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23:5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黎平职校蒋光武

内容摘要:文化课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高中阶段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文化课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要求的高低,内容的选择,层次的把握,发展性的评价标准,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问题,一直困惑文化课教学。文中就此进行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职业教育

文化课

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各专业课教学趋向于专业性、灵活性、实用性,教育教学取得优良的成果。但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文化课教学一直滞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文化课教研教改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教”与“学”双边麻木僵化,文化课的教学处于困境,找不到出路,缺乏活力。文化课,无文采飞扬。中职文化课教学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如何根据中职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探索文化课教学改革思路,已成当务之急。

一、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者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误解。“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提出的要求,指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课要因地制宜,因专业、因人而异,满足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多种需求,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多向发展,这是“以就业为导向”文化课教学的基本精神。但有的教育者却认为既以就业为导向了,“学生不喜欢的数学、英语等学科,就可以不上课了;学生觉得什么样的专业能找到工作就学什么”。甚至向学生宣传“某些文化课可以不学”,这些理解和认识有悖于“以就业为导向”文化课教学基本精神。

(二)学生对文化课厌学的原因。首先,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偏低这是客观事实。职业教育的生源绝大多数是升入普通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治等科的学业水平几乎都没有达到一名合格中学生毕业生应有的水平。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因此,大多数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没有热情。

其次,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忽略了文化课。

二、文化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2004年《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若干意见》中指出: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的个性教学。根据职业学校学习者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劳动就业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学习者发展的原则,在满足专业教学基本的前提下,各地和职业学校应对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组织中,要尊重学习者意愿,允许学习者根据学业进展情况对文化课程进行多次选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习者顺利完成所选定的课程目标。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应当加强对职业学校教学过程的科学管理,避免简单化地组织和安排文化基础课程的统一考试。”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归纳起来,有最重要的三点:1.文化课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课考核是评价人才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课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专业课学习。2.文化课教学的思路是:根据学习课程和就业需要调整教学目标;不同专业的文化课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开设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允许学生进行多次选择,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文化课教学管理和质量检查负有重要责任。

上述论述给文化课的地位和功能进行定位,为文化课教学改革指出改革思路。

(一)、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深入透彻理解文化课地位与功能。

1.文化课是中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高中阶段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开设文化课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要求高低,内容的选择,层次的把握,发展性的评价标准。我们认为:文化课的基础性、工具性、情感性和广泛性。主要表现在:(1)、它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2)、它是从事岗位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3)、它是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沟通,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融入和谐社会的基础;(4).它是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继续学习,适应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文化课必须适应就业、升学两种需求,应强调它的基础性。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即要求就业意向强,且有能力的学生强化专业知识课,强化文化课,要求升学对口高考学生强化文化课,不忘专业课,作为此类学生,本人认为应提前分流教学和管理。

3、文化课是公民基本素质组成部分,是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基础。多元智能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不存在以那一种智力重要,以那一种智力不重要的问题,教育者可以开发学生的强项智能人手,带动其弱项的发展。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应当是具备了一般公民所应有的文化素质,但是,职业高中集中了一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任务的学生,他们不仅要补课,而且,面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成人教育,生存教育,职业预备教育,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是很难在社会上长期立足的。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

即按照“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组织中,要尊重学习者意愿,允许学习者根据所学专业进展情况对文化课进行多次选择”的要求,将分层教学从实际同一目标转变为适应不同目标。在分层教学模式上,采用分目标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考核分层。但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1)、科学地制定目标;(2)、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3)、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4)、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指导;(5)、成功地沟通师生情感。在检测和考核中,按照不同层次设计考核内容、形式和标准,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关注每一个不同进步幅度和成果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作为学校部门应作逐步检查评估。

实施分层教学,主要的着眼点是解决基础差异大和学生同步发展的矛盾,减轻各方面的压力,包括学习和心里压力,实事求是安排教学任务,不断树立学习和教学的信心。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就业做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准备。同时

