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阶段性总结

时间:2019-05-13 00:0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教多学阶段性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教多学阶段性总结》。

第一篇:少教多学阶段性总结

“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在现代文教学中 实施研究

阶段性总结

维新学校(段国福)

[前言] 2013年9月份我校加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的实验研究行列,确定研究实验的子课题是“‘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在现代文教学中 实施研究”,经过周密的准备与安排,历经一学期,至本学期末为止,全体实验教师9人全部承担了公开课教学研究工作,为实践“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实验迈出了第一步。

一、“少教多学”的实践意义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研究的内容同“语文新课标”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取讨论、自主合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一致的。从培养的目标上说“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或者说“少教多学”是实现“新课标”的手段;有利于真正减轻愈来愈沉重的教学负担;更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语文课程的含义,便于农村初中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本位特征,以更有利于用好教材,发挥地方的优势,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策略。同时,转变教师的思考角度。在给教师减轻教学压力、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践方面,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极大的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常态教学研究统一并规范到课堂效率研究上来,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有较大意义的变革,充分挖掘体现学科本质特点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变革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二、“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概念及界定

怎样理解“少教多学”中的“教”和“学”?一堂课总要从“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三、理论依据

1、以县教育局提倡的“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为纽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教学最优化理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四、研究目标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此次教研活动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5、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6、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练”。

五、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除必须教给学生必要的看、听、说、读、问、析、写等基本知识及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外,语文教学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功能,即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任务。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培养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主动习得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悟学法。

研究过程中拟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现代文阅读中“少教”主要“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根据现代文不同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小说、散文、戏剧等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及各种文体阅读的基本要点,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各种文体的文章;“多学”主要“学什么”,“怎么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反复练习掌握现代文各种文体阅读程序性知识,并通过范文鉴赏由点到面指导学生在自我阅读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提升思维品质。

另外,还要研究初中语文“少教多学”如何与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六、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校本教研法

3、经验总结法

七、研究思路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各备课组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开展研究;设信息库,利用学校信息组、计算机房、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重视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充实课堂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制订相关措施和计划,下达任务,明确责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举行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开展教研组内研究,组织听课小组观课、议课;围绕“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开展校内备课组赛课活动和研讨会。

八、“少教多学”课堂教学设想

“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1、教学流程:自学——展示——点拨。通过预习、自学理解教材,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2、教学方式:以自学和互学相结合为主。独学、对学、群学结合;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结合。

3、以学案或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学,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九、具体实验过程的成效

本次实验教师展示的内容,涵盖面广,题材形式全面、历时时间长、活动强度高、活动节奏紧、用心程度高,投入的精力大,参与人数多,反响效果好,实验收获丰,个人提高快,真真正正的从心底认可了“少教多学”的理念和模式,教学水平跨度大,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发展。

从实验过程和内容来看,宋永鹏、段国福分别教学的是说明文《桥之美》、《苏州园林》,李素珍、韩玉莲教学的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马玲教学的是散文《彩色的翅膀》、方进虎、宋永洲教学的是文言文《伯牙绝弦》,赵娜教学的是诗歌《乡愁》,期间六、九年级的教师开展的是“同课异构”教学借鉴课。各位实验教师全程参与了整个观课、议课活动,一轮活动下来,验证了“少教多学”实现高效课堂是完全可行的、是势在必行的,对理念的认识在实践的爬摸滚打中得到了强化。

2、需要改进的问题:

1.吸引学生的情景创设较少,平铺直叙多。2.教师课改的步伐小,放手学生学习的机会少。3.互动活动的质量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小。4.课堂重复内容多、环节僵硬不生动。5.课型研究少,传统课堂多。

6.个性化课堂呈现不足,老方法运用多。

十、总论:

总之,“少教多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学校都在尝试使用并且初见成效。通过实践表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课题研究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教科研室的鼎力相助,全体实验教师的积极参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普遍的好评,在此,对学校的各位领导、教研室李彦良老师以及所有参与与支持本次活动的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实践“少教多学”在现代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争取更大的成绩。

2014.2

第二篇:少教多学总结

《“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一方面,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体部分,是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方面,课堂教学改革涉及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要改变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同时还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其艰难性不言而喻。

