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群”问题原因分析及
对策建议思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改革,“家长群”作为新时代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辅导、管理学生的“同心圆”,营造了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形成了学校、家庭、学生“三点一面”监督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高标准教学、学生高要求学习注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但家长群因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权责不明确已开始变味,成为了“杂货铺”和“压力包”。如何让“家长群”回归“家校共育”的本源,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携手同行。
一、“家长群”变味的现状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最近,一位爸爸对家长群抱怨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获得家长们的共鸣,说出了许多家长心里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心里话,道出了家长们在群里的辛酸,折射了家长群变味的现状。
(一)“家长群”成为“杂货铺”。
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辅导、管理孩子的家长群,在老师们和家长们参差不齐的目的、意识、素质影响下,“家长群”变味成为了“杂货铺”。成为老师布置任务的“工具群”,老师利用家长群将学生当天应该完成的作业、家长必须辅导的功课和批改的作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家长的配合程度、哪家书店哪家出版社教辅资料好、哪家补习班成效突出补习质量高等信息,在群里定期或不定期公布,并要求家长收到信息请回复,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成为老师和家长推卸责任的“甩锅群”,如果学生成绩不好,老师就会在群里点名批评家长不负责任、功课辅导不到位、作业批改不到位、教辅资料购买不到位、补习班报名不到位等,家长迫于尊师重教敢怒不敢言,但他们心里有一团火,家长承担了老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孩子成绩不好却是家长的责任,老师的职责、责任、担当去哪里了?正如一位家长所说“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和辅导功课,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成为家长晒娃炫富的“攀比群”,部分家长特别是孩子成绩优秀的家长,把家长群当作晒娃的基地,常在群里晒出自己孩子获得的各类奖项,夸赞自己的孩子多优秀多听话多智商、自己教育孩子多能耐多有方多质量;部分家长特别是家境富有的家长,把家长群当作炫富的平台,常在群里炫出自己孩子运动鞋明星品牌、运动服世界品牌、运动器材顶级品牌等抖音,炫出家长带孩子到美洲生活体验、欧洲自然体验、大洋洲海上体验等小视频,正如一位家长所说“你优秀你任性,你富有你高傲”。成为老师家长们互相刷票的“刷票群”,学校参加比赛、评比、排名,学校会把投票任务分派到各个班级,班主任在家长群要求家长并发动亲朋好友们点赞、投票、刷票,还要求上传刷票截图;老师和家长的孩子或者亲戚朋友的孩子参加某项竞赛,需要刷票点赞排名,大家也利用家长群发动家长及其亲朋好友刷票,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家长群累,刷票更累”。(二)“家长群”成为“压力包”。
变味的家长群对于老师、家长、学生来说,都成了每天的“压力包”,是大家每天必须定时面对、限时完成、按时上报的必修课,失去了老师与家长和谐沟通、愉快交流、家校共育的本意。成为老师的“压力包”,目前,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差距,老师负责的班级多学生多,学生个体差异和家庭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在老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家长通过家长群对学生教育教育工作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但家长群成员多构成复杂,老师在群里发布作业和具体要求时,有的家长视而不见、有的家长置之不理、有的家长频繁发问、有的家长故意取宠、有的家长偏离主题,加之其他杂货信息众多,老师要逐一回复家长们的提问实在太难,许多家长的询问和要求,老师未能及时回答,导致家长对老师的无端指责和埋怨,老师压力太大。成为家长的“压力包”,家长们特别是外来务工的家长们平时工作节奏快、任务重、压力大,每到晚上已是疲惫不堪,却又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精力盯着家长群,害怕漏看一条信息、漏跟一条回复、漏报一条点评被老师点名批评,既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老师的评价,又损害自己在群中的形象,成为不负责任家长的典型;变味的“家长群”每天的信息量很大,老师一条重要信息刚发出,就被其他信息淹没,家长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找回信息,及时回应;部分家长知识水平有限,辅导孩子功课、批改孩子作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撑起自己在群中那片天,常常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待孩子完成后,再分享给自己身边知识水平较高的亲朋好友帮助批改,再在群中上报,经过来回折腾,每次完成群中的任务常花费家长们很多休息时间,家长压力太大。成为学生的“压力包”,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和周末,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家长群”里老师发布的任务和要求,在每天成百上千条信息中,从头到尾查找老师重点信息,按照任务和要求,逐条落实落细,再等待家长批改上报情况,孩子本应安心休息、快乐游戏、健康运动的课外时间,大部分被查找、落实、等待占用;学生成为老师和家长的“出气筒”,如果老师在群中受了某位学生家长的气,老师就会在学校的课堂上点名批评某位学生,将家长气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家长在群中受了老师的气,学生回到家里就会被家长谩骂甚至挨打,将老师气发泄在学生身上,学生整天提心吊胆,害怕群中发生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压力太大。二、“家长群”变味的原因