在分层教学中,大胆引入自主选择的因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层次;在滚动分层管理中,学生还能通过层次调整最适合的层次,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前做好设计。

(三)、实行提前分流,满足升学预备教育。“读职校,圆大学梦”,以为社会看好。其家长看好职业高中的重要原因,学生可以继续升入高职,而且,职业高中学生申报考高职的比例逐步增加。

实行提前分流就是把准备升学的学生统一编班,主要文化课实行统一进度、统一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核,文化课倾向于应试能力的训练。而在专业课程上采取主干专业课与技能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即精选大类专业课,一般以四门左右为好;扩展专业技能课,使其专业资格证书相对应,学生把握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四门左右的技能训练课,为后续的高职学习奠定实践基础。由于高职也是培养专门化技能训练技能型人才的学府,因此,职业高中不能变成文化补习学校,应当培养专业知识衔接的、具有动手能力的高职“预备生”。在分流管理上,对原教学计划进行适度调整,应“强化文化课,而淡化专业课”原则为准。有意向参加高考者进行对口高考培训,使其成为一位大学生。

(四)、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模块课程,按照能力要求组合相关知识。传统的学科教学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他们把用什么学什么看作是实用主义教育观。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只见过按照知识的系统性编写的教材。所以,改革很少从教材体系上开刀。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以及参照国外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思想。我们认为,在文化课教材的改革上,可以借鉴核心能力课程的理念,将学科知识按照能力归类,重新组织教学。具体说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经过九年教育的初中生相当多的人,哪一种能力都不合格。甚至大多数还惧怕说和写,由此想到,学生并不是没有读过足够的书,而是,缺乏实用性的训练。所以,将四种能力的培养编排成四个训练模块,即《听说》、《写作》、《阅读》、《欣赏》,每一个模块偏重

一、两项相关能力,在训练标准上紧密结合行业对语言能力的需求,考核侧重实际能力。在实行学分制的专业中,四个模块可以分开考核单独记录学分。英语可考虑按照《阅读》、《口语》、《笔译》、《电文》来分模块,数学可按主要章节划分模块。

实行文化课能力模块课程方案,充分考虑了职业特点。又从学生能力不均衡的客观实际出发,给他们以较为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在发挥优势智能的同时,也在努力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这对突破文化课的瓶颈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五)改革课堂教学内容,让文化课联系职业岗位的实际,使其具有针对性。通用的文化课教材曾经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发挥过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不能停留在一般化的教材上,需要按照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引用来自职业岗位的案例或结合职业实际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更多,更早地感受或体验职业工作领域的实际问题和社会问题,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远离生活实际的习题、案例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对枯燥的记忆和重复的练习已经反感的人,很难激发出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文化课教学中,提出经实践感知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生活案例教学等作为重要方式,正是解决厌学,焦虑、逆反现状的有效方法。

(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教育部针对文化课课堂教学改革提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习者顺利完成所选定的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环节”的要求。文化课教学应学习普教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在教学设计上多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活动式等有效的方法模式。在教学过程运用互动式,问答式,启发式等全员参与的形式。在检测上多使用客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方式。

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定地落实主体性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首位,把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才能有目的的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的教学困境是艰难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大胆创新实践,根据各专业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注意学生态度、兴趣、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习者顺利完成所选定的课程目标,培养其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文化课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我们定能走出困境,文化课的教学,定能教得文采飞扬。

2010.8.1

第二篇: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其对策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弱者”,抗风险、抗击打的能力很差!但他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秘密武器”,备受国家重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要不断发现并解决存在于职业教育各个层面的问题。本文从科研系统、与行业企业对接、教材、人才培养标准、宏观调控、教师、经费等七个方面论述了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问题 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难”的怪圈中徘徊。从基层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职业教育科研支撑系统十分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明显缺乏强有力的科研支撑。一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缺乏顶层设计;二是职教科研机构数量不足、地位不高;三是职教科研人员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四是职教科研缺乏集中度,包括就业需求、职业资格标准、职教专业标准、职教教材等都缺乏基础性标准研究,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如北京和上海作为两大中心城市,其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同时也堪称全国职教科研的两大高地,但与发达国家城市的职教科研力量相比依然十分薄弱;而且在现有的职教科研机构组织和研究成果中,来自经济界、企业界的还很少,与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的要求很不适应。

