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明确指出

时间:2019-05-13 00:4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标明确指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标明确指出》。

第一篇:新课标明确指出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传授知识为本,转向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由被动式接受性学习为主,变为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教育理念的变化,必将带来教学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而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实行自主探究学习,都必须以学生的语文积累为基础。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以学生的语文积累为出发点。尤其是农村,更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课堂教学指导为主阵地,不断指导农村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课外勤于积累。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检测反馈学生积累的效果,从而使农村学生在语文积累方面有所成效。

一、对农村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指导的必要性

(一)农村学生在语文积累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孩子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在学习语文积累方面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

1、重视课文知识,忽视课外知识。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背诵掌握的,大家都有意识地背了,而对课外的知识很少有主动去获取的,有的也只是看过了,就算了。

2、重视死记硬背,忽视理解内化。

学生对背诵的内容,大多数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对所背的内容怎么去理解,思考的就很少。

3、电视电影中的新词新句能及时感悟,而书中的好词佳句却难以消化。

学生在电视电影中看来的新词如“一网打尽,法网恢恢,在劫难逃”等这些词,学生记得特别牢,而且到用时,也能如数家珍似的,而在书中看来的能用上的,却寥寥无几了。原因在于电视电影中,人物的语言表达有一定具体而生动的语言环境,因此他对这些印象比较深刻,而书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无声的,而且是抽象,学生一时无法体会到这些词所表达的含义,因而就也记不牢。

4、缺少积累的主动性。

学生背诵是为背而背,看书也是看故事情节罢了,至于看了之后有什收获,有人问他,他可能还能回忆起什么,无人问津,看过便忘了,缺乏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素材的意识.总的来看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不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但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教师对孩子的引导没有到位,孩子没有一种善于积累的意识。没有意识,更谈不上行动与实践了。

(二)积累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同时,它又指出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例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第二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提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语言的积累。

二、树立积累意识,拓展语文积累的方法

(一)培养语文积累的意识

对语文的积累,生活的积累,都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要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语文积累的意识,从实际出发,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如:关注《焦点访谈》,《媒体大搜索》,《小强热线》等电视节目,每天把其中的令人回味的,令人深思,令人发指的事,有意识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对于这些新鲜事,学生十分感兴趣,当老师再谈起这些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积极在回应了。学生每天看一个电视节目,把主要内容写下来,再写一下自己的感受,第二天再交流,这样的积累就更深一步了。

久而久之,学生都知道交流的重要性,都懂得交流,善于去交流了。因为他们知道:“我有一只苹果,你有一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只苹果。而我有一种想法,你有一种想法,交换后则有两种想法,甚至更多”。利用每周一三五的导读活动课,进行全班内的大范围交流,交流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更好,只要你愿意交流,你就有所收获,至少你给自己机会展示了自我,锻炼了口才。因此,班内的学生都乐于与他人交流,在交流中积累,在交流中深化,在交流中逐步树立了积累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与现实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而儿童的已有知识与经验,需要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有意识地进行积累,才可能有丰富的经验体验,为我

们更有利地实施新课程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拓展积累渠道,丰富语言材料

课堂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会许多教材以外的东西。课堂上的积累除了语言材料的积累,还要进行语言规律的积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学会记

当一篇好的文章,优美的片断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应想办法让它成为永远的记忆,鼓励学生进行背诵积累。如选择自己认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背一背,写一写;想一想,今天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能让学生不断提醒自己。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学会背、记、理解三结合。又如在上完《荷花》这一课时,出示几幅有关荷花的图,并让学生欣赏一下,悄悄地说一说,然后,教师适时地给每幅图配上一恰当的词或一句古诗,有“亭亭玉立,挨挨挤挤,含苞欲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与词句进行记忆,由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内容刺激较深,因而记得特别牢。

2、学会选。

语言的积累在教学上必须摈弃乏味的提问,繁琐的内容分析,机械的练习,代替以教师引导下的语言感知、感悟、理解和运用。要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去充分感知语言。可以在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总之,调动起学生的一切认知因素,学生便会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到非常丰富的内容。如:在一段描写春天景物的文章后,教师可随机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北宋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替旧符。”这首古诗的补充,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春的意境。把古诗教学渗透在相关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又如上了《丑小鸭》一课后,推荐大家去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了《雷锋的日记》后,向学生推荐有关雷锋的故事与歌曲。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有更大的阅读空间,使课内与课外阅读产生一个共鸣点。

3、学会说。

一堂课中,学生的发言有时非常精彩,有时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大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帮助他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如在《曼谷的小象》这一课,当学生说到“这曼谷的妇女与我们并不认识,却热心地帮助我们”,学生就提出了“并不认识”可以用“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等词代替。有时,学生对词语不理解了,他们们会用找近义词,与反义词比较,用举例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渐渐地有了他们自己的一套方法,来学会更多的词,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在谈心得体会的时候,时常引导学生运用关联词来讲,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然„„就„„”,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融入自己的体会,学生对这些关联词运用起来就显得容易得多,如在学了《山里的孩子》一课,教师问大家“如果你是山里的孩子,你会怎么样?”学生说“如果我是山里的孩子,我会觉得十分幸福”;“我会与小鸟作伴”;“我会认识许多花草,会叫出它们的名字,如果它们没有名字,我们给他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果当城里的同学来我们玩时,我会让他们多住几天,享受一下这儿新鲜的空气,欣赏蔚蓝的天空,听听鸟儿清脆的鸣叫声,闻闻花儿的清香”„„由此可见,用了“如果„„就„„”的这个句式,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一个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中去了,这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而且让学生说得更有条理,也有更广的想象的空间。多留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孩子会变得更聪明的。这种借助具体的话题,来规范语言规律,进行语言规律训练和积累,是十分有效的。

三、开展活动,提高语文积累的有效性

(一)积累有效性的特征

学习主题构建理论告诉我们,要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使“教师执行”的课程变为“学生经验”的课程。因此,学习积累内容不能仅仅来自“科学世界”,还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只有这样,学生的积累才能落到实处。为保证积累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充分关注积累内容和生活问题,还需要特别强调内容本身所具有进一步刺激、诱发探究活动的成分与其呈现方式。只有内容具有生成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并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当然,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积累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它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就是要准确地“再现”;感悟,就是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表达学生个人的独特的想法,是语言积累的较高层次;鉴赏,就是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最终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通过组织开展活动,能提高学生语文积累的有效性。以读好课外书为主,交流学习心得,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二)积累有效性的实施活动载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小鸟失去了翅膀”;“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伟人交谈”。把这些名人名言告诉学生,让学生细细体会其中的含义,同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学校下发的《小学生时代》、《小学生天地》、《小学生世界报》等报刊的内容,利用每周一节的导读指导课,与学生共享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心得。

做好阅读笔记: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杂志报刊中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边阅读边积累,把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供以后参考或学习,并谈谈自己在阅读了此文章后的感受与启发。

“新新词吧”的开设: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的词汇源源而来。比如“网吧”、“股市”、“新新人类”、“帅呆了”、“酷毙了”这些词,每个小组成立一个“新新词吧”,比一比,哪组收集的词汇多。

成语故事:利用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请一位同学准备一个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告诉大家成语的内涵。

节日与活动:让学生按每月的内容去找这个月中有哪些地重要的节日或活动,如六月份,6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6日爱眼日,6月7日世界保健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干旱日,6月25日土地日,6月26日禁毒日,6月份第三个星期日父亲日。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所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平时要广开渠道,形成各种方法。

民间谚语: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民间谚语,(如季节变化类,天气变化类,农耕农事类,人际交往类等)整理成章,在班中开展交流活动。于是,爷爷、奶奶、老一辈的话语,也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这使孩子与家人的沟通更多了。而且,他人在交谈时,他们也会注意着,他们的语言中,有无对我有的东西,孩子在生活中便多一个心眼。

专题“选美”:如以“山、水、花、草”为描写对象的美句,一周一个专题。这为学生写景的文章提供极大的可利用资源。

名人名言荟萃:寻找课外书中的名人名言,以此激励自己,每两周一个主题,如:珍异时间,与人为善,热爱读书等。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在学生中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一拿到自己喜爱的书报,学生就会拿起笔,圈圈,画画,涂涂,写写,时常能发现学生拿着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看书做笔记呢!

