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语文教学: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可是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令人可怕的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呐喊”一声,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我们认为,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4期)为题讲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
“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
我们以为,师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是决定课堂美学追求成功与否的关键。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起来之后产生的。
这涉及到一个基础。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也就是说,如果缺少经验的层次的话,情绪、灵气和悟性就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不可能存在。阅读和人生的各种经验的体验是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目前语文课堂缺少哲学层面的读解,尤缺悟读语文课堂上师生最缺少的经验是读解。讲解是一门学科,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意义的理解与创造的学科。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无不需要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语文课堂尤缺哲学层面的读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文——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神秘意义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倾心佛道,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你简直没办法穷尽它!
令人扼腕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当然,这里还得有个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来把握。举个例子,近年来有人读解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把作家描写成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性压抑”者,说由于过剩的性力受到道德的压制,于是“走向旁道”,在散文里“长出一些别样色彩的枝干和叶子来”,“最醒目最动人的就是‘性压抑’情致”。又有论者认为朱自清的散文《绿》,以水拟人,暗示“黛绿少女”,是作者“性爱感情的升华”,“借了水之绿的象征描写表达了潜意识中那种‘节制和诱惑之间、最诚挚的温情与最无情的贪婪的情欲之间’的冲突”。更有甚者,说朱自清惯用女性形象“来装饰他的想象世界”,“用异性的联想来折射风景,有时失却控制,甚至流于‘意淫’”。这些可能都是在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读解朱自清的散文,但他们似乎忘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堕入了主观偏见,读出的也许只是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误读。就合理的一面说,误读不失为一种创造;但不合理的是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妄尊自大,固执己见,失之偏颇,失之公允。
不固守作品的本旨这个窗,去打开另一扇窗户,确能发现许多新景观,但合理不合理的关键,主要是另一扇窗户后面的风景美不美。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以杜牧的《清明》为例。据传,这首七绝诗原是杜牧任安徽贵池刺史时,因城西杏花村产名酒“杏花大曲”而特意创作的,分明是一篇广告词!可后人作过种种误读,现在还编入课本,引导学生去误读,成了一首写行旅之人借酒浇愁的寂寞乡愁诗。我们觉得,这就是一种合理的误读。
仍以《清明》为例,若误读文体,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词以明快节奏,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人物)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剧情展开,只见méng@①méng@①细雨中,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向杏花村酒店走去,留下长长的空白,暗示人生匆匆,寄寓无限惆怅,则又是一种意义,这两扇“风景”都不错,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
其实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合理的误读与不合理的误读:一个是“误读”,一个是“读误”。
“误读”和“读误”都只能是插曲。我们应当突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悟读”。悟是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在审美沟通中,尚有“沟通后”一环,其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举例:《读者文摘》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
又举例:历代读者对《伊利昂记》中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疏斯的罢战颇多指责,指责他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了维护人格尊严而不惜让整个联军连遭惨败,血流成河。可有人却认为,阿基疏斯的拒战,恰恰是为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抗争,是为集体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抗争。
其实,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要“悟”得好,必须提到和“诗意”相关的一个词——“感觉”。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的,发一次功,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文本之间有着时空联系。《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一千年,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发生联系;再往前寻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濯淖淤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爝然泥而不滓也。”又与之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读解,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须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须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不贯通中外古今读书,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不纵横千里去勾连,就很难为“诗”。
这一点我们应当向于漪老师学习。于老师从教50年,总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她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吸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她把闻一多先生作为楷模。闻一多先生研究《楚辞》,对神话有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历史兴味深厚,从人类学、社会学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三年不窥园”,数载不下楼。闻一多先生讲“什么是九歌”,“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学生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还是屈原大夫„„于老师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
