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涧头集中学教师培训三年规划
涧头集镇第一中学 教师培训三年规划(2010年9月—2013年8月)
涧头集镇第一中学
教科室
2010年9月
涧头集第一中学教师培训三年规划(2010年9月—2013年8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我校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能胜任新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外与兄弟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培训机构的协同与结合,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寻求专家学者和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这方面我们将做以下工作:
(1)制定“三个一”读书计划。即每位老师每学期要能阅读一部经典专著,一本理论书籍,一本专业教育报刊或杂志,真正让我们的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2)抓好“三结合”的师德培训。
首先,结合教师例会、班主任例会、年级组座谈会、青年教师恳谈会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尤其注重对班主任的培训,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其次,结合“师德承诺活动”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全体教师经过反思、自查,公开向学校、学生、社会进行庄严的师德承诺,自觉接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监督。再次,结合评价制度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参照教师评价体系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真正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2、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构建“三六五”有效课堂。
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对常规教学的要求和检查力度。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等教学基本环节,做出具体的要求和个性化的建议。采取跟踪检查、随机抽查、随堂翻阅等不定形式进行检查,并在学期末对教师的作业和备课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2)实行超周授课计划制度,每学期各个教研组或年级组上报本组的授课进度,教导处组织人员“推门听课”,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同时在当天认真评课,及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促进任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不定期地检查各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情况,督促各教研组发挥团队智慧,集思广益,备出高质量的教案。
(4)重视教师的基本功。继续坚持 “教学基本技能”比赛活动。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技能比赛,收集优秀作品在“教职工之家”中展出,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3、信息技术培训,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为了让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教学,在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信息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我校还将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的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操作多媒体,促进教师们有效的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加强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力度,将多媒体手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学校将教师上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程度,作为教师授课达标的一项重要依据。定期开展课件制作竞赛、优秀教师课堂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力的提高。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为学校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为了使青年教师早日成长起来,成为我校新的亮点,我们将做如下工作。①培训目标:一年小有成就,三年初成风格。
②培训内容:①师徒结对活动;②专题培训:教育科研知识、班级管理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③理论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论、有关课题研究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④教学程序实践:每月每人一节的课堂实践考核,“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组内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课;⑤举办课堂教学比赛活动;⑥组织到外校参加听课、观摩活动。
③培训要求:①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做到:一日一反思,一周一课件,一月读一本教育杂志(有读书笔记),一学期写一篇论文。②教学实践,寻探规律。做到“三个必须”:备课必须详细,能写教学后记;每周必须听师傅两节课,师傅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每学期必须上好一堂汇报课。
积极参加学校之间的教研活动。坚持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做汇报讲座或者为其他教师上汇报课,真正做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
5、强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需要一个全校性、整体性的科研课题带动。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进而使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要求真求实,教师要立足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困惑,解决学生学习发展中的疑惑,让科研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走近学生,以微观研究为主,以教学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指导青年骨干教师申报各级课题,在课题申报及研究中反对求大求全,指导教师从课堂入手、从学生入手、从自己入手、从低起点入手,紧密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各学科要力求将科研课题的研究直接体现在课堂中,收获于学生的日益突出的表现里。
6、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
通过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坚持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和校本管理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四、培训形式
学校根据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年龄层次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校本培训特色,其基本形式主要有:
1、自主学习:教师自主学习、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开展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交流学习体会、探讨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组织教师学校内部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的教学观摩,并形成制度。
5、名师指导:聘请校内外骨干教师定期听课、评课,进行现场教学研究的指导。
6、课题研究:学校加强与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7、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8、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有关培训机构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五、实施步骤 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2011学年度):
1、落实常规,构建“三六五”有效课堂,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推动课堂及整体教学改革。
2、学校确定三名教师作为市骨干重点培训对象,五名教师作为区骨干重点培训对象。
3、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4、始终如一狠抓师德教育,强化团队意识(演讲会、论坛、评优等 第二阶段(2011—2012学年度):
1、“三六五”有效课堂得到有效提升,人人能上优质课,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教科研网络,争取人人有课题,人人会研究,人人有成果。
3、强化教风“敬业、求实、善导”,努力形成建立一支家长、社会满意的教师群体。
第三阶段(2012—2013学年度):
