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案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最终版]
学案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罗世翠
(云南师大附中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纪中学 云南大理 671000)
摘 要 课堂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充分说明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学案导学法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案导学
“学案”是教师在备课准备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化学认知规律,设计编写供教学之用的导学材料。它的重点在“导”,以达到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的目的。采用导学案教学法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双基的原则。熟悉大纲和教材,抓住双基,这是设计好化学学案的关键。学案内容设计必须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案设疑时要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既不能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也不能是过分深奥、复杂的问题,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偏题、怪题。
2.时间原则。教师的讲课应尽量精而少,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学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3.启发性原则。学案应当有启发性,所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对于疑难问题,教师不可直接讲解,将自己较高层次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学案设计应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设置“坡度”和“台阶”,做必要的提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这样有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激励,引发学习兴趣。
4.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化学学案的设计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作为前提,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要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案应把化学知识学习和化学方法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化学学习的一般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5.方法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导学案设计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6.层次化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章的教学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个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二、学案的编写方法
“学案”的编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强,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先备课后设计导学案。教师在编写导学案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课程理念要非常清楚。明确目标,掌握重点、难点以及高考的考点,并将其体现在导学案中。
2.知识结构网络。包括学科整体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各节基本知识脉络,它是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通过知识结构网络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通过自主学习加以认知和掌握、落实教学目标。
3.学法指导。在“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学方式要有所区分,就整个自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来讲,一般遵循“教学”、“导学”、“自学”的顺序。在低年级或模式试行初期,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自学的习惯和掌握自学的方法,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看书,教授他们研读教材的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之后,就可以借助“学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4.运用能力训练。运用能力训练的方式一般采用近几年来各级考试中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教师自己设计题目,习题要精选,量不宜多,根据各节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相关内容,在强调综合学科能力的今天,也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训练题。运用能力训练应体现难度层次的递进性,使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
5.探究、反馈和讨论。在“学案”的最后,要预留一部分空间,让学生探究、反馈和讨论,一方面,学生自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掌握某一知识的新技巧;探究知识的综合联系,设计问题并解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现教材、辅导资料、试卷甚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质疑;提出推理或假设,引发辩论;提出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并设计初步研究方案。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或设想的新问题记录在“学案”上面,在课前或课堂上提出,供师生在教学中交流、讨论。在导学案的最后设置反馈,让学生对照考点要求认真反思,检查是否已经全部掌握,有哪些收获和问题。在反思之后,将问题及时解决。
6.在学案中多设计表格进行对比。在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通过对比、归纳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导学案实施的策略
1.精心策划,抓好预习环节。教师可以课前发给学生下一节导学案,并带领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学生也可以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自己探究解决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以备上课时讨论解决。
2.科学实施,优化课堂。课堂教学目标是巩固预习成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以下几个环节:(1)明确目标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2)自主学习
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阅读教材,查阅教材工具书,实验教师准备好材料用具,让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实验等发现问题,确定疑点,在随堂记中记录下来。自主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绝不先讲。(3)合作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别疑点,教师继续巡回指导,掌握小组讨论的进度和经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在此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互助,能者为师。教师只是适时地启发、引导、激励、解惑,教师不再是占据讲台的演员,而是组织学生的导演。(4)展示点拨
小组内通过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答和补充。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评价,只有全班学生都不能解答的问题老师才进行点拨和讲解。(5)盘点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教师引导学生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把所学知识勾画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6)达标测试
教师根据课时重难点和易混易错易考点制定达标训练,限时完成,让学生当众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
四、几点体会
导学案的产生是在适应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本质上就是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新课改下课堂效率提高。1.学案导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导学案可以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并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2.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第二,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第三,教室功能的改变:“讲堂”变“学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建立起“师——生”、“生——师”、“生——生”的多向交流模式,形成了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同时也可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进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既能提高学生又能提高教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教与学的紧密结合和学生思维的充分展现过程中,能更有效地释放教师自身的能量,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紧迫感、责任感。为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科教育最前沿,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才能适应学生“问题”的需要,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
