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5篇)

时间:2019-05-15 01:1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篇:市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市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参照《镇江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规定要求,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机关公务员及事业编制人员。各直属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外聘用人员亦参照执行。

第三条

问责应当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四条 在改革发展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已经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落实不力,工作失职,影响改革任务完成的;

(二)对市委、市政府及局党组的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不力,影响工作进展的;

(三)签订的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状未完成的;

(四)在上级布置的创建工作中,未认真履职,影响全市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的;

(五)其他重要改革发展方面工作不力,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

第五条 在依法行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规定权限、程序和时限办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

(二)因工作失职,发生行政执法错误,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或败诉的;

(三)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的,对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收费标准项目,仍按原标准收费的;

(四)违反规定对企业进行乱检查的;

(五)违反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六)其他违反依法行政规定的。

第六条 在作风效能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以及违反“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的;

(二)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不作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对管理、服务对象态度冷漠,蛮横粗暴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对下级请示报告不及时答复,造成损失的;

(五)不能认真办理效能投诉,对上级转办、交办的效能投诉案件不按要求办理的;

(六)擅自脱岗或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项,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部门或工作人员之间推诿扯皮,协作配合不力,导致工作目标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

(八)其他违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规定的。

第七条 在服务民生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或对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未能按期完成的;

(二)因工作失职,发生责任事故,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在体育惠民、服务群众等工作中违规办事、显失公平,造成严重影响的;

(四)其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

第八条 在信访稳定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应解决未及时解决,致使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的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

(二)由党政领导包案处理的重大信访案件,责任不落实,处理不到位,导致群众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的;

(三)对影响稳定的事件苗头,思想麻痹,处理不及时,导致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影响的;

(四)发生信访群体性事件时,责任领导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处置,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影响的;

(五)刁难、打击、报复信访举报人的;

(六)其他违反信访维稳规定的。第九条 在廉洁从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等有关规定,以及用公款旅游、公款大吃大喝的;

(二)在工作中收受、索取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财物,或者吃拿卡要的;

(三)用公款或者由管理、服务对象报销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费用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高消费休闲娱乐活动的;

(四)要求管理、服务对象购买指定商品或者乱摊派的;

(五)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招录及人事招聘等组织人事纪律、规定的;

(六)其他违反廉洁从政规定的。

第十条 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在日常例行性检查中未能发现和消除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或者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的;

(三)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未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或者现场处置不力的;

(四)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没有进行风险评估造成突发事件发生的;

(五)应制订应急预案而没有制定,或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造成后果的;

(六)擅自发布信息,或者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误导舆论,产生不良影响的;

(七)其他应对不力、工作失职的。

第十一条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公德中,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进行问责。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第十二条

对工作人员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责任人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与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对单位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第十四条 实施问责,根据情节轻重、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大小,采取相应的问责。

情节较轻的,对责任人实行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情节较重的,对责任人实行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进行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其他具有从重处理情节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主动承担责任,并且认真整改的;

(三)其他具有从轻处理情节的。

第十七条 按本办法所列情形应当问责的,但情节轻微,已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办法进行了责任追究的,可不再进行问责。

第十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的,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单位或者单位主要领导受到问责的,取消该单位年度各类评先资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的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的职务。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局纪检组、监察室负责对科级以下工作人员的工作问责。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问责由市纪委、市监察局负责。

第二十条 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错误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对个人进行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对象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单位实施问责,《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第二十一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二十二条 受到问责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申诉。第二十三条 被问责对象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四条 对于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问责案件,问责程序可以从简从快。

第二十五条 问责案件资料应当按照组织人事档案和廉政档案的有关规定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局纪检组、监察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制定的问责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二篇:市林业局行政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安宁市林业局行政工作人员问责办法(2010年12月26局党组扩大会议通过)安林党[2010]18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行政责任,促进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宁市林业局在职全体干部职工(以下称行政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条 问责坚持权责统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和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 问责事项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独断专行、决策失误;

(三)滥用职权、违法行政;

(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

(五)不求进取、平庸无为;

(六)执行不力、抵制不办。

(七)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八)态度冷漠、作风粗暴;

(九)铺张浪费、攀比享受;

(十)暗箱操作、逃避监督;

