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教学背景和地位:
第三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二、教学课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子的构成又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三、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对原子的构成内容的抽象思维和对教材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理解成为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科学史料和宏观比喻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带脑子带负电。
2、了解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体验“发现问题(矛盾)——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过程,初步应用有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以图表信息分析,史料介绍为媒介,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系列群体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原子的构成
引入:在《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 提到几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是何意思? 板书:原子的构成
情景激活: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关于原子,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 引课:本单元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揭开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原子内部构成。学生活动:思考—1.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2.原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3.原子有没有质量?它的质量有多大? 4.原子到底有多大? 教师活动:
讲解——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却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漫长历史。十九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汤姆生开始了对原子结构的想象。之后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
展示——核外电子
1.汤姆生的枣糕式原子模型
2.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试验模拟动画
设问: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53讨论回答 板书:
学生活动:练习与应用 情景激活:电子的自由告白 探究活动: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 观看: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的模拟动画
讲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结合模拟图)
学生活动:原子结构示意图练习应用
亲手尝试:根据氧原子的结构图画出结构示意图
探究活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什么规律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2)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___个电子。
⑶电子先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学生活动:练习与应用
合作与交流:
1、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是什么?
2、化学反应中,它们怎样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3、归纳其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哪一部分?
对比归纳:原子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学生活动:练习与应用 课堂小结:
1、原子的结构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原子结构示意图
4、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5、原子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八、板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1、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九、教学反思
1、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涉及微观的纯理课论的教学设计处理起来有点困难,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整个教学的难度,可以有两种设计方法:(1)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紧紧围绕书本展开教学,不要进行拓展或是少进行拓展,从原子弹的爆炸,然后转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整个设计紧紧围绕书本,没有加以拓展,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2)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可以适当加深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如从《庄子》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导入教学,以汤姆生、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试验展开原子结构的教学,这种设计突破了书本,适当进行拓展,整个教学要求学生积极的思考,可以充分调动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
2、对于理论课的教学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知识的理解。理论及概念的教学较为抽象,不象元素化合物知识有生动形象的实验辅助教学,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掌握较容易。理论和概念学习较枯燥,也不容易学习,必须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才有可能掌握好。
3、可以利用好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枯燥、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之直观便于学生的学习。设计中有3次利用(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试验、原子内部构成)。这些多媒体的使用能很好地辅助教学。
第二篇:广东省中山市石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新人教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化学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课题1“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是继前两个单元学习氧气、氮气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建立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或直观教具展示),了解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现象了解分子的本质,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分子、原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获得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辨证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重点: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教师引导: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所以是化学变化。一旦发生变化之后,分子的化学性质是否也发生改变呢?
教师分析:一旦发生化学变化,分子将不再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得出分子的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教师板书:
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学生练习:展示课件
演示过氧化氢和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教师引导:在过氧化氢和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发生了变化,那么原子是否也发生改变呢? 教师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学生活动:得出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学生练习:展示课件
板书:
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巩固与提升 :
氢气(H2)是一种新型能源,用氢气(H2)和氧气(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水(H2O),试用图示表述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情况。
反复利用几种物质——氢气(H2)、氧气(O2)、水(H2O)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刺激学生思维,使“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升华。延伸性研究:
放飞思维:(可放在课后进行)
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
教学反思:
鉴于分子和原子这个课题是关于微观粒子的纯理论知识,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如果按正常的理论性的讲解,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因此,我采用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联系生活实例、模型展示、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生动有趣且直观、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掌握甚好,而且对微观世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三篇:化学九年级第6单元课题1教学设计2 (精选)
化学九年级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设计
作者:骆洁敏(花都区实验中学)审稿:江耀村 朱少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能力目标
1.通过三种单质用途的学习,继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思路,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2.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2.通过c60的学习,拓展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3.通过对碳化学性质的学习,感受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本课题对金刚石、石墨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c60等其他碳的单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c60,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对碳单质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图片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让学生讨论思考最后自己推断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本设计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宗旨,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调查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跟其学习的兴趣有关,所以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极力的设计出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活动,如开题时的引入就创设了情景,引起学生兴趣,但本课题涉及的实验不多,所以第一课时只能通过精选图片,尽可能的使学生对碳的几种单质获得充分感性的认识。而且,虽然这一课题的内容在整个单元里比较简单基础,学生一学就会,如果尽量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让他们讨论,联系生活,最后得出结论,达到知识的内化。
同时,本课题的设计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如开题前通过讨论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的组成元素,得出同一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从而引出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对金刚石、石墨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c60等其他碳的单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每节课的课后都精选练习题,让学生的新知识得到巩固,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四、教学过程
3.c60
1.c+o2===co2(o2c+o2===2co 高温
2cuo+c===2cu+co2
五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 2.石墨【第二课时】 二 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 2.可燃性 点燃 充足,碳充分燃烧)点燃
(o2不充足,碳不充分燃烧)
3.还原性还原反应概念:p108 六 学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 碳的几种单质
1.由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导致它们的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2.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3.其他几种含碳单质的用途比较
【思考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性质 用途()
二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常压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2.碳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充足,碳充分燃烧)(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不充足,碳不充分燃烧)
3.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
1、下列各级物质中,属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金刚石、石墨、c60 b、氧气、氢气、氮气 c、煤、石油、天然气 d、水、冰、干冰
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3、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账本等应用毛笔或诸如碳素墨汁的钢笔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被氧化成稳定的物质 c、被还原成稳定的物质 d、跟纸反应生成稳定的物质 4.影响碳的化学性质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 b.水 c.日光 d.温度
5.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 组成的单质,其中,金刚石、石墨是由 构成的,c60是由 构成的。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写出下列物质所具有用途相关的性质:
(1)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有很强的 性;(2)石墨可以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 性。
(3)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 的物质。(4)在埋木桩之前,有时把埋在地里的一段用火微微烧焦。目的是使木桩表面变成,利用 的化学性质在常温时。延长木桩的使用时间。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3)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实验二:Fe与CuSO4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91页: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4+Fe→FeSO4+Cu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演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的燃烧 [实验]:演示课本第92页:实验5-15-2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意图]:(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意图]: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目的意图]:发散思维,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字词(“参加化学反应”和“质量总和”等)的理解和认识。
㈢总结、扩展
1、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研究不同化学反应,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定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㈣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ξ5.1 质量守恒定律㈠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空气》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
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一、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汞、红磷)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3、实验成功的关键:(1)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燃烧作上述实验
1(2)进入瓶中谁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是
①红磷量不足 ②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未冷却至室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观察图片表格、讨论交流,归纳空气的主要用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学习方法:阅读讨论,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意图
引入:空气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而且还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提出问题1】氧气具有哪些用途?
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汇报交流,归纳出氧气的用途 学会从图片中挖掘信息,培养自学能力 【阶段小结 提出问题2】
引导学生讨论教科书的一组讨论题,分别总结出氮气的相关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
分组讨论,温故知新,学会对同一现象,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阶段小结 提出问题3】 氮气有哪些用途呢?
阅读教材,分析可能具有什么性质。暗示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讨论稀有气体的用途
两人一组对决,记忆、互查三种物质用途的掌握情况。及时记忆落实
投影展示图,请同学们说说由这幅图,你获取了哪些信息?由此想到了什么? 畅说欲言。提高识图能力 组织讨论:
1、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分组讨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意识 归纳空气污染源、污染物、防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