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19-05-13 00:3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篇:德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一、德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德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法规可以追溯到1947年7月11日在日内瓦签订、自1950年开始实施的《手工业和流通业劳动监督第81号国际协议》。从那时开始,德国就全面、系统地开展起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工作,并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联邦立法、各州执法的工作运转模式,已经历时60年。

1.“双元制”劳动保障体系

德国依照欧盟的相关规定建立了“双元制”劳动保护体系,即通过国家法律和工伤保险的自主法律对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进行约束和调整。前者是建立国家法律后,各州在此基础上建立联邦州的法律,由各劳保保护部门进行国家监督;后者是由工伤保险部门自主立法,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并进行自主监督法规的实施。二者互相配合,通过合作成立联邦职业保护战略联盟。

联邦设有专门的劳动社会部,各州设有劳动局,有州级执法专员3500人,专门负责职业安全与健康相关工作。法定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包括9个农业系统、27个公共系统、13个工商业系统,2007年6月1日起,他们合并为目前的法定工伤保险机构(DGUV),共有约6000名工伤保险监管专员、2000余名心理专家和众多的人体工程学专家。全德国参保人数总计为7500万人,其中包括1707万入托或上学的未成年人;参保的工商企业和机构380万家。与此同时,德国还有许多与职业安全和健康相关的联盟和研究机构,为职业安全和健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2良好的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监管体系

德国政府对于企业的监督管理来自2个方面,一是企业依照《劳动保护法》缴纳工伤保险费。2009年平均缴费金额为工资总额的1.31%,最低缴费金额约为0.8%(例如行政管理部门),最高缴费金额约为8%(例如建筑、采矿行业)。二是重罚机制。德国的事故成本非常高,如发生一起死亡事故,经法院确定为责任事故后,企业在下一年度将要大大增加保险费;反之,如果连续多年不发生工伤事故,则会减免保险费。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的问题,所以企业乃至全社会安全意识非常强,事故率和死亡率非常低。

二、德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1工伤保险机构的作用

德国工伤保险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是使用一切适当的方法,防止工伤事故、职业病以及由于工作原因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二是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三是保证在事故发生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四是减轻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导致的后果。工伤保险的原则是“先预防后康复,先康复后赔偿”。为了保证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他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咨询和监督、培训和进修、工作场所检测、工作危害调查、科学研究、定期体检、制定规章制度、工作危害评估等。

2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

德国的《劳动保护法》对雇主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雇主有保证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责任和义务。雇主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要考虑提供先进、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要对各岗位的危险性进行安全评估,分析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企业(雇主)设有安全保护机构,必须设置安全工程师、企业医生、安全员和工会人员、急救抢险队伍(由消防队和企业医生组成),安全工程师和企业医生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分工详细、培训、监督到位。

3注重咨询与安全科学研究

无论是政府管理机构还是保险机构,咨询研究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譬如联邦各州劳动保护局和各行业工伤保险部门,都将50%以上的工作精力用在向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咨询,了解安全防护,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25%的精力对咨询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技术、设备以及管理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各个行业公会都有自己的科研人员,通过咨询和科研,对事故的防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将教育培训作为预防事故的根本性措施 在德国,由政府出资设立职业学校,以培养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理论外,还进行实地训练。由于国家在教育上的高投入,使德国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队伍,从根本上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人的不安全因素。

三、启示与建议

分析我国目前的现状,不难看出我们在以下几方面需要借鉴德国的经验。

a)责任追究的形式。我国目前十分重视对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德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属于私人所有,在发生事故后对责任人员并没有追究,但是由于事故发生而大大提高的保费使企业主不得不重视安全生产。我国正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如果在运用事故责任追究的同时,辅以经济手段制约,可能比一味追究责任人员责任更为有效。

b)保险公司的作用。我国目前保险公司的作用只是事故后的赔偿,这一点不同于德国。德国的保险公司承担了事前监督和事后康复、赔偿的多重作用。

c)法定保险范围。我国目前法定的保险只有工伤保险,农民、个体工商户、学生、婴幼儿、无业群体等人群都是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自愿参加商业保险。而在遇到突发事故后,往往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伤者劳动能力得不到有效恢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压力。而德国法定参加保险人数占到总人口的95%以上,涵盖面非常之广。

d)教育培训。德国的安全科研机构每年为35万人提供免费培训课程,技能培训、特种职业人员培训等费用都是由保险公司或者政府买单。而我国许多安全培训机构属于从政府机构分离出来的事业单位,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织所有培训都是要收费的,这就导致企业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并且有些培训机构单纯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培训质量,培训效果难以保证,所以,往往员工虽然持证上岗了,但是专业素质没有得到根本提高,为发生事故埋下了隐患。