——我们想说,这盏明灯,名字就叫诗意!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关怀
摘要:语文不仅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学应是工具与人文的并驾齐驱。可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更多地强调工具性,语文的人文性在渐渐被弱化,故语文教师要活用优秀作品或者改革教学方法等等,来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于漪老师也说过:“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因此,语文课的本然状态,应该是工具与人文的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可是,从我们感受到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语文的内涵在趋向窄小,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是语言、语境、语体,以及适应达标所设置的可操作目标教学等,而对与语言以外的文化意蕴的关注较少,即人文性在减少,所以语文教学在呼唤人文关怀。
一、对语文及语文人文精神的基本认识 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是“语言系统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体”。如果把“语文”比作浩翰的大海,那么“语言系统”好比波澜壮阔的海面,而“人文精神”则好比博大精深的海底。语文教育就是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代人的身心,使之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积淀和终生学习能力“打底”。离开了“语言系统”,“人文精神”便无以承载;而离开了“人文精神”,“语言系统”便成了无灵魂之空壳。语言通过人们的交际和思维而存在,而发展,人们在交际和思维中学会使用语言,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人们也通过语文活动,吸收前人创造的人文精华,使自己成长为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人。二,为什么语文教学要注入人文关怀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近若干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也受到文学和哲学理论上的“语言就是一切”的所谓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的一定影响。因而偏重语言,较多强调工具性,导致语文内涵小为文章学,写作学,修辞学等。或者是将文章剖来析去,焚琴煮鹤;或者是运用演绎法,搞“举一反三”,学一篇范文,仿写一文;再或者,“不读书,唯做题”,用“题海技术”„„其实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应试,几乎整个教学过程受制于中考高考。但是这样一来,语文课就变成了一堂技术传授课或实践课,人文性和人情味荡然无存。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只为应试而存在。它要真正担负起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充实人的修养的责任,强调工具性(这比较容易考查)的同时,务必也充分注意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虽然比较难考查,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可舍弃,因为舍弃人文性,工具性也无从谈起。
(二)作品的形成
作家们是怎样完成这些如同他们孩子、生命的大作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故而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这样来形容他走过来的艰辛的文学之路:“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瘦弱,也以为快活。”作品是作家倾全部生活积累和心血所作,当然也是作家思想和人格的魅力所在。所以,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它更是中华民族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荟萃。每一篇目,特别是那些名家名篇,确实 1 奇妙无比,它充满我们民族风俗、伦理、审美和思辨的活力,集我们民族智慧之大成,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而决不是沉默无语的木乃伊。
因此,学习这类文章,头等要紧的是弄清其所承载的全部内容、情感信息和深层意蕴。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不多的却很有味道的语言描写,如作者请父亲回去的当儿,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买来橘子将要上车的当儿,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在走了几步回过头的当儿,父亲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些话语里含着多少怜惜、体贴与依依不舍!我们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所有内容,都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亲子之情,而作者自始至终以愧疚的心情和口吻出之,又传达出儿子对父亲在家庭困顿之中仍念着自己的深深的感激,从而深沉而又酣畅地表现了朱自清先生的人子之情。类似这种孝敬父母,疼爱子女的传统美德,不仅是《背影》的根本思想内容,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或人文精神很重要的内涵,在今天强调这些仍然很有规范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在“为什么”上做文章,却不善或根本不去挖掘、阐发和弘扬人文精神,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岂不是太言之无物因而苍白无力了吗?
(三)影响当今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因素
1.现实世界的冲击与无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舆论不懈地宣传学科竞赛获奖或考入国内外名校的学生,热心地吹捧升学率高的学校,导致家长方面,往往不从子女的天赋、能力、兴趣和愿望出发,而是一味灌输所谓的“学而优则富”的思想;学校方面,一味追求升学率;学生方面,也就只一味追求“得高分”。此外,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快餐”现象也给中学生造成巨大冲击,削弱了中学生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认同力。他们的人文精神库藏中,有的仅有三四千个汉字、十来个崇拜的影视歌舞明星、几套武打小说、几十张碟片外加若干首流行歌曲。2.虚拟世界的纷乱与失范。
首先是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信息丰富、交流便捷,图文并茂、动感鲜活,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无疑是一个精神驰骋的圣地、情感宣泄的场所,同样,这个世界良莠混杂,其中存在大量的信息垃圾与精神毒品,对中学生无疑充满了诱惑、布满了陷阱。中学生热衷于上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此诱惑,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其次是由武侠小说、言情作品构成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经常演绎的是争霸武林或退隐江湖、哥们义气或英雄救美、儿女情长或争风吃醋、卿卿我我或以身殉情等等大起大落的故事,对中学生极具诱惑力。在这里,他们张扬着哥们义气,宣泄着豪情柔意,他们的躁动心灵在这里容易得到安慰。然而他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也极易失范,因为他们无法拒绝那些过时的乃至完全错误的观念,如暴力崇拜、江湖义气、王权至上、拉帮结派、感情用事、男怨女痴等等。第三是由科幻作品、卡通系列、电子游戏、迪斯尼幻景等构成的虚拟世界。从恐龙到唐老鸭、从吃人的恶魔到天真的少女、从蝙蝠侠到007、从神探到海盗等等,这个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奇迹的无序的世界,同样对中学生充满吸引力和诱惑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虚拟世界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崇、对血腥暴力的渲染、对色情的自然主义描绘等等负面因素,都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三、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基本策略