课堂教学它不仅占去了师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最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构建合理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目前,“还课堂于学生”,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全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顺应历史潮流。

通过本课题研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激发教师能主动运用并探索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推进我校课程改革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优质、高效,进一步提升我校老师综合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实现课堂教学效果质的提升,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1.中小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随堂听课,调查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的干预性、有效性、主导性,寻找提高课堂效率,尝试寻找还原学生自学时间的操作方法

2.中小学“少教多学”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积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个体上要“自主”,整体上要“合作”,过程中要进行“探究”,即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

(1)小学低年级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低年级语文课堂更高效”的课堂模式的研究

如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导入激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的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则采取“唤起参与—自读质疑—小组合作—小组展示—自我小结”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通过“说一说,问一问,演一演,唱一唱,辩一辩,访一访”等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2)小学中高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整合了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式和一般流程,构建“导入激趣→自主发现→探究释疑→迁移实践”的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框架,在此基础之上深入研究,积极创新,一切都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力争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色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发展层次。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和研究,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实践和研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通过实践和研究,逐步充实和完善我校确立的“一引三练”课堂教学模式。

4、通过实践和研究,探索出适合我校及像我校这一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语文“少教多学”课堂教学范式。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本课题提供理论指导。

2、案例研究法。走进课堂,听课,议课,反思,改进,再“听——议——思——改”,如此反复,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和可借鉴性。

3、比较研究法。比较、借鉴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去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

4、行动研究法。

5、实践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2.5----2012.6):准备阶段。

⑴确定课题名称,研讨撰写课题方案.⑵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

⑶搜集相关理论资料。

⑷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方案,准备申报,进行课题论证;

⑸确定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2、8—2014、6)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

⑴收集文献资料,集中学习理论,培训实验教师。⑵探索落实小学“少教多学”。对各个阶段的课堂模式的具体操作展开深入的研究。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讨论并分工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适合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研究恰当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

⑶充实和完善我校确立的“一引三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一堂课有效首先是目标,一个主要目标:可以结合教材的一个知识点,一种学习方法,一个关键问题等都行,一堂课引导学生去完成一个目标。即“一课一得”。

三练:

独学独练——①这个知识点定义检索,学会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储存——检索作用,识记作用,目的是想学。

互学互练——②让这个知识点回归生活,延伸社会,与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等相结合,一引三练,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目的是乐学与会学。

群学齐练——③这个知识点通过读中感悟,品读回味,熟读成诵,目的是学会。

一引:教学目标(导学案)

三练:预习:①独学独练;②群学交流;③形成共识。

展示:①组长发言;②组员补充;③解答质疑。

反馈:①巩固练习;②检测过关;③评比激励。

(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巩固过关)

⑷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将这一阶段的实验成果分析讨论,可取的地方继续实施,不足的地方讨论修改,使此种教学模式日趋完善,并使研究更加深入,形成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和特色。

⑸阶段性成果鉴定、推广。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

⑴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⑵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⑶汇编课题案例、论文、活动光盘。

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六、课题的组织机构

长: 负责人: 组

员:

七、研究条件和保障措施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xxx:本科学历,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并指导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

xxx:一级教师,专科学历,语文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

xxx:小学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大专学历。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曾主持市级课题研究。

xxx:一级教师,专科学历,湟源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⑴领导高度重视:该课题研究,领导全程管理。课题组成员认识统一,明确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

⑵时间保证:每个月一次专题研讨,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活动。学校教科室将对课题的研究情况随时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研究情况。

⑶硬件支持:网络教室;多媒体室;图书室。

⑷软件支持: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

⑸经费保障:本课题作为学校重点课题,课题组所需图书、计算机等设备学校优先提供。在研究过程中,打印经费,开题论证等费用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八、预期成果

教师论文、案例

导学案集

结题报告

九、已开展的研究工作。

(一)确定课题,撰写方案。

2012年5月到6月,从接到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通知以后,我们学校的领导就高度重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认真阅读了该课题的相关内容,积极组织教科室人员认真研究和讨论,准备实施《小学语文“少教多学”》的课题实验。

