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了许卓娅教授的讲座
看了许卓娅教授的讲座,我不由得发出感慨:这个老太太,上穿紫色的针织背心和同色的开衫,下着墨绿色的肥大的裤子,放在人堆里绝对不起眼。可是,你看她一上台,说起音乐教学,做起动作来,全身立马散发出无穷的活力和巨大的魅力,让我这个年轻许多的老师感到惭愧不已。
许教授主要讲了团体律动游戏,其中,重点讲了上位要素的四个方面:故事、动作、音乐、人际。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就是先把音乐编成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根据故事加上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根据动作配上音乐,最后让幼儿之间、师幼之间有人际关系的互动。
我们教音乐,通常是先让幼儿倾听欣赏,再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幼儿一般回答“很快乐、很高兴、很慢、温暖、想睡觉、有劲······”等等。许教授否定了这种模式。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是感知运动思维第一,形象思维第二,抽象思维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的比重逐渐增大。而我们的做法,是把抽象思维放在第一了,所以幼儿不易接受,教学效果就不会太好。
许教授还带来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和我们一起互动联系。方法生动有趣,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许教授在讲到“喜羊羊和灰太郎相遇”时,所表现出的喜羊羊的紧张害怕逃跑、灰太狼的凶狠迅速,既让我们哄堂大笑,又不得不佩服其表现力之强,整个会场的互动气氛达到了高潮。反思我们在教学中,其实有些方法我们也用过,比如在《拍手点头》律动中,我们也有过从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不善于总结,不善于推广,这就是我们和专家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向专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后记:今天下午开总结会,听陈园长介绍,许教授已六十一岁了,但是心态非常年轻,所以浑身充满活力,对幼儿音乐教学充满热情。我想,也许我们不能人人都成为专家,但是我们可以成为充满热情的人,成为一个有童心的人,成为对幼儿充满爱心的人,希望我们每个幼儿教师永远保持青春活力,永远充满爱心
第二篇:许卓娅教授音乐专题讲座
许卓娅教授音乐专题讲座——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育学专题讲座》
一、互动手语操〈让爱传出去〉 二.讲述了一个男幼师上的一节课。有一段优美的音乐让老师先去听。然后再把音乐的段落划分出来。再来让幼儿感觉音乐的上行或是下行。并用身体把它表现出来。然后自己列出一个事件用这个事件把这段音乐表述出来。可以分成上组,让两个人一起合作用一个事件商量好用动作把这个事件用这段音乐表现出来。
这种教学法被称为“创造性的韵律活动”。
注意:在教研活动中不要随便的批评别人,要大家一起去讨论再后再做决定。、音乐教学方法。〈观摩教学法的特点〉 1. 简单的:直接示范
2. 一般难的:先示范,后讨论,然后一起玩。
3. 再难点的:先示范,后讨论,再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玩并指导再一起玩。4. 更难的:示范,讨论再边学边做。
三、游戏1 准备:奥尔夫音乐13 感觉音乐并进行引导跟随着打节拍。先单人打如果都跟得上音乐节拍,分清楚了后 请老师自己做——双人做一个做鼓一人做棒——做熟练后可以摇头——可以摇身体。动作:拍腿,拍手〈短短长〉
两个交换的玩。增加难度一个手做棒一个头做鼓。〈全部老师左手做
备:
1、提醒游戏者放松身体不要那么紧。
2、为什么要拍三下不是四下。那是要给幼儿一个喘气的机会。〈示范四下太赶〉
3、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不要太难,要是一个活动你常要去提醒幼儿怎么样的话。那证明你的活动对幼儿来说太难了。
游戏教学的原则就是:循序渐进,慢慢渐难。
游戏2 引:伸出一个拳头。这是什么?今天要把他说成是一个茶壶而且是一个假冒伪劣的产品。买回来一看没有盖,也没有底。可是我要用它呀没办法。我就捡来了一片瓦把它堵上。可是堵了上面下面漏,堵了下面上面凉。但还是要用。
教师动作示范:一手空心拳,一手做瓦先盖上面后盖下面慢慢加快。先右手再左手。)——音乐〈八月十五月儿圆〉现在做月饼。每句拍一下。然后是加快就是到圆时拍两下。两个手交替。加深难度把呀把到另一个手上去。适合班级〈中班下学期〉
故事来导入的〈喜洋洋和灰太狼〉音乐来自奥乐夫4咪嗦。咪
嗦。这是丹麦民间舞蹈音乐。就是戏弄那些舞者然后就变得长短其实就是为了高兴。这个音乐其实有七个断,每一次就加多一个。
现在我们把他变成四个断每个断都是一样。故事:灰太狼有一天出去在路上遇到了喜洋洋就想吃喜洋洋。喜洋洋很害怕就要跑。灰太狼就要抓他。动作:灰太狼,爪子。碰碰碰,怕怕怕,《拍胸》最后灰太狼招牌动作我还会回来的,喜洋洋:一支手指小角,怕怕怕《拍胸》最后逃了就是耶的手势。一个一个人物玩熟然后请幼儿自己商量交换角色。加深难度:就是一个手是喜洋洋一个手是灰太狼。备:藏起来时可以做得可爱诙谐些。加深难度时要示范到底是怎么样藏左手全做灰太狼,右手全做喜洋洋。
