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画与情景教学
中国画与情景教学
四川省中江师范学校:代志斌
中国画作为一门“意象”的造型艺术,它反映的是画家对大千世界的独特认识与感悟。因此,中国画如同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一样,首先强调“悟”,要先悟出客观对象的“情”与“趣”、“意”与“境”,创作出来的中国画作品才耐人寻味,才算是优秀的中国画。离开了“悟”,无论画家的表现手法如何高明,笔墨功夫如何精深,其作品只有中国画的“形”,而无中国画的“神”。中国画的这一独特传统,决定了中国画教学的特殊性。
中国画的传统教学,偏重于绘画程式的训练,第一笔画什么,第二笔画什么,强调的一清二楚,如何画鸟、如何画树、如何画石、如何画水、如何画云„„,各种技法书籍满天飞,一些美术教师也热衷于按技法书、按部就班训练学生,到头来,学生学到的只是中国画的点点滴滴,如同书法教学中只教学生如何写“点”、“横”、“竖”、“撇”、“捺”,而忽略文字的结体、争让、气韵、情趣等。这样只强调“套路”,也许可以让学生较快“入手”,但这纯属“技术”,学生掌握这些“技术”越熟练,就越容易成为别人的影子,对着那个国画的认识就越有局限性,所画作品始终是只能算是“习作”。如今人们把艺术教育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型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画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心需要。“情景教学法”就能很好的解决中国画传统教学的不足,将成为中国化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何谓情景教学法呢,这一概念早一些时候已由语文教学专家提出,应用到中国画教学,就是让学生先进入中国画的艺术境界,领悟出画家所表达的“情趣”、“境界”,然后才解决造型问题。这一教学方法强调领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既利于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精髓,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在长期的中国画教学实践中,对“情景教学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情景教学法”在中国化教学中运用。
情景教学法,首先运用于中国画鉴赏教学。应该特别强调鉴赏教学,只有通过多有些中国画作品的鉴赏,才能较快的把学生引入到中国画的境界中去,达到真正了解中国画、认识中国画、领悟中国画奥妙的目的。中国画的鉴赏教学,要尽可能地把画家的生平际遇、性格情致、创作时的心境等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进入画家的角色,把学生带入作品的境界,才能让学生达到欣赏中国画的、了解中国画的目的。
情景教学法运用到中国画的临摹教学,也有其特殊要求。先让学生欣赏所要临习的作品,进入其气氛,了解其表达语言,在了解其笔墨表达方式及造型技巧,避免了只求形似的问题,这实际上实现品味在学习的过程。
情景教学法同样适用于写生教学。要求在中国画写生教学时,不以单纯描绘对象形状为目的,要先领会对象所处的特定气氛,特定情境,在观察对象在特定情境中的神态气质,做到“由情生象”,“以象映情”,这样写生过程也成了创作过程,领悟过程。例如,同样是画树叶,其情状意趣各不相同:或翘首迎骄阳,或低头饮露滴;或翩翩随风起,或静静待雨来。写生不同于画标本,关键要对象“活”起来,“生动”起来,带上中国画特有的“气质”。
情景教学法用于创作教学,着重解决创作思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诗以言志,画以传情,中国画要表达的情景意趣,不是无病呻吟,至少是“有感而发”。所谓“画如其人”,“画乃心声”,说的就是“人如其画、人如其境”,人的修养素质,无不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反映出来,人的品位高了,他创作的水平就高了;反之,中国画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人的全面修养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打动自己的情景,发现自然机趣,在寻找表达方法,而不是仅仅凭着笔墨线条去完成作业。例如,我在教学生创作山水画时,首先拿出自己的一幅作品《松岗月夜图》,给学生讲诉创作过程:小时候在农村守护庄稼,有一天晚上,天黑黑的,浓云密布,一阵风吹过,天慢慢清朗起来,月亮也慢慢露出脸孔,这时小山上的松林还在发出阵阵如雨一样的松涛声。这一情景深深映在我的脑海中,到后来创作中国山水画,头脑中自然有了这一景象,表达方式很随意,加上“风起兮浓云开,松声若雨兮月似银”的题跋,让人看见这幅画,就自然回想起乡村那一幕幕美好的夜景,心也随之而去,再烦杂的心情,也会因此净化。中国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学生要学会创作山水画,就要先懂山水的乐趣,这样才能创作出耐人寻味的作品来。
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画是“悟”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画”出来的作品,其精彩在画面;而“悟”出来的作品,精彩在画里。这是 “动手”与“动脑”的不同。情景教学法,避免了学生盲目动手,信手涂描,一切以“悟”为先,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对学生的观察、领悟、创造能力的提高,对经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等诸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浅论中国画教学
浅论中国画教学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漫长的发展中经过对自身表现形式的反复锤炼、升华而**臻完善。
一、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内涵
中国的绘画艺术有着长远而具丰富意蕴的发展体系,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国画在造型艺术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期以来,中国画家乐于在画内题写诗文并加盖印章,使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珠联璧合。历来国画大师几乎同时是书法家和诗文家。中国画家素来将画视同诗文。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既说明了诗与画的不同特质,同时又阐释出诗画的同一性。近代齐白石说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与文学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审美趣味、思想倾向上关系极大。从艺术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诗书画印在一幅画上的完美结合,在创作思想上明确蔑视对自然的模仿和表面的形式,在审美观方面吸收了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中的丰富营养。历代中国画家都著作了极丰富的画论,在世界美学、艺术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绘画史上有“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十里蛙声出山泉”之类的故事,中国画极具平面性,无法创造再现物象物质性的立体效果。它靠文学性的支持,传达物象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心象。在诸多大家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应推王维,如他的《山居秋暝》诗,不仅点明时间是秋天傍晚,交代地点是空寂的山林,还描绘了明月朗照,清泉漫流,使人仿佛看到弯月透过松枝洒向大地的清光,仿佛听到泉水在石上流过的潺潺声,俨然是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中国绘画在其形成、继承和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始终紧紧依附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加上中国画所用材料的特有功效,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中国绘画的造型往往通过改变客观事物原有的艺术变形方式,即意象造型,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表现艺术家感受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内涵。