1、教师在教研、科研、竞赛等方面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2、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教学风格,推出市级骨干教师3—5名。
3、努力形成政治思想和师德表现良好、具有较高文化和业务水平、具有一定品位的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以王昌国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配合区教研室对培训进行巡视检查、督促,确保培训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组 长:王昌国 副组长:张运立 张 帆
成 员:周海生 魏 国 谷玉涛 陈孝禹 王 元 颜庭亮 宋树生 王 松 刘德强 尹 强 倪敬立 李百平
2、制度保障
(1)建立《教师个人成长业务档案》和《教师培训手册》,记载和收集“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自主业务活动、作品、各项获奖证书等资料,当做教师业务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
(2)严格执行《涧头集一中教师培训制度》、《涧头集一中校本研讨制度》,以此作为年终业务考核重要依据之一。
3、经费保障。
按照有关规定,学校保证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把培训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教师外出培训,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积极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4、实行激励机制,推进校本培训健康发展
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范围,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年度考核、评优评模“三挂钩”制度。
涧头集第一中学
教科室
2010年9月
第二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未来十年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做强做大、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现根据我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草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深化课改为契机,扎实推进生本课改工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立足本校,借助外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观念先进、善于创新、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规划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初步创建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营造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探索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造就一支思想观念新、教学技艺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培养一批水平较高的各级各类名师。
三、组织保证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研处、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科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导处和教研处具体负责教师成长的管理、考核、实施、督促和评价。
2、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以各科组、年级组为基本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发展规划,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四、实施方案和举措
第一部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引领,构建成长平台。
(1)每学至少请1名教育理论专家,1—2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一线学科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促进教师不断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每学年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一次。
(2)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年一次以上),通过承办这一平台,实现和有关专家、教研员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3)教研处每月安排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活动一次,要有专题发言(科组负责登记),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学术沙龙、专题论坛,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4)鼓励青年教师函授、自考、在职攻读研究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三年内使我校教师在本科学历达100%的基础上,有3至6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5)建立校级课题管理机制,引导教师进行专题研究,为申报各类各级课题作积极准备,每个科组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申报时间为每年年初,争取每年有若干省、市、区、校各级课题立项。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让课题成为研究教育教学的真问题;真正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
(6)力争尽早开办《校本教研》交流刊物,定期汇编教师论文、案例分析、反思体会等。
(7)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鼓励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特长和学校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另一方面启动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组织部分教师及科组编写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年内开发1-2个校本课程系列。
(8)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考核量化指标,以考核促普及,以评价促发展,并依据考核结果指导教师自我发展。
(9)每学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获奖成绩作为评定先进个人、优秀科组的重要指标之一。
(10)发挥青年教师研究会功能,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强化整合,促进新进教师成长。
新教师的培训和整合将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教师的培养主要以科组为基地,进一步加强以“老”带新的制度,建立新教师培训体系,使新教师在二年内要适应育才实验学校的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有较大的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能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履行和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1)新教师上岗前要参加由校长主持的新教师座谈会,学校各个科、处、室必须参加,对新教师要提出努力方向并充分听取新教师的意见,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2)每学期听同一备课组教师或指导老师的课不少于15节(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学期结束将听课笔记上交教导处备查。
(3)备课要求写出详案,且有教后记,学期结束将备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
(4)每学期开一节展示课,连续开两个学期,由科组给出评价意见后备查。
(5)每学期独立完成一份试卷的命题,由科组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
(三)、重视年轻教师成长,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年轻教师(毕业三年以内)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是最有成长潜力的一个群体,对青年教师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师徒结对”制度,了解教材、大纲、备课、批改、辅导认真到位,合乎规范,坚持写详案;能按常规和一般模式组织教学,全面进入教师“角色”;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真听课、参加教研活动,通过自学有关的理论书刊、做习题、钻研教材、练习教学基本功等途径,初步形成适合教师工作的较完备的认知结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应通过劳动人事部门的考核。使新教师在三年内要适应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学会和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并能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履行和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1)每学期听同一备课组老师或指导老师的课不少于20节,学期结束将听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
