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回归生活”浅析(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9:5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回归生活”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回归生活”浅析》。

第一篇:“德育回归生活”浅析

“德育回归生活”浅析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社会是德育的资源。“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基本理念,它是在改变传统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反思基础上产生起来,是目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德育如何回归生活世界,如何推进德育生活化,我做了一些尝试:

1、立足现实,力求实效。

生活是可感知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学生们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都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也要讲一个“实“字。我们应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制定可行的目标。例如:我会针对班级每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参与讨论与评价,明辨是非,使学生们从心底里认识到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从而导行,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从小做起,抓紧落实。

“养成教育虽不是学校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关鸿羽语)。教育往往是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开始的,一个人品德的形成,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形成的。学校德育也要从小事抓起,从身边抓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工作,而且要持之以恒,良好的品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才能终生受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说: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勤俭节约,不浪费饭菜,不乱花零用钱;文明礼貌,主动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学生们的优良品德在习惯中逐渐养成了。

3、树立榜样,意义无穷。

从名人的回忆录中,在凡人的闲谈中,凡涉及其老师的,大多印象最深的便是老师的人品。读鲁迅的《藤野先生》,魏巍的《我的老师》,深深地感觉到:老师那正直的人品,那对职业的忠诚,对弱者的同情与对学生的爱心,正是学生终生难舍的珍宝。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青少年而言,他们仍处于“偶像崇拜”期,故对教师的所作所为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职业,是一个触及学生心灵的职业,师德规范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八个大字,意味着必须时时关注自己的角色行为,处处考虑自己是否有“老师的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十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想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条警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开展活动,增强活力。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也应该要丰富多彩。学校应多给学生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做一些市场调查、献爱心捐款捐物等一些公益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请一些社会人士和家长来做指导,与家长多多沟通和交流,更好地进行学校德育工作。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实践活动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在班级组织的“今天我当家“活动中突出对学生的自立自强教育;在“走近家乡节日”中突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在“我是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这就是生活中的德育,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德育,这就是感动人心的的德育。

“21世纪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教育灵魂的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我们要努力使德育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不仅有利于本课程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还可以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篇:德育回归生活

德育回归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我大胆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围绕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发挥了在与生活密切联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父母工作情况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我县旅游资源知多少”等专题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学生用他们特有的观察眼力和细腻感受,表达了他们对我县环境状况的忧虑不安、对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渴望、对父母工作劳动的重新认识、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自豪。批阅他们幼稚而真切的调查报告,我更加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和德育教育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中的重要意义,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才干,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内化了思想品德,效果作用明显。

第三篇:让德育回归生活-德育

让德育回归生活

今天,有幸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武昌区解放桥小学校长孙民题为《创新德育视野下的生命安全教育》,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名班主任,德育始终贯穿在我的教育生活中。但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常常有束手无策之感,时常陷入迷惘与彷徨中。孙校长的讲座可谓为我打开了一扇德育之窗,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

孙校长的观点是让德育回归生活。在我们语文教学领域,生活这个词多么熟悉。写作源于生活,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在具体地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陶情怡性,这比冷冰冰的教条主义不是更能深入人心?孙校无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理想中的教育不是多高、大、上,而是质朴的八个字:开心地笑,大声地说。一个孩子,金色的童年时代,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他们的心田播种的是快乐、自信的种子,将来的他又怎会不拥有阳光向上的心态?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快乐中真切感受、体验德性的拔节。学校有百草园的“梦入期”。孩子们向学生“问好”,让礼仪教育在日渐一日中形成习惯;《成功的“失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反思自我的行为……任何教育都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生活。孙校长倡导的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德语的本质。当我们一味地教育与学生切莫撒谎,可是与坏人周旋时那谎言岂不是一种智慧。脱离生活情境的教育只会让缺乏判断力的孩子无所适从。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教书育人。但是,我们培养的是真君子,而不是伪君子和真小人。让我们关注教育工作中的细微末节,抓住一个个教育契机,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德性地提升吧!

