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教育问题11
创新教育问题
1、创新教育问题、学校创新氛围、创新体制问题、缺少创新型教师问题以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问题。(1)创新教育问题
创新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尽管创新教育进行过一些社会舆论的宣传,但创新教育在师生中仍然是件可有可无的工作。因为教师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业绩并未能在提职、加薪等方面得以相应体现。投入精力多,所得回报少。长此以往,积极性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单靠教师个人的奉献精神来维持这项工作肯定是不会长久的。目前研究生招生并非将学生引向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而是恰恰相反。
创新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创新教育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其特点是个性化和探索性。传统的教学设施是基于培养学生总体认知水平的,必须有较大的投入用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效果不理想。创新型人才培养确实受到了很多多数高校的重视,也采取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有三明治式、半工半读式、3+1 式、2+1+1 式、一年三学期式、有机渗透式、提前招聘等联合培养模式,有实习、实验、课程设计、讨论、报告、讲座„„,还有建立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等形式。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培养模式名字多却大同小异、实习基地建设重建设轻利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成为文字游戏等。由于实习条件、师资有限,学生人数众多、学生主动性不够,许多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创新教育考核、管理过程不到位,致使创新教育效果不理想。
创新教育受益学生比率低。我国高等教育大部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仍然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各类纵向、横向科究项目是很好的创新教育形式,也有许多老师吸纳学生共同参与,但往往只有部分博士、部分硕士能够享受这些的锻炼机会,而每年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85%左右,因此唯有让大多数本科、专科学生接受创新教育,并进行创新实践,方能说做好了创新人才培养。
(2)学校创新氛围、创新体制问题 ①学校创新氛围问题 学校没有宽松的氛围。宽松、灵活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教育与创新活动,也通过制度来评价学生在创新教育中的表现以及获得的成绩。而许多学校对创新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要么通过考勤、认定学分等方式要求学生集体参加某些活动,不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或者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么在创新活动中缺乏必要的引导,使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热热闹闹”地走了形式,结果都没有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支持力度不够,保障不足。大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但是学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1)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人,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支付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而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是十分有限的,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因资金的短缺而告终。2)场所、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有限、实验器材的使用情况的一些限制,使得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我国传统教育历来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存在把理论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把实践能力培养放在第二位的传统教学观念。同时由于高校扩招,普遍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
学校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到位。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如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蓬勃开展。但也有一些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价值取向淡化了大学生的实践探索意识。大学生创新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走走过场,缺乏系统的组织和长期有效的坚持,规模小,分散而不稳,无法纳人教学计划和正常的教学轨道,致使学生的创新热情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
部分高校把大学生创新教育简单等同于大学生的业余活动,仅凭学生自发组织参与;有的高校甚至把此项活动推给一个部门,形成某个部门孤军作战的状况,导致学校系统内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密切配合,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无法形成合力。经费、场地无法落实,指导教师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活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不到稳定有效的保障。②学校创新体制问题 原有教学管理制约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管理方法过分强调集中性和统一性: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虽然能够强化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有好处,但培养的人才缺乏灵活性和主动适应性。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弹性:学籍管理制度、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评价、工作量统计制度等缺乏对创新教育进行积极的引导。如教学检查过程中过多的注重教师是否按时上下课、学生是否听课,对有些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善于采用精讲多练的启发式教学,是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被忽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和高考指挥棒的束缚,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束缚。即使在高校,虽然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在学生甚至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因此,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仍旧存在着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的现象,致使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往往高分低能。
现有激励机制对大多数积极参与却未获奖的学生的激励措施力度还不够,学生付出的努力得不到认可。部分学生担心自己即使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也可能得不到奖励,徒劳无功;还有部分学生担心即使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没有展示的平台,不被人认可。
“注人式”的教学方式和刻板的教学管理,弱化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大量的“注人式”的教学方式,过度的他律要求,限制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使学生变成了“行走的书柜”,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和检查,使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思想空间被剥夺。
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时间缺乏、场地缺少配套设施。许多学校提出了创新教育,但对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表现为:学生没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往往学校的课程表上安排了满满的课程,学生除了上课时间几乎没有别的活动时间,扣去体育活动、课间休息、作业时间之外,难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创新活动;学校缺乏相应的场地,没有实验设备、没有相应经费,都需要学生自己寻找或者家庭出资,从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3)缺少创新型教师问题
