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灵活运用

时间:2019-05-12 23:5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灵活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灵活运用》。

第一篇: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灵活运用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灵活运用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教学理念逐渐兴起,微课程也被逐渐引入高中教学中,“微课程”以其新颖的表现方式吸引人们注意,在教育界反响良好.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微课程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探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程,以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微课程;灵活运用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致力于提供课外辅导,以在线学习或是移动学习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微”指的并不是“微内容”,而是从建构主义方法演变的实际的教学内容.与传统课程一样,它既有课程设计开发环节,又有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其教育理念是“注重引导,微处着手”.微课程是由美国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所创.而后我国微课程逐渐兴起,其资源表现手法多样,形式较灵活,学习气氛轻松活泼,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得到满足,具有很大优势.一、微课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微课程能够合理的安排课程结构,使课堂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高中数学学科的课程资源丰富多样,经常需要利用多媒体或是道具进行课程的讲解.微课程的表现手法更丰富,PPT,视频,Flash等.如老师在讲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可直接制作为Flash,进行动态模拟演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于不清楚的问题,学生还可以重新观看从而进一步深化和学习.2.有利于教师发展

目前我国高中数学的主要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部分优秀教师的能力只有其所在学校知道.而微课程会对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产生,这些优秀教师教课的精彩视频会被发布到网上且会高频率重现,促使更多教师提升自己专业能力,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3.有利于提高教学互动效果

微课程中,各种各样的通讯设备均允许使用,学生可借助计算机,手机等通讯设备向老师提问问题并能及时得到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之间互动频繁,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深厚感情,打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和睦的学习环境.二、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精心设计微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微课程的设计需精益求精,因老师与学生不能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在进行视频录制时需面面俱到,但也不能太冗杂,合理精心设计微课程非常重要,营造良好教学环境,采用丰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讲授“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这个知识点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采用Flash动画,设计在桌子四脚的对角上分别系上两根绳子,形象诠释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将知识融入到情境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培养学生学习热情.2.采用微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批判精神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可通过微课程的方式展开,学生可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相互交流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共同解决难题,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批判精神,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3.采用微课程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所涵盖知识较抽象,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大量存在,成为许多高中生学习上的“拦路虎”.因此大多数高中生均希望重点难点能够通俗易懂.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程的形式突出展开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和图像”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采用动态图像将知识点制成微课程进行讲解,向学生展示函数图像形成的动态过程,理解函数抽象概念及其相关知识,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讲解的简单易懂,增强学生信心,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使他们快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4.采用微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采用微课程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如在讲解教材上的知识点或是概念时,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扩展,对概念公式的由来,背后发生的故事进行讲解,不局限于教材中概念和公式.采用微课程的方式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开拓学生思维.三、结语

微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其操作简单,便于老师掌握并且效果显著,David Penrose曾说:微课程是知识挖掘的框架,告诉学生应该在哪里挖及需要挖什么.不仅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能促进老师自身发展.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1)导致学生之间差距逐渐增大.部分习惯“微课堂”的学生学习能力可逐渐增强,而不习惯的学生学习则会越来越差.(2)对学习工具(如几何画板等)的依赖性逐渐增大.对学习工具的依赖性会降低学生能力如计算能力,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微课程中学习工具的使用会让部分同学在计算时走捷径,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我们需扬长避短,对微课程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正确运用微课程为学生服务,从而发挥其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张学英.高中数学微课程的灵活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77-79.[2]钦彦.高中数学数学微课程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3):25.[3]邵征锋.基于“大系统、微课程”新理念下的自适应性高中数学课程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二篇:浅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今,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创了教学新革命。它凭借其短小精悍、高效便捷等优点为教育界所接受,借助微课,学生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执教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时借助微课辅助教学的实践谈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 圆锥曲线与方程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预习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积极思考

