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目标设计
――以冀教版九年级Unit2 Great People为例
单元目标设计是以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相互结合为基础的。可由师生共同设计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具有指导性、概括性、科学性。
1.语言知识目标:
(1)重要词汇:life、meaning、dialogue、successful、survey、neighbour、mind、century、lifetime、solve、anyone、death等。
(2)掌握重要短语:think of、be different from、succeed in、have success in、write down、be famous for、be famous as、make a mistake、give up、come up with、in the 1960s、It is said that等。
(3)功能句型: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Why are great people so successful? I’m not sure how to answer them,but I think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live a good and happy life.What makes us happy?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It is said that Professor Yuan is one of the richest people in China.(4)核心?Z法: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5)恰当运用听、说、读、写、看等技巧,学习文章所包含的基本信息、内涵及文化。
2.学习能力目标:
(1)通过任务型教学、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学会描述名人的生平及其所做出的贡献,并制作小组展示材料包及PPT。
(3)学会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学习,用英语描述伟人的生平。
3.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目标:
(1)通过对爱因斯坦、袁隆平、海伦?凯勒、白求恩等人的学习,了解中国、世界上的伟人及他(她)们的伟大事迹,学习他(她)们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3)通过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探索中美文化差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4)培养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激发学生自立、顽强、拼搏的进取心,增强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Lesson 9 The Most Famous“farmer”in the world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从巩固双基-解决问题-学习能力-形成学科思维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具体目标,设计时应该具体化,分层化、可操作化。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准确发音并运用的重要词汇和短语:farmer、research、honor、technology、graduate from、come up with、in one’s spare time、It is said that等;
记住功能句型,并会运用:The grain of this rice would be as big as a peanut so that farmers could rest in the cool shadows of big rice plants.Since then,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research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ies.It is said that Professor Yuan is one of the richest people in China.He cares about nothing but his research.(2)能依据录音听懂文章大意,回答问题。
(3)熟读课文,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与技巧处理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4)能简单用所学英语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展开对不同职业的讨论,从科学家Einstein到China’s most famous“farmer”-Yuan Long-ping,从国外到国内,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继而通过任务型教学,以小组合作方式对successful man这个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3.文化意识与思维目标品质:
(1)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通过初步感知、积极获取、认真分析、仔细概括、层级创新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袁隆平为世界农业及中国人民所做出的贡献,树立爱国意识,学习袁隆平在科学领域不断探索的精神及其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3)注意观察生活和媒体中使用的英语,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矫正与强化。因此,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我对于个别学生的达成目标进行了微调,如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描述successful man/great man。经过课堂教学及工具检测评估,本单元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实现,隐性的目标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观察与验证,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初级中学
第二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培训心得体会
9月13日上午,我校全体老师到在东山中心小学学校参加由秀英区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2017年国培 计划。老师们认真聆听专家的讲座《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列举了国内外教师的教育方式及生活中许多事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我边听边做笔记,受益匪浅。讲座中一些精辟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共鸣。例如:我们改变不了教育,但可以改变对教育的理解。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教学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等。听了张老师的精彩讲座,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受应试教育作崇,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我的教育准则是:我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智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体育等“五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美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了,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时下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尤显突出,在健康人格中,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我会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听到有学生说“我不行”、“我不敢”的话语时,我总是鼓励他们:“去试试”、“你挺不错的”。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没有失去自尊心,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二、对学生信任和宽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经常反思,不断提高
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就像今天我们听了张玉彬老师的课,就与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在反思中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不断进入教育教学新境地的钥匙,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给信任和宽容,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和积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有创造力的学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以上所述,仅是我学习后的一点浅显体会,我相信每个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坚信自己以后会学习学习再学习,以求更快、更大、更高的进步。
