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模版]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
新的《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它再一次重申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有很多老师虽然在理论上认同这个提法,而在实际操作上却又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它。现在,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下了课也是埋在作业堆里,很少有课间休息时间、更谈不上自由活动时间;在家里,父母往往还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嫌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又给学生买来什么“升学宝典”、“名校之路”„„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聆听着老师、家长的埋怨、唠叨,学生根本没有春日草地上的嬉戏、夏日的垂钓、秋日里的放风筝、冬日里的堆雪人、打雪仗„„根本没有机会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试想,这种没有色彩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加上教师强加给学生写作的种种清规戒律,所谓作文事实上就是代“教师立言”、代“考试立言”、代“教材立言”,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不能提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强,脑子里没有储备足够的素材和信息。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经常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等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如何开头点题,中间如何展开,结尾又如何照应,甚至于鼓动学生模仿课文、去下苦功夫背范文等等,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个性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学生的作文也就往往编造脱离自己生活真实与认识能力的“成人化”语言,“英雄化”思想,难怪现阶段学生中还常常出现这种作文现状:“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
当然,这些老师的做法不能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点作用都没有,多了解一些文章的开头、结尾、结构方式等写作范式至少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写作,不至于写作时离题万里。多背一些优秀范文、记住一些名言锦句的好处就更多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的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确立主题思想,准确地选取题材,恰当地安排体裁、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等,这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一条捷径,但是,仅仅做到上面这些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从而提高学生写水平的。
我们说,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必须沉浸在当地生活的细微情节里,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考察,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严格意义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才能写出人类学专著来;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介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去改变他们以学校教育中的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发生某种转变„„才能写出对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学论著来;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问题就更不容置疑了,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诗人金波老师,就是在母亲搂着他吟唱“拉箩箩,扯箩箩,收了麦子蒸馍馍。蒸个黑的,放在盔里,蒸个白的,揽在怀里”等无数个童谣声中感受朴素的饱含乡土气息的民间童谣的律与美,享受与母亲一起游戏的快乐,学会感悟生活,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引领他走向了文学殿堂,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情真意美的诗篇,正如他在《童谣》中写的那样:“妈妈教我的童谣,是开启我生活大门的钥匙,它在我面前展现了绚丽多彩的世界,„„”
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三年写作自述》中也说过:“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写它。它是一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上来。”这就导出了一个作文的道理:只有真正的贴近生活,让生活“原汁原味”地从我们的笔下流淌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善于调动入微感觉,捕捉生活中令人心灵颤动的极细小的生活“切片”。
第二篇:作文,呼唤真情回归
作文,呼唤真情回归
商丘市民权县人和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玉梅
内容提要:
一、给学生讲明作文的意义——言为心声
二、要说的话很多,要注意用真情这把尺子去选择。
三、教学生做生活的主人,注意留心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四、结合语文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提高。关键词:
真实
真情
真话
记得叶圣陶先生给《学作文报》题词:“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叶老的这段话强调了作文的真实,可以说真实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真实就没有作文。可是现在中学生的作文中真情的失落业已成为很难治疗的顽症。特别是九年级学生的中招作文,出于应急之用,几乎很少有考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多为保险起见而不敢创新、不敢求异。说一些假话、空话、套话,记一些伪事,抒一点虚情。这样的作文怎么会得高分,他们的写作水平又将如何提高?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中,有些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去编故事、造情节。结果脱离了实际,使本来取材真实的记叙文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故事。
我曾经布置一篇命题作文《父爱》,在批改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他们的爸爸送他们到外地求学,他们在车站伤
心的流下了眼泪。还有一篇写同学的命题作文,也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自己的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拾到钱包,等候失主的事。在课堂上总结作文时,我让那些在作文中写分别时父子抱头痛哭的同学说实话,结果90%的学生没有一个真正的痛苦过。可有的学生还振振有词:朱自清在《背影》中不也是哭过好几次吗?那都是真实吗?为了使同学们对这种虚假做法的不合理有更深的认识。我就把《背影》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并给同学们分析了当时作者哭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作者的这种哭真切、自然,毫无虚伪的造作之态,不是乔装打扮得来的。因此读来让人感动。同学们露出了信服的微笑。由此看来,文章要真挚动人,是以合情合理为基础的,不能凭想象去编造情节、夸大其词,这样不仅不能感动读者,反而让人觉得弄虚作假,产生厌恶之感。
由此可见,真情的回归是当今学生写作文的当务之急。众所周知,写作应是真实情感自由的释放。对学生的写作自由应加以必要的正确的引导。对他们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表述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因此,对于初涉文墨的孩子,要首先告诉他们作文应讲求率真、崇尚真诚。只有真情回归了,只有说真话,抒真情,我们学生的作文才会别出心裁、百花争艳,才会是另一番天地。那么作文中如何启发和指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到真情的回归呢?
