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的概念教学中有效方法
高中地理的概念教学中有效方法
晋州市第五中学 李巧玲
地理概念反映的是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它作为地理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直接影响到地理判断、推理与论证。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三、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
因此,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
四、顺口溜记忆法
对于一些简单枯燥的概念还可以编成顺口溜,给学生记忆。比如:太阳的八大行星就可以这样记忆: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还有对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字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可以这样去记: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还应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形成概念时,不仅要使学生背诵概念的词义,而且要使他们会论证、会运用这些概念。教师设计一些习题,在分析概念后及时进行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又能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篇: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
易园巧
【摘要】 概念是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生物学科也不例外。本文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了初步总结,用教学实例阐明了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四种方法,只要使用得当,便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概念教学;课堂效率
【正文】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抽象、概括,舍弃了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并据此把同类事物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事物的概念。
知识,从其结构来说,是概念与概念间所形成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因此也可以说概念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概念的掌握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学科也不例外。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正确的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
初中生物学首次让孩子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也是让系统知识取代模糊印象的一个桥梁。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来说,生物学的感性经验很多,如何让学生
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如何在他们的大脑中绘出一幅比原来更加美丽的图画,如何让他们保持原有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甚至让他们日后成为一个有专业水准的研究人员,我认为都应该从生物学基本概念入手。下面我就用具体教学实例来谈谈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
一、让学生找出概念,帮助他们理解概念
如:在讲生物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我先问学生两个问题:
1.你认为什么是生物的生活环境? 2.什么叫生态因素,它分为哪两类?
有的学生说:环境就是空气清新,草木茂盛。有的这样描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许多鲜花,有高山、有流水,环境非常优美。而教材中环境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由此看来,学生对环境的理解是事物的表象,是学生的感性经验,而教材中所表述的环境则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感性经验中的环境是直观形象思维的结果,而教材中的定义则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从经验思维到理论思维的转换。
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从教材中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求学生将这两个概念下面的文字划上横线,并大声朗读体会,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当你在家时,家这个空间就构成了你的生存环境;到学校后,学校这个空间就构成了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这样的场景设计,突出环境的本质之一“生存空间”。
当你在家做作业时,家人在旁边看电视,肯定会影响你做作业的速度。现在咱们正在上课,同学们在听课,但是如果有个别人在说小话,做小动作,势必会影响教师讲课,你们听课。这种情况如经常发生,势必会影响你们今后的发展,那么,家人或这个同学就构成了影响你们生存的因素。看电视的家人、做小动作的同学、空气、草木、鲜花,高山、流水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因此它们被称作环境。通过这些例子突出: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这一本质。
二、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形成正确的概念
如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内容就概念而言,除了生态系统外,还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其中,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比如提出问题:你的家乡在哪里?环境如何?学生回答:我的家乡在米易,山清水秀,环境很好,有森林、果园、河流、各种鸟类……
教师小结:你的家乡米易县城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安宁河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灵官山是一个生态系统,此外一块农田、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地球,小到一个池塘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接下来教师可以追问:“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是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种成分之间有何关系?各种成分有何作用?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什么角色?为什么把植物称为生产者?把人和动物称为消费者?把微生物称为分解者?”(特别注意: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与人类社会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何差别,这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一个难点。)
简而言之,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它们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非生物成分则指阳光、水、空气等。
最后列举有关生态系统的正反实例,强化概念教学。如: 1.龙肘山是生态系统吗?(是,它由山上的各种非生物
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2.池塘里的所有鱼是一个生态系统吗?(不是,因为鱼是池塘中的生物成分而不包括非生物成分。)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生物学现象(事物的表象)和学生已有经验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现象认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和讨论,归纳找到隐藏在表象下事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和本质属性,从而概括出生物学概念,完成了概念的教学。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具体实例,从而达到巩固概念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时注重学生抽象概念的形成
