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统计局工作人员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3 09:2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元江县统计局工作人员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元江县统计局工作人员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篇:元江县统计局工作人员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元江县统计局工作人员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政府部门及乡镇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的通知》,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元江县统计局工作人员和各乡镇统计站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实施办法问责。

第三条 问责坚持权责统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和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问责事项

第四条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命令和统计法规、统计制度规定及不按时上报统计报表的;

﹙二﹚对上级明令禁止的行为置若罔闻,不遵守、不制止、不纠正、不查处、甚至参与的。

第五条 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决策过程中,独断专行或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决策或报批的;

﹙二﹚不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事项、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上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决策的;

﹙三﹚决策失误,造成损失和影响的。

第六条 滥用职权、违法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制定、发布与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决定的;

﹙二﹚不按照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规定开展统计调查和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及指导基层工作失误的;

﹙三﹚在法定条件和标准外附加或变更标准,要求或授意下属要求办事人提交与申请办理事项无关材料的;

﹙四﹚违反《统计法》规定,泄露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或者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造成损害的。

第七条 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不履行职责认真办理,拖着不办、顶着不办的;

﹙二﹚对应该及时办理的事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久拖不办,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及违反限时办结制的;

﹙三﹚对公开承诺的事项,不按承诺程序和要求办理,故意刁难、拖延,违反服务承诺制的; ﹙四﹚工作中主动不够,配合不力,致使工作延误的。第八条 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上级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大事项,消极对待,执行不力,影响整体工作进程的;

﹙二﹚对本单位存在或反映的问题,不调查研究,不认真解决的;

﹙三﹚对工作拈轻怕重、讨价还价、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担责任,影响整体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度的;

﹙四﹚工作不努力,工作无成效,平庸无为,干部群众意见较大的;

﹙五﹚不遵守工作纪律和完不成工作任务的。

第九条 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基层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置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的;

﹙二﹚统计调查或汇总过程中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三﹚隐瞒案件真相、歪曲案件事实、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第十条 态度冷漠、作风粗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下级请示汇报或反映要求解决的合理事项,故意刁难、态度粗暴、挂断电话等不文明行为的;

﹙二﹚对来访者,态度冷漠,脸难看,服务不到位,作风粗暴的;

﹙三﹚对群众的上访、检举、控告、申诉不接待,不依法受理,无正当理由拒绝的。

第十一条 铺张浪费、攀比享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领导班干部廉洁规定和因公出国﹙境﹚管理、公务接待、小汽车配备及使用、装修办公用房等有关规定的;

﹙二﹚不从实际出发,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 ﹙三﹚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

第十二条 暗箱操作、逃避监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应当公开的事项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的;

﹙二﹚决策事项应透明而不透明或应征求意见而不征求的; ﹙三﹚不接受党组织、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的。

第十三条 监管不力、处置不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领导班子不团结,不作为,影响工作开展的; ﹙二﹚管辖范围发生违法调查、滥用职权、徇私舞敝、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查处不力,甚至包庇、袒护、纵容的;

﹙三﹚对重大统计调查、普查组织指导不力,造成重大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

(四)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 ﹙五﹚对群众性、突发性事件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理或处置失当,造成损失和激化矛盾。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十四条 问责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六)调整工作岗位;

(七)停职检查;

(八)劝其引咎辞职;

(九)责令辞职;

(十)建议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

采用前款第(六)项至第(十)项问责方式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党纪、政纪应追究纪律责任的,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行政问责人采用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对行政问责人采用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行政问责人采用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的方式问责。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1年内出现2次以上被问责的;

(二)在问责过程中,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第十七条

发现并及时主动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害和影响的,可从轻、减轻问责。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因下级机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二)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

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有本细则第二章规定情形的,由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初步核实。

(一)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机关及其领导的指示、批示和通报;

(二)县统计局领导班子作出的工作部署和提出的意见建议;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行政机关、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等提出的意见建议;

(五)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检举、控告;