(二)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开放性,职业学校系统仍然相对封闭。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对接产业发展、系统培养技能人才,必须依赖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但就我们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而言,这种开放性还很缺乏。其具体表现,一方面是以职业学校教育为主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吸纳行业、企业要素的动能不足;另一方面是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三)教材呈现“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混乱状态。缺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的顶层设计,传统的学科体系束缚特征明显,内容滞后于生产一线,且偏深偏难,中职与高职的教材特征不明显,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培养质量,降低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特别是我们极力倡导的“校本教材”,实际是教材开发主体的下移,不仅不能保证教材与行业企业和生产一线的对接,而且造成了开发成本的加大和浪费。

(四)人才培养标准缺失,评价体系不健全,造成中职毕业生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目前,国家只对中职出台了“专业目录”,规范了专业名称,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但没有相应的培养标准,导致学校培养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缺失、企业和社会对中职毕业证的含金量的迷茫;由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也只能给企业模糊的判断,这是中职毕业生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的根本原因。

(五)宏观调节失控,造成巨大浪费。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部门、行业为主办学,主要培养对口专业人才。由于封闭式管理,使得机构重叠,管理重复。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目前市场经济的作用,职业教育由上述封闭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各校争相开设市场、社会热门的专业,有的甚至抛弃自身的强项专业,走进了与大多数学校设置相同专业的“死胡同”,导致重复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自我约束中消耗,造成了“招生大战”的局面!这种情况下,人才的产出成本有增无减,真正的结果是必然降低人才的质量。

(六)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待遇不高,进入渠道不畅,培养体系不健全。从根本上说,决定职业教育未来走向与命运的根本在于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县级职教中心,师资队伍是从普通高中的师资队伍中脱胎出来的,其主要特征是文化素质高、专业素质低,要将其培养成“双师型”教师难度相当大。目前的问题是

1、工科类大学毕业生由于没有教师资格证无法进入职教教师系统工作,而承担职教师资培养的全国八所大学毕业生数量有限,也不能满足众多中职学校的需求。

2、与企业给工程技术人员的待遇相比,学校处于弱势地位,吸引力不大!即使有人愿意到学校任教,调动也缺乏政策支持!

3、兼职教师的待遇由于没有经费的强力支撑,学校也不能从企业行业中招聘到合适的人选。以上三点原因导致中职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学适应性不强!

(七)经费保障不力,中职学校举步维艰!目前,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效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保障了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但也滋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学生不缴费,就不珍惜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高兴了就上,不高兴了就走人,造成学校管理上的软弱和无力;二是免费以后,国家拨款的相对滞后和县级财政配套的困难,至少一学期甚至一学年学校财务没有进账,从而把学校推倒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二、主要对策

(一)、建立以政府科研机构为主体,民办科研机构为辅助,学校企业行业紧密参与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有效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学生评价等问题,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吸引力。国家和省级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设和人员的配备,尤其要吸纳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组成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研究出台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编辑符合生产一线需求的,中职学生能够学懂、中职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的理论、实训大纲、教材、教参和教辅资料,明确规定必修课、选修课、立德树人课的课时安排、教学要求,学校只需组织教师认真实施即可。同时至少在一个市的范围内,以公办或者民营的形式成立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评价、检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质量、师资队伍进行检测评价,帮助学校加强专业建设,逐步形成特色!该机构尤其要承担考核学生质量的责任,学生合格与否,不能由学校说了算,而要由市上的检测机构说了算!由于培养有标准,检测有权威机构,发给学生的证件就有了含金量,就业时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学校就有了吸引力!