4.学案导学能“减负”不“减质”。
“导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同时也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本。有了“导学案”,教师把思路交给了学生,取消了神秘感。由于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5.学案导学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展示获得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过于自我的缺点,分组以后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更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
总之,学案的使用,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热情参与进而由兴趣向进一步探索的方向过渡,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了可靠保证。学案的使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
第二篇:学案导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淮北师范学校 李杰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案导学法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主体参与地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这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案导学法的涵义
学案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它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
1、标明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的路标和教学检测的标准,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确定学习目标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体现循序渐进和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主攻方向。包括显性目标,即知识能力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隐性目标,即情感意志培养目标,可写可不写,但教师应恰当调控。
例如我在《论述题解题方法指导 》 的“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2、列出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是学生学习前的自学路径,也是学生完成学习后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编写提纲必须提前总揽教材,吃透教材,深入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问题的序列性、系统性和可思考性。例如我在《论述题解题方法指导》的“学案”设计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学提纲:
(1)期中试卷论述题解答得失分析(2)自我反思总结论述题解答步骤(3)论述题解答评分细则
(4)根据论述题解答要求分析某学生作品的优缺点,并加以修改完善,作好交流准备。
学生对照提纲阅读教材、整理概括,通过预习能在整体上了解所学内容,并对所学内容的有一粗浅的、感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理性学习作好知识上的铺垫。
3、设计形成性练习学习是为了运用,形成性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反映社会热点,然后把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形成性的练习思考题。“题型”的选择应根据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能级要求合理设计、恰当安排,对能级要求低的问题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引导学生在思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我 在的“《论述题解题方法指导》学案”设计中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论述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第六次会议决定》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并明确了具体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系统论述这个问题。
请运用有关政治常识论述:为什么党中央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学案”的使用
1、指导自学 “学案”编写好后提前1-2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思考,找出疑点,作好记号或记录,对形成性练习作初步尝试,做到动眼、动脑、动手。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作适当的激励。
2、师生共学
完成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后,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在“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为诱导式——提问 讨论 归纳 练习,开放式——质疑 探究 小结 练习,技能式——示范 实践 评优 作业等。也可依据“学案”中的形成性练习把练这一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通过提问、讨论、辨析、点拨和训练,使学生在探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3、复习巩固
“学案”上记录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留有预习时的思维记录,留有学生在课堂上“释疑解疑”的思维记录,是信息加工最好的载体,重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
四、“学案导学法”的意义
1、变学会为会学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学案导学”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案”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学案”,只须作适当的记录,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3、便于复习
将若干个“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资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提高复习的效果。
4、提高素质 “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 2 课业负担。课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的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教学相长
学生在自学时可能提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课前收集这些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总之,“学案导学法”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学生素质得以真正提高。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1、学习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关于“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学生实际。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主攻方向。包括显性目标,即知识能力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隐性目标,即情感意志培养目标,可写可不写,但教师应恰当调控。
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编排出合理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等。
3、学法指导: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与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成“会学”。
4、练习检测: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练习检测题的编写要覆盖本节所有的学习目标,要有代表性、针对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学案导学法的实施过程
1、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要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2、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程序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当然,作为新授课,无论教师对教材内容怎样挖掘,最终都应回到课本这一层面,所谓深入而浅出。学案中的课堂练习题应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并获得一种艰苦(脑力)劳动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同时,练习中少数较难题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最后,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3、课后巩固深化阶段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以收到实效。
四、学案导学法的意义
在地理新授课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不仅能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很好的与地理学科相结合,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还课堂给学生,还激情给教师。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教育者开始将目光由成绩转向学习的主体——学生——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发展其能力,培养其思维,传授其技能,并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课堂内外创设了一种主动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乐教、善教,学生活学、会学。促进全体发展,关注个体提高。同时通过多种交流渠道,有效地沟通了师生情感,加深了师生情谊。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五、应用学案导学法的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导学案”的教师素质要高
