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老师政府经济学讲义

2021-12-14 17: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XXX老师政府经济学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X老师政府经济学讲义》。

政府经济学

第一讲

政府经济学概论

第一节

政府经济学的界定

1.政府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标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如国有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行为,答复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问〞〔注: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效劳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几个概念的区分

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

〕——政府及其附属物。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事业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事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企业和居民。

府——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政府的经济行为——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

第二节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1.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

原因: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科技、国际合作

首先,公共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的“政府失败〞现象。

其次,人们对公共经济尤其是公共产品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

再次,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其他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

最后,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国际合作机制的强调。

2.政府主体:

作为公共经济重要的、主导性的主体,政府是连接公民和国家的中间体,它的最大特征在于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政府在决策、信息、动力方面不同于其他经济组织,在决策上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在信息上主要是纵向信息流;在动力机制上对价格和利润不敏感,而对选票和升迁敏感。两种根本类型

①政府直接生产:中央政府直接生产中央政府直接生产的公共产品大多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地方政府直接生产

②政府间接生产:政府与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政府参股;经济资助

3.私人企业

①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条件:

·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一般应是准公共产品。

·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更为关键的是,私人假设想成功地提供公共产品必须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②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

私人独立供给;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③公共效劳市场化改革

公共效劳市场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旺国家行政改革实践的核心组成局部。即通过重新审视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作用和地位,将政府的局部公共效劳职能推向市场,由私人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提供。

其内容主要包括:将决策和执行分开;公共效劳的供给者多元并存,打破垄断,竞争开展;公共效劳的消费者有在多元的供给者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利和用以选择的资源。

4.社区: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共同性。二是具有社区空间,社区空间是与社会空间相区别的概念,是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的结合。三是关系的紧密性和共生性。四是功能的专门化。

5.第三部门

①第三部门的定义与特征

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包括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第三部门具有组织性、自愿性、自治性和非利润分配性的特征。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成为当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

②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

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失灵。其主要表现为:公共政策的失误;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效劳的质量下降。

自由主义的重新兴起和公民自决意识的觉醒。

6.多中心趋势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

①政府治理结构的转型

·政府应集中于更为根底性的方面,·积极吸引私人主体、社会第三部门、社区和

·国际组织广泛参与到公共产品和效劳的供给中来。

②政府的作用还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政府要为公共经济活动的其他主体提供制度鼓励。

·其次,政府要进行必要的规制。

·再者,给予某种支持。

第三节

政府经济学的根本问题

1.生产什么

①不同主体的选择存在差异

第一类“非市场主体〞部门:生产什么完全决定于“公共选择〞的结果;

第二类“准市场主体〞部门:生产什么由“公共选择〞和市场价格信号同决定;

第三类“市场主体〞部门:生产什么的问题应该由市场价格信号来决定。

②不同主题选择存在差异

第一类是公共产品;

第二类是准公共产品;

第三类是市场产品。

2.怎样生产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选择生产主体。

其次,政府部门必须选择生产技术。

再次,政府部门还可间接影响私人部门生产方式的选择。

3.为谁生产

从理论上说,政府部门是为了满足社会整体的需要,实现社会成员共同的利益,因此,政府部门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纠正私人部门的这一分配方式与社会公平原那么之间存在的偏差。首先,除了极少数公共产品可以绝对平等地消费外,大局部公共产品只为一局部人提供便利。其次,政府部门生产的公共产品的分配除了遵循大多数人受益的原那么外,还要受不同的利益集团所影响和支配。

第四节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体系

①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包含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二层次:研究政府收支。

第三层次: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四层次:包括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第五层次:对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

②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两根理论支柱: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③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三块专业内容:

以税收、行政性收费、借贷为主体的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

以政府采购、转移性支付为主体的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

以税制、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收入再分配理论与实践

④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四大理论特征

宏观性

实用性

多样性

可探讨性

第五节

政府经济学的开展脉络与根底

1.国外

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展脱离不了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各种经济现象的出现也具有其相应的历史开展轨迹,因此,相应的经济理论,必须与经济现象的历史轨迹相吻合,即要符合历史逻辑。从古代东西方关于政府经济活动的思考作为考察起点,有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和二战以来对人类历史上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政府经济思想。

