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谈数轴
一、阅读与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学科,在数学里数和形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常用代数的方法来处理几何问题;反过来,也借助于几何图形来处理代数问题,寻找解题思路,这种数与形之间的相互作用叫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现阶段数轴是数形结合的有力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有理数;
2、利用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
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相关的问题。
二、知识点反馈
1、利用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有理数;
例1: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原点的右方,有理数在原点的左方,那么()
A.
B.
C.
D.
拓广训练:
1、如图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中,负数的个数有()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A.1
B.2
C.3
D.43、把满足中的整数表示在数轴上,并用不等号连接。
2、利用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
例2:如果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点B到原点的距离为5,那么A、B两点的距离为。
拓广训练:
1、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
2、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与原点O的距离之和等于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例3:已知且,那么有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拓广训练:
1、若且,比较的大小,并用“”号连接。
例4:已知比较与4的大小
拓广训练:
1、已知,试讨论与3的大小
2、已知两数,如果比大,试判断与的大小
4、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相关的问题。
例5: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式子化简结果为()
A.
B.
C.
D.
拓广训练:
1、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2、已知,在数轴上给出关于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则成立的是。
①
②
③
④
3、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下图:则化简后的结果是()
(湖北省初中数学竞赛选拨赛试题)
A.
B.
C.
D.
三、培优训练
1、已知是有理数,且,那以的值是()
A.
B.
C.或
D.或
0
A
B
C2、(07乐山)如图,数轴上一动点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若点表示的数为1,则点表示的数为()
A.
B.
C.
D.
3、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且,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数所对应的点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与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确定的5、不相等的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分别为A,B,C,若,那么点B()
A.在A、C点右边
B.在A、C点左边
C.在A、C点之间
D.以上均有可能
6、设,则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A.没有最小值
B.只一个使取最小值
C.有限个(不止一个)使取最小值
D.有无穷多个使取最小值
7、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和,则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8、若,则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9、是有理数,则的最小值是。
10、已知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且求的值。
11、(南京市中考题)(1)阅读下面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两点这间的距离表示为,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
②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
③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
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②数轴上表示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如果,那么为;
③当代数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
④求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