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林中心小学棋类特色教育三年计划大全
梅林中心小学棋类特色教育三年计划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做好做实特色学校工作,结合我校棋类特色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三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我校多年来秉承“体验学习魅力,共享成长快乐”的办学理念,坚持“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团队成长,文化塑人”的办学特色,紧紧围绕“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舒心,让社会称心,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针对学校实际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确立了明确的办学思想:以象棋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从象棋哲理中提炼出 “走好每一步”的核心价值理念,确立走创建棋类特色学校发展之路。通过棋类特色学校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健康快乐,睿智奋进”的校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风,“爱学、乐学、会学、博学”的学风。学校在注重象棋特色创建的同时,也希望将围棋与国际象棋融合到学校的特色创建中来。结合象棋特色创建经验,开创性的开展围棋与国际象棋教育,让“三棋”教育在我校能真正的扎根生长,使我校特色创建活动氛围更浓重、厚实。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做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了解中国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2.继续做好象棋普及工作,同时提高棋艺水平。
3.结合象棋特色创建经验,让部分学生初步认识、掌握围棋技巧。4.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主要工作:
(一)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象棋文化氛围
及时更换“棋园”和“棋廊”中的内容;各班在学习园地及每期板报中张贴、刊出关于棋类的内容;进一步布置、利用好棋室,以此来不断地吸引学生关心,参与象棋活动,同时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象棋文化的内涵。
(二)开展各类活动,激活象棋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把象棋教学与竞赛活动结合起来,每学期定期举行全校性的象棋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提高教师、学生的棋艺与实战能力。每年举办象棋文化周,继续丰富充实文化周的活动内容,让文化周成为象棋特色创建中对外交流的平台。
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象棋友谊赛”,增强棋手的实战能力。学校每年组织参加县、市、省的小学生象棋比赛。
(三)加强领导工作,调整教练班子
第一,调整学校象棋特色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选派一名中层具体负责,不定期召开校园文化特色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检查和督促每个阶段的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修订阶段目标和工作措施,确保校园文化特色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根据现在学校教师象棋水平,外骋县或市的象棋高手来校进行专门的辅导,提高象棋教师的象棋水平。安排体育组老师具体负责象棋特色工作,组建有一定基础的教师组成兼职教练员队伍。
第三,充分发挥教练员的指导作用,让每个教练员承担一到两个办公室教师的象棋指导任务,使梅林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会下象棋,而且棋艺要稳步提高。
(四)抓好课堂教学,实现普及提高
充分利用好每班每周的一节象棋课时间以及周四大课间时间和周三、周四下午兴趣活动时间,做到既有普及又有提高。
首先,安排学校外骋的象棋大师,担任象棋课务,充分利用我校自编教材,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象棋课。通过一年级班主任培训及课堂教学,使新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人人学会下象棋;
第二,定期举行班级内的象棋比赛,对每班的男、女前三名学生进行张榜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棋的兴趣。
第三,每个班级内布置一张象棋比赛排行榜,使每个学生的积分和等级一目了然,从而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仅促使学生喜欢下棋,而且引发学生钻研棋艺。
第四,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年级象棋比赛,每个年级获得男女队总分第一名的班级,可获得“象棋比赛年级第一名”流动红旗奖,与班主任考核挂钩。
(五)抓好校队建设,提升校队实力
校队是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队伍,是学校棋类水平的代表,因此抓好校队的建设,提高校队象棋水平,是反映学校象棋文化特色和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关键。
从每个班级选拨出品行良好、喜欢下棋、性格稳重、作风顽强、思维严谨、有一定象棋基础的学生吸收进校队,让他们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校代表队每周安排二节训练课,每次训练一小时左右。凡是有学生在校队的班主任,应服从学校的安排,及时督促队员准时到指定地点参加培训。双休日、节假日,鼓励学生上网下象棋,家中有电脑的学生,常常在电脑上对弈。
外骋象棋大师为我校校队的教练员,专门负责校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六)抓好教练培训,提高教练水平
教练是象棋课程的专门教师,同时也担任着全校教师的象棋指导工作,教练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校象棋普及的水平。因此,提高教练员本身的象棋水平,至关重要。
第一,外骋象棋大师(教练员)来校进行专门的辅导,提高教练员的象棋水平。
第二,每学期组织一次教练员和社会上的象棋爱好者的友谊比赛,一方面有益于教练员的提高,另一方面让社会了解和支持我校的特色建设。