最重要的有事件有:古典自由主义【〔18.19世纪〕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主张“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政府扮演“守夜人〞角色】;凯恩斯主义【〔20世纪20.30年代〕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货币学派【〔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70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胀〞

主张政府注重通过利率而非税收和开支监管经济】。

2.中国

政府经济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以九贡致邦国致用〞〔即诸侯以九种形式向国家纳贡〕

“以九式均节财用〞〔以九种途径满足国家需要〕。

3.政府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比拟

第一政府经济学与微观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优化问题。政府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实体,对其经济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政府本身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政府的价格即是税收水平。微观经济学中的个量分析、需求供给理论、本钱收益分析、边际效应理论、均衡理论,均在公共经济学中得到应用。

第二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行政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组成。经济开展的关键:微观层次—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政府调节。

第三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在增加国家财富根底上增进社会福利,也即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足。福利经济学属于标准分析。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是共同利益、公平分配、社会福利,福利经济学为政府经济活动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

第四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政府经济行为是一个政治过程〔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政府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政府经济行为的社会根底。

4.中国的财政思想

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勤政欲民;量入为出;均输、平准

建国后的财政理论

:国家分配说;社会再生产;剩余产品说;社会共同需要说;价值分配说

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是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进行了全面性、结构性的改革。此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内容是:①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采用33%的比例税率;②把原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统一为个人所得税,分不同所得工程分别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规定了不同的扣除标准;③改革旧流转税制。新流转税制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组成,在工业生产领域和批发零售商业普遍征收增值税,对特定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④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盐税并入资源税,实行分产品从量定额计算征税的方法;⑤开征土地增值税,用于调节房地产交易中的过高利润,采用四档超率累进税率;⑥拟开征证券交易税、遗产和赠与税;⑦调整城乡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下放屠宰税、筵席税给地方。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未能全部到位。

第六节

市场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根底性作用。市场利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行为,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有效调节经济运行,到达供求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而不需要政府干预。但是到了1929年以后,爆发了“经济大危机〞〔1929-1933〕,说明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中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最优。

“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的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不能到达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从而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表现为:市场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不完整性、收入公平分配、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典型事例

缺乏效率

垄断

干预市场

反托拉斯法

外部经济效果

干预市场

征收排污费

公共产品

给值得花精力活动以津贴

国防、路灯

不平等

收入和财富的不可接受的不平等

收入再分配

累进税制发放食品券

宏观经济问题

高通货膨胀和失业

通过宏观经济

政策稳定经济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教育投资、预算赤字

低经济增长

刺激经济增长

2.市场垄断

市场垄断〔monopoly〕

完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厂家,可以完全操纵市场价格。

寡头垄断:几个厂家联合起来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介于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状态。

垄断形成的原因: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过度竞争/技术进步产生的垄断;自然垄断:供水、煤气管道、铁路等只有到达一定规模才能有收益的行业。

3.市场效率与“看不见的手〞

①资源的配置:一般来说,资源就是指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物品,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资本为代表的人造资源,以劳动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源,以企业家为代表的风险资源。

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时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的。价格机制作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它有四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交易者是完全理性的。第二,市场是充分竞争的。第三,信息是完全的。第四,产权是明晰的。在现实生活中,以上条件并非完全具备,从而价格机制的作用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我们把这些情况称之为“市场失灵〞。

4.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

①准那么1—效率原那么

效率准那么指资源配置到达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的行为都不可能使一局部人在其他人不受损的情况下获益;或者说当经济运行到达最高效率时,一局部人要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局部人处境的恶化为代价。这一状态也被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帕累托有效。存在帕累托改良的状态就不是资源配置最优状态

帕累托改良1:对某种状态的资源重新分配,只要一局部人的福利改善,而没有人受损。帕累托改良2:虽然一局部人处境改善导致另一局部人福利受损,但只要前一局部人的收益大于后一局部人福利损失,且后一局部人获得补偿。

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②准那么2—公平原那么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效率不能产生公平

5.政府经济的职能

政府经济职能:政府收入分配

;政府经济稳定与开展职能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思考: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经济及其职能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经济及其职能探索

1978-1983,“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解为辅〞

1984-1988,“社会主义有方案商品经济

1989-199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五大以来

②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

政企分开,各行其道

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提高政府公共效劳能力

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

政府职责分工标准化、法制化

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标准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