教师应当不仅熟悉《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而且要有多年教学经验、送考经验,能够熟知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现状。设计的“导学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编写的“导学案”要科学、合理、可操作。因此,编写“导学案”的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
2、防止将“导学案”和“教案”混淆
学案导学不等于放弃“教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教案”应当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课堂流程设计,体现对学生学习“导学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测和对策,重心在给学生解疑,在对知识内容的归纳和深化。
3、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整体,不可偏废。“导学案”要利用根据一系列知识点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序、可控的自主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把准学生的脉搏从而发挥教师的学法指导、思想引导、疑难解答等的作用。
4、抓好落实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疑点及时做出反应、调整思路、变换角度,给学生解疑,并且做好在下一节作检查的计划,保证落实到位。
第三篇:学案导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学案导学法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将教师的教案变成学生的导学案,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成新理念的教学模式,利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让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增强教学互动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应用;导学案学法
引言:导学案的教学是基于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在新课堂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参与,达到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的目的,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运用,最终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学案导学法的概念
学案导学法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它是一种导学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导学案的研究还正处在发展阶段,导学案的英语学科多数是针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针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研究还甚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写作任务一般都是放在课后,老师只是给出题目,学生便在课下完成。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写完的文章是漏洞百出,还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去写,所以英文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
学案导学法与传统教学是相对的,学案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继而展开的。它是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授课中去,并以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独裁者”,而学生是主角,是引导课堂氛围的人。学案导学法能够帮学生实现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提前预习、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学案导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的引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二、学案导学法的运用方法
(一)营造课堂氛围
明确当堂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学习环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有助于增强学习效率。
(二)丰富学习过程
该方案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体验丰富的教学过程,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新的教学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了。另外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更加注重语言的表达运用。
(三)关注导学反响
学案导学法在不断的进步中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学习体验。关注教学反响,让教师能够更全面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教学模式。
(四)进行自主预习
在学案导学法的模式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编写教案,根据这个教案让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预习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奠定殷实的基础。
(五)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拟定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答案,并对课文进行分析。每个学生都要根据写的学案进行预习,同时教师要能都够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学案导学法的模式下,预习是基础,为了保障课堂上的高效率,还要编写授课学案。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听讲。
(六)指导学生写作能力
教师应引领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写作任务,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是,学生大概已经清楚如何写,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大概结构,同时学生也清楚自己应该写什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讨论他们不确定的词和句子,以便研究正确的表达方式。通过研究表明,学案导学法比一般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对写作的信心。
(七)课后进行反思
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课后反思,找到优缺点以便今后能够更好的进行。
三、导学法在写作中的应用
传统模式的写作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重视的是写完的结果。教师以往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教学的结果上,而没有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形成上。学生一味的接受教师规定的写作规则,把布置的家庭作业作为任务。这样一来,教师不能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也无法交给学生一些写作的要领及技巧,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在以往的教材中,写作内容多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有的只是对口语练习的延伸,往往忽视了写作的本质是一种练习模式,也偏离了写作练习的基本要求。
在写作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便于学生写作,然而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读”,忽视学生的’“写”,没能全面发展高中生英语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盲目不知从何入手,使得学生缺乏写作的信心。
写作技巧包括语言知识、写作目的、情景环境等方面。训练学生的写作目的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可以使学生知道有话怎么说。因此写作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一个过程。
每个学生在写作初期都是模仿写作,从模仿开始,是学生存储信息的强化过程。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锻练。其次是独立写作,让学生对特定的语言形成一种模式,把真正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写作中去。
写作离不开阅读,学生必须熟悉阅读才能写出该模式文章,培养对文章的敏感性,形成知识网络储存于大脑中。在写前阶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语篇结构,不断启发学生思考此篇文章的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类型的范文,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自对此类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此类文章的语言风格方面有所收获,还可以自觉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读每一篇的英文时,都要对文章进行速读,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一般在阅读几遍后,就能够做出解答。
学案导学法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融入了新的元素,让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自由、民主、平等。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重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真正体现了教学改革中要求的把学生作为主体。学案导学法相对于教师来说是比较自由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也要注意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在进行自由讨论过程中,需要记录详细的时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减少在过程中有闲谈的状况出现。