教师在放音乐的时候要试音乐:1。声音太小会没有气氛 2,太大会影响孩子的心脏和听力。适合班级《大班》 游戏3音乐《何家公鸡何家猜》
先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猜对的公鸡,猜输的母鸡。猜一样的小鸡。动作:公难一手在额前。母鸡双手弯到胸前向下。小鸡两手指对齐叽叽。、玩法:先和老师一起来示范的自己对自己。先做公鸡再做母鸡,再做小鸡。加难:两人一起玩。后面做动作留三拍。《自己唱》
更难何家公鸡就出何家猜就做动作。玩了以后就听前面的歌词编动作。游戏4 虫儿飞:虫虫虫虫飞
示范:要有逗你玩的心态。夸张示范一个,平淡示范一个。请老师一起来,围成圈来玩。
第三篇: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游戏之快乐--听许卓娅教授讲座后
感受一:敬佩许卓娅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 见到许教授,着实让我有些吃惊,这哪像一个全国闻名的音乐教授?分明是一个在人群里最不起眼的老太太。但是许老师一开口,就显示了她的魅力,她的声音清亮悦耳,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她的舞蹈动作活泼可爱,没有拘谨与做作,极具感染力。她一会儿带着大家倾听音乐,一会儿带着我们做游戏,一会儿„„三个小时的讲座,许老师一直站着做报告,真的让人敬佩。
感受二: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游戏之快乐
“教育追求的是结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游戏注重的是过程--是快乐、积极的参与、是不断的体验与感受”许教授开场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新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要重视过程,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是过多的追求教育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游戏的过程。
紧接着许教授与在场教师互动进行《打鼓对舞》、《木头人》、《喜洋洋与灰太郎》等有趣的音乐游戏。她循序渐进的教授,从倾听音乐学习动作表演,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表演,再到会听音乐创编动作表演,不断增加音乐游戏的难度。让我们在玩音乐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安静倾听音乐的重要;明白只有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有好的学习能力;领悟动作是幼儿认识音乐的工具;懂得一个作品要让孩子易接受,必须在愉快的情景中设置阶梯一点一点让孩子学会,不断反复,不断提升。欢乐的音乐声中,大家听听、玩玩,整个会场笑声不断。她还用自己夸张的肢体动作不断启发我们去创编表演,挑战自我是发展的需要;用突如其来的点名发言让我们感受孩子突然被迫回答的尴尬感受,只有自在安全的教育氛围才能促进孩子好好学习,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她不断的启发我们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去教孩子,少一些理性的分析,多一些感性的体验,少一些尴尬的提问,多一些快乐的游戏。在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游戏的精神。
许卓娅教授的讲座听来如沐甘霖、激动人心,丝毫没有厌倦与疲惫,是听觉与心灵的享受,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投入深深地感染着现场400多位幼儿教师,她让我们感受了音乐之美,体验了游戏的快乐。我们将好好学习,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向上。
第四篇:韵律活动 许卓娅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深圳市南山区麻磡幼儿园幼儿教育书籍目录
韵律活动 许卓娅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 郑三元
图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史上最强被骂应对心理学
就是爱被骂》作者:郑匡宇 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50种心理调适与治疗方法——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作
者:王国荣 著
出 版 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作
者:许卓娅 编著
出 版 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8VCD