(一)、多用活用优秀作品,培养学生道德和人格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 2 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
因此,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中学生开拓视野,并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学生就会受到振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可以使中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
(二)、改革“教法”与“学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披文入情”,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倡导研究性学习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言文时,让学生自主选读《战国策》《史记》中的文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说客”作出评析。许多学生经过研究性学习,写出了有见地的“说客”分析文章,他们把“说客形象”综合归纳为“直谏型”“智囊型”“温和型”“幽默型”„„这样,文言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便取得了双赢。
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语文教学通过有效的语文活动,使课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让学生更容易得到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从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中,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灵与淡泊;从豪放词中,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关注网络文明建设,提高中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网络正在逐步覆盖学校和家庭,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又带来许多芜杂的信息,容易使青少年难以辨别而误入歧途甚至痴迷不能自拔。网络文明素养,成为新时期人文精神的新内涵;提高网络文明素养,也是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关注网络文明建设,关注中学生对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使中学生真正具有进出虚拟世界的驾驭能力而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月刊》(2008年4、5月)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精选)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即将出台之际,在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从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
语文是断臂维纳斯的美丽……
“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的历史。”申小龙《语文阐释》中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语言史永恒的争论主题,这一争论至今还在延续。但不管如何争论都无法抹杀汉语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特性,也很难准确界定二者孰轻孰重。语言是人文的语言,人文是语言负载下的人文,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告诉我们,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刻意隔离无异于对人的灵与肉的强行肢解。人文是美,是鲜活的生命;科学意义上的语言是美化生命、强健生命、表现生命的皮肤和骨骼。语言总是“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释过?quot。因而语文教学上的这种争论注定是无益的,它无助于准确界定语文学习的任务。那么――语文是谁?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
语文学习学什么?
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想往。
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维纳斯剖解得支离破碎,维纳斯不美了,语文还有美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诱人的魅力。——语文学习还能学什么?
许多有识之士对当前语文教学”美“的不断失落倍感惋惜和忧虑。曾几何时,我们对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化”美“为”丑“的忍耐,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敢问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人文语文与科学语文之争的最大”成效“也许莫过于舍”美“而取”考试“.语文不是一切为了考试的雕虫小技,她是一种厚实的涵养,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考试“"考”的就应该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动人心魄的美;语文学习就应该是如饥似渴地畅饮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
语文的美,俯拾皆是;语文教学,路在脚下……
语文教学是流动着美的韵律……
当我们的教学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当课堂沉闷到师生都感到窒息的时候,语文美妙的韵律已经沉沉睡去……。一首歌唱道:“……我已不再想你,我失落了和你牵手的冲动……”,以此来阐释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可谓恰如其分。
当这个对象依然美丽照人的时候,却仍旧激发不了审美的冲动,感受不到美的愉悦,那么也许只能作以下假设推断:
1、审美判断媒介缺失。
2、审美环境导引偏差造成审美判断偏差。
3、审美概念不健全。等等。审美判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并随着环境熏陶和媒介的引导逐渐走向成熟,从而最终形成独立的审美意识。可见,媒介和环境对审美对象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依此推断,语文教学忧人现状应该与媒介和环境误导有关。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材,我们的各种媒体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传输着共同的信息:考试!考试!考试!先看我们的课堂,当我们齐声诵读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悟着它的气魄与美丽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忘掉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
考试的重点。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随着流水渗入脚下的尘土。再看我们语文学术界,我们奉为瑰宝的语文教学理论,大多也都是随着考试的转轮,审察着或浅或深的车辙,然后告诉我们: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研究不可谓不深,观点不可谓不新,作用不可谓不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能完全摆?功利语文“的束缚,畅谈、宣扬纯美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最后看我们的学生,当我们摇头摆脑赏析着”黛玉葬花“凄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的情与理的时候,下面突然冒出一句话:考试会考这个吗?……