(二)加大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省级统筹规划力度,建立专业设置的省级评估批准制度,避免校际之间专业重复,促使学校逐步形成专业特色,从根本上解决“招生难”问题,形成良性循环机制!目前,困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生源问题,造成招生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几乎所有学校专业设置都一样。当新闻媒体炒作“数控技工年薪10万,一将难求”的时候,一夜之间,90%的学校都开设了数控专业,等到学生毕业时,大家才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当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时候,所有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等到学生进校学习时,却被告知连考取“学前教师资格证”的机会都没有!由此可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处于无政府状态1为了生存,许多学校盲目跟风,道听途说,!为了生存,兄弟学校相互攻击,招生大战,为了一个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学校往往要付出千元的招生成本,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经费真正用在培养上时所剩寥寥无几,低质量的输出又加大了招生的难度,从而使学校走进了如此循环往复的“怪圈”!所以,要解决招生难的问题,就必须在省级或者市级的范围内,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根据学校优势规划设置专业,坚决不允许学校自行设置专业!学校开设专业的程序是:学校申请------权威机构评估-------市县审核-------省级审批!由于各校专业特色明显且互不重复,学生一旦选择了专业,就等于选择了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学校就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下大功夫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

1、建立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建设可分几个层次: ①建设若干所专业化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管理人才。

②在部分重点高校增设或将部分普通高校改建成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现有资源与优势培养职业教育人才。

③由高校与国内部分大型中外企业或民营企业合作组建职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步伐。

④在国外高校、企业合作建立职教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加快外向型师资培养,逐步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接轨。

2、从国外引进一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德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各有特色,教育思想先进,教育手段科学,人才培养各有所长,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全球化、国际化,要彻底和尽快改变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和经济、技术发展的落后状况,从国外引进一批专职或兼职、客座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十分必要,通过他们把国外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方法、手段和技术带到国内来,尽快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3、从企事业单位选调一批高级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到职业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工作。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管理人员不仅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水平,而且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选调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充实到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中来,有利于改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选调方式可采取调动、借用、校企合作、兼职等多种形式,政府可制定配套的政策给以鼓励与支持。

4、加大投入,加强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目前,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广大教学人员绝大多数是由普通中学或普通高校教师转岗而来,他们从事传统的理论教学很有经验,但与现代化要求较高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较大的差距,因此,做好这些人员的转岗与在岗培训十分必要,以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自身职业化、专业化的基本要求。在职人员的培训可采取脱产培训、进修、寒暑假集训、到企业挂职、赴国外学习等多种形式。

5、实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与准入制度。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专业化、技术性较强,对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建议实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职教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岗前培训,从而保证职教人员的基本素质。

6、切实解决好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问题职业教育的教师是我国教育战线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负有特殊的使命,因此,党和政府应与对待其他教师一样,解决好职业教育教师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生活待遇,重视他们的培训进修、职称评定、选拔任用、住房安排、子女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激励他们献身职教,不辱使命。

(四)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社会资助为次、学校自筹和学生家长缴费为辅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确保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1、采取有效措施贯彻国家关于教育经费筹措的法律、规定与政策措施。近些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遗憾的是都未能全面贯彻实施。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与实际经费投入缺乏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为什么国家出台的这么多政策文件不能落实到位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没有出台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硬杠子,标准就是不论财政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切实保障的最低限额!有了这个标准,就能保证各级财政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收取的职业教育经费真正用到职业教育上!有了这个标准,职业学校就知道财政应该给我拨多少经费,争取资金就有了依据!有了这个标准,审计部门审计、上级部门检查就能一针见血,督促到位!所以,经费保障的关键是要把软规定变为硬杠子。