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效劳水平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划分财政支出范围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推行电子政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振甫经济管理效率

④为追求公平目标,政府应开展的工作:

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

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那么。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第二讲

公共产品

第一节

公共产品概念

1.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劳务

私人物品如衣服、食品、住房、交通工具等。

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某种商品,那么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这种商品了;

排他性,对商品或劳务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其他人那么不能如此做。

2.不同类型的物品

1.公共物品的种类:

纯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准公共物品:自然垄断性与公共资源性,具有拥挤性

2.具有公共产品局部特征的产品:

混合产品:非竞争性、排他性,如桥梁

公共资源:竞争性、非排他性,如海中的鱼

3.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

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不愿意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但因排他本钱太高而不可能被采纳。例如,一国的国防支出能够使每一位居住在该国的公民或者居民都能受益,政府无法将某一公民或者居民排除在国防支出的受益范围之外。因此,无法通过收费实现排他的公共产品不可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得到供给。

4.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

指的是某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并不阻碍他人对公共产品的同时享用。比方,提供平安保障所需的国防支出、为船只导航的灯塔、放飞在天空的欣赏性汽球、卫星电视节目、互联网等等其消费过程都具有非竞争性特点。它有两个特征:边际拥挤本钱为零、具有非拒绝性。

5.公共产品的判定

6.对公共产品的再认识

政府参与提供准公共产品。几乎所有政府都参与教育的直接投资。但一般只保证教育的最低供给,充分保证义务教育和负担其他公立学校的建设。对义务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种教育,在充分市场化的根底上,依据财力给予一定的补助,尤其是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如以下哪些是纯粹公共产品或混合公共产品:国防、自来水、道路和桥梁、教育和医疗、电视和播送、警察、司法消防、污水与垃圾处理、邻居种植的花园、国家公园和电影院

7.公共产品与私有产品的区别

特别要注意的是:公共产品≠社会产品、公共产品≠公有资源、公共提供≠公共生产、公共部门可生产和提供某些私人物品、私人可提供公共物品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有效供给即为供需平衡。

影响供需平衡的两个因素:

①产量和价格由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②需求曲线应与边际效用曲线一致,供给曲线应与边际本钱曲线一致。

1.公共产品供给的困难

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每个人的公共产品需求曲线。分析说明,个人支付的公共产品价格取决于其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越是喜欢该种公共产品,需要支付的税收价格就越高。这就存在着利益动机促使人们去隐瞒自己的公共产品偏好。由于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私人信息,其他人无从得知,“免费搭车〞心理以及相关的回报鼓励〔少支付税收〕,使得政府要实现公共产品的最正确提供难上加难。

2.“囚犯困境〞模型

“囚犯困境〞模型描述了,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两个独立行动的当事人,如何注定是不会相互合作,并将给方带来极大损害的负和博弈。

“囚犯困境〞的存在,说明了公共产品提供的困难,但这个困境并非无法走出。如果博弈是重复进行的,那么一人为了指望其他人的下一次合作,就有可能改变行为的选择。而如果在双方博弈中引入第三种力量,例如对不合作方给予额外的惩罚,等等,那么就可能迫使参与博弈的各方进行合作。

3.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有效的提供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造成人们即使不付费也可以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效用,导致“搭便车〞的出现。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而出现的边际本钱为零的结果,导致公共产品的免费供给。

4.公共资源与“共有地悲剧〞

5.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便车〞的现象

核心问题:税收水平与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及公共产品的本钱合理分摊

林达尔均衡:将公共品供给与政治程序结合分析。

免费“搭便车“:指不承当任何本钱而消费或使用某种物品、得到某种好处的行为。

6.林达尔模型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那么试图结合民主国家的实际决策过程来考察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寻找出民主国家选定公共产品供给的合理水平和决定人们间税负合理分布所需的原那么和决策章程。林达尔模型被认为是对公共产品供给虚拟均衡过程的一种描述。

7.公共产品的供给

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公共平安、消防等公共效劳,由于供给的非排它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能够做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它可以采用免费方式供社会公众无偿消费,效劳产品本钱的补偿从国家税收收入中提取,也就是通过税收形式由全社会强制分摊生产费用。纯公共物品,定价主体是政府,实行政府定价。