比如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生物学基本概念,学生既不易形成,又不易理解,而学生形成并理解了这三个概念,对于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的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到组织、器官、系统,然后结合装片加深对各组织的认识,再结合人体本身,指出人体中的各器官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各个系统。最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一步理解细胞如何分化形成各种组织,不同组织如何构成器官,不同器官如何构成系统。当然,到此为止学生对于抽象的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概念也已形成。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中,对于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
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和学生平常认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出入,后两方面也容易忘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我通常将“身体上”和“心理上”写在眼睛位置,将“社会适应”写在嘴的位置,画成一个笑脸好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效果不错。
四、在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中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讲述光合作用这一概念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过程。首先,从“柳树生长之谜说起”实际上是简略介绍了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从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入手,介绍了他只用雨水浇灌柳树,5年后柳树增重80多公斤,土壤仅减轻不到100克。他据此认为柳树重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水。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利用小树、绿色植物、蜡烛和密闭容器证明了植物能释放氧气。1778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进一步证明,上述情况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才有可能。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需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实,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还能够合成淀粉。这段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且经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漫长过程。当然,结果证明补充这些知识非但不增加学生负担,反而使学生兴趣陡增,理解深刻,相关知识点掌握非常牢固。
【结语】 如何让学生对生物学保持原有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关键。通过上述几种教学方法不难看出,无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舍弃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事物的本质特性”是概念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突破这一关键点,并能恰当运用举例、朗读等辅助教学的方法,再加上艺术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那么我们的课堂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心理学(章志光主编)
②生物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③生物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④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龙泉教育 陈良)
第三篇: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
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以下就是全部预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决不是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辞旧迎新,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教育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受系统科学、传播学、学习论、教学论等理论的启发,不断探索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现代教学设计的研究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摒弃无效教学,改善低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实践问题的挑战,也是国际教育比较的启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有效性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有效性教学成为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热点。
二、对有效教学的初步认识(一)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即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咨询、能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如ChrisKyryacon提出的“背景变量(教师、学生、班级、学科、学校、社区、时机)→过程变量(教师观念、学生观念、学习的任务与活动的特点)→产出变量(认知或情感方面的短期结果或长期结果)”。
(二)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
1、基础性:①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②是否注重个别差异;③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④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2、发展性:①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②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③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④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①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②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三)有效教学的理论:
M·希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
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 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 学生教别人:90% 为什么我们讲课的效率那么低?由“教师讲授:5%”可窥一斑。
为什么洋思中学的“兵教兵”方法效果比较好?由“学生教别人:90%”深受启示。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社会,无论教育多么快速的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的宝贵思想还是不能少。
希望通过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达到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光辉使命。(三)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从广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从狭义上来理解,有效教学指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所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称之为“有效教学论”。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也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对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的认识
现在对教学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于教学设计这一概念却能够达成以下一些共识:⑴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教师、学生、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境等诸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⑵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⑶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在“有效教学理论”的引领下,我几年来积极在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从提出至今历经“有效教学规模”、“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设计”三大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同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和模式的有效教学都必须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指导”和“有效激励”这三大环节。