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大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大得我们无暇也不敢去想:当我们领着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尽情享受荡人心魄的流动曲线,倾心触摸着热烈欢跳的至美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应付考试?如果真的如此,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考试“还很不完善;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也习惯了日复一日地拿起剖刀剖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
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是指挥,”学“是用不同种类的乐器演合奏出的和谐美妙的乐曲,”教“是灯塔,”学“是摇动舵浆划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学“是主人,”教“是引爆主人思维活力的引线,”学“是创造,”教“是开启创造心扉的向导……
”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融化为流动的和谐的音符,勾描出”回头一笑百媚生“的动人的美。语文教学是活化思维的韵律学识,智慧,解放,——张扬了个性,抒写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美丽。
仁爱,宽容,民主,——激活了思维,催生了质疑和探究的欲望。
活力是美,创造是美;活?quot;教”的思维,活化“学”的思维是美的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我们要不断给予养分,为她浇水,为她施肥,让美的语文茁壮成长。
语文教学又是审美的韵律美,需要发现,用淳厚的文化涵养去发现,发现“祥林嫂之死”背后的传统沉淀与人性悲情,阿Q身上流淌的哲学思辩,以及透视宋江传统的君臣意念而触摸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值得思考的一面……
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悟,感悟北京四合院的封闭与祥和,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以及在传统人情价值取向包围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不同也不公平的评价际遇……
美,需要创造,需要冲出习题的淹没、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用无拘无束的遐想去开拓,用纵横驰骋的思辩去探究,用火热的真情去挥洒,——夸张的法国“守财奴”在新时期中国土壤上滋长,孙悟空身上折射出的另类文化的矛盾冲突,汪国真笔下的感性和理性撩动起的遐思,余秋雨的深邃哲理流淌出的清新而富有生命力的语言……
多美的韵律,多美的语文阿!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唱道:“……美丽的你阿!你让我倾倒,我要拥着你直到永远……”生活是语文课堂蹦跳出的欢快的小河多年来,我们沉心耕耘“功利语文”这块方塘。然而,昔日“枝繁叶茂稻花香,蛙唱莺歌人欢笑”的胜景却如远方天边的白云愈远愈淡。不知何时,语文也只得无奈地消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滋味。我们只能寄望于辛勤耕耘,只能祈求上天“喜雨” 的恩赐。“问渠哪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没有想到,语文原本并不缺“活水”,恰恰就是我们自己堵死了语文活水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成效在不小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通过一些无形的线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他又说:“我们要发现和确立学生的各种能力、天才、禀赋和个人爱好,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为掌握知识创造一个丰富而广阔的智力背景。”可是,我们语文的学习空间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远离时代、社会、家庭、学校等这些补充和强化课堂习得的“丰富而广阔的智力背景”,也越来越疏离语文的本质特性,语文成为“强化训练”,成为“适应性训练”,成为干瘪枯燥僵化的闭门造车。
我们可以举千万个理由为“功利语文” 辩护,但我们却没有一个借口可以推脱让语文“美丽之花”不断凋零的罪过。“功利语文”就一定与“生活”誓不两立?“功利语文”就一定要关起门来反复操练?……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活的滋润,美的语文更需要生活注入鲜活的血液;生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语文课堂蹦跳出的欢快的小河……
时代是涌动激情的小河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我们有理由抱怨“北京胡同”离我们太远了(至少是空间上的),但现代的北京又离我们那么近(至少是心理上的),“现在的北京胡同还好吗”的思绪可以牵引着我们的激情把过去和现在联在一起;焦仲卿也许离我们更远了(不管是时间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但“假如我是焦仲卿”的讨论,可以以“传统价值观念的演变”为基点架起通向“焦仲卿”的桥梁;我们可能也难以理解王维身居高位却隐居山林的淡泊,但可能更容易理解现代社会逐鹿官场的热切,从而在比较中悟透王维隐居的难言之隐以及“官”文化的源远流长……
时代是撩拨激情的琴弦,她拨动了学生遐想的音符,她拨动了语文诱人的美丽……
社会是升华情思的小河语文是社会的语文。语文离不开社会,犹如鱼儿离不开给她生命、给她滋养的小河。语文学习只有延伸到社会中去,才能充分展现出它的博大与深邃,才能勃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课堂习得需要社会大背景的充实和洗礼,语文探究活动也需要在实践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上层次的思想内涵、思辩能力、文化品位更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语文学习不是象牙塔里的空想,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她不是编造故事的矫情,也不是缺乏底气的口号。她是真真切切的对社会、对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是对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情思的升华。
语文课堂犹如充满张力、可以无限膨胀的宇宙,而生活就是语文课堂膨胀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去压缩她的空间,而是最大限度地去开拓她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她的效益最大化,才能把她的美挥洒得淋漓尽致。
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的灿烂明天就在眼前……
第四篇:语文教育呼唤语文素质的回归论文
模拟检测几个同学的卷子没有判分,是因为字写得太潦草,难以辨认,有的字根本就认不出来。临近高考,如果在写字上不作一些惩戒的话,有些孩子在高考的时候就会因技术的问题而丢分,所以不严格要求是不行的。那么我在想,高三的学生是否还要做像写字这样的基础练习?学生在高中语文课上究竟学些什么?初中小学语文课上究竟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语文学养?这里有一个语文观的问题。
按理说,学生在上学时就已具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因为是母语,学起来有一个基本的环境。但去看一下我们的中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写字或写不好字,不知道汉字的基本笔势,不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把字写得没了体。这还是次要的,还不认真写,没学会爬就想跑,龙飞凤舞,难以辨认。这反映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我认为是一个学养问题。认不准字,写不好字,说不上掌握了语文这门“工具”,不能理解字的基本间架结构,就不能理解字意,就不能进一步去理解句子,就不能理解篇章,当然就不能理解文意了。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基本能力,那么在将来独立进行终生学习就有很大困难了。如果一个人不能独立地进行学习,就谈不上充实自己,更新观念,当然就谈不上进步和发展了。这样推下去的结果是十分可怕的。