第三篇: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初中英语的学习是学生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主要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阶段,并且随着新课改的广泛开展,初中英语在教学中更需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思维,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从而为其以后学习深层次的知识打下基础。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语言技能,如口语表达、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应试教学留下的弊端。当前很多初中学校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在英语教学中更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是让学生真正学习一些知识。教师和家长都希望看到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却没有重视,这种教学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并且与新课改相关理念是冲突的。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原有的“重成绩、轻能力”的观念摒弃,革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缺少课堂互动。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不仅仅需要学生懂得相关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将之用于交际、实践,但是就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教学只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上也缺乏有效地语言交流,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由于学习的压力很大,学生普遍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做题、背单词上,却没有时间和意识将之应用,从而导致“教”的过程和“用”的过程脱节,降低了?n堂教学的有效性。
3.学生缺乏兴趣。学生作为整个英语课堂的主体,应该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行。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这和教师较为枯燥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关系。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关键,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适当革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在学习态度上变被动为主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让其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通过兴趣带动学生产生相应的激情。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课堂教学时要革新教学理念,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沉浸在语言能力的学习中,此外,英语课堂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才课外主动学习知识,并将之用于实践,从而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做到知识学习的有效延伸。
2.生活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源于生活,要能够在教学上回归生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将学习的语言应用于生活,学生在认识到英语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之后就会更加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热情,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到学习其中,这也是学生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其中,教学生活化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首先,教学内容要更加趋于生活化。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能尽量将教学内容创设的贴近实际生活,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沉浸在学习当中。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领略英语语言的奥妙,这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从而营造出更加真实的生活化课堂。
其次,情景创设也要尽量生活化。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更加生活化的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学习新语言,课堂教学过于僵硬,那么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也只是被动的。在这里,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来创设出更加生动的教学环境,学生处于这个环境下也能够对英语知识产生更多的感悟。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时,在七年级的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来展示不同动物的照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英语知识来介绍自己认喜欢的动物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课后任务的布置要趋于生活化。因为学习不可能只集中于课堂上,还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因此在教师布置课后任务时就应该使之更贴近生活,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在课下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取一些新的知识,或者通过阅读教师推荐的书目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课下的学习时间更多,学生也可以自由支配,在更贴近实际生活的学习中提高其有效性。
三、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能够抓住风向标,其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基础兴趣的条件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对于整个初中的英语知识形成较为明确的架构。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具,尤其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是有很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杨燕芳.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学周刊.2016(01).
第四篇: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木材加工企业的调研,考察了木材加工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情况、劳动组织变化情况、从而为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改革寻找突破,为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的编制提供依据,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木材加工 企业调研 人才培养 教学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take needs of the post as the target,employment-oriented
li yue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llege,heilongjiang forestr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mudanjiang,heilongjiang 157011)
为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多家开设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其人才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劳动组织变化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制订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调研单位:大亚木业有限公司(丹阳分厂)、大亚木业有限公司(绥芬河分厂)、亚洲创建木业有限公司、圣象集团有限公司、美克国际家私(天津)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利丰家具有限公司、北京锦绣投资有限公司、青岛一木家具集团有限公司、七台河双叶家具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好家木业有限公司、上海艺级楼梯制造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木业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情况
木业企业劳动组织变化情况
木材加工企业均采用流水线作业形式,企业工作中实行协作生产,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操作分解并交给若干人,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部分操作,而全部操作由若干操作者同时进行,成果则是以分工为基础的联合体的劳动产品,同时按照计件形式进行小组和个人的工资及奖金分配。