(十一)监管不力、处置不当;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五条 问责方式:

(一)警告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六)调整工作岗位;

(七)停职检查;

(八)劝其引咎辞职;

(九)责令辞职;

(十)建议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

采用前款第(六)项至第(十)项问责方式的,参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

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党纪、政纪应追究纪律责任的,上报市纪委、市监察局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实施细则全文

第一条 为规范领导干部问责工作,正确、及时地处理问责事项,根据《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问责的内容、程序和决定权限等按照《办法》规定办理。

第三条 根据问责线索,需要进行初步核实的,填写《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线索初步核实审批表》(式样见附件1),经市纪委、市监察局分管领导批准后进行初步核实,并形成初步核实报告。

第四条 经初步核实所反映的问题存在,需要启动问责程序的,填写《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审批表》(式样见附件2),经市纪委常委会议暨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启动问责程序。

第五条 启动问责程序后,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协调相关部门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被问责人的基本情况、过错行为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问责建议等。第六条 调查核实的方法和应当注意的事项参照办理违反党政纪案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采取诫勉谈话方式进行问责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指定专人进行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应当由两人以上进行,并作好谈话记录,经本人核对并签字后,归入问责档案。

诫勉谈话时,应当向谈话对象说明谈话原因,认真听取其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其提出改正措施。

第八条 采取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方式进行问责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将《问责决定》送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被问责人所在单位,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被问责人所在单位负责落实。

第九条 采取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方式进行问责的,被问责人应当在收到《问责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检查交市纪委、市监察局。检查认识不深刻、改正措施不到位的,可以责令其重新作出书面检查或采取其他问责方式问责。

第十条 采取责令公开道歉方式进行问责的,被问责人应当在收到《问责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按《问责决定》要求的方式公开道歉。

第十一条 采取通报批评方式进行问责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在适当范围内进行通报。

第十二条 采取调整工作岗位方式进行问责的,应当在征求市级分管领导的意见后,由市纪委常委会议暨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提出调整工作岗位的建议,由市委组织部等干部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采取停职检查方式进行问责的,由市纪委常委会议暨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提出停职检查的建议,报任免机关批准,作出停职检查的决定。停职检查期限一般为1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停职检查期满后,由市纪委、市监察局根据其停职检查期间的表现情况,及时提出解除停职检查或进行其他调整的意见,经任免机关批准作出决定。

第十四条 采取劝其引咎辞职方式进行问责的,应当征求市级分管领导的意见,由市纪委常委会议暨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提出劝其引咎辞职的建议,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指定专人与被问责人谈话,由被问责人以书面形式向任免机关提出辞职申请(辞职申请应当说明辞职原因并汇报思想认识等),由任免机关作出是否同意其引咎辞职的决定。

第十五条 采取责令辞职方式进行问责的,应当征求市级分管领导的意见,由市纪委常委会议暨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提出责令辞职的建议,报任免机关批准作出责令辞职的决定,由市委组织部等干部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十六条 采取免职方式进行问责的,应当在征求市级分管领导的意见后,由市纪委常委会议暨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提出免职的建议,报任免机关批准作出免职的决定,由市委组织部等干部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第十七条 对被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领导干部,根据个人情况予以适当安排,原职级不变,由市委组织部等干部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对受到上述问责处理的干部,市纪委、市监察局要进行跟踪考察,作出问责处理决定时间满1年的,要写出跟踪考察报告。根据跟踪考察情况,对于改正错误好、工作积极主动、工作成绩突出的,经市纪委常委会议暨市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可以向任免机关提出重新任职的建议,由市委组织部等干部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被受到问责处理的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申诉。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在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后,应当及时安排不是原调查人员的两人承办,并根据复查、复核情况,由原决定机关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问责处理的决定。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十九条 上级机关对领导干部问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科级(含)以下领导干部的问责工作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昆明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问责办法

第一条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2号)以及《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10〕45号)精神,确保我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到位,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是指:各级组织、各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和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在其职责岗位上,要履行抓好业务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双重责任。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机构,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具有或受委托行使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组织,公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中心)等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干部。

第四条 问责遵循权责统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罚当其责和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改进工作与追究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责任单位管辖区域内发生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问责。