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基本理念,即读写吟诵,其中读是第一要着。学生在蒙学阶段首要任务就是识字习字。第二是诵读,读《三字经》、《百家姓》、《今古贤文》、《千字文》等,然后才是《五经》《四书》、诸子散文,同时习理悟道。习文则是在读的基础上的对对子(又称“课对”),写应景诗,写八股文,几年下来,这语文的底子就铺就了。这里的关键是,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不是为了应付一时,虽然也有功利的成分,但终究学生能够终生受用。再看现在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要应付所谓的考试,所以这时候他们要学习“文化课”,到了小学,至少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统考,因为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成绩给老师评定教学成绩,然后再挂上考核、晋升、评模、评优,如此以来,教师就没有精力顾及到学生的基础了,所能做的大概就是没完没了地机械地所谓文化课训练,有时为了应付意外,还要找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所谓的复习资料给学生做,听说某三年级的语文复习资料上让学生给“究竟”找反义词。至于说写字啊朗读啊,统统见鬼去吧!上了中学以后,学生更是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出气也难,教师也被中考、高考的任务压得找不到北,还到哪儿去落实读读写写这样被人们认为是小儿科的基础训练呢?
这样以来好像是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简单浮躁、目光短浅等等思想作风,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教育(我不敢说教育是“净土”),有些东西总有些变调,让人感到总不是那回事。教育是一个长效的系统工程,有它自己的规律,它要求学校根据这个规律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去组织并影响学生,根据社会历史的需要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意识有教养又有学养的、能服务于社会的人。但现在总有一些非教育的因素在干预并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它使学校不能按照自己的规律或思路来安排工作,有时候不得不违心地去作一些场面上的应付,当然也影响到了教师的工作,因为他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说有一点虚,那我们还是回到语文教学上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诠释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学养,着眼于人的终生学习,它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学生习得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种理念的内核,就是贯穿于中国思想和教育发展史数千年的人文关怀。而一个人的道德和人格的养成,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蕴涵着传统道德精神的文学作品中习得,而儒家的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人本”这一语文教育的价值观。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打好文字基础,练好基本功;
(2)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打好文学基础,体验人文精神;
(3)培养良好的读书意识和思维品质,用生活的眼光去看作品并用文学的眼光去感悟生活;(4)在读书中承传民族厚德,陶冶思想情操。
怎么做,这是一个人们常说常旧的问题,是因为人们谈论的只是一个现象,或者只是关注问题的现象。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人”这个主体,真正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情感的认同体验,把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放在首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只满足于解题技巧。《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的功能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对语文课程丰富内涵全方位的揭示和定位,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理想境界。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之象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他们学好其他课程的大文化根基。新课程标准因其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和谐发展而使语文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突出了它在个体从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转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正因此,学校要建立起长效的语文学习机制,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立足于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素养和学养,把眼光放在人的终身学习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好必修课、选修课和校本课程。而做到这一点除了学校要有科学的明确的育人目的外,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的教育政策,把语文教育放在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大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教育质量的考察不仅是终端,更重要的是过程的监控。
第二,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变换角色。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课堂上教师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于是就有了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这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相悖的,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是相悖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始终,即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积极地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语文课程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民主、科学、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平台,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变成一种习得知识的过程。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根据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语文课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因此,要破除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实用主义”观念,强调非实用知识的教学和习得,注重其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第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提高人文素养,而不是把语文素质教育只当成一种口号。这里所说的语文观不仅指学习语文的环境,主要是指语文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养成的作用。有人问一位中科院院士:“你能成为院士,有些什么个人因素?”