伸式教育方式。要重视罪犯家属在教育改造罪犯中的作用,通过亲情电话,离监探亲等手段,加强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

(三)建立科学的教育改造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教育改造工作在监狱工作的考核评价中一直属于“软指标”,既缺乏可操作性又难有约束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建设的深入,为适应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推动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提高改造质量,我们要善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探索出一条能够把教育内容、方法等有机结合,具有方法新颖、手段灵活、考核标准科学的教育改造评价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首先,依据监狱法“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总体改造质量标准,按照公正适度、准确及时的原则,作为建立罪犯改造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其次,在总体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分押分管标准,建立类别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质类型的罪犯,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最后,建立个体改造质量标准,在总体标准和类别标准的指导下,根据罪犯个体的不同情况,刑期长短、行为、恶习、心理状况等,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八大指标。思想改造方面有认罪服法、遵纪守法、三项学习、生活秩序;生产劳动方面有定额情况、劳动表现和产品质量、增产节约、文明生产。阶段进程量化指标是考核评价具体化、可操作化的标志。建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的目的是对罪犯改造全过程进行综合考核,对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配合社会搞好帮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积极探索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大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共同实现改造工作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应当运用综合思维,把改造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寻找三大手段的最佳结合点,统筹考虑,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综合发挥改造罪犯的作用,共同实现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目标。

(五)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警察队伍。

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关键是提高警察素质。番禺监狱“以人为本,铸铁成钢”的管理理念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整个警察队伍是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群体。首先,要以执法执纪、行风教育整顿为契机,在基层民警队伍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宗旨、法纪和反腐蚀教育,不断增强基层民警队伍的政治免疫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打铁先得自身硬,只有广大从事教育改造罪犯的警察政治素质强,才能牢牢掌握教育改造罪犯的主动权,有效地教育改造各类罪犯。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在职基层民警的培训体系,并积极搞好警察队伍的结构预测、素质预测。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大对基层民警的培训力度,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对长期从事基层教育改造工作的警察,要进行有重点、分层次、分门类的教育业务、新科技知识的培训工作。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对基层工作和教育科室警察进行教育改造罪犯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传授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努力达到提高培训质量,适应基层工作需求的目的。第三,建立健全激励基层民警钻研罪犯教育改造业务,努力进行顽危犯攻坚的工作机制。要切实落实基层民警教育课时补贴,目标责任制的奖励系数,要对管教工作基层民警实行倾斜政策,对个别教育能手,尤其是对挂牌顽危犯攻坚的个别教育能手应实行重奖。大力弘扬个别教育能手、标兵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教育出安全、教育出效益、教育出人才的浓厚氛围,激励越来越多的基层民警投身于教育改造工作的主战场,真正实现把眼光盯在监管安全目标上,把功夫下在教育改造工作上。实行警察分类管理,将警察按岗位序列,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和分类分层次管理制度,并根据岗位风险责任和工作难易,建立竞争上岗、目标考核、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形成爱岗敬业、公正执法、文明管理、科学改造罪犯的工作氛围。

总之,教育改造工作在新形势下要发挥好“改造人”的治本功能,必须树立教育为本的理念,以创新的精神、求实的态度,推进教育改造工作不断发展。

第五篇:监狱教育改造科年终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监狱教育改造科年终工作总结

在监狱党委的领导下,在省监狱管理局的指导下,教育改造科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宗旨,以维护安全稳定为前提,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推行新的教育机制,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拓展新的教育载体,大力实施向教育要稳定、要质量的治本战略,从而使教育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有效地提高了罪犯改造质量,为监狱的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现将2004年教育改造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㈠班子队伍建设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科班子达到了“六条标准”:团结、敢抓、善管、实干、廉洁、奉献,实现了“一类班子”目标。

2、民警全年实现了“三无”:无违法犯罪、无重大责任事故、无计划外生育。

3、廉政建设方面,科里每个人都能从严要求自己,科领导班子带头做好廉政建设,确保了公正、公平、公开。范文搜网-http://www.xiexiebang.com

㈡教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获得的荣誉范文搜网-http://www.xiexiebang.com1、思想教育:应入学2315人,实入学2315人,入学率100%,及格率98%,年完成课时230课时。