(七)筹建“梅小棋苑俱乐部”,向社会打开特色建设窗口
根据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点,筹建“梅小棋苑俱乐部”。主阵地在教工活动阅览室,次阵地在校园内各个棋点。俱乐部的筹建工作由校长亲自抓,由特色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运作,俱乐部的职能是吸引家长及其象棋爱好者到俱乐部来下棋,以此营造一种象棋文化氛围,营造一种“梅小象棋文化”。
俱乐部部成立后,要以“梅小棋苑俱乐部”为名,组织学生、教师、家长及象棋爱好者进行各类比赛,切磋和提高棋艺,扩大知名度,促进我校的特色建设全面发展。
以象棋为载体,抓特色,促素质发展,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象棋教育的辐射作用。学校利用家长会、班主任家访等一些方法,宣传和动员学生家长参与象棋教学之中,共铸特色,形式基地。
(八)整编、丰富象棋校本教材
我校现有《我爱象棋》基础篇和提高篇,共三册。但使用下来,针对性、实用性等还有待加强。所以我们主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和改编。一、二年级为《我爱象棋》基础篇1。主要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棋子的走法和吃子的方法”、“胜负和的判定”、“对局规则”“棋子的价值”等等以及浅显的中国象棋与文化和象棋小故事等。三、四年级为《我爱象棋》基础篇2.主要内容为简单的杀招,通过杀招包含的哲理,告诉做人处事的道理等。五、六年级为《我爱象棋》提高篇。主要内容为残局等的讲解及残局中包含的哲理,告诉做人处事的道理。
同时根据各个年级段编写象棋练习册,在于提高学生棋艺的提高。
四、阶段发展目标与措施
第一阶段
完成时间:2013年9月 — 2014年8月
(一)目标
1、继续开展象棋特色教学为抓手的特色活动
2、结合象棋特色创建经验,让部分学生初步认识、掌握围棋技巧。
(二)策略
1、教师培训
通过象棋大师的授课,掌握下棋的基本走法,指导棋类教学的方法,使教师有兴趣、有能力开展棋类教学工作。
2、家长宣传
筹建“梅小棋苑俱乐部”,了解学校开展棋类活动的目的、意义,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3、收集整理《我爱象棋》校本教材不足之处
4、调整棋类领导工作小组,将围棋学习落实到人
(三)措施
1、调整学校棋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象棋和围棋负责人
2、确立创特色的办学思想和目标,建立相关制度。
3、继续使用《我爱象棋》校本教材,通过课堂教学收集整编意见
4、邀请象棋大师作为我校棋类教学的专职教师,为教师培训,为学生上课。
5、选派有思想、有责任、愿意且爱好下棋的教师外出参加棋类知识培训,进行传帮带。
6、童心花园电视台每周宣传棋类知识,让老师、学生、家庭、社区知道、了解我校特色。
7、举办中国象棋比赛。第二阶段
完成时间:2014年9月— 2015年8月
(一)目标
1、进一步扩编校本教材内容、优化评价细则
2、大力开展各项棋类活动
3、学生道德品质良好,呈现出一定教养,懂文明讲礼貌。
4、进一步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彰显特色。
(二)策略
1、完成《我爱象棋》基础篇、提高篇的编写
2、在象棋文化周的开展基础上,开展两棋文化周
3、通过教师、学生、家长收集教棋、学棋等心得。
(三)措施
1、根据整编意见,对《我爱象棋》校本教材进行修订,使其更符合各个年级段的教学。
2、在开展象棋活动的同时,也开展学校围棋竞赛。
3、在棋类活动中,让教师、学生、家长有感有悟,把文章整理成册,印发学习。
第三阶段
完成时间:2015年9月—2016年8月
(一)目标
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断深化,积淀学校深厚的文化,形成优秀的文化传统。
(二)策略
1、继续开展棋类特色教育
2、总结三年的特色教育工作经验
(三)措施
1、继续完善两棋文化周的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棋类比赛。
3、加大校园环境建设。
六、保障措施
1、制定长远规划,建立相应的制度。
2、成立领导组、专家指导组,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3、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开展活动
4、对教师进行不断深入的培训。
5、以课题研究带动 和促进特色的形成与深化。
6、和棋院积极联手,在师资和棋手发展得到支持。
梅林中心小学 2013年8月
第二篇:棋类特色教学解说词
南苑小学棋类特色校园表演解说词
芳菲彩蝶六月天,无边春色满人间,现在上场表演的是酒泉市南苑小学棋类特色教学校园舞蹈队。秉承打造阳光南苑,共享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南苑小学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宗旨,传承国粹,大展棋艺,让棋类教学进课堂,让棋道精神滋养学生心灵。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创建特色学校,打造教学精品”为目标,以追求“学校内涵发展,师生和谐成长”为宗旨,确立围棋教学为办学特色,提出“以棋培德、以棋促智、以棋冶情、以棋养性”的学校棋文化建设构想,引领学生充分认识丰富多彩的棋类世界,将棋文化教育与学生学习、学会做人等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品位。为此,我校确定了将中国象棋与围棋教学作为我们的学校特色,以棋类为载体达到培智育人的目的,把学校特色建设与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有机结合,让棋类文化升华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一种人生境界,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看吧,那一颗颗飞旋的棋子,以黑白的简约色彩舞动着缜密的思维世界,那一颗颗欲走还停的棋子,折射出无穷而深邃的思想火花,一阵激烈的鼓点,仿佛棋手们举一子而重千钧的内心波澜;一曲轻柔的乐声,似乎诉说着高山流水般棋逢对手的内心喜悦。棋阵变幻莫测,黑白交相辉映,棋动而心静,五指掌乾坤,更有那不见硝烟的古战场,运筹帷幄的锦囊计,一把把小伞做千军,楚河汉界心无间,一步关生死,两军拼智慧,倏忽间柳暗花明,无意中山穷水尽,棋艺的内涵博大精深,它可以让浮躁的心灵归于淡定,可以让思想的魔方更见深度,它可以使浅薄的逐利变得雅致脱俗,它可以使贫瘠苍白的内心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给孩子们的是一盘棋,但收获的是一种气质和精神;我们给孩子们的是一盘棋,得到的却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一个丰富深邃的世界。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第三篇:棋类特色介绍
建设棋类文化打造特色学校