创新教育要通过创新活动来实现,而现实中有些教师还未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创新? 有些教师们由于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都比较大,要他们专门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的创新活动,往往是一种比较高的要求。有的教师心里愿意,但时间上却难以保证;有的教师则因为指导活动加大了工作量根本不愿意参加。没有指导教师的创新活动,不仅很难有效果,而且长久以往,必然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犹如灯塔对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只的指引作用,当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疑惑时,老师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稍加点拨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解决大学生在创新过程的困难,增加其信心,鼓励其继续创新,带动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教师给予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是很少的,在很多高校,一些有科技创新愿望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往往靠自我拼搏,成功率较低,易于使学生失去信心,最终半途而废。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高校的师资在知识更新和学历层次上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新教师队伍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没有经历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没有直接参与过产品的研发和改进,因而他们在创新方面没有多少心得体会,自然难以适应创新教育工作。
由于大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创新导致多数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传统高等教育一直在做的工作仅仅只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很少意识到教育应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4)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问题
学生的创新水平还不高。许多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但其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没有得到所期望的效果,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就失去了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还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观察品质、发散思维能力和冒险精神等方面也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学生虽有兴趣,但在创新活动中没有问题意识,发现不了问题,或者发现了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专业思维,结果不了了之,从而逐渐失去了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对创新教育的目的理解不正确。创新教育本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重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当一部分人把创新教育看做只是学校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因为工作繁忙不重视,学生们也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兴趣活动,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也没有什么影响;还有一部分则认为创新就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甚至创新就是为了获得专利,以取得足够的收益。这两种思想表现为学生在创新活动中要么表现为只是为了拿学分,浅尝辄止,了解、参与了就算完事;要么带有较强的功利心,眼高手低,对学校开展的普通创新活动不屑一顾。
大学生创新意愿有待提升。由于个人性格原因、长期应试教育对分数的重视、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创新意愿不强烈。部分大学生对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后任职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生担心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会影响学习成绩。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大学生的创新意愿。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较差。传统的评价机制缺乏明确系统的评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导致相当多的大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但是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较差。由于应试教育对分数的过分强调,导致学生之间为了考高分而激烈竞争,团队合作的意识相对较低。相当多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没有给大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团队合作的锻炼机会,从而导致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不强。
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在大学本科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中,每天都在被动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到底有什么用,有的学生甚至到了毕业也不是十分明确。,很多学生对于本专业了解不够,对专业的发展及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缺乏整体的认识,因此,学习缺乏动力,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日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积累。
2、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训的内容重复,且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培训内容方面,由于受训对象的特殊性,专家团没有按照一般常规主要进行师范专业训练,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方面部分培训单位、培训专家培训对象意识不强,不太追求培训实效,讲授的是自己的专长或理论研究,实践性、可操作性不够。教师花了大量时间来听讲座,但回到课堂往往又束手无策,偶尔大胆尝试却又效果不佳;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脱节,难以结合起来(2)培训的时间、周期较短,培训目标不够清晰
由于培训大都是提纲挈领式的,快马加鞭式的专家讲课,累计培训的时间实际并不长,而且培训中缺少正规课堂教学中的操练和必要的消化吸收过程,师资培训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而非解决基础知识问题(3)培训形式单一,限制了培训效果
培训形式在教授一些知识的同时,一些缺陷也限制着培训的效果。培训过程中,专家与被培训的教师之间主客界限分明,教师处于客体地位,即使有些提问、答疑的环节,教师仍难以真正参与到培训中去,培训缺少人性化的平等对话,不利于学生参与知识文化的建构与再建构,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培训的效果。
3、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1)侧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课程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教学方法仍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参与法、探究法、设计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的采用总体还比较少。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师生的互动交流薄弱,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老师给学生自由想象、自由提问、发表独到见解的空间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更不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很多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实施学分量化,这种方式让学生一味地追求成绩,忽视了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缺乏。(2)学生自身惰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缺失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思考的习惯,是创新精神整体不高的内因。传统的教育模式里,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满足于考试合格,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一切依照书本,懒于思考。同时,良好心理素质的缺失,也是导致创新低落的重要原因。创新要不畏劳苦和艰难,因为创新的路上往往布满了荆棘,创新要破旧立新,要立新,就有失败的可能。学生有时具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害怕失败,性格脆弱,缺乏毅力和自信心,离创新也越来越远。因此,培养学生拥有“充满热情,勇敢自信,富有个性,锐意进取,锲而不舍”等包含积极情感体验和意志表现的非智力品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大有裨益。(3)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待提高
