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体育教学与训练几个原则的生理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与训练几个原则的生理分析
摘 要:随着时代迅速发展,人类越来越注重健康的问题。体育教学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本文将对大学体育的现状和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几个原则进行生理分析,希望对广大体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原则;教学与训练;生理分析
一、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现状分析
1.体育教学重视度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地进步,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格局也在不断地改变。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才,格外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他能上一所重点学校。于是孩子们的重心放在了学习上,而忽略了体育锻炼。很多家长和一些学校领导认为练体育就是没出息,不务正业,所以学校的体育课都是应付了事。这些旧观念给学校体育的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不便,长此以往,体育教学便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虽然中考、高考都对体育成绩有严格的要求,但更多的人还是忽略体育的重要性。
2.错误的体育教学认识
尽管新课改重视体育,但是好多学生还是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主要标准。很多人把体育教学和体育竞技混为一谈,包括一些学校领导,他们认为跑跑跳跳就够了,并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从提高学生素质的高度来深刻认识体育教学。
3.体育教育者的自身问题
目前,体育教育者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地培养,在教学中存在着不规范教学的问题。有的教师教案书写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全面,课程目标不明确,这样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有些教师授课讲解不清楚,示范不到位,动作的要领不清楚,还有些不注重自我形象的,只顾完成教学目标,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4.体育设置不完整
一个学校,想要学生有好的体育素质,必须要有好的体育设备,比如场地、体育器材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建新校区,建立新的标准操场,购置先进的体育器材,这是体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经费紧张,难以保证体育设施的完备。由于场地、器材的陈旧和缺乏,导致体育无法正常授课,造成运动量小,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
二、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五个基本原则
1.可训练原则
可训练原则是指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可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某些积极的适应性的改变。其生理学基础是:生物机体能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适应的能力。
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和适应的,人的生理功能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体有氧功能系统及乳酸供能系统。另一方面还受营养、生活环境、卫生条件、体育锻炼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与后天可训练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先天的遗传因素规定了人体生理功能发展的可能性范围,但是后天训练却可以充分挖掘人体全部的遗传潜力,教育者应该根据运动员的遗传特征选择适合他的项目及训练方法,使训练和被训练者的遗传特征相吻合,进而使人体各器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可逆性原则
可逆性原则是指当训练中止后,应激过程的中止而使已增强的生理功能逐步减弱。其特点是:可逆性不仅在长期中止运动后有所表现,即使在短时间停止运动也会有明显的表现。
积极适应过程是训练使体质增强的生理本质,如果运动技能长时间中止练习,则已掌握的运动技能会逐渐生疏,最终不能完成。业余运动应该注意全年训练计划的科学安排,坚持全年训练并注意其训练的周期及节奏。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上注意保持经常持续性,不应该中止训练,避免运动技能因训练中断而消退下降。
3.全面身体锻炼性原则
体育课和训练的任务之一在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以及全面增强学生身体各器官功能,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的影响各有侧重,锻炼的内容也是力求全面多样,使人体的各个器官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应该给予身体各器官系统以全面影响,使人的各个器官承受一定的负荷。但是,教育者不能将全面身体训练与发展学生的专项能力对立起来。全面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应该合理地搭配,并根据年龄、季节以及竞赛等进行合理地安排。首先,注意年龄因素,年龄越小,全面身体训练所占的比重应该越大,儿童少年时期各器官系统都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应该注意给各器官系统以全面影响;其次,注意训练因素,训练水平越低,开始训练的时间应越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教练可以逐渐地加大专项训练的强度,但是不能忽视身体全面训练;再次,注意季节因素,一般来讲,除了冰雪等冬季竞赛项目外,大多数运动项目冬季竞赛少,由于冬季气候严寒,所以应该适宜地增大一些全面身体训练;最后,要注意竞赛因素,在竞赛时期,为了强化已经建立的专项运动动力定型、保持训练的强度而减少总负荷量,适当减少全面身体训练比重而加强专项训练的内容。
4.循序渐进和超负荷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地循序渐进,既不可急于求成,又不能停滞不前。生理基础是生物机能对刺激的适应规律、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规律、复杂的条件反射只能建立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变化在教学与训练影响下产生较强的适应性,是在多次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适应过程,因此运动技能的训练必须遵循以上循序渐进的原则。
超负荷是指运动训练的负荷超过以往的常量负荷。其生理基础是能量代谢的超代偿规律、神经生理学的刺激强度规律等。它能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只有逐渐使运动训练的负荷增加才能使训练能在超负荷状态下持续进行,但是这种超负荷应该是成周期性地逐步增加,即在一个周期的训练高峰后紧接着应该有一个训练强度和负荷较低的阶段,使逐渐增加的超负荷刺激伴随着恢复和适应。
5.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训练内容与运动项目的体能要求应该保持一致性。其生理学基础为任何训练负荷对人体所产生的应激,往往作用于机体某特定系统或部分,而较少影响其他系统部分。生物机体刺激反应适应过强刺激将不能产生良好适应,甚至可能导致损伤,太弱的刺激可能会大幅度地延长适应的发生过程。只有在生理范围内适宜的刺激才能加快体育训练的适应过程。