他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这说明语文素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对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功利主义的狭隘的思想:学文科的不学理科,而学理科的又忽视文科的学习。读书就只抱着课本,绝对或者很少涉及到课外的书籍,更严重的是忽视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深刻内涵,单纯地学习语法或所谓的基础知识,单纯地追求做题,因此导致了知识面狭窄,眼光短浅,口头表达磕磕碰碰,写作拟文胸无点墨。他们不能把语文学习同生活联系在一起,对生活现象视而不见,对自己身边的亲情友情视而不见,这就使一些学生变得孤僻、自私、狭隘、冷酷,惟我独尊,不仅导致了了知识上的残缺,而且导致了人格上的残缺,并可能导致一个人发展能力的丧失。所以学习语文要把眼光引向社会,引向生活,重视广泛地阅读,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第四,重视阅读和写作这些非智力因素,把语文学习和融物、益智、做人联系在一起。前面说过,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在于一朝一夕。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诵读,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作品的理解,这个过程贯穿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伦理道德的认同和体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所能达到的,这是一个体悟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同阅读文本之间的潜移默化的契合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精神和理念才得以提升,才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刘勰《文心雕龙》)读得多了,心中有了千军万马,有了体验,自然有了思想,自然有了可说之理,也就具备了可辨之思。过去笔者曾在这方面作过一些探索,学生在读了作品之后,就某一方面的收获写一些体验、感受或鉴赏方面的文字,收到较好的效果。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肯定了语文教育的传统,肯定了语文教育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应该引起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现在人们过多地看重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式,认为语文教学形式上越花哨就越时髦,如果不用所谓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这个教师就不合格。我不敢说这种说法过于功利,但起码是有些偏激。在现在普遍浮躁的世风影响之下,朴实地影响了中国教育几千年的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显得弥足珍贵,我们呼唤的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回归。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痛定思痛。2001年,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不少有识之士慨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
语文教学又怎么啦?
[案例一]
一教师执教《找秋天》,先让学生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忽而金黄的稻浪,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学生大呼:“哇!秋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生以舞蹈表演,有生以唱歌展示,有生以绘画汇报。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
<探因>
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疱”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但在课改初期,这是倍受好评的“样板课”,曾经独领风骚,不光在大型的课改教学观摩会上频频亮相,而且已经飞入平常的课堂。即使今天,仍有不少地方还在“克隆”。
究其原因,一是应新课标之新,敢于创新,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试问:社会、思品、数学不是文化吗?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文化内涵在哪里?我们学的到底是文化课还是语文课?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大大地淹没了。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解课文,气氛热烈,情趣盎然,这就是“人文”。诚然,“人文”有时候是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案例二]
一教师借班执教《长城》,熟读课文后,问:“假如你是现场的游客,你会怎样赞美长城?”学生摇头不语。少顷,终有一生开口:“长城长,长啊长,真他妈的长!”师问何出此言,答曰:“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就这样说出来了。”
<探因>
不到位:工具性“倍受冷落”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环节。教者有很强的“语文”意识,能及时地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这是一个“工具
用心
爱心
专心
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的设计,但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唯一开口的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真他妈的长!”且不说这句话的文明性如何,就本身来讲,它显示了一种语言的贫乏。“心中有数,出口无言”。原来是平时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的说写训练。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行呢?
[案例三]
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①初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感受?②再读课文,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③联系生活实际,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④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写环保广告语。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
<探因>
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这是我初教《特殊的葬礼》时的设计。这节课虽没有前面《找秋天》那般花哨,非语文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仍然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读课文,说感受,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看网页新闻写环保广告语,虽然也有一些说、写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早已呛得它无处藏身了。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从头到尾搞的都是“空手道”,没有和文本语言生发更多的联系。这种貌似“很语文”的“人文课”在当今风头正盛,很多人更是趁之若鹜。看来,咱们都该醒醒啦!
综上,三个案例都存在着“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这就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每每在“淡化”的暗示下唯避之而不及。为什么我们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老是顾此失彼,甚或统统抛掉?我想,还是没能深层次地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不知如何权衡。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什么?