越玩越聪明:音乐亲子游戏(适合3-6岁儿童)
新编幼儿室内体育游戏 [平装] ~ 范惠静(作者)
大夏书系•幼儿教育•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 [平装] ~ 格温·斯奈德·科特曼(Gwen Snyder Kaltman)(作者), 李旭晴(译者)
玩美幼教•幼儿园变废为宝1 [平装] ~ 日本学习研究社(作者), 赵晓明(译者), 刘晓燕(译者)大夏书系•幼儿教育•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 [平装] ~ 格温·斯奈德·科特曼(Gwen Snyder Kaltman)(作者), 李旭晴(译者)
玩美幼教•幼儿园变废为宝1 [平装] ~ 日本学习研究社(作者), 赵晓明(译者), 刘晓燕(译者)
新编幼儿室内体育游戏 [平装] ~ 范惠静(作者)
《让孩子自己做主》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捕捉儿童敏感期》 《给孩子自由》 《孩子的秘密花园》 《傾听孩子》
《0岁方案洒向人间都是福》 《教育的故事》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99种教育方法》 《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事》 《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 《宝贝比我强》
《恢复蒙台梭利》 《0岁方案宝宝识字100法》 《宝宝越玩越聪明》 《儿童安全教育》 <幼儿生活安全教育宝典》 《教育的55个细节》 《给新老师的50个忠告》 《不做教书匠》 《新教育之梦》 《做幸福的老师》 《给我一个班,我就满足了》 《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
99个班主任的教育机智》 10大教育》20项修炼》
《《影响孩子一生的 《教师的《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成为有理想的教师》
第五篇:学习许卓娅《韵律活动》体会
学习许卓娅《韵律活动》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的是许卓娅老师撰写的《韵律活动》,通过学习收货很多,下面一一向大家介绍韵律活动的要点:
一、什么叫韵律活动?
在80年代时韵律活动就是单纯的模仿,伴随着音乐身体有节奏地动作,主要模仿内容为:生活中的事与物。80年代末期随着国外一些音乐教育形式的引入(如:韵律操、奥尔夫音乐等),许卓娅老师就把所有伴随着音乐进行表达的艺术活动统称韵律活动。
二、韵律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韵律活动包括四大类:律动、律动组合、音乐游戏、歌表演。下面主要说一下律动及律动组合的主要内容。
1、律动:
律动:是指在音乐伴奏下的韵律活动。包括:1)基本动作(走、跑、跳拍手、点头、屈膝、晃手等等);2)模仿动作(模仿动物的动作:鸟飞、鱼游、兔跳等;模仿自然界的现象:花开、下雨、风吹;模仿日常生活的动作:洗脸、梳头等;模仿成人的劳动或活动:摘果子、采茶等;模仿幼儿游戏中的动作:拍皮球、跷跷板)。3)舞蹈动作:经过多年文化积淀、已经基本程式化的艺术表演性动作(如:碎步、小跑步、垫步、踏点步等等)
2、律动组合:
按照一首结构相对完整的乐曲组织起来的韵律动作组合。包括:1)身体节奏动作的组合:组合中的这些动作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注重的是动作的节奏。2)模仿动作组合:如:小树苗睡着了—醒来--生长成大树—开花结果。这些组合较注重模仿动作的组织结构,更注重对模仿对象的表现。3)舞蹈动作组合:它比较注重动作的组织结构。可以有简单情节的表演组合舞,也可有结构较自由、松散的自娱舞组合,还可以是以队形变化、舞伴交流为主的集体舞组合。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是已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舞蹈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演艺术。包括:身体舞(问候舞)、邀请舞、双人舞、表演舞、独舞、自编舞五种主要形式。
三、韵律活动教育教学的要点
1、韵律活动教学材料的选择;
A:音乐:
在幼儿阶段,以选择轻松、愉快、刺激性较柔和以及重复性较强的音乐为主,风格上可以比较随意,最好多选经典性的音乐作品。
小班阶段:可逐步加大儿童音乐和一般性中国风格音乐的比例,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熟悉和喜爱这些类型的音乐。
中班阶段:特别是在中班后期,可逐步加入具有明显民族个性的、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
大班阶段:具有明显地域、民族个性的异国风格的音乐,以及情绪健康向上、刺激适度的少量成人音乐都可以成为韵律活动的音乐选材对象。