(六)巡视(巡查)、工作检查或工作目标考核中的意见建议;

(七)新闻媒体的报道;

(八)县、乡镇统计干部、职工反映; ﹙九﹚其他渠道反映的。

第二十条 经局四项制度贯彻实施领导小组初步核实,反映的情况存在,向县统计局党支部提出书面建议。

第二十一条 由县统计局决定启动问责程序。由办公室、执法小组组成县统计局调查组进行调查。

被调查的行政问责人应当配合调查。阻挠或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的有关规定,提请暂停其职务。调查组应当听取被调查的行政问责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核实,如其成立,应当采纳。不得因被调查人申辩而从重问责。

第二十二条

调查组一般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县统计局提交书面调查报告。情况复杂的,经过批准,可延长15个工作日。

调查报告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问责建议。第二十三条

调查终结后,由县统计局作出行政问责决定。

第二十四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告知被问责人享有的权利。

问责情况应及时告知提出问责批示、建议的有关单位或个人。

第二十五条 被问责的行政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县统计局提出申诉。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二十六条 县统计局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复议、复查,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撤销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名誉。

第二十七条

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的行政问责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作出的调查结论与事实出现重大偏差,致使县统计局作出错误的问责决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执行情况将入年度工作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干部评优评先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于执行效果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年内有一次被问责的,将不得参与评优评先,年内有二次被问责的,将不得列为考核提拔对象,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元 江 县 统 计 局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日

第二篇:唐山市城管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唐山市城管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责任制,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按照实事求是、权责一致、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问责对象,为唐山市城管局各执法大队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责任人、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问责,是指城管局对问责对象在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不执行行政指令和下达的各项任务,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后果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活动。

第四条

行政问责,市城管局局长为问责实施人。成立市城管局行政问责办公室设在监察室,主要职责是接受投诉、明查暗访、对问责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问责处理建议。

第二章 问责内容

第五条

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致使政令不畅,严重影响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问责:

(一)不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决策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落实上级有关会议议定或决定事项,影响政令畅通和全局整体形象的;

(二)对市局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达到两次(含两次)以上的;

(三)在市区统一开展的市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或重大保障活动中,组织不力,行动不快,推诿敷衍,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

(四)对市领导、局领导批示的人民来信处理不力,群众反映问题应该解决而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严重影响的。

第六条

违反规定,徇私舞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问责:

(一)在户外广告、店牌店招、店外经营活动的设置管理上,违规审批或口头同意或默许,经发现不及时纠正,达三次(含三次)以上的;

(二)在占道管理上,擅自批准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情节比较严重的;

(三)在建筑垃圾管理上,违反市局统一管理规定,擅自收取处置费用保障金的;

(四)在日常管理和执法中,违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关规定,处罚显失公正,或乱收费、乱罚款,或不文明执法,被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经查属实,造成严重后果和社会影响的。

第七条

采取措施不力,造成工作不到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问责:

(一)在城管信访处理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中,排查隐患不

实,稳控措施不利,化解处理不及时,造成群众集访或赴省进京上访,被上级部门通报的,或在信访办理工作中,不认真办理,敷衍拖拉,超时回复,被上级部门通报达两次(含两次)以上的。

(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执法过错造成行政诉讼败诉或处罚决定被复议机关撤销的;

(三)年终考核排名末位的。

第八条

有关规定之外的其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应当进行问责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九条

凡问责内容属于全局性、重点性问题,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主要问责对象;凡问责内容属于分工非常明确的问题,则根据工作分工,部门分管负责人为主要问责对象。

第十条

问责对象在被问责的同时,应当主动纠正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整改措施。在问责中整改不力的,从严处理。

第三章 问责程序

第十一条

对行政问责对象的问责,将以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批示,有关部门的要求,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检举、控告、投诉,新闻媒体曝光,工作考核评估结果以及实际工作情况等,作为问责的信息来源。

第十二条

根据相关信息来源,局行政问责办公室进行调查核实,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包括问责情况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问责的具体建议。

