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招教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17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3分,共65分)1.()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A.加涅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下列哪些特性()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4.《小学德育纲要》指出,()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它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A.思想品德
B.理想信念
C.集体主义
D.劳动
5.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常考)
A.中国的陶行知
B.美国的杜威
C.美国的桑代克
D.俄国的加里宁
6.下列哪项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A.教书育人
B.热爱科学
C.诲人不倦
D.以身作则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A.7周岁
B.6周岁
C.5周岁
D.3周岁
8.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都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哪一价值取向()(易错)
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
D.“官本位”价值取向
9.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产生打人毁物、一意孤行的行为,这种心理反应往往会在()后产生。
A.应激
B.焦虑
C.失望
D.挫折
10.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动手“做”,手脑并用,脱离书本去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这里所描述的是()课程。
A.学科
B.分科
C.综合D.活动
1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六种类型。这种分类的依据是()
A.新课改的要求
B.前苏联常用的分类标准
C.我国的传统分类方法
D.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
12.下列哪项属于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易混)
A.由直觉动作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B.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C.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
D.由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
13.明明喜欢喝“爽歪歪”,总是缠着妈妈买。有一次,妈妈不在家,明明就偷偷拿了妈妈10元钱。妈妈知道后,又气恼又伤心,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学会了偷钱?可是明明却不以为然,因为他想喝
“爽歪歪”。这反映了明明处在哪一个道德发展阶段()
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14.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八个关系的教育思想称之为()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5.下列哪一项更准确地表达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
A.认知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
16.某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圆的”的时候,说出“太阳是圆的”“车轮是圆的”“殷秀梅唱歌的时候口型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思维的哪一特性()(常考)
A.流畅性
B.独特性
C.综合性
D.多维性
17.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A.管理能力
B.组织能力
C.教育能力
D.教学效能感
18.对小学生而言,为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其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应进行()
A.摘录和画线
B.分析和写标题
C.分析和列提纲
D.做笔记
19.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任务是按()的先后顺序进行。
A.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B.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学习目标
C.教学策略、学习目标、教学媒体
D.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学习目标
20.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在这里教师运用的强化类型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21.在小学四年级课程《骨骼和关节》中,教师准备了以下的教学活动。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会选择
下列哪一个教学组织顺序()
①
拼图游戏,把骨骼贴在人体的相应部位上
②
组织学生观察人体骨豁的多媒体图片,认识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③
出示连线图,图中的物品与人体骨骼中的哪一部分相似
④
介绍部分骨骼的作用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22.一位教师在解释“掰”字的意思时,做了一个“分开两半”的手势进行演示,该教师所表现出的是体态语的()功能。
(易错)
A.交流情感
B.传递信息
C.控制调节
D.形象吸引
2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定的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A.教师培训制度
B.教育考试制度
C.教育督导制度
D.学业证书制度
24.某小学教师从小一到小六对几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长期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来源:微信号hnrsks001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群体序列研究法
25.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26.下列哪位教育家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常考)
A.苛勒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27.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行为违反了下列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8.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29.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A.动作技能
B.概念学习
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
30.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事物,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
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
31.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之后,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易错)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32.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是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A.普通话
B.少数民族语言
C.汉语言文字
D.英语
33.李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法是()
A.情境教学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现场教学法
34.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录用
B.聘请
C.任免
D.聘任
35.面对违纪学生,个别老师采取罚款的办法,叶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耐心地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这说明叶老师能够做到()
A.依法执教
B.团结协作
C.尊重同事
D.终身学习
36.常言道“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这句话启示我们教育应该坚持()
A.以实战锻炼为主
B.以情感体验为主
C.以表扬奖励为主
D.以说服教育为主
37.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当适当高出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并使得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样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最近发展区
B.学习定势
C.身心发展规律
D.效果律
38.()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B.教学结构
C.教学设计
D.教学方法
39.在小学阶段,学生规则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易错)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创造学习
D.认知学习
40.学生对媒体宣传的一些英模人物产生仰慕之情,主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英模榜样相一致。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处于()
A.从众阶段
B.服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4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了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B.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C.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D.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42.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43.当学生在课堂上分心时,教师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叫作()(常考)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44.有位小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22
+4x6
=
?时,还是把22与4加起来再乘以6,这是受()影响的表现。
A.定势
B.逆向迁杉
C.正迁移
D.水平迁移
45.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纪律
B.行政
C.警告
D.罚款
46.坤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知识。(常考)
A.陈述性
B.条件性
C.程序性
D.策略性
47.教师要能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指的是板书设计的哪一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48.小学低年级不要求学生边听课边记课堂笔记,主要是考虑到小学生()较低。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49.下列选项能体现陶冶教育法的是()
A.启发引导
B.循循善诱
C.春风化雨
D.扬长避短
50.()是国家为公民进入教师行业设置的第一道门槛,只有具备法定条件和专业能力,经认定合格的人方可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聘任制度
D.教师考核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2.2分,少选得1.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共22分)5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中小学教师应遵循的职业规范有()(常考)
A.终身学习
B.为人师表
C.与人为善
D.爱岗敬业
52.下列哪些属于课堂导入的主要作用()
A.集中注意
B.引发兴趣
C.进入课题
D.引发思考
53.下列法律中哪些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的条款()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4.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形象属于()的产物。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55.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感知规律()
A.对于强度律,教师应突出强调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
B.对于差异律,教师应注意对象与背景的差异性
C.对于活动律,教师应注意以活动变化的形式呈现对象
D.对于组合律,教师应注重对教材的编排,分段分节
56.四(1)班刘宇飞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李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刘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李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小刘的()
A.健康权
B.休息权
C.娱乐权
D.不合理劳动权
57.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的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58.根据归因理论的观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是让学生明白()(常考)
A.努力是成功的条件
B.成功是运气的作用
C.成功是能力的作用
D.努力是有效的59.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方式
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C.班级的规模
D.教师的情绪状态
