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应回归生活
美术教学应回归生活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指美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要加强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美术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美术课堂的活力。美术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美术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美术,把生活经验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体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对美术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美术的目的性,增强美术学习的趣味。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找美术,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美术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美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美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美术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美术。学习美术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美术,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美术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做中”,我除了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熟悉的材料和用品,我还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如小石头、沙、泥、各种树叶等,让他们用自己身边的这些材料拼摆自己见过的熟悉的图形,使小朋友初步体会美术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美术产生亲切感。再如《有趣的半圆形》,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半圆形的物体有哪些?通过联系实际再做一做,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术。
低年级的小朋友也可以通过写美术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用美术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如《用画来写信》一课,我让学生联系实际,今天想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让妈妈做什么菜,用绘画与日记的形式写出来。由于这种联系生活联系自身,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做起画来就轻而易举,而且较有创意。通过这种书与画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美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美术活动来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如六年级上册的<<远近的奥秘》、《风景写生》两课,如果让学生画一幅具有远近关系的透视图,写生画,在没有实地观察的情况下,很多学生是画不出来的,但如果让学生亲自找找、看看、再画画,由于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在创作起来就不难了。通过学生实际的观察更加体会到美术来源于观察,来源于生活。
二、学美术,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美术语言及形式原理,不断增强美术意识,就必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活中的美术问题,认识现实中和美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美术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香甜的水果》时,可安排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再做一做活动,让学生通过摸、闻、尝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制作的欲望。
再如,教学“分蛋糕”时,让学生先欣赏各式蛋糕,再亲自把教师带来的蛋糕切一切,从中让他们体会到分蛋糕的乐趣,同时也感知了蛋糕的各种造型,颜色,分蛋糕时发生的趣事,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美术有血有肉,生动有趣,美术就在我们身边,学好美术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美术的动力。
三、用美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美术知识的作用,不应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书呆子。学生掌握了某项美术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学生在学习了《鲜花送老师》《办年货》《巧巧手》《变废为宝》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家里的废旧材料,身边的东西,制作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并把这种手工作品用来送给亲人,装扮家庭,装饰自己的新居„„这样,既节省了学生到商店买贵重物品的费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美术知识。再如在一年级美术活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人们不注意爱护环境,保卫家园,很多的小鸟都失去了自己温暖的家,失去了爸爸妈妈,看到这些无家可归的小鸟,你想说些什么,你想怎么做?学生立即献计献策,有为小鸟建立家园的,有做宣传画的,还有愿意出钱为小鸟建立保护区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美术,用学到的美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美术的真正意义。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美术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美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美术,更加主动地学习美术,巩固美术甚至发展美术。美术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美术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美术模型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应用美术知识的意志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美术,喜欢美术, 让美术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才能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二篇: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教学需要回归
沭阳县张圩中心小学
张卫华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靖江的江阴长江大桥、岳王庙、刘国均故居、靖江籍驻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烈士事迹……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篇:让美术教学回归生活-
让美术教学回归生活