(三)积累有效性的体现

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生总会多长个心眼,多看一眼,多记一记。此时,学生不仅树立了一种积累意识,更让它变成了自己的自觉行为了。这几个月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让课外阅读为课堂学习服务

学了能用,会用,学生才能学得深,学得活。学生在课外积累的知识往往超过课堂上的内容,让学生把课外阅读所得用在课堂上,既加深了印象,又让其他学生另有所得,而一举多得。如,有部分学生曾经读到过高尔基的《海燕》,所以当他们在学习《燕子过海》一文时,他们很自然地想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而正是海燕的这句铿锵有力的呐喊,帮助学生对燕子那种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时常关注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课文学习的结合点。

2、让语言表达更真、更美

当学生身处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与脑海中所存的语言材料相互碰撞,产生共鸣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真切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在今年的春游活动中,学生一踏上太湖山庄的栈桥时,就有学生居然如诗人一般吟出一句“太湖有多大?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望也望不到边”,他的语言刚落,旁边一女生竟清脆地唱起了“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时,又有一同学突然神秘地问道:“教师,您听说过孟姜女吗?”由此,真为孩子所有如此丰富的积累感到高兴。

3、让习作成为一种乐趣

曾有许多学生常常会对习作感到困惑,有的甚至“谈习作而色变”。现在,则很少听到他们那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了。他们在写叙事作文时,只要把以前的读书笔记浏览一番,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加以整理,寻找出最深刻、最精彩的一幕,进行修改,便能就地取材成为一篇佳作。而对于想象空间比较大的文章,学生是最乐意写的,如《20年后的我》、《假如我是镇长》、《与孙悟空一起的日子》、《我去矮人国一游》等等,学生大胆的想象,活跃的思维,真让人难以想念这是一个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当写作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展示、一种享受时,还有谁不愿意去写呢?听着同学编的故事,大家无比兴奋,其乐无穷。

4、让内容陶冶孩子的情操

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在积累名言警句时,也在对自己的心灵不断地进行碰撞,无形中,是学生对自己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好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更是人生

之舟导航的灯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从阅读过程中不断吸取精神养料,在人生的道路成长和自我完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他们搜集到有关时间的谚语后,他们时常提醒自己或别人。“聪明的孩子今天做明天的事,愚蠢的孩子今天做昨天的事”;“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是最公平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不多一分不少一秒”。因而,总能看到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有益的事,读书,看报,写作。因为他们总觉得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宝贵的,应好好珍惜才是。特别是《生活的镜子》一书,对学生的触动很大,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诚实的价值,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幸福与快乐等许多人生的哲理。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已牢固树立了一种积累意识,能多渠道地搜集资料,为我所用,并逐步养成了一种积累习惯,让积累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学生看书的面广了,观察事物更细心了,记东西更主动了,上课表现更积极了,凸显了积累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对农村学生进行语文积累的指导渗透,加强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指导,寻找课内外的融合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各式各样的积累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积累渠道,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积累,从而使语文积累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篇:党章中明确指出

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这些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为行动指南,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在各个历史阶段争取辉煌的成绩,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宗旨,鲜明的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加有效的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来,不断的取得新的胜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通过这次的党史学习,我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坚定了自己追求党组织、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入党的坚定分子。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思想道德修养上提高自己。一个人必须有高尚的情操,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怎么能让人民相信,怎么能接受党的考验呢?因此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努力培养自己道德情操;其次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正确分析、认清当前世界和国家问题。在努力学习党的章程的同时还需认真思考学习。我们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党,是学习型的党,是时刻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党无时无刻不再进步,我们这些快要加入这支队伍的同志们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并且拒绝并且严格反对一切不利与我党的活动。时刻牢记党对我们的要求,求真务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秀传统,一定要进一步发展,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不断为我们当增添新的力量。最后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只有这样的理想就有了立党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满腔热情的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所以,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会自觉做到“学不可已、志不可满、骄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勤奋、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以集体利益为重,甘于奉献、尽职尽责,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不怕吃亏,经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把申请入党作为自己人生的加油站,在实际工作中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争取能早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向党组织作出汇报,能让党组织放心的接受我的请求,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语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一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练好朗读呢?

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朗读,从而促进学生在乐读、爱读轨道上发展,使学生在乐中读、读中乐,心情愉快地获得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比如,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配置一些相应的图片和音乐,这样就给学生创建了一种适合的氛围,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很快就进入状态,享受到美的熏陶,激发朗读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范读之前还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自始至终都应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深入他们

中间,和他们一起阅读、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了《东方之珠》之后,我问学生:“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挑你喜欢的一段读读背背。”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兴致盎然地大声读起来,背起来。

二、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础

教师要经常地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朗读,给予热情地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可以以微笑或鼓励的眼神对待他们。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即使有发音不准,丢字多字甚至读错的时候,教师不能强行打断,甚至批判,而是要有耐心地听完。在学生完成阅读后,要对学生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表扬,而对学生的建议也要以肯定的方式,例如“你读得真棒,能不能再看清楚一点,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好吗?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好。”这样,增强了学生自信心,能使学生乐读。这样,学生心理就会放松,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进行阅读,从而对自己更加有信心,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才会收 获大。如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蚂蚁和蝈蝈》时,我采用了师生同背的方法,亲自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分配角色,一起表演,边表演边背诵,个个兴趣高涨。

三、讲究朗读的形式方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阅读方式的转变和灵活运用。一种方式再好,被无数次的重复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阅读也是如此,如果总是用同一种形式,同一个腔调,那么学生最终也会对阅读失去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有兴趣,在平时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介绍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理解课文;童话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对话多的文章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通过领读、范读、比赛读、表演读、自由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如《草原的早晨》一文,文中描绘了蓝蓝的天、绿绿的草、白白的云和羊群、勤劳的牧民。课前让学生做好头饰、道具等,课堂上表演,体会草原的大、绿、动和美,从而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了朗读,喜欢上了课文。又如《雨点》一课,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演一演雨点,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学生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朗读更要体现学生的个性色彩,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课文,不必强求一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当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飞翔起来。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配合现行的多媒体来创设审美情境,把音、像、文字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激起学生朗读的愿望。这样,学生朗读时才能投入感情,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学《春到梅花山》时,我首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梅花山的美。再引导学生边感情朗读语句,边欣赏画面,进一步创设情境交融的意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境界中。

四、加强朗读的指导督促

要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朗读习惯,就必须进行强化训练,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督促。首先要保证学生朗读时间,精讲多读。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午读时间,教师也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创设充足的阅读时间。重视阅读

课中的朗读感悟,重视课外阅读,经常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其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想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味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让学生再上台阶。这样,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训练面、受益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重视朗读,引入这股“源头活水”,小学语文教学就会生机勃勃地发展。架一座缤纷的虹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回顾目前的朗读教学,很明显地存在朗读的时间机械化、朗读的目的模糊化、朗读的指导形式化等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据调查,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但是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类的古训,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为了让琅琅书声真正在学生、老师和文本这三者之间架起一座缤纷的虹,我作了以下探索。

一、以理解促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素质

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的感情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感情朗读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情朗读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感情朗读是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负责形象思维的大脑的右半球兴奋;表达时,负责抽象思维,语言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个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以大大挖掘大脑的潜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学生素质主动发展。1.以点带面,悟感情

苏教版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动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有着启智育人的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应十分注意课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句式的点拨、引导,使抽象概括的词语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再通过朗读吟诵,让课文深深地感染学生,做到叶圣陶先生指出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迁移体验,找感情

尽管低年级学生的经验不丰富,但并不是一张白纸。如果我们启发学生将生活中已有的表象再现,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转移到所要指导的课文朗读上来,必会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感受,从而化难为易,使之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其获取知识的欲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秋游》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子应该一个一个语气连贯地读,充满激情地读,表现出同学们郊游时的愉快心情。句子未出示时,我问学生:“小朋友,你们在郊外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心情怎样?”生答:“很开心!”我问“:是不是也想到草地上打个滚,或向着蓝天喊两句?”学生在模拟喊话后,我出示文中句子让学生朗读,学生沉浸在郊游时的愉悦中,个个神情激动,读得很出色,达到了感情朗读的境界。3.音乐渲染,动感情 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对所处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课文往往会产生情感体验的障碍,而跨越这一个障碍是凭借音像。教学中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学生在美的享受中理解课文,获得情感的体验。因为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和文字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但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注意音乐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这样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朗读优美的散文小诗时,我给配上舒缓的乐曲;在展现壮观场面时,就加上高亢的音乐;把和课文有关的

或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乐曲合理利用起来,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文中感情的理解。感情朗读是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犹如“灵秀之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积极的效果。