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
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意象”思维正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了解世界、创造文明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大观。写意画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而达到一种主体情感的流露,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漠视和否定,而是更加深入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它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现形式,是传统绘画中的精华,它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艺术精神。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而达到一种主体情感的流露,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漠视和否定,而是更加深入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它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现形式,是传统绘画中的精华,它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艺术精神。可以说,写意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写意”为宗旨的中国画在选择其“达意”的表现形式时,是以重“神”轻“形”为原则的,它不注重物象的明暗体积;不追寻物象的写实关系,而是确立了“墨线”——这一古老又纯朴的“意象”符号,并赋予它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形成中国画与西洋画从形式到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着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又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中国画受特定思维影响所造就的“写意”式造型表现,正是中华民族的理想、愿望以及“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写意画在长期发展中,造成了主客观结合的独特方式,在再现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结合中,主观世界的表现成了主导方面,画家是用“写意”主导“传神”的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观,要点是不走极端,既抽象又具象,“似”是像对象,是重客观,“不似”是像主观感受,也更重视主观,既不与照相机争功,又不是绝对不似,总之是重在主观表现。石涛说过“画者从于心者也”。画家虽然要以客观世界为依据,但不是被动地模拟对象,画中的客观对象已经经过了画家心灵的陶融,注入了自己的感受,而且不同的人感受也有所不同。
三、培养学生的“写意”造型观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而是形象的概括性和类型性;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在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时,注重含蓄,强调的是寄寓性、曲折性和抒情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写意”。以“写意”为宗旨的中国画在选择其“达意”的表现形式时,是以重“神”轻“形”为原则的,可以说,写意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具体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着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又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在中国画笔墨练习教学中,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中国画教学以引导学生的“意象”思维及“写意”造型为主,并不是不学技法、脱离技法,而是依此指导技法的正确运用。因此,在中国画这一特定性的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掌握“写意”的造型观,并依此去指导技法,驾驭技法,才能使中国画教学的目的得以正确贯彻。
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方法是成功完成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内,也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如定期举办学生的美术作品展览和开展美术第二课堂活动。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地搞好中国画教学,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地努力。
第三篇:中国画与油画教学反思
要上好中国画和油画,首先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颜料本身上:油画是油性颜料,用油调色,国画用墨,或国画颜料(包括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
画质上:油画画在亚麻布等布料上,国画用的是宣纸
画的风格上:油画颜色多次覆盖,普遍较厚,有抽象,具象和印象;国画有的有留白,有的有题字,讲究意境,大多不写实
油画属于西洋画,国画是我国本土的东西,应该好区别
装裱方面:油画有框,没有玻璃镜片;国画有的是玻璃框,有的就是卷轴,无框无镜片,可以卷起,方便携带
中国画可以一画有四季。散点透视。线条本身就蕴涵着一种精神。油画只能用焦点透视。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在世界美术领域或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油画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
油画的产生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 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杨·凡· 艾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致 使描绘时运笔流畅,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中,易于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与修改,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干透后颜料附着力强,不易剥落和褪色。他们运用新的油画材料创作,在当时的画坛很有影响。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