8.解决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失灵的方式

①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

②“政府提供〞并不等于“政府生产〞。

③对于容易产生“共有地悲剧〞的共有资源,政府一方面

④可以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管制或者收费的方式。

⑤运用技术进步,可以解决“免费搭车〞的问题。〔城市道路拥挤〕

公共产品的提供通常需要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提供

9.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认识

私人产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也不一定只由公共部门提供。公共部门也提供私人产品:如医疗效劳、住房;私人部门也提供公共产品:如大学校内由私人捐资修建的教学楼。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如垃圾回收一般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可以雇佣私人部门来做这项工作。

10.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形式

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直接提供公共物品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中央政府直接经营、地方政府直接经营、公共团体供给。

11.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

公共产品不一定要由政府提供。

经济学家认为,符合某种特定条件,政府作为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促进者,有可能比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更有效。英国经济学家迈尔斯〔Myles,2000〕研究了政府存在挥霍现象、逃税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政府挥霍、逃税可能是对不公平的政府政策的最好反响,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可能更有效率。

市场经济国家的私人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经销方面有六种形式: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政府参股、法律保护私人进入、社会效劳。

案例:春节烟花表演

第三节

外部环境及其纠正

1.外部效应的定义

外部效应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当应有的本钱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外部效应的根源在于产权缺失,是没有或无法确立财产权的结果。

2.外部效应的分类

正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性〕:第三方受益而不用付出本钱。

负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性〕:第三方受损而无法得到补偿。

①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正的外部效应导致供给短缺、负的外部效应导致供给过剩

案例:春节夜晚扭秧歌引发的争论

②外部效应的纠正:

通过市场机制来纠正:一体化、科斯定理、社会制裁

通过公共部门来纠正:

罚款、征税、补贴公共、管制、法律措施、提供公共产品

通过政府对外部效应来纠正:庇古税、补贴、许可证、财产所有权、管制

3.科斯定理

含义:如果在不存在交易本钱和谈判本钱,或者说交易本钱为零的时候,无论权力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的交易活动及当事人的契约行为到达资源的最优配置。

内容〔由三组定理组成〕:第一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

哪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权利的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第三定理:描述了产权制度的选择方法。

案例:经济学中的灯塔

排污权交易制度

江门市新会崖南污染事件

课堂讨论:

从企业提供私人品、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角度来看,你是否同意或者不同意以下的说法,并陈述你的理由:

第一政府应当不允许企业和个人在公有的土地上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

第二对于儿童应当给予强制性防疫疫苗注射。

第三政府应当对周末的电视节目和广告进行管制,以免儿童受到不良影响。

第四政府应当放宽对劳动平安保障的许多规定。

第五政府应当允许家长对自己孩子就学学校有更多的选择,而不应划区就近入学。

第六政府应当禁止企业建造原子能发电站。

第七政府应当制定法规禁止企业之间的敌意收购。

第三讲

公共选择

“经济人〞的根本假设

经济市场

政治市场

消费者

厂商

选民、利益集团

政治家、官员

价格反映偏好

货币进行交易

投票反映偏好

选票进行交易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本质〕公共选择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核心政府决策〕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决策方式〕两层:一是集体性;二是规那么性公共选择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票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经济分析的前提〕

◆何为公共选择问题?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大规模的公共产品?如何提供公共产品?如何分配公共产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相匹配的解决规那么和解决制度?

◆前提——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切入点——决策环境的划分: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理论特点——公共选择理论不在于研究选择的好坏,而是研究作为集体的国民为什么选择这样而不是选择那样。没有价值观念的判断,而是对普遍规律的总结

◆布坎南——?同意的计算?;公共选择学派——以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为代表;公共选择奠基人——魏克塞尔和林达尔;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

1.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①共性——做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目标假定,个人是追求私利的经济人;对个人偏好做出类似于市场的描述;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在人们偏好以及决策程序给定的条件下,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某种均衡状态;

②不同点

偏好体系不同:自己的偏好——尽可能综合为统一的社会偏好

偏好表达方式不同:货币购置——选票

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不同:决定性——可能影响不大

强制性:是否自愿

2.公共选择研究的方法论

公共选择理论要研究的,就是公共选择问题,即对非市场决策的政治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题是政治科学的主题。公共选择理论采用的方法是经济学的方法论。然后将其应用于政治科学。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政治构成了其研究方法论的三要素。