第六条 责任单位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工作职责,办事拖沓,甚至拖着不办、顶着不办或工作任务没有按时完成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免职问责。

第七条 牵头单位不主动牵头组织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工作职责,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力或工作任务没有按时完成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牵头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免职问责。

第八条 配合单位在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工作中存在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甚至干扰、阻挠行为或工作任务没有按时完成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配合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问责。第九条 其他有关单位在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工作中,应当提供协作配合而不协作、不支持、不配合的,视情节轻重,给予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问责。

第十条 其他影响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的,应当进行问责。

第三篇:镇江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镇江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委、市政府所属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辖市区委、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其所属部门、镇(街道)及其工作人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问责应当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四条

在改革发展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已经确定的涉及区域重大改革任务,落实不力,工作失职,影响改革任务完成的;

(二)对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不力,影响工作进展的;

(三)现代化考核核心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没有按时完成,影响全市现代化进程的;

(四)与党委、政府签订的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状未完成的;

(五)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影响项目建设的;

(六)对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创建活动,未认真履职,导致创建工作目标不能实现的;

(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论证不充分,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八)其他重要改革发展方面工作不力,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

第五条

在依法行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规定的;

(二)违反规定权限、程序和时限办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

(三)因工作失职,发生行政执法错案,导致行政行为——

被撤销或败诉的;

(四)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的,对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收费标准项目,仍按原标准收费的;

(五)违反规定对企业进行乱检查的;

(六)违反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七)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违反规定或违规插手干预的;

(八)其他违反依法行政规定的。

第六条

在作风效能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以及违反“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的;

(二)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不作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对管理、服务对象态度冷漠,蛮横粗暴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对下级请示报告不及时答复,造成损失的;

(五)不能认真办理效能投诉,对上级转办、交办的效能投诉件不按要求办理的;

(六)擅自脱岗或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项,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部门或工作人员之间推诿扯皮,协作配合不力,— 3 —

导致工作目标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

(八)其他违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规定的。

第七条

在服务民生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或对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未能按期完成的;

(二)因决策失误或工作失职,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征地拆迁政策规定,损害群众权益的;

(四)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助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违规办事、显失公平的;

(五)违反保障性住房准入、分配管理规定的,回迁房和保障性住房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

(六)在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网络通讯和医疗卫生等服务中,因工作失职、失误,给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

(七)其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

第八条

在信访稳定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应解决未及时解决,致使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的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

(二)由党政领导包案处理的重大信访案件,责任不落——

实,处理不到位,导致群众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的;

(三)对影响稳定的事件苗头,思想麻痹,处理不及时,导致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影响的;

(四)在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不达标,被列为重点信访工作管理地区或单位的;

(五)发生信访群体性事件时,责任领导或包案领导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处臵,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影响的;

(六)刁难、打击、报复信访举报人的;

(七)其他违反信访维稳规定的。

第九条

在廉洁从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等有关规定,以及用公款旅游、公款大吃大喝的;

(二)在执法和服务工作中,收受、索取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财物,或者吃拿卡要的;

(三)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谋取私利的;

(四)用公款或者由管理、服务对象报销、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费用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高消费休闲娱乐活动的;

(五)要求管理、服务对象购买指定商品或者乱摊派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招录或职工招聘等组

织、人事纪律、规定的;

(七)其他违反廉洁从政规定的。

第十条

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在日常例行性检查中未能发现和消除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或者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的;

(三)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未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臵,或者现场处臵不力的;

(四)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没有进行风险评估造成突发事件发生的;

(五)应制定应急预案而没有制定,或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造成后果的;

(六)擅自发布信息,或者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误导舆论,产生不良影响的;

(七)其他应对不力、工作失职的。

第十一条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公德中,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

第十二条

对工作人员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责任人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对单位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第十四条

实施问责,根据情节轻重、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大小,采取相应的问责。

情节较轻的,对责任人实行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情节较重的,对责任人实行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进行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打击报复或陷害的;

(四)其他具有从重处理情节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主动承担责任,并且认真整改的;

(三)其他具有从轻处理情节的。

第十七条

按本办法所列情形应当问责的,但情节轻微,已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办法进行了责任追究的,可不再进行问责。

