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3:5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第一篇:“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潜能的终极目的。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在这对矛盾中,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

把握“互动式”教学原则,是有序、高效地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互动式”教学原则包括能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等方面,本文侧重从理性层面加以探讨,并结合历史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能动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有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的有序地紧凑地进行。

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

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作用,一是“导读”,通过精心设计阅读提纲,指导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提纲包括简要提示、教材基本线索和学习要求。讲授《洋务运动》时① 以历史特征作为提示:A、封建统治危机 B、西方技术传入 C、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基本线索: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影响。③、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划出重点知识、比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评价洋务运动。二是“导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潜能。问题的设计要立足教材,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拓展思维空间,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例如《亚洲经济的发展》,可先后出示三个思考题:① 亚洲的自然地理有哪些最突出的特点?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②、韩国和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什么?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③亚洲经济的发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该如何解决?问题的设计主要基于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加强学科知识渗透,强化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和思索。三是“导学”,通过学法指导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阅读教材的方法,比较异同的方法,评价历史的方法,解题方法等等,都应让学生掌握。

关于发挥教师的调控功能的作用包括组织调控、时空调控、情感调控。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强,“互动式”是较开放的,但不是“放羊式”的,任其自由的话,课堂教学会处于痪散状态。因此要求教师在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有序运作。教学方案的执行、教学的反馈和交流、突发性情况的处理都须纳入调控之内。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和控制要有预测,并根据实际进行调整,要给予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并合理地安排和布控。另外,教师情感的感染力是十分重要的,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善于应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调整学生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理智感。

二、突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的人和有自觉的、有意识的人,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的结果。

要落实学生学习主动性原则,必须在“我要学习”——“我能学习”——“我会学习”几个环节上下功夫。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意识。学习目的性明确,方能转化为自觉学习的行为。从终极目标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智力型人才,学生现在不通过学习来发展个性和提高各种能力,将来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从学科目标看,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不是单纯地应付升学考试,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它能使人丰富知识,涵养品德,健全人格,发展特长。学好历史,发展自身整体素质,终身受益无穷。

第二、培养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首先应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它是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前奏曲,预习要写出预习提要,通过感知教材,初步认识学习内容,才能延伸到深化理解的层面。其次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投入,善于参与到教学中来。再次要学会与他人交流,质疑问难,互问互议,各抒已见,教学相长,相益得彰。例如在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这一章,教师提出“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让学生相互探讨和争辩,一部分同学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认为:“从政治革命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有的学生认为:“从社会性质的变化看,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他们都以史实为依据,对自己的观点作了充分的论述。形成多边互动。

第三,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研能力。从实质而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程度和质量,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自研能力。教师的导向作用是催化剂,那么学生的自学自研能力则是内在动力。当学生具备了自习能力,自己获得信息的能力,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才能对教材知识有新的认识和体会,才能进一步探求新问题。

三、现灵活多变的动态性原则

由于教材类型的不同,学生对学习需求的差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选择,尤其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不断交流和反馈,使“互动式”教学模式处于动态之中,动态教学成为“互动式”教学的突出特征。

首先,变静态的教材知识为动态信息。历史教材是静态的,要求我们按认识结构及教学需要进行重新编排设计,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使之成为更具生动直观的信息。例如“红军的长征”这个子目的教学,用多媒体展示活动的《中国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和遵义会议、三大主力会师等等历史图片,用音响播放《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用兵真如神”„„,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感和感染力。把教材的子目变为问题的形式出示,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处于活跃的状态,这也是变静为动的方法,例如把《鸦片战争》的第一个子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改变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使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去认识。

其次,变被动听讲型为主动学习型。从学习的角度看,除了获得信息外,还需要内化为自我的成果,因此,学习过程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活动,还需要多动口、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各种学习器官的功能。

再次,变单一性教学方法为多样化教学方法。依据教材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能适应动态教学的需要,也才能真正改变单向传授型为反馈交流型。例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这节教材,主要展现太平天国前期军事斗争的历程,难点相对较少,可采取“读、讲、议、练”交替的方法。又例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可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方法,重在师生共同分析交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四、创设宽松和谐氛围的民主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空间不是真空场所,它充满着无形的但又是最敏感的人为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习情绪,竟争的学习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平等和民主的教学氛围,构建富有挑战和竟争的教学机制,确立正常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已是“互动式“教学过程不忽视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风尚,相互理解和沟通。教师要关爱学生,宽容大度,摒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勇于参与教学,乐于参与教学,教与学才能共融互促。