第十三条

局行政问责办公室将书面调查报告提交局长办公会议进行研究,决定是否启动问责程序,进行行政问责。

第十四条

局长办公会作出行政问责决定后,由局行政问责办公室书面通知问责对象,并告知申诉权利。问责对象不服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诉。

第十五条

对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问责调查,或无故不接受问责的,将视情节按照政纪进行处分。

第四章 问责形式

第十六条

问责追究的形式有以下七种:

(一)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二)系统内大会上作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诫勉谈话;

(五)取消当年取消系统内后备干部资格或不得选拔为后备干部;

(六)两年内取消系统内后备干部资格或不得选拔为后备干部;

(七)进行岗位调整(可调整到其它岗位,领导职务的可转任非领导职务)。

本条所列责任追究形式,可以单处或者并处。

第十七条

问责对象涉嫌违反政纪,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涉嫌违反党纪的,按照党纪规定处

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八条

具有问责情形的人员主动引咎辞职的,不再按照本实施办法追究责任,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仍需追究其他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对区、局双重管理的执法大队负责人的问责情况,抄送所在区区委、区政府、区纪委和组织部备案。

第二十条

问责调查人在调查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应当依法依纪给予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局监察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XX县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委、县政府所属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各乡(镇)场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各农牧场,县委各部、委、办,政府各委、办、局,县直各单位,驻县各单位,各人民团体,石河子老街管理处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问责应当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四条 在改革发展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已经确定的涉及区域重大改革任务,落实不力,工作失职,影响改革任务完成的;

(二)对县委委、政府确定的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不力,影响工作进展的;

(三)现代化考核核心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没有按时完成,影响全县现代化进程的;

(四)与党委、政府签订的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状未完成的;

(五)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影响项目建设的;

(六)对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创建活动,未认真履职,导致创建工作目标不能实现的;

(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论证不充分,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八)其他重要改革发展方面工作不力,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

第五条 在依法行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规定的;

(二)违反规定权限、程序和时限办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

(三)因工作失职,发生行政执法错案,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或败诉的;

(四)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的,对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收费标准项目,仍按原标准收费的;

(五)违反规定对企业进行乱检查的;

(六)违反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七)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违反规定或违规插手干预的;

(八)其他违反依法行政规定的。

第六条 在作风效能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地区、XX县相关规定,以及违反“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的;

(二)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不作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对管理、服务对象态度冷漠,蛮横粗暴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对下级请示报告不及时答复,造成损失的;

(五)不能认真办理效能投诉,对上级转办、交办的效能投诉件不按要求办理的;

(六)擅自脱岗或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项,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部门或工作人员之间推诿扯皮,协作配合不力,导致工作目标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

(八)其他违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规定的。

第七条 在服务民生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或对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未能按期完成的;

(二)因决策失误或工作失职,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征地拆迁政策规定,损害群众权益的;

(四)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助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违规办事、显失公平的;

(五)违反保障性住房准入、分配管理规定的,回迁房和保障性住房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

(六)在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网络通讯和医疗卫生等服务中,因工作失职、失误,给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

(七)其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

第八条 在信访稳定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应解决未及时解决,致使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的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

(二)由党政领导包案处理的重大信访案件,责任不落实,处理不到位,导致群众赴自治区、进京非正常上访的;

(三)对影响稳定的事件苗头,思想麻痹,处理不及时,导致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影响的;

(四)在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不达标,被列为重点信访工作管理地区或单位的;

(五)发生信访群体性事件时,责任领导或包案领导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处臵,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影响的;

(六)刁难、打击、报复信访举报人的;

(七)其他违反信访维稳规定的。

第九条 在廉洁从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等有关规定,以及用公款旅游、公款大吃大喝的;

(二)在执法和服务工作中,收受、索取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财物,或者吃拿卡要的;

(三)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谋取私利的;

(四)用公款或者由管理、服务对象报销、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费用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高消费休闲娱乐活动的;