第四篇:注重体验让德育回归生活

注重体验让德育回归生活

罗田县落梅河中学

我校近几年来,一直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原则,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致力于实现学生在个人修养上从文明到文雅的过渡。近几年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在学校原有的德育工作基础上,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局部到全体,逐步使零散的体验教育活动走向系统化,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以人为本,以体验为主的德育之路,让德育教育真正回归生活。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成才先成人”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人理念”:

l、“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注重过程管理,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

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等,有标准规范的中国地图利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标志。校内的每一堵墙壁都成了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2.常规管理抓得实,抓得细。经过逐步的完善,学生德育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制度内容包括了学生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如考勤、车辆摆放、学生仪表、文明用语、上课纪律、午休管理、量化管理、奖惩制度等等。一个学期以来,我们主要抓落实,一方通过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进行总结,指出不足,布臵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班会课质量的抽查和督促。另外还结合学校领导的例行检查,门卫的检查,午休、课间的学生会各部门的检查,政教处在各个方面的抽查,使得学校的德育落到了实处。此外,对学生的校外违规违纪,如打游戏机、进网吧、桌球室、吸烟等不良行为,政教处也经常进行突击检查,通过我们的努力,问题学生人数较以前人为减少。

3.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的演讲;三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白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设立文明监督岗,学生会组织志愿者轮流值岗,对学校的卫生、两操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特别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粗言秽语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4.“德育实践”增活力。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德育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参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是思想教育的特色;德育工作要摒弃零打碎敲,没有深度,匆匆走过场的活动方式。我们积极开创德育基地,精心设计一系列让学生可以白由选择的德育活动,包括校内、家庭和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承担不同角色,自觉履行角色义务,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步。

充分利用学生会和团委会积极协助学校进行班级管理,参与了卫生、眼保健操、早操、课室容貌、集会纪律、安全保卫等管理工作,并且经常反映有关情况,是学校管理中的得力助手。《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定时进行现场播音,学生会的卫生部、纪检部、宣传部积极组织和发动学生参与校内的自主管理,适时安排了以“青春话题”,“考前心理锻炼”,“中学生法制知识手册”,“校园时尚”为主题的知识宣传,既锻炼了学生采、编、播能力;也为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起到了

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积极开展“美化环境,爱我校园”的活动,制作小型标语牌,安臵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每个花圃、每一个班级包干区,同时在全校广泛征集学生的作品,经筛选后张贴在标语牌上。通过这些互动式,开放式的活动,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彰显特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思考、诉说、娱乐、增知为一体的活动中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5.“师德建设”导方向。为了促使我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更上一步台阶,形成良好校风,我校组成了德育领导小组,团、队、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1)认真学习理论专著,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学习《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吸收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家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德育科研水平。

(2)开展经验交流会并组织观摩学习。每学年结束时,每位班主任都要撰写德育论文并相互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

6.“家校共建”拓空间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经常召开家长会,请家长提合理化建议。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教热门话题大讨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建立学校、社会、家长三点一面的网络功能,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家长学校的建立,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延伸到了社会及家庭。

三 注重体验教育让德育回归生活

为了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重点开展德育体验教育活动。我校体验教育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为原则,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为着手点,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岗位、深入体验生活和交流活动体会来达到体验教育的效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功效。

1、开展德育体验活动的四个方面

(1)学校方面:学会乐群学会自律

为了解决学生在校园生活、特别是人际关系上的烦恼,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体验,使之学会乐群、学会自律,我们把为老师同学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老师、班主任、校长、校工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组织活动、备课、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项工作的重要性,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

我们通过各种丰富多采的校园团队活动:3月学雷锋,4月球类运动会,5月“我是落中人”演讲比赛,9月教师节献礼,10月国庆节征文,11月田径运动会,12月元旦文艺大会演……还有不定期的班级文化评比、“从文明到文雅”班会比赛等等,这些在培养学生组织策划能力,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使学生学会乐群上,起到了不少作用。

(2)社会方面: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为了解决学生觉得自我发展空间狭小的烦恼,提供广阔的社会舞台,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力求使学生在社会体验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我们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工人、农民、交警、法官、记者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面对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绪和收获,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

我们举行 “体验社会我能行”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社会体验场所,力求给学生创造最广阔的体验空间。“体验社会我能行”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在学生们的勇跃参与下,定期出动,安全体验。体验的场所五花八门,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到商业大厦做营业员的,有到街头卖报纸的,有到医院做护士的,有在菜场研究“菜篮子工程”的,有到研究所调查环保情况的,有在工厂参观生产流水线的……之后,学生聚在一起交流收获,讨论感受,体验的触角就伸展到方方面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3)家庭方面: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为了解决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的烦恼,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使之学会生活、学会劳动,我们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根据父母的工作情况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路途的辛苦和工作的紧张,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生活贫困家庭开展扶贫帮困和助残活动,体验他们生活的艰苦,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培养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设有“初一劳动技能大赛”“学做一个菜”“和爸爸妈妈对话”“做个小跟班”“爱心大奉献”“手拉手”等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4)心灵方面:学会反思学会感恩