在许卓娅老师的韵律活动研究中就采用了许多有代表性的音乐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如:中国成人舞蹈音乐《红绸舞》的片段,中国轻音乐《赶花会》,外国轻音乐《单簧管波尔卡》《特快列车波尔卡》《口哨与小狗》,外国芭蕾舞曲片段《拨弦》、《西班牙斗牛舞》,这类音乐结构清晰,便于根据教学的需要节选和重组,其中有些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还可以选择少儿或成人歌曲如:《男儿当自强》、经过改变后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成了《对面的兔子看过来》。
B:动作:
幼儿的动作发展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遵循以下三条规律:
1、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2、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3、从单纯动作的复合动作。
小班阶段,一般以生活动作为主,同时注意逐步增加律动模仿动作的比例。(最简单的舞蹈动作学习在小班中后期也应逐步开始。)
中班阶段,一方面应注意提高一般生活动作本身的难度,提高一般生活动作与音乐配合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应不断提高律动模仿动作的比例。同时,另一些难度稍高的基本舞蹈动作学习在总体学习内容中的比例也应开始逐步提高。
大班阶段,律动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已逐步成为幼儿园韵律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一般生活性动作则会逐步退到更次要的地位。此外,在幼儿早期,舞蹈动作应该是更加儿童化的和更加“中性”的(即民族文化风格不太明确的);而在大班中晚期,可以考虑逐步地加入民族文化风格特性比较明显的中外舞蹈动作。
2、韵律活动中的空间处理:
如何处理空间是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
题。在许卓娅老师的讲座中空间处理的比重较重。大家也肯定都听过,下面我借用简单的文字在帮助大家一起回忆一下。
动作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因此,在动作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所有的空间状态都必须是精心设计的,能够保证动作与空间是充分协调的。精心设计的含义是:
1、教师为幼儿安排的空间状态以及此空间状态下做的特定动作应该可以充分地展开,幼儿之间不会产生互相干扰。
2、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空间调整或动作调整策略应让幼儿能够主动避免干扰,又能保证自己和同伴能够有充分的自由。
3、从教师教的方面看:
(1).教师站位。
A单圆圈——教师与幼儿同样站在圆圈上,不仅有利于形成师生平等的氛围,而且有利于幼儿能够无障碍地看清教师全部的姿态和运动方式。
B双圆圈——教师一般站在内圈上。圆圈在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教师一般应该站在圆圈内,并与幼儿面对面,与幼儿做反方向运动,以便能够为幼儿提供正面示范的榜样和与幼儿进行目光交流。如果要学习的动作比较复杂,要学习的队形又并非是圆圈状态,也可先从站圆圈开始。为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或减缓疲劳进程,还可先从坐圆圈开始,再逐步过渡到站圆圈、走圆圈以及其他非圆圈状态的队形。方阵或行列的状态——教师可与幼儿相向而立,做“镜面示范”。教师也可以与幼儿同向而立,做正常示范。
C提示左右——教师还可以与幼儿面对相同方向,但站在排头或排尾。这时教师的指示语可以是老师这边的手或脚,向老师这边跨一步或移动等。
(2).教师移动
在韵律活动中教师移动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在 “散点”状态下,教师移动的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师“撤出”活动区域(通常更强调面对全体幼儿),观察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了解幼儿的特殊需要,或避免幼儿过度依赖自己和模仿自己;如:教师“插入”活动区域(通常更强调面对个别幼儿),向需要模仿的幼儿提供榜样,向需要思路的幼儿提供思路,向需要伙伴的幼儿提供伙伴,向胆怯或不够兴奋的幼儿提供鼓励,向过度兴奋的幼儿提供自我镇静的暗示,向发生矛盾或因其他缘故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幼儿提供返回活动、享受活动的引导等。
(4)、从幼儿学的方面看
1.幼儿站位。
A在圆圈状态下,最基本的空间站位方式有两种:
一是面向圆心,即正面朝向圈内,所有人呈面对面的空间状态;适宜做向上、下、前、后方向的上肢运动,或做前进、后退的舞步。因为这些方向有更大的空间,且不容易发生空间混淆和互相干扰。
二是面向圆上,即所有人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正面朝向前方另一人的后脑勺。在面向圆上状态下,适宜做向圈里、圈外方向的上肢运动,(左右方向)的动作,原因也是这些方向有更大的空间,且不容易发生空间混淆和互相干扰。在用语言对幼儿讲解时,一开始教师最好说圈里的手或脚,而不说右手或右脚;待幼儿经验稍丰富时,偶尔也可以这样补充说:“圈里的手,也就是──(待幼儿作出反应)右手,对了!”