(五)要求管理、服务对象购买指定商品或者乱摊派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招录或职工招聘等组织、人事纪律、规定的;

(七)其他违反廉洁从政规定的。

第十条 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在日常例行性检查中未能发现和消除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或者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的;

(三)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未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臵,或者现场处臵不力的;

(四)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没有进行风险评估造成突发事件发生的;

(五)应制定应急预案而没有制定,或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造成后果的;

(六)擅自发布信息,或者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误导舆论,产生不良影响的;

(七)其他应对不力、工作失职的。

第十一条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公德中,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第十二条 对工作人员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责任人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对单位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第十四条 实施问责,根据情节轻重、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大小,采取相应的问责。

情节较轻的,对责任人实行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情节较重的,对责任人实行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进行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打击报复或陷害的;

(四)其他具有从重处理情节的。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主动承担责任,并且认真整改的;

(三)其他具有从轻处理情节的。

第十七条 按本办法所列情形应当问责的,但情节轻微,已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办法进行了责任追究的,可不再进行问责。

第十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各类评先的资格。单位或单位主要领导受到问责的,取消单位当各类评先资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的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的职务。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 问责决定机关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问责实施机关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

第二十条 问责线索来源:

(一)上级机关或者本级党委、政府领导的指示、批示;

(二)纪检、监察、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案件移送或建议;

(三)县委、县政府组织的重要考核、评议、测评、考察、督查的结果;

(四)新闻媒体、网络曝光的材料;

(五)群众反映和举报;

(六)其他信息渠道的反映。第二十一条 问责程序启动。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启动问责调查程序。

(一)对县直各部门、单位、县委、县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领导的问责调查,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批准启动;

(二)对党委、政府下属部门、单位及其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县级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启动;

(三)对乡、镇(场)党委、乡、镇(场)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县委、政府相关负责领导批准启动;

(四)对村队、社区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当地组织部门领导批准启动。

第二十二条 问责调查实施。

(一)对辖市区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领导的问责调查,由市纪委、监察局或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二)对市级机关部门下属单位及其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所在部门负责;

(三)对辖市区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辖市区纪委、监察局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四)对镇(街道)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第二十三条 对涉及多部门、跨地区或社会影响较大的问责线索,可以由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直接启动调查程序,并进行调查核实。

第二十四条 调查核实工作一般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特别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调查结束后,提出问责建议。

第二十五条 作出问责决定。

对责任人问责的,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对单位问责的,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后,提出问责建议报同级党政集体研究决定。必要时,也可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直接作出问责决定。对分管该部门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县委、县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问责,报县委、政政府同意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问责决定执行。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办理。问责决定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落实到位。

第二十七条 问责决定机关应当予以问责而没有进行问责的,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

第二十八条 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错误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对个人进行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对象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单位实施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第二十九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第三十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申诉。

第三十一条 受理申诉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问责对象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 对于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问责案件,问责程序可以从简从快。

第三十三条 问责案件资料应当按照组织人事档案和廉政档案的有关规定存档。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对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垂直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所列情形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由有权部门研究决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县人社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制定的问责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韶关学院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实施办法(试行)

韶关学院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党政领导干部自觉依法依纪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能和依法治校的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广东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学校任命(聘任)的所有副处级以上(含副处级)党政领导干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问责,是指上述范围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给学校、社会、国家利益和师生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恶劣影响的,依据本办法追究责任。

本款所称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放弃、推诿应履行的法定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不完全履行法定职责,或不依照规定程序、权限、时限履行职责。

第四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 问责机构

第六条

学校党委是问责决定主体,主要职责为决定是否启动问责程序、审议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

第七条 学校成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公室(以下简称问责办)。问责办设在纪委,办公室主任由学校纪委书记兼任,副主任由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和组织部部长兼任,人员由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人事处、审计处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问责办的主要职责为受理问责事项、组织问责事项的调查、提出问责建议、起草并送达问责决定书、反馈问责事项办理结果。

第三章 问责情形、方式及适用

第八条 决策严重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应当问责:

(一)决策事项内容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决策部署;

(二)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事项未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个人独断专行,擅自决定;

(三)重大事项不按照规定程序和议事规则进行决策,或者对影响面广、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事项,不进行调查论证或未按规定进行公示;

(四)其他决策重大失误的行为。

第九条 工作失职,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应当问责:

(一)拒不执行或者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党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决定、决议、命令、工作部署和学校党委、行政作出的决策、工作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对可能发生和已发现的问题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解决,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故、事件、案件不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理;

(三)对工作懈怠懒散、消极应对、推诿扯皮,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者严重超出工作要求时限,完成任务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差;

(四)对突发事件、重大事故和其他重要情况瞒报、谎报、缓报、漏报,或者报送、公布、通报虚假信息;

(五)其他工作失职的行为。

第十条 管理监督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应当问责:

(一)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管理、监督职责,或者不及时采取防范和处置措施,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者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事故、事件、案件;

(二)对上级督查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经核实未及时进行整改、解决,对反映问题的群众敷衍塞责、言行失当导致事态恶化;

(三)其他管理、监督不力的行为。

第十一条 滥用职权,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应当问责:

(一)强令、授意他人实施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或者对应当依法履行的党政管理职责不依法履行;

(二)违规插手干预各类招生考试、基建修缮、采购招标、经费使用、资产管理、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工作;

(三)未经学校允许,擅自与校外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办班协议、科研协同创新协议或其他经济合同;

(四)在收支、预算、票据、合同等财务管理以及公章使用管理中弄虚作假;

(五)干预、限制、阻碍党政职能部门依法进行管理、监督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或者授意、指使、纵容他人弄虚作假,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妨碍案件查处;

(五)其他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十二条 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应当问责:

(一)采取违法违规措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

(二)发生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未按规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行应急处置,贻误时机;

(三)在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过程中,没有做好疏导、劝解工作,或者擅离职守、脱逃现场;

(四)在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过程中,拖延懈怠、推诿扯皮;

(五)其他处置失当的行为。

第十三条 其他给集体利益、公共财产、他人生命财产、学校声誉和个人名誉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情形。

第十四条 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按照《韶关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第十五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

(一)责令公开道歉;

(二)停职检查;

(三)引咎辞职;

(四)责令辞职;

(五)免职。

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调整职务作为问责的辅助方式。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六条

实行问责要综合考虑问责事项的性质、造成损失的情况、造成影响的范围等情节,确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较轻,损失和影响较小的,以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较重,损失和影响较大的,以通报评批、停职检查、调整职务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损失和影响重大的,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方式问责,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十七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办法第八条至第十四条所列情形、且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或不配合问责调查;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办理问责事项的工作人员;

(五)一年内出现两次及以上应予问责情形;

(六)坚持错误,拒绝纠正,使损失、影响继续扩大;

(七)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第十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办法第八条至第十四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或免予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

(四)因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

(五)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免予问责情节。

第十九条 实施问责,要实事求是,分清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

(一)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参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进行界定;

(二)问责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的,按照各部门应负责任和所起作用对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分别实施问责;

(三)问责事项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各自在集体决策中应负责任和所起作用分别实施问责。对错误决策提出明确反对意见而没有被采纳的,不予问责。

第二十条 党政领导干部调离原工作单位或部门一年内,在原工作单位或部门任职期间发生问责情形且应予负责的,应给予问责。

第二十一条 问责结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任用干部的依据。

(一)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受到停职检查、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免职方式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当年考核等级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

(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及其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学校组织人事部门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执行。

第四章 问责程序与申诉

第二十二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问责启动、问责调查、问责建议、问责决定、问责执行的程序进行。

(一)问责启动

上级组织、学校领导的指示、批示、通报,学校职能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员工或其他人员、社会组织提出的并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的举报、控告、申诉,以及新闻媒体曝光的信息等,均可作为问责事项。问责事项由学校问责办受理,学校党委应在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启动问责程序。