新民六街小学建于1949年,是广州市海珠区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2003年9月与原革新路小学合并,办学条件在资源整合中得到了有效提升。学校现分为两个校区,共有14个教学班,学生527人,教职工31人,专任教师29人。校园占地2485平方米,建筑面积3937平方米,设有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电脑教室、科学室、图书室、棋艺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学校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广州市绿色学校、海珠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先进单位、海珠区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百家先进读报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学校从2003年起开始棋类兴趣班,2009年起在一、二年级地方课程中开设每班每周一课时的棋类教学课,做到课程落实、时间落实、教材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参与面达100%,现在校学生全部进行过棋类普及教育。三年级以上学生 组建校运动队,每周两次集训时间,做到训练经常化、制度化,保证每次
1.5小时的训练时间。2010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的全校性“棋王争霸赛”,邀请海珠棋院的专业裁判负责组织比赛,以专业比赛要求打造比赛。
2013年,以“团结•守纪•勤学•进取”为校训,以教学质量为龙头,并且以围绕“品棋正德”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开展学校领导“品 1
棋明德”,教师“品棋养德”,学生“品棋取德”,家长“品棋促德”为翼的特色学校构建工作。学校围绕特色建设目标,创设校园环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初步形成独特鲜明的、与特色相匹配的校园文化。如北校操场假山上有篆书印章——棋乐无穷;北校区消防梯各楼层有“仁、义、智、勇、信”的宣传标语,教育学生要讲“仁爱、有义、机智、刚毅、守信”,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学生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南校区各楼层的围棋术语都在引导学生“下棋如做人,棋品即人品”。班班设立“棋艺台”,培养师生对棋类活动的浓厚兴趣。学校建成了棋艺训练室1个,每班配备象棋、围棋,鼓励学生课间课外经常性下棋。这些训练设施简朴实用,为棋类活动的普及与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学校的棋类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兴趣、开发智力、提高素质为目的,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特色建设中,提出了“人人会下棋”的目标,引领学生充分认识丰富多彩的棋类世界,将棋文化教育与学生学习、学会做人教育等相结合,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完善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逐步将我校打造成具有“内涵化、正气化、科学化、特色化”的棋类特色示范小学。
第四篇:闵集中心小学特色教育工作总结2011
闵集中心小学特色教育工作总结
(2010-2011学)
我校是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书法教育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学习和研究,确定了坚持写字教育,深化学校特色的工作思路,把写好规范字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来全面开展“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写字教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发展思路 加强领导。
课改工作为学校实施写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素质教育的提出又为学校这一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来看,写字教育可以作为我校的一个抓手并予以突破。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写字教育的领导与管理。精心设计学期各项写字教育活动,探讨写字教学实施情况,对在书法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并作出调整意见,促进学校写字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水平。
学校要搞好书法教育,师资问题最重要,只有老师们的意识和水平上去了,学校的书法特色教育才能上去。因此,一开学,学校就抓师资的培训,通过视频优质课培训别开生面的写字观摩课为全体老师指明了写字课的方向。在教师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舆论和氛围。同时,在全校欣起了人人练毛笔字的热潮。每学期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师书法才艺大比拼,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老师们通过报刊、杂志、字帖、光盘等渠道,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书法修养。
三、营造育人环境,创设氛围。
在实施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不断加强了育人环境的建设,营造起了良好的书法艺术学习氛围,推动着写字教学的深入发展。在学校围墙的四周,教学楼的墙壁介绍和展示了书法家及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台展示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各班教室的外墙展出学生平时练习的作业,定期更换。六一节展出了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作品和作业的展示,让师生们都能相互比较,提高练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在学生中成立了学生书法爱好协会。带领大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勤于练习,提高书写水平,努力成为学校书法特长生。如今,整个校园散发着无形的教育色彩,使校园呈现出翰墨飘香的氛围。
四、开展书法实验,加强管理。