总之,在新时代新的课改之下,我们要大力宣传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要增强体质,还要自己主动参与体育,掌握新的技能知识,贯彻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教育者也应该加强素质培养,建设体育设施,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享受体育,爱上体育,做一个充满阳光活力的青年。
三、小结
随着时代迅速发展,人类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只有完善好体育教学这一课程,提高体育教育者和学生的体育意识,建立好完善的体育教学设备,加强社会各界人士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到全民健康。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生理本质是有目的地经过多次身体练习给人体器官系统一定程度上的生理负荷刺激,它与身体练习性质、强度、数量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上述几个原则的生理分析显示,体育教学与训练应该减少盲目地训练,遵循生理原则增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科学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能建设一个健康良好的校园环境,这也是在为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1]王步标,华 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陈永清,郝盛发,陆如祥.运动生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3]刘 丹,刘海涛.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与分析[J].运动,2013(12).
第二篇:体育教学与训练
体育教学与训练
花口初中杨占快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着的,但也有区别。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
实验经验证明,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过程,也反映出人们的体质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建立动作的概念,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并利用各种方法,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
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掷铁饼,不仅要求会掷,而且要求掷好;不仅要求懂得掷铁饼的一般技术要领,而且要懂得摆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全身的有关部位的动作与提高掷铁饼成绩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采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于改进提高动作的质量有积极意义。例如:篮球动作中,对各种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的技术作对比;田径运动中对急行跳高与急行跳远的助跑技术作对比;技巧运动中对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作对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精密更准确地掌握动作。在完整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通过动作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例如:游泳的划臂与打腿、呼吸的关系,幅度与速率的关系等)能使学生清晰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之间,动作的这一要素与另一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在练习过程中更自觉地掌握和完成动作。
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定型,已经形成和巩固。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轻快自如地加以运用。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活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而是将不断趋于更加完善的地步。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训练水平以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等条件。
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的动作,仍然是要注意反复练习和经常运用,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的能力。因为练习长期中断会使自动化的动作逐渐消退。在运动训练中创造各种条件(如利用电化及各种科学仪器进行教学)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改进技术某些细节问题,以便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的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着的,也是相对而言的。教学与训练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这个规律,以加速掌握和提高技能、技术。
第三篇:高三体育周训练计划原
高三体育周训练计划
时间:星期一 内容:速度,耐力
注:以下内容按先后顺序,保质保量严格训练。
一
跑的基本性训练—— 高抬腿、跨步跳
(30米×3组)
侧踢腿、分腿跳
()
二
蹲距式起跑
(30米×6趟)
强度:90----95%
加速跑
(60米×3趟)
强度:95----100﹪
加速跑
(100米×2趟)
强度:90----95﹪
放松弹腿踢
(60米×2趟)
转髋练习
(60米×2趟)
摆臂练习
3分钟
三
弹跳练习——左右脚单足跳+跨步跳+蛙跳 各50米×2组
四
反复跑——150米×4----6趟
强度
85----90﹪
五
柔韧练习——劈叉、倒立。
六
放松活动 :两人一组相互按摩放松或者绕田径场放松慢跑一周。
高三体育周训练计划
时
间:星期二
注:以下内容按先后顺序,保质保量严格训练。
训练内容:
1、起跑的灵敏素质练习。
2、100米跑的加速跑练习。
3、铅球技术的学习与巩固。一
灵敏素质练习
1、小步跑+疾跑30米
两趟
2、高抬腿跑+疾跑30米两趟
3、原地碎步跑或转身+疾跑30米 两趟 二
100米跑的加速跑练习
4、加速跑50米
两趟
5、追逐跑50米
两趟
6、负重跑100米
两趟 三
爆发力练习
1、挑起抱腿(大腿与胸接触)15次/组×2组
2、快速做俯卧撑10×3组。(各组间隔1分钟,女2组)
3、击掌俯卧撑10×2组(女1组不击掌,但要将手推离地面)四 推铅球技术练习
1、徒手模仿练习。认真体会推铅球七字诀。
2、指力和推拨铅球练习(各20次/组×2组)。认真体会推的瞬间爆发力。
3、分组练习(两人一球对练,要注意体会动作要领及动作顺序,每人投掷不低于30次)。五 力量练习
1、快速俯卧撑,10次/组×3组
2、击掌俯卧撑,10次/组×2组。
3、支撑后蹬跑,2组。
六 放松活动
高三体育周训练计划
时
间:星期三
注:以下内容按先后顺序,保质保量严格训练。训练内容:力量练习(以杠铃为主)。
一、准备活动:
二、跑的辅助性练习:
1、高抬腿跑、后蹬跑、跨步跳 各30米×3组
2、加速跑:30米×5组 60米×2组
三、力量练习1、30公斤快速斜推杠铃(男:15---20次/组×3组,女;8—10次×3组)2、60公斤负重全蹲起(男:8---10次/组×3组,女:3---5次×3组)3、60公斤负杠铃半蹲起(男:10---15次/组×3组,女:5---8次/组×3组)
四、100米全程跑×2组
五、放松活动:放松跑400米、相互按摩放松。
高三体育周训练计划
时
间:星期四
注:以下内容按先后顺序,保质保量严格训练。训练内容:弹跳、速度练习。
一、准备活动:
1、慢跑1000米(最后150米全力冲刺跑。)
2、正压腿、测压腿各两分钟。
3、弓箭步跳---8×8拍
二、上下坡跑各10---12趟
三、沙滩弹跳练习:
1、收腹跳 15---20次/组3组(女15次/组)
2、挺身跳 8---10次/组×2组
3、分腿跳 15---20次/组3组(女15次/组)
4、十级蛙跳 2组
5、深蹲跳 20次/组×2组
四、跳坡(从下向上跳)10趟
五、放松活动:有弹性的放松跑500米。
高三体育周训练计划