材料和工具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① 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由手工研磨成细末,作画时才进行调 和。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装入锡管,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颜料的性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调色时,化学作用会使有些颜料之间产生不良反应。因而,掌握颜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油画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经久 不变
② 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③ 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有尖状、圆状之分,用于在调色板上调匀颜料,不少画家也以刀代笔,直接用刀作画或部分地在画布上形成颜料层面、肌理,增加表现力。
④ 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 制作而成。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纹效果的底子,或根据创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纹的 粗细根据画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据作画效果的需要选择。有的画家使用涂过底色的画布,容易形成统一的画面色调,作画时还可不经意地露出底色。经过涂底制作后,不 吸油的木板或硬纸板也可以代替画布。
⑤ 上光油,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画面的光泽度,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⑥ 外框,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写实性 较强的油画,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使画面显得完整、集中,画中的物象在观者的感觉中朝纵深发 展。画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内容而定。古典油画的外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近现代油画的外框较多用铝合 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中国画主要使用线条、轮廓、画面淡雅来达到意境,而油画主要使用光影、真实、画面鲜艳来自写实。而且,两者的绘画用的颜料也不同,中国画主要用水分较多,颜色素雅的颜料;油画主要使用粘黏性较大,色彩艳丽的颜料。中国画的画面给人颇附想象,优雅平静的感觉,油画则给人真实立体色彩明快的感觉。
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再认真理清所呈现的画作的构图、造型、色彩、技法等,一堂较为顺畅的欣赏课比较能够上的到位。
第四篇:中国画与西洋画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材浅析
本文是中专二年级散文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丰子恺运用浅白的语言来高度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基本特点。
作者通过对比来描述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内在本质,从而引导我们了解分析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为中专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说对语言感受力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绘画艺术的感悟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绘画欣赏方面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感受方面以及想象联想方面,多与之互动,以期达到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特点的把握。多引用课外资料,扩大学生资料的占有量,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期达到向课外的延伸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1、学习作者运用浅白的语言来高度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他中西乃至中外文化艺术的不同。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定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是一篇咏叹梅花的美文。从其题目来看,似乎更象是一首抒情诗。古往今来,咏梅、赏梅、赞梅、颂梅的诗文不胜枚举,墨客骚人或以“寒梅”、“孤梅”赋诗,或以“暗香”、“疏影”填词,像《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这样以设问为题的,甚为罕见。在很大程度上,《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是诗和散文的结晶。作者通过为案头栽植的几株怒放的腊梅代言,不仅真切地抒发了对不畏严寒、幽幽报春的“淡黄色小花”的敬意和感慨,而且形象地道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哲理。因此我将重点放在“作者赋予梅的多重人格精神”上。将“围绕着梅花的联想”设为难点。
五、教学关键的设定
作者用诗一般的优美语言,深情地描绘了寒冬腊月、万木萧疏的季节里,唯有那美丽高洁、暗香浮动的腊梅,默默地传递着“春的气息”,带给人们以欣喜和生机,“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更重要的是,作者进而揭示出吟哦这首“无比优美的诗”的腊梅所具备的高尚情操:凌霜傲雪的坚忍和顽强,默默奉献的寂寞和牺牲,大义凛然的风骨和气节,而这些,恰恰是在春天里开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花儿们所缺乏的。因此我把“运用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设为教学关键。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审美活动。
六、教学方法
1、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展示教学的有关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容量。诵读法。体会美文的音韵美。
3启发法。引导学生感悟腊梅所折射的人生哲理。
4讨论法。层层深入地领会文章要义。
5合作法。领会合作学习带来知识面的扩展,学习资源共享的便利和好处,培养学生学习的
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步骤
1、课文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此文的学习意境。