为了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解决他们在人生问题上的一些困惑,帮助他们真正走向成熟。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能够让他们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反思,进而改善。

2004年初,在精密的策划下,我们推出了一个“我是落中人”大调查。调查问卷上只有三个问题:在落中看到的好的事情;在落中看到的不好的事情;你有没有做出一些有损落中人形象的事情?真正的匠心在最后。同学们认真而真诚地回答了这份问卷,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同学们那么勇于解剖自己,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坚定了把心灵体验活动开展下去的决心。

2004年底,我们又推出了另一活动——学会感恩。力图唤醒同学们的感恩思想,使之了解付出,懂得回报,学会珍惜,走向成熟。

从2004年9月起,我们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9月的教师节,开展“秋日传情、老师你好”的活动,以别致的教师节贺礼和致词让同学们表达了他们对老师们的感谢之情;11月,开展“感恩,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的活动,学校制作并颁发精美的感恩日记本,要求同学们记录下生活中每一个应该感谢的人;2005年5月的母亲节,开展“感恩,从学会回报开始――母亲节念亲恩”的活动,促进同学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10月,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活动,以书信的形式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对父母的心理话,加强沟通,使他们更好地去理解爱,珍惜爱。

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灵碰撞之下,他们逐渐学会了感恩,知道了在生活中其实有许多值得感恩的人和事;值得感恩的,不仅有辛勤养育他们的父母、老师,还有校车司机、食堂师傅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心灵体验活动不但使体验从浅显走向深刻,使德育从外化体验转向内心体验,而且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长们也发现了孩子的可喜变化。充分肯定了学校感恩教育的成果。

2、开展德育体验活动的方法

(一)、关注需求。我校在开展活动时,把关注少同学们的需求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特别容易处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矛盾冲突中,即家长等外界期望与自我期望的矛盾冲突,而产生困惑、焦虑、叛逆行为。针对此,我们的德育工作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体成长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同学们在社会需求的压力下得到最大的发展自我的成长空间,使同学们和谐发展。

第二、抓住契机。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在对同学们心理和需求的认识的基础上,能够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去密切注视他们,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找到任何值得开掘的闪光点或契机,以此成为活动的切入点。

第三、抓好结合。我们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全校工作就象一盘棋,日常教学工作、常规工作、德育活动应当和谐融合在一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体验教育在我校的开展,除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渗透于学科教学、常规活动与班级活动之中。一是德育与学科结合,这主

要表现在各种课堂都力求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将德育内容充分融和的教学方式。二是德育与常规工作结合。这里的常规工作特指学校每年必须开展的各类比赛、运动会等活动。三是德育与班级活动结合。这一点表现在班级活动、班会内容服从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大方向,符合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四、形成品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德育内容的不断交流与共享,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呼唤“品牌化”的到来。形成品牌不仅要有创新的思想内容和活动形式,而且要重视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而最终成为一种可供效仿的成功模式。

第五、保障有力。德育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与强有力的保障是分不开的。这里主要包括队伍保障、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回顾过去,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把德育体验活动扎实开展下去,让德育真正回归生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最好的活动平台和发展环境。同时通过不断探索,力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再上新台阶。

二00八年三月

第五篇:户外回归生活(范文模版)

户外回归生活

最近视点:

结婚坐轿车已经不是稀奇事,4月16日上午,重庆沙区滨江路上,新郎王璞用自行车迎娶新娘杨玉楠,听说此事之后,俱乐部的车友们一呼百应,很快就有四十多名车友“报名”参加迎亲队。自行车车友身着赛车装,头扎彩色气球招摇过市,引得众多市民观看。据介绍,为了这次“单车婚礼”,车友们足足准备了半个月,还曾经排练过一次。

4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在校博士生江泱组织由25辆普通自行车组成的车队,迎娶新娘。在新娘家,江泱一口气把新娘从二楼抱下。新娘踩着一张小凳站在了自行车后座上,她就这样左手揽着新郎,右手举着玫瑰,一路向酒店进发。途中车队骑进了机动车道,有人甚至骑进了快行道。不少人表示,骑车带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张扬户外满足虚荣心

最近身边发生了这么件事,有朋友去参加某论坛组织的毅行,朋友的朋友开车跟着鼓劲,途中下车走了一段,感受一下毅行的文化。边上其他队伍误会该队有人搭车,马上打电话向组织方举报投诉。朋友们在遭受无数白眼后方知原委,去找投诉者论理,让他指认队伍里哪个人搭车了,对方却说要保留意见,末了索性来个不承认。

在以往的毅行活动中,有组织方为宣扬毅行精神,不宣布成绩名单,以致各队之间纠纷不断,自评第一,互不买帐。毅行者活动不是竞技活动,更不是比赛,它是对每个参加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种考验活动,连这样普普通通的走路活动都互相争执。忍不住想问一句,我们究竟想在户外中得到些什么?