一、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与求知欲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在45分钟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节课重点难点的教学,想要面面俱到,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枯燥乏味的课堂让学生出现抵制、厌学等不良情绪,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微课的引入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将视频、图片、文字、动画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为学生创设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例如,在执教“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节课时,笔者录制了一个有关“折纸椭圆”和“椭圆的各种画法”的微课视频,将声、色、形、光集于一体,让学生在课前欣赏,学生看完后,惊叹于椭圆之美之神奇,不由得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了无限好奇与渴望,都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椭圆的定义和性质。这时,笔者再给一个微课视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画出椭圆,再给出动画演示,提出问题:(1)在笔尖移动的过程中(即椭圆生成的过程中),哪些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些量发生了改变?(2)绳子长度变了吗?说明了什么?(3)绳子长度和两个定点间的距离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这样逐步引导学生探寻椭圆的定义及必须满足的条件,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制作各类微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归根结蒂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一句话道出教育之根本。何为习惯?习惯就是经过不间断地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人生百分之九十的行为是由习惯决定的,一个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身。而学习习惯也是如此,它对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学习习惯呢?学习习惯,就是在长期重复的学习实践中发展成的那种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一?樱?情不自禁、不期而至地持续下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能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和练习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质疑的习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习惯等等。

1.制作课前导学微课,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程大概内容,了解重点,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听课的针对性,对学好课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然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尽管教师每节课都有布置“预习第几页或哪一课”这样的作业,但能落实的学生少之又少,或者仅仅只是停留在“随便看看书”这样的形式上,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原来是因为学生的预习漫无目的,借助微课,我们可以把预习大纲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的预习有目标、有收获。笔者在执教“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这一节课时,就精心设计了一个供学生课前预习的导学微课。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双曲线几何性质的研究方法可类比椭圆,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了解大部分重点内容,并且能提出自己的疑难,如“渐近线方程如何得出?”“离心率e对双曲线形状的影响”等等,这就大大增强了听课的针对性,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相关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内容,只需通过课堂简单的反馈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即可,这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制作习题讲评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当前,有些高中数学教师对待习题讲评课的讲评方式单

一、粗糙,一言堂,不注重学生主动性、主体性,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高中数学练习量大但讲评课时有限,想要全面讲评就无法讲得深入透彻,追求精讲又没办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就造成教师在讲解题目的选取上和深入程度的取舍上很是为难。这也是一直以来困扰笔者的一大难题。微课,为习题的讲评带来了福音,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对知识和题型掌握的个性化学习。笔者在上课之余花了大量时间制作了很多关于习题讲评的微课视频,供学生下载运用。具体要求如下:每个学生先限时独立完成习题,而后观看微课视频核对答案,针对错题或疑惑点找到相应微课,学习、落实。次日,老师再通过类型题、变式题的当堂演练检查学生掌握和落实的情况。

正如一句广告语说的,“哪里不会点哪里”,微课最直接的好处就在于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现状,没有听明白的,可以暂停思考一下;知识点忘了,可以拉回去重新看一下;没有深入理解的,可以反复地看几遍……这样,学生再也不用担心跟不上老师的脚步,逐渐树立了学习主人翁意识,喜欢上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方式,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制作知识网络微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的知识都是孤立分散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就必须学会归纳总结。所谓归纳总结,就是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思考加工,挖掘出知识点背后的本质,这样才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吸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要善于对各类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比如,关于椭圆或双曲线的离心率的题目,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痛,而在高考中这一类题目也常常出现,比较重要。为此,笔者制作了该题型的专题微课,使用归纳总结法来理清该类题型解题的常规思路。等到再遇见这一类题时,学生有迹可循,就可以很方便地上手。另外,我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归纳“椭圆定义在解题中的运用”以及“求轨迹方程的方法”等专题。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总结的方法,再全班进行提升归纳、优化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三、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众所周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节课的难点在于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讲授,方式无外乎两种,要么教师亲自操作、包办一切,要么放手给学生,然各有弊端。前者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失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培养运算能力的机会,后者往往在学生一团乱的运算中拖延,?乐赜跋旖萄?目标的完成。对此,微课的应运而生无疑是雪中送炭。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在学完“曲线与方程”和“曲线的方程的求法”后,学习椭圆这节课之前,设计了这样一个微课:如何求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的点的轨迹方程?然后按照直接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慢慢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该题。在各自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学生不受课堂上时间的限制,能够充分思考,认真演算,掌握建立坐标系的原则,学会化简的技巧,甚至敢于主动探索引入b的合理性等等。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还解放了课堂,为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真正深入理解“椭圆的定义”和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的解题步骤。