B在自由空间状态下,幼儿应该学会建设两种有益空间,即个人独立空间和合作、交往空间。
良好个人独立空间的含义是:做动作时不会使他人影响自己,也不会使自己影响他人。良好合作、交往空间的含义是:在合作、交往伙伴之间建立最为和谐的空间运动关系,既使自己能舒适地应和伙伴,又使伙伴能舒适地应和自己。
年龄较小的幼儿最初倾向于挤在一起,或挤在教师周围。一开始教师应对此予以理解和接纳,往往我们会提醒幼儿:“找个空一点的地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还是应该逐步鼓励幼儿去尝试一下独立的滋味,并逐步学习在更高的水平上尝试进行富于创造性的空间建设。
2.幼儿移动。
由于韵律活动是运动性的活动,本身的稳定性就相对较低,所以,教师更应注意以下一般规律:坐着做上肢动作最稳定,坐着做下肢动作次之;坐着比站着稳定;站着比移动稳定;在规定空间状态下移动比在自由空间状态下移动稳定;在个人独立空间状态下移动比在合作交往空间状态下移动稳定。也就是说:活动刚开始适合采用坐的的方式,然后再站起来做动作,接着开始在规定范围移动,逐渐扩散幼儿活动范围,最后尝试合作。
许卓娅老师特别重视:在规定空间状态下,避让也需要专门学习。同样,无论是从态度方面还是从技能方面,教师都应该帮助幼儿逐步
弄明白:共享有限的狭小空间会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更大快乐,而空间争霸只会让大家都感受到伤害。
3、韵律活动中标记的运用
在我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孩子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保持一定距离的站位,所以我在小班就开始韵律活动教学中在地上贴一些标记,或是小动物头像、或是三角形、方块,让孩子找到一个点就行,长期下来,孩子们就能慢慢形成一种距离意识。到中班下学期一般就不需要借助标记来站位。一个简单的手势孩子就能站好自己位置。在许卓娅的集体舞教学案例中会经常发现一只手上套朵小花、戴只手套,有时所有幼儿的右脚上都贴一个小标记,这主要是帮助幼儿解决空间辨认困难。如张力老师的《挺着大肚子的小淘气》就是利用腕花解决幼儿辨认左右的困难,还利用衣服来帮助教师、孩子检验队形变化的准确性。
听过许卓娅老师研究教学活动的老师会发现,每次老师利用标记进行学习过程中都不忘在活动中增强利用标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如:活动快结束时,老师会设计提问:“腕花在今天的学习中帮了我们什么忙?”引导孩子对老师组织的学习策略应用效果进行自我反省,加大该策略在以后被幼儿自觉运用的可能性。
4、韵律活动中的教师语言:
韵律活动中的教师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运用语词表达的语言、运用音调表达的语言)、体态语(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语言)。
许卓娅老师通过男女老师的比较,提醒我们女性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时尽量做到:
1、语言精练、加强蒋介、示范、练习、反馈的机密结合;
2、分散讲解的内容,都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反馈的小单位快节奏递进的教学方式;
3、多采用“幽默语言”,轻松愉快地组织活动。
在体态语言的应用上应注意:教师在讲解运动要求时都应同时配合体态语言的“注解”。往往老师们会出现以下情况:老师还没有让幼儿开始做动作,自己却先动起来了;老师要求幼儿停下,自己还在动个不停,这些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表达的意思互相干扰的情况,对幼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韵律活动》一书中第13-14页,有两个例子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5、韵律活动中的教师行动方式与幼儿情绪调整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因素往往是影响幼儿情绪和行动的主
要因素。幼儿园的律活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情绪相对不太稳定的学习活动。幼儿比较容易产生情绪波动,让幼儿群体的情绪始终保持舒适的、适度兴奋的状态,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