(2)备课要求写出详案,且有教后记,学期结束将备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
(3)每学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设一节汇报课,连续开三年,由教研组给出评价意见后报教务处。
(4)每学期独立完成一份单元测试题的编写,由科组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比赛。
(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教学要有特色,具备任教各年级的能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每两年至少有一篇文章获奖或发表;能独立开设校本课程;能够规划校级课
题或省、市、区级课题。
(1)确定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培养人选,规划培养,争取三年内新增1-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或教坛新秀。
(2)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备课、上课、评课等,与结对教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学习理论等。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比赛。争取3年内有一批优质课冲出越秀区,走向全市。
(4)积极参与教研交流,每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公开发表或市级以上获奖。
(5)每年必须申报校级以上课题一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编辑的教学资源。
(五)、强化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发展,打造育实品牌。
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代表学校学术最高发展水平,在未来十年内对45周岁以下的高级教师要建立考核制度,五年内争取80%学科能涌现出越秀区学科带头人,争取2-3名市级名师,有个别特级教师培养人选.(1)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必须结对培养青年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每学期开设研究课不得少于一节。
(2)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在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中起带头作用。
(3)每年承担市级以上课题一项,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4)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45周岁以下)必须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每年至少有一篇以上的文章市级以上获奖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5)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45周岁以下)必须每年参与有关书籍的编写(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教辅用书的编写)。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2011-2-1
52010学年下学期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未来十年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做强做大、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
第三篇:红土民族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三年规划(模版)
红土民族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三年规划
(2013-2015年)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为导向,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根本,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具自主性、选择性和实效性,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向“师德高尚,业务精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培训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自主、多元、实效”为主题,积极开展以教师发展需求为着眼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主要指为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包括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也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努力使教师成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规律熟悉,教育技能扎实,教科意识强烈,个体风格显现,富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专家型教师,着力打造一支讲师德、爱学习、肯钻研、有品位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阶段目标
1.2013学年:分析校情,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三年规划与学年计划。初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启动培训工作。安排好各学科不少于30%的教师参加集中培训。
2.2014学年:阶段性总结一年来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根据规划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年计划。积极整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探究培训特色。继续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各学科不少于30%的教师参加集中培训。
3.2015学年:在阶段总结基础上,拟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年计划。继续有效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各学科未参加外出集中培训教师参加集中培训,顺利实施完毕三年培训工作。做好工作总结,评比先进教师。
三、培训任务
1、已聘任职务的教师,在培训周期内必须学满240学时,40学分,其中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0学时,20学分。
2、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规定:
(1)师范学校毕业生试用期培训须学满120学时,20学分,其中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0学时,10学分。
(2)非师范学校毕业生试用期培训须学满360学时,60学分,其中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80学时,30学分。
上述两类新教师在完成试用期培训取得教师资格后,均应继续参加三年一周期的其他同类教师的继续教育。
四、策略措施
(一)培训内容
1.师德专题培训。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深化“师德推进年”活动,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新教职工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
2.教育理论培训。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入手,通过专家引领、教育理论专著自学等途径,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
3.学科实践培训。着眼深化素质教育,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运用专题教研、教学竞赛、知识竞赛等有效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把握理念、驾驭教材,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科研培训。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带领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确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课题,同时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5.技能拓展培训。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以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技能拓展培训。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培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汉字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培训层次
1.全员校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培养。