写字教学作为我校的特色教育,同时又成为了我校的一个薄弱教学项目,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书法特色教育的力度,我们全校1—5年级均开设书法课,每周各年级都有写字课,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一,二年级为硬笔,四至五年级为毛笔书法。为加强管理,校领导对书法课进行检查,了解老师的到位情况,上课情况,并要求老师提高教学效率,加强笔画和结构的指导,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批阅、点评。每月在教室外墙展出一次。加强班与班之间的竞争。有效提高了写字课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写字水平普遍提高,尤其是五年级,进步很大。
五、参与多种活动,喜结硕果
为培养一大批书法特长生和书法爱好者,学校积极为他们铺设平台。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校先后举行庆“元旦”,“六一”书法比赛,学生的书法表演赢得了好评。学校还积极鼓励部分优秀学生创作精品参加县第四届校园文化节展览。
当然,书法特色教育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将不断完善,让我校的书法教育更上一层楼。
2011年6月
闵集中心小学
第五篇:下浒中心小学学校特色教育
下浒中心小学学校特色教育工作总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特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挖掘特色教育的潜力,尽力拓展特色教育的空间和方式,面向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常年训练,形成特色。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各校均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特殊教育的实施方案,严格按方案进行落实。最具特色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如中心校的校本课程《海带与生活》,三洲小学的校本课程《剪纸》等,已形成特色与规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对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县教育局、进修校的统一部署,以及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且能按方案紧抓落实。几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自主创新全员参与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
1、课程管理的多元观
传统的课程管理,其过于集中的状况,在学校和教师心目中根植了课程一元管理的意识基础。这一状况,毫无疑义地否决了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校和教师定位在遵循、执行的固 点上,因而形成了教师固守知识、固守学科、固守教材、固守课程的保守态度,使课程的内容、形态、结构相对静止和封闭。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机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变学校、教师、学生对课程的适应为课程对学校、教师、学生的适应。这一转变,更多地赋予了学校、教师、学生在课程开发方面的权利。“我们的课程”这一全新观念,使教师敢于去讨论、触及与开发校本课程———这是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培训进行理念熏陶,实施策略的首要前提。
2、开发主体的自主与创新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更多地表现为教师,我们的教师勇敢地承担起课程开发的重任。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教师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即学校如何安排就怎样实施,甚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一直都应是学校的任务,认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针对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诸多教师的这些认识,我们首先给教师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即放手让老师去做、去选择,不过多地限制教师的开发行为,甚至在最初阶段大胆地保持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并且主动地与学校教研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诸多问题,从而形成校本课程开发下教师行为的自主管理、自主调控、自主激励、自主评价———我们认为,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
有了自主,更重要是创新。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极富生命活力的创造过程,它要求我们去审视、批判与挑战传统的课程。我们要求教师:要有砸锅卖钱的勇气,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要有求 异创新的胆略,要有“我行我素”的个性。先“破”后“立”,这样才可能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开发出来的课程才会是丰富的、鲜活的。
3、参与群体的全员观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应是一个群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树立群体参与的全员观,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教研员广泛参与。因为我们的课程培养的就是具备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站在这一视点上的课程才具备社会性、多元化与适应性。特别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其地方特色、区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等等都要求用专家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课程。在家长这一层面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儿童观及社会认识,或者说很多的家长因其本身知识、情感、态度的构建对我们的课程可能提出很多深刻的意见和宝贵的建议。再者,家长对孩子的个性、思想的了解有其独到的一面,他们可能比我们的教师在某些方面更熟知孩子适合怎样的课程,需要怎样的课程。至于学生,他们本身的个体愿望与素质需求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让主体全员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群体,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4、教师的角色转变与专业化发展