应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通过调查意问卷,近85%的学生喜欢历史,有45%的学生不爱历史课,更怕历史考试。其中有教学方法和考试压力的因素,也有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因素。重视学习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增强自信心,也显得十分重要。

应体现愉快的学习过程。改变灌输式和填鸭式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展示自我,施展才华,体验学习成果,学生必定爱学历史,乐学历史,学好历史。

应引入竟争的学习机制。提供开放的又是平等公正的学习机会,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把参与学习的程度作为学习成绩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把有创新性发言的情况作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习的气氛和学习的情绪将更加浓烈。

第二篇: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

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

平寨小学探究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

主要的表现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与学习方法;学生提出意见,由教师进行分析和归纳。

(二)初学新知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和应用──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初步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

(四)巩固知识──运用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进行练习,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五)作业──师生共同讨论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以考查本课的实际效果。这一模式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及时地了解课堂的动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

呼兰区顺迈小学位于利民开发区内,始建于1999年,是伴随着开发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所学校。学校秉承“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让教育充满阳光,让学生体验幸福的成长过程”的办学宗旨,以培养“阳光学生”、培育“阳光教师”、打造“阳光课堂”为目标。学校从2009年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课改意识、认真学习课改念、积极投身课改实践,主动推动课改进程。几年来,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课改主阵地,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探索教师梯级团队培养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初步显现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形象。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先后经历了“三段五步”教学法、“生本课堂”“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三个阶段。课堂也逐步走向了开放、自由。现阶段我校试行的是“学导互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独立自主地学习。其本质特征是: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学生自主地、直接地、快速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课堂上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由学生主动进行的个人、小组或班级的自主学习。个体和群体相结合,变“讲堂”为“学堂”这是对传统习惯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同步教学和学生被动依赖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彻底否定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启发而“不启不发”乃至“启而不发”的课堂现状的重大突破。

在“学导互动式”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抛砖引玉的人。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做到恰到好处的引导。在这种体系下,教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和感染学生,以一种符合人性的态度去解决学生自主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师生关系也从传统的从属关系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创造与提升的关系”,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的平等关系”。

一、转变思想认识,增强课堂教学改革意识。

课改之初,我们就确立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善学、乐学“的目标,几年的“三段五步教学法”的实施,使我们收获了很多富贵的经验。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逐步意识到该方法的不足,禁锢了教师和孩子的思维,过分模式化,孩子自学压力过大等。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呢?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我们决定从钻研理论入手。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把学习、理解、贯彻和实施这一理念作为课改的重中之重。在各年级、各学科教学中植入这一理念,为课改实验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课改伊始,我校从领导到教师,深入学习了课改新理念,形成了上下统一的认识,做到了:人心思进、人心思改、人心思创。

二、加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我校以“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1.建立“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名师化发展。为使教师在专业化方面有更高的追求,打造名教师队伍。我校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改革能力。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中,一是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定位、工作目标、条件标准、职责任务、组织保障、考核评定等内容;二是成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的组织机构,确定了名师工作室总领衔人及专家顾问团队,为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三是在学校名师工作室的总领下,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目前我校组建了语文阅读、写作、写字、读书、数学、英语共6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学科团队建设工作;四是根据名师工作室成员标准,在教师队伍中遴选出名师工作室学科领衔人、带教成员,制定名师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规划,完善名师工作室基础条件;五是根据名师工作室职责任务开展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活动,课例研究、技能训练、自我研修、教材开发、集体备课等一系列课程改革活动;六是依托网络载体,建设学科工作室博客,搭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宣传、展示平台,增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透明度,形成教师队伍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良性竞争,有效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促进教师名师化发展。我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校内优质教师资源,在培养优秀教师的同时,成长优秀教师团队,确保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