我所进行的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立足于“有效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着力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备课、指导、激励方面的设计,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构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目的的思考和实践。
四、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一般策略
(一)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解决地理学的问题要通过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和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来实现。但是,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在高中的开设相对地理学科而言,相对滞后,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可能对地理学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可能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做法是:(1)提炼核心问题、层层剖析;(2)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和“WHAT?WHERE?HOW?WHY?MORE?”的探究模式。例如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在众多难点的课时体系里,紧紧抓住“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描述季节?”两个核心问题;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在多和杂的知识点中,紧紧抓住了“地球上有哪些水体?地球上的水如何存在?”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学习有针对性、让学生学习有方法、有可能、并有“完成”和“成功”的体验。运用“几何地图”把复杂的区域问题展现在简单的几何地图上,在用几何地图构建起区域知识的基本构架后,再通过“WHAT?WHERE?HOW?WHY?MORE?”即“这块土地是什么?这块土地在哪里?这块土地怎么样?这块土地为什么这样?在这块土地上过去发生什么、现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的探究模式,用几何地图把区域知识丰富起来。
(二)追寻地理美学——引领地理学习的思想和行为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因此,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向学生介绍学科知识的体系,让他们了解学科的优势,也让他们洞悉学科的缺陷甚至弊病;但是,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更懂得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必须先激发其求知的原动力——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地理学的教师,我深知地理学很美,而美孕育着兴趣,因而在地理美学的追寻与体验中,着力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正确性,而首先是十分有趣;在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中,我不能强求体系的完备无缺,却也努力在各方面多做追寻探求,在哲学中、在逻辑学中、在自然科学角度、在人文科学角度、在几何图形中等,最大的目的是恢复兴趣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师”地位,从而使读者进而产生一窥其知识领域的强烈愿望,并在以后一旦进入体系后,不仅能较容易地掌握它,而且能够重新审视它!对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⑴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哲学观点
⑵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方法论
⑶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其他美学要点
例如在高一年级,学生没有正式地接触过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哲学观点还远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生活体验。但是高中地理必修1要描述和探究的是“自然地理”,直接面对的是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课程背景下,清晰地并且不做深入要求地提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哲学观点,并提示学生要认真记录,日后必是大有用处──当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时,老师重新提出这个哲学观点时,学生便有所警觉;当学生学习《大气运动》时,便对这个哲学观点进行有所讨论;当学生学习《水的运动》时,学生已经恍然大悟;当学生学习《地壳运动》时,学生已经对“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哲学观点深信不疑。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更可贵的是,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同时,运用了哲学观点,把“自然地理”的行星地球本身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这地球的四大圈层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哲学观点有机地串成了一条主线,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世界观体系。
在高一年级,学生也没有正式地接触过方法论,而在教学正式进入“自然地理”体系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在回顾和总结相关生活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在“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这个专题上给学生提出“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论,并强化学生必须把这个方法论作为“自然地理”学习的主干线索,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明确当时所进行到主干线索的哪一个环节。当学生完成了《行星地球》──整体、《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局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学生便完整地掌握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论,同时也深刻地掌握了自然地理的学习线索,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例如在讲述“中国地貌”时,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多种多样,强化记忆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能更好地完成高层次的课标要求——为祖国秀美河山而自豪。但是,地理美学,地理的几何美就能很好的解决基本的知识体系要求和高层次的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中国地貌中,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构成了一个网格平面,网格平面的线条就是山脉、网格平面的每个小格不是高原就是平原、盆地、丘陵;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也能展现着美妙的地理几何美学。
(三)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来落实,强调以下主要环节:
⑴学习思路(或本课时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⑵知识准备
⑶学习过程(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第三个问题……)
⑷课后疑问(“我的疑问”、“我想更多掌握的问题”……)通过学案,落实地理学习的思路、核心问题、准备、过程、练习巩固和疑问等细节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双基落实上基本达到“节节清”的预期要求。