二、以欣赏促个性朗读,培养学生的能力 1.利用图画促想象

低年级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剪贴画,指导感情朗读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课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散文诗。当一幅放大的插图出现在学生面前,细细观察池塘中的大玉盘似的荷叶静静地举着,晶莹的水珠在碧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尤其优美灵动。这样运用图画,再利用启发性的导语和设问,把学生带到荷花池边,使学生进入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于是我进行范读,当读到“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放慢语速,同时让眼中流露出平静柔和之目光,并把手平缓地举起轻点两下表达我此时的感情。我的感情很快被学生感应,把文字蕴 含的感情朗读得淋漓尽致,这一课就在读书声中愉快地结束了。2.创设情境促想象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晓解“读”的要义,寻找朗读指导的全新对策,也就成了现代阅读教学急待探究的焦点。我相信经过我们每位重视语文教学老师的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张扬个性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的心灵架起这座缤纷的虹。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学生对比长有较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在学生精读理解时我运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1.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

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蜘蛛》一文中有两节分别描写蜘蛛捉飞蛾和蜘蛛被细腰蜂捉住的内容,其中有两个动词用得令人叫绝:“一个飞蛾投到网里了。”在理解此句“投”字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把“投”换成“落”“掉”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了这个“投”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飞蛾是无意中自投罗网的。还有一句话:“有一回,一只细腰蜂悄悄地飞来,振动着翅膀向网上撞。”这个“撞”字与“投”的含义则大相径庭,它生动贴切地写出了细腰蜂可不是无意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活捉蜘蛛故意设下的妙计。为了让学生能落理解到这层意思,我便让他们把“撞”换成“投”“碰”等词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兴趣盎然,并很快在比较中理解到了细腰蜂重撞蜘蛛网的良苦用心,改成其他词效果会差一大截。这样,学生不但在朗读时注意了这几个词的语气重音,体会到作者谴词的精炼,更重要的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2.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

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我只要第三层》中建筑师说:“不造下面的两层,怎么造第三层呢?”我让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不先造好下面的两层,不能造第三层。”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从建筑师反问的话语里感悟出前一句更能衬托出富翁的愚蠢。

二、借助图像看图朗读

低年级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这样,既对学生进行看图结合的训练,也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一年级有篇课文《秋天》,朗读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在田野里耕地的黄牛,活泼可爱的小鹿,并把这些动物制成动画,然后让学生看着这幅形象生动的画面想象这三种小动物此时的心情,再指导学生朗读,效果很好。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经验,读小鸟的话时用又尖又细的声音,而小牛说话时声音粗中带沙,读小鹿说的话时,把小鹿那种蹦蹦跳跳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乌鸦喝水》一文中,乌鸦喝不着水是朗读指导的难点,朗读前,我也让学生仔细看图,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瓶子?里边的水怎么样?学生马上回答出这是个身高,口小的瓶子,里边的水也不多,继而体会到了乌鸦要喝水的艰难和着急的心情,进行朗读时,急促快速的语气就自然而然地读出来了。

三、如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小语课文类型不一,倘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指导朗读《大海》一文时,课前我就先录下了海水拍打礁岸的海浪声,海欧在海面上的叫声,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于浩瀚无边的海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朗读“大海,大海,像只摇篮。”这句话时读得又轻又慢,就像小宝宝在摇篮里恬静地入睡了,而读“大海,大海,多大多宽!”这一句话时,把大海那种磅礴的气势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了出来。再如《春到梅花山》这一课,在总结课文朗读时,我配上了悠扬的古筝乐曲《梅花三弄》,让学生在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朗读,学生们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诱发了美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四、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

教学生读一篇篇课文,诣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楚楚可怜。在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然后便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出读两者的话应用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五、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雨点》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这句话时,我问:你有没有散过步,散步时是什么心情,全身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说出了:我散步时很高兴,散步时很舒服。有了这种基础,学生便很容易得出:这句话应该读得舒缓些。再如教学《小雪花》中“小雪花飘呀飘呀”一句,我先让学生说说下雪时候的情景,从而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雪花飘落的表象,此时再趁热打铁问:想想看,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好像亲眼看到雪花飘落的情景一样?(要读得轻一点儿,慢一点儿,柔和一点儿。)如此,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六、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时,我布置了相关场景,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小青蛙在问啄木鸟、水牛、蜜蜂、青蛙妈妈的过程中,明白了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最快乐,学生边演边说,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同时在表演中又掺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但丰富了想象,深化了情感,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边读边演,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人人做演员,个个都参与,学生们通过表演朗读读出了语感,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正是强调读的重要性。因此,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朗读质量。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为此,广大教师十分重视写字教学,把规范学生书写,提高写字教学水平,作为语文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尤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规范书写更是落实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它不只是低年级的教学任务,而且是识字教学的继续和深化。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远比知识重要,因为有了良好的习惯等于获得了掌握知识的金钥匙,缺乏良好的习惯,就会阻碍学习活动。因此,大力加强写字教学,规范学生书写,使之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应纳入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范畴,遵循规律,着力抓好。

一、规范学生书写、培养审美能力

汉字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而且还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体,同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区别,从汉字的形体上看,自成方块,结构匀称,疏密有致,线条美观,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可作为艺术品的文字。这种方块平面型的文字透露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书写达到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缓疾得当的境界,则可抒发特定的感情和展示特殊的意境。由此可见,从美育的角度讲,规范学生书写,是提高健康美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经。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字写得好看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好,阅读能力强,他们在练习写字时还能总结美的规律,训练自己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了对汉字美的欣赏水平。因此,我们要转变“字只要写对就可以”的错误思想,通过写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书写规范,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规范学生书写、培养良好习惯

规范书写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通过规范的书写训练而内化成为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和做事专一的精神,这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有人说:播种习惯,收获个性。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正如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确有道理,字能反应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书写潦草的人可能就是一个“马大哈”,书写工工整整的人做事必定细致,主次分明。因此,作为教师应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字迹清楚,正确率高了,对他们来说作业就不会是苦事,而是愉快的事,成功欲在作业中有了满足,再坚持练下去,他们会逐步养成着眼全局,谋事周全的良好品质。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1.书写训练首先要练姿。执笔和写字的姿势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写字的美观和速度,而且影响学生的视力和身体发育。为此,规范书写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即写字时,笔杆向右后方倾倒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角。手指和手腕放松。做到身要直,头要正,两手和小臂要自然地平放在桌面上,纸和眼的距离一尺左右,胸不要贴在桌上。

2.书写要注意结构匀称。汉字结构单位组合时必然受空间范围的限制,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少,都应匀称地分布在一个方块形的空间内才能展示汉字的形体美。因此,要把字写好,笔画的组合很有讲究,一般地说讲究“横平竖直”,以保持字形结构的匀称与稳定。该左时左,该右时右,该上时上,该下时下,长者不能过长,短者不能过短。同时,还要注意每一笔画的位置安排,注意笔画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笔画多的字要处理好疏密关系,瘦长的字每一部分要写得高宽一些,横宽的字每一部分要写得瘦长一些。一句话,要协调,做到恰如其分。

3.规范书写要加强平时练习。指导学生命笔练字,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仅写字课要认真写字,其它课也要认真书写;不仅语文作业要书写规范,其他各科作业同样要书写规范;不仅在学校,在教室里要端端正正地写字,在家里,在社会上同样要端端正正地写字。教育学生真正把字写好,作为一种工具,自觉地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之,书写训练一定要从严要求,耐心指导,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好习惯,从而提高书写水平,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规范学生书写激发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成长,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练得一手好字,促使书写规范、端正,从小打好写字基础则是小学阶段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正如郭沫若老先生所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为此,在规范学生书写过程中,必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写字兴趣,强化学生书写质量的评价。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书写产生兴趣呢?平时批阅学生的作业时,除了批改答案是否正确,还可以评定书写等级,巧用符号加以强化。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等级的形式激发强化,批阅作业时打两个等级“A+良”,A代表书写,说明该生书写好;“良”代表作业的效果,说明作业有误,还需加劲。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加“五星”的方法给以鼓励。这样做,看上去老师花费的时间多了些,工作量加大了。其实,这举手之劳的一个“A”即可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写好字的“内动力”。实践证明,当学生一看到这个“A”那种高兴劲就不用说了。有了第一次“A”,学生还想得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在同学之间形成了竞争局面,学生的书写兴趣会越来越高,自然养成作业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另外,每学期还可以开展作业展览活动,把学生的作业作为强化物展出,一是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各种作业陈列在课桌上,相互观摩,互相促进,激发兴趣;二是展出优秀作业,优秀书法作品,组织参观,并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总之,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学生都想得到高分,抓住学这一心理激发书写兴趣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的书写水平则会大大提高。