2.班主任培训。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关要求,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等方面内容,帮助班主任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青年教师培训。对新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政策法规、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使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在试用期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熟知教育教学常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继续大力实施“青蓝工程”,指导青年教师科学制订并认真执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计划,积极创设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学术环境。
4.骨干教师培训。继续探索实施“骨干教师工程”,既要着眼培育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又要探索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育选拔。学校要把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努力设计不同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培训方法,为富有潜力的教师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宽专业知识层面、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都能立足自身基础得到有效发展,切实提高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水平。
5.其他分组培训。其他分组培训主要指教师所在的年级组、学科组、课题组、不同发展阶段组、学术组等培训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各小组的教育培训功能,让教师在组内互帮互学、内化成长。小组活动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
(三)培训形式
从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出发,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专题培训﹑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大力加强校本培训,主要采取主题培训、协作交流、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形式,积极探索“教师讲坛”这种教师自主参与、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使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四)主要策略
1.教师成长规划引路。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三年规划和教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专业发展培训三年规划及计划。面向全体教师,狠抓青年教师培训,突出骨干教师培养,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提升师德修养,改进教育行为,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队伍。
2.校本培训形成联动。继续加强调研力度,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坚持学校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上一堂观摩课,参加一次论坛,点评一节功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
3.师徒结对共同发展。实施“一年入门,二年成型,三年成才”的系列培训模式,为青年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完善岗位设置中全面师徒结对制度,制订师徒结对计划,完成师徒共同成长目标。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新老教师素质的共同提高。
4.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优先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参加各个层次的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学术活动等,使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加大培训、讲究实效”原则,发现培养人才。
5.学历进修自主提高。我校教师大多是本科学历,已有少数教师正在攻读研究生或已取得研究生学历。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以改善教师智能结构,加快学习型学校建设。
五、培训保障
1.组织保障。以校长为培训领导导小组组长,全体校委会成员为组员,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形成专题研究校本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及早开展科学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与分学年计划,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2.制度保障。由学校教科室专人负责做好教师参加集中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批、登记、备案等工作,尤其要重视制订科学规范的集中培训申报制度与规范的培训学时登记制度。制定考核、评比制度,加强对校本培训的考核与管理,纳入继效工资的发放,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3.经费保障。学校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我校教师的培训,且培训费用不少于公用经费总额的5%,做到专款专用。教师在区域内自主选择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240学时的培训,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不得侵占和挪用。
红土民族中学教科室
2013年3月
第四篇:中学教师培训五年规划
秀延初级中学教师培训五年规划
(2013—2017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一支高水平、搞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几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做强做大、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现根据本校的情况,制订《秀延初级中学教师培训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以提升教师全面素质为目标,以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以专任教师和校长为重点,开展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按照《秀延初级中学教师习培训三年规划》的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以教师发展需求为着眼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主要指为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包括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促进教师朝着“师德高尚,业务精谌,智能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目前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培训任务需要进一步统筹。部分培训项目没有纳入计划,存在重复培训的现象,造成培训资源的消耗,也加重了教师的继续教育负担,因此需要进一步作好细致规划和统筹管理。
2.培训体系和制度有待完善。适应教师终身发展的分层次培训体系需要完善;工学矛盾仍很突出,需要多途径解决;培训的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需要完善。
3.培训的实效性有待加强,专业化有待提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培训课程体系需要探索,远程培训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培训中还未得到充分利用,教师培训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理论研究、教材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基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者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继续提升。
三、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全面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基本构建惠及全体教师、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程发展、实现全力服务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系和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臵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二)具体目标
1.构建“覆盖全员、自主选择、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新体系,高质量完成全校每位教师五年共360学时的专业发展培训任务,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2.建立“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年轻”的教师培训机制,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上新水平。
3.探索骨干教师培训培养机制,实施骨干教师建设工程。4.以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为主要标志的学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5.富有区域特色的项目化、主题式校本(联片)培训模式进一步完善。
