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

2020-05-24 00: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

三篇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范文

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

1.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4.黄口:十岁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6.束发:男子十五岁。(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

9.而立:男子三十岁。(立,即“立身、立志”)

10.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即“不迷惑、不糊涂”)

11.知天命:男子五十岁。

12.花甲:六十岁。

13.古稀:七十岁。

14.耄耋:八十岁。

15.鲐背之年:九十岁。

16.期颐:一百岁。

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篇四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③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

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

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

一、古今异义

.为仲卿母所遣,守节情不移

便可白公姥

可怜体无比

汝岂得自由

槌床便大怒

.本自无教训

举手常劳劳

.逆以煎我怀

阿母大悲摧.便言多令才

.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

.寻遣丞请还

否泰如天地

.渠会永无缘

便利此月内

.蹑履相逢迎

逼迫兼弟兄

叶叶相交通

多谢后世人

二、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虽与府吏要

.蒲苇纫如丝

.府吏见丁宁

摧藏马悲哀

合葬华山傍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经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了状语。)

.孔雀东南飞().勤心养公姥()

手巾掩口啼,()卿当日胜贵,()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槌床便大怒()

.自名秦罗敷()

.谢家事夫婿,()

.交广市鲑珍,.()

千万不复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逆以煎我怀,()

足以荣汝身,()

便利此月内,()

四、偏义复词:指由两个今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五、“相”字的用法

“相”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相审视也。从目以木。”本意是闭“目”看“木”,即察看。后来引申出其他义。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有称代功能。据句义代“我”、“你”、“她”、“他”、“它”。

.会不相从许,及时相遣归,还必相迎取,好自相扶将

.嬉戏莫相忘.誓天不相负

.不得便相许

登即相许和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誓不相隔卿

久久莫相忘

(2)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双向动作。互相,彼此。

.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3)名词:具有一般名词功能。相貌,宰相。

儿已薄禄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动词:具有一般动词功能。审察,仔细看,帮助。

伯乐相马

无物相之六、文言实词

不堪:妾不堪驱使

不堪吏人妇

徒:徒留无所施

徒有虚名

谢:阿母谢媒人

多谢后世人

谢家事夫婿

见:相见常日稀

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叮咛

迎:还必相迎取

明日来迎汝

不足迎后人

区区:何乃太区区

感君区区怀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适: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

适得府君书

念:念母劳家里

念与世间辞

却:却与小姑别

令:便言多令才

岂合令郎君

莫令事不举

令母在后单

何:何意致不厚

隐隐何甸甸

汝今何罪过

作计何不量

应:汝可去应之

六合正相应

零泪应声落

以我应他人

意:何意致不厚

吾意久怀忿

处分适兄意

故:大人故嫌迟

知是故人来

故遣来贵门

故作不良计

为:为仲卿母所遣

十七为君妇

为诗云尔

非为织作迟

阿母为汝求

始尔未为久

慎勿为妇死

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

⑴却,可是。例: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②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⑵那么,就。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及日中则如盘盂。③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④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论语》六则。

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⑦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⑧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⑸就是。例:①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③不然,则其所疏远。

⑹原来是。例:①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②临视,则虫集冠上。

⑺只。例:①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②不依公道则爱钞。

⑻同“辄”,总是,常常。例:居则曰:“不吾知也!”

⑼原来已经。例:①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②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则是)只当是。例: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下载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冲刺语文考点梳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文言句式考点知识梳理

    高考文言句式考点知识梳理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汉语拼音是中考语文命题必须关注的一个考点。汉语拼音不仅是一个人说好普通话的基础,更是一个人识字认字的一项基本技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

    原文第一首观沧海诗文赏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临”两字的作用:“临”字写出了诗人立足之高,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观”是全诗的线索,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状阔画......

    北师大六上语文考点梳理

    附: 六上基础测评内容梳理及复习建议 生字表中的生字,包括“我的摘录笔记”里出现的画了横线,又是写字条里出现的生字带出的词语。  如:警惕 浏览 磅礴 嫌弃、 捣乱、宛若、协......

    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

    第一课 商品商品经济 考点梳理 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1)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2)商品经济......

    2014年高考冲刺 语文

    2014年高考冲刺 语文:加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高考将至,广大考生正在进行艰苦的复习准备。考前一个多月的最后冲刺阶段,与第一轮复习全面梳理知识、夯实基础的复习策略相比,复......

    2011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古诗词理解

    2011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古诗词理解 1.次北固山下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于生活哲理,说明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我......

    语文传统文化中考复习知识点、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满分秘籍之传统文化考点梳理l节气l节日、习俗l对联l书法l敬、谦词l附录一、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