第五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随着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不断推进,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国防生,已经成为军队生长干部来源的重要渠道。因此,科学分析和预测国防生到部队后可能的表现和问题,努力改进和完善国防生培养机制,缩短国防生从大学生到合格军官的成长过程。

(一)尽快适应部队环境 到部队初期,环境变化大,受约束感增强。普通高校对国防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定期参加训练和下部队实习。对比一般大学生。国防生的管理比较严格和正规,但与军队院校的学员管理和部队正常秩序比较,就显得“松”一点。国防生到部队后,绝大多数首先被分配到基层连队任职,而连队对国防生的要求与同期毕业的军校学员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没有因为来源不同而特殊对待,时时处处都有条令条例的规范。因此,对于初到基层部队任职的国防生来说,环境从宽松自由变为紧张严格,受约束感明显增强。(二)培养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与愿望差距大。工作缺乏进取心。很多国防生是怀着满腔热血签约的,准备毕业后到部队大展宏图,报效祖国,轰轰烈烈成就辉煌的军旅生涯。这本是一种很值得肯定的理想信念,但也正因为如此,可能使部分周防生到部队后,发现情况并非自己愿望,只是从事一般性的基础工作,甚至有的暂时专业不对口,并非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作战训练场面,也有平淡无所事事的时候。时间长了,部分人心理的失落感就可能增加,难免产生灰心丧气的情绪,开始怀疑军营到底是不是于事业的地方。

(三)克服浮躁心理 急于出成绩、见效果,浮躁心理突出。刚到部队,有的人心气过高,把部队看成是科学文化的偏僻角落,是带着技术“扶贫”的高高在上心理来的,准备好好露一手。但到部队后,发现问题并不是那样,军营里同样有很多能人,竞争很强。自己努力工作并没有取得“辉煌”成绩,一个个远大的理想相继成为“泡影”,感觉没有得到重用。有的国防生毕业后可能分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部队工作,相对于地方收入,军地反差较大,导致部分国防生认为部队不如地方。有了这些想法,必然影响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心理,干什么都觉得没劲。

(四)增强抗挫折能力 作风偏软,遇到挫折时承受能力偏弱。军人职业是一个工作强度大、风险高的特殊职业,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是部队的一贯作风。部分国防生在学校一直学习生活比较顺利,受到的关怀多,被批评的时候少,民主、法治观念强,用部队的话说就是“书生气重,兵味太少”。一旦出现差错,遇到挫折,被领导严厉批评时,特别是在特殊场合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时,心里想不通,一时难以接受,情绪明显低落,心理压力过大。以上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或者没有提前预防,对国防生、部队及高校三者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小则影响国防生个人前途,大则影响学校声誉和部队战斗力。短期来说,部队环境及体制是个客观的、特殊的因素,高校能做的工作就是不断完善国防生教育管理的措施和对策,提高国防生素质,缩短从国防生到合格军官的成长过程,以适应部队人才需求。

二、高校缩短国防生从大学生到合格军官成长过程的教育管理措施(一)把好国防生选拔关.

真正把适合部队发展,立志军营建功立业的好苗子选入国防生队伍。现在,随着国家对国防 建设的高度重视,财政投入逐年加犬,部队条件进一步改善,官兵福利待遇有较大提高,加上军队体制编制的不断优化及地方就业形势的严峻,部队吸引力越来越强,有为青年献身国防的热情不断高涨,报考国防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逐年增多。因此,在国防生选拔上必须严格考察考生入伍动机。对于了解国防、热爱国防并主动报考的,要优先选拔。对于被动选择的,要酌情考虑5对于纯粹是为了摆脱就业压力的,出于好奇心只想体验军旅生活的,或者只把部队当跳板过渡的,就要严格把关。国防生对部队不了解,进而入伍后表现不适应,其实也反映出国防生教育与部队现实情况存在“脱钩”现象。因此,教育实践中,高校应要求军队通过部队预知、岗位预知,清楚介绍部队现实情况和有关政策,特别是干部政策。只有 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国防生自愿选择部队,毕业后才能安心服役,建功立业。如此,通过严格透明的双向选择和有效的部队预知、岗位预知,就能选出优秀的国防生,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对国防生的教育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国防生的综合素质。在校国防生是后备军官 而非军人,学在高校、用在部队的特点决定高校在对其教育管理上既不同于军校学员,也有别于普通大学生。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必须适当纳入军队管理的元素。第一,尽量实行国防生集中居住、集中管理的模式,除了院系配备的辅导员以外,还可以配备国防生特别辅导员(最好有从军经历,或者对部队情况比较了解),负责国防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成立模拟连、排、班,由国防生轮流担任职务,按部队编制、日常制度进行管理。第三,定期邀请部队官兵专题座谈和自行组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奉献教育、价值观教育、战斗精神和使命教育、法纪教育、军队纪律教育、道德与责任教育等,使国防生逐步达到军政素质过硬。第四,宣讲军队干部政策,让国防生了解军人、军官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应享受何种待遇,承担哪些责任,便于国防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五,尝试与临近的军队院校学员队结对子。开展互帮互学活动,扩大国防生的交友圈和“关系网”。第六,挖掘国防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培养特长、专长,力求达到每名国防生都能掌握一门“绝活”。

(三)多与基层部队挂钩联系,增加国防生在校期间到部队锻炼实习的时间。实践是最直接的标准,很多国防生毕业分配到部队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多是对部队缺乏了解,思想准备不充分造成的。为此,高校可与基层部队建立沟通联系制度,让国防生到基层部队当兵锻炼,直接感受连队的日常生活与训练,提前体验摸爬滚打的军营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服从意识,培养顽强的战斗作风,锻造过硬的军事素质,加快国防生适应部队第一任职需要。(四)引进淘汰机制。激励国防生不断进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确保选拔的国防生思想素质不断巩固,学业不断进步,军事素养不断提高,高校和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国防生考核淘汰细则,定期对国防生进行政治思想、专业能力、军事素质三方面考核。对于成绩优秀的,除了国防奖学金以外,再额外实施奖励,并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毕业时向部队重点推荐的依据;对于考核成绩较差的,先指定专人进行帮带,实行国防生资格保留察看,国防奖学金酌情发放一定额度,帮带考察后经鉴定确实达不到国防生条件的,坚决劝其退出。同时,对于其他有签约国防生想法的同学,如表现很突出,也可以适时补充进来。口

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应该作到以下几点: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

和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努力学习军事、政治、科学文化、苦练杀敌本领,爱护武器装备,保守军事秘

密,发扬优良传统,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

作斗争。

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在任何情况

下决不背叛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努力学习军事、政治、科学文化、苦练杀敌本领,爱护武器装备,保守军事秘密,发扬优良传统,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背叛祖国。

军人,就要有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无论是齐步走,还是正步走,关键是要走稳,走好每一步。人生的道路上,也只有每一步都稳稳实实踏下去,才能保证事业有所成就,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军人,要有团结协调的团队精神。一个人不管他的姿势有多标准,动作有多规范,如果他脱离了团队,不能与整体有机地协调,那他的个人作用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牢固确立全局观点,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整体战斗力。

军人,还要具备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拼博精神。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我们要像老一辈子革命军人那样,在哪里失败,就在哪里站起来,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困难中磨练意志,在挫折面前保持昂扬的斗志,发扬敢于拼博、一往无前的精神,在本职工作中永创新高。

在部队要少说多干事,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脚踏实地 遵守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不为纪不为规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兵

带着儿时的梦想,带着家人的期望,我终能如愿迈开了通往军营的第一步——成了厦大国防生的一员。

当时只知道军人有的是穿军装的潇洒,有的是钢铁般的意志,有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铁的纪律,有的是危难时刻显身手的勇气和魄力,而至于军人为什么会这样,我却从未认真思考过,好

像军人就应该是这样。同时,一时兴奋之后,让我说出作为一名国防生今后的具体打算及要争取达到的目标,除了泛泛的一句“掌握本领,保家为国”之外,我却无从谈起。幸好选培办为促使我们普通高校学生向合格军人转化而组织了一次次活动,而每次活动对我思想认识无疑都是很大提高。就说上周六南昌陆军学院老师作的关于“做一名合格军人”的报告就使我感受颇深。

郭老师广征博引,通过古今中外一个个极富代表性的实例,并联系自己教员生涯中的切身体会,向我们阐明了做一名合格军人的必备素质:

1、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

2、铁的纪律。

在科技素质方面,郭教员从曾国藩时期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讲到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今天,统观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让我明白的了在我军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化的今天科技练兵的重要性,同时也对自己今后在部队的工作及人生价值作了初步定位。再者,例证西点军校校训:“荣誉,国家,责任”以及美国历史上三位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马歇尔、埃森豪威尔的人生光辉历程,也使我对军人的职责及其以国家安危为已任,乐观,自信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纪律方面,郭老师援引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的教训,强调了部队铁的纪律的重要性,也使我明白了这铁的纪律的来源和军人为之付出的努力。

一场精彩的报告结束了,我觉得这无疑是给自己上了很好的一课,让我对部队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军人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说军营生活与自己心中所想象的有些差别,也许没想象的那样浪漫,但我明白了军魂的实质所在,明白了做一名合格军人所要附出的努力。也许今后从军之路并不平坦,但走上了这条路,我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实现心中的梦想,为做一名合格的军人,努力!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大家明白如何做才能争做合格军人、优秀士兵,更好地为部队服务。

主讲内容:

一、当兵光荣,做优秀士兵更光荣

二、如何争做合格军人,争当优秀士兵

三、正确处理成长进步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分钟

战友们,当我写上这个题目时,我的心中依然涌动,因为我为他付出过,但没有获得过,在座的各位大多数曾荣获过优秀士兵,没获优秀士兵的也正在努力争取,面对大量的授课题目,我选择这一课,其真正目的是祝大家今后都能荣获优秀士兵当合格军人。即是没有优秀士兵证章、相信在大家心中你是合格的军人、优秀的战士,共和国的军史上会牢记你的名字。

一、当兵光荣,争做优秀士兵更光荣

战友们,当我们刚穿上军装与亲人朋友分别时,我们听到的是亲人期盼祝愿到部队好好干,别想家,朋友的祝福,一路顺风-----那时大家是否已下定了决心要干出个样来?

面对父母激动的双手,同龄人羡慕的眼光,心上人的幸福泪水,我们感到了当兵光荣,正如一首歌叫《当兵为什么光荣》,歌词唱道:“当兵为什么光荣?光荣因为责任重,握紧枪杆,保卫万里江山,光荣因为不怕苦,训练执勤,不管千难万险,光荣因为最勇敢,冲锋陷阵,百战百胜。”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火车上,旅客可以放心的把贵重物品交给一位和自己素不相识的军人保管,这为什么?因为我们是解放军,人民群众对革命战士是多么的信赖!我们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在政治上是很高的荣誉,应当感到光荣自豪。建国初期,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后来又把战士称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现在我们又成为“最可信赖的人”。面对这些荣誉,我们怎样尽好自己的义务,无愧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这个光荣的称号,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大问题。

二、如何争做合格军人,争当优秀士兵

1、热爱部队生活,努力锻炼成才

党和国家对我们革命战士历来是很关心的,不仅在政治上给了很高的荣誉,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了很多照顾。国家每年都要开支几十亿元,为我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较好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制定了各种优抚政策,保证我们当兵服役期间家庭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的中等水平。在目前我国经济还比较落后、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的情况下,国家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已经是尽了很大努力,使我军的物质文化生活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有较大的改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军的物质文化生活还会进一步得到提高。我们既要珍惜国家为我们提供的较好的生活条件,又要体谅国家困难,顾全国家大局,努力为部队建设作贡献。还应该看到,在我们部队,干部战士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既是革命战友,又是同窗好友,在共同的革命目标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可以使我们很好地成长进步。部队又是一个大学校,在这里,我们可以学政治、学军事、学科学文化、学民用技术,掌握多种实际工作的本领,成为又红又专的军地两用人才。部队还是一座大熔炉,正规的教育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军政素质;严格的革命纪律,可以培养我们良好的作风;艰苦紧张的生活,可以锻炼我们的坚强意志;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部队历来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大有作为的地方。一批又一批经过部队培养锻炼的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回到地方各条战线,很多同志成了领导骨干和模范人物。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政治上、思想上逐步锻炼成熟的关键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长才干的黄金时期,能在部队当几年兵,对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许多年轻的战士体会到,要说得与失,这是很大的得,是用金钱换不到的“得”,不少老同志也有这样的体会,穿过军装的人,都会永远怀念这段当兵的岁月。我们要十分珍惜服役期间的青春时光,决不虚度年华,充分利用部队的好条件,努力学习,锻炼成才。

2、端正服役态度,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军人

当兵就是为报国,军人就是为了战争,这是时代的要求,无论当初我们内心是怎么想的,但我们的志愿上都光荣的写上了献身国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吃苦是家常便饭,服务是我们的专长,只有端正正确的服役态度,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自觉的做遵守纪律的战士。

说到纪律,大家难免想到自由,这是很正常的,记得我们教导员说过这么一句话,纪律是个圈,自由在里面,其含义就是在军队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就要遵守纪律,谁不想遵守纪律,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这好比火车在铁轨上可以自由奔驰,轮船在航线上可以自由航行,而一旦离开了铁轨和航线,火车和轮船就会失去行动的自由,造成车翻船沉的悲剧,我们部队要随时准备战斗和执行其他紧急任务的,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能保证夺取胜利。不遵守纪律的战士是干不好工作的,更谈不上合格军人了。所以,遵守纪律是争做合格军人、争当优秀士兵的前提。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是争做优秀士兵的必然选择。

3、提高自身素质,争当优秀士兵

目前,我军正在向现代化的目标冲刺,突出的特点是部队掀起了学科技、干科技、用科技的热潮,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军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适应这一需要,军人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在思想政治素质上提高,永保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大力宏扬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业务素质,必须努力提高军事训练质量,集中精力投身到训练中去,苦练加精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想练成钢,就得不怕进熔炉,从点滴做起,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立正稍息、站队走路、内务卫生这些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养成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的军人素质,雷锋说过:“生命中一切大的好的东西,都是由小的不显眼的东西累积起来的,高楼大厦都是靠一砖一石筑起来的,我们何不做一砖一石呢?”雷锋之所以从一个平凡的人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就是靠提高自身素质,脚踏实地的埋头苦练的结果。同志们,让自己的青春在当兵尽义务的岗位上闪闪发光,争做一名优秀的士兵吧!

三、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学会适应

适应是事业成功的最大关口,记得我毕业分到野战部队,98年部队精减整编,我被交流到后勤单位,大家都知道,野战养成的作风在后勤单位根本不适应。于是,我冷静的分析后勤单位的特点,逐步适应,最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到机关任职,在任职期间,我在适应的基础上,又发扬野战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正是我的一位同学告诉我,如果你不适应环境,再有能力再有理想也会被淘汰。应该把自己的才能埋起来,等到自己说了算,哪怕能改变针尖大小的地方,也是明智的选择。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结果,印证了人们说的一句话,适应环境是能力,改造环境是伟人。

谈到这里,大家不免会问,怎样才算适应。我想,首先要想一想分析一下连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连队需要以下几种人才:(1)踏实工作的;(2)善于思考的;(3)为领导分忧的;(4)有大局观的;(5)有创造力的;(6)善于学习的。其次,就是努力向这几种人才靠近。

2、正确处理干工作与打好群众基础的关系

注重群众公论,倾听群众意见,增强民主意识,已成为连队评选先进的重要途径,一名优秀的军人,不仅要看其是否有能力,有成绩,还要看群众基础。一个人能否先进,不仅领导心中有数,群众心里也同样有一杆秤,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群众关系,工作中注意搞好团结,才能够顺理成章的得到领导的培养。

3、正确处理争取领导的培养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 有些人,深知与领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不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上下功夫用心思,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协调”与领导的关系上,把领导的培养看做是自己“进步”的唯一希望,工作起来一塌胡涂,毫无成绩可言,只搞小恩小惠,成为腐败的助推器。须知,能否得到领导的培养,关键在于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端正,工作能力是否强,工作成绩是否明显,看不到这一点,自己的行为就无异于南辕北辙,枉费心机,而得不到正果。

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要后悔昨天,只有抓住今天,不再成为明天后悔的对象,才是成功之明智选择。”

英勇善战:人民军队履行使命的“坚盾利剑”

自古埃及诞生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支军队以来,世界军事舞台上闪现过或活跃着众多军事力量。尽管它们地位性质不同,历史作用不同,终极命运不同,却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国家、民族、政党或集团赋予它们使命任务,它们为履行使命而存在。

在中华民族获得了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之际,军委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着眼国家利益和军队建设与发展战略全局,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人民军队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

履行历史使命靠什么?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最大期盼是什么?