2、企业要通过承担职业教育经费的方式担负起职业教育的责任。葛道凯司长说他对职业教育有四个梦想,其中第三个梦想是“企业从一年级开始就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成为普遍现象!”他说:“校企合作一直是学校求着企业,这个现象很快就要转变了。为什么?因为我国新生劳动力在快速的减少,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供给过剩转为供给短缺,这时,企业怎么办?”葛司长号召“职业院校要挺起腰杆,对那些等在校门口要毕业生的企业说,想要我的毕业生,你就必须从一年级参与我的教学过程!”我想司长这句话一定蕴含着企业还必须投资院校的教学设备,投入他的技术和智慧的意思!“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不仅学校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的产业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3、学生和家长必须通过缴费珍惜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国家要建立职业学校学费标准的动态审批制度,学费标准的制定要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不同层次学校(国家示范、省级市级示范)的培养成本等因素。根据这个标准,国家免费不足部分应由学生和家长承担,而不要下放给各级政府,确保职业学校不因免费政策陷入困境。

第三篇: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问题与困惑之一:“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习惯于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要求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兼顾不多,容易造成“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应对策略:

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兼顾班级中各不同层次的学生,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情感目标等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疑点,恰当地划分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准确制定相同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制定相同和不同的目标。其共同的教学目标为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上知道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其中两个变量间的变化关系;在实验操作上会用已设计的电路进行测量;在总结归纳上可以从测量的数据中看出两个变量间简单的定性关系;在定律利用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其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为:学困生:能协助完成电路的连接、基本完成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从测量数据知道两变量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等生:会按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准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测量数据中分析两变量间的定性变化关系;优秀生:会进行测量电路的设计、规范进行实验操作、能从实验中归纳出正比与反比的变化关系。这种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困生能尽自己的努力学到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学有所得;使中等生有较高的学习要求,既不感到很困难,又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使优秀生有更高的学习追求,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避免因一个标准、一种要求而产生的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优秀生吃不饱的问题。

2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教师所提问题的本身具有不同的层次,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教学提问;其二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设置的教学提问。

教学提问本身的层次性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这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处理的要求。如关于力的有关知识就有这样的几个层次问题:1.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3.为什么必须有两个力才能产生力的作用?4.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影响?5.力对物体的形状改变有什么影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这样的几个层次问题的学习与讨论,就能层层深入地认识力的概念与作用效果。

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原理。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的差异进行设疑,让大家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学困生尽可能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的问题;对中等生则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难或较深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不同的水平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得。如<<二力平衡>>一节,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二力平衡?让中等生回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让优秀生回答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这种按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提问,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

3巩固练习的层次性: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的继续与延伸,一定量的作业是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与应履行的义务。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有着不同的要求,表现在练习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上。对学困生应限制数量、控制难度;对中等生应调节数量、把握难度;对优秀生则不限数量,放开难度。其不同的作业要求:对学困生: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层次上;对中等生重点放在“双基”和能力训练上;对优秀生重点放在方法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上。体现出下有底,上无顶的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教学原则。

4作业批改的层次性:作业批改的层次性包括批改的内容、要求、对象的层次性,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题全批全改:基本题是物理知识层次上的较低教学要求,是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属于保底的下限,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批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重点题细批细改: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在教学中突出,还要求在练习中突出,更要求在批改中突出,这就是要细批细改,从批改过程中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缺陷,进而才能提出补缺补差的具体措施,体现出教学要求的层次性。

学困生面批面改:面批面改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学困生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情激励;其次对学困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帮助是教学层次性的重要体现,是面向全体的教学要求;其三学困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个性问题适宜在面批面改过程中得以悄然解决,体现出教学对象的层次性。

问题与困惑之二: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而现在,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在物理课堂上看到的学习方式几乎都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但是同时,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课堂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几个学生挤在一张实验桌前,只等老师一声令下:“现在开始合作”,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几个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有的却是个别在动,有的甚至还没弄清楚合作干什么,老师已叫“停止”,学生立马恢复原状;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每个学生马上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很是热闹,可谁也没听清谁的发言,等到推选代表发言时,又总是学习好的成了“权威”,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害怕说不好丢人,于是袖手旁观,不参与合作,出现了“优生表现,众人旁观”的现象;同时,在合作时为了取胜,有的同学将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一旦失败,又互相指责埋怨;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往往着眼于某个群体,对个体评价相对减少,从而削弱了某些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应对策略: 1应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不会合作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与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探讨、相互请教、相互学习。这样才能消除优生瞧不起差生,差生不敢在优生面前表现的现象,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在建立合作小组时,不能一味的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由组合,并推选组长。这样,小组成员定是兴趣相投、彼此信任的,在合作时也就没有优劣之差别的感觉了。