第二篇: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精选)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成光琳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职教论坛》2005年1月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德职校美容美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总结出两国课程的编排、主体特征及培养目标的不同,提出德国的课程改革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学、从哪里学、怎样学、如何评价的问题,给我国的课程改革以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学习领域

一、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学习领域”改革方案

长期以来,德国实施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工人,在德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双元制职教体系中,企业的培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职业学校则处于从属或配合方的地位。

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过去人们重视的手工技能和生产中的统一调度,逐步被专业复合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所替代。对此,双元制模式中的企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在衔接沟通上出现了问题,作为配合方的职业学校教育难以适时满足企业界的要求,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成效。企业界对职业学校教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职业学校的课程方面:一是专业系统性太强,缺乏对职业实践的具体指导意义;二是学科教学内容重复且落后,难以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的要求;三是过于强调概念,忽视经验性知识而偏重纯理论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1998年德国联邦州文化部长联系会议通过并发布学习领域方案,确定了“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为提高教学成效开创了新的教学途径。

根据州文化部长联系会议方案,所谓“学习领域”就是运用一些确定的结构元素制定新的教学框架计划,具体的职业任务和职业工作通过“学习领域”得到描述,是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取消专业系统结构的有效举措。“学习领域”是一种教育目标规范化、内容和时间分阶段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单元是以职业标准等级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其框架教学计划分为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重在发展学生的行为能力。在单个“学习领域”中,可以综合劳动过程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那些与行为领域没有直接联系的系统知识和专业化内容。使专业体系和行为体系并存,课程教学呈现多样化。具体的学习领域在教学法上由“目标描述”和“内容描述”构成,“目标描述”描述学生在该学习领域要达到的目标,即职业行为能力要素,而“内容介绍”则详细规定框架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所以,德国在职业学校教育提出学习领域方案,是各州文化教育部门应对市场要求,调整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其理论意义在于探索重构职业教育学的新理念,即突破职业学校以专业体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以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其现实意义在于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性,使职业学校教学进一步发挥好配合企业实践教学的功能。

二、以美容美发专业为例比较中德职业学校课程

(一)德国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专业所涉及的学习领域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框架教学计划里关于美容美发职业培训所涉及的学习领域包括:职业基础课(60课时)、头发、头皮的清洁(60课时)、头发、头皮的护理(60课时)、剪发(60课时)、造型设计(220课时)、染发工艺(200课时)、指甲护理(60课时)、皮肤化妆(60课时)、皮肤护理(60课时)。

(二)中国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专业所开课程

以河南省商业学校美容美发专业为例,课程设置如下:专业基础课:美容院经营管理(36课时)、素描(90课时)、色彩(102课时)、礼仪(36课时)、普通话(30课时)、演讲与口才(36课时)、形体(66课时)、营养学(36课时)、化妆晶知识(36课时)、PHOTOSHOP(72课时)、营销知识/核算知识(36课时)、心理学/公共关系(36课时)、应用文写作/英语听力会话(36课时)。专业课:基础美发(102课时)、专业护理(140课时)、发型设计(68课时)、中医按摩(108课时)、文饰美容(102课时)、晚妆设计(108课时)、艺术摄影(72课时)、形象设计(72课时)、影视舞台妆(72课时)。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德两国职业学校同样的专业,课程却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

1.课程编排及主体特征的不同。德国改革后以学习领域为单元的课程,是一种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它是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由于每一行动顺序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行动过程序列,而且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因此,这一行动体系课程对每一门学科可能是不完整的,但对每一个职业行为来说却是完整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技能性。