课题名称确定好以后,我们从学校教师中精选语文骨干力量,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接着课题组成员就搜集相关理论资料,拟定了课题的实验方案,准备申报,并进行了课题论证;最后确定了我校《“少教多学”的研究实施方案》。

(二)培训教师,更新观念

为了搞好我校的课题《小学语文“少教多学”》的研究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实验研究小组人员的培训,多次派课题组相关人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帮助实验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切实提高了课题实验研究小组人员的研究水平。

(三)实践研究,探索范式

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工作,把课题实验研究小组人进行科学分工,确保小学低段、中段、高段都有实验研究人员。我们的课题实验研究分三步进行。

1.模式的培训。

首先,我们召开课题实验小组人员会议,由教教研员把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操作步骤给课题组成员进行讲解培训,让每一个课题组成员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实验研究的准备工作。

2.模式的实施。模式的实施分以下几步进行。

(1)小组建设。

“少教多学”的目的就是要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必须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积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要实施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建设是关键。于是,在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确定实验班级第一个月的实验主题就是小组建设工作。我们制定了《xx学校课堂改革的小组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每个班级必须把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且进行小组文化建设,给每个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想一句有激励作用的口号,给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和组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激励。在此项主题活动中,我们以学校为单位,开展了“小组建设有效性评价”活动,分别从小学和初中各评选三个小组建设优秀班级。此项活动有效推动了我校的课改实验,促进了班级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并且把小组建设的经验在全校推广。

(2)导学案的撰写研究。

要实施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实施教师角色的转换,我们教师要主动实施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应变成导演,成为导学案的精心设计者,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成为教学活动的评价者,成为学生心灵的引导者。那么,要实现这一转变,精心设计导学案这一任务就成为关键。首先,我们学校设计了“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旨在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学,教师少教,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我们让大家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每月都对老师们撰写的教学设计进行检查和指导。

(3)课堂范式的探索。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的少讲,尽量的让学生多学。于是我们要求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要大胆放手,“放手”才能学会“走路”,放手才是对学生最大的爱。我们推门进课堂听课,课后与老师们探讨交流;我们召开课改实验研究会议,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在本学期积极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讨示范课教研活动,评出了课题实验优秀示范课及优秀课题实验教师。此项活动有效推动了我校语文课改实验工作走向深入,同时激发了全体语文教师参加课改实验研究工作的兴趣。3.交流与反思。

我们一边进行课改实验研究,一边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小组建设阶段,我们组织课改实验教师撰写了小组建设方面的心得体会,并且进行了经验交流,实验教师高永兰、韩云等作了经验介绍。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组织实验教师撰写了课题实验工作总结和课题实验相关成果,评选出了优秀课改实验教师并进行了奖励。

十、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活动,我们的“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通过多次的外出培训、教研员和校本教研活动,老师们已经转变了教育观念,从思想上积极地要求进步,从行动上也开始大胆地进行尝试研究,并且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2.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班级的课桌都是按小组摆放,学生都进行了科学分组。通过“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现在的语文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基本从形式上把学习时间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正在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基本能自觉、主动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并且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积极地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角色已经逐步演变成导演,成为了导学案的精心设计者,成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成为了学习活动的评价者,成为了学生心灵的引导者。

3.实现了实验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通过课题实验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研水平明显得到了提升。在本期的各类教研活动中,他们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学校举行的校本教研活动当中,课题组成员xxx三位老师带的班级被评为“小组建设优秀班级”。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一位课题实验教师都提交了两篇以上的教研成果(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论文、教学总结等)。

十一、今后打算

我们的课题实验才刚刚起步,一切都还在进行中。我们会在后期的实验阶段进一步做好相关实验工作,并且一边实验一边总结,准备把该项课题实验活动推向纵深,力争取得更加丰富的实验成果,并且把实验成果向其他学科推广。

1.充实和完善我校确立的“121”课堂教学模式。

2.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

2013年12月

第三篇:“少教多学”阶段总结

“少教多学”实验课题阶段性汇报总结

第二师塔什店中学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回顾我们学校实验的历程,特将实验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达成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结果,其实质则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