3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尤其要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与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与指导,让他们融入活动中去。合作中,教师尤其还要培养优生学会聆听差生发言的习惯。对于发言不太准确的,组内要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发挥好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教师要对合作学习成果作出合理的评价。教师可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好每个学生的每一次的参与情况,展示他们在合作中的最优成果,汇集小组成员对他们的综合评价,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记录袋里发现自己在合作中的成长轨迹,从而激发更强烈的合作动机,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潜能。

问题与困惑之三 : 教学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突出。

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八年级每周上物理课2节课,九年级则每周上3节课,教师在安排上课进度时普遍反映上不完。以八年级物理为例,按省颁标准,每学年按40周计算,一学年的总课时数为40节,但各个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学生的层次不同,需要的课时量也有所不同,很多教师反映,如果按我县学生实际来安排课时至少需要55课时才能完成。每周2节的物理课让物理教师很难适应,周课时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均教学班数增加,作业批改工作量加大,师生交流机会减少,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难度加大。自习课时间严重短缺,学生在校自主学习的时间极少,教师利用下班进行个别辅导的机会也相应减少。由于周课时少,学生学习物理的课外时间也少,知识的遗忘率很高,再加上受语、数、英三主科挤压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都产生畏惧心理。

应对策略:

1加强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力度,提高全体教师解读课标、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我县利用“博客”开展校本教研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2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八年级的学生较快熟悉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3通过师生间的多向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的“差异资源”,达到共同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大量成功的教育教学事实证明,教师能否与学生密切合作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制约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层次的提高。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能带出十个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其成功之处在于合作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主动与学生合作,还要指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由于学生间的知识基础、心理及生理发育情况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速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现行的教学体系是以群体教学为主的,教师不可能对其所任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而学生具有相近的年龄、相近的认识水准及认识方式,交流起来较自然,也少有保留,并且能得到许多有启发性的不同见解,因而学生间的互帮互教其效果有时胜于教师。教师也可从学生间的交流与切磋时所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控、改变教法或学习指导的方法,实现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

问题与困惑之四:实验教学与实验设备的相对滞后。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明显增多,所以学校实验室的配备标准也要相应提高,但现行的实验室配置标准仍不能“与时俱进”地做相应的调整;新教材的“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栏目中编排了大量的实验,很多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实验室中缺少这些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想买也不一定能买到;教师课前准备教学仪器费时费力。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实验的大部分器材可以选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积累。

应对策略:

1加强实验室建设。由于新课程实验数量增多,探究实验和迷你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对传统实验室带来新的压力,对实验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有部分学校的物理备课组每周一次的例会在物理实验室进行,同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制作有关的实验器材。我们准备组织骨干教师分工进行研究和改进实验,而后汇编成册供全体教师共享,这样,通过几年时间的积累,逐步完善学校的实验设施,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

2争取得到电教部门的支持,力争提高实验设备的配备标准,多方联系购买实验仪器设备。

第四篇:关于体操学校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我市体操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学

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欢迎省局各位领导前来调研,我叫

,主要负责运动员文化课教学管理,对于运动员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结合我了解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目前体操学校文化课教学现状

我们体操学校主要承担小学阶段1-----6年级文化课教学任务,属于半读半训性质,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训练,晚上开设2个小时英语课程。目前共有学生74人(业体32人、体操42人),在校建立学籍的73人,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学校共有9名教师,其中3人为在编人员,从事教学管理,6人为社会招聘,从事教学工作,分别负责1---6年级的教学全部课程。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不断加强运动员文化课教学工作,投资20万余元更新了教桌、学生的桌椅板凳,购置了部分图书及教学设备,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粉刷了教室,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学的的管理、规范。学校的教学软硬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制约文化课教学水平提升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课程开设不全,课程结构的不完备,致使学生文化课学习知识内容单