答案明确而简明:“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

军队因战争而存在,军队以凯旋为荣耀。

透过硝烟看历史,人们不难发现,战争无不是人与人活力的对抗,总是预留多重素质能力比试的巨大空间,向来既角力又角气,既斗勇又斗智,既比战略又比战术。因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勇善战始终是军队永恒的主题。

2300多年前,亚历山大率领的马其顿东征军,一路穿沙漠、过丛林、跨海峡,靠着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靠着首创使用的点斜式战术,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00多年前,拿破仑率领法兰西军队翻越欧洲最高峰阿尔卑斯山,与以逸待劳、兵强马壮的奥地利军队交战,由于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拿破仑军队几乎陷入绝境。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咬牙坚持,并在战术上“全然不按规则办事”,最终出奇制胜。

60多年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灵活运用进退有度的战略战术,消灭德军150多万人,损毁其坦克、飞机各3000多及火炮1万多门,给不可一世的德军以迎头痛击,从根本上改变了初战不利格局,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不朽佳话。

„„

如果说,英勇善战是古今中外胜利之师拥有的同一类勋章的话,那么,我军的这一勋章则因为由特殊材料制成而含金量更大、分量更重,因与红五星、“八一”旗相辉映而格外鲜亮、耀眼:

——当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堵时,中国工农红军毅然谱写了长征这样荡气回肠的乐章: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招招妙棋扭转乾坤;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次次攻坚力挽狂澜。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红军将士们完成了一次远征,赢得了一个时代,也改写了一部历史;

——当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时,八路军、新四军与全国军民机智勇敢地抗击敌人,处处设下埋葬日寇的天罗地网: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打得敌人心惊胆寒;

——当面对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凶猛进攻时,人民解放军威武不屈,灵活机动,横扫千军如卷席,百万雄师过大江,打败了八百万国民党军队;

——当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威胁我国国家安全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挟正义之师雄风,发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战斗精神,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壮举。

一个名叫长谷川的日本教授曾经说:“世界是战争的一部分,而在战争中则看不到任何特殊的东西。”这话别有寓意,却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古今中外,战火纷飞,盛衰兴亡,启示深长。英勇善战之师未必都是最终胜利之师,但胜利之师必定都是英勇善战之师。真正英勇善战之师必须经过历史老人认可,必有其“特殊的东西”。我军的英勇善战,“特”就特在邓小平说的一个朴素道理:“我们党缔造的、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军政素质是好的,是有优良的战斗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是有战斗力的。我们完全相信,有这样一支好的军队,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一定能够打败任何侵略者。”

真理的力量在于能够被反复验证,规律的刚性在于能够洞穿时空。同一支军队,几十年过去,无数次战役,打赢国内外不同对手——指挥员用兵如神,战斗员智勇双全,这便是英勇善战的我军,这便是我军以弱胜强、屡战屡胜的特色表征,这便是人民军队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长卷史册。

史册记录过去,昭示现在,期待未来。

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环境中的军队,没有紧迫的敌情刺激,没有直接的生死考验,没有激烈的枪林弹雨,充盈于耳的多是赞美之语、盛誉之词,摄入眼帘的多是轻歌曼舞,太平景观。恰恰因为如此,阔步迈入新世纪的中国军人,才更需要对英勇善战保持理性的认识和行动的自觉。

英勇善战,与荣誉相连也可能与隐患相伴。我军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锻造了英勇善战的“荣誉勋章”。但我们又要清醒地意识到,荣誉是因为军队的所向披靡、功绩卓著而赢得,也可能因为军队的骄傲自大、疏修武备而失落,正所谓“祸”与“福”相依,“荣”与“辱”相伴。我国历史上的八旗军,入关前曾是“威如雷霆,动如风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并以此铸就了古代中国军事的最后辉煌。但是入关之后,这支军队骄奢淫逸,斗志松懈,终日“三五成群,手提鸟笼雀架,四处闲游,甚或相聚赌博”,以致兵不成兵,将不成将,成为一支软弱颓败之师,终究在鸦片战争中不堪一击,使清王朝和中华民族遭受空前耻辱。对此,梁启超曾一语破的:“近代中国山河破碎,主权沦丧„„盖因清朝军队丢却了骁勇善战之武德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们决不能让八旗军的历史在今天重演。这些年来,我军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成就斐然。从浩瀚大海到无垠蓝天,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边陲,从戈壁荒漠到繁华都市,走进座座军营,时时都可以感受到振奋人心的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当时刻保持一种如履薄冰、常备不懈的危机感:面对鲜花不陶醉,面对成绩不自满。我军书写了英勇善战的辉煌历史,决不能沦为未来战场上骄兵必败的“活教材”。

还要看到,就大规模和长期战争而言,正义一方最终必胜。但具体到局部战争和某个特定时期,则有另一种可能,必须靠实力保打赢。作战实力既包含军事科技、武器装备等硬实力,也包含勇敢精神、战斗技能、军事谋略等软实力。因此,“勇”与“谋”相倚,“气”与“力”相融,就成为赢得战争的重要前提,成为战前训练养成的重要目标。

为维护祖国统一而立下功勋的清代名将左宗棠认为:“打仗以胆气为贵。素练之卒,不如久战之兵,以练技术而未练胆故也。”“胆”靠练,包括“胆”在内的英勇善战诸要素都靠练。左宗棠所说的以战练胆效果好于“素练”,固然有道理,并且被当今一些频频出境征战的西方军队所印证。问题是,我军追求英勇善战目的是打赢不得不打的战争,而不能为了培养英勇善战的软实力而等待战争给予训练机会。如若不敢战不善战,那么往往一仗下来就让你兵败人亡国破,再也没有“君子报仇”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靠向战争学习战争,而靠在和平氛围中发扬先辈在战争环境中形成的英勇善战的传统,提高我们这一代人英勇善战的本领,这是历史传承和时代特点规定的课题,也是今人胜于古人、我军强于外军的题中应有之义。

信息化战争,为我军英勇善战设定了新的标高。

技术密集型、智能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信息化战争,依然要求军人具备机械化战争所必需的良好体能、卓越技能和高强智能,但智能的比重明显增大。明天的战场,不仅打钢铁、打士气,而且打知识。如果说在过去,军人智能的相对薄弱还可以通过人的数量优势以及勇敢精神等直接加以弥补的话,那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一名军人的智能“短板”则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甚至瘫痪,给战局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当然,键盘鼠标面前同样需要勇气和毅力。可以说,对于军人的“体”、“技”、“智”而言,三“能”一体,“智”能“升值”,乃是信息化战争为英勇善战确立的新标高。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一种超大空间、远程打击、精确毁伤、时间短促的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的高技术作战。信息化战争要求军人的文化素质、科技素养、心理素质更高,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强。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是最好的发展。时代呼唤我军将士与时俱进地理解和锤炼“英勇善战”。

与战争年代相比,尽管我军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军的武器装备与西方军事强国相比仍将处于劣势。这并不可怕。兵家云:“剑”不如人,“剑法”必胜人。我们历来有以劣胜优的传统,有处于优势的“精神装备”,这就是包括英勇善战在内的独特政治优势。因此,我们只有将“英勇善战”熔铸成以长克短的另一种“杀手锏”,才能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真正做到立足现有装备,以弱胜强,以劣胜优。

人类不需要战争,因此更需要警惕战争;人类向往和平,因为永恒的和平远未降临。和平仍需用战斗来保卫,安全仍需有实力做后盾。

中华民族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阔步迈进。但在和平发展的主流之下,仍潜伏着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暗流,有可能干扰我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持久和稳定。面对复杂多变且局部有可能突变的安全环境,党和人民要求自己的军队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始终保持强大的精神驱动力,努力锻造英勇善战的坚盾利剑,坚决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面对新军事变革浪潮,我们应当更深刻地解读它的内涵:没有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未来的一切。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纲领”已定,接下来最需要的不是务虚而是务实,不是表态而是行动,不是比调门而是比干劲,不是重形式而是重内容。一句话,用贯彻落实的行动表态,拿实力提高的事实讲话。是否真的英勇善战,作战能力究竟如何,试金石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仿真场——训练场、演习场、作战实验中心、数字化指挥中心,权威结论却在未来战场。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要格外较真,理由很充分:信息化战争往往是“一局”定胜负,没有弥补纠正的机会,因而来不得一点一滴的水分与泡沫。一句话,磨剑铸盾必须下100%的真功夫。

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是体系对体系的较量,战争胜负取决于作战系统的整体对抗能力。只能多种力量综合使用、各军兵种密切协同、各种武器系统优势互补,才能发挥整体威力。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构成和掌握系统的人。这就要求各级各类人员素质能力全面优化。任何一个单元和节点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出现问题或成为薄弱,都可能会使剑卷刃、盾破损。因此,我军全体官兵应当无一例外地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现代战争基本理论,研究未来作战指挥艺术,训战术,练技能,长智能,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实现个人与整体的最佳融汇,做到兵成精兵、将成强将。只有每个人、每个作战单位都做到英勇善战,整体提高打赢能力,才能全面实现胡主席关于“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的郑重要求。

英勇善战——老一辈用鲜血和生命锻造的光荣勋章,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规定的时代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自觉注入血脉,再铸英勇善战的“坚盾利剑”!