(四)把生活经验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地理知识形象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因此,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地球和地图”时,利用学生切西瓜的经验,在学生中展开一次“经纬线和经纬度”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切西瓜的方式大致归纳为两种切法:一种是先把瓜从中间切为两半;另一种是先用刀把瓜从瓜头向瓜尾切成两半。教师分析第一种切法:平行中间切面,再切无数刀,可以切出无数个圆,每个圆代表地球上一条纬线圈,中间切面代表赤道,地球表面就有无数条纬线。给每个纬线圈上标上度数,就可以用不同的纬度表示不同的纬线。纬度实质是线面关系,即从每条纬线圈上任一点向中间切面(赤道面)圆心连线,所连线与中间切面(赤道面)的夹角就是该纬线圈的纬度,纬度最大是90度。按第二种切法,并且每刀都切到瓜头和瓜尾也可以切出无数刀,每刀切出的曲线就代表一条经线,给经线标上度数就是经度。经度实质是面面关系,即两个切面的夹角,最大只能是180度。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有用的地理,自然地开启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大门,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五)把游戏活动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使抽象规律具体化
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就要通过各种手段使抽象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比如在讲“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一规律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每组选出两位学生,一位代表地球,一位代表太阳,在代表地球的同学腰间系一条有颜色细带子表示赤道,在代表太阳的同学相同高度的腰间绑一只发光的小手电简,表示太阳光。让代表地球的同学侧着身体(模仿地球在宇宙空间的倾斜姿态),在事先画好的椭圆轨道上慢慢移动,让代表太阳的同学站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缓慢转动身体使手电光始终照到代表地球同学身上。这样其他同学就非常清楚的看到,代表地球的同学在椭圆轨道上移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手电光在表示赤道的细带两侧也移动了一个来回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另外,让代表地球的同学不要倾斜身体在同样的椭圆上再移动一周,这样同学们就会发现手电光始终照在代表赤道的细带上。这样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及规律,进一步认识到黄赤交角的重要性。(六)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如果设计合理,也是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内容。
再比如讲热力环流这一规律时,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讲到这部分内容正好是秋末,上课时把门开了一条小缝,让学生把备好的火机打着,分别放到门的上沿和下沿观察火苗的方向,大家清楚的看到把打着的火机放到门的上沿时火苗向外,当放到门的下沿时火苗向内,接着让学生探讨原因并绘出简图,这一节的难点也就很容易的突破了。总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认识具体、深刻,设计一定的实验情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七)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学科学习中,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否能用地理学专业术语来表示、描述、解释地理现象及过程。另一方面描述的文字是否符合逻辑,前后是否一致等。把学生的生活观察应用到课堂,可以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在讲到我国气候和水资源的分布时,设计了一道讨论题,让学生观察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谈南北方的房屋结构差异,这时学生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让各组派代表分别从屋顶的形状、房屋的材料、房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陈述,把各组的意见归纳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南方的房屋特点体现了通风避雨;北方的房屋特点体现了透光保暖。让学生在这一结论基础上进一步推测南北方的气候和水资源的特点,这时学生很容易得出南方高温多雨而北方寒冷少雨。
贴近生活进行地理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给学生以生活的启迪,使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八)经营有序课堂,构建有效教学
有序课堂是构建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有效教学反过来更能促进有序课堂的建设和经营。在构建有序课堂方面,主要特别注重以下环节:
⑴认真对待每个班级的每一节地理课,负责任地上课,给学生传递积极的职业态度
⑵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用心上课,给学生传递学科教学和学科教师魅力
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学生体验学习任务可完成的感觉和成功感觉
⑷真诚热情地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你的正直、严肃、公平、真诚和热情
⑸不放任每一个必须干涉、纠正和教育的环节
第四篇: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究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究
【内容摘要】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取得教学效果。高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帮助学生养成对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强化社会实践。
【关键词】
高中地理;有效课堂;学习兴趣;问题设计;第二课堂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包括如下三重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当前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如何适应这一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呢?下面我们将分三个部分展开研究。
一、帮助学生养成对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从教学有效性角度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听讲状态,如若学生听讲认真、发言积极、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则教师的教学状态也较为亢奋;如若学生听讲懈怠、发言欠缺主动性、怠于思考,则教师的教学状态也难以被调动起来。而之所以出现后一种状况,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设计能够引发其学习兴趣的特定情境,因而直接导致学生在课上学习状态不佳,有鉴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认真备课,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而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能够引发其地理知识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亦应当注重对自身教学艺术的提升,如若教师的授课语气过于严肃刻板,尽管能够确保课堂纪律,但同时也对学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学生在教师威严的仪表下,怯于发表见解,造成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并且学生长期浸染在此种环境下,其也难以养成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注重语言的诙谐性,尽量为学生介绍一些能够引起其兴趣的地理知识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所在,进而养成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气候这个版块的时候,我就把厄尔尼诺现象、蝴蝶效应等进行了讲解,顺便讲解了每一年每一次台风名字的由来,这些都让学生感觉到离现实比较近,因为经常听说,可是来源却不清楚,这样的小科普让学生对地理感觉很有兴趣,因此就会认真配合教师的教学,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时间长了,还有的学生会在课前预习,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还会去查找资料证实,养成了良好的地理素养。
二、优化课堂问题设计
课堂中提出问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合理创设问题,创设启发性问题,提问角度应当新颖别致。
1.合理创设问题
教师在向学生提问之前,应当注重问题设置的合理性,以免因问题过于简单,使学生未能从中受益,亦应当避免问题过于深奥,造成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丧失兴趣。因此,教师为学生所创设的课堂提问问题,必须在突出教学重点知识与教学难点知识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结合其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并且通过对教师提问的作答,使学生能够从问题的思考和作答过程中真正有所受益。