时
间:星期五
注:以下内容按先后顺序,保质保量严格训练。训练内容:速度、力量、爆发力、专项练习。
一、准备活动
二、速度练习:
1、30米跑 3---5趟 2、50米跑 3---5趟
三、力量和爆发力练习
1、引体向上 10---15次/组×3组(男)单杠斜引体 50次/组×3组
2、双杠臂屈伸 10---20次/组×2—4组(男)
双杠支撑移动 8----10次(女)
3、悬垂举腿 8---10次/组×2---5组
4、悬垂爬天桥 5---8趟
5、推小车 20米/趟×3---6趟
四、专项技术练习
五、放松活动
高三体育周训练计划
时
间:星期六
注:以下内容按先后顺序,保质保量严格训练。训练内容:5公里越野跑、素质练习。
第四篇:浅析如何做好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浅析如何做好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摘要: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也要不断地改革并向前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实现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介绍了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并对大学体育新型教学与训练的发展和特色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训练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需要人们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因此,如今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也要不断地改革并向前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实现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是将终身体育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来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总目标。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不仅要遵守教学规律,充分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要在为体育创造条件的基础上,同时也为终身体育奠定方向,使大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返回社会都能终身受益。
一、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原则
1、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通过体育活动使得身体的大肌肉群和各内脏器官系统都得到锻炼,同时使大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并得到体育方法的训练和品格的培养。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培养体育技能,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有赖于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其知识性主要体现在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和为什么要这么做等方面,这固然需要基础理论的教授,但更多的是依靠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并通过运用来逐步强化。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质上就是融合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体,因为运动技能的学习不单是解决懂与不懂、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还是解用与不用决、会与不会的问题,即通过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改进、巩固与提高来不断使自己受益。
2、文化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是人类在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过程的产物,因此体育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文化性就是要促进大学生体育情结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进行良好的体育道德熏陶、树立正确的体育
理想和体育价值观。而健身性则是其区别于其它教学与训练的显著特点,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要具有健身性是其本质属性的反映。文化性与健身性相结合,就是指体育教学与训练既要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又要具有丰富深厚的体育文化内涵。
3、灵活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必须要有基本的要求、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较为规范的目标,这就体现出了它的统一性。但是它又不是完全整齐划一的,首先由于大学生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而体育运动项目又具有非阶梯性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大学生的体能体质特点、运动技能基础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安排;其次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各有差异,接受能力、体育基础也不相同,就算是同一教学阶段的大学生,也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所以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内容必须留有一定余地,能根据教学的条件和大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加以选择,这就体现出了它的灵活性。只有兼顾灵活性和统一性,才能有效地让条件不同的所有大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的原则
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首先要以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作指导,以科学的教学原则、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正确的教学方式为前提;其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再次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恰当地设置情境,科学地组织活动,并有效地反馈效果。同时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还应注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原则。总之,体育教学与训练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既不是赶时髦,也不是图形式,而是为为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发展探索一条培养优秀人才的新途径。
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发展趋势
1、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
大学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中,不但要重视技术动作的教授,还要重视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在教学及训练过程中,大学生能否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实现自我创新,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影响大学生终身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体育的教学创新也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灵性和活力,使大