1)观察:关注幼儿反应,了解幼儿的困难与所需要的帮助;及时发现幼儿中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反映范例,及时因势利导地利用幼儿的范例来培养幼儿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2)反馈:反馈的即时意义是让幼儿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并非指好坏的情况,而是指具体的细节如何)或自己打算做什么?等等。反馈的具体方式是:对年龄小、发展水平低的幼儿,一般不反馈幼儿的失败与错误;对于年龄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独立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再现自己说过的话或动作。对于年龄大、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行动前先向大家报告自己的计划,然后再鼓励他们按自己的计划行动。
3)鼓励:这大家都明白具体做法。值得提出来的是:韵律活动中老是可以用点头、微笑、空间接近、身体接触,以及眼神、体态来向幼儿表示:我在注意你了;我看见你了;这样不错,请继续下去„„。4)角色的进入与退出:退出,是现今音乐教育对教师行动方式的另一种新要求。不单单指角色上的退出,而且还包括心理的和空间上的退出。
5)督导:在韵律活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避免幼儿因个人的自由散漫行为对群体产生消极影响,要维护韵律活动的良好审美秩序,保证优先单位教学活动时间的高效利用。也以此帮助幼儿逐渐建立起对社会生活秩序的责任感,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律性社会人格品质。
《韵律活动》书中举了一个《包饺子》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避免涣散感、茫然感和兴奋扩散。
6、韵律活动的“创造性”培养
有关韵律活动中的“发散性”“集中性”“联想性”“结构性”“流畅性”“新颖性”等不同的思考途径的理论与实践,在《韵律活动》一书中有详细介绍。我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如何在韵律活动中把握幼儿模仿与创造的度?让孩子随便跳?老师该不该教?受到“尊重幼儿”“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理念的影响,许多新老师总害怕:我教给孩子动作了是不是就理念太落伍了?所以,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就让孩子“随便跳”。其实在《纲要》的艺术块面中提出:支持、鼓励幼儿
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表达的同时,帮助幼儿提高技巧技能。所以,技能技巧和表现、创造是和谐统一的,两者不可偏颇。教师在不同类型的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获得技能与创造两方面的共同提高。
以活动为例:我组织的中班上学期中集体舞《狡猾的狐狸在哪里》,队形与一些动作基本由老师确定,孩子在这一活动中主要的收获就是:同伴合作表现,体验交换舞伴跳舞带来的快乐。这节活动中可能创造的成分相应少了,但这一活动为以后幼儿参加类似集体舞学习中的创造提供了技能与队列、空间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大班下学期故事表演会中,集体舞《外星机器人》的活动组织,需要先引导孩子先了解机器人的活动程序,还要学会机器人顿顿有序地动作时,在幼儿自己表演动作的基础上,和幼儿一起整理、完善、学习,这些技能动作是从孩子中来,通过老师的帮助加工后再让孩子来学习,激发孩子模仿、学习、想象、创造的欲望,也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四、韵律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韵律活动和音乐欣赏的不同
专家们都提出:没有大肌肉运动参与的音乐活动都是不成功的教学活动。所以现在音乐欣赏活动与韵律活动的界线不是很明确。在韵律活动中到底是音乐在前还是动作在前?