一、给学生讲明作文的意义——言为心声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和经验信息的一
种手段,一种需要。用叶老的话说就叫“作文就是说话,用笔说话”。他还说,“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我们的实际作文,皆有感而发,如作书信,起草报告,写总结,乃至因事陈诉新见,对敌斥其谬论,言各有的,辞不徒作。平时学生的作文是一种语文实践,一种“语文技能训练”,不是“完成任务”或是“准备考试”。古人说”言为心声”、“感人心者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作文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自己心灵的表白、心声的呼唤,只有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的真情文章才能感人。
二、要说的话很多,要注意用真情这把尺子去选择。
生活是一部五彩缤纷的教材,当你用心去读这本书时,你才感觉你想说的话很多,写的事太多。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来选择作文题材,进行写作训练。在这方面,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真情:当你怀着喜悦的心情挎着书包迈进中学校园,当你和几十位素不相识的同学组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当你打开眼前这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本时,你难道心中没有真情的涌动,不想对老师说什么?对父母说什么?对同学说什么?于是他们说出了上中学后的真实的见闻感受,谈了入学前的由衷的打算,来到新校园的发自内心的感想。最后,我让他们把这些内容加以分析,能抒发真情的详写,没有真情实感的略写。总之,要使学生用真情选材,围绕真情选材,无关痛痒、不关真情的材料舍去。
三、教学生做生活的主人,注意留心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初中学生作文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作文受小学模式影响,写的内容单
一、空洞、毫无感情。老师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应是发自内心的、想说的话。如《老师,我想对你说》、《我做错的一件事》等,老师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主人,注意自己身边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它蕴含的感情。如同样写《读书》,有的同学想到的是用知识武装头脑,将来成为祖国的建设人才;有的同学想到的是一个故事,表达出来一种求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的人想到的现在有些目光短浅的人不读书;有的想到的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因贫困而不能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立意高、材料新,具有真情实感。
四、结合语文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提高。
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在活动中老师要针对教学实际及学校实际,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如每周第一节语文课前1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既培养了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认识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又为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还可以把作文课堂建立在春游、踏青、祭扫、参观等实际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样学生才能有真实的感受。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
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有了真情,他们对生活原来不敏感的心就会变的敏感起来,就会在心底涌动起喜怒哀乐之情,精美华章自然会奔赴笔端。“文学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感情厚,我们一定能叫普通的话变成很有力量的话”(老舍语),这样即使不去着意雕琢言辞、安排技巧,作文也会尽显情真意切的迷人魅力。
第三篇: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
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内容提要:自从广东推行新课标以来,诗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提升。诗歌教学除了传统的教师讲解方式外,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融情于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第二,演绎诗意,引导学生再创作;第三,体验创作,摘取诗歌果实。
关键词:新课标;诗歌教学;诵读;演绎诗意;诗歌创作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两千多年来,优秀的诗歌作品层出不穷。中国也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诗,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
自从广东推行新课标以来,诗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提升。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里共选有诗歌46篇,总15课,占课文总数的18%。其中古诗24首,现代诗18首,外国诗歌4首,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关注。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规定,通过欣赏不同特点和风格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可见,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有的老师忽视现代诗歌,认为高考不考现代诗歌,甚至直接就不讲了;有的老师认为古典诗歌让学生会读会背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对诗歌的审美内涵、哲理思想则不再涉及。笔者认为,这两种做法均步入了诗歌教学的误区。
那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该如何展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融情于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古至今,诵读就一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手段。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经验,当一页文字摆在我们面前时,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方式。与默读相比,诵读主要是用眼获取信息,用心体味信息,以声传达信息,它具有综合高效的优势。诗歌的意象、情感、意境无不通过诵读获取。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的节奏感较强。对诗歌的反复诵读,能体会诗歌的节奏感、音韵美。伴随着或明快的节奏,感受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或缓慢的节奏,体味诗人深沉哀怨的叹息,读诗,能更深入地感知诗人的情感。