学生更加活泼,同时培养大学生的进取心和主动性,并鼓励他们的多样性、尊重他们的特殊性和注重发展他们的个性。而让大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大学生在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然后由大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地探索和思考,而教师主要起指导的作用。这样就让大学生更充分地利用了教学时间,从而提高了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不良的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首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倡个性差异的发展,既不能太迁就学生,但也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因人施教,尤其是对个别顽皮捣蛋的学生,不能简单地进行斥责和惩罚,而要改变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都有表现的机会,并在学生当中表扬他们的优点,从而激励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自己的表现产生价值感和满足感。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并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从强迫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与训练当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中,更要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在意识。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当教师为学生创造出适合他们主动进行教学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得以发展,当学生能够将运动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他们的很多潜能就能够被挖掘出来。因此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当成教育对象,而且要把他们当成教育资源,要让学生懂得体育是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学生的能量就可以得到激发,在个人之间、小组之间就会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和相互保护。
2、重视大学生的过程学习
大学的体育教学与训练要确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再将大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而看作是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参与的能力,充分地挖掘大学生的自身内在潜力,并且引导大学生自主地探究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方式。在体育课程的学习初期,可以先安排大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练习,对动作的规范不要做太多的要求,使其由培养兴趣逐渐过渡到养成习惯,然后再逐步提高动作的要求,等大学生基本地掌握了动作之后,再对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逐步地加强理论知识的教授。在教学
与训练的过程中,让大学生通过其身体肌肉的运动感觉来体会动作运动、肌肉用力的方法和各关节的配合协调等。并且在教学中多比较、多分析、讲重点、讲难点,让大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教师仅仅给予相应地指导。这也就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后,要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的时间和机会,并加以适当地引导,从而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与训练的目的。
基于教师本身的特点,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信奉的至理名言。而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更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切不能不拘小节,把粗野、懒惰、散漫等不良的作风和习气当作小事情;要在学生中展示出自己的教学本领,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在教学及训练中娴熟的技术和优美的动作最能够吸引学生,并得到学生的敬佩。同时,教师要严厉地要求学生,严师才能出高徒,但也要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关爱学生的成长,且对学生充满关心和期望,使得学生能够产生知心的感觉,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师长,又是最可信赖的朋友。
而且在教学与训练当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的传统观念,杜绝“教师中心论”,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注重角色的转变,由传统教学中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引导着学生朝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同时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和灌输对象转变为加工信息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从而通过自身的活动体验去努力地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摒弃以自己为中心的旧观念,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自主权,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体育项目,并达到发展个性、树立终身教育意识的效果。
3、发挥大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在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的检查和考核也应该考虑将大学生自编自创的动作和内容包括进来,实行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大学生向多项的思维方向转化。而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启发大学生多进行思考,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向自觉学习的方向转化,发挥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意识到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差别,通过他人的观点补充和启发自身,从而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积极探索。而缺乏合作和科学交流的教学与训练,不仅