叶圣陶先生还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之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而这种“自能”式的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状态的下的教师,自然不能“多教”,不能霸占课堂,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或者说,《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

(二)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得让学生学,并且要多学。

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得让学生学,并且要多学。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尊重与关怀,给学生充分的发现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广阔的实践和展示的舞台,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真正实行“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学习“生产力”。

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最简单、最朴素、最实用的做法就是从“少教多学”做起,让学生行动起来,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去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

倘若教师以教为主,只顾自己多教,势必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销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学习,且学习方式不科学,那就不仅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而且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三)确立“三讲”“三不讲”原则

一堂课要从“学”字开头,这个“学” 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课堂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在全体实验教师达到思想认识一致的前提下,我们确立了课堂上教师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1.三讲:

(1)讲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现阶段的能力所理解不了问题;

(2)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

(3)讲本节课教学重点中的难点问题。

2.三不讲:

(1)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知识不讲;

(2)只有极个别学生听懂的知识不讲;

(3)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知识,老师不讲。

(三)评价:

“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

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回答问题的人数。

二是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三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探究的问题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确立目标付诸实施

在确立“三讲、三不讲”的教学原则之后,我们确立了研究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少教多学,打造高校课堂,实现教学双赢。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这方面,我们侧重研究和探索以下几方面的课题 :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简化教学流程。即:(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学生自学——合学质疑——难点点拨。通过预习、自学理解教材,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以学案或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学,致力于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少留或不留作业。

三、研究思路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各备课组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重视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充实课堂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制订相关措施和计划,下达任务,明确责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举行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开展教研组内研究,组织听课小组观课、议课。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研究课堂必须观察课堂。本课题将采用两种方式实地观察课堂:一是日常课堂观察,即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学、审视自己的教;二是局外结构观察,即课题组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深入某位教师的课堂,带着研究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观察、记录。

2.案例研究法

本课题将经常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最终形成一批体现课题研究特色、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3.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的研究,将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实效。在大量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并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提升。

五、初步研究初出成果

历经几个月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真真正正的从心底认可了“少教多学”的理念和模式。我校基本确定古诗文教学内容的板块和可操作、简单易行的课题模式。

(一)“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1.诗歌欣赏阅读

第一板块:资料助读了解常识

第二板块:朗读训练落实基础

第三版块:反复朗读艺术穿插

①感知意象——描绘意境——感悟主旨

②品味语言美——建筑美——图画美

③拓展延伸——类文积累——美文背诵

4.作文教学

第一板块:细读资料精细审题

第二板块:精心选材确立主旨

第三板块:技巧点拨构思谋篇

第四板块:锤炼语言精心修改

(二)需要改进的问题:

1.吸引学生的情景创设较少,平铺直叙多。

2.教师课改的步伐小,放手学生学习的机会少。

3.互动活动的质量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小。

4.课堂重复内容多、环节僵硬不生动。

5.课型研究少,传统课堂多。

6.个性化课堂呈现不足,老方法运用多。

7.创新型课堂少,拓展延伸体现不够。

总论:

总之,“少教多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学校都在尝试使用并且初见成效。通过实践表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将再接再厉,为学校争光,为教育添彩!

塔什店中学

2014年1月6日

第四篇:少教多学总结1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研究总结 日月哈城学校

向芬兰

“少教多学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这几年小学语文课改探索课堂新模式的 产物,它颠覆了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给学生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模 式;开创了以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取得了课堂教 学高效。

这两年我们日月乡中心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倡导下,正在进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更高效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通过阅读、网络等各种途径了解和学习了多种比较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杜榔口“模式、”生本课堂“模式等,最后在我们张校长的启发和带领下创立了”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含义