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不同的,有学习较好的也有较落后的。学习较落后的同学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问题,并不是他们在所有方面都出现问题,只能说明他们在这个方面还存在些不足,这时教师应该尽全力帮助他们。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取得好成绩。
小结:总之,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而言,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积极的寻找最佳的教育方式,让学案导学法得以运用。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采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案导学法正符合这种要求,通过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学案导学法不仅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到真正的老师与同学同乐。文献参考:
[1]程玉娟.“先学后教,学案导学”高中英语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2]王鹏.利用“学案导学”促进高中英语反思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3]曲孝民.创建高职英语学案导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09(10):20-23.[4]陈欣篮.基于“学案导学”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21):85-88.[5]江巧华.高中英语自主学习:学案导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第四篇:学案导学法在人体免疫系统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高效率的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摆在众多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学案导学法是一种能充分体现这两方面要求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把握教材的相关概念,我认为教师编写的学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的确认、学习重难点确立、温故知新、学习探究、质疑问难、当堂达标。通过以上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我就以学案导学法在“人体免疫系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例,简单谈谈我对这种方法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的确认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在备课的时候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写在备课本上,然后,在备课的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整合课本知识、查找相关资料。而学生很少直接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学的时候,能够明确自己行为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标准。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本节课中确认了以下学习目标:
①、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②、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概述抗原的知识,解释特异性免疫中特异性的原因所在,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的确立
学案中学习重难点的确立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攻坚的方向,合理的分配时间,避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本节课的重点是抗原和抗体的知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难点是抗原、抗体、抗原决定簇、抗原识别受体等概念的理解。
三、温故知新
学习的过程就是重复学过知识,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温故知新这一部分有利于学生复习前知,同时又为下面将要学习的新的知识点埋下引线,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进入新知学习阶段。因此,在学案编写中温故知新的编写必须注意采用上节课重要且能与本节课知识有联系的题目,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学习探究
这一环节内容实质就是:通过教师提供的一系列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供了讨论的议题。所以,在编写学案时,必须认真的整合课本知识,掌握考纲要求。
同时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将重要的知识点转化为适合学生回答的问题或议题。
该项内容分为课题导入和新知学习两部分,在课题导入这部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设计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或现实中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实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知学习这一部分一定要注意设置一系列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一定要注重衔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既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的学习到新的知识,又能在学习中获取乐趣。
1、课题的引入由当今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疾病——艾滋病,以及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自然地导入免疫的概念,为后面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的分类”打下基础。
2、新知学习教学过程如下:
(1)、阅读教材的“探究活动: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分析判读实验中涉及了哪些免疫器官?
②根据实验中对不同免疫器官的处理以及输入的不同免疫细胞出现的实验现象,试着推断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关系?
③除了实验中涉及到的免疫器官之外,联系实际思考一下,人体中还存在那些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阅读教材中的“免疫的分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②特异性免疫中淋巴细胞为什么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五、质疑问难
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解决那些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那些教师根据对考纲的理解经常考察但是课本中又没有的知识点。这一部分的编写必须建立在老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拓展性,通过这部分知识能够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这一部分知识主要是对本节课教学成果的检验,更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窗口。教师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批阅,有利于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从而实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承诺。因此,在编写是一定要选取那些有针对性和突出重点的典型题目,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列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学案,编写学案的关键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将课本中的知识分解成便于学生探究和解决的若干问题,便于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正如古人所云“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也证明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的实现了教学中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通过编写学案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而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顺畅、轻松、快速、高效符合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第五篇:浅谈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
安顺一中数学组 罗蓓 浅谈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
安顺一中数学组 罗蓓
摘要:新课标提出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的理念,从教学实际出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师“教案”改为师生共享的“学案”,把“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高”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深入课堂教学中,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益。本文主要就“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解读、对具体的操作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和该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导学 合作探究 主动 巩固
新课标提出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的理念,从教学实际出发,在高中教学教学中,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师“教案”改为师生共享的“学案”,把“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高”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深入课堂教学中。