而我国同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显然是按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的,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但课程内容却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不仅专业学习的宏观内容的编排采取了各门分科课程平行展开的方式,而且各分科课程本身,即微观的内容编排也是按学科结构平行展开的。这样,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我们很多职校生毕业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行为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培养目标不同。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培养的目标显然定位于技术工人,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比如,剪发、指甲护理、头发的清洁等,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就能直接在岗位上操作。而我们的定位就显得有些模棱两可,似乎是技术工人,又似乎是技师,还好象是管理者。因为我们的课程既有操作性的专业护理、基础美发,又有创造性的发型设计、艺术摄影,还有管理者所需的美容院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初衷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基础,为学生多渠道就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多面手。但实际却可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失去方向,不知到底该干什么,甚至使学生什么也没学精,什么也没学专,反而什么也干不好。这点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借鉴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做法。

三、从比较中看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它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学的问题。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就不可能是系统的(相对于学科知识来说是不系统的,但相对于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来说又是系统的),也不可能是单科为主的知识而一定是综合学科的知识(因为要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是多个学科的知识)。

2.它较好地解决了从哪里学的问题。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在做中学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源于企业的生产领域,学习领域的总合基本涵盖生产领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做中学,然后在学中做,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实践――理论――实践)。

3.它较好地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应当以行为为导向,主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以职业行为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主,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养成所需的职业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化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

行为导向教学法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所掌握的知识比例是不同的:听觉20%、视觉30%、视听50%、自己动手90%。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所以,只有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做的机会,他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

行为导向教学法与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固有的知识。在今天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新知识产生和递增的速度是惊人的,知识的传授是无止境的。所以,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考虑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正如我国古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应把行为导向教学法广泛借鉴到我国今后的职业教育过程中。

4.它较好地解决了如何评价的问题。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应按照企业的评价标准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职业学校常见的笔试评价手段不再是唯一的了,60分及格的习俗被要么是合格产品,要么就是不合格产品的客观标准所替代了。(对于商品来说确实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

当然,德国学习领域改革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职业领域体系替代学科体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不能自动改变原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病;促进个性发展,培养行为能力,不应仅仅局限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人事能力、方法能力等也是不容忽视的;所有相关教学内容是否都能统一在“行为体系”这一个标准之下也是值得怀疑的;具有综合学科知识体系的师资也是一个问题等。因此,我们在借鉴时,应结合我国的实情进行选择,一方面应学习他们的合理可用之处,另一方面也应保持我们的科学适用做法,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打 印】 【关 闭】 【纠 错】

第三篇:赴德国考察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心得体会

赴德国考察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心得体会

作者:刘金泽 来源:长沙市安监局副局长 发布时间:2012-11-14 浏览: 748 次 【大 中 小】 进入商城 联系编辑 我要投稿 关键词:职业健康,职业素质,安全管理

职业安全与健康是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7日至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的职业安全和健康培训考察团赴德国进行培训和考察。在此期间,我们考察团一行23人访问和考察了德国的BASF集团、勃兰登堡州劳动局、联邦劳动局社会部、柏林消防局、大众公司、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健康与劳动保护所、工商业监管联盟、联邦劳动保护及职业病管理所、德国法定意外事故保险联盟、联邦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劳动联盟等十个单位。通过实地参观、课堂培训、积极交流、深入探讨,我们对德国的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的理念,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维、丰富了知识、取得较大的收获。

一、德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的管理体系及主要做法

1.工作起步很早

德国颁布实施的有关职业安全和健康的法规,可以追溯到1947年7月11日在日内瓦签订,自1950年开始实施的《手工业和流通业劳动监督第81号国际协议》。从那时开始,德国就全面、系统的开展起了职业安全和健康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联邦立法、各州执法的工作运转模式,历时已经60年了。有的企业自身开展此项工作的历史更早,我们考察过的BASE集团,自1866年开始,该厂就配备了一位专职职业健康医生负责全厂职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工作,按此算来已经有140余年的历史了。

2.监管体系健全

德国依照欧盟的相关规定,建立“双元制”劳动保护监管体系,即国家法律和工伤保险的自主法律“双元”对职业安全和健康工作进行约束和调整。一个体系是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建立各州的法律,由各劳保保护部门进行监督。联邦设有专门的劳动社会部、各州设有劳动局,有州级执法专员3500人,专门负责包括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在内的相关工作。另一个体系是由工伤保险部门自主立法,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并监督法规的实施情况。全德国有9个农业系统、27个公共系统、13个工商业系统的法定工伤保险机构共约6000名工伤保险监管专员、2000-2500名心理专家和众多的人体工程学专家负责向雇主提供劳动保护方面的服务与咨询。上述两个体系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共同监管。此外,德国还有许多与职业安全和健康相关的联盟和研究机构,为职业安全和健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这些相关机构和部门合作成立了职业保护战略联盟,一并构成了德国健全的监管体系。