2.组建“心灵花园工作坊”,为青年教师找家。组建“心灵花园工作坊”,是学校继成立“名师工作室”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团队拓展、心理咨询、亲子教育、业务研讨、关爱社会、亲近自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培养青年教师爱生活、爱工作、爱家人、爱自然的积极情感,老师们可以在这里谈体会、倒苦水、发牢骚、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在相互倾诉中获得释放,从而激励青年教师把握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将自己的成长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借助学校宽广的平台,更好的、快速的成长。

3.实施“结对子工程”。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欠缺,教育思想有待转变,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实际,在校领导的努力下,我校成为了“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教研基点校”,借助这一优势,一部分青年教师与市教研院的教研员们结成了帮扶对子,如我校孙立勇老师多次得到了市教研院数学教研员杨瑞松老师的指导,王美英老师则在英语教研员马老师的指导下,多次参与全国、省、市及赛课;语文教研员于志强老师则与我校五年级语文老师组建了网络教研团队。在他们的帮扶下,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也为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4.抓教师梯级团队建设。通过几年课改的实践,我校教师的执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了“校教坛新秀、校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省骨干教师”五个教师梯级团队。每个团队有相应的准入条件、完成的任务目标、具体推进策略和量化的考核标准,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推动教师自我研修、专业发展、主动提高。

三、抓实校本教研,优化师生教学行为方式。

课程改革是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伴着新课程一路走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发展意味着生存与竞争,持续发展意味着创造和动力,科学发展意味着生命和活力。强化校本培训、扩大对外交流、开展校外学习、组织团队合作,让教师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培训中,通过创设特色情景,引导教师在活动的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的提高。

1.完善“八个一”研究制度:每天进行一小时阅读,每周听一节同伴随堂课,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设计,每学期上一节教学研讨课,每学期写一份教育科研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每学期命一套高质量的测试题,每年参与或主持一个课题研究。

2.坚持校内外听课学习“三四要求”:校内听课“三个一”,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建议;校外培训“四个一”,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照一张带有会标的照片,做一次交流汇报,把学习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有一点变化。

3.备课与教研一体制,推行“四五三九”制度。

精通教材,熟悉教法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开展“我与课改共成长,我与学生同进步”活动,要求教师必须真正认识到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在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具有收集、处理、交流使用信息的意识和技巧,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交给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科教研组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我们以六个团队为教研组,每学期由组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并在学初即做出详细的分工及时间、内容安排表,由本组负责人带领按时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听评课、问题研讨、在线学习等。是一次新的提升,每一次撰写都是一次教学的积累,每一次参与交流都是一次精彩的汇报。通过交流、讨论、切磋、协调、合作,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老师们深刻体会到在研讨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研究的素材,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都带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每一次精心的设计都

二是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坚持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课堂有效性。为保证集体备课工作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年级学科为单位的备课组,每周落实了半天时间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周由主备人初备,备课组研究讨论联系领导参与检查、考核、评价的方式,如今我校在备课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个人初备,生成预案──集体研讨,博采众长──个人复备,彰显个性──教后反思,逐步提升”。

同时坚持备课、说课、议课、上课并进,使集体备课真正受到实效。

4.创设研究的平台和机会。多给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多给教师锻炼的机会,多给教师研讨的机会,多给教师展示的机会。“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不断接受新思想、新方法。学校先后邀请国家、省、市专家学者20余人次到校讲座,先后派出40余人次参加省级及以上的培训学习。

5.示范引领,“教、研、修”一体

一是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充当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在课改前期,由各学科骨干教师上示范引领课,全体教师观课、议课,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联系实际课堂,使自己对“学导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进而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二是组织“一人一优课”活动,对青年教师的示范课进行诊断。在充分理解了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由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上示范诊断课,及时发现课堂中的问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深入每位教师的内心。

四、抓好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新课程研究力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要有理论支撑,又要有实践平台,大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新课研究力的重要途径,1、从小问题研究入手。学校倡导教师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目的。学校成立了教研室,由教研室牵头,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构建了“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再行动”的研究模式,课题研究工作提高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在反思中总结,在建构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课题研究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并把自己的感悟、经验、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积累分析,总结提炼,从而建构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

五、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差异发展。

“学导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倡导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我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一是积极探索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突出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学导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工作思路,努力创造条件,开发和丰富校本课程,让学生“动”起来,学习“活”起来。学校打破行政班级制,实行“走班制”,将校本课程的选课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课程设置大变革。学校在完成课标基础课程外,利用和开发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科学等实验教学课程拓展变化最大。