2、朗读课文,为问题讨论作准备。
3、问题讨论。
4、课堂拓展。
5、总结归纳。
6、布置作业。小作文的设计主要检测学生对象征手法的运用,体现了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反馈。
第五篇:中国画与欣赏
中国画与欣赏
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我唯独对中国画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它描绘出来的独特事物,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意境。这种意境需要用心去体会,而一旦沉迷进去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恰恰就是这么一个对中国画痴迷的人。下面我就对中国画的认识与如何欣赏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首先什么是中国画呢?中国画就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为国画或水墨画。它是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中国画植根于华夏民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跃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各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
中国画的分类有山水、动物、人物、工笔、写意等,其中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中国画“画分三科”即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分类。所谓“画分三科”,就是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的关系: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
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通常画中国画的必要前提是得学会欣赏中国画,会欣赏才能够从作品中看出其优缺点,然后揣摩与消化别人作品中的优点,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之中,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学会欣赏中国画也可以反省自己的作品,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自己的作品,加以改进自己的国画技法,不断进步。那么怎么来欣赏中国画呢?欣赏一幅中国国画作品,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以能否“看懂”作为评判标准。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欣赏方式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一般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绘。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国画,一般来讲,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欣赏,因为它是真实、具体的,属于容易看得懂范畴。但如果是写意的、粗放的作品,特别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比较难欣赏,因为它形象不具体、不写实,就看不太懂,而且没有办法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中国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中国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
就艺术而论,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那么,怎样来欣赏中国画的呢?欣赏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感觉,用中国画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着色、构图、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了画的本质,因为“神韵”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常常是画家们追求的目标。当然,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画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国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艺术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中国画也是如此。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
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第二步,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到了这一步,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去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能真正得到了教育和启迪,欣赏中国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大家不妨用这种方法去欣赏一幅中国画,用心试一试,看能否有所收获。
那么关于中国画的现状呢?我觉得我们似乎停滞发展了,原因就是现代社会里充斥的浮躁与嘈杂,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关于这个冲击我觉得原因
不仅仅是外部的环境,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首先是我们缺乏对中国画理论源渊的研究。近百年来,中国画发展之所以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与我们缺少对中国画的理论渊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是分不开的,是我们的画家对本民族拥有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必要的认识和重视,从而造成了中国画家在艺术理论上的混沌,发展上的徘徊不前。时至今日,还有许多画家在不停地追求虚浮的东西,很少沉静下来深究一些有关的文化知识与理论问题,在这种状况之下,也只会重复以“术”论“术”的道路,不可能在理性层面上有所提高,达到以“理”论“术”的境界。如果能够从理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那么中国画艺术将会更上一层楼。那么总结来说中国画要想发展它的出路在哪里呢?还有如何发展、朝哪里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只有绘画观念的更新,才会带来绘画技法的变革与绘画艺术形式的创新。而对于中国画的继承应该是继承古人之心而不是古人之迹,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我相信中国画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将会有更多优秀作品的出现,到时候就可以让国人看到更更富有中国现代特色的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