没有凝聚力,而且扼杀了创造力。通过合作教学,能使大学生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从而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也是要把大学生的主体、主导与教师相互联系,并使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习惯与自主创新意识得到锻炼、培养和发展;同时也使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团体合作的能力得到加强和发展。而老师及时地给予鼓励与指导,也能让大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有效地得到提高。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增强团队意识。在教学及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集体性项目(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越野活动等),使学生增强团队精神和在集体活动的主人翁感,认识到自己在集体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4、网络信息化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化在教育中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步地认识到网络信息时代中的大学体育教学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体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指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而是指在网络信息化的体育教学环境中,教师作为帮助者或引导者,而大学生自主地进行体育学习的一种形式。至于网络或者计算机,作为物化了的现代教学设备条件,它所提供的仅是以虚拟形态呈现的信息资源、自主学习氛围和高技术背景。因此体育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要引导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学内容也要符合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并加强现实社会生活与体育课程的联系;教学方法要重视引导、探索、启发;教学手段要充分地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而教学目标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方法、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有效地学习网络信息技术,并结合日常的教学课程内容来进行教学资源收集、观摩开发和备课,同时与学科同仁切磋交流网上学习和收集的技艺信息;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的体育学习环境来设计教学问题。因此教师要从单纯的课件制作转移到体育新教学体系的设计上来,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常规,指导和组织大学生依靠团队合作,运用网上信息查询技术,开展有关体育学习的自主学习活动,建立教师问题引导、师生体验实践、大学生自主探讨的网络信息体育教学。
三、将新型训练融入大学体育教学中
1、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项目,并利用种种典型的活动方式和场景,让个人和团队经历一系列的考验,来增强团队意识、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大学生的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感悟和体验,然后团队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从而提升自我认识,并增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在教学的目标、方式、手段以及运用的原理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关联性,都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教学中,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增加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又拓宽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实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五个领域目标,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当前大学生对于拓展训练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更应该加强宣传,先从理论上深入人心,并加强破冰阶段的培训。根据学校的条件,拓展训练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模式。既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通过巧妙地设置一些情景,使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从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意识。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专项拓展训练教学,并增加户外的拓展内容,增强大学生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战胜自我的信念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外,还可以开设社团或俱乐部,培养体育骨干,丰富校园文化。
2、形体训练
由于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而且在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使自己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足,并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重视,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之外,同时还拥有高雅的气质和美好的形体也是必要的。
在形体训练中应当紧密地联系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大学生处于一生当中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而且四肢骨骼的生长和身高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下肢骨骼更加关键。因为运动的作用,下肢骨骼频繁的活动能够加速骨细胞的分裂和骨化以及下肢骨的生长,因而使人长高。而形体训练也不同于其它的文化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身体运动以及动作的锻炼协调来完成的。而且在训练中还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甚至有时要经过极为艰苦的训练,所以形体训练也可以培养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品格,树立优秀的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克服苦难的能力。而在进行形态训练时还应注意文雅脱俗的风度与自身内在气质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形体训练使大学生产生正确的审美观,在美好的艺术环境下得到健康成长。
形体训练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经常练习,才能促进技能的发展,达到改善形体和健美的目的。因此仅仅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是达不到目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安排一些形体的练习外,还应注重加强健美知识的渗透,以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体形、姿态、状况等制定适合自身的课外锻炼方案。学校还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要求来举办形体训练班,让大学生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使得自身的形体得到改善,从而塑造出健美的形体。