2.创设启发性问题
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时,应当认真考虑将要提出的问题能否对学生有所启发,能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而有所锻炼。同时,教师在提问时,必须改变以作答正确与否的评价模式,而是应当帮助学生分析其问题思维过程,使其认识到自身之所以作答错误的缘由所在,进而避免日后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3.提问角度应当新颖别致
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出问题的思考,帮助其实现对习得的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回顾和巩固。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即教师的问题提出方式应当尽可能地新颖别致,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进而踊跃做答。
三、强化社会实践
高中地理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理论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于地理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但是如果能够开展第二课堂,将实践性提升到一定高度,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作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把学生带出校园到临近的工厂参观,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讲授《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时,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入手,事先按不同任务安排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观测一天内沙子和水在早、中、晚三个时段的气温,通过仔细观察沙子和水的温差变化,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为教学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设下铺垫,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结语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平均分到每一科目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提高教学有效性,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地理学习水平的提升。
第五篇: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课程的实施与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与探究方式的转变。在此,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尝试与探索,淡一淡对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
一、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反复的尝试与探索,总结出了“导学案自主预习-检查预习、交流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学生小结-课堂检测、反馈矫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1.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导学案的设计既要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和学生实情。做到“质”的完美,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有所作为,又要做到“量”的完美,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使预习的效果达到预期。同时,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以免学生感觉问题太“大”,无从下手。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前对导学案进行批阅,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使课堂教学重难点更加明确。
2.检查预习、交流质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交流,并引导学生试着在小组内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一来,师生双方都会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进而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任务。另外,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往往不好意思请教老师,时间一长,问题越积越多,就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小组合作学习则能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合作探究是课堂上最常见的小组讨论形式。合作探究的内容要精心设计,难度适宜,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开放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安排小组讨论时,不能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以及难度较高的问题作为讨论主题。例如,在教学工业区位选择的相关内容时,我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假如你是投资者,有意在我们家乡工业园区投资建厂,为了了解该园区的投资环境,在浏览该工业园区的网站时,你最希望看到的内容有哪些?简要说明你的理由。②如果你是县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参与了该园区的网站建设工作,在网站中介绍该园区的投资环境时,你认为需要向投资人展示哪些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推举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最后总结得出工业生产区位条件。
4.教师点拨、学生小结。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把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展示和交流后,其他小组可对其进行质疑或补充。教师要针对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存在争议的问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并适当作出点拨,最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解决疑难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解决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分析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时,既要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还要考虑技术条件。
5.课堂检测、反馈矫正。课堂检测必须在课堂中当场完成。检测过后,学生要展示自己的答案,并由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改。检测的习题设计非常重要,既要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统一性要求,又要照顾到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差异,分层次设计习题,避免“一刀切”。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有能力参与,最终达到共同提高这一目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作学习要有针对性。当遇到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仅靠个体的力量不能解决的时候,教师即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而对于从课本中就能找到答案、难度很低的问题,则无须安排合作学习。
2.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给足学生讨论的时间,否则学生在未进入问题情境,思维没有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容易被他人同化,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3.避免两极分化。有人说,小组合作学习完全是优等生的天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确实比较占优势,有时往往不等其他学生思考,他们就先把答案或者想法说了出来。这很容易导致两极分化,使部分学生失去信心。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对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意识、口语交际、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