创新教育实施的好坏,教师是关键因素。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而目前,我国整个教师队伍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能力尚显不足。现有的教师队伍基本上还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界为提高大学教师的素质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强化大学教师队伍的学历标准、学缘结构,开 展 岗 前 培 训,鼓励教师到海外进修等,尽管也涌现出了不少教学水平高、有建树的教师,但从教师队伍的整体来看,在教育思想方面仍然是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占主导地位,缺乏合理的知识结构,缺乏创新意识,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4、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1)学生信息能力有待提升
学生在信息获取、应用等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时,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利用网络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多达43.2%的学生不明白所需的信息或是不知道获取信息的途径。虽然很多生对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获取所需信息有基本的认识,但很少有学生能主动、有效的获取并分析信息,能系统分析获取信息的同学也比较少,只占到调查比例的7.9%,而能够利用己有信息进行创新的人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2)学生信息意识比较淡薄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留意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只有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才会在网上或图书馆获取信息。据调查,学生使用的最多的网络信息平台也是百度、谷歌等比较方便快捷但是不能获取比较深入专业知识的搜索引擎,这与时下的快餐文化也有一定关系。对于图书馆开设的信息检索等专题讲座,学生的兴趣也不高。不少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具备拔尖创新人才将信息技能视为生活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有效利用信心当成是自我实现的工具的信息意识。
(3)学生信息道德观念不强
不少学生在信息道德的标准上还存在误区,很多学生对引用别人的信息需要注释不大清楚,有32.7%的学生知识偶尔注释,更有5.7%的学生表示从来不注释,对知识产权比较漠然。37.4%学生将网络黑客作为自己的偶像,16.1%的学生认为黒客不仅无错,更是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我国目前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存在着不少漏洞,很多情况下侵犯别人信息的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正之风由于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多集中在文化课学习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信息道德教育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教授过。(4)高校信息素养培养力度不强
多数高校还局限于图书馆单方面培养,未能和专业课以及科研结合起来。这种培养方式的约束力度不大,而且比较枯燥乏味,各高校开展的信息素养培养内容局限在传统的信息检索、图书馆馆藏介绍和常用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上,这样的教学内容分别占到了 50.7%、37.6%和34.9%,但是对信息道德、信息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比较欠缺,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特点的信息素养培养内容还很少,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这恰恰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学校信息素养培养力度不强的原因,除了信息素养兴起时间不长以外,其评价标准还未成型,对培养的成果不好进行检测。此外,国家对于信息素养的培养投入也不是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5、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思维定势的影响
从小学生们就认为上大学就是单纯为了学习,学校也忽视了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某些大学生觉得科研离他们太远,对科研活动持远离甚至是抵触的态度。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顺利毕业,然后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在大学期间没有想到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当然,他们中间也有对科研比较感兴趣的人,但对究竟如何进行科研、进行哪个方面的科研却显得十分迷茫,甚至从哪里查文献找切入点都不知道。教学型学校的老师在上课时只是讲授书本知识,不会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这些都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2)校园环境的影响
调查发现,89%的人认为校园的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厚。学校对科研创新的重视和宣传不够,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会。虽然现在高校学生的科研活动已愈来愈受到重视,有些985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项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而其他一些学校也将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列入了学生的培养计划。但是,由于学生和老师对科研的认识不足而造成大家对科研缺乏主动性。特别是仍然处于教学占主导的高等学校,整个校园内没有进行科研的气氛。老师不进行科研或者为了评职称简单进行一些科研。学生没有老师的引导也不会主动进行科研。(3)教学观点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和高考指挥棒的束缚,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束缚。即使在高校,虽然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在学生甚至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因此,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仍旧存在着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的现象,致使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往往高分低能。
(4)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生在大学本科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中,每天都在被动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但是,这种理论到底有什么用,有的学生甚至到了毕业也不是十分明确。另外,很多学生对于本专业了解不够,对专业的发展及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缺乏整体的认识,因此,学习缺乏动力,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日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积累。(5)教与学的主体地位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体上,课堂仍然是讲堂,教师不厌其烦地畅讲,学生默默无闻地聆听。这里,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讲师、一个汇报者,而学生多数时间只是观众。基本上处于教师“一张铁嘴一本书,一支粉笔讲到底”的随意状态;学生死学,教师走一步,学生跟一步。整体上教学还是以教为主。这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使得学生长期以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压抑,直至最后习以为常,严重地影响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6)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性、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多限于理论知识,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课程、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因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7)实践教学设备落后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的不同专业课程都已经配备了各种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实验设备相对落后,难以适应培养出符合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学生的要求。即使实验设备水平较高,但是由于近年来学生的大量扩招,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满足学生的需要,导致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低下。另外,由于师生比太高,即使是一些研究型大学,教师也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科研性毕业设计课题,所以相当一部分学校毕业设计形同虚设。(8)教育模式的单一性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它以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这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真理的知识观,决定了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特征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对教材和教案负责,学生只是满足于完成考卷和获得标准答案,丝毫有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言。(9)教学内容的固定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固定,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实行划一的培养模式、使用统一的教材、采用统一的教学,教学内容与门数越来越多,教材越编越厚,而学生所学的内容越来越窄,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现有的教学内容普遍重专业知识,不重复合知识,重知识积累,不重知识运用