一、何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什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与教师的适时点拨相结合。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1.“学案”由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典例探究和课后巩固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律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维上有所启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分小组探究,个人探究、小组之间交流与合作等。不管哪种方式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点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依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引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求顿悟。5.“练习”可以是个人自练,小组互练,限时训练或考试检测。无论哪种训练方式,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实现巩固“已学知识”,有所创新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一)课前预习:
上课前一天我们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内容,学生在学案上写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探究中讨论解决。授课教师也要再一次阅读学案,补充学案,进行课前备课,使学案具有个性特色。
(二)课
堂
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难点。
2.预习检查或交流。学生在学案预习检查板块的空白处根据学案要求进行填写,清理课堂学习的要点。教师抽查小组长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本组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要求学生在学案上订正。
3.课堂探究。
①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将学案上设计的课堂研讨问题与学习任务分配到小组,使小组任务专题化。学生要结合学习指导在学案上用铅笔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用铅笔写有利于小组讨论后再次订正),完成教师分配任务。
②合作交流: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根据学案上的自学探究记录,按照顺序交流自学成果,达成一致意见,由小组长具体分配展示任务,小组成员根据组长安排在黑板上板示、做好展示准备,这个环节要求中等生和差生参与。
③展示讲解。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小组代表在黑板前分析、讲解。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允许多种形式出现。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学案上及时做好笔记。展示讲解完后,其他组同学要及时质疑和补充,也可以反问追问,深层次探究问题。
④巩固提升。巩固练习要求学生限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重点检查学困生的学案,收集学生答题信息。提升训练应主要针对优秀生,课堂时间不足,可以在课外完成。
(三)课后总结与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要在学案的学后记栏目填写学习心得、学习收获等内容。教师课后要在此栏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提炼成为以后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案导学”教学优势
1.“学案导学”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收获。
学生:(1)乐学、爱学、会学、能学;(2)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师:(1)由教书匠转为研究者——感受到教育家的乐趣;(2)由“警察”转为“朋友”——享受新型的师生关系;(3)把职业当成事业——有一种期盼永远留在心中。
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以上环节不一定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实际学情进行灵活取舍。教师要善于处理好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导学案当中应该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对于导学案的接触还不是非常的多,因此在这里我将粗略的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再谈谈对于导学案编写的一些个人意见及反思。
四、关于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几个误区
我校开展“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到现在已经一个学期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显示出它的魅力。它的优势明显:学习目标一目了然,重点难点一清二楚;提高了师生的课堂利用率。使用导学案,容易进行教学反馈;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可以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达到有机统一。下面就我们高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关于有效使用导学案的研究情况作简单的总结。
1.导学案变成了“习题库” 在刚刚开始接触编写导学案的时候,我对于导学案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充分把握导学案编写的几个原则,即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不自觉的就会加入很多练习。我们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应该避免把导学案变成“习题库”,而应该合理设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话只说一半,吊人胃口,引起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兴趣。在导学案之中适当的穿插练习可以起到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作用,但是过多的练习只会适得其反,是不可取的。
2.导学案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而导学案是指教师运用引导式教学备课的方案,是适合学生自学的一种辅助教案,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编制出适合他们使用的、能够帮助他们了解本课重点并能指导他们有效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案,而不是换了个形式的教案。
3.导学案变成了教材的副本
其实很容易想到,导学案既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自然就不能出现那些官方的、专业的、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果照搬书本上的知识却不加以分析和解释,那么导学案的意义又何在呢?在导学案当中我们应该尽可能说的是比较直白、通俗易懂的话,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或者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之后就能解决,这样导学案的意义就能充分体现出来了。
4.导学案的检查存在问题。教师检查不及时,或是教师抽查一部分,有个别学生见有空可钻,就存在侥幸心理不写作业;或是组长检查,有个别学生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同时学生导学案的书写情况令人担忧。第一课时导学案有的学生不看书,也不动脑筋,只拿一本教学参考书,照着写完为止;有的学生什么也不看,你让写作业,那好我就在上面胡写乱画。只为写作业而写;有的学生把最后一题不愿动脑筋,直接空着;还有的学生回家写作业连书都不带。第二课时导学案有的学生不看题,拿到导学案没有认真读题就动笔写;对于开放性的题目,不会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直接空着;更有甚者经常以不会为理由不写。
五、分析原因
从现状看首先学生依然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之嫌,比如拿到导学案一看题目不会做,就空着一个字也不写;另外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不配合,学生导学案完不成,给家长说过以后,让拿回家补一补,第二天拿来一看依然空白,这样的家长认为这是你老师的责任。其次导学案有的题目表述的不清楚,也会存在一些没有检查出来的错误。第三教师检查不到位,致使个别学生钻空子。第四教师对有一些问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讲解得不到位,学生没有真正的掌握。针对这些情况,首先还是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导学案完成较好的学生要表扬,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使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不同的收获。
第二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多下功夫,挖掘题目内在的思想,把握和突出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问题探究应该由浅入深,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结合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导学案。我们研究小组觉得,搞好导学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程序的优化。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利用各种资料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知识点,写出教案或教学思路。接着是集体备课。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集中个人的备课优势,共同商讨,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A.排查知识点,确定重难点 B.制定学习总目标及课时操作子目标 C.商讨授课思路,确定课堂结构模式 D.筛选、拟定自测题及达标题
根据集体讨论结果,主编人员编写导学案,并打印。个人确定导学案使用方法。根据本班实际可以对导学案的部分内容作适当调整。第三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检查导学案,使个别学生无空可钻,杜绝不写作业现象。
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