3、野外生存训练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野外生存训练。比如登山、攀岩、滑雪、郊游、漂流、负重定向越野、复杂地形行进、搭绳过界、信任背摔、野外觅食、寻找水源、野外自救、野外露营、识别野生植物和中草药等各项内容,并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和教育。通过野外生存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并且在大家分工合作进行架设帐篷、修建营地、寻找干柴、点燃篝火、埋锅造饭、清扫营地垃圾、安全保卫等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大学生能够在直接的体验中进行自我学习,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生存能力,并在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保护资源的习惯和重视资源的意识。而且在野外生存训练中还可以通过体能训练的项目,要求所有参加训练的大学生不许弃包、不许掉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使大学生体验到人生的艰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自豪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四、新型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特色
1、享受“快乐教学”
在上述新型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遵循运动的情感变化规律,让学生在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地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够体验运动乐趣的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互相连接和层层推进,使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到学习、运动、交流、挑战和创造等多种乐趣。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中贯彻“三合一”的思想,鼓励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己适应选择”、“自主实施练习”并且“自我评价与调整”,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则更应重视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切入点的合理性、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适当性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总之,“快乐教学”中的“快乐”并不是指没有任何痛苦,而是指让快乐蕴含在体育中,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真正获碍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良好氛围的舒适感和群体学习的社会感等方面的快乐体验,从而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做到持之以恒,伴随终身。
2、整体的领会更强
在新型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尝试通过从整体开始学习和领会入手,改变以往片面追求技能、忽视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特点的把握和对整个运动项目的认知的缺陷,从而提高包括球类运动在内的一些集体运动项目的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由过去从局部开始分解教学,改变为从整体开始教学、再到局部分解教学及训练、再回到整体教学与训练的模式,让学生从—开始就领会到集体运动项目的基本概况,从而及早地形成运动中的集体意识和战术概念等。同时,让学生领会集体运动项目的概况,还能提高学生对整体的学习兴趣。
3、技能的掌握更好
在新型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遵循运动的技能形成规律,形成以系统地传授运动技能为核心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体系。在每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以某一项运动技能的教学及训练为主线,采用中大单元的形式,单元内容的排列以难易程度为顺序,并注重对学生掌握技能效果的评价。通过在教学与训练中强调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更适应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学习内容,形成良性的循环。
4、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拓展
在新型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积极推动学生自己去获取新知识和寻求问题的解决。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将运动中的有关知识和原理进行整理和归纳,组成一个“问题串”,并将几个大的问题分别融入每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在教学及训练的过程中设置提问题出、学习验证、集体讨论、问题归纳、得出结论等几
个阶段,通过多提问、多设疑、多讨论的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5、开展小群体的学习方式
在新型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师生之间、同组同学之间和异组同学之间,通过在活动中的相互观摩和切磋,从而提高教学与训练的效率。在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每个单元开始,教师将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群体;在单元的前半段,一般以开展教师指导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为主;在单元的后半段,一般以开展学生主体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为主。通过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开展小群体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在自发组成的小组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从而实现互动,并通过小组内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竞争,增强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结语:
要开展适应时代发展的大学体育新型教学与训练,就应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中,结合体育自身的特点,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在给学生传授各种各样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认知兴趣和对其所学技术、技能的热情,并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人格和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体育教学中的生动主角。参考文献:
[1] 周俊.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18).[2] 史晓红.项群训练理论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
[3] 鲁江.论大学体育教学中形体训练内容的构建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24).[4] 周意萍.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教学的探讨[J].内江科技,2010(07).[5] 王鹏.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Z1).