(10)评价体系的片面性
从评价体系来看,我们很少考虑评价标准应如何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教学及评价应如何促进学生自由的想象、全面的怀疑、大胆的批判,大多采用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学生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体,形成了大学生的惟命是从、附和重复、刻板顺从、疲惫应付、无创意接受的传统局面。此外,我国的高等教育总体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学时往往比较欠缺,实践的内容往往僵化,缺乏对学生创新方面的引导,并且许多高校的实践条件比较差,且与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的交流较少,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第二篇: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创新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创新案例 由于现在人们对婚姻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离婚率普片升高,造成社会上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而单亲家庭造成的影响在学校反映出的是这些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让很多人不能够理解,做出让人不能想象的违纪事情,为此,西峡一高分校把单亲家庭教育作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进行常抓不懈。首先学校派专人进行搜集材料,每学期进行四次心理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其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交谈,对他(或她)进行心理疏导,并让班主任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家访,或邀请其家长到校进行交流。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让班主任汇报个班工作开展情况,第一步: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状况,详尽了解孩子家长的经历、学历、性格、工作性质、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教育的认识、精力、经验等。了解孩子及家长需要帮助的方面。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从多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
第二步:定期家访,适时作好联络工作,根据家庭情况和家长谈心,正确指导家长在各方面给予孩子科学、合理地教育。与家庭、学校多联系、多配合,给孩子以爱和关心,得到温暖,让学生受到正确合理的心理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改变家长教育观念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与家长共同分析溺爱对孩子产生的后果。
2、介绍成功与失败的教育案例,以给家长启示。
3、给家长推荐如何科学教育孩子这方面的书籍。
第三步:尝试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建议班主任老师以主题队会等形式,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下面就一2011年三五班的小凯为例来谈一谈西峡一高分校在处理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十多年的周荣林周老师注意到班里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后进生,更敏感,更易受到伤害。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们更不能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家人、老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找回自我。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他们班里有几个学生是单亲家庭,他们无论在学习、心理、劳动、纪律等方面明显与其他孩子有不同之处,在性格上也经常表现出怪癖、任性、等弱点。结合他们的特点,他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用爱心培育迟开的花朵;用宽容抚慰他们的创伤;用鼓励与需要重塑他们的自信。
小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对谁都不信任,敌视一切,十分顽劣,学习成绩差,尤其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但不予理睬还有一种抵触心理,公开和老师做对,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刚开始的确感到头疼,也曾和他发生过冲突,偶尔的一次周记中,他终于了解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原来他的父母离异了,他长期与与爷爷奶奶在一起,他觉得父母都抛弃了他,没人真心的关爱他……看到这些他恍然大悟。其实从单亲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对于“爱”的渴望要比同龄人多许多。于周老师又找他谈了一次话,这次周老师决定采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信心,告诉他既然父母离异,这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就要去接受,并且正因为如此你要比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的孩子更加独立,更要自强,用事实证明你是最棒的,你不比任何人差。接下来的日子,经常找他谈心,时常地对他问寒问暖,对他的衣食起居经常挂在心上。他过生日时,组织全班同学给他过生日,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发动班中的同学主动和他交朋友。他有了变化但还是经常反复范错误,每到这时,我就告诫自己,要给他时间,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他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活动中发挥他的潜力,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他喜欢打篮球,我就让他在班中组织一个篮球队,给他树立威信,让他带领球队参加全校的比赛,组织拉拉队给他们加油,在比赛中他们球队取得了好成绩,为班级了争光,他也从同学和老师信任的目光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学习上也更用心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年过去了,小凯依特长生的形式考进了一个二本院校,他给周老师的来信中写道“刺猬,与生俱来带着刺,当他彷徨地走在树林里,或是出于本能,深深刺痛了您,但您的爱心、宽容、鼓励让我渡过暗礁,抵达明净的港湾,谢谢您,老师”。
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使得一叶孤舟,作为班主任,这时就需要在师爱中加入一层母亲般地疼爱,给这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如果我们班主任能正确引导,他们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
第三篇:教育问题专题材料
教育问题专题材料
一、事实材料
1.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8年2月25日是安徽太湖县 晋熙镇 天台联合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也是该校五年级学生章杨宇爸妈出门打工的第十天。然而,就在这一天,章杨宇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在人迹罕至的村祠堂后面一间小屋,他自缢在一根横梁上,裤子口袋里留下一封给父母的遗书。遗书中,他留下了让所有人都刻骨铭心的一句话:“你们(指父母)每次离开我都很伤心,这也是我自杀的原因……”
留守儿童容易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心理问题。学习状况一般,道德行为差,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按照全国三亿六千万儿童来计算,现在约有二千五百多留守儿童,即每14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2.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国家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