第十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各类评先的资格。单位或单位主要领导受到问责的,取消单位当各类评先资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的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的职务。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

问责决定机关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问责实施机关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

第二十条

问责线索来源:

(一)上级机关或者本级党委、政府领导的指示、批示;

(二)纪检、监察、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案件移送或建议;

(三)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重要考核、评议、测评、考——

察、督查的结果;

(四)新闻媒体、网络曝光的材料;

(五)群众反映和举报;

(六)其他信息渠道的反映。

第二十一条 问责程序启动。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启动问责调查程序。

(一)对辖市区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领导的问责调查,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批准启动;

(二)对市级机关部门下属单位及其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市级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启动;

(三)对辖市区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辖市区党委、政府领导批准启动;

(四)对镇(街道)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镇(街道)领导批准启动。

第二十二条 问责调查实施。

(一)对辖市区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领导的问责调查,由市纪委、监察局或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二)对市级机关部门下属单位及其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所在部门负责;

(三)对辖市区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辖市区纪委、监察局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四)对镇(街道)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第二十三条 对涉及多部门、跨地区或社会影响较大的问责线索,可以由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直接启动调查程序,并进行调查核实。

第二十四条 调查核实工作一般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特别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调查结束后,提出问责建议。

第二十五条 作出问责决定。

对责任人问责的,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对单位问责的,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后,提出问责建议报同级党政集体研究决定。必要时,也可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直接作出问责决定。对各辖市区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问责,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问责决定执行。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办理。问责决定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落实到位。

第二十七条 问责决定机关应当予以问责而没有进行问责的,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

——

第二十八条 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错误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对个人进行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对象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单位实施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第二十九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三十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申诉。

第三十一条 受理申诉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问责对象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 对于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问责案件,问责程序可以从简从快。

第三十三条 问责案件资料应当按照组织人事档案和廉政档案的有关规定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对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垂直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所列情形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由有权部门研究决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人社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制定的问责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

第四篇:中国农业银行问责办法(试行)

附件:

中国农业银行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促进中国农业银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履行职责,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确保全行又好又快发展,结合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问责对象主要是主管部门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第三条

问责要坚持从严治行、实事求是,有错必问、无为必究,权责统一、分级问责,惩教结合、依法合规的原则。

第四条

受到问责的人员,根据责任轻重,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条

问责原由是指下级行辖内发生经济案件、刑事案件,发生威胁人员安危、国有资产受到危害或损失的事故,发生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因管理不到位,导致案件、事故、事件后果严重,影响全行声誉等情形时,上级行党委对下级行主管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方式及实施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党委对下级行主管部 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一)发生案件、事故、事件的问责。

1、本辖区发生重大案件、重大事故、重大事件,造成100万元(含)以上资金风险、损失或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的;或在本辖内连续发生三起案件、事故、事件的;

2、对重大案件、事故、事件发生后,应采取措施而未采取,或采取措施不力,导致后果扩大,造成农业银行声誉受到损害的;

3、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强令、授意、指使员工实施违法违规行为,或决策失误,引发重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受到外部监管部门或地方党政批评的。

(二)管理中未尽职的问责。

4、由于决策失误,造成1000万元以上资金风险、损失,被监管部门限期整改的;

5、因管理松懈,致使市场竞争力弱化,在银行同业中的市场份额当年下降20%或连续两年下降的;不良资产余额当年上升10%或连续两年上升的;

6、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受到外部监管部门批评或中央领导批示核查的;

7、搞虚假政绩、报表,业务发展失控,虚列费用、虚假招投标等,受到监管部门批评或停办业务的;

8、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反映强烈,考核不称职的;

9、被媒体恶意炒作,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第七条

问责方式可根据案件、事故、事件性质,情节,资金风险、损失大小和应负的责任进行:

(一)首问主管部门负责人,再问分管行领导或主要行领导;

(二)问责可采取诫勉谈话,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 职,免职。

第八条

问责的实施

(一)按照各管理部门工作职责,下级行主管条线发生第六条所列情景或行为的,由主管部门提出问责事由,向分管行领导起草问责建议报告后,报请党委或分管行领导审批。

(二)对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问责,由上级行分管行领导负责;对领导干部的问责,由上级行党委书记、行长负责;党委书记、行长也可委托分管行领导负责;在问责时,要安排纪检监察部门适当人员参加。