一、回忆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激情。因此,尽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扩展他们的视野,受到自然美的熏陶的同时,使之为艺术创造美打下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基础。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如一片叶子,一块石子,一个器皿等。通过联想能变幻出很多东西。生活中会有使人难以忘怀的事。如放风筝、上学路上、课间、春游等,这些生活片断都可以用画笔把它描绘下来,用画笔向别人叙述一种动物、一次游戏、一个生活片断。
二、速写生活
去年七年级,我们还在用人美版的教材,七下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一课,若教师过多的讲解透视知识,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作画就显得平淡乏味。于是,我主张让学生走出教室分散融入校园,去观察,去写生,用写生、想象创作等方式表达调查的结果,效果自然比课堂上接受间接经验要好。因为,学生最爱做的是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结果一张张生动的“速写生活”的作品就出来了。在学生相互评价彼此作品的时候显现浓厚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全方位地、比较深入细致地了解学校,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对于每一个角落都很熟悉的学生,自己着眼点是否与别人的不同,别人画面上哪一些优点可以汲取的,这时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展示、探讨和启发。对于有独特视觉的学生给予发挥的空间和作品的肯定。事实上,我们很多教师平时仍以习惯就教材而教学,忽视身边“活生生”的教材,舍近而求远,这不仅仅表现在美术性质的活动上,还有其它的活动也是如此。
三、模拟生活
平时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对生活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就可以“摸拟生活”。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对学生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绘画能力不是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当课程涉及“乡土艺术活动了解”、“乡土造型艺术”、“乡土表演艺术”和“乡土艺术展览”等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师应挖掘乡土艺术中的课程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丰富生活
设计学习是一种应用性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实践操作,如综合艺术设计、应用设计等,强调对学生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解决。七年级下册《策划一次出游活动》在这一课中,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喜爱的旅游线路或从网上查找内容,制作旅游线路图、策划出游活动,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们只是通过美术学习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善于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富有的个性,以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归根到底我们的美育要服务于生活、回归生活。在艺术推进中,经常鼓励学生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发现艺术,用生活的例子来说明艺术。人美版七下第11课《旅行团的旗帜和标志》,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对学校周边的环境做一次细致地观察,由于我们学校位处闹市区,边上有移动公司、中国电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稍远一点有中国银行,还有安踏、阿迪达斯、李宁、耐克、卡帕等运动休闲服装店,一般学生从家到校,都会沿途经过,所以并不陌生,稍加注意,对于标志都能详尽地描绘出来。通过对标志的鉴赏和了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动力,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师应注重对乡土教材课堂教学更深层次的研究、挖掘和利用。人美版七上第四课《生动的小泥人》本课要求学生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以此来了解祖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这一课我把录制的我们温州的米塑艺人米塑作品制作过程和吹糖人、制作糖金杏等片段播放给学生看,把这一课上成了乡土课。针对本地方特殊性进行的一种课堂美术教学,是一种展示能力素质型的教学。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橡皮泥、米粉或泥土)进行捏贴、拼贴、小雕刻、拼摆、镶嵌、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了家乡的这些别具一格的有特点的物产资源,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由于这些特有的物产容易被学生接受,有着亲切感,对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商及求知欲有着其他东西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然后整理学生的优秀作品,建立好展品室,把一些好的作品进行展览,让学生欣赏。
“生活学习”学习领域,包括服装设计、居室装饰设计、生活建筑设计等活动内容。在八年级浙教版《青春风采》在现代生活中,追求时尚、个性是目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尤其去年风行一时的“超女”的着装打扮更是深入青少年的心里,中学生也为之刻意模仿和追求。整堂课中我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比较、讨论、评述的方法中,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关于“青春风采”的标准。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既加强他们的兴趣发挥主观性又可增加师生的互动。在课中我还发现现代的学生不但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而且大胆、自信,教师在与学生问答当中要及时引导与提示,避免学生的思路离开讨论的主线。我在本课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技能、技巧的传授,而让学生通过讨论与评述等方式来认识、了解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美术现象,并借此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与动手制作的热情。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五、浓缩生活
浓缩生活形式设计活动,这是行之有效的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活动方式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首先,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性(是生活形式的浓缩);其二,活动形式要有新意,能激发学生全面参与;其三,活动要有意义,不哗众取宠,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例如人美版七下第12课《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的活动体验部分,我先让学生在色卡纸上动手设计文化衫并用剪刀剪出款式,然后采用绘制或剪贴方法来装饰图案,我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a、布置展销会(在教室中间我拉了一条绳子穿上许多夹子,让他们把设计的成品一件件秀出来)。b、“卖帽子和文化衫”,请一些同学上台推销“产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帽子和文化衫)。c、“买文化衫”,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将纸星星贴在要买的帽子或文化衫上。d、比比谁的帽子和文化衫买的人多,评出最佳设计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参与了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