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农村学生考重点大学缺乏竞争力,高校自主招生中,农村学生多因“羞涩的沟通表达能力,眼界不宽知识面窄,英语(论坛)口语水平差,没有艺术特长”等缘由被拒之门外。报纸指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导致越来越多农村学生很难进入重点大学深造,加强农村教育师资、设施等软硬件建设是意义深远的紧迫课题。
3.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做人,不教方法。
我们的一生都在学习,但“学什么”很少人是非常清楚的,“学什么”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知识、做人、做事。“知识”不作多说大家都明白是什么东西,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本。“做人”概括的讲就是生活法则(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尊、自信、坚韧、勇敢等品质,做人的道理等)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家庭中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法。不管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如何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法则永远不可改变。如果改变了将会面临灭亡的命运。因为这些法则,道理并不是谁发明的,而是这个世界创造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现总结出来的。“做事”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和技能。非常必要强调的是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是要同步进行的,否则难有大成。
4.重应试轻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如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办学条件等。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偏好知识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催残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过分强调正规学习作用,忽视非正规学习价值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学不到实际有用的知识,高分低能,对社会发展十分不利。应试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根本矛盾的,但应试教育对教育工作各个环节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对其进行改革,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改革应试教育体制,首先是改变升学与考试制度。
5.“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 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二.深度评论
1.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据调查统计分析,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少,留守儿童数量就越少;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多,留守儿童数量越多。
(一)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
(二)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比如建立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
(三)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四)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合理分担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
2.一就是来源多途,而且难以均分。这个来源我们叫做财、税、费、产、社、基,这个来源不一样,来源决定了数量,这几块之间不是融合在一起用的,前面我们看到了,中央给经费的和地方给经费的,这个经费多少肯定不一样,差异很大。二是大灶小灶。我们的财税体制是分灶吃饭,谁来掌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分级办学,分灶吃饭,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跟掌勺人关系好的人,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钱,即依照跟当权者的关系来分配资源。在现有的状况下,掌权的人不想分权,这个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三就是缺乏监督,耗费过高,尤其是行政耗费过高。教育行政开支到底多大?现在没有严格统计,没有办法做清楚的统计。举一个例子就能明白了。比如,某小学要进一个教师,这个本来是校长可以决定的事,但是这个校长不行,要跟镇长汇报,镇长说这个事他定不了,要找县长、书记来定,这样一来就使得本来是一个学校正常的权利,结果要经过县,使得教育行政经费开支是没有明晰的一本账。笔者估计,现在讲百分之三点几的教育投入,大约有百分之一点几或明或暗地用在行政这块了,而直接用于教育教学的太少。四是户籍限制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3.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另外,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重钱不重人是社会风气问题所在,以人为本重的才是人,人是才之本也是财之源,一个人本身的品德修养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学才能的培养上,只是放在一些背书知识与技术细节上的话,怎么能造就社会尽职尽业的各类专门人才呢,其中,也包括具备道德良知与专业才能的商人或称之为商业人才。
(一)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
建立“以人为本”民族精神传统讲堂,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重视创造能力的人本身,还不只是看重人创造的财富,人是本物是末,这样才能真正将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转变跟踪国际新科学、新技术的被动为自主创新开拓的主体。
(二)学校的德才兼备教育
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可建立欧洲的命题型、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以及知识原创型教授考核、教授自己课题成果的授课等教育模式。
(三)创业园的孵化器建设等
建立创业园的公用研究开发中心,提供有创新课题与项目的科学家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实验室平台、资料检索平台等,从而增加创业的成功率,形成发明家型企业家模式,以制度化或税收政策促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货真价实的高科技开发项目。
第四篇:浅谈教育问题若干
浅谈教育问题若干——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曾经跟老师去幼儿园里听过一堂课,是关于秋天树叶的欣赏活动,老师拿起一片树叶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像什么,我也在观察,这像什么呢?在我冥思苦想不得答案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有了答案,有的说把树叶横过来就是小鱼,有的说把树叶竖起来就是一件衣服„答案五花八门,却让我不得不感叹小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这堂课气氛极好,小孩子们都积极发言,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孩子如果不让他回答的话,甚至会跑到老师的怀里。这种场景让人感动,这种气氛与我们久违了。想想我们自己,教室的前三排永远不是我们的选择除非是没得选了,上课会早去占位子,不是为了占前排与老师有沟通,而是为了占后边不起眼的、老师注意不到的角落里,而孩子们呢?他们进教室后会选择与老师挨得最近的最中间的位子老师讲课的时候会一直看着老师。上课老师如果不点名是绝对不会起来回答问题的,相比起那唯恐点不到自己的孩子们,我们是多么的可悲„„
还记得在杂志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报道:一记者用圆规画了一个圆分别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所让不同阶段的人来说说这是什么,幼儿园里的孩子会说是月亮、是太阳、是镜子、是苹果„„到了大学,大学生说是一个直径相等的正态圆,而到了研究所里,几个白发斑斑的老教授却不敢回答,他们研究了一会跟记者说,这能不能复印一下让我们仔细研究研究?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最近读留美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对我颇有启发,他笔下的美国孩子活的是那么的快乐、自由,从来不曾为作业功课苦恼过,而中国的孩子呢?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我们悲惨命运的开始,有人统计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书包的重量是3公斤而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书包的重量则有9公斤,书包的重量与我们身体的重量和年龄极不相称。而那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剥夺了我们看月亮数星星的时间,老师的怒吼声、父母的抱怨声成为我们童年最熟悉和可怕的声音,他们大人是不会懂那种看蚂蚁搬家、萤火虫跳舞的快乐的。他们只知道分数和名次,他们反复强调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东张西望,殊不知,孩子在他们东张西望的过程中或许学到的更多,就像波兰教育家亚努什••柯尔恰克在《当我返老还童之时》一书中写道:谁也不知道,当学生看着黑板时获得的是不是比那不可抗拒的力量(即太阳使向日葵随着它转的那股力量)促使他窥视窗外时所得的多。刘晓东也曾说过,“在那个时刻,什么对他更有益、更重要,是压缩在教室黑板上的逻辑世界,还是游动在玻璃窗之外的那个世界?”