一、工具性是什么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是人们用以交际的工具。靠什么交际?自有人类以来,交际自然始于语言(首先是言语,下文统称语言)。因为: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人类优越于一切动物的地方,在于它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就在于它结成社会。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形成,并存在下去,不断地发展进步,又在于它有语言作为自己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格列佛游记》中写道:大人国的人想绕开语言用实物来交际,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可能要说到的全部东西,想要表达什么,就从那个口袋里掏出那个东西来。这只是一种幻想,任何人类集团事实上都不可能采用这种交际方式。所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2其他交际工具的局限性
手势、表情、图画、烽火、击鼓、红绿灯、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礼节等等,都能够帮助人类传达一定的信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也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古人说,“以目言,以眉语”,可见挤眉弄眼也是能够表达一定的感情的。但谁又能够用手势
用心
爱心
专心
把《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呢?(当然,哑语除外。)所以,正如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人类社会离不开语言
任何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想在某一个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得掌握这一社会里一切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因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要想在某一个社会之中生活下去,就得和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就得和他人交流思想,而这一切是离不开语言的。在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由于方言的存在,到一个不熟悉的方言区去,生活也是极其困难的。据说,一个生活在北方的英国老铁匠,后来搬到南方去居住,结果却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寻了短见。
二、人文性是什么
语文具有人文性。而人文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让人感受到?靠什么来承载呢?当然,还是语言。因为:
1语言是意识,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人文性,不管怎样理解,说成是人类、文化、文明也罢,说成是人性、修养、情操也罢,总之,必须承认,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思想活动。它的物质基础仍然是语言。而且,语言本身就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情感,给人以更多的人生感悟。恩格斯的书信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写的是多种语言的信,因此,我现在就用英语——不,不,我还是用优美的意大利语,它像和风一样清新而舒畅,它的词汇犹如最美丽的花园里盛开的百花;也用葡萄牙语,它宛如满是芳草鲜花的海边的浪涛声„„”。
2语言存在于自我构建的文化环境里
当我们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时候,我们会对它的结构、语法津津乐道,以为这些抽象的规则就是语言,语言在我的分析掌握中。然而伽达默尔告诉我们,语言具有一种自我遗忘性。在活语言中语言学家运用巨大的抽象能力所研究出的法则完全消失了。越是生动的语言越难以使人意识到“语言”,因为语言实际存在于它说出的世界里,语言本身构成了人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什么?最起码说,这已足以包含语文的人文性了吧。可见,语言存在于人文,人文同样依附于语言。
3语言的无限包容性
当我们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时候,我们会以为语言在我的处置之中,说话是我个人的行为。然而伽达默尔告诉我们,语言具有无我性,说话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他人共同参与的一个行为。一个人说话不可能使用他人不懂的语言,也不可能不期待他人的理解,语言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我们”,“说话”的本质不是“独语”而是“对话”。语言这种把你、我、他统一起来的精神,远远超越了工具的属性。
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每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独特的主观意识带到自己的语言中,因此,每一语言里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种语言都包含着一部分人类的整个概念和想象方式的体系,这种语言世界观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的思想行动。西方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实际上是精神不断重复的活动。”古人说“文以载道”,现代语言学家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今古如一。说人文性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应该是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等。
总之,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相互
用心
爱心
专心
交际,达到相互了解。语言和思维、思想、精神具有统一性。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可见,语言是“纠缠”着精神的。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这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语言和精神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所以说,语言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怎么办?
既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便是语文的本位,便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一个抓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位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一、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并举
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方面,内容是血肉,形式是骨架。内容决定语言的形式,形式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成了干瘪的空壳。学生读书,首先感受的是文本语言,只有读懂了语言的意思,才会读透整篇文章的人文内涵。但语文教学不仅有人文性的任务,还有工具性的任务。理解了语言内容,还要从语言文字表达的角度,对文本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布局谋篇的。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内化和外化兼顾
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的现实是:阅读=阅读教学。
其实,它们不是一个概念。不然,“教学”二字有何意义?但我们一直在用阅读理论替代阅读教学理论,一直把阅读过程等同于阅读教学过程。阅读说白了,就是内化,就是意化,或是“得意”。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已经说得很清楚,“阅读开始接触语言文字;继而领悟文本的意旨情趣;最后去粗取精,不拘泥于言,只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即阅读意化的三个阶段:感言—会意—得意忘言。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而,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还有一个外化的任务。
语言学习: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内化与外化兼收,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一、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1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读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那生动、形象的比喻,那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排比,那贴切传神、栩栩如生的比拟,那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还有那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可谓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反复诵读乃至背诵,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捷径一条。同时,还能重点突出,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特殊的葬礼》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教学中,当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我就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品悟文中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积极地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亮点”语言,一头连着工具性,一头连着人文性,岂不妙哉!