活动内容大拓展。我校依托师资和设备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了“读书节、学科节、艺术节、体育节”及主题月活动,每个学月的主题活动,已成为学生的期待和向往。结合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活动,学校还充分利用每天的大课间、下午课前等时间,按年级开展不同类别的体育锻炼,如一年级的踢毽子、二年级的短绳、三年级的乒乓球、四年级的羽毛球、五年级长绳,六年级体能素质训练,七年级武术操,八、九年级素质练习等项目的活动。

教师能力大提升。选修课程的设置,挑战了学校管理者的胆识和气魄,锻炼了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选编教材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拓展了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教师们编写校本教材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学国学经典诵读6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6册,盐都文化等,校本课程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

回顾课改十年,我们也有失败和教训。新的教学行为方式还没有完全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个体发展参差不齐,名优教师层级、级别和数量不够,薄弱教师依然存在;校本教材开发不够系统,还没有投入普遍的应用;学生的学习习惯、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能力和第二课堂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继续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形成我校特色,促进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切实践行学校“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理念,实现“省内一流,川南知名”的办学目标

第四篇:互动式教学模式 百科

互动式教学模式产生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课堂教学、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于“苦读+考试”、“计算+逻辑”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满堂灌,实质上是灌输式,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课改的要求,社会对人才需求,而“互动式”教学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强调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教育目标。

互动式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1、合作教育论。提倡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合作,完全排除对学习的强制手段,培养民主个性,教师在愉快的环境中紧张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快乐地学习。

2、罗杰斯教学观。主张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潜能,并能够自动地发展自身的潜能,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是人际关系,是情感态度。

3、素质教育创新观。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的创新教育中,应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非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自发完成自我建构。

互动式教学模式基本结构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启动阶段

教师首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新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2、引导学生探索、自发交流提问、联动阶段

在引导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铺设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操作时要注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对探索过程的不同风解、疑难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能各抒已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进而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难点,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

3、教师答疑点拨、适是强化拓展,能动阶段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通过教师当场答疑,将解决问题中失败的思路暴露出来,让学生从中领悟成功之路,看到思维的全过程,并启发他们对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加以引伸、变化。

4、展开变式探讨、自我体验归纳,创新阶段

教师应精选例题和习题,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展开变式训练,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答新情境下的问题,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无认知体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识,通过归纳总结,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讲究教师要服从学生,教案要服从课堂,进度要服从效果。

2、过程性原则。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能达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概念、公理、公式、定理、法则),解题思路(方法、规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3、交流性原则。模式中创设学生探索交流提问这一环节,是提供学生小范围内交流互动,完全摆脱教师的说教和书本的权威的束缚,给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的广阔空间,在变式探讨、体验归纳这一环节中,先是各自尝试活动,再是教师点拨。接着师生交流,通过这一环节的交流,不仅优化解题过程,而且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散性思维能力。

4、创造性原则。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教学设计要有创新意识、要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索、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反馈性原则。这是任何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原则,但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操作中,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绵情况,做到及反馈、及时纠正,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评价

实践证明,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生动、活泼和强烈的好奇心、表现欲的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既注重“双基”的落实,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课程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小结

目前概论课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的现象,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的教学过程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虽然经历过几次小小的挫折,但在学生们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受益匪浅。

总结经验如下:

1、教学中盲目堆积案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听课,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授课过程中穿插了很多案例,而每个案例都讲不透彻。最后下课后,学生只记得讲了什么有趣案例,而没有记住授课的内容,以致本末倒置。这样使用案例,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如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2、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作为教师仍处于传授者的地位,从案例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所涉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均处于主导。真正让学生来思考、分析、讨论的情形并不多,反省一下,多为举例教学。在这种情形下的课堂,学生仍是看热闹的外人,而没有真正深入到案例中去。没有积极的思考,当然就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和收获。

基于个人对于案例教学的思考,形成了一篇名为《探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案例选择与解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的论文,并获得“六届辽宁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征文比赛”二等奖。