《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了中美教育的不同之处,解答了人们长久以来国际的困惑:我们的孩子屡次获得国际奥林匹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答案。
1、关于创造性的问题。曾经有一个美国老师到中国的一所幼儿园参观,她为那整齐划一的教学活动和幼儿小手背后的动作感到非常的吃惊,这在美国的幼儿园是不可能看到的景象。同样让她惊讶得还有幼儿园老师向她请教的一个问题“ 你们是怎样对孩子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创造性能教么?这位美国教师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循规蹈矩的上课方式估计早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抹杀了吧,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早就在教师“太阳是红色的、树叶是绿色的、头发是黑色的。。”的喋喋不休中消失殆尽了。而方形的太阳、蓝色的太阳在美国幼儿园小朋友的画面里是经常出现的。我们的创造性从幼儿园起就一点一点在毁灭,而罪魁祸首是我们所谓的最敬爱的老师。
2、关于中国高分低能的现象。其实小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是很愿意帮父母做事的,但父母不仅不鼓励而且还埋怨他干不好,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索性就不动手了。还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尤其是高中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事不用你管。”在学校里,教师也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是把知识灌输性的塞到学生的脑子里,这种做法造成的后果就是高分低能,孩子动手能力极差甚至有的大学生都不能
很好的打理自己的生活。而在美国,学校是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的,而且他们布置作业也不是死气沉沉的而是充满活力的。
3、关于超常儿童教育的问题。智商在130以上者通常被认为是超常儿童,中国年轻的父母特别注重孩子的智商,只有被卡上超常儿童的印章就注定了孩子悲惨命运的开始。从孩子们从第一声“爸爸、妈妈”没叫全开始,雄心勃勃的父母就展开了“天赋教育”行动,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和特长班,年轻的父母把自己的遗憾和希望全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们完成他们没有达成的愿望,于是,各种各样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早期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什么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四岁学英语。。孩子的潜能无限,父母的期望更无限。在我国还有一个专门负责超常儿童教育的机构—附设于大学的少年班,这些孩子过早的进入大学、过早的进入社会,大学里边高深的专业课程夺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刘晓东说所谓神童只是一群被惊扰的孩子,许多神童重复着《伤仲永》的悲剧,也许在某些方面他确实有过人之处,但他毕竟是个孩子,身心的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像大家所看到的一样,那些少年班的孩子虽然他们在某个领域超乎别人,但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甚至抱着洋娃娃和玩具车上大学,他们仍然有一颗童心,但他们过早的成了大学生,以为社会已经承认他们是成人了,成人感和儿童心之间的矛盾使有些少年大学生的性格出现偏执甚至出现人格分裂。而在美国,虽然也很注重有天赋孩子的教育,但一般说来,那是“解放个性”的素质教育,他们不会以过早的踏入大学校园为荣,他们都愿意多享受一下童年的快乐,他们的父母也不会给他们施加压力而是听从他们自己的安排,一般在普通学校里都会设有天赋教育班,是那些超常儿童发挥剩余精力的地方,每天在完成普通班的教学任务后会有一个小时在天赋教育班活动,老师会布置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讨论、辩论,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
4、关于师生关系的问题。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教师是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辈理应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但现在学校里的师道尊严已经完全扭曲了,教师成了权威的代表人物,学生见了都要退避三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已经荡然无存了,教师成了发号施令和指手画脚的代名词,在这种压迫与被压迫的师生关系下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学生渴望的良师益友在中国是可望不可即的。而在美国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学生可以直呼老师姓名,可以在课堂上随便走动,可以随时质疑老师的问题,可以与老师共同讨论解决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他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动手能力极强,他们自由、主动、创造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5、关于高考的问题。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了高考,沿用至今已经20余年了,多少孩子的青春浪费在了高考的独木桥上,他们挑灯夜读,早起晚睡,复读了一年又一年为的就是那一纸录取通知书,而大多数学校为了顺应社会潮流追求所谓的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轻视能力的培养,因此出现了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甚至考试作弊蔚然成风。中国大学遵守的是“上大学难,读大学容易”的原则,所谓“难”,就是要通过高考,在起跑线上要过五关斩六将;所谓“易”,是指只要被录取了,无论成绩好坏都会顺利毕业,甚至还会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在美国正好与中国相反,他们是“上大学容易,读大学难”,成绩及格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只要交得起学费,一般都可以上这样或那样的大学,但入学后数不胜数的小测试、中测试和大考则让美国大学生苦不堪言,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毕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什么小时候的我们有色彩斑斓的梦想、有无所畏惧的胆量、有勇往直前的信心?而现在的我们只有在试卷上全是对号的时候才会找到那一点所谓的自信?我们的梦想和憧憬在老师和父母一遍遍的打骂声中消失殆尽,我们的勇气和胆量随着试卷上那越来越小的数字而找不见了。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和定位教育的走向,追求教育的真谛!