(二)问责调查

问责办根据问责事项,按照相关权限和程序及时开展调查。调查工作一般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形成问责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三)问责建议

调查结果认为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存在本办法规定的问责情形的,问责办应向学校党委提出问责建议,并提供事实依据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问责决定

学校党委根据问责办的问责建议和相关材料,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对党政领导干部作出问责决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当制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由问责办草拟,并且应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部门等。

(五)问责执行

问责决定作出后,问责办应在7个工作日内,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以书面形式送达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本人及其所在部门、学院,学校党委指派专人与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督促其做好有关工作和需要交接的事项。

问责办应及时向学校党委报告问责执行情况,并做好有关问责材料的归档工作。

第二十三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党委提出书面申诉。学校党委接到书面申诉后,如申诉理由充分,应责成问责办原承办本问责事项以外的人员办理,并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部门、学院。

第二十四条 经复查,确与事实有出入的,应变更问责决定。如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应撤销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为当事人澄清事实、恢复名誉。

第二十五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五章 问责监督 第二十六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拒绝执行问责决定或者问责申诉处理决定的,由学校党委作出相应的组织处理。

第二十七条 问责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有关工作人员与被调查处理的党政领导干部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八条 办理问责事项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九条 问责决定可根据情况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对科级干部和其他干部实行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和有关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校纪委办、监察处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2015年6月20日

第五篇:镇江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镇江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委、市政府所属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辖市区委、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其所属部门、镇(街道)及其工作人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问责应当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四条

在改革发展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已经确定的涉及区域重大改革任务,落实不力,工作失职,影响改革任务完成的;

(二)对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不力,影响工作进展的;

(三)现代化考核核心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没有按时完成,影响全市现代化进程的;

(四)与党委、政府签订的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状未完成的;

(五)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影响项目建设的;

(六)对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创建活动,未认真履职,导致创建工作目标不能实现的;

(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论证不充分,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八)其他重要改革发展方面工作不力,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

第五条

在依法行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规定的;

(二)违反规定权限、程序和时限办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

(三)因工作失职,发生行政执法错案,导致行政行为——

被撤销或败诉的;

(四)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的,对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收费标准项目,仍按原标准收费的;

(五)违反规定对企业进行乱检查的;

(六)违反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七)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违反规定或违规插手干预的;

(八)其他违反依法行政规定的。

第六条

在作风效能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以及违反“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的;

(二)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不作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对管理、服务对象态度冷漠,蛮横粗暴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对下级请示报告不及时答复,造成损失的;

(五)不能认真办理效能投诉,对上级转办、交办的效能投诉件不按要求办理的;

(六)擅自脱岗或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项,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部门或工作人员之间推诿扯皮,协作配合不力,— 3 —

导致工作目标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

(八)其他违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规定的。

第七条

在服务民生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或对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未能按期完成的;

(二)因决策失误或工作失职,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征地拆迁政策规定,损害群众权益的;

(四)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助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违规办事、显失公平的;

(五)违反保障性住房准入、分配管理规定的,回迁房和保障性住房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

(六)在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网络通讯和医疗卫生等服务中,因工作失职、失误,给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

(七)其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

第八条

在信访稳定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应解决未及时解决,致使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的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

(二)由党政领导包案处理的重大信访案件,责任不落——

实,处理不到位,导致群众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的;

(三)对影响稳定的事件苗头,思想麻痹,处理不及时,导致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影响的;

(四)在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不达标,被列为重点信访工作管理地区或单位的;

(五)发生信访群体性事件时,责任领导或包案领导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处臵,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影响的;

(六)刁难、打击、报复信访举报人的;

(七)其他违反信访维稳规定的。

第九条

在廉洁从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等有关规定,以及用公款旅游、公款大吃大喝的;

(二)在执法和服务工作中,收受、索取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财物,或者吃拿卡要的;

(三)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谋取私利的;

(四)用公款或者由管理、服务对象报销、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费用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高消费休闲娱乐活动的;