对于人造板生产企业,均实行倒班工作制,对于家具制造企业,多实行白班工作制;对于新进企业的中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多数企业会对其进行基层培养,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最后,企业综合考虑新进人才的能力情况,进行定岗;在管理层方面,也会实行岗位轮换,比如会将江苏圣象木业与牡丹江圣象木业的管理层进行调动或换岗,以均衡企业人才需求。
调研中还了解到,对于大规模企业,往往实行专人专岗,每个岗位具有详尽的岗位职责,甚至同一岗位中仍细化为多个分解职能,如大亚木业有限公司中,会计岗位又会细分为材料成本会计、资本预算会计、销售会计、统计稽查等,在不同的工段均设置统计岗位,并派专人司职;而在规模较小企业,一人多岗的情况就较常见。
人才结构及需求状况
90%以上企业表示面临人员流动大、人员紧张的窘境,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紧缺,已经是全国木材加工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表明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设立顺应了人才市场的需求,有广泛的就业空间,应坚定办学信念不动摇。在大好的就业形势下,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不能包打天下,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层次之间,只有各司其职,合理衔接,才能形成完整和谐的教育体系。通过调研了解到,国内现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20余万家,木材加工业同其他制造业一样,已步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行列。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目前木材工业最大的困扰就是缺技术人才,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例如家具设计员、人造板生产线调试与操作工、家具生产线调试与操作工、木材加工工艺技术员、生产管理员、品质管理员、产品营销员等等。现在这些人员的缺口从全国来看,可达50万人以上,企业对木材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据统计,全国每年人才缺口达10万人,据央视最新报导,在各行业紧缺人才排名中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列第五位。全国开设木材加工类专业的中高职院校不超过20所,每年毕业人数不超过3000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通过调研发现,现在家具企业的中、基层技术管理骨干80%以上都是农民工出身,由于员工素质所限,企业的管理、技术再上等级非常困难,人才结构有缺陷、分布失衡,骨干技术人才外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现状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现在与发展需要,企业现在亟待引进充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就业和专业培养方向上,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选择适合中职就业的岗位。一方面要抓住就业好的时机,与用人单位协调好学生的安置;另一方面在培养方案设计时要仔细研究,合理设置职业岗位群,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遴选和挖掘行业岗位,按中职技能型人才的标准设置岗位,而不是覆盖所有岗位。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专业发展名副其实,办出名气,尽快做大做强,在市场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错位,具体体现如下: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只有20岁左右,且大都为90后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沟通能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这些特点让企业比较担忧,希望学校不仅培养学生的和专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工作认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会合作,懂得集体荣誉。调研中,企业家多次建议开办短期培训班,穆棱市政府、广成木业等政府和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愿意与学校共荣共赢,这说明中职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企业调研对木材加工专业办学的提示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办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同时还要兼顾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决不能培养今天的就业者,明天的失业者,要避免教育的功利性,倡导人文精神。
课程设置方面尽量将主干课程设置与时代紧密接轨,即“改传统为现代;改笼统为具体”。施行“学做合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条件尚待加强,各学校普遍存在实训室内设备略显老化,缺少前沿先进设备的进入,与企业先进生产工艺与设备脱节,经常出现在学校学习的是企业已经淘汰的设备和工艺,不能完全做到与时俱进。
第五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7月2日上午,我校全体老师到金盘实验学校参加由龙华区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20XX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金盘实验学校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老师们认真聆听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张玉彬老师的讲座《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张老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列举了国内外教师的教育方式及生活中许多事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我边听边做笔记,受益匪浅。讲座中一些精辟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共鸣。例如:我们改变不了教育,但可以改变对教育的理解。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教学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等。
听了张老师的精彩讲座,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受应试教育作崇,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我的教育准则是:我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智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体育等“五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美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了,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时下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尤显突出,在健康人格中,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我会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听到有学生说“我不行”、“我不敢”的话语时,我总是鼓励他们:“去试试”、“你挺不错的”。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没有失去自尊心,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你必须这样做。在人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做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换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儿童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问在语言文字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练习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训练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读、问、写的机会,引导学生“乐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
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就像今天我们听了张玉彬老师的课,就与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在反思中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不断进入教育教学新境地的钥匙,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给信任和宽容,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和积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有创造力的学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
以上所述,仅是我学习后的一点浅显体会,我相信每个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坚信自己以后会学习学习再学习,以求更快、更大、更高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