3.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内容

媒体

杠杆

主体

动力

经济市场

物物交换

〔商品〕

钞票

价格〔等价交换、平等自愿〕

个人之间可进行的简单交易〔个人、厂商〕

个人利

益最大化

政治市场

参与者公共成认的公共产品的本钱〔政策、法律制度〕

选票

规那么〔不平等性和强制性服从与统治〕

个人或集体之间进行的复杂交易〔政客、组织〕

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这是在方法论上与集体主义相对应的方法,这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决策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应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包括政治和经济在内的一切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将个人的偏好和决策作为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

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最根底的假设前提:现实中的人是利己的、理性地追求自身效用或利益最大化的。

③交易政治观

公共选择论认为,资源配置和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政治市场中,选民、利益集团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需求者〕,政治家和官僚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生产者〔供给者〕,人们通过相当于货币的“选票〞来交易,并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律等公共产品。

案例:足球世界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直接民主制

间接民主制

全体公民参与决策

选举代表公共决策

选民的行为——效用最大化

政治家行为——选票最大化

行政体系的行为

一致性规那么

多数票规那么

利益集团

第二节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在直接民主制下,每一个公民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而方法是通过全体

投票来决定。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致同意规那么

◆多数同意规那么

◆投票悖论

◆阿罗五原那么

◆单峰偏好

◆中位投票人定理

1.一致同意规那么

定义:又称全体一致投票规那么,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投票者

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方式。

特点:一致同意规那么下的选择结果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致投票规那么下所有投票人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保障;可以有效地防止“搭便车〞行为的发生;交易本钱高;一致投票规那么可能会导致“一致投票悖论〞。

2.多数同意规那么

多数同意规那么规定只要一项方案获得约定多数票的赞同就能通过,无须获得全体投票人的同意。多数同意规那么的特点:非帕累托改良;多数人专政;导致参与人轻视投票权;交易本钱相对较低;出现投票悖论

3.投票悖论

定义:又称循环的多数,在此情况下,多数同意规那么无法取得一个稳定的投票结果。

4.循环大多数(孔多塞悖论)

集体按多数投票规那么对A、B、C三个方案进行投票的结果因投票的顺序不同而不同,A、B、C三个不同预算提案所得票数均相等。如果排出少数服从多数原那么,集体选择的结果是无法对ABC三个提案进行排序。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张先生

王先生

李先生

A

B

C

B

C

A

C

A

B

主要

内容

公共选择的准那么

阿罗悖论的内容

阿罗悖论的求解

5.阿罗不可能定理

①公共选择的准那么

◆选择者个人处在一种理性状态

◆与选择方案无关的因素不影响选择内容的变化

◆适用帕累托最优原理

◆所要作出选择的因素都处于选择的同一区间之内

◆不存在个人专制

②阿罗悖论的内容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个人1

A

B

C

个人2

B

C

A

个人3

C

A

B

阿罗悖论的概念:如果存在着至少三个可由社会成员以任何方式自由排序的备选方案,就可能出现循环的选择结果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规那么

③阿罗悖论的求解

总体来讲投票悖论有许多种解法,根本解法:

偏好结构的调整——从双峰偏好到单峰偏好

掌握好投票程序或确定议程

策略行为和选票交易

利用偏好强度不同的选择

中位投票人定理

用脚投票

6.单峰偏好

峰:一个人的偏好中比所有相邻点都高的点成为峰。

单峰偏好指的是个人在一组备选方案中,对其中某一方案的偏好程

度最高,对其他方案的偏好都低于对这一方案的偏好。

7.中间投票人定理

中间投票人定理:只要所有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那么多数投票规那么会反映中间投票人的偏好。

中间投票者均衡:中间投票者的立场将对何种方案能获得通过起决定性的作用。

例子:

要决定小区治安保卫支出的水平

王英:500

李霞:700

张悦:850

王勇:600

李明:750

张然:900

王红:650

李燕:800

张成:1000

根据中间投票人定理:李明的偏好会得到认可。

问题的关键: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参加投票率不同,从而改变了中间投票人。

假设王英和王红没有参加投票,中间投票人便变成李燕。

第三节

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间接民主常常又称为代议制民主。在间接民主制下公民通过由自己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物。在间接民主制下,不同的经济主体,如投票人、政治家、官僚和利益集团,其行为各不相同。