方便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家长群”,乱象丛生彻底变味,究其原因主要是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权责不明确。
(一)使用不规范。
在家长群使用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没有注重家长群的主题、目标、意义,更没有注意家长群面对的群体、发布的内容、解决的问题,将其与同学群、朋友群、社交群等同对待,忽略家长群是一个为孩子教育而建的工作群,孩子也常常参与其中,关注、关心、浏览其中的信息,导致家长群使用极不规范。老师使用不规范,把家长群当作光荣榜,老师常违背教育部的严禁要求,在群里公开发布学生的隐私,将学生学习成绩、劳动成绩、体育成绩等各种成绩逐一排名公布,并要求家长点评,无形增加了孩子和家长的压力;把家长群当作发泄点,当学生出现错误和过失时,老师本应在私下与家长和学生沟通,大家共同配合指出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但老师批评学生的过激话语却出现在家长群里,老师本应尊重每一位家长,对家长不当的言论需要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婉转提出建议,但老师却在家长群对家长的批评劈头盖脸、严厉指责、暴跳训斥;把家长群当作直播间,老师本应注重师德、师风、师纪,以传道授业为己任,但部分老师在家长群变相推销教辅资料、补习班、兴趣班,从中获取中间费用。家长使用不规范,把家长群当作为献媚池,为了让自己孩子得到老师刮目相看,家长常在群内对老师进行漫无天际的夸张、赞美、追捧,围着讨好老师的目的,矫揉造作抒发长篇献媚感激之言,结果是拍马屁找错地方,导致老师和家长反感;把家长群当作撒野场,部分家长将群内看不惯的人和事,用过激的言论、不堪的词语、低俗的语言在群内相互指责、争论、野骂,把家长群当作撒野的菜市场;把家长群当作显摆台,部分家长利用家长群显摆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本领,在群内高谈阔论国内国际天天谈和不切实际的道听途说,以偏离政治的言谈误导家长、以杜撰编造的新闻点播家长、以剽窃组合的头条引导家长,其目的就是哗众取宠。(二)管理不到位。
家长群的群主大多数是班主任老师,学校有权利和义务将本校所有家长群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范畴,管好各班级家长群群主,群主既要管好自己和群内的任课老师,还要管理好群内所有家长,确保所有家长群有序持续健康运行,但在家长群实际运行过程中,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十分突出。学校对家长群的管理不到位,学校将家长群作为家校联系家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大力鼓励各个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建立家长群,但学校在其运行管理上缺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基本是管理盲区的无序状态,各个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根据自己临时需要可以随便建群,一个班级一个家长多达十多个群,导致家长群泛滥成灾。老师对家长群管理不到位,老师为方便自己教育教学工作,随心所欲随意创建一个群,将所有学生的家长都拉入群内,但没有具体明确该群的主题和发布群消息的具体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对家长们在群内发布与主题无关的信息不能及时提醒和有效制止,导致群中乱七八糟的信息满天飞,家长群刚运行就变味,不但损害了老师在群中形象和威信,还损伤了部分家长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三)权责不明确。
家长群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校之间权责界限不清,老师和家长对家长群的主题未达成共识,对彼此在群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没有明确,同时忽略了学生在群中的“中心”地位。老师权责不明确,学生教育学校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主战场,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培养素质、完善人格,老师至关重要,因此老师精心备课、精彩教学、批改作业,确实是老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责,不应该通过家长群把自己分内的职责转嫁给家长,让家长成为“编外老师”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老师负担确实较重,除备课教学外,还有政治学习、教学研究、能力培训、批改作业、上派工作等任务,但老师亲自批改作业不只是职责问题,更重要的是批改作业的过程是全面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过程,通过作业批改知道当天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不足方面,为弥补不足重新讲解提供依据。家长权责不明确,学生教育家庭是基础,是影响学生性格、品格、做人的重要地,是对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因此家长正确教育、引导、培养孩子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自己的基本职责,但部分家长认为自己花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可以甩手不管,家长群可有可无。学生权责不明确,建立家长群的主要目的就是家校共同教育培养学生,学生是家长群的中心,但在家长群中评定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时,要么是老师的责任,要么是家长的责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重要责任,对学生应尽的学习责任、劳动责任、担当责任等不明确。三、如何让“家长群”回归本源
任何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任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培养学生上目标一致,因此彼此应该充分尊重与信任,共同努力建好、管好、用好家长群,充分发挥家长群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连接纽带作用,让家长群回归家校共育本源。