仅此论文,作为总结的一部分,向领导汇报。

(一)原理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可听性:案例导入使抽象概念生动鲜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具体知识的概括、总结与再思考的方式,达到对世界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把握。静态的基本原理是枯燥的,它们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应用的过程中。为此,《原理》课必须以案例为铺垫,使其生动化。比如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节讲授中,教学案例是“南街村模式与华西村模式”的比较,不仅使学生看到中国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而且使学生能够领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管理方式、多种运行机制共同发展。又比如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上,选用关云长败走麦城的典故。关羽并没有真正接受诸葛亮的劝诫,他把孙权看成是同曹操一样可恶的“碧眼小儿”;同时打击曹、魏两家,主次不分,全线出击,最终酝成地失人亡的悲剧。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增强了学习兴趣。

2.通俗性:案例介绍加深学生对深奥理论的理解

学生不是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有些基本原理教师觉得容易理解,学生就是想不明白,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阅历与思维方式有关。“案例教学法”能使抽象理论具体化、通俗化,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死记硬背的习惯。比如“哲学”中所讲的“属人世界”,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他们所认

为的世界就是基本粒子与场,不自觉地停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层次上。授课中可以通过对“费尔巴哈生平”的分析,讲清这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为什么不能冲破历史唯心主义牢笼。经过讨论,使学生对机械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个比较清晰的区分,从而带动一系列难点的解决。又比如,学生对“认识来源于实践”感受不深,觉得很多成功来源于灵感和偶然。教学中选用摩尔根纂写《古代社会》一书的案例,向同学说明,为什么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摩尔根能写出研究原始社会的一部杰作?这离不开他的亲身实践,他除了对欧、美许多未开化的原始部落进行调查、考察、分析外,还在印第安易洛魁部落居住了40年之久,对原始部落的经济、社会组织、婚姻、家庭、习俗、宗教各方面都有了透彻的了解,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灵感和机遇的捕获,往往是多次实践的结果。这些都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从而有效克服了机械的思维模式。3.实用性: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必须要满足学生探索社会问题的需要、追求事业成功和日后人生幸福的需要,才能提高学生对它的认同感。如在讲“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时,列举人们对SARS、对甲型H1N1流感等的不断认识,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始终处于追求真理的路上,学习是无止境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有部分同学尽管对美国侵占伊拉克表示愤慨,但又认为美国在人权保护方面做得不错。针对这一情况,在“人的本质与价值”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着重介绍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事件、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秘密设立的监狱以及美国国内的人权问题的大量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权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各种基本权利。通过案例分析,深刻地揭露了美国人权政治双重标准以及人权外交的实质。

对于学生希望成才的渴望,可以在“意识”相关章节的讲授中,列举通过主观努力取得成功的伟人,如居里夫人等;也可以在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有关章节的讲授中,列举毛泽东、罗斯福等历史人物,回答“什么是人才?如何成才?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基本道理,受到同学的欢迎。

(二)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案例的典型性与新颖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关性与辐射性相结合。这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艰巨性、严肃性和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更是由独立学院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1.典型性与新颖性

典型性是案例选取最基本的原则,是指要以讲授的知识为中心来选择案例,使案例服务于讲授的知识,而且被选案例要有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讲到“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时,可以运用“六度空间理论”加以阐释;在讲授“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选择詹姆士·琴纳推广种牛痘遇到的困难做作为案例。这类案例具有典型性,容易说明问题,案

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原则等。但有些典型案例比较陈旧,过于“正统”,如,用塞翁失马诠释对立统一规律,用田忌赛马诠释质量互变规律,虽然典型,但这些故事学生们早就耳熟能详。这个时候,就必须举一些具有新颖性的例子。

什么是新颖性?一是新近的。对于那些新近发生在国内国际的新闻时事,那些最近发生在校园里和学生身边的事情,大家都会关注。二是别人没听过的。教师的知识面一般来说比学生要宽,掌握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多,应当发挥自己的特长,多举一些学生不熟悉的新奇案例。

典型案例很能说明问题,但有时候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新颖的案例能够弥补典型案例的不足,为大家喜闻乐见,但未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案例的总体分配中,典型性案例和新颖性案例都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二者不可有所偏废。

2.知识性与趣味性

在案例的选择和运用上,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首先,要注重知识性。只有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更多知识,他们才会对课程和教师有较强的认同感。例如,在讲“货币的本质”时就给学生举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贡、泼留希金、葛朗台)的例子,往往这个时候,学生都在做笔记。