而在读诗的时候,若能指导学生融情于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内”,除了上述知识的获取外,还能更快更深入地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思维的火花。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在学生读书之前,教师可通过语言或视频或图片再现诗人境况,使学生了解诗人的身世、背景、创作原因等。只有学生对诗人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才是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如在教学《锦瑟》一诗时,可向学生介绍李商隐三次应进士考试失利,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的经历,这就给学生读诗创设了一个情境,学生更能体会诗人的悲喜,读诗的时候也就更容易投入情感。
2.音乐激发。教师可在学生读诗的时候配上一段音乐,让音乐来激发学生,使得诗人的情感能辐射到学生的情感中。比如我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给学生的朗读配上世界钢琴名曲《神秘花园》。徐徐的音乐响起,深婉哀怨的情感一下子把学生的心给揪住了,学生在读诗的时候,这种情感也一同倾诉其中。学生感情投入了,对诗的解读也就更深入了。
二、演绎诗意,引导学生再创作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日常教学中,不少学生反映诗歌教学课堂沉闷,听得他们昏昏欲睡,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改变固定思维,采取灵活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比如,在进行叙事诗的教学时,可采用让学生改编诗歌为剧本,演绎诗意的方式。
表面看来,学生演绎诗意似乎与语文学习关系不大。但其实,学生对诗歌的改编过程,对剧本的创作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诗歌大意、揣摩人物形象、分析诗歌情感的过程,同时,这还是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再创作过程。这么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比单纯由老师“喋喋不休”要好得多。
如《诗经两首·静女》,简短易懂,而且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适合学生将其改编为话剧。这个课我先花几分钟对个别难理解的字词作了解析,然后指导学生学习剧本的格式和要素,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当堂完成剧本的创作。剧本创作完成后,我从中挑选出几本较好的作品,让学生自由报名参与演绎。这一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情绪愉悦,对诗歌的把握也比较到位,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再如,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都是极好的剧本创作素材。让学生把诗歌改编成话剧来演,学生体验的是一种再创作的快乐,在积极欢快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热情高涨,连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怕学诗怕背诗,这回都积极来参与话剧表演了。
三、体验创作,摘取诗歌果实
笔者认为,一切的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应该是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诗歌教学也是这样,若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诗、懂诗、体会诗,那是远远不够的。诗歌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当学生啧啧称赏诗宋的辉煌、沉迷于诗词饱含着的丰富情感时,便是学生对诗词的体验创作之机。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富有挑战权威的意识,不困惑于名家风范,不拘囿于大家手笔,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作。对诗歌的创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课堂教学,提升技巧琢磨诗味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只有诗人而没有诗的年代。虽然网络诗歌、“红段子”层出不穷,但能称得上诗的,并不多。问题的根源,在于诗歌创作技巧的匮乏。因此,笔者认为,诗歌创作教学,首先应提升学生的诗歌创作技巧。
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向学生讲解诗歌的格律要求、炼字炼句、情感抒发方式等,让学生掌握这些诗歌创作的技巧,创作时才“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比如,在讲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一诗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律诗在平仄、押韵、对仗方面的要求;在讲授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时,可让学生分析“推”、“敲”各自的妙处,让学生学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再如,在讲授王勃的《山居秋暝》的时候,要求学生分析诗歌是如何做到“诗中有画”,让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角度和方法。有了技巧的运用,那么,学生创作出来的诗也就“诗味”更浓了。
2.课后阅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朱熹《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诗的标准,除了语言技巧,还在于内容。而现在的中学生,一方面由于学习课程多、学习负担重等种种原因,不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写作的时候,自然是无米可炊,无题可写。而有的学生,只关注流行趋势、歌坛动态、社会趣闻,写出来的诗歌自然内容浅陋,立意低下。
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感知社会。2013年以来,从“***”到“中国梦”,从“郭美美炫富”到“海淀区小霸王李天一”,从四川雅安
地震到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这一个个事件,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若留心,生活中处处皆是创作素材。
把时事引入诗歌创作教学,能让诗歌创作中的内容虚假、无病呻吟等毛病大大减少,同时,这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可谓好处多多。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语文教师应重视诗歌教学,改进诗歌教学,挖掘诗歌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接受传统优美文化的熏陶。诗歌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盛天国.让兴趣引领学生进入古诗词殿堂[J].语文天地,2009,(07)[3]朱光潜.诗论[M].上海:北京出版社,2005 4
第四篇:呼唤人文性回归作文)
呼唤人文性回归作文
昭平四中 邓迎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鲁迅曾说过,写 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心”(人文素质)与“言”(写作技巧)割裂开来而单纯地追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而应该树立起大语文观,使作文训练与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相协调——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注重对学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忽视了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和创造活力的呵护与激励,逐渐使得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作文的人文性大大 流失,主要表现在:
1、题材陈旧,写作范围狭窄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一统标准的严酷束缚下,“分”已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的唯一追求,教师经常在技巧上给予学生指导,却很少提醒学生去观察生活,学生在“家庭-学校”的两点一线中,在“上课-下课”“作业-考试”的活动中,对生活接触过少,缺少写作的素材,尤其是亲身感知过的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材料,经常是闭门造车。写家庭生活,内容往往表现家庭的幸福快乐,如父母如何在生活上关心自己,如何在犯错误时教导自己,却绝不写母亲的偏执,父亲的懒惰;写刻苦学习,只强调“头悬梁,锥刺股”;交友,一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援引事例,是“陈芝麻烂谷子”的老论据。这些作文,不但千篇一律,如出一辙,而且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内容空乏,使人不忍卒读。
2、思路闭塞,程式化严重
教学过程中对“文体意识”的强调灌输使学生的写作不敢突破文体上框框的限制,议论模式、写景抒情模式、应用文模式等等,都深深积淀胸中,一个题目,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从词语的选择到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如一个印板所刻;选材、立意、构思如出一辙。比如读后感,完全遵照“引”“议”“联”“结”四个部分先后布局,议论文,结构上动辄“引论--本论--结论”;论证方式上,无非是摆上几个事实,讲上一番道理,其中再来个正反对比。就连最有自由度的散文也被模式化了,有诗为证:“开头提出小问题,一线一定要到底,还要夹叙边夹议,结尾点出大道理。”这种作文模式变成了僵化的模式,在这样的作文中,闪光的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不见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见了,留下的只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符号和千人一面的包装。
3、是非不分,缺乏感染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的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记得有位学生在记叙校运会上同学们长跑比赛时有这样的记述:“不就是为了那几本笔记本吗?用得着那么卖命吗?好像前世穷鬼转世”。学生在作文中迷失了自我,也丢失了灵魂,是非善恶观念发生偏差。学生不知不觉背叛了人文,于是鲜明的人文性枯萎了,鲜活的个性凋零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也觉 得意兴全无,更不必谈什么震撼力和感染力了。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顽疾”,我们不能只是责难,而要从本质上理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这就要让学生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思考生活,启迪学生悟性,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开拓视野,关注社会,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个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具体表现在:
1、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①的理论观点,陶行知也说过“生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②语文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巨细无遗,无微不至地表现着大千世界,它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清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③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和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要抓好生活这个源,使学生的作文语言的发展因获得源头活水而变得生机勃勃。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味埋怨现在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是不必要的。现代生活远比过去丰富多彩。关键是让学生们从应试的题海中解脱出来,放开他们的手脚,回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回到广阔的语文大课堂中去。培养他们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必须紧贴实际,紧贴社会,紧贴群众,可以不拘一格,百花齐放,让学生读时文,听广播,看电视,交朋友,阅读中外名著,访问名胜古迹,欣赏山川河流等等,从中觅取源头活水的广阔而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生活,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像我们无锡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古城,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丰富了她的内涵,可带着学生参观寄畅园、鼋头渚,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馆;调查小桥流水人家的今昔,新区园地建设的成就;可访问阅历丰瞻的老人,自主创业的青年等等。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为写作提供广泛的题材。新闻媒体的发展,多媒体的普及使学生观察生活的途径更方便更快捷了。可以这样说以前学生作文往往抱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
2、思考生活,启迪学生悟性
写作除了学生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外,还需要个人生活的感悟作为催化剂。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生命感悟是不可能领会隐藏在文字里面的深刻含义的。而这种感悟能力的培养在于解放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智,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要加强学生的感悟,除了上面提到的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去关心身边平凡的人和事,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要让对生活中的某一类事物,某一种现象多加思考,提出点意见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并且要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人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触发自己的心灵,才能形成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我们在组织、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之后,接一来要做的事就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去思考生活,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作探究。看了书 籍,搞书评;看了影视,搞影评;听了报告,搞心得交流;访问观察后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了解生活到感悟生活。这样在作文中塑造一个丰富、美好的感悟的心灵,学生的作文园地才能开出茂美的 花,结得丰硕的果,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中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中学的中学精神和理念,使中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我们要求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因为他们是开启智能、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且还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健全的人格不仅使人掌握“何以为生”的生存方式,而且追寻“生以为何”的价值定位。可以说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作文教学由低到高的三个境界,它们构成了作文教学素质发展的三个阶梯。这三个方面的合理构建,正是作文教学以人为本,人文合璧的要义。