3.保险职能突出

立法、检查和工伤保险是德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几大课题,其工伤保险的职能尤为突出。德国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具有极大的自主权,使用所有适合手段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职业安全和健康。企业依照《劳动保护法》缴纳工伤保险,所有用工单位必须强制参加保险,其费用由雇主全额支付,缴费金额的多少和工作风险有关,根据企业工伤事故的发生状况,增加或减免保险费。工伤保险的缴费也与行业挂钩,如建筑、采矿等高危行业最高缴费金额达到了工资额的8%。从其经费的支出来看,德国2009年工伤保险的支出中,9%用于事故预防,50%用于赔偿,30%用于康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法定工伤保险公司还承担着职业安全和健康工作的制定规章制度、业务工作的咨询和监督、员工的培训和进修、事故的调查、对工作场所的检测、对职业危害进行调查、对员工定期体检、以及科学研究的职能,保险公司已经完全参与到社会的管理之中。

4.企业责任落实

德国的《劳动保护法》对雇主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雇主有保证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责任和义务。雇主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要考虑提供先进、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要对各岗位的危险性进行安全评估,分析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企业(雇主)设有安全保护机构,必须设置安全工程师、企业医生、安全员和工会人员、应急抢险队伍(由消防队和企业医生组成),安全工程师和企业医生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德国的事故成本非常高,如发生一起死亡事故,经法院定为责任事故后,企业将要承担高额的罚款。制度至上,已成为德国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理念。企业安全制度是企业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是员工的行为准则。所以企业全员乃至全社会安全意识均非常强,其事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如2006、2007、2008三年德国劳动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265人、278人、264人。

5.注重咨询研究

无论是政府管理机构还是保险机构,都将咨询研究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譬如联邦各州劳动保护局和各行业工伤保险部门,将50%以上的工作精力用在向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技术咨询,了解安全防护,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用25%的精力对咨询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技术、设备以及管理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各个行业公会都有自己的科研人员,通过咨询和科研,对事故的防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教育培训到位

在德国,由政府出资设立职业学校,以培养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学员在校期间除学习理论外,还进行实地训练。由于国家在教育上的高投入,使德国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从根本上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人的不安全因素。

二、几点心得

通过在德国的学习考察,了解到德国企业的低事故率和职工安全、健康保障体制,我们深受启发,感到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监督、企业的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德国的许多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1.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着力提高安全队伍素质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我国部分从事安全监管的部分工作人员,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也没有从事过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经验,在安全监督过程中欠全面、不专业,企业内部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为此,政府和企业都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家型的安全监管和工作队伍,对安全监管及工作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强化教育培训,新从事安全监管的人员最好在安全专业院校毕业,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人员中择优录用,从而不断提高监管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比如德国政府要求企业内部必须配备职业安全健康科班出身的专职工业医生来行使企业内部的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职能,在企业设计、建设中和生产岗位上参与、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员工进行提前检查;对产品和技术革新提出意见;进行事故医疗救治等。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

2.在加强专项监管的同时,着力加大综合监管力度

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综合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的体制,综合监督管理负责解决各行各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共性的问题,专项监督管理负责解决某一方面或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特殊性、个性的问题。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但在现实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理顺各监管部门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需要加大综合监管的力度,充分发挥其作为党和政府的参谋作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龙头作用,使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管职能,真正形成由综合监管部门统一协调、专项监管部门合力监管的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监管局面。

3.在完善工伤保险的同时,着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我们目前的工伤保险是法定的社会保险,国家正在修改完善有关的规定,工伤保险在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为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防范机制,国家实行了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作为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高级形式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对工伤保险的一种必要补充,也是意外伤害险、雇主责任险等其他险种的替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工伤社会保险、各种商业保险利弊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通行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来的一种带有一定公益性质、采取政府推动、立法强制实施、由商业保险机构专业化运营的新的保险险种和制度。它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其特点是强调各方主动参与事故预防,积极发挥保险机构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管理功能,运用行业的差别费率和企业的浮动费率以及预防费用机制,实现安全与保险的良性互动,将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引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实现风险专业化管理与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在事故发生后的救助负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为此,国家安监总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在高危行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从长沙在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行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两年来的情况看,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工作走在了国内的前列,应当在高危行业中迅速、全面、大力推广。