第五篇:浅谈中国教育问题
浅析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策略
小组成员:段念、丁晓燕(宁夏)、金晨、胡辉、刘林、魏博、杨涛、赵楠
一、目前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规范,整体素质不高
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在西部,由于经济条件差,教师队伍建设不是很规范,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良莠并存。由于农村学校“普九”达标不合格现象严重,公办教师数量有限,只有聘请价格低廉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任教,造成这部分教师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大多未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公办教师也有相当部分不合格,学历达标率低,一些教师虽然通过继续教育具备了相应学历,但所学非所教,教学基本功差。由于农村与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学校条件差,新的人才引不来,就只能大量聘用民办、代课老师以维持正常的教学,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编制,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学历结构不合理,同时学科结构也不合理,有的学校缺少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就只能聘用代课教师来充当。另外,年龄结构不合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年龄一般都在三十七八岁以上,而一些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短时期内还很难成为骨干教师。
(二)教育体制僵化,教学内容不能联系实际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办学方向,规定了办教育的总目标。然而,受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把升学与成才等同,把升学率的高低与办学质量的优劣等同。一些地方、一些学校的教育工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等等都围绕着升学考试“指挥棒”转。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是高中,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学校的教学内容更是围绕着高考升学来进行。为了能提高升学率,学校不惜每天起早摸黑地给老师和学生加课加自习,为的就是能够有一个高的升学率。没有升学率就没有生源,学校也就失去了活力,也就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连寒暑假也是给学生补课,高三年级的老师和学生只能一个月休息一次,一次通常是一天。教师的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差,个性特长受压抑,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对课堂问题行为准确解读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研究发现,教师无法有效解决这些课堂问题行为,除了缺少策略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课堂教学复杂的环境中,教师无法准确知觉到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归因,因而也就无法“对症下药”。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比较普遍的问题行为视而不见,对个别学生的退缩行为理解为学生性格问题,从而放弃解决的努力。准确地解读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需要有较强的知觉水平和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问题行为的危害性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家庭环境,找到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但是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模式由于一味的填鸭是教学,使得对课堂的理解从一个交流平台变为了填鸭教育的养殖场。
(四)、教师在教育中的职业怠倦
“职业倦怠症”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作业中,渐渐会产生出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全无任何的主动性、创造性可言。患上这种“职业倦怠症”的人应该说在我们的身边并不鲜见。王蒙的早期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那位组织部长刘世吾先生便堪称是一位典型患者。他的那句口头禅“就那么回事”多少年来曾作为官僚主义的“经典”被我们批来评去,现在看来,说他患上了“职业倦怠症”倒似乎更为中肯。这位大半辈子的“老革命”,饱经风雨历尽沧桑,使他对待所有问题都是轻描淡写例行公事,完全丧失了热情与活力。
所以在初期对教师自身的教育中要正视“职业怠倦”这个问题,并对教师心理进行定期的疏导,让每一个进入教育一线的,老师都有一颗富有激情的心。
(五)、对教师教育的曲解
近几年,教师教育一直是教育界非常关注的话题,然而在实施中仍然有一些认识上的问题:第一,认为教师教育不过是师范教育的一种变形,二者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虽然有一部分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但综合大学在其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第二,师范院校按综合模式发展,而教师教育仅是其综合性的一部分,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将不被突出,教师教育将使未来的教师质量下滑; 第三,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认为教师职业本身不具有明显的专业性,教师仅是一个职业而已,是否专业化并不重要; 第四,专业学习和进修只是晋级、评优的阶梯,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专业学习上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倾向,从而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所以我们培养出的教师素质,远远没有想想中的那么高
(六)、财政对教师教育尤其是再教育投入不足
在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政策尚未很好落实。教师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之一,就是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师教育经费依旧投入不足,师范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成为制约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的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校教学资源的相对落后,以及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教师教育将出现恶性循环的态势。例如,基层学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各项费用不能保证,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
虽然在近几年国家财政对教育进行的很多支持,但这些支持还远远不够。免费师范生教育只是教师教育的一个开始,当教师进入教育生涯之后的教育国家财政还要继续增加。而不是单纯以评优为标准让老师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活动。
现在国家要求教师要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越来越高,而且还存在地方教育部门乱收多收的现象。教师参加培训的名目繁多,有岗前培训、在岗职称晋升培训、计算机全员培训、新课程改革通识和学科培训等等。通常对于进修的课程,一次要花费上百元多则一千元。而且对于学过的课程,还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少则二三年,多则五年就过期,还要进行重新学习,重新考试。对于教师职称晋升情况,花的费用和所要学习的课程就更多了。有些学校晋升中教二级职称时,费用就花费了近1000元(是一个西部普通教师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尤其这对于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