我们的教师有了意识形态上的认识,还得有素质上的提升,即行为的施行必须有专业素质的保障。我们强调:教师要努力地成为“反思的实践者”,要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成为能融通和组合各种教育要素的开放型的教师,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自觉践行的习惯和品质。我们强调角色的转换,要将教师内化 的观念表现为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行为,强调专业化发展,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用专业的素养去实践。这些不仅是认识层面的,而更多的应是行为层面的,它的实现既是我们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不竭动力。
二、关注资动态生成,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1、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师生即课程的课程资源观
陶行知先生多年前就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我们教育教师树立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观:我们的社会,其人文精神、生存环境、物质进步、群体交际等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课程。再看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中的任何一项生活体验无不影响学生态度、情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将这些现为“隐性课程”看待,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将其列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显性课程之列。也就是说,我们要将某些直接经验列入我们的课程资源,让其与学生的间接经验进行合理的碰撞与交汇,从而达到促成学生成长的目的。
我们的校本课程,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更多地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便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与思维,进行各方面的价值判断与知识内化。同时这一过程又是多变的、随机的,呈现给学生 的是学生所需求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自主筛选、甄别的有个体价值的过程。我们根据调查问卷,通过校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的内容以海报的形式向全体学生公示,我们认为只有来源于社会及生活的课程资源才是丰富多彩 的。另外,学生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庞大的课程资源库。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讨论,有利于表达自身的期望、需求和兴趣;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课程的选择与开发;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有利于提供有关的反馈信息。、动态生成的课程开发观
课程不能等同于教材。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只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它是静止的参照物。但课程就完全不一样,它绝不是在事先拟好的图表中填充相应的案例,而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资源,灵性进发,也就是说它可能是随时发现、随时选择、随时使用的一个动态生成的学习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因体验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多角度、多视点的,他们可能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不同体验,也可能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缺失。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既重视到这些差异,也认同了它的存在,这一过程又是愉悦的、和谐的,它因师生、生生的互动而充满要彩。
三、改革重组,整合拓展,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探寻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具体做法、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确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资源包括地域、地理优势资源和学校教师资源。如前几年中心主校就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资源,技能科的专业教师多,开发了语音、声乐、舞蹈、书法、篮球等选修科目;同时,结合70周年校庆契机,开设乡情与校史的必修科。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中心校开发《海带与生活》这门课程的做法:
首先是自主开发设臵《海带与生活》校本课程,在迷茫中探索,在研究中尝试,在挫折中生成,不断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父母,爱劳动。终于形成了初步的成果,加深了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理解。为确实做好下阶段的工作,现将近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与乡土结缘,开发校本特色。