60.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有()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D.产生待回答的问題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X”。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3分,共13分)61.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上。()
62.教师资格证书只在教师工作所在地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范围内适用。()来源:微信号hnrsks001
63.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常考)()
64.新课程坚持的“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65.在小学阶段,当课堂发生突发事件时,教师必须严厉批评学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
66.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67.小孩子的好奇心从来就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源于后天教育的结果。()
68.机械识记是一种死记硬背,其效率明显低于意义识记。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而扼制机械识记的发展。()
69.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应严加看管。()
70.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说明儿童意志的自觉性水平较低。()
2017年驻马店市上蔡县教师招聘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骓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A【解析】《学记》(收人《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此外,《学记》还主张“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3.D【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普及性。作为初等教育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为广泛的普及性。(2)基础性。我国学校的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所构成,其中小学教育属于初等教育,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3)强制性。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
猫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这不仅保证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使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从此布了法律“护航”。
4.A【解析】《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5.B【解析】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
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他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6.A【解析】教师的雄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7.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8.A【解析】题干中的“外化出去”反映了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这体现了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9.D【解析】挫折产生时,儿童会寻找不正当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推诿自己应负的责任,甚至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同时,挫折会使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使一个人减少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失败感、愧疚感和思想负担。
10.D【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题干所述体现了活动课程的内涵。
11.D【解析】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中关于认知目标的层次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六种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
12.B【解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13.B【解析】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14.C【解析】杜威的教育论著中,曾系统阐述过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等八组关系,这些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部。
15.C【解析】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6.B【解析】独创性(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17.D【解析】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题干描述的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18.A【解析】对于小学生而言,对学习材料中的重点部分进行摘录和画线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
19.A【解析】教学设计的关键任务就是首先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进而对有助于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策略进行设计,对学习活动需要的教学媒体进行选择和设计。
20.C【解析】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教师通过让学生站到教室后面的行为来减少学生扰乱课堂的行为的方法属于惩罚。
21.B【解析】略。
22.B【解析】虽然在课堂上传递信息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语言,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忽视体态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有时候体态语言能够代替口头语言,帮助组织教学、传递教学信息等。例如,教师一个恰当的手势或一个眼神,就可以使学生心领神会。题干中的教师通过“分开两半”的手势使学生理解“掰”的意思,即体现了体态语的传递信息的功能。
23.A【解析】B、C、D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定的教育蕋本制度,A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有所规定。
24.B【解析】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纵向研究方法是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查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群体序列研究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题干所述属于纵向研究法。
25.B【解析】略。
26.C【解析】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27.B【解析】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
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来源:微信号hnrsks001
28.B【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29.A【解析】动作技能指通过身体动作的质世的不断改善而形成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小芳学会用圆规画圆属于动作技能的学习。
30.C【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因此,导入的形式和内容要有新意,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题干所述反映了导入的新颖性原则。
31.C【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当新知识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并使其精确化时,便产生了相关类属学习。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再学习“小数加减法”,后者的学习因类属于前者的学习而获得意义,原有概念的内涵被加深或扩展。
32.C【解析】略。
33.A【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题干中的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生动的场景,这体现了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34.D【解析】根据我国《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5.A【解析】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题干中叶老师的做法是依法执教的表现。
36.C【解析】“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意思是:批评孩子的十个过错,不如表扬他的一个长处。这句话体现了教育应该坚持以表扬奖励为主。
37.A【解析】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
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38.A【解析】题干所述内容为教学模式的概念。
39.B【解析】规则发现学习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规则的接受学习则能扩大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小学阶段,以学习知识为主,所以,规则的接受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方式。
40.C【解析】认同是学习者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41.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2.B【解析】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43.B【解析】无意注意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教师的提问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
44.A【解析】定势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题干中小学生在做题时仍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就是受定势的影响。
45.B【解析】略。
46.A【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对定理的学习属于陈述性知识。
47.A【解析】板书的启发性原则是指板书要有启发性,就是说教师要能通过板书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48.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9.C【解析】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这体现了陶冶教育法的内涵。
50.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51.ABD【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52.ABC【解析】课堂导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1)集中注意。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人课堂角色。(2)引起兴趣。恰如其分、新鲜有趣、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并产生学习期待。(3)进入课题。课堂导入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定向的作用,并由此展开教学,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53.ACD【解析】略。
54.BC【解析】小说里的人物是作者以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为原型创作出来的,是有意想象,也是创造想象。
55.ABCD【解析】略。
56.AB【解析】略。
57.CD【解析】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的特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58.AD【解析】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的状况,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即努力对成功的影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9.ABCD【解析】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受教师、学生、课堂内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60.ABCD【解析】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三、判断题
61.√【解析】略。
62.X【解析】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63.√【解析】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
64.√【解析】略。
65.X【解析】当课堂发生突发事件时,教师要沉着冷静面对,以人为本,以正面疏导为主,要有耐心,通过说服教育,使学生心悦诚服,不能简单粗驳地批评学生。
66.√【解析】略。
67.X【解析】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68.X【解析】有些内容,限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但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也应该进行机械识记,如幼儿学习古诗,一、二年级的学生背诵乘法口诀等。
69.X【解析】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存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
期”或“危险期”。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如果管教过严,会使他们出现逆反心理。因此,要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来源:微信号hnrsks001
70.√【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是由于其意志自觉性水平较低。
喜欢的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