(三)被问责人应在谈话一周内写出书面检查及整改措施,上交问责部门。

(四)被问责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同级纪检监察部门沟通问责谈话情况,问责谈话的有关资料由纪检监察部门留档。

第九条 具有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免于问责:

(一)经有权部门认定自查发现的案件、事故的;

(二)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

(三)其他可免于问责情形的。

第十条 受到问责的人员,取消当年评优和评先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或相当职务,但要安排适当相应的工作任务。

第三章 问责的程序

第十一条

案件、事故、事件发生后,上级行首先要对下级行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待问责内容调查清楚,可根据被问 责情况,确定是否对下级行领导进行问责;性质严重的,上级行党委必须要向下级行行领导进行问责。

第十二条 问责前,主管部门应向分管行长或党委起草问责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向问责人提供被问责内容和有关事实材料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对主管部门负责人或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制作问责决定。问责决定由纪检监察部门代党委或纪委草拟。

第十四条 问责决定做出前,应听取被问责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或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予以采纳。

第十五条 给予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问责决定,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问责决定,应归入其个人(人事)档案。其他问责方式的决定,应归入干部廉洁档案。

第十六条 问责决定应按照纪律处分决定的送达程序进行送达,送达由纪检监察部门执行。

第十七条 申诉。被问责人对问责有异议的,可自收到问责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实施问责的行党委或纪检监察部门提出申诉。

受理申诉的部门应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第十八条

被问责人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负责解释和修订。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总行此前施行的《中国农业银行案件问责实施办法(试行)》(农银发〔2004〕251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XX县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委、县政府所属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各乡(镇)场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各农牧场,县委各部、委、办,政府各委、办、局,县直各单位,驻县各单位,各人民团体,石河子老街管理处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问责应当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四条 在改革发展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已经确定的涉及区域重大改革任务,落实不力,工作失职,影响改革任务完成的;

(二)对县委委、政府确定的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不力,影响工作进展的;

(三)现代化考核核心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没有按时完成,影响全县现代化进程的;

(四)与党委、政府签订的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状未完成的;

(五)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影响项目建设的;

(六)对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创建活动,未认真履职,导致创建工作目标不能实现的;

(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论证不充分,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八)其他重要改革发展方面工作不力,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

第五条 在依法行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规定的;

(二)违反规定权限、程序和时限办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

(三)因工作失职,发生行政执法错案,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或败诉的;

(四)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的,对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收费标准项目,仍按原标准收费的;

(五)违反规定对企业进行乱检查的;

(六)违反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七)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违反规定或违规插手干预的;

(八)其他违反依法行政规定的。

第六条 在作风效能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地区、XX县相关规定,以及违反“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的;

(二)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不作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对管理、服务对象态度冷漠,蛮横粗暴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对下级请示报告不及时答复,造成损失的;

(五)不能认真办理效能投诉,对上级转办、交办的效能投诉件不按要求办理的;

(六)擅自脱岗或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项,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部门或工作人员之间推诿扯皮,协作配合不力,导致工作目标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

(八)其他违反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规定的。

第七条 在服务民生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或对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未能按期完成的;

(二)因决策失误或工作失职,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征地拆迁政策规定,损害群众权益的;

(四)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助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违规办事、显失公平的;

(五)违反保障性住房准入、分配管理规定的,回迁房和保障性住房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

(六)在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网络通讯和医疗卫生等服务中,因工作失职、失误,给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

(七)其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

第八条 在信访稳定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应解决未及时解决,致使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的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

(二)由党政领导包案处理的重大信访案件,责任不落实,处理不到位,导致群众赴自治区、进京非正常上访的;

(三)对影响稳定的事件苗头,思想麻痹,处理不及时,导致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影响的;

(四)在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不达标,被列为重点信访工作管理地区或单位的;

(五)发生信访群体性事件时,责任领导或包案领导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处臵,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影响的;

(六)刁难、打击、报复信访举报人的;

