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时存在的几点问题
转移支付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补助,是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均衡地区财力,使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几年来,上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缓解基层财政困难,深化基层财政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方面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不规范。
由于透明度不高,地方政府无法全面掌握上级转移支付的种类、数额和时间,转移支付款项大部分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下达,小部分在次年进行批复时才明确,使县(市)级财政不能将部分资金及时加进年初预算当中,在年初预算安排中无法准确编制转移支付资金的额度及需要地方配套的额度,使年初预算不准确、不全面,造成年终决算与年初预算相差很大、部分项目超(少)预算的现象出现,导致预算编制不完整,影响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二、转移支付资金分解下达还不够及时。
由于项目库项目储备不足,或是对时限性要求重视不够,在收到上级下达的转移支付后,地方主管部门未能及时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出现未在规定时限内将资金分解下达到位的情况,影响了财政资金的支付进度。还有的按项目法分配的专项转移支付,由于中央主管部门审批不及时,中央财政在提前下达资金指标时没能一并明确下年实施的具体项目,导致省级财政部门难以分解下达。三、专项资金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一是监管机制不健全。人大、监察、财政、审计等机关或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都可以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造成各监管主体之间职责分工不明,信息交流不畅,重复检查等问题。二是绩效问责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监管机构、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都强调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性,但因为绩效问责机制尚未建立,“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些单位高度重视年初预算指标的争取,而在专项支出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或财务支出监督,应付财政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全方位跟踪监督少,造成专项资金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