总之,应运而生的微课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指导者的老师,必须变革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以生为本,借助微课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蔡培英.浅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11).[2] 王亚娜.创设数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J].教师,2015(02).(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启悟中学)

第三篇: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装备,可以给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让高中生掌握知识,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会给高中数学带来新的改变。不仅为数学课堂教学做了补充,也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1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108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事物的计算,数量之间的统计以及相互比较等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可以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严谨性,同时也是优化计算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关键。高中数学作为衔接初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纽带,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提供必要的支持。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等,这些知识互相结合,会给高中生带来全方位的数学体验。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视频和音频为载体,记录数学教师精彩教学环节的微课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会实现教学互动和反思的有机结合,也是对教学进行纠错的主要手段。新课改提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数学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以数学教材为基础进行知识拓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给高中生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环境,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想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装备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装备的时候不能结合教学实际和高中生的具体水平,使学生的听课状态总是达不到最佳。本文中,笔者将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具体阐述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微课时要与数学学科的特点相结合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成为了普遍的现象。微课将高中数学教学资源融合于视频之中,围绕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展开和延伸,方便了高中生的学习和探索。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视听技术的发展,对高中数学教学是一种推动,有效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但不管微课有多先进,有多少优势,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其优势也最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因此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与数学学科的紧密联系,体现高中数学的概括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这样的微课才能更具价值性,才能引发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比如,在讲“数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我会制作微课视频,时间不会太长,以5-8分钟为宜,微课视频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课件或者教学案例,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视频中,我设计了定义展示、公式指导和辅助练习三个项目,使高中生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做出及时的反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微课进行教学的同时,我也会及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了配合微课教学,我也会让高中生尝试用电脑答题,以此提高他们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二、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新课改以后,高中数学更加具备发展的空间,数学教师也逐渐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再将解题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培养高中生的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微课没有具体条框的约束,可以将幽默风趣的视频呈现给学生,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方便学生接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大胆地提出质疑。比如在讲“三角函数”的时候,因为三角函数与以后的教学内容联系密切,所以为了让高中生把基础打好,我会利用微课进行引导教学,把枯燥的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的视频资源。将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等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从总体上对三角函数有深刻的了解。数学教材中列举的三角函数的公式是日常要应用到的,其中还有一些推导公式没有列举出来,我会让高中生在学习了微课的内容以后分小组去讨论,自主学习和探索这些公式,增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解题能力。这样学生经过探究与讨论后所得到的就不只是知识点本身,更为重要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三、微课应处于辅助和从属的地位

无论对于高中生还是数学教师而言,微课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微课以其简短的内容涵盖丰富的知识点而获得师生的欢迎。但是,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微课的时候要注意到微课应处于从属地位,把握好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实际,始终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有的数学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运用到微课进行教学就是创新,就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其实,这种思维是缺乏实际依据的,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时候不能脱离教师而与机器进行学习,微课不能代替教师,很多数学知识还是需要数学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去解决的。同时,还有些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完全代替教师讲课,这样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学生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看客”,没有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给学生做高考总复习的时候,我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和请教教师,为学生制作一份高水准的微课视频,视频中给学生分析高中数学的框架和内在联系,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高中的数学新旧知识有效结合起来,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微课为代表的教学技术装备在高中教学中已经得到普及,尤其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微课,抓住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好习惯。同时,数学教师要调整课堂结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师生关系,将高中数学课堂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 庄迎娟.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才智,2014(32).[2] 张自超.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70).[3] 郭文.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教育,2015(19).