(七)其他违反信访维稳规定的。

第九条 在廉洁从政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违反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等有关规定,以及用公款旅游、公款大吃大喝的;

(二)在执法和服务工作中,收受、索取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财物,或者吃拿卡要的;

(三)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谋取私利的;

(四)用公款或者由管理、服务对象报销、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费用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高消费休闲娱乐活动的;

(五)要求管理、服务对象购买指定商品或者乱摊派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招录或职工招聘等组织、人事纪律、规定的;

(七)其他违反廉洁从政规定的。

第十条 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在日常例行性检查中未能发现和消除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或者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的;

(三)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未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臵,或者现场处臵不力的;

(四)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没有进行风险评估造成突发事件发生的;

(五)应制定应急预案而没有制定,或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造成后果的;

(六)擅自发布信息,或者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误导舆论,产生不良影响的;

(七)其他应对不力、工作失职的。

第十一条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公德中,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第十二条 对工作人员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责任人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对单位的问责方式: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第十四条 实施问责,根据情节轻重、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大小,采取相应的问责。

情节较轻的,对责任人实行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性津贴或绩效奖金、停职检查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整改;情节较重的,对责任人实行调整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的问责处理,对单位进行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打击报复或陷害的;

(四)其他具有从重处理情节的。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主动承担责任,并且认真整改的;

(三)其他具有从轻处理情节的。

第十七条 按本办法所列情形应当问责的,但情节轻微,已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办法进行了责任追究的,可不再进行问责。

第十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各类评先的资格。单位或单位主要领导受到问责的,取消单位当各类评先资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的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的职务。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 问责决定机关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问责实施机关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

第二十条 问责线索来源:

(一)上级机关或者本级党委、政府领导的指示、批示;

(二)纪检、监察、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案件移送或建议;

(三)县委、县政府组织的重要考核、评议、测评、考察、督查的结果;

(四)新闻媒体、网络曝光的材料;

(五)群众反映和举报;

(六)其他信息渠道的反映。第二十一条 问责程序启动。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启动问责调查程序。

(一)对县直各部门、单位、县委、县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领导的问责调查,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批准启动;

(二)对党委、政府下属部门、单位及其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县级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启动;

(三)对乡、镇(场)党委、乡、镇(场)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县委、政府相关负责领导批准启动;

(四)对村队、社区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当地组织部门领导批准启动。

第二十二条 问责调查实施。

(一)对辖市区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领导的问责调查,由市纪委、监察局或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二)对市级机关部门下属单位及其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所在部门负责;

(三)对辖市区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辖市区纪委、监察局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四)对镇(街道)所属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调查,由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第二十三条 对涉及多部门、跨地区或社会影响较大的问责线索,可以由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直接启动调查程序,并进行调查核实。

第二十四条 调查核实工作一般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特别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调查结束后,提出问责建议。

第二十五条 作出问责决定。

对责任人问责的,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对单位问责的,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后,提出问责建议报同级党政集体研究决定。必要时,也可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直接作出问责决定。对分管该部门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县委、县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问责,报县委、政政府同意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问责决定执行。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办理。问责决定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落实到位。

第二十七条 问责决定机关应当予以问责而没有进行问责的,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

第二十八条 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错误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对个人进行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对象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单位实施问责的,《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第二十九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第三十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申诉。

第三十一条 受理申诉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问责对象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 对于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问责案件,问责程序可以从简从快。

第三十三条 问责案件资料应当按照组织人事档案和廉政档案的有关规定存档。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对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垂直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所列情形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由有权部门研究决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县人社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制定的问责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下载市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本报讯 10月16日,市委印发了《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和监督,深入推进干部作......

    淮安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淮安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

    县公务人员问责办法(试行)

    县公务人员问责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公务人员的监督,增强制度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从政行为,根据《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务人员问责是指公......

    黄骅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

    注:王书记已批示“择机上常委会议讨论”。 黄骅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 (2010年4月7日)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正确履行职责,提高制......

    漳州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

    漳州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机关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服务优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福建省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

    福建省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机关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服务优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办法

    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增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落实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强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依法、高效、正......

    问责办法

    邯郸市第四职业中学安全管理问责办法 一、总则 (一)为预防安全稳定事故的发生,强化责任追究,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教育稳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