第五篇:呼唤语法教学回归
呼唤语法教学回归
郝玉明
内容提要:语法知识淡出语文教学体系,使语文教学显出“脱节”现象。重新恢复并加强语法知识的固有地位,很有必要。
关键词:尴尬处境、淡化不等于淡出、无法回避、灵活多变 最近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逐渐地乃至完全地淡出了初中语文教学。这让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些莫名的困惑。初中语文教学究竟应不应该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吵得沸沸扬扬,并且有了普遍一致的结论,方才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教学范围。然而,纵观淡出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因此,笔者斗胆认为,必要的语法知识应该学,而且必须学!本文拟就这一观点,谈一点相关的看法,以作商榷。
一、语法知识淡出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同时,从苏教版的课本教学内容的设置看,只是在每册课本的后面以附录的形式收录了一个“语法修辞知识简表”,并没有具体的知识要点和相应的练习巩固。这样的课程要求和课本设置,明确地把语法“赶出”初中语文教学体系,致使很多一线教师对语法基本上不讲、不上。
再从初中语文试卷题型的设计来看,语法已经不被列入考试的主要内容,充其量不过是仿写句子和病句的修改,而这些并不需要系统的语法知识,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即可。既然不考,那教师和学生就更不会去上繁琐的语法课。再加上,现在各种理论和研讨会对人文性的
提倡,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体的感悟。从而使初中语法教学彻底陷入了低谷。
二、教学实践中的尴尬处境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根本无法回避语法知识。于是,常常出现下列诸种情形:
1、既想把语法“赶出”教学体系,却又要让语法羞羞答答地躲在课本的旮旮旯旯里,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有似无,若隐若现。
2、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要提及各种词性,尤以文言文更为突出,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等。说到名词、动词、形容词,学生多少知道一点,说到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大部分人就不知所云了。同样,提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提到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一副讶然表情!
3、考试明确不考语法,却又每次都暗含着语法知识。如:修改(判断)病句,辨析成语,仿(续)写句子,变换句式,拟写对联等等。
4、过去,语法作为必学内容,尽管考试题型多变,但是考试范围明确。老师知道怎样教,学生知道学什么,举一能够反三,一通能够百通。而现在,在“教会学生怎样读书”的幌子下,考的基本上是没见过的东西,什么“解题思路”,什么“答题技巧”,往往名实不符!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吗?文章作者做不出出题者为他的文章所设计的题目!作家尚且如此,何况学生!
凡此种种,让语文老师茫无头绪。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词、短语、句子等语法知识点。面对一些相关概念、术语,往往不知就里,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从基础开始重新讲语法,那是不现实的。既没有时间,又可能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但是不讲,让学生凭
语感进行揣摩。虽然凭语感学生也可能会做一些,但终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毫无疑问,这是在误人子弟!因此,笔者认为,中学生必须学习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语法知识。
三、淡化不等于淡出
当然,一整套的过于繁琐的语法知识,过于机械化的语法训练确实应该淡化,但淡化并不等于淡出,学习一些常用语法知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1、可以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了解了汉字集声音、形象、词义于一体的特性,学生就不会因为形近、音近而写错字了。比如:趋之若鹜和好高骛远。
2、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改病句。学生了解了词性,句子成分、短语以及简单的复句知识,就能分析句子错在哪里,谁和谁搭配不当,缺少了什么成分,误用了什么关联词等等。
3、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了语法、修辞,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能针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分析。
4、能够帮助学生纠正朗读节奏,准确断句,不至于因误读而闹笑话。如: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马作|的卢|飞快——马作的卢|飞快
5、弄懂对联的基本要求,知道什么是宽对,什么是严对。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诸如此类,无须赘述。那么,怎样学习语法,方能做到恰到好处呢?
四、构建合理又合适的教学机制
首先,学习语法知识的根本在于保证足够的时间。向哪里要时间呢?向现代文要。现在,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现代文。每篇都
离不开题解呀,作者呀,层次呀,段意呀,内容呀,主旨呀等等,而这些东西跟考试内容相去甚远,毫无用处。我们可以不讲或少讲课本上相当数量的现代文,只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个大意即可。这样,学习语法就有了足够的时间保证。
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1、根据学生知识梯度和具体的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要点。使每一个学生对一些通用概念有个初步印象,不至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陌生感。
2、成立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适当对那些热爱语法知识的学生进行专题训练。
3、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一些趣味性练习。如:用对偶的方式改写“松间明月照,石上清泉流”两句诗;再如:按要求把“只、才、就、竟”几个副词准确填入句子:A、表示便宜: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B、表示很贵: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C、表示特别便宜: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4、组与组之间举行汉语知识书面竞赛,或者口头抢答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作为一些教学尝试,似无不可。或许,每一位老师在尝试教学中,会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语法教学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随机选择恰当的教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语法知识,回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