(七)、职前、入职、职后教育严重分离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直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培养由师范院校承担,在职教师培训由地方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部分师范院校承担。多年以来,由于我国大多数省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缺口较大,因而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在承担教师职后培训的同时,也承担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的任务。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形成了教师教育中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使教育学院等教师培训机构成为职前学历教育场所,淡化了这些在职培训机构的正常职能。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工作基本完成,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开始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但由于培训者的科研能力和高校教师比较相对较低,培训大多是经验交流式的。他们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论提升。虽然这几年高师院校也在不断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科研和师范教学又是偏重理论和策略性的,对课改教学实践研究比较淡漠,因此师范生对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兴趣也不十分强烈。目前学历教育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非学历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师范院校提供的职前教育与教师的职后发展没有统合。
为加快新教师的成长,许多国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入职教育制度,但我国缺乏入职教育这个重要环节,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的入职教育制度。我国的《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都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为了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分离的状况,构建发展性的师范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入职教育制度,实现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运营机制。要想成为教师并非简单的考一个教师资格证便可以,让教师更具有专业性。
二、解决我国教师教育存在问题的策略
确立发展性教师教育的思想和机制,走出教师专业发展认识的误区 第一,教师教育替代师范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教育是发展性的,师范教育是终结性的,终结性与发展性是相互联系的;现代教师教育不仅由师范院校来承担,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高校也可以参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同时师范院校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教师教育,也同样可以参与其他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要使当代教师成为终生学习型教师。
第二,目前正在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个以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众多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广泛参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已露端倪。开放的实质和目的是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都应当是开放的,既可在师范院校完成,也可在其他高校完成,同时也可以在高校的指导下通过中小学校的校本教研完成。
第三,在目前高等教育综合化、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师范院校首先要按大学的规律和模式来办,大学的综合功能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可以作为师范院校的主要功能,但不是唯一的功能。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也可以相互交流身份。
第四,师范院校走向综合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师范院校在办学中,如果不加强综合性,教师教育的水平可能滑坡,教师培养的质量也难以提高;如果失去了教师教育特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师范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在教师教育领域形成明显的特色,而且又面对着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因此,在走向综合的过程当中保持和加强已有的特色,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第五,教师职务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专业,具有较深厚的某门基础学科知识只是当好教师的部分前提和基础,执业还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教学策略,执业还需掌握教师的专业技能。实现教师专业化是国际化潮流,不可阻挡。只有实现教师专业化,我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自身才有辉煌的未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专业化与开放性是我国教师教育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教师是专门职业,必需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教师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调整,要重建适应课程综合化和多样化要求的专业,加强实践环节,只有延长学制,才能兼顾学科专业学习和教师职业训练。通过比较国外的教师教育,会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延长学制来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为使得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可以采取弹性学习、分流培养的方式,学生从本科阶段开始,有多次选择权,可以选择师范类本科毕业、非师范类本科毕业、师范类研究生毕业、专业类研究生毕业等。本科毕业学制应延长到5年,硕士毕业应该3年。学生参加高考升入大学,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到各个专业院系学习三年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然后开始选择升入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选择师范类的学生在第四年的前半年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类课程、学科教学法等实践课程,后半年时间到基层学校实习;第五年的前半年仍然进行师范类专业课程学习,最后半年写毕业论文,完成本科学习。选择非师范类的学生用两年时间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毕业实习,完成本科学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就业和选择读硕士学位。非师范类和师范类本科毕业生都可以在本专业或跨专业考取硕士学位。拓宽教育投入来源渠道
第六、建议国家增大教育投入比例,在政策上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追加教育投资,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教师教育。
第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良性的中小学人才聘任机制
进入21世纪,国家正在逐步实现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教师教育新的内涵。
改革中小学的人事制度,形成流动的人才竞争机制。合理、妥善安置不称职的和富余的人员;扩大中小学校聘任教师的自主权;改革工资制度,将工资待遇同教师职称和教学质量联系起来;按照合适的师生比例配备一线教师的额度,择优录用教师;实行优秀教师和校长轮换、交流制度,提高教师工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重点综合大学的学生加入教师队伍,使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刘东敏,徐金明.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前瞻与对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4).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和科技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09).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唐亚豪.农村教师队伍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5(3).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亟待突破两大难点[N].光明日报,2006-1-4.吕红梅.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社科纵横,2005(3).梁克荫.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双月刊),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