第四篇: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要: 目前,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借助微课学生可以接触到优质的学习资源。微课是在信息化进程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合二为一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微课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微课

错题订正

课后辅导

考前指导

提起“微课”,老师们都不陌生,在如今的中小学教学中,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微课的应用形式灵活,可广泛应用于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且时间不受限制,故而收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微课就是把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个微课件只讲一个点,可以是某个重点、难点或者一道题目,时间大约为三五分钟。学生借助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下载后,可以随时拿出来学习。在课余时间,对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只需打开相应微视频再学习巩固一遍即可。微课能够以特定的概念、定理、例题或案例为中心展开,这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自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课前预习用微课

课本中有很多知识,凭高中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自学,或者只需要老师稍微点拨就可以掌握。在学生预习之前,老师可以把要注意的问题、要用到的已学知识及预习方法录制下来,配上醒目的提示语,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成五分钟左右的微课程,上传到班级的空间,供学生点击或下载观看。这样让学生预习有方法、有目标,大大强化预习效果。通过这类微课的学习,学生逐渐学会如何预习。在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习惯了自学后,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错题订正用“微课”

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老师们往往在课堂上讲解。可是,有的时候由于新授内容较多,老师只能匆匆带过,有些不是很普遍的错误,就让学生自行订正。因此,学生的订正效果不是很理想,相同的错误可能会一错再错。如果使用“微课”,就能消除教师不能及时给学生纠错的弊端。教师可以把解题的步骤制作成短小的视频,上传至班级的空间,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学习,知道了错误所在及方法后,再自行订正。老师还可以把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和突破口一并加入微课中,及时加以强调,让学生巩固加深,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已知函数单调性,有f′(x)≥0(f′(x)≤0),一定要注意验证等号能否成立。这个细节学生很容易忽略,从而在作业中反复出错。若课上一再地强调,则学生肯定觉得乏味,可以将其制作成微课件,让经常出错的学生观摩学习,加深印象。还有应用题中定义域的确定,学生在得出函数关系式之后,就认为万事大吉,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件,总结求定义域的一般方法,便于学生巩固。

3.课后辅导用“微课”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难点只在课堂上花很少的时间讲解,多数学生可能一时难以接受,这时微课就可以大显身手。教师可以将难点细化,在微课中把自己的思想方法和突破思路都一一摊开来讲解。如果难度实在很大,则还可以多制作几个小视频,做成一个专题,打包压缩之后再上传,如借助长方体解三棱锥外接球问题。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如果在课堂上讲解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结合视频学习这类问题的解法。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当天的作业之前,看一遍老师上传的视频,巩固一下课堂所学之后再做作业,大大优化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我在平行四边形的单元复习时做了微课教学的尝试,分别录制了知识点归纳总结,以及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等几个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的微视频,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观看,并完成本章知识结构图和相应的复习题。回到课堂,小组合作,互评作业,提出问题,展示优秀作业,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及方法,老师补充点评,花了两节课的时间。学生普遍感觉上了一个台阶,在单元测试中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4.考前指导用“微课”

考试之前,很多学生只知道一味地多做题,认为多做多练就能得高分,却忽略基础知识的巩固,忽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不牢必然导致解题时无从下手。教师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强调概念的重要性。如判断某图形是否是函数图像,学生如果对函数的概念不清楚,就会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件,先出示一组图形,再给出函数的概念。由函数的定义可知,一个x只能有一个y与其对应,那么解这种题目的方法就是,任作一条与x轴垂直的直线,若该直线与其图形至多只有一个交点,则该图形就是函数图像;否则就不是。用这种方法就能很快判断出哪些图形是函数图像,帮助学生巩固函数概念的基础知识。

5.过好寒暑假用“微课”

每年一到寒暑假,学生很快乐,老师却很头疼。因为有的学生在家中只知道上网、玩游戏,不知道要时常把所学知识拿出来复习,结果还没到开学,就把上个学期学的东西都还给了老师。有时讲新课时,由于学生以前的知识遗忘了,老师只能花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再复习一遍,结果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如今有了微课,每隔两三天老师就可以上传一些小视频,巩固旧知识,或者讲解一两条例题,然后布置相应的提高练习让学生完成,既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高质高效,避免知识的遗忘。还可以把一个专题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做成卡片,用PPT等工具把这些导图做成微课,让学生积极观看以便复习。这种微课结构性强,有系统性,适合于章节复习。

