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分值: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33分
1.临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尽量做到与其形体一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诗句或课文原文填空,其中(1)(2)分别写作者和篇名。(11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_____________》)
(3)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
(4)____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6)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转眼间,这学期已过去一半,不禁令人慨叹光阴易逝,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3.开学不久,为了让大家早点熟悉彼此,班上开了个关于交朋友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康棣华的部分自我介绍。
大家好!鄙人姓康名棣华。当初呢,我爸想给我起名单字“强”。可爷爷和他的想法有分qí,认为我爸性格粗犷,起名也太俗,于是想了很多文雅的名字,pái
huái良久,才定下来。它来自于《诗经》里的句子:“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希望我做个有担当的人,我的自豪感yóu然而生,好像我确实很有担当,你们看,不是吗?不过自豪主要在别人不会读我的名字。每当别人念错我的名字,我都会告之以正确的读音,还说:“棣字都不认识,看我知识多渊博!”。可是五年级的新班主任念对了,还问我这个字有几个读音,自然我回答不上来,这时同学们纷纷说:“知识真渊博!”……我喜欢读书,在初中开学前,我就买来了《朝花夕拾》,发现书中充满了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我也很爱写作,爱积累好句子,“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样的句子都会背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正好今天也用到了。
(1)如果让你给这次活动制作背景图,你会在背景上显示哪句话?说说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分qí()
粗犷()
pái
huái
()
yóu然而生()
(3)“它来自于《诗经》里的句子”其中“里”字是表示________的名词。(1分)
(4)康棣华同学在说到“棣字都不认识,看我知识多渊博”时,大概是图_____的表情。听到同学说“知识真渊博”时,康棣华最可能是图____的表情,(只写字母)会在“_____”字的后面停顿一下,重读“__________”。(4分)
A
B
C
D
(5)试评价一下康棣华同学的自我介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棣化发现《朝花夕拾》中充满了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你能说说回忆了哪些往事和批判了什么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棣华积累了几句优美的句子,你能从中选择句的一种修辞手法来描写校园一景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37分
阅读古诗《观沧海》,回答第4和5题。(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了汹涌的海水和耸立的山岛,这用了___________的写景方法。“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秋景和所想到的景象,这用了___________的写景方法。(2分)
5.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第6到9题。(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每句划一处。(2分)
待
君
久
不
至
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
7.解释加点的字。(4分)
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
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
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
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
8.翻译句子。(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小年纪,陈元方就能够懂得“_______”“_______”(从原文选两个字)的重要性,令一个成年人感到惭愧。可是他不接受道歉行为,径自走进家门。你觉得陈元方的做法怎样?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第10到第13题。(9分)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0.选文描绘了如下三幅画面:阳光朗照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第④节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山上、山尖、山坡、______几处景物。(2分)
12.第②节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选文中可看出来作者对冬天的济南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母亲的额头》,完成第14到16题。(13分)
母亲的额头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14.阅读文章,完成下图。(3分)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
15.赏析。(6分)
(1)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这句话的描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中的母亲与《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相比,有哪些异同点?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30分
17.作文。(30分)
《母亲的额头》一文借母亲的额头这一细节来叙事抒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写作思路。请以“母亲(或者爸爸、爷爷、奶奶)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体裁为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低于550字。
【参考答案】
1.形似,无错字,3分;行不似,2分;有错字,1分。
2.(1)李白(2)次北固山下(3)一片孤城万仞山(4)油蛉在这里低唱(5)影入平羌江水流(6)正是江南好风景(7)应傍战场开(8)夕阳西下(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吹面不寒杨柳风
11分
3.(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有朋自远方来。或广交天下朋友。这句话体现了这次活动的主题,呼吁大家要交朋友。
2分
(2)歧
guǎng
徘徊
油
4分
(3)方位(1分)
(4)C
B
识
真渊博
或者真
或者渊博
4分
(5)用到了谦辞,幽默风趣,给人深刻印象。2分
(6)回忆:百草园里的快乐生活,长妈妈给他买《山海经》,藤野先生帮助修改讲义等。
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封建孝道的虚伪等(4分)
(7)一阵风吹过,操场边的树欢呼起来。(2分)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2分)
5.海水荡漾,日月星辰仿佛都在大海中起起落落,抒发了作者豪迈的胸襟和统一北方的远大志向
6.待君久/不至
君家君/期日中
(2分)
7.离开
牵,拉
同“否”,表否定
回头看(4分)
8.与别人约定同行,却把人抛下自己先离开了。(2分)
9.礼
信
1分
做得很好,因为父亲的友人失信且无礼,坚持原则,也是一个孩子的正常行为。
做得不太好,因为一个成人都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向孩子表示歉意,他有些得理不饶人了。
2分
10.薄雪覆盖图、城外远山图(2分)
11.空间或者从上到下
山腰(2分)
12.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济南冬天的天气,引出下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2分)
13.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向往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济南冬天美丽的山景——喜爱、赞美
作者写冬季的济南风景——怀念(3分)
14.为我诊断
长满皱纹
呼应
15.(6分)(1)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比作乐章,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病中母亲拍额头以保持清醒的情形,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动作描写或者细节描写,写出母亲诊断我健康的方法,即将额头贴在我额头上,给我深刻的印象。
16.(4分)同:两位母亲都关爱自己的孩子,瞒着自己的病情,可见她们都是隐忍、坚强、伟大的母亲。
异:本文写到母亲的勤劳,《秋》重点突出母亲引导儿子走出人生低谷。
17.(30分)可仿写。参考南京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