4.在检查具体隐患的同时,着力转变安全检查方式

当前,政府职能部门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的充当了“企业安全员”的角色,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企业的主体责任的难以真正落实,另一方面部门的监管责任难以全面到位。因此,必须转变监管部门的安全检查方式。从以往重点对具体隐患的检查,转变为对企业安全生产机制体系建立与运转状况的监督检查为主,查找企业的管理薄弱环节,促进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体系的完善,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自控能力。只有企业自身抓安全的机制和体系健全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5.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着力提高安全科技水平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常年性的,不能有真空期,所以日常管理必须不折不扣的保证数量和质量,国家安监总局的24号令对此已经进行了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的进步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当前经济发展的模式下,要将安全技术的研发、推广作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从本质上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强制推行先进实用的技术装备、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和设备、环境的本质安全化,最后减少事故率。在德国期间,我们参观了很多科研部门,深深的感受到他们在基础科研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安全形势稳定的背后,是强大的科研队伍和发达的科技水平在支撑。只有科技发达了,安全技术水平提高了,安全生产的形式才能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稳定。

6.在健全安全制度的同时,着力确保安全制度落实

目前,我们涉及到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很多,执法依据真可谓充分,特别是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更是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如何将这些法律、法规、政策、规范贯彻、落实、执行,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从繁多的会议、文件中解脱出来,按照已有的制度要求,花大精力踏踏实实地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真正弄清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源性和技术性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确保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的落实,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次德国之行德国人工作态度之严谨,执行力之强,令我印象深刻。德国政府不需要下发过多的文件,只要文件颁布实施,德国人就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有效的执行已经“固化”在德国人的思维中,规定怎么做就怎么做,个人不能有太多想法,从而节省了大量行政管理成本。

7.在弘扬安全文化的同时,着力建立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文化是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知的反映,安全培训是弘扬安全文化、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客观的讲,我国目前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甚至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实现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政府要组织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要从小接受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安全培训要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扩大安全专业招生和实践的渠道,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在职生产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化。在德国,由政府出资设立职业学校,对临时工作人员(我们称为农民工)进行免费的岗前培训,就值得我们在全国推广。

8.在控制伤亡人数的同时,着力保障从业人员健康

我国目前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还是遏制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或者说是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但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加速推进和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不但要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还要将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到着力保障从业人员健康的更高要求上来。为此,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更高层次的抓好职业健康工作。切实加强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及对人体相关部位可能造成损害的生产活动的监管和职工心理压力的干预等工作,实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这项工作将是今后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按照国家安监总局23号令和中编办前不久的相关通知要求,及早抓好职业健康工作。德国负责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工作人员中有相当部分是医生、心理专家、人体工程学专家,足以表明职业健康在他们工作中的地位。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安全与健康是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德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理念,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特别是在长沙迈向区域综合性国际化城市过程中发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甘肃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自196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规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与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等制度以来,我国目前比较成熟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有: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三同时”制度、职业安全健康(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制度等。现对上述各项管理制度分述如下。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用人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用人单位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用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其内容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类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职能部门(如安技、设备、技术、生产、财务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

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制度对企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单位或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内容和目的;(4)经费预算及其来源;(5)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6)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7)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的范围应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种:

1.安全技术措施,即预防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的各项措施,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防爆炸设施等措施。

2.职业健康措施,即预防职业病和改善职业健康环境的必要措施,包括防尘、防毒、防噪音、通风、照明、取暖、降温等措施。

3.辅助用室及设施,即为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卫生为目的所必须的用室及一切措施,包括更衣室、休浴室、消毒室、妇女卫生室、厕所等。

4。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措施,即为宣传普及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所需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教材、图书、资料,职业安全健康展览和训练班等。

编制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1)国家发布的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政策、法规和标准;(2)在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3)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所应采取的措施;(4)生产发展需要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措施;(5)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编制计划时,用人单位领导应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分别向车间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布置。车间领导要会同有关单位和人员制定出本车间的具体措施计划,经群众讨论,送安技部门审查汇总,技术部门编制,计划部门综合后,由用人单位领导召开各管理、生产部门等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确定措施项目,明确设计、施工负责人,规定完成日期,经领导批准后,报请上级部门核定。根据上级核定的结果,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各车间贯彻执行。