微课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如,交互性不强,师生、生生无法进行交流;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较高,教师不能时时监督;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临时性的问题,等等。我们的课堂虽不能被微课代替,但我们可以用它弥补实际教学中的缺陷。如今有的学校给每位学生配备一个平板电脑供上课和复习时使用,这使微课的用途更广泛了。对于微课这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它,理解它的特点并将它有效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先行组织者”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强调“重视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概念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也是科学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因而数学概念的学习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不仅不能放松数学科学概念的教学,而且还应切实加强,找到实施科学教育新的突破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在其著名的《认知同化论》(即意义学习论)中提出,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已有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发生的。而建立新旧知识联系、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即“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利用不同类型的“先行组织者”进行概念教学呢,下面对此作一分析。

一、设计不同类型的先行组织者,促进数学概念教学

1.设计陈述性组织者(expositive organizer)

如果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关联不大,这就适宜用陈述性组织者。陈述性组织者以一种简化的、纲要的形式去呈现新学习的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预先嵌入一个上位观念,用它来同化新的学习材料。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为了减少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而给学生带来的理解困难,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做到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通过精心组织将要呈现给学生的材料(通常被称为引导性材料),建立学习新概念的认知框架,帮助学生改变原有认知结构变量,让学生对新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2.设计比较性组织者(comparative organizer)

比较性组织者是指用于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基本类似概念的整合,并增加本质不同而貌似相同的新旧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的组织者。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概念,但原有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对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概念异同的比较性组织者。例如,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行比较,还有平面几何中的一些概念或判断也常常作为立体几何概念或判断的先行组织者。

3.设计具体模型组织者(model organizer)

具体模型组织者是梅耶(R.E.Mayer)在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梅耶等人研究表明,具体模型组织者似乎更有助于为新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知识。这主要由于具体模型直观、形象,能通过类比方式促进学生对新材料理解。例如,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我曾用“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的神话来启发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牛魔王先变,它变的目的是千方百计想逃跑,牛魔王变成白鹤,孙悟空变成丹凤,牛魔王变成香獐,孙悟空相应地变成饿虎……孙悟空是随着牛魔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牛魔王是“自变量”,而孙悟空则是牛魔王的“函数”。牛魔王能变,但并不是随心所欲,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的。这就好像是自变量有它的允许值范围,也就是函数的定义域。孙悟空善变,也只能七十二变,也是有范围的,这就是函数的值域。设计这种组织者,能把抽象的函数概念类比到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当然,除了上述呈现方式外,还有很多其他如实验、多媒体等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不失时机地呈现不同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数学概念,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设计和使用先行组织者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

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之前或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和对各种数学现象与数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认识和理解大多是非本质的。布卢姆《人的特性和学校学习》一书中证明了前概念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另外,大量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会影响科学概念的建构和掌握,因而教师设计使用组织者前首先应调查、诱导学生暴露其前概念。通常可采用谈话、书面表达、墙报、分类卡片、调查问卷等方法。

2.先行组织者的使用应贯穿教学的始终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只在每节课的开始设置先行组织者,实际上这是不完全的。其实在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的开始都应有一定的引导材料。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阶段,自制力较差,所以他们表现出上课不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好动和易疲劳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一堂课中随时注意组织教学工作,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进行教学。即使先行组织者呈现于课始,随后的教学活动也应对它展开和延伸,时刻保持前后呼应,若后继教学与之脱节,则使先行组织者的使用流于形式。例如逻辑联结词的教学中,通过呈现具体实例组织者,让学生自主探索真值表,再呈现“与生活中的„或且非‟相比较”的比较性组织者,真正理解逻辑中的“或且非”与生活中“或且非”的异同,最后还可呈现数学史“理发师悖论”的组织者:“给一切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按照这条准则,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脸呢?使逻辑概念和生活体验相结合,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着持久的注意。

总之,“先行组织者”对学生的思维起着导向作用,可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帮助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建构,是实施概念教学的“绿色通道”。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在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和创造力方面毕竟有其局限性,概念教学中应将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在教授新教材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教材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而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陈述性组织者