六、运用生活
将美术应用于生活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实践兴趣与创新热情,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在人美版七上第11课《策划一次校园活动》让学生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的会场,制作各种道具、布景、海报,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与节日中的教室,实践证明,把生活引入美术课堂教学,把美术引入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身边,美术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美术教学就会像我们生活一样丰富、鲜艳多姿,学生的绘画就不是苦思冥想,随意绘画出来的,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要将生活引进课堂,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观察、调查、搜集材料等活动。将大量的生活资料、材料引进课堂,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搜集工作是繁重。而且需要有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的教育、适应学生的认识方式,我们必须“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开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及需要,精心设计各种生活化情境,大胆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积极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美术、用美术的能力,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第四篇:语文教学应回归本真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效益的提高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越来越异彩纷呈,产生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象。究其原因,在课堂教学追求丰富,求新求变的过程中相当大的程度上失去了语文“最初的目标”,即“语文味”的回归。
片断1:一位教师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在对教材作了层次分析后,配以多媒体展示了许多云彩的图片,学生非常兴奋,但教师不是让学生看后去描述所见现象,而是让学生简单去对应哪种云会有什么样的天气,就这样对来答去,在判断对与错的过程中度过了大半节课,把语文上成了科学课。
片断2:一位教师教学《竹影》一课。教师轻描淡写地分析了人物、趣事后,把教学重点放在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对比区别上,并以配乐方式,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上陶醉在图片与音乐氛围中,最终教师把这节课上成了美术欣赏课。
以上这两个教学片段,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者的反思:语文教学的路在何方?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失落与尴尬:每节课热热闹闹,但缺少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缺少深度和宽度。今天看来,可能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自觉中走入了误区,为追求一些表象的东西而放弃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然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让学生明白材料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就应该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训练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实现飞跃。为此,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大的语文观,但不能空洞高谈阔论。
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文内容是生活的文字再现,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是学习语文最为广泛充实的材料。在甄选生活材料时要注意不能任意地截取生活材料,不顾语文教学的实际,漠视或高估都不利于教学,或囿于狭隘,或陷于空洞。在这里,大的语文观应是在思想上要有意识,眼界要开阔,不能麻木迟钝,也不能盲目急进,要关注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点与生活的联结点;在行动上要敏锐,要积极,要有收集、筛选、整理、运用的过程,要有序、有度、有目的地去推进,让教材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有真实、切实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思维飞跃。
二是要有主体的语文教学目标,不能游离于语文本身之外。
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应是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终极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智力、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语文本身的特点与要求。如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作家,作品内容应有其相对的特性,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教法,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如前面的“片断1”和“片断2”的教学都偏离了主体目标,没有把握文本的重心,并且简单的对答方式也反映出问题设计的无效性。因此,语文课上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离开了语文本身的目标,再好的手段与教学方式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是要有文本的探究,但不能为“探究”而“探究”。
新的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学习去“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情趣”;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作者感情的交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形式去获得广泛的交流与情感的体验。现在大多数教师能做到这点,然而,不太理想的是在回到文本的挖掘上把握不好分寸。想通过文本的分析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知识信息、人文熏陶;想尽可能地开拓延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提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等,良好的愿望未能达到实际应有的效果,常常让教师们感到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于教材的分析、内容和主题的挖掘上把握好角度、广度、深度。