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用人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是贯彻用人单位方针,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首先在于提高用人单位管理者及员工做好职业安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学习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其次,是能够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95年11月8日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 405号)对生产岗位员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和组织管理作了具体规定。安全教育的形式一般包括: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经常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1.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主要应进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教育。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四十学时。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教育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文件;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一百二十学时。企业其他管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专业技术干部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本职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统安全工程知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二十四学时。

班组长和安全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及本企业、本班组和一些岗位的危险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二十四学时。

2.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根据国家经贸委《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3号令)的规定,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操作;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作业。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防止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而引起伤亡事故。因此,国家经贸委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推行全国统一培训大纲、统—考核教材、统一证件的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获得证书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为主。《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由国家统一印制,地、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f1负责签发,全国通用。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

3.用人单位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用人单位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教育、“四新”教育和变换岗位教育、经常性教育三种形式。

1995年劳动部《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提出了“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v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三级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四十学时。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厂长负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内容应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车间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车间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协助,内容包括本车间的概况,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内容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职业安全健康事项,典型事故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企业新职工须按规定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企业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企业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位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因此,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投产前,也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参加操作的岗位工人和有关人员,使其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安全性能及安全技术,以适应新的岗位作业的安全要求;当用人单位内部职工从一个岗位调到另一个岗位、或从某工种改变为另一工种、或因放长假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用人单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以使其掌握现岗位安全生产特点和要求。

4.经常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无论何种教育,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同样如此,必须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进行,这就是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在经常性安全教育中,安全思想、安全态度教育最重要。进行安全思想、安全态度教育,要通过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和安全活动,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热情,促使员工重视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经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斑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等。

四、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

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和查事故处理。查思想主要是检查用人单位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查管理是检查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正常工作;查隐思是检查生产作业现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要求;查整改是检查用人单位对过去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查事故处理主要是检查用人单位对伤亡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安全生产检查时要深入车间、班组,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健康设施和工人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为保证检查的效果,必须成立一个适应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需要的检查组,配备适当的力量。安全生产检查的组织形式,可根据检查的目的和内容来确定。

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七条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这项制度的内容包括: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报告;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统计;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一)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

我国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工作,经过40多年的不断总结,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1.伤亡事故分类伤亡事故的分类,分别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事故的不同特点。根据我国有关法规和标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伤亡事故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

死亡,有职工死亡或重伤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之和计算出来的。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l一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3)按事故类别分类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2.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

组织在进行伤亡事故报告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有关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这些规定主要有:1989年国务院第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1991年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2001年4月国务院颁布第302号令——《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3.伤亡事故统计

关于伤亡事故的统计我国目前有如下规定:1992年劳动部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和1993年发出的“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

(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

1.职业病报告办法职业病报告必须是国家现行职业病范围内所列举的病种,卫生部曾于1988年修订颁发了《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了职业病报告的具体办法。根据此规定,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一切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都应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由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

2.职业病处理有关职业病的处理,是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涉及职业病防治及妥善安置职业病患者、患者的劳保福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及职业康复等工作,目前可按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1987年月11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根据此规定,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疗或疗养。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自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调处理,双方商妥后方可办理调转手续。并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移交新单位。调出、调入单位都应将倩况报告所在地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备案。职工到新单位后,新发生的职业病不论与现工作有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在待业期间新发现的职业病,与上一个劳动合同期工作有关时,其职业病待遇由原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与其他单位合并,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撤销,应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负责。

(三)职业病的防治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本法共7章79条。

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管理原则的规定、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等。此外,该法根据所设定的制度、措施,按照不同违法行为的不同性质、危害后果,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突出了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停建、停产直至关闭的处罚;对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本法还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做了规范,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

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监察,以政府的名义,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单位在履行职业安全健康和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举和惩诫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监察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劳动安全监察制度。

职业安全健康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执行机构设在行政部门,设置原则、管理体制、职责、权限、监察人员任免均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定。职业安全健康机构与被监察对象没有上下级关系,只有行政执法机构和法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职业安全

健康机构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可以采取包括强制手段在内的多种监督检查形式和方法来执行监察任务。