1.个人利益最大化与投票人

◆投票者是否参加投票,取决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其参加投票的本钱和可能的收益;

二是其投票行为对公共选择的大小

◆安东尼•唐斯〔A.Downs)模型R=BP-C+D〔R=投票者行动;B代表投票者行动的潜在收益;P是投票者进行投票的概率C是投票者行动的本钱〕

2.选票极大化与政治家

◆对政治家而言,他们与其他选民一样,也都是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不过其自身利益在于获得权力、地位、威望等。

◆唐斯〔A.Downs)——?民主的经济理论?提出:政治家或政党也是理性经济人,他和消费者、生产者具有同样的行为动机。

3.官僚的行为目标与特点

目标:不是公共利益也不是机构效率,而是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特点有以下几个:官僚是公共政策的垄断供给者;信息不对称

尼斯卡宁认为:由于官僚们本身存在巨大信息优势,因而他们总是主动的,并且一般总能获得他们所希望获得的最大预算。

4.特殊利益集团

定义:就是一些有共同政治目的、经济利益、社会背景的团体和个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共同目的、利益而结成的同盟。

特点:他们通过寻租行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能够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改变收入再分配的方案以增加自身的收入。

5.公共选择情况下寻租现象产生

①直选民主制的“政府失灵〞:投票悖论;特殊利益集团的优越性

②代议制民主中的“政府失灵〞:经济人政治家;特殊利益集团

③官僚主义行为所造成的“政府失灵〞

④政企博弈中的“政府失灵〞

寻租的消极后果:社会资源的浪费

;经济效率的下降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造成社会公害

;给现代化造成致命的障碍

寻租的具体治理:使经济人不愿为

;使经济人不必为

;使经济人不敢为

;使经济人不能为——杜绝设租和消散租金

第四讲

公共支出理论

第一节

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和原那么

1.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

①按经济性质分类: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②按支出用途分类: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累计性支出

③按政府职能分类:

④其它分类:

2.公共财政支出的瓦格纳原那么

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的规律,从而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政府职能扩大有三方原因:

一是政治因素-国家活动规模。

二是经济因素,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及其复杂程度提高,市场缺陷的外部性增多,导致大量商法及经济合同的出现,需要政府参与管理的内容增加;

三是城市化和人口密集,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效劳的范围越来越大,从而要求公共财政进行干预和管理。

3.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模型

①政府支出规模及衡量标准

绝对量考察:按当期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政府支出。

相对量的考察: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②政府支出的增长模型——经济开展阶段论

经济开展的早期阶段:根底设施等较高的社会投资。

开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规模减少,市场失灵问题突出,要求政府介入。

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结构变化,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

4.公共财政支出的原那么

①经济效益原那么

公共财政支出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使社会得到最大的效益。

②公平原那么

各个阶层居民中的分配应到达的公平状态,能符合各个阶层的需要。

③稳定原那么

防止经济波动过于剧烈。

第二节

消耗性支出及其经济影响

1.公共消费支出

①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本钱支出

〔1〕支出具有公共性。

〔2〕支出具有稳定性。

问题:为什么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总是走不出“精简-膨胀〞的怪圈?

②国防支出

③公共教育支出

具有外溢性特征

政府提供教育经费的方式:免费教育、教育贷款、教育补贴

④医疗卫生支出

“重城市、轻乡村,重治疗、轻预防〞。

案例

:新加坡公共部门节约公共开支

2.公共投资支出

①政府投资支出及其特点

社会公益性、公共效劳领域、根底性投资领域;

具有开发性和战略性;一般为大型长期工程;资金来源于预算资金或其他政府融资。

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的范围

受益原那么

比拟效率原那么。

③根底设施投资

狭义根底设施

广义根底设施

根底设施特点:公共物品属性、自然垄断性

第二类和第三类作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由政府进行投资;

第四类应主要由政府进行投资;

第一类由于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可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投资,由私人进行投资为主。

3.公共消耗性支出的影响

①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私人的投资需求只有在政府的大量订货的刺激诱导下,才能满足其追求的最大利润的欲望;政府本身的消耗性需求。

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当政府的消耗性支出增加时,政府对物品或效劳的需求增加,导致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厂商利润提高,于是扩大了生产。劳动力也会相应增多。当政府需求减少时,那么会出现相反地情况。

第三节

公共转移性支出及其经济影响

1.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①用人单位缴纳;②劳动者个人交纳;③政府财政资助

①社会保障的含义和政府介入的理由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对社会成员提供根本的生活保障。

理由: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帮助政府调节经济、平抑经济周期波动

②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障

德国的社会保障〔俾斯麦模式〕

英国的社会保障〔贝弗里奇模式〕

③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营和管理

④养老保险

“母养十子易,十子养母难〞

问题:老人是公共品吗?