使用陈述性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例如,学习“蚂蚁”之前先让学生学习“昆虫的基本特征”,那么“昆虫”概念就是学生学习“蚂蚁”概念的陈述性先行组织者。

(2)比较性组织者

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例如,在让学生学习关于白蚁的知识之前,先让学生学习蚂蚁与白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就属于比较性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如下图所示:

运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它们是:(1)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

(2)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和原理;(3)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4)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

(5)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获得并保持的最重要因素;(6)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7)需要预先准备先行组织者。

策略描述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在新授课开始之前,呈现给学生的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有知识的联系,并整合到更加上位的知识结构中去。先行组织者常常用来展示概念的框架和全貌,在系统讲授某一领域的观点的时候,或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比较时,这一策略的作用尤为突出。(费兹科

和麦克卢尔,2008)先行组织者能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更加清晰,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上位的联结点,从而达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先行组织者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包摄性水平较高的文字(如文章摘要等),也可以是图片表格等。在实验报告或者学习任务单中先行组织者也常常出现。

先行组织者有着如下的特点:

◆高度概括:先行组织者常常以概括性框架的形式出现,体现出一般性和包

含性。◆注重条理性、逻辑性:逻辑关系和条理性是先行组织者的一般特性。◆有助于提高认知效率:先行组织者的使用有助于内容的整体性呈现,帮助学习者梳理概念(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概念的定义、概括性结论或者新材料与某些熟悉例子之间的类比。常常分为说明性先行组织者(expository advance organizer)和比较性先行组织者(comparative advance organizer)。(Ausubel, 1960)说明性先行组织者呈现的是一堂课或几堂课所包含的具体信息,提供相对一般性的观念、原则或范畴。课堂当中的具体信息都跟这些一般信息相联系。学生可以由此体会具体信息之间的联系。生物课中的家族树,化学课中的元素周期表

就是起这样的作用。比较性先行组织者呈现的是要学习的新内容和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之间的异同。这种先行组织者着眼两类相似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借助熟悉的知识快速掌握新知识。英语课中不同时态动词形式的对比可以用比较性先行组织者呈

现。

操作指南

先行组织者的呈现一般要先于正式学习材料,先于具体的学习内容。先行组织者的内容对后来正式学习内容必须具有同化作用,其中说明性先行组织者应当体现高度概括的上位知识对下位知识的同化,比较性先行组织者体现同级知识之间的同化。由于运用先行组织者的目标是知识表征的理化、逻辑化,先行组织者的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先行组织者策略运用包括三个阶段:呈现先行组织者、补充下位知识、建立

知识结构

◆呈现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优势在于概括性和条理性。呈现先行组织者常常采用图表形式,体现出高度的概括性。教师也可以在导入过程中提出学习内容的多个关键特征或属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通过学习任务补充下位知识

在此阶段教师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并进一步说明先行组织者与新学内容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先行组织者的基础上展开学习。

◆建立新知识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将新学习任务纳入到先行组织者所呈现出的概念框架

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下载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灵活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灵活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谈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程的产生: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

    微课程在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程在教学中的优势 在学习了国培课程——微课程的设计应用以及教学应用——的教学资源后,自己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微课程内容,经过自己的摸索与思考,发现微课程与传统教学......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陆俊华 摘要:多媒体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从原来所扮演的“配角”成为“主角”,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基于资源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

    地理教学中记忆技巧的灵活运用

    如 何让学生有效地记忆地理知识 成都市第28中学雷超强 关键词:记忆地理知识教学 对于地理这门课程,需要记忆的基本知识较多。如何把繁杂的、且必须识记的地理知识牢记住,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微探究的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中数学教学中微探究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杨林军 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2期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实践中,探究性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

    浅析研究性学习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浅析研究性学习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很必要。本文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微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课程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程——教学新模式

    微课程——教学新模式平泉一中 高雅杰 摘要:这是一个忙碌的时代,“忙”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教师除了忙教学之外,还要忙各种各样的评价、检查、培训„„处于这样一个马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