什么是”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呢?”少教多学“的课堂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让我不由地联想到生本课堂。生本课堂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其中起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有两个:预习(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合作。与”生本课堂“相对照,我们现在进行的”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我个人觉得这大概也算是一种生本课堂吧。至于”少教多学“这个名称,这是我们张校长的首创。他觉得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之间互相教、互相学,甚至学生与老师之间也是应该互相教、互相学,而不必一定是老师才能教学生,这是一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的团队学习活动,而合作学则是学生之间小组团队之内对学习任务的分工合作,配合起来,最终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团队学习活动,所以取名为”少教多学“。当然,参照生本的前置性作业,我们的”少教多学“课堂课前也有一个预习的学习环节,我们叫它导学习题或导学案。主要是利用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课前先行去通读、熟悉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脉络,解决文中的新生字词等,也可以通过勾、画等找出文中主要的关键词语、句子,或摘抄下来,或通过网络、书籍等收集相关资料以用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反馈与展示。而在课堂上,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自主地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并且议定具有特色的展示与汇报,教师可作为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加入到小组学习和评价等活动中去。以我们四年级为例,我们是这样创建和实施”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的。

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我们知道,生本课堂或其他小组课堂在创建合作小组的时候一般都会遵循一些均衡原则或平衡原则,绝不是简单地在班上拉拉桌子。自然,”少教多学“课堂模式也不例外,只不过,”少教多学“模式会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另一些合理的原则与人性化的标准,而不仅仅是小组学生人数上的均衡对等,比如我们会根据综合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找到学生身上的突出的特点或闪光点,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构建独具特色的合作小组:”朗读特长“小组、”表演特色“小组、”画图展示“小组、”英语特色“小组等。并根据各个小组的特点创设本小组独特的的小组文化,树立多元的风格。根据四年级学生特点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别建构了以上的6个特色小组。比如,李延荣、陈义斌、郭延宏、郭海梅等同学比较擅长于表演,他们就自主地组成”表演特色“小组,又如彭亚青、张世慧、张秀薇等同学稍长于朗诵,就组成了”朗读特色“小组,杨文露、李增秀、张玥等稍强于英语,他们就组成了英语特色小组等。每个小组都制定自己的口号与合作方式,通过展览的形式贴在小组旁边的墙壁上,这样对各个小组的特色风格就一览无遗了。

三、定时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与布置工作 俗话说,”蛇无头不行“,一个小组组建起来之后,能不能高效地组织起来共同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小组长的组织工作至关重要,而适时加强对小组长组织能力的培训与指导则是关键。如果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小组长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如何布置小组组员进行各项合作学习任务,不知如何调动好本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兴致,则整个小组都谈不上合作学习,小组长的组织工作是失败的。为了提升各个小组长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定时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与指导,比如说把小组长集中起来,指导小组长如何给小组成员分配布置学习任务,让小组同学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该干什么,该完成什么任务,从而不会因不明白而无所事事,并且学会如何高效地激励组员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思考找寻到一个恰当的展示方法。比如开学第一周,我在四年级开展了一节《猫》的少教多学的教学公开课,我就提前召集了全部小组长召开会议,向小组长们详细布置了上课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任务及指导激励方法,并要求小组长在课堂小组活动时清晰明确地告诉小组成员的学习工作与任务,如:谁找成年猫的特点啦,谁找满月猫的特点啦,谁找描写猫的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啦,谁划出相关的词语与句子啦,谁做填表和记录工作啦等,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完成整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后来一节课下来,事实证明,整个课堂学习过程都比较流畅与积极,整个小组学习还算是比较高效的。

四、课前导学题的设计与使用 这个学期,我们全校各班级都引进了课前导学习题的设计与使用。说简单一点,其实这导学案就是课前预习的一种,生本课堂又叫前置性作业。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足见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要把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好关键在于设计好并使用好我们这个课前导学习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事半功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高效实用。怎样才能设计并使用我们的导学习题呢?我是这样做的:我根据课文内容及学习目标设计各种各样不同形式导学习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根据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语,就课文后面的问题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与段落或者是自已喜欢的词句,还可以是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课文的相关各项内容,或结合相关的同步习题来了解课文的知识和内容,还可以从网上或书籍上查找和收集作者或写作背景之类的相关资料(包括与课文有关的名言名句、故事、歌曲、例子或者视频等)。通过多渠道的预习,达到让学生在课前就能熟悉课文的目的,为课堂合作、交流作准备。事实证明,通过导学习题的预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了,在课堂上展示反馈的时候,不同的观点可以让同学们的讨论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对问题的看法也更深入了,印象也更深刻了,下次再碰到类似问题也就更容易判断,因此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比如,我们在教学第四课《鸟的天堂》时,之前就布置了一个关于课文内容填表的导学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到第一次和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不同的景象,大家都能从文中找到描写榕树的特点和鸟的特点的词句,并填到相应的表格中,这样我们在课堂展示的时候,我们只要通过小组交流对导学案进行订正,然后把它通过白板展示出来,那么同学们对课文的描写顺序也就一清二楚了,既高效又省时。这就是导习题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之