[6] 戴晓敏.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
第五篇: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与形体训练
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与形体训练
近年来,中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除速度和柔韧素质降幅较小外,爆发力、耐力和力量素质均大幅下降,体重增幅较大,学生的体形有向肥胖发展的趋势,日常行为中低头含胸、耸肩缩脖、走路摇摆等不良形体姿态的学生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有:1.学习负担重。由于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背的书包较沉重,学生整天背着书包上学放学行走,作业较多,学生长时间伏案书写,时间一长自然形成脊柱、头颈的变形和视力的下降。2.生理成熟较早。现代的孩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孩子的生理机能发育成熟期提前,特别是女孩子发育较快,较早出现了第二特征,由于孩子没有清楚认识身体发育过程的正常生理特征,产生害怕、害羞心理,感觉不好意思,经常低头走路,养成了含胸低头的习惯。3.自信心不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习惯不良等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或同学鄙夷的眼光,自己总感觉什么事都不会做或什么事都干不好,自信心受到损伤,从而产生畏惧心理,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长期形成畏手畏脚的样子。4.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在生活、学习中,坐着总是东倒西歪,站着也是极不自然,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中学生由于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形态正发生急剧变化,这时的孩子个子长得很快,因此在这个身体形态及机能发育正在走向成熟的时期,采用合理科学的形体训练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矫正和改善学生体态的不良习惯,而且使肌肉改变其不良的拉力和压力,使不良骨形向正确方向发展。增强骨的抗折、抗压和抗扭曲的能力能使全身的肌肉丰满结实、匀称、有线条、有力,同时健康的形体美对学生良好的自信等主观指标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从学生生理发育角度和形体美塑造理论角度对他们进行形体美的教育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姿态,展现形体美的魅力,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展示美,增强自信心。在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形体训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运用理论课,讲清楚注重形体姿态培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形体姿态优美对于生活、学习至关重要的道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立、行等正确姿势培养,注意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简单方法。要求学生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培养姿态美的重要作用。
2.在实践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要求学生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并且时时注意头正身直,眼看前方。借助韵律和舞蹈动作进行肢体的训练,经常强化,让学生养成良好坐、立、行的习惯。
3.结合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青春期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生长发育过程身体形态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明白自己身体变化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要理性的认识它,对待它,消除害怕、害羞等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
4.教育学生观察周围的一些人的行为举止。比较他们的差异,看看有何不同,然后进行自我矫正,自己应该学什么,怎样做。
5.介绍几种预防和矫正身体姿态畸形的肢体动作操,便于学生在自我比较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后进行自我练习,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1)身体仰卧,两腿并拢,两腿直膝抬起,每天坚持30—40次;(2)两腿伸直成坐撑,身体前曲,两手前伸触摸脚尖,每天坚持30秒钟;(3)身体俯卧,两手支撑,上体后仰,鄂部充分伸展,每天坚持1—2分钟;(4)身体俯卧成背弓,两手从背后握住两脚腕,每天坚持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