与户外有关的名词总是:自虐、登山、腐败、穿越等等,这些在前几年还很陌生的名词,如今逐渐为人群所熟悉。王石在完成“7+2”探险计划(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后,有人问他,这样的经历带来最大的快乐是什么。王石以一种毋庸置疑的口吻回答:“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说完得意地咧嘴笑起来。

人都有虚荣心,本未可厚非。能够张扬个性、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户外活动,无疑使很多在工作生活中原本平凡的人,找到一条彰显自我的光辉大道。就像那位北大博士生一样,以自行车这项户外运动方式迎娶新娘原本是个有趣的创意,但是在途中,新郎招呼大家:“慢点骑啊,得炫一炫!”置交通法规于罔顾,骑车带人,自行车骑上机动车道,炫过了头,这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狭义户外阻碍发展

有人把户外和旅游的区别比喻为凤爪和鸡爪的叫法,本质一样,换了个表述词,户外就套上了晃眼的光环,再加上功利性的攀比心理,裂变也在悄悄地发生,业余的看不起商业的,自虐的看不起腐败的,登山的看不起转山的。驴友相轻的风气,跟历史由来已久的文人相轻不相上下。爬过的海拔高度、山峰数量、背包的重量以及更多的装备细节成了衡量户外能力的标准,你这条路线走七天,我就暴走五天;你请向导登顶了,我下次就不请向导自个登顶,甚至有把马活活累死的事情发生。

把户外简单地视为高危风险运动,追求的是拉风,玩的是心跳,这也难怪一旦发生户外事故,舆论总是众口一词地进行谴责。而媒体的舆论导向性,使户外的概念在大众视野中越来越狭义化,几乎成了无知者无畏的代名词,这也妨碍了户外运动在中国进行健康有序地发展。

正如一枚硬币会有正反两面,户外运动作为城市相“对立”的一种生活形态,有苦,更要苦尽甘来的甜,有累,更要有紧张过后,彻底放松的轻闲,而不仅仅是一个极限的探险和挑战。

户外回归生活层面

重庆的那场“单车婚礼”,车友都身着赛车装,头扎彩色气球,这应该给了我们一种启示:户外,也是可以这么玩的,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添光加彩。

户外运动本身就是作为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才得以被都市的人群迅速接受。走出屋外,借助一定的运动方式,呼吸一下泥土与芳草的气息,获得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人们都在根据自己的心灵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探索新的生活方式,从繁冗沉重的生活中暂时舒一口气,运动化的生活方式将使人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挑战……

户外运动的本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户外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神话。就像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也不会相同,户外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下载“德育回归生活”浅析(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回归生活”浅析(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归生活体味真善美

    回归生活 体味 真 善 美 屿头小学 何春鸣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

    让作文回归生活

    让作文回归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

    回归生活,历练自我

    回归生活,历练自我 ——采访重庆大学电气学院赵渊教授手记 也许当我们走到人生关键的那几步时,真正能决定我们何去何从的,不是我们有多么高深的学术知识,而是我们是否有一种泰然......

    让语文回归生活

    让语文回归生活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 近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弊病的抨击不绝于耳,研究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侧重点出发提出了各种各......

    让课堂回归生活

    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宋金华百里洲小学电话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一名一线教师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

    回归生活 快乐语文5篇

    山东省2006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青编 回归生活快乐语文 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小学谢冬霞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

    回归单纯 轻松生活五篇范文

    回归单纯 轻松生活 当一群白领聊起生活压力时,眼中尽是疲惫的神情。在我们生活日渐丰富的时代,为何活着这么累?在中关村上班的小松说,收入越来越高了,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想去玩、......

    回归生活 以美育人

    回归生活以美育人 [摘要] 思想政治课从教学的基本任务与美的本质作用出发,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进行审美施教,在教学活动遵循美的规律,以审美立美为手段,寻求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