学习践行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

军委胡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胡主席在接见军事科学院第六次党代会代表时强调,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做出新的贡献。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深刻地揭示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不变军魂,鲜明地阐述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和力量源泉,高度地概括了人民军队的使命和根本职能。领导干部是我军的中坚力量。必须带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主席的重要指示,使之在头脑中深深打下烙印,牢牢扎下根子,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全面完成新的各项任务,打牢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一、要深刻认识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的重大时代价值

胡主席关于“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指示,从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上,精辟概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的本质特征和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鲜明提出了党在新时期对人民军队建设的最高政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深刻揭示了我军近八十年革命建设的根本规律。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重要武装力量。从艰苦卓绝的创建时期,到推进转型建设的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始终是军队建设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始终是全军广大官兵的最高行动准则。近80年来,不论是民族解放和保卫国土作战,还是捍卫国家政权,不论是参加国家建设,还是保卫人民生产生活安全,人民军队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只要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做出多大牺牲,都坚决完成任务。我军的发展历史向世人昭示,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旗永远跟着党旗走。这也是我军的唯一必然选择。我军自创立以来,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准则,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无敌于天下的革命军队。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为人民服务”的熏陶和感召下,全军官兵对人民无限热爱,为人民不怕牺牲,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舍生忘死;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在军人奋斗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计得失,埋头苦干,为人民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我军的发展历史向世人昭示,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建党宗旨。这也是我军的唯一建军宗旨。我军是一支从旧世界杀出血路、打出来的人民军队,是一支靠英勇善战创造出辉煌战绩的人民军队。在伟大的长征中,我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层层封锁线,置之死地而后生,事实证明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在抗日战争中,日寇、伪军数量和装备都占绝对优势,我军靠着一股英勇善战的豪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着3亿人口的地区,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430万军队具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我军只有120万人,且装备很差,敌我力量极为悬殊。我军靠着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建立了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我志愿军官兵发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凭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的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我军的发展历史向世人昭示,英勇善战的意志品质是我军战胜一切敌人和艰难险阻,敢打硬仗、恶仗、大仗,无往而不胜的强大武器。这也是我军的唯一强大法宝。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高度概括了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政治工作条例》对我军性质作出了诠释: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军队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听从党的指挥,这是我军性质的灵魂,更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党要管军队,因为军队始终是党领导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军队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要始终关注,抓住不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是我军政治本色所在。”伟大领袖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人民军队必须听从党的指挥。我军是为广大劳动人民翻身解放而建立起来的。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不是为着少数人和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服务人民就是对这一宗旨的高度概括。从这个宗旨出发,我军始终把对祖国的炽热情感化作对人民的满腔热忱,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一切。人民群众也把我军看作自己的子弟兵,积极拥护和支持部队,成为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事实告诉我们,只有视人民为父母,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我军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英勇善战既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更是我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必备的战斗精神。胡主席指出,要在全军深入进行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的教育,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么准备打仗这个重大问题,引导广大官兵牢固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奉献是革命军人价值的最高体现,为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统一冲锋陷阵、流血牺牲是革命军人的最大光荣。弘扬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必须突出强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作战中不畏强敌,为赢得战争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我军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是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和忠实履行者。军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根本的任务就是要解决铸牢军魂、听党指挥的问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问题,不仅是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军队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必须按照听党指挥的要求和中坚力量的标准,把我军建设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坚决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必须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的犹疑和动摇。必须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军队,保证全体官兵坚决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服务人民是以人为本在军队中的具体体现,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形势任务如何变化,当人民的子弟兵,做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这一条任何时候也不能变。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更要拥护政府,爱护人民,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群众纪律,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要关注社会形势的新变化,适应社会各阶层和人员结构的新转变,适应时代、法制、信息社会的新发展,全面了解社会,准确认识社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延伸到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具备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是军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根本性要求。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仍然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受战场严酷考验和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动力源泉。新世纪新阶段,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化忧患意识,树立真打实备的思想,需要克敌制胜的坚定信心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战斗作风,更需要锻造出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

二、要紧紧围绕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增强政治责任心

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践行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必须把这一优良传统内化为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当前,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责任心,关键要解决好“一个增强、三个正确处理”的问题。

“一个增强”,就是领导干部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主要标志有三条: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敬业要“爱业”。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源于学习践行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源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部队建设的热爱。强化敬业意识,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真正回答好“应该以什么样的信念追求事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事业、以什么样的标准干好事业”这个基本问题;敬业要“勤业”。勤业为民,勤业为官兵,勤业为部队,勤于苦干,把设想、态度、计划真正变成实际行动,变成具体办法;敬业要“创业”。牢固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想方设法干出成绩,千方百计做出贡献。要有很强的纪律意识。强烈的纪律意识既是听党指挥、有很强事业心责任感的外在体现,又是服务人民、自觉干好事业、尽好责任的重要保证。要解决好对上级指示学习不认真的问题,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准确领会精神实质;要解决好对上级指示执行不坚决的问题,上级明确规定的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明令禁止的必须坚决不做;要解决上级命令指示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纠正工作作风粗疏、落实打折扣的问题,切实把上级的命令指示落到实处。要有很强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践行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对部队既是一种导向,也是无声的命令。要带头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带领部队聚精会神想打赢、谋打赢、练打赢;要带头淡泊名利,自觉做到视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要带头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主要靠四个方面的努力: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来导航。要通过强有力的、形式多样的思想引导,坚定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切实打牢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及时解决领导干部普遍关注或容易产生疑虑的共性问题,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理想信念。要注重实践锻炼,在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二靠顽强的思想改造来催生。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长期重要任务,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带头学习践行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加强党性锻炼,坚持不懈地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严格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保证领导干部经得住各种复杂斗争的考验,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要强化战斗精神培育,结合担负的使命任务培养英勇善战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三靠艰苦的道德修养来砺练。要从人品官德的修养上做起,把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中。四靠完善的奖惩机制来强化。要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考评、使用制度,把工作成绩作为领导干部任用的基本标准,形成按绩提拔的长效机制;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事故或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捆绑责任制,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形成严格执纪的长效机制。

“三个正确处理”,带头学习践行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革命工作的关系。必须强化先锋意识,按照始终走在前列的要求,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把自觉履行义务与正确行使权力对照起来检查,看自己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没有做好。必须强化服从意识,主动接受组织管理,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圆满完成组织任务。正确处理好完成任务与克服困难的关系。要系统分析理任务。摸清任务和困难的底数,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搞好统筹安排。要集中力量破难题。重点研究解决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问题、部队从严治军和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完成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要坚忍不拔使长劲。在做艰苦细致工作上下硬功夫、长功夫,坚持经常抓、反复抓,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正确处理好工作标准与岗位责任的关系。要以更高的工作标准认真履行好岗位责任。把提高工作标准体现在量化、细化、具体化上。量化标准做到科学合理,细化标准做到定性定量,努力把上级的指示要求变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办法。要以强烈的使命责任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坚持做到了解情况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蹲点督查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高标准,力争“干在先、走在前、做样板、当中坚”。

三、要真诚遵循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增强领导本领

带头学习践行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必须在增强“三个素质”、“四个本领”上抓具体化,切实把胡主席的重要指示转化为基本素质和领导本领。

一是要增强创新学习的本领。胡主席“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指示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必须贯彻创新学习的精神,增强创新学习的本领,才能理解好、消化好、吸收好。要有创新的学习思想。学习的目的性要很明确,自觉坚持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中提高自己,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武装自己,在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中充实自己。要有创新的学习方法。不能满足于读一读、记一记,要在媒体网络中拓展地学,要在理解思考中探索地学,要在工作实践中深入地学,利用一切资源,使用各种办法,全面吸收营养。要有创新的学习效果。把强化军魂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积极开动脑筋,努力寻求对策,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