一、知识面窄。

2、教师的流动性大,教师全部为社会招聘,在我们这儿从事文化课教学成了他们走向更高发展的临时落脚点,无法系统制定针对运动员特点的教学课程,无法对教师进行全面的量化评价,教师存在短期的行为思想,责任心势必不强。与其它普通学校相比,体操学校享受不到全市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

根据我的了解,目前教练下去招生的定位,主要是选拔那些“文化课成绩中等偏下,甚至是文化课学习差的,体育素质中等以上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体校文化课教育质量远远低于一般学校,而目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日益重视,基本不愿放弃完整的义务教育而参加体育训练。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进入体校后文化课会下降,怕既练不出来,又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而家长的这种担心是我们目前客观存在的。

三、建议

从体制上入手,关键是各级落实国办发(2010)23号文件和鲁政办发(2012)60号 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及文件规定的各项工作的落实的力度,能否切切实实落到实处。

建议加大对文件落实的督导和检查。作为基层主要是落实好“三纳入”。

文化课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教育规划,制定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文化课教学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 文化课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基层应该把体校当为特殊的学校对待,文化课教育经费不能等同于一般学校,按学生的人数拨付,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文化课教学办学条件;文化课教学管理纳入教育部门管理、解决好教师的编制)从各个方面改善体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

第五篇: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牛俊高娇

(陕西科技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递减。中等职业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不足。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主要对策:1.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社会环境; 2.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3.大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4.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上水平;5.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6.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应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双师型师资队伍。[1][2]

关键词:观念生源教材建设 思想道德师资力量主要对策

作者简介:牛俊[1],(1990.04-)男 汉 陕西省商洛市人 ;高娇[2],(1990.08-)女 汉 陕西省榆林市人本科 陕西科技大学学生,在校学生,研究方向:数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作单位:陕西西安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邮编:710021

一、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中等职业教育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一种教学体系。但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重道轻器,现实中“重文凭、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和思维定式,根深蒂固存在于我国群众之中,以至于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等生教育;甚至于是报考普通高校无望的学生才报考职业院校。对技术工人的身份、地位、待遇都存在观念歧视;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科研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仍很突出。职业学校发展弱势,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拿我前次生产实习来讲,我们中国不缺技能人才,缺的是专业性技能人才,可是传统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萎缩:在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正等职业教育萎缩的现象,如日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占高中学生总数,1980年为31.77%,而在1999年则为25.15%;美国1982年比例为34%,到1994年为25%,此后基本稳定在这个比例上。可见这种萎缩有一个组件稳定的过程。1

2.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递减

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递减。就拿我所读过的职业高中来说,我们当地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上职业高中,宁愿让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孩子自费上高中。职业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2我高一时我校职高人数是1300人左右,高二时我校职高人数1000人左右,当我高三时就剩850人了。而且,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中热的逐年升温,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出现了学校生源滑坡的现象。就河北省来说,自2006 年开始,每年以10 万人左右的数量递减。3社会上追求高学历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对教育结构的战略选择,只能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和基本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但是,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小康生活的初步实现,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物质承受能力已明显增强,因此,许多学生家长不希望也不需要自己的孩子过早就业,只希望他们能多读一些书。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我国目前就业形势很严峻,近几年就业率明显下降,企业招工盲目要求高学历等原因,造成众多初中毕业生选择读普通高中的道路,职业教育学生数下降,这必然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减弱: 一是招生规模增长趋缓,二是生源质量下降,三是社会普遍将中等职业学校视为落榜后的无奈选择,致使职业学校“门庭冷落”。

3.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仍存在以下问题:

①.缺少适合职教特点的教材。

目前的职业高中大多教材其来源:一是直接使用本科大学(含电大、成教)的同类教材, 由教师删减增补而形成的;二是应用中专教材;三是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的;四是个别专业的个别老教师自编的。所以缺少适合职教特色的专用教材。

②.教材中普遍存在“繁、难、偏、旧”职教学生参差不齐,差异性很大,有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面对“高深莫测”的教材,许多学生既听不懂也学不会,久而久之就产生逆反心理,厌倦学习。4这样怎么能提高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不同层次教材内容的重复现象

重复现象严重。如职高职专与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职大教材内容的交叉重复;短期培训班与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全日制(二年制甚至三年制)职教班教材内容的交叉重复等等。

4.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许多学校缺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所需的最基础的设施和设备;

教师没有机会出去进修以提高并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5.开设的学科适用范围较窄

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不足,学习的技能较单一,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造成该领域技术面临落后淘汰,导致学生再一次面临失业。

6.忽视学生人格品德的教育

⑴学生在工作中会由于不讲信用,性格孤僻,社交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

⑵遇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而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局面。

二、中等职业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不足

道德教育的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的现实目前学校主要是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 忽视德育过程中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这样, 你讲你的, 他想他的, 效果不理想。5我个人觉得职高应该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是:1.有助于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认识立志、树立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坚实基础;3.有助于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学习这门课的有效方法是: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3.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

三、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2005年全国有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58.87万人,聘请校外教师8.23万人,比2003年分别增加3.01万人和0.34万人,增长5.4% 和4.3%,生师比已经达到22.5:1,高出教育部颁发的生师比标准5.5人。6显然,目前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来源复杂,很多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教学水平较低。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教师学历不达标者达有60%以上,这与我国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标准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还应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包括专业任职标准、培养模式及资格鉴定等制度,以规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地向前发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说一个好老师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或许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相信每个人都想成为好老师那样的人,同时你也有成为他的可能,只要你敢想并且付出了行动,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成长为好老师呢?一个好职业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认知能力,专业能力,组织教材的能力,言语组织和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教育机智等。当然,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的关系将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进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为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7

四、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主要对策

1.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社会环境。要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纠正成才评价机制的偏差;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消除就业单位用人上的政策歧视,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等。

2.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首先,中职院校和成人院校的教师应设立较高的准入门槛,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同时,建立优胜劣汰的流动机制,采用考试、考核、考评和双向选聘等办法,对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淘汰,对优秀教师则给予较高的待遇。高职学校多招收“双师型”教师。

3.大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启动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计划。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要继续推动职业院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质量。

4.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上水平。要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统筹,调动各行企业支持和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招生、学籍、教学、合作办学、资助、就业等管理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检查;加强对民办职业学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5.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不断探索创新改革之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对有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诊治。同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总之,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培养同时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按照国务院精神,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努力增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吸收国外资金和社会慈善资金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由政府、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机制,提高资金的效益。

相信在党和国家重视下,随着多方条件的改善,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相当好的发展局面,职业教育的成果也一定会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越来显著的作用,也希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前景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之我见曾德安 张旭全611735

2.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 姜大源(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北京100085)

3.中职教育现状与学生就业分析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4.中职校本教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丁云霞(无锡市锡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191)

5.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之我见娄底机电工程学校 周春红

6.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办学条件分析研究

7.浅议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薛玖红(郑州科技工业学校,河南郑州45005 3)

下载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九所镇乐一小学 麦惠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

    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

    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新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一......

    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圣柏 【摘要】 当前,古诗教学成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囫囵吞枣的背诵,轻诗意盎然的美读;重照本宣科的传授,轻入情入境的体悟;重文学常识的掌握,轻......

    浅谈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一、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少,专......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的问题: 1. 人员流失,我想任何一个社团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然而为什么会有干事突然间就不出现了,突然间就不来开例会了呢? 2. 部长团以及干事......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一、通过这几个月我的观察,发现在宿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不按时作息。上网、大扑克下棋、玩游戏机的现象屡屡发生,缺乏充足的睡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