(一)制定规则。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公众级的家长群必须有群规,只有制定群规,才能规范老师和家长在群中的言行,才能更好发挥老师与家长快捷交流沟通的作用。学校制定家长群规则,学校作为管理部门,有权利和义务管理好各个班级老师和学生,在推行家长群的同时,必须结合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家长群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一个班级只能创建一个家长群,班主任担任群主全权负责家长群的管理,各任课老师只能为家长群成员不能单独建家长群,同时各成员务必服从学校和群主的管理,严禁任何老师在群内发布家庭作业、成绩排名、学生评价、批评学生以及其他与教育教学无关等信息。班主任制定家长群规则,班主任作为家长群的群主,要管好群中的老师和家长就必须敢担责、能担责、愿担责,在学校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家长群具体实施细则,明确群中交流务必坚持讲政治、讲规矩、讲和谐原则,务必遵守网络文明守则,用语文明、语气平和、相互尊重,务必围绕关心、关怀、关爱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主题展开相互之间的交流;明确每天交流的时间段和交流的具体内容,并确定几位有威望的家长在群中担任监督员,配合群主及时阻止群中老师和家长的违规语言和行为,严禁老师和家长将家长工作群当作一般社交群使用。(二)强化管理。
规则的制定为家长群的管理奠定了基础,但只有将规则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上,才能达到管理和监督的最终目的,才能产生管理的实际效果,确保家长群行稳致远。强化学校对家长群的管理,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家长群管理领导小组,将学校相关领导和各班主任老师列入小组成员,日常负责管理和监督学校家长群实施细则落实情况、各班级老师执行情况、各个家长群运行情况,采取周通报月考核的方式,及时处理制止群内各种违规行为,并将涉及典型事件的班级和老师,在全校周会上公开曝光,让全体班级和老师引以为戒;学校应设立家长群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引导学生、家长、老师及时发现和举报家长群中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涉及老师的违规行为,学校要按照相关规定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在群中公布,给老师一个深刻的教训,给家长一个圆满的交代,涉及家长的违规行为,学校应要求班主任及时按照相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必要时学校领导可以与家长沟通交流,防止事态恶化造成不良影响。强化老师对家长群的管理,班级家长群内应成立以班主任任组长的家长群管理领导小组,将其他任课老师和德高望重的家长列为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管理群内老师和家长语言和行为,及时处理老师和家长在群内的违规行为,涉及老师的违规行为,在善意提醒和沟通无果后可以提交学校处理,涉及家长的违规行为,在多次提示和交流无果后,可以邀请学生一并与家长交流,共同维护家长群的群风。(三)明确职责。
学生教育工作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合力完成的工作,不存在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角色,学校需要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获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理解、认同;家长需要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孩子在学校教育的状态,获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指点、协助,更好地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因此只有厘清家长和老师在家长群中任务分工、职责边界,才能各司其职、同向而行,保障和规范家长群正常运行。老师在家长群的职责,主要通过家长群告知家长本学期各学科教育教学任务,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监督、协助、支持学生很好地完成;告知家长学校近期将开展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堂或者课外活动,需要家长对活动的开展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增加活动的适应性、成效性、社会性;解答家长们请教的学科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孩子成长知识等。家长在家长群的职责,主要是配合老师完成学期教育教学任务,在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配合老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积极为活动的开展献计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充实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提升活动成效;多与孩子交心谈心,全面了解孩子在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方面情况,及时把握孩子思想、情绪、精神等动向,属于共性问题可以利用家长群向老师请教,与其他家长共商,属于个性问题可以给老师电话单独请教,多听老师的意见,共同疏通孩子存在的问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群”变味似乎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其实背后体现的是家长和老师的焦虑,老师承担了很多非教学任务,却不敢违抗学校,老师将自己应该承担的本质工作转嫁到家长身上,家长又不敢违抗老师,导致了家长和老师职责上的错位、思想上的混乱、矛盾上的激化,最终的影响被家长群无限放大。因此,只有坚持家长群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不共鸣的堵点,让老师做好老师该做的事,家长做好家长该做的事,才能有效约束老师在家长群里过大的权力,才能充分调动家长在家长群里参与孩子教学成长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