我个人认为:没有绝对的标准模式。有的活动可以从“音乐”开始,也可以从“动作”“队形”开始。音乐是韵律活动主要的元素之一,无论是创造性的还是模仿性的韵律活动,都硬尽可能早地在幼儿心中建立艺术作品的整体审美形象,都应尽可能早地加入伴奏的音乐,让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动作的表现、表达。音乐欣赏是要大肌肉运动、用韵律活动的方法去感知音乐,音乐是难点,动作相应简单。相反,韵律活动音乐要求简单,动作学习难度提高。
2、韵律活动的伴奏
初学动作时一般首先由教师轻轻哼唱曲调来跟随幼儿的动作速度;在逐步熟练时,教师可以加快哼唱速度,以引导幼儿跟随自己的哼唱速度;进一步熟练时,可以跟随录音音乐来做动作。
3、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口令
在幼儿园应该通过有意义的形象、逻辑过程、以及音乐的形象和结构来帮助幼儿记忆动作的内容与结构。避免机械地喊1234,或要求幼儿记忆某个动作一共做几次。当幼儿学习中出现困难时,老师可
以根据节奏含一些特殊的口令,如:“向前走走,拍拍拍”“走走走,背对背,退退退,面对面”等等。
4、韵律活动中的道具(标记)
韵律活动进行过程中是用道具的目的:
1、增加艺术情趣
2、减少分角色、左右、先后的困难。教师在设计道具时应该注意避免“画蛇添足”,否则既浪费金钱、教师的精力、幼儿的学习时间又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干扰幼儿的动作、影响队形和幼儿间的交往。
5、韵律活动中的动作与技巧
在日常韵律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应避免采用需要较大的力量、耐力、柔韧、平衡等的技巧性动作。因为这些不适合孩子年龄发展特点,也会增加大多数幼儿进入随乐动作的自我享受水平阶段的困难,降低整体审美效果。
六、韵律活动的常见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的程序合理与否是教育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因素,也是儿童能否在学习中较长时间地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保障。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最根本的处理原则就是动静交替。当然,真实的韵律活动教学情境中的动静交替,不仅仅是运动和静止的交替,还包括大小运动量的交替,熟悉与变化的交替,思考与表现的交替,不同活动媒介的交替等等。只要教师能够努力在程序设计中注意安排节奏松紧合理的变化,舒适、愉快的学习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下面就简单讲讲我们在探索韵律活动教学模式中的一些设计思路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法引出主题;
2、教师用容易让儿童清楚感知的方法反复示范新的动作或动作组合。
3、教师分析讲解动作要领、动作表现的形象、情绪或动作组合的结构;
4、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带领幼儿做动作或组合;
5、在必要时,如在动作或动作组合比较复杂的情况,教师可先将动作或组合分解成较好较单纯的部分,待幼儿掌握后,再带领幼儿连贯做动作或组合;
6、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练习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练习中逐步达到熟练掌握;
7、如果有一部分幼儿仍有困难,教师给予个别辅导。或重复5和6的程序。
模式二:引导—探索—创编模式
1、教师在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
2、教师让幼儿自己用动作来表现教师提出的形象、清洁、情绪、节奏或结构。
3、教师组织幼儿倾听、分析、体验音乐,并组织幼儿用讨论的方法,将程序2中已准备好的动作与音乐的有关部分或要素相匹配;
4、幼儿按讨论结果随音乐做动作;
5、教师根据儿童表现的情况,组织幼儿互相观摩,并从中提炼出动作要领及动作表现要领;
6、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动作或组合教给其他幼儿,或者由教师提出幼儿中产生的好范例,让全体幼儿在新一轮动作边线中自由借鉴吸收;
7、教师小结,指出活动中产生的好范例。
8、组织幼儿重复5、6、7的程序。
举例:
模式三:模仿—创造性发展模式
1、教师直接提出主题,或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
2、教师用模式一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动作,或用模式二的方式让幼儿创造出某种动作,并以此作为基本动作。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某种变化基本动作的方法(如变化节奏或变化姿态等),并组织幼儿跟随音乐练习他们运用变化法创造出来的各种新动作;
4、教师给幼儿某种组织动作的方法(如按照情节组织或按照结构的重复变化规律组织等),并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法根据音乐创编动作组合;
5、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将编出的组合连贯起来表演;
6、幼儿独立连贯表演。
总之,韵律活动的教育,能够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能满足幼儿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以及交流合作的需要。可见韵律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幼儿在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