其次,趣味性非常重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案例,并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演绎出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案例不一定要求很长,但一定要贴切。例如,在讲授“资本”一节内容时,需要讲清资本的本质属性(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表现形式(资本表现为不同的物质形式)和基本特点(资本的运动性、增值性和返还性)。如果就理论讲理论就显得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记忆也不深刻。可以列举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孙悟空虽然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但它本身是孙猴子,以此来比喻资本虽然可以在不同运动阶段采取不同的物质形式,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为了说明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增值性,可以列举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回娘家》里的一段歌词,指出资本在循环运动中带回的虽然不是“胖娃娃”,却也带回了“金娃娃”。通过讲述案例,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对“资本”这个知识点能有比较形象的理解。

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的过程中,如果二者发生冲突,知识性为先。学生自然希望案例越有趣越好,但教师有自己的责任,而且案例过多,会冲淡课本知识,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3.相关性与辐射性

所谓相关性,要求案例选取要与学生专业相关、与学生就业相关、与学生生活相关,即以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为原则。如在讲人生价值时,引入“北大才子卖肉”、“广州硕士卖猪肉”和“大学生做村官”等事件,由于这一系列事件和大学生就业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密切联系,在学生中间获得强烈反响,课堂讨论的气氛也十分活跃。

除了相关性之外,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案例一定要能够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要有较强的辐射性,要能够培养学生发散和创新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如,在讲授经济和政治关系时,可以采用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后果,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引导学生要正确认识霸权主义。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激烈的争论,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使学生和教师均受益非浅。

(三)案例解释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三对关系 1.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以加强互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地位。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简要介绍案例的相关背景,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思想道德水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许多学生往往受现实阴暗面的影响较深,看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和偏激性。他们过分关注社会腐败的一面,怀疑和否定社会积极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进行总结时,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或批判,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能够真正受到启发,真正能够解决思想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切实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凸显科学性 案例教学固然很重要,但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理论教学。教师对相关原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案例中往往同时包含多个理论知识点,分析时比较复杂,难以理出头绪,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理论知识讲透,又要能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实际。所以,学生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为铺垫,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中,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运用。因此,教师可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精讲知识;同时,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使二者相辅相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理论讲授应当是诱导式和启发式的,应该与案例讨论结合起来。

3.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以提高有效性

在教学中除了有好的案例之外,还必须恰当运用所选案例。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来决定运用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①引子悬念式:上课前用案例引出要讲授的某一具体原理,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教师既可以结合案例讲授理论,也可以让学生听完理论,自己去分析判断案例,教师再做总结。

②简单列举式:是教师在系统讲授了某一理论后,举

一、两个案例,用刚讲过的理论去分析解剖,也可请学生先分析、发表意见,教师再做总结。这种方式

虽然层次不高,但灵活简便,节约时间,适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各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

③课堂讨论式:教师把选择好的案例事先发给学生,并提出思考题,指定参考书目,由同学各自阅读、分析、思考,并将分析的意见写成发言提纲,在课堂上开展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辩论。例如在讲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时,引入取消中医的观点,请同学们分析评价。这种方式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交流彼此的看法,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这种方式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多,适用于讲授教学重点内容,并且在人数较少的班级应用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强调“授之渔而非授之鱼”,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只是传授学生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成堆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能够活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赋予学生思考及行动的自由,发展学生个人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倾听和沟通的能力,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案例选择与解释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下载“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动式”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已逐步由传统的“教”向“学”转变,......

    关于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于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txt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别人的给予,否则永远是抱怨。 关于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北......

    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 大柳乡西社小学 王生宏 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近些年来,虽然英语教学已取得了长足的进......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优化教学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摘要】主体构建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下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

    关于中小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

    关于中小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在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的教育来说。由于中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

    互动式德育课教学模式初探论文五篇范文

    摘要:高校互动式德育课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相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要构建互动式德育......

    中学立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精选五篇)

    塔山中学“立体互动式”生态课堂 背景:今年我市提出“建构式生态课堂”,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传统式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浅谈互动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互动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从教育实习的教学实际出发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英语教学双边活动运用的成功与否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