一。

五、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有了较好的课前预习之后,我们的”少教多学“课堂教学又如何开展呢?我们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课本知识的讲解,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性,感觉像是一头牛被动地让教师拉着走,完全谈不上自觉的自主的学习,乏味可陈,学生失去求知的兴趣,学生不愿意参与这样的课堂,因此显得效果低下。”少教多学“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对课文内容及知识进行合作探究。在这学习过程中,人人都高度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充分相信和依靠学生,真正做到了是学习的主人,平等地讨论,民主地交流,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团结协作。人人都能从中得到收获和体验,通过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老师在整个小组学习活动过程中只能是一个参与者和指引者,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地位与过程。在小组展示和反馈的过程中,我们实行多形式、多角度、多手段的展示活动,比如说小组讨论成果的展示,可以是用电子白板出来小组合作学习的精华,供全班一起交流、探讨;也可以是小组以朗诵或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还可以是一唱一和的对答或对唱形式;甚至是展开辩论会的形式求得最佳结果等,从而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课堂真正活跃起来,达到相互教,合作学的目的。记得在我们班在学习四年级第7课《尊严》的时候,我课前设计布置了找寻表现年轻人尊严、有骨气的句子的导学习题,同学们经过课前预习,基本明白了年轻人的尊严表现在哪,为什么杰克逊大叔那么欣赏,为什么料定身无分文的他将来必将是个富翁等问题。在课堂上合作的时候,组长合理地分工,有的同学画表现哈默的外貌描写的句段,有的画语言描写的句段,有的圈画关键词句等,交流时,大家各抒已见,记录员作好发言记录等。当进行小组学习结果展示时,有的小组采用把哈默与杰克逊大叔两人当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出来,还有的小组进行的角色的朗诵对话。在展示过程中,小组同学的精彩演出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而逼真的表演把同学们仿佛带进了当时的情景之中,同学们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哈默的尊严和骨气,对这个人物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不知不觉中,同学们也就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在哈默还是身无分文的时候就能断定他将来是个富翁。而让学生理解哈默有尊严、有骨气的学习目的也就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达到了。

到现在为止,”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学期已经试行了两年了,在老师们的摸索和实践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仍然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提高,仍需继续努力。课改无止境,愿我们所有奋斗在基层第一线教师们能够竭尽所能,探寻出一条最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之路,更好地为我们的下一代的成长服务。

第五篇:少教多学论文

如何正确地看待“少教多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有这样的表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种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想能够实现“少教多学”。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讲了好几遍的题型还是不会呢?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的课而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成正比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应该学的越多,其实大家也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成立。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少教多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少教多学”的积极意义

1.从教师方面看,能有效的体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

“少教多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有效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局面。更加注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做到少讲精练,把重心放在凸显问题的解决和个别辅导上,当好组织者和指导者。2.从学生方面看,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途径。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或与老师一起探究,即学生的自学和互学,真正把学生放在了首要位置。3.从课程理论看,能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并具备相应的能力,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切实转变学生模仿依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少教多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多变交流,使学生逐渐由学会达到会学,并具备了相应的学习能力。

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不能正确理解少教

多教存在不少的弊端,但如果把少教理解成不教,理解成教师的不作为,把少教当成偷懒的正当理由,少教只能是少学。少教多学并非是让老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教得更有智慧,从重视教学内容的数量到重视教学的质量转移。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2.课堂活动量上的不对称,学生无法多学