2、文化教育:应入学356人,实入学340人,入学率95%,及格率90%,获证率90%,年完成课时182课时。

3技术教育:应入学1368人,实入学1231人,入学率90%,及格率70%,获证率45%,年完成课时180课时。

4、分类教育:分类教育面达100%。

5、联合帮教签约覆盖率达80%。签订接茬帮教协议2100份,接茬帮教通知发出率达100%。

6、顽危犯年内转化率达72%,罪犯遵纪守法率达98%。

7、罪犯心理测试面达100%,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52人次。

8、《新生彼岸》报在全省监狱报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9、继2003年之后再次荣获全省监狱系统宣传报道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稿件数及采用率居全省之首,有3名犯人被评为全省最佳通讯员,2名犯人被评为省优秀通讯员。

10、狱内局域网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狱内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信息化。

11、强化心理教育,完善心理矫治工作,实现教改工作科学化。

12、法律援助工作走进监内,促进教育改造工作法制化。

13、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和对外宣传工作,促进教改工作社会化。

14、教改科2004被评为全省防范处理邪教先进集体,有一名同志被评为全省防范处理邪教先进个人;被评为全市防范处理邪教先进集体,有一名同志被评为全市防范处理邪教先进个人,有一名同志被评为监狱十佳民警,有一名同志被市政法系统授予全市政法系统标兵。

二、主要工作及具体做法

1.搭建信息化平台推进科学化建设进程

为加速监狱科学化建设步伐,利用信息化技术普及教育改造工作,我们积极响应省局和监狱党委的号召,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局域网的开通和普及是教育改造工作与现代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全省监狱系统局域网的开通建设,参加省局开展的技术培训,利用现代技术,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以提高技防、技管能力和教育改造工作水平,为此2004年春,监狱投资近10万元兴建了全省最先进的监狱工作信息平台——监狱局域网络。在开通前后,教改科牵头配备了有业务专长的干警、专业技术型犯人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并编写开发了适合监狱改造特点的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安全、适应、方便快捷、可扩展空间大等特点。自从6月份投入使用以来,主要收到这样一些成效:

第一使原本分散的狱内信息统一化,局域网覆盖了办公楼绝大部分科室,并将接见室、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纳入其中,拥有网络节点130个,共设置了20余个栏目;整合了狱内各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互通与共享,实现了统揽全局的立体功效。

第二浓缩了关联部门的焦点,提高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突出表现在:进一步规范了接见程序,简化了减刑申报环节,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狱内信息利用率,增强了狱务公开的透明度,为监区、科室查询罪犯分级处遇和百分考核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三增强了监狱干警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管理和改造罪犯的科学理念,同时为监狱的狱务管理全面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改进监管措施充实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新手段,对提高改造质量有着重要的科学性。我们在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监区文化的同时,配置了专职民警专项负责心理咨询工作,加大了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力度

下载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监狱教育改造科年终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监狱教育改造科年终工作总结在监狱党委的领导下,在省监狱管理局的指导下,教育改造科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宗旨,以维护安全稳定为前提,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推行......

    监狱教育改造年总结

    监狱教育改造年总结 监狱教育工作在省局教育处的指导下,在监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厅长关于新体制下监狱工作......

    监狱教育改造调研报告

    监狱教育改造调研报告 如何围绕现代监狱建设总目标,加强教育改造工作效能建设,不断适应社会治理改革创新要求,是当前监狱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

    监狱监管改造工作年终总结

    二○○*年****监狱的监管改造工作在监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监狱法》为指导,紧紧围绕监狱党委提出的“依法治监,从严治......

    监狱监管改造工作年终总结

    监狱监管改造工作年终总结 “>监狱监管改造工作年终总结2007-12-08 00:47:1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监狱监管改造工作年终总结监狱监管改造工作年终总结(2)文章标题:监狱监管改造......

    监狱论文-对新时期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5篇范文)

    对新时期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大,社会也加速着往前发展,处在急剧转型期,矛盾大量突出,整个社会结构、阶层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形形色色......

    监狱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及其对罪犯改造工作的促进作用

    监狱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及其对 罪犯改造工作的促进作用 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教育、感化、改造罪犯这一特殊使命。我们改造罪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罪犯转化成为具......

    库车监狱党委第三季度教育改造专题

    库车监狱党委第三季度教育改造专题 会议议程 为集思广益、切实摸清库车监狱当前教育改造工作现状,把握教育改造工作脉搏,寻找教育改造工作时机,突破教育改造工作难点,保质保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