四、主要任务
1.强化师德培训,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整体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师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建立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紧密挂钩,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班主任教师培训。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
2.着眼专业能力,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倡导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鼓励教师在职进修,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继续实行每两年一次的定期专业知识考试制度,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围绕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拓展专业知识、强化基本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熟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科研水平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科展示、评比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关注人文修养,不断丰富教师的内在涵养。加强教师人文素养培养,将人文素养提升纳入教师在职教育体系,积极引导教师做“有智慧、有涵养”的人。引导教师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厚实人文底蕴,陶冶高尚的情操;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4.突出创新精神,努力提高中层以上行政的管理水平。每位新任校级领导干部在任职一年内必须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任职资格培训,总培训时间不少于300学时,使新任校长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具有履行职责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以胜任校长岗位需要。按要求实施校长、中层提高培训,使学校管理人员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拓宽管理知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5.围绕岗位要求,逐步打造一支专业化管理队伍。对财务人员、图书管理员、卫生保健员、水电维修员、实验员、均组织参加相应的新一轮上岗培训或提高培训。对非专业学科的管理(辅助)人员,分门别类进行后续专业培训,通过学历进修、选派参加省、市教育部门或行业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力求管理人员基本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或获得专业证书。
五、重点培训项目
确立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把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与行政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为此,本校展开如下重点培训项目:
(一)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区教师全员培训(包括管理人员)。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要求,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发展现状,预计五年内在职中小学教师完成专业发展研修和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的任务,真正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初步形成体现教师发展规律、自主选择的集中专业培训机制。培训方式采取分期分批、分层分类、自选式脱产等形式。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前提下,由区研训中心统筹规划、学校整体协调、教师自主申报相结合,每学期初根据研训中心公布培训指南,由学校教师选择。研训中心、学校统筹协调,分批次组织选送教师参加省、市、区三级培训机构相应的短、中、长期脱产集中培训,其中每位教师至少一次参加为期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二)骨干教师培训。探索骨干教师培训培养机制,实施骨干教师建设工程。培训内容以厚实人文素养,提升拓展教育教学理论,提炼教学经验,形成独特课堂教学风格,强化科研能力为主。
(四)管理队伍培训。加快在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专业化进程,着力打造一支素质全面的干部人才队伍。按照学校领导干部的岗位实际、发展规律、发展现状和个性特点,采取分层分类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更新在职领导干部教育观念,更新、拓展教育管理知识,提升课程领导力。
(五)“项目化、主题式”校本培训。根据学校实际,每学期初学校申报培训项目或主题方案若干个,报研训中心审核确认,并核定相应的培训课时。通过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全校、联盟组团等阵地,有计划有序列地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和实践活动。研训中心对经确认的培训项目(主题)赋予相应的培训课时和学分。每位教师五年内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期间注重教师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普遍提高,做到培训过程扎实有效。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进一步确立“教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实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相关科室和业务部门具体负责的组织领导体制。校长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组织指导制定本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规划和计划,督促、指导教师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个人五年成长计划。
2.强化管理,健全机制。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学分登记制度,完善培训档案管理,教育局将全面启用浙江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将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与教师的资格定期认定、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3.保障经费,提高效益。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根据上级要求,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保障学校教师培训经费。
第五篇:2018-2019学年埝头中学教师培训计划
2018-2019学年埝头中学教师培训计划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通过校本研训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帮助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变革教学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实现真正的成长
根据学校教师的情况制定学校教师培训计划。
1、按规定参加全校性的集中培训和以研训组为单位的业务学习及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2、每位教师要做到:坚持每单元(或模块)写一篇教学反思;一学期每人上一节教学汇报、示范课,参加一次教学诊断课活动;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每人每学期要精读至少一本的教学专著;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交一份有价值学科论文和优秀教案。
3、为促进教师整体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制定了抓理论学习,抓岗位实践、抓活动载体的“三抓”工程,激励教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培养教师钻研业务,强化素质,敢于争先,成为一名在专业上有影响、在学科上有知名度的典型教师。
4、凡参加学科教学(或说课)竞赛、评优、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的教师,要及时提交竞赛过程中所有相关材料及获奖证书复印件2份,1份送交教导处存档,另一份与获奖证书复印件或为市级以上教学观摩课、引路课、研讨课写好记实材料一起存入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
5、学校要创造有利条件,为各学科教师搭建自学、进修、晋升的平台,鼓励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学科教学的要求,将外派教师学习情况纳入学校考核教师之中。
6、建立校本研训教师个人档案,档案中记录、装载教师参加校本研训过程中的各种成果及业绩,对每位教师实行长效的个性化管理,同时对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实施学分制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7、教师如因故不能参加学科研训组和年级备课组活动应履行请假手续,说明原因。学校有关领导因公不能参加学科研训组和年级备课组活动也应履行请假手续,否则当缺勤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