“少教多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而其重心又是在中差生,采取的是高就低的办法,由于课堂时空的限制,多数学生特别是中等以上的学生明显的被边缘化,只能作壁上观,任凭个别学生在那里接力,不能有所表现,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就处于停顿或空耗状态,难以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这仍然是抬高一边压低一边的做法,并且以偏概全,好学生同样有问题。

三、如何正确地实施“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 1.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要熟悉教材,认真备教材。上课前不仅要全面的阅读教材,还要深刻地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把教学内容分为学生已会的,容易学会的,难学会的三类,分别思考不同的教学策略,想一想哪些内容是非讲不可的,非讲不可的内容又该怎么讲。你会发现,需要讲的其实并不多。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课本上的绝大多数知识,只要他们愿意,自己都能够学会。

其次,课前还要备学生,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易程度,是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也能使班级里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2.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

“少教多学”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从学生出发,使他们乐学,从而乐于参加到课堂的学习中,进而喜欢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师生,生生真正能够互动起来。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当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免不了出错,这些错误,恰恰把问题暴露出来,为以后的学习扫清障碍,但学生可能意识不到,为错误而伤心难过,此时教师发自内心的说一句“错的好!”就能是学生乐观对待错误,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表达更加自由,更愿意尝试解决新问题,这种适时引导,是实现少教多学的保障。

3.给学生更广的天空去飞翔 作为老师,我们似乎对学生有很多的不放心,总是担心学生不懂。似乎什么内容都要讲,唯恐哪里少讲了,漏讲了,课堂往往会演绎成教师的个人演讲。实际上,学生知道的比我们预想的要多的多。因此,在少教多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进行内容筛选,减掉不必要的提醒和不必要的指导,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与选择权,给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投入静思默想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获得更多的收获。

4.以大数学的眼光看教材,精选课题,知题善任

教师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一章一节,一种方法一道题,要根据学情对相似内容进行整合,从优秀中考题中选一些能做的题进行训练,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来拓宽思维,感受数学之美。

5.既要创新也要继承,创建特色,走自己的路

“少教多学”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从创新思维的角度看,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其实,“少教多学”也并非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或不同的课型上,例如习题课和例题教学上,一般都采用少教多学的方法。但是,创新是对原有方法或关系的变革与调整,而不是彻底否决,因此创新一定要有所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好比无源之水,其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从理论来看,新旧迁移是构建知识的基本形式;从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知识状况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而且知识内化成认知结构需要一个不断重复强化的过程,事实也正是这样,因为缺少必要的预备与介入,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困难重重,造成了学习上的退步。

而教学则是一门艺术,凡艺术都会有个性与特色。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凡是在教学上卓有建树的教师,无不具备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的善于设问与引入;有的善于激疑涉趣与启发诱导;有的善于组织教材与素材;有的善于变式教学与组织练习;有的善于归纳与复习;有的善于因材施教与分类指导;有的注重合作学习,有的强调自主探究„„.他们在教坛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绩,得到同行的肯定。教学有其基本的规律与原则,但这并不妨碍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那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做法,其本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

新意不等于创新,引进不等于成功;个人有个人的特色,各校有各校的校情;关键是要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

“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

教师多一分智慧,自己就少一分劳累,学生就多一分收获,减一分负担

如何正确地看待“少教多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有这样的表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种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想能够实现“少教多学”。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讲了好几遍的题型还是不会呢?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的课而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成正比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应该学的越多,其实大家也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成立。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少教多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少教多学”的积极意义

1.从教师方面看,能有效的体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

“少教多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有效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局面。更加注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做到少讲精练,把重心放在凸显问题的解决和个别辅导上,当好组织者和指导者。2.从学生方面看,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途径。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或与老师一起探究,即学生的自学和互学,真正把学生放在了首要位置。3.从课程理论看,能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并具备相应的能力,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切实转变学生模仿依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少教多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多变交流,使学生逐渐由学会达到会学,并具备了相应的学习能力。

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不能正确理解少教

多教存在不少的弊端,但如果把少教理解成不教,理解成教师的不作为,把少教当成偷懒的正当理由,少教只能是少学。少教多学并非是让老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教得更有智慧,从重视教学内容的数量到重视教学的质量转移。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2.课堂活动量上的不对称,学生无法多学