二是要增强统筹谋划的本领。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把握大势、统揽全局、抓住重点、协调发展的统筹谋划本领,才能把胡主席“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指示贯彻到部队建设发展的实践中。搞好统筹谋划,应着力把握好首位与中心的关系。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正确处理好教育与训练的关系,把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思想发动搞深入,把科技练兵活动做扎实,把各项工作的实战准备做充分,促进军事斗争准备按照作战需要、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不断协调发展。把握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不但要在执行重大任务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还要以临战的姿态、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每一次值班、每一组训练,以重大任务带动日常任务的完成。把握好长远与眼前的关系。既要对眼前需要抓的工作积极协调组织,保质保量完成,又要对长远建设方向、工作目标、阶段性主要工作心中有数,做到着眼全局抓局部,着眼长远抓眼前,着眼整体抓具体,防止顾此失彼。

三是要增强贯彻落实的本领。部队工作千头万绪。领导干部是抓工作落实的带头人和实践者。只有不断增强抓落实的本领,才能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真正发扬光大。要知责。就是要熟悉上级赋予的任务和自己肩负的责任,时刻牢记在心,对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靠什么要胸中有数。要负责。就是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出主意、用干部、办事情都要贴近部队需要,防止图好看、做“应景文章”;要对事关部队长远建设的问题认真研究,拿出方法、订出措施,力求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把工作推进一步,认识深化一层,本领提高一截。要尽责。就是按上级指示和本级职责要求,认真规划设计好工作,每项工作都尽心尽力,切实打牢部队建设的基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四是要增强人本服务的本领。就是要全面把握官兵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搞好服务。这是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要把掌握官兵个性化特点作为切入点。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因人施教,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工作。要把尊重官兵的个人权益作为出发点。人本服务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尊重个人权益,不但要尊重官兵的人格、尊严和权利,还要尊重他们个体间的差异。注意教育引导官兵把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要把提高对官兵的服务层次作为着力点。不仅要在生活上多关心、多爱护,更要注重对他们健康心理的塑造、健康情绪的保持进行引导和激励,在开发智慧、引导行为、更新知识、增长才干上给予更多帮助,使官兵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训练和工作中去。要把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为官兵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早成才、快成才。

五是要增强构建和谐的本领。构建和谐就是指把部队发展建设中的各种矛盾解决好,各种要素配置好,各种关系梳理好。只有这样,才能用胡主席“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指示推进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要建立健康的内部关系。做到党委班子成员之间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同舟共济;部队领导与官兵之间关系融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上级机关与基层之间关系密切,机关指导有力。要建立公正的部队风气。加强教育引导,用军人道德规范官兵言行,切实树立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处理事情坚持以政策制度为依据,靠政策保公平,靠公开求公正,切实防止和纠正处事不公的问题和倾向;关心官兵,切实把官兵正当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加大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的建设力度,想方设法为官兵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使他们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更加热爱军营、奉献军营,为部队建设多做贡献。

六是要增强攻关克难的本领。这不仅是促进战斗力提升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锻炼和检验,更是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的客观要求。要正视困难。见着棘手问题不绕道走,不把困难当负担,更不能留给后来人,笑迎挑战,知难而进,把攻关克难作为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有利契机。要把握规律。针对影响和制约部队建设的“瓶颈”和“短板”,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把握问题发生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高攻关克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弹好钢琴。区分轻重缓急,影响大局的先办,事关长远的先办,对问题和矛盾有所侧重,重点突破,逐个解决,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

七是要增强组织指挥的本领。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必须认真贯彻胡主席“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指示,不断提高组织指挥的能力,把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提高谋划指挥的能力。要着眼国际国内大势,着眼信息化战争的全局,依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和上级关于作战的指示要求,谋划、计划和组织战役、战斗,提高谋划的层次和标准,使军事活动服从政治需要。提高决策指挥的能力。要依据战场的形势变化和部队作战力量的特点,搞好决策,使决策指挥科学有理、依法有力、民主有节,防止因主观臆断导致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提高系统指挥的能力。把信息化战争作为系统工程来看待,着眼信息化战争陆、海、空、天、磁、网六维空间的特点,搞好全时空的作战指挥,有效推动整个作战系统的高速运转。提高联合指挥的能力。未来信息化战争是诸兵种联合作战,对指挥员的指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坚持以诸兵种联合进攻和多域防御力量整体协调发展为牵引,确立攻防联合、大区域联合、机动联合的思想,科学合理部署兵力,科学调度使用兵力,统筹兼顾主要方向作战与其他方向作战。提高应急指挥的能力。根据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变化,对作战实施高度灵活的指挥。冷静分析战场形势,实施符合作战实际的指挥,做到处变不惊,应变有方。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快速反应,临机处置。

八是要增强依法治军的本领。依法治军,说到底就是要一丝不苟地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办事,把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落实到依法从严治军的各个方面。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依法治军的“纲”。作为领导干部,要坚持用条令条例和大纲规范官兵的日常行为,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和生活秩序。要从日常工作训练严起。对官兵无故不参训、不参加日常工作等突出问题,要抓住不放,弄清根本原因,对症下药,坚决予以纠正,绝不能迁就照顾,放任自流。要从军人的基本要求严起。从集合站队、走路出操、军容风纪等细微处着手,加强管理教育,狠抓日常养成,逐步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要从典型的人和事严起。对严重违反纪律不仅要指名道姓地批评,该实施处分的还要实施处分,不搞不痛不痒的“下不为例”。

四、要自觉依据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改进工作作风

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践行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必须积极自觉地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一是要求真。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就要勇于探索真理,善于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观察处理问题,不凭想当然和主观臆断办事,不盲目蛮干。要努力做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求创新理论之真。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和基本遵循。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观察问题,去探索把握规律,去指导开展工作。求客观规律之真。认真探索研究新形势下部队全面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努力在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中,透过事物表象,抓住主线,突出重点,掌握关节,在探求本质性的特点规律中,形成自己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求法规制度之真。不仅要精通本职工作的知识,还要潜心学习其它领域的有关指示、条令、条例、规定、方法和要求,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二是要务实。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就要一切从部队建设实际出发,从官兵思想实际出发,务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干工作。贯彻要唯实。要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紧贴部队的实际,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不同要求,抓好贯彻落实;要找准上级指示精神与部队实际的结合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增强实效。工作要扎实。做到了解情况到一线、督促检查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一说就做的实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下真功夫、细功夫、深功夫、实功夫,一项一项地做、一步一步地抓,逐件事情落实,逐个问题解决,勤勤恳恳干工作,扎扎实实求实效。治假要切实。治假要做表率,带头讲实话、报实情、干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治假要下狠心,以提高战斗力和保证安全为根本标准,出实招、想实策,有利于部队建设的事,再难也要坚持;治假要耐寂寞,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实,忍得住清苦,受得了委屈。

三是要做细。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就要关注细节,抓到末端,过细工作,落实到位。要细微查实情。对官兵思想问题要超前预测,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每一位官兵的现实思想情况,弄清楚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经常谈心、仔细观察、细致分析、见微知著,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掌握工作主动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细致解难题。不仅要与官兵建立正常的上下级和融洽的同志关系,还要建立深厚的战友情谊;不仅要在思想政治上关心官兵的成长进步,还要在生活上成为他们的好助手、好向导、好参谋,在处理日常琐事中给予朋友式的帮助。对官兵提出和遇到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或政策规定不允许的,要耐心说服解释,纠正一听了之、敷衍推托的不当做法,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细密抓落实。坚持狠抓工作全程,关注细枝末节,不留死角和漏洞,从动员教育、布置任务、跟踪检查、考核评估,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抓出实效。要坚持深入到末端去抓落实、看成效,发扬工作不彻底落到实处不撒手,问题不完全解决不罢休的精神。

下载新课标明确指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明确指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5篇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所谓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它主要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

    中小学音乐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优秀范文五篇]

    中小学音乐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思维力和想象力,并让学生从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大全五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做好幼小衔接问题是整个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立则国立,少年雄于地......

    新课标

    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

    新课标

    “送教下乡”参训 ——心得体会 很幸运的,今年我校派我们五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教学研究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重点谈一下我自己的体会。 1、教学不仅是教,更要注重学。 因为......

    新课标

    4.推动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确定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要求,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义务教育学......

    新课标学习心得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院西小学 杨雪丽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几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