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着一个这样突出问题,许多学生都好逸恶劳、鄙视父母、厌弃农村。如果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那么广大农村的明天还期待谁来建设呢?我们只有培养出胸怀大志,却又不忘桑梓之情的时代新人,广大农村的明天才有希望。下浒是我国南方最早海带引种基地,目前是我县最大的海带养殖地。整个镇产值上亿元。中心校着眼于这一镇情,克服了重重困难,开发了以“爱家乡、爱父母、爱劳动”为主题的《海带与生活》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实施后,学生在劳动实践、知识讲座、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义工服务、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举办了“海带与生活”知识讲座,“爱我家乡”银河之星演讲赛。孕育他们热爱家乡,体恤父母,喜爱劳动的美好情感,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新课程理念大力倡导下的校本课程开发。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必将结束以大校、名校“一支独秀”的局面,迎来城乡学校“万紫千红”的灿烂一天。
二、学校领导的重视,大力扶持。
我校领导班子,通过学习形成共识,结合我校实际资源优势确定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倡导人文精神和赏识教育。”的办学 目标,创办学校特色为突破口选择了开发以《海带与生活》课程为试点,启动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工程。为了能够顺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校领导班子大力支持,并取得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支持,为做好此项工作多次组织教师学习讨论、研究,明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和认识及开发的前景并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工作,最后达成一致共识。
三、加强过程管理,落实开发实施校本课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安排课时,将课时纳入课程计划中,保证课本课程活动开展。每学期每周都安排了相关的学习内容,分别介绍了海带食疗方法,养殖信息,海带情缘,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知识及信息。校长和主任亲自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广泛征集班主任、学生对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反馈以确保课程不流于形式真正受到学生欢迎,为发展他们的个性起到作用,经过近几年的试点,教材<<海带与生活>>初步成稿,并完善了校本课的评价标准,实施纲要,正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结果此校本教材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三洲小学的《剪纸》这门校本课课程开发的做法为:
一、加强领导,把剪纸教育落实在学校的制度中
从创建剪纸特色起步开始,一路顺利走来,首先是因为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由校长直接领导,组织部署,下达计划,具体指导,贯彻实施,真正把剪纸特色教学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学校制定了有关剪纸特色教育的活动计划,确定了“传承、创新”四字教学目标(即继承发展剪纸这一传统文化的薪火,培养孩子 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耐心,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由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负责每周剪纸校本课,兴趣指导教师负责周三下午剪纸兴趣课,指导教师有完备的教学活动情况记载。定期有作品,建立出评价等制度。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兴趣小组剪纸特色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两年多来收集和编辑一些有关剪纸的知识材料和教师教学设计,投入使用,取得理想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高剪纸教学水平
因为学校校型小,教师数少,专业知识缺乏,为了使学校的剪纸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收集了大量有关剪纸的知识材料,纹样的图库资料;作品的复印资料等等;这极大方便了师生的搜寻与学习。设立剪纸教室,为全校师生提供活动场地。学校剪纸教室、走廊、班级等地都张贴剪纸作品,整个校园有一种浓厚的剪纸氛围。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传承剪纸文化
开设剪纸兴趣小组校本课程,由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向本班学生进行教学,保证全校3—6年级学生的参与。使大多数学生都能随手剪出一件作品。开展剪纸兴趣活动,对一些剪纸爱好者加强训练,有些学生已参加一年多的剪纸培训,剪纸功底十分扎实并已经初步具有剪纸创作能力。制订各年级剪纸目标,有系统、有目标地进行教学。平时多做剪纸练习,教师及时讲解。在每班开设一面剪纸墙,定期更换,给学生展示的平台。为充分发掘其内涵,将剪纸与学科教学、“四好”教育,等有机思想教育相结合。
四、扎实有效开展活动,提高剪纸活动的影响力 学校继续以“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引领以班级校本课程为普及,形成良好的剪纸氛围条件,以“传承、创新”作为特色目标使剪纸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起来。
两年多来,学校积极组织了几次教大规模的剪纸创作比赛和展览,如:“鼠年庆奥运、水浒英雄,我心中的蝴蝶”等。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健全和完善剪纸规划,充分挖掘剪纸校本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积极输出建设成果。让剪纸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在学生心中扎根,使剪纸后继有人,把剪纸这一特色做得更实、更亮。
成绩属于过去,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需继续。我们将披荆斩棘、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更好的成绩。
下浒中心小学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