(五)要求管理、服务对象购买指定商品或者乱摊派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招录或职工招聘等组

织、人事纪律、规定的;

(七)其他违反廉洁从政规定的。

第十条

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在日常例行性检查中未能发现和消除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或者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的;

(三)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未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臵,或者现场处臵不力的;

(四)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没有进行风险评估造成突发事件发生的;

(五)应制定应急预案而没有制定,或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造成后果的;

(六)擅自发布信息,或者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误导舆论,产生不良影响的;

(七)其他应对不力、工作失职的。

第十一条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公德中,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

第十二条

对工作人员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责任人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对单位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第十四条

实施问责,根据情节轻重、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大小,采取相应的问责。

情节较轻的,对责任人实行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情节较重的,对责任人实行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进行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打击报复或陷害的;

(四)其他具有从重处理情节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主动承担责任,并且认真整改的;

(三)其他具有从轻处理情节的。

第十七条

按本办法所列情形应当问责的,但情节轻微,已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办法进行了责任追究的,可不再进行问责。

第十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各类评先的资格。单位或单位主要领导受到问责的,取消单位当各类评先资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的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的职务。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

问责决定机关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问责实施机关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

第二十条

问责线索来源:

(一)上级机关或者本级党委、政府领导的指示、批示;

(二)纪检、监察、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案件移送或建议;

(三)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重要考核、评议、测评、考——

察、督查的结果;

(四)新闻媒体、网络曝光的材料;

(五)群众反映和举报;

(六)其他信息渠道的反映。

第二十一条 问责程序启动。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启动问责调查程序。

(一)对辖市区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领导的问责调查,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批准启动;

(二)对市级机关部门下属单位及其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市级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启动;

(三)对辖市区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辖市区党委、政府领导批准启动;

(四)对镇(街道)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镇(街道)领导批准启动。

第二十二条 问责调查实施。

(一)对辖市区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领导的问责调查,由市纪委、监察局或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二)对市级机关部门下属单位及其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所在部门负责;

(三)对辖市区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辖市区纪委、监察局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四)对镇(街道)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第二十三条 对涉及多部门、跨地区或社会影响较大的问责线索,可以由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直接启动调查程序,并进行调查核实。

第二十四条 调查核实工作一般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特别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调查结束后,提出问责建议。

第二十五条 作出问责决定。

对责任人问责的,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对单位问责的,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后,提出问责建议报同级党政集体研究决定。必要时,也可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直接作出问责决定。对各辖市区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问责,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问责决定执行。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办理。问责决定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落实到位。

第二十七条 问责决定机关应当予以问责而没有进行问责的,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

——

第二十八条 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错误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对个人进行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对象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单位实施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第二十九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三十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申诉。

第三十一条 受理申诉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问责对象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 对于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问责案件,问责程序可以从简从快。

第三十三条 问责案件资料应当按照组织人事档案和廉政档案的有关规定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对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垂直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所列情形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由有权部门研究决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人社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制定的问责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

下载元江县统计局工作人员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元江县统计局工作人员行政问责实施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问责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学习心得 备案科 刘欢 通过对《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的学习,我的感触颇深,对我市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心得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

    行政问责

    1、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行政问责制的推行方面监督力度减弱,公民参与监督的路径缺失,导致政府在对官员问责过程中的公正、公平性受到公民的质疑。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在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

    行政问责——建设责任政府一、重要论述 “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

    市林业局行政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安宁市林业局行政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2010年12月26局党组扩大会议通过) 安林党[2010]18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行政责任,促进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提高执行力......

    落后产能行政问责试行方案范文大全

    第一条为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依法行政,确保我市“十二五”及以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和......

    济宁市行政首长问责试行办法

    济宁市行政首长问责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首长问责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使行政首长依法履行职责、廉洁自律,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

    甘肃省《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试行)(含五篇)

    甘肃省《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

    关于石家庄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规定(试行)(精)(本站推荐)

    关于石家庄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规定(试行) (2009年3月1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保证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