2寻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有“柳岸花明”之豁然开朗。作为教者,我们就应引领学生遵其路,识斯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品得个中妙谛。从而,操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或喜,或悲,或歌,或舞,或爱,或恨,或恶,或仇„„感受生命,倾吐性情。
如课文《郑成功》“海上激战”中有这样的叙述:“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显然,这里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就是空白点,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描写。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做一回编剧,把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惨象写下来。这样就升华了孩子们的人文感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了交融。
3找学生和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所谓撞击点就是在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一般说来,根据文章的类型,可分为感性撞击点和理性撞击点。感性撞击点较多集中于情感类的文章中,理性撞击点则较多存在于富含哲理的课文中。撞击点最能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找得准,撞得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如课文《郑成功》的第二节只有两句话:“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这里的“奴役”和“恨透了”就是撞击点,当然也是个空白点。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及时补充关于“奴役”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就“奴役”和“恨透了”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对侵略者怎么说?”这既撞开了孩子们的情感之海,又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一“撞”之中得到了升华。
理性撞击点不大容易把握,因为理性的东西较为抽象,内涵较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甚远。因此,教学中要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思考为情感体验,变空洞说教为充实述说,以形象感悟内涵,以外延来建构“哲理概念”。在《抉择》的教学中,围绕“奉献”的话题,我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你由旅行者想到了在你身边或影视作品中的谁?
生:有一个雨天,我家门前存水,我便捡来几块碎砖铺在水洼里,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我觉得我和旅行者一样。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生:上次,我和爸爸在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我边看边吃油炸串,弄得满手油腻腻的,我便随手往旁边的空位上一抹,不巧被爸爸看见了。他非常严肃地批评了我,当时我还觉得受了委屈,现在和旅行者一比,我真惭愧啊!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生:老师,我觉得您和旅行者一样,每天下班了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上一回我病了,您还为我补课,您心里关心的是我们呀!
生:我觉得很多人都和旅行者一样,具有一种奉献精神,像解放军叔叔、老师„„
二、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
1机械运用文本语言
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有时甚至还属于“无意记忆”的范畴。故而,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一方面,传统语文教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尤应继承、借鉴。这个机械运用是指直接使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比如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和“组合”。虽然这种机械运用比较单调,但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很好的手段。不仅在低年级常用,在中高年级也很必要。一般常用这样的导语:“谁能把„„再读一遍”“谁愿意做一回„„(指文中人或物)再宋„„”这种方法主要是引导孩子初步感悟和积累文本语言中的“亮点”部分。
2灵活运用文本语言
语言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是“仿中有创”。所谓“仿中有创”,是一个“”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的过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或“边使用,边明理”。要通过学生大量的尝试练习而“熟能生巧”。当然,语文教学有时是“教一得一”或“举一反三”,一步就能到位。但有时候可能是“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带有“习得学习”的特点。这是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的又一特殊规律。所谓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内化是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的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的过程,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这里一般体现在课文中尝试换词、换句、换人称甚至更换表达方法、改编文体等,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当,人文内涵之深邃。这一层次无论对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还是“撞击点”均为可行。努力追求“源于文本,别于文本”的语言境界。
例如《在大海中永生》开头“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让学生试用合适的词去替换“低低地”、“缓缓地”、“安放”等词语。替换的过程是品味语言艺术魅力的过程,也是感悟人文情怀的过程。经过一番尝试,他们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替代文本中的这几个词。这就是在消化、吸收,在此后的遣词造句中,他们就会争一字之奇,用一词之妙。
3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
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是指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时,物我两忘,情思飞扬,于文本的“敏感”之处自由驰骋,进入“文我合一”的巅峰体验。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感形式的最高表现,这只能是特殊情境中的超常创造。在一般情境里很难激发这样的神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胸藏万壑,气贯长虹,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捕捉先机,化平凡为神奇。这时需要的是激励、赏识、自由、导引,需要师生双方瑰丽灵动的想象。特别是在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和“撞击点”给学生释放自我的突破口,激扬文字,升华人生。
如教学《乡戏》时,由“为什么乡戏反而越唱越红火?”这一“撞击点”引发了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生: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关心农民,书上不是说,政府大力倡导专业剧团送戏下乡吗?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就是经常慰问演出。
师:你思考得很深,你真会读书。
生:我想,这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呀!(众笑)
师:你看得更远,为什么说这是党的政策好呢?
生:如果不是党领导的好,农民们就很穷,日子就不会好过了,连饭都吃不好,还怎么能唱起来呢?
师:有道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好生活,就很难有这么红火的乡戏了。
生:这叫与时俱进嘛!
教学《特殊的葬礼》,在熟读课文、又欣赏了瀑布当年的雄姿后,我问:“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能赞美一番吗?”这一提问正好挠到了孩子们的“痒”处。最令人叫绝的是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你说,这样的情境,这样的语文,谁不醉在其中呢!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谁又能够把语言和精神掰得开?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用心
爱心
专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