⑤医疗保险

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

“小病不保、中病合保、大病全保〞

⑥社会救济

现金救济支出

实物救济支出

2.社会补贴

①财政补贴含义和性质

含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性质:政策性、灵活性、时效性

②财政补贴的分类

明补与暗补

企业补贴与居民补贴

生产补贴与消费补贴。

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物价补贴与企业亏损补贴

比拟隐蔽的补贴如财政贴息、税前还贷以及税收支出等。

③财政补贴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因:①需要鼓励生产但容易导致亏损的产品

②维系某些非市场价格的存在③为了配合产业政策开展的需要

影响因素:①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结构

②国有企业的规模与经营状况

③国家特殊政策的执行

④我国财政补贴的现状和改革

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管理乱、负担沉重

⑤财政补贴的必要性

◆外部效益〔外部效用〕内部化的需要。

①通过补贴,降低产品本钱或提高消费者需求,②消除少生产或少消费产品所造成的效率损失;

◆生产者亏损补贴的需要。

自然垄断产品采用边际本钱定价,低价亏损,需政府补贴;

◆维护市场价格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需要。

市场价格需稳定的产品;

◆稳定社会的需要。

改革时期企业亏损和通货膨胀,需政府补贴

⑥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改变需求结构。影响各种商品和效劳的价格;

◆改变供给结构。改变企业购进产品的价格,影响盈利水平;

◆外部效应内在化。降低本钱,缓解风险。

⑦财政补贴效应

◆有效贯彻国家经济政策。

◆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降低私人部门融资本钱,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消除市场利率水平上升造成的“排挤效应〞。

◆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

⑧我国的财政补贴

◆农业补贴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

公共事业补贴

公用事业:交通、供水、供气等根底设施。

特点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本钱递减;形成自然垄断

公共事业补贴的理论依据:效率与公平

⑨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财政补贴角色——辅助性?

中央与地方事权、支出范围如何划分?

⑩财政补贴改革的具体措施

◆制度创新,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

◆标准补贴重点、范围,改革补贴方式。

◆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

◆合理界定补贴工程,控制补贴总规模。

◆标准补贴制度,调整补贴结构。

3.公共转移性支出的影响

①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政府转移性支出的相当局部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私人消费支出和私人投资支出,从而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受补贴的居民将所得用于购置物品或效劳之后才实现的;如果转移支付的对象是厂商,影响是直接的,它通过鼓励私人厂商对利润呢较低或风险较大行业进行投资。

③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政府转移性支出有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转移性支出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在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另一方面,低收入的通过此获得新的收入。

下载XXX老师政府经济学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X老师政府经济学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学讲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5:为什么只有好东西才会进出口?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讲这本书,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昨天我们提到了需求第二定律,需求对价格的弹......

    政府经济学

    政府税收的调查报告 摘要我国经济在经历了20年高速增长后,已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税收增长速度也呈逐年递减的态势。西方经济学历来认为,税收是有极限的。如今我国正处在结构调......

    政府经济学

    铁道部通过改革,形成了政府依法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社会广泛参与的铁路发展新格局。 一.政府的管制行为在铁道部改革方面的体现 1完善社会性管制的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有效性,......

    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作业4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

    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模拟试题(二)《政府经济学》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6、 竞争失灵:7、 政府采购:8、 纳税人:9、 庇古税:5、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二、单向选择(每题1分,共10......

    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1.请结合你对中国政府经济功能的理解和思考,谈谈分税制改革对于中国财政税收体制乃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进一步推进分税制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鼓励......

    政府经济学

    政府税收的调查报告摘要我国经济在经历了20年高速增长后,已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税收增长速度也呈逐年递减的态势。西方经济学历来认为,税收是有极限的。如今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

    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小抄 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 政府经济: 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