“角度”的选择不仅要突出新意,更要求准确、正确。在教学中,注意对文本的挖掘,但不能牵强地延伸,这不仅不会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反而会误导学生去肢解文本,曲解文意,阻碍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形成。“广度”的挖掘也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有人说“一千个人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就会出现一千个莎士比亚”,此话不假。因为不同的人生活背景不同,个性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与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差异,所以在对文本的探究上应有差异,突出个性。“深度”的把握上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延展有理有据有层次,切忌随意或牵强。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恰当的梯度,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发展生长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
总之,语文教学要回归哪里,应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语”“文”的本真。
第五篇: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一、事件:《红领巾事件》
这是发生在去年11月,初一年上学期的事。当我走到初一年四班教室门口时,教室里传来班主任老师歇斯底里的吼叫声,学生端坐着,教室里静悄悄,一片沉寂。原来,近四周来,同学们未戴红领巾的现象多了,班级的班风量化评比成绩明显落后,班主任老师一再强调,却无济于事,因此,班主任不禁大发雷霆。
班主任老师气冲冲走后,我走进教室,只见绝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耷拉着头,情绪十分低落。我思索着课该如何上?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学生肯定只会被动应付,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同学们,虽然一阶段来,我们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我觉得初一年四班的同学还是很懂事,有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上我们不是以总分143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年段第一名吗?况且出现没有佩戴红领巾的现象应该只有小部分同学,我们要学会全面看待班级现状,既要发现存在问题,也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都是杨某强同学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忘记戴红领巾。”有同学叫嚷着。这时杨某强同学的脸上刷地红了,头也慢慢低下。
“那我们就帮杨某强同学找找原因?”我接着说道。
甲同学说:“他平时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对别人善意的提醒批评,总不以为然。” 乙同学说:“他习惯不佳,经常丢三落四。” “他为什么会习惯不佳?”我紧接着追问。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责任心不强”一位同学接着说。
班长说:“因为没有集体荣誉感,心中集体观念不强,如果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怎么会忘记呢。” “大家说得真好。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杨某强同学也有自己的优点,他平时思维活跃,上课积极发言,做事果断大胆,敢为人先,我们既要指出他的不足,但也不能抹杀他的优点,这就是全面地看问题。评价一个人,也要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他的优点,又要看到他的缺点。”
这时,杨某强同学畏畏缩缩的站起来,向全班同学鞠躬致歉,并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改正缺点的决心和措施,请求全班同学监督。
在他的带动影响下,班级中经常出状况的几位调皮的同学也纷纷起立,主动寻找自己的存在问题,认真剖析分析原因,整个班级从原先沉闷低落的氛围中走了出来。于是我说:“在本节课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初一年四班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得到了有效地强化,让我们以这次„红领巾事件‟为教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相信初一年四班的明天会更好。”
二、对策:
对策一:把握教育契机,创生教育资源。
面对学生遭遇严厉批评后,情绪低落,出现挫折心理,班级氛围沉闷,的偶发事件,我主动把握教育契机,采用“先扬后抑”(因学生情绪低落,先表扬,激励士气,在引导,分析存在问题,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育方法,将思想品德教材中七年级第二单元--认识自我的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有机结合,大胆创设教育平台,积极创生教育资源,及时有效处理偶发事件,化危机为教育契机,赋予现实生活明确的教育意义。对策二:创设讨论情景,注重引导分析。
在把握教育契机的同时,我主动创设讨论情景,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出发,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再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和评价生活中的人、事、物,在教育过程中紧紧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将思想品德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让品德教育源于生活。
对策三:由点到面,拓展教育效果。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适时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剖析存在问题,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明态度,并接受同学监督,在舆论压力下强化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我进一步创生教育氛围情景,巧妙运用心理诱导,引发学生从一人自我剖析向多人辐射,产生由点到面的教育成效,努力拓展教育效果。
三、点评:
点评一:德育要走进学生生活。“生活德育”强调德育需“源于生活”,即要求德育源于学生生活,真实面对学生,面对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因社会生活变化而带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的需求,让德育真正切合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
点评二:德育要关注学生生活。以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重视社会生活环境及其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品德教育。“生活德育”缺少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他才会用心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用心去思考现实的社会和道德问题。
点评三:德育要引导学生生活。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感情热爱生活”。与此同时,教育还应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个人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进步,关怀他人,关爱民族、国家,关注人类为命运,促进学生个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努力促使自己“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