职业安全健康机构的监察活动是以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依据法律、法规对政府和法律负责,既不受行业部门或其他部门的限制,也不受用人单位的约束。

职业安全健康具有专属性。而执法主体是县级和县级以上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而不是其他的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职业安全健康还具有强制性。职业安全健康机构对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标准的行为,有权采取行政措施,并具有一定的强制特点。这是因为它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后盾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服从,以保证法律的实施,维护法律的尊严。

七、职业安全健康(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制度

1996年原劳动部发布了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8年原劳动部发布了第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和第11号令《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从而正式提出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1999年国经贸安全[1999]500号《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从政策上将此项工作引向更深的层次。

预评价制度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作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劳动安全卫生设计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主要依据,供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监察时作为参考。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建设项目前期,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规定下列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1.属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中规定的大中型建设项目;

2.属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3.属于劳动部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4.大量生产或使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规定的Ⅰ级、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5.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6.其它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确认的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甘肃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

2010年11月6日

第五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一、管理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司“为顾客、为职工、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财务部结合本部实际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政策。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下列两方面: 杜绝重大设备、火灾、交通事故;

减少职业危害,工作区环境管理达标;

二、管理方案

管理者代表负责或其指定人员负责组织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确定重大风险;各部门负责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工作,并将结果汇总处级部门;

职业病主要体现在电脑辐射造成干眼病;重大火灾事故主要体现在电闸箱、刀闸等处无安全标志及用电超负荷等。

针对职业病我们要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造成职业危险的场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针对重大火灾事故我们要严格执行公司的《消防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并对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演练教育。由此我们制定以下方案

以人为本:以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为基础,达到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预防为主:以预控为主要手段,达到控制目标;

技术创新:以安全技术创新推动安全管理水平上等级;

管理创优: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创国内一流水平。

三、管理措施

1)各单位对电动工器具均能及时进行定期检验,并做了检验标识。

2)各项目部严格把关,认真检查箱式变和漏电保护器的性能,漏电 保护器的性能和灵敏度

3)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当有新的设施或场所构成重大

危险源时应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4)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场所,公司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并出具

安全评价报告。

5)重大危险源的检查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

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6)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7)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我们要坚决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周围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施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安全工作。以达到不断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目的。

评审报告

1评审时间:

2012年4月5日

2评审人员:

财务处各部门负责人

3评审依据

《内部评审计划》、《职业健康管理手册》、《职业健康程序文件》

4评审目的:

根据公司领导指示,从优化管理体系,节约公司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的角度考虑,深入贯彻落实公司“为顾客、为职工、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财务部结合本部实际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政策。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次管理评审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的现状:

5评审内容:

1)重大火灾事故发生隐患

2)传染病职业病发生率

6评审情况

根据今年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来看,用电安全方面还是比较尽人意的,主要电器上都贴有安全标志,对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员工身体健康状况普查也从未间断,员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7 培训

财务部充分利用网站、标语、报刊、培训班等方式广泛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文件学习、宣贯和普及。

下载德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给我们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给我们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国警察管理及启示范文

    摘要:高度重视国际警务合作与交流,向多国派驻警察联络官,构想建立统一的欧洲警察培训基地,组织国际警察研讨活动,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警务工作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漫谈德国警察管......

    6S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6S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2011年11月25日我院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6S管理达标验收审核组的现场审核,标志着我院6S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

    职业健康与安全(合集)

    职业健康与安全 第一章 职业健康与安全概述 授课日期:2013年9月 教学要求: 1、了解什么是健康 2、了解职业健康与职业病概念 3、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我项目经理部将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联合协作,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空气粉尘及......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优秀范文五篇)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 案例分析第九小组 组长:乔梁093937233(100)成员:梁萍093937228(96)杨盛093937247(95)杨亚坤093937248(96)曾卓093937251(97)张艺093937259(98)案例: 包头市“10.12”重......

    1Z205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环境管理

    1Z205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环境管理1Z20501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 【教材解读】 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比较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水电四局第一项目部 二00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批准:审核:编制; 项目部经理职责 1、对项目部E&OHS的有效运行负责; 2、负责项目部具体的E&OHS目标,指......

    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摘要:本文结合日本企业的管理持点,探讨了日本企业体现以人为本管理的4个重要方面:人力调配的最优化、工作效能最优化、积极性激励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