“少教多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而其重心又是在中差生,采取的是高就低的办法,由于课堂时空的限制,多数学生特别是中等以上的学生明显的被边缘化,只能作壁上观,任凭个别学生在那里接力,不能有所表现,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就处于停顿或空耗状态,难以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这仍然是抬高一边压低一边的做法,并且以偏概全,好学生同样有问题。

三、如何正确地实施“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 1.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要熟悉教材,认真备教材。上课前不仅要全面的阅读教材,还要深刻地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把教学内容分为学生已会的,容易学会的,难学会的三类,分别思考不同的教学策略,想一想哪些内容是非讲不可的,非讲不可的内容又该怎么讲。你会发现,需要讲的其实并不多。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课本上的绝大多数知识,只要他们愿意,自己都能够学会。

其次,课前还要备学生,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易程度,是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也能使班级里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2.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

“少教多学”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从学生出发,使他们乐学,从而乐于参加到课堂的学习中,进而喜欢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师生,生生真正能够互动起来。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当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免不了出错,这些错误,恰恰把问题暴露出来,为以后的学习扫清障碍,但学生可能意识不到,为错误而伤心难过,此时教师发自内心的说一句“错的好!”就能是学生乐观对待错误,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表达更加自由,更愿意尝试解决新问题,这种适时引导,是实现少教多学的保障。

3.给学生更广的天空去飞翔 作为老师,我们似乎对学生有很多的不放心,总是担心学生不懂。似乎什么内容都要讲,唯恐哪里少讲了,漏讲了,课堂往往会演绎成教师的个人演讲。实际上,学生知道的比我们预想的要多的多。因此,在少教多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进行内容筛选,减掉不必要的提醒和不必要的指导,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与选择权,给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投入静思默想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获得更多的收获。

4.以大数学的眼光看教材,精选课题,知题善任

教师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一章一节,一种方法一道题,要根据学情对相似内容进行整合,从优秀中考题中选一些能做的题进行训练,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来拓宽思维,感受数学之美。

5.既要创新也要继承,创建特色,走自己的路

“少教多学”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从创新思维的角度看,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其实,“少教多学”也并非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或不同的课型上,例如习题课和例题教学上,一般都采用少教多学的方法。但是,创新是对原有方法或关系的变革与调整,而不是彻底否决,因此创新一定要有所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好比无源之水,其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从理论来看,新旧迁移是构建知识的基本形式;从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知识状况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而且知识内化成认知结构需要一个不断重复强化的过程,事实也正是这样,因为缺少必要的预备与介入,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困难重重,造成了学习上的退步。

而教学则是一门艺术,凡艺术都会有个性与特色。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凡是在教学上卓有建树的教师,无不具备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的善于设问与引入;有的善于激疑涉趣与启发诱导;有的善于组织教材与素材;有的善于变式教学与组织练习;有的善于归纳与复习;有的善于因材施教与分类指导;有的注重合作学习,有的强调自主探究„„.他们在教坛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绩,得到同行的肯定。教学有其基本的规律与原则,但这并不妨碍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那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做法,其本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

新意不等于创新,引进不等于成功;个人有个人的特色,各校有各校的校情;关键是要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

“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更少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

教师多一分智慧,自己就少一分劳累,学生就多一分收获,减一分负担

下载少教多学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教多学阶段性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少教多学”的几点体会 伊宁二中 吴俊芳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如何达成有效教学?“少教多学”给了我启发,如果能让学生先学和自学,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那么老师课堂就会很......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一: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一、课堂中“少教多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严贵军 一、课堂中“少教多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 “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心得体会 初三语文 王丽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使得语文课程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教学效果不强。新课标实施......

    少教多学心得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官亭小学 马宁 “少教多学”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指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 在这段时间以来,我深体会到在课堂上要依靠学生的学,......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_打造高效课堂 实现教学双赢 学校:东胜区伊克昭中学 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 “少教多学”实验课题阶段性汇报总结 —“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4篇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一:少教多学心得体会 一、课堂中“少教多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报告

    《“少教多学”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田阜中学课题组 2014年7月,我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