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语文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不能靠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创造性。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浅谈如下。
首先,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坚定的。新课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而且还要更加广泛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面临这些挑战,我们教师怎么办,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需要呢?唯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发掘新课程的潜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追求语文的艺术性,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是由语文教学本身的艺术性决定的。我们知道,任何艺术都是依赖于创造主体的生命激情,人格魅力并使用技巧来表现的,语文教学也具有艺术性,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追求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以外,我们还要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要用动态的语言激活课程中的静态资源,让活化了的作者的生命力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飞扬着作者的灵性在教师艺术地引导下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觉作者的脉搏的跳动。这样就使的我们的教学真正在训练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人格,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那么,我们教师怎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呢?
我认为:教学艺术性体现在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中,将教师,教材,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意识生动地组织在一起。
第一,精心打造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使课堂教学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和谐共振,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感染力。我们的教学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演示。开讲激趣。如同电影的开篇,一开始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与课文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渲染气氛,或直观道具,或风光导游,或描绘精彩场面,或让学生自述体验等。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这是一节课的开端。随后,我们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精心选择能突破阅读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反复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把握主旨,品味语言,弄清写作技巧。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魅力参与其中,或用微笑表示肯定,或以简洁的语言点拨启发,或用热情的表扬及时鼓励,或用委婉的疑问促进深入思考。这时充分展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时候。这是一堂课的发展。此时,教师应该抓住“动情点”进行尽情的渲染或是艺术的再加工,让课堂进入高潮。随后,教师不能让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停滞不前,而要进一步向课外延伸,纵深拓展课堂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
第二,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课堂语言。我们知道,课堂上声音传播信息的数量和速度是任何一种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以提高学生感受文本的能力,增强学生用运语言的操作能力和灵活性,达到词能达意的功效。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追求语言的意美,形美,音美。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的态势语言,因为它是我们教师的思想观点,知识储备,教学技巧,个人修养,心理素质综合表现,给学生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感受,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作用。教师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学的艺术性。
第三,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的独具匠心的板书上。我们常说,文章有“文眼”,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然是个过程,是一种艺术,也有“课眼”之说,他要用最简明扼要的形态提炼出最大的教学容量和复杂的教学思维流程,这是教师运用创造力以简驭繁的用武之地:或以凝练的字词概括内容,或以图析文,或多媒体形象再现精髓,总之,新鲜活泼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视觉带来审美愉快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总而言之,我们在课改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性,真正达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情感与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二篇: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作者:武汉市新洲区实验中学 陈建华 来源: 上传时间:2004-08-03 19:10:52 点击:1300
语文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不能靠的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创造性。
首先,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决定的。新课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我们广大教师的角色能否适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权威者转向平等者,这样使得我们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而且还要更加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面临这些挑战,我们教师怎么办,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须要呢?笔者认为:唯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发挖新课程的潜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语文的艺术性,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是由语文教学本身的艺术性决定的。我们知道,任何艺术由是依赖于创造主体的生命激情、人格魁力并使用技巧来表现的,语文教学也具有艺术性,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追求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以外,我们还要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要用动态的语言激活课程中的静态资源,让活化了的作者的生命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飞杨着作者的灵性在教师艺术地引导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觉作者的脉搏的跳动。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教学真正在训练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人格,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因为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教学的程序化,教学方式的模式化,就会勿视学生的灵性,窒息教学资源的生命力,这样的教学怎么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呢?
那么,我们教师怎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呢?
笔者认为:教学艺术性体现在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中,将教师、教材、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意识生动地组织在一起。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一味以地抄袭别人的备课,不能盲目要沿用别人的教学模式,他山之石难攻我教学之玉,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独出心裁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学艺术的蓬勃的生命力在于教师创造性地驾驭整个教学进程。
首先,精心打造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使课堂教学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各谐共振,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感染力。我们知道,任何事件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语文教学也是一样,因为它是件发生在教室里的、时间为45分钟的事件,所以它自然有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个完整性。我们的教学的艺术性,在于如何处理这几个环节。所以,针对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演示。开讲激趣。如同电影的开篇,一开始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与课文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渲染气氛、或直观道具、或风光导游、或描绘精彩场面、或让学生自述体验等等。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这是一节课的开端。随后,我们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精心选择能突破阅读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反复感识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把握主旨,品味语言,弄清写作技法。教师在这个过程是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于者牵引课堂思维流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对文本活化的再现或质疑,在对话、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此时要用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魅力参于其中,或用微笑表示肯定,或以简洁的语言点拨启发,或用热情的表扬及时鼓励,或用委婉的疑问促进深入思考。这是充分展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时候。这是一堂课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审美的愉快,好的课堂效果是给学生创造高昂的美感体验,以便于学生在心灵豁然开朗之时,对课本有种入木三分的印象,产生久久难忘的情感。此时,教师应该抓住“动情点”进行尽情的渲染或是艺术的再加工,让课堂进行高潮。随后,教师不能让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停滞不前,而要进一步向课外沿伸,纵深拓展课堂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
其次,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课堂语言。我们知道,课堂上声音传播信息的数量和速度是任何一种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以提高学生感受文本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操作能力和灵活性,达到词能达意的功效。我们在教学整个过程中,不可能把教学中出现的每个问题都设计好了,在新课改的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我们教师就要运用灵活的语言,准确而有感情地表达有分寸的意思,让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追求语言的意美、形美、音美。教师的口语要有情感性,让“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诗情画意,或幽默风趣„„。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的态势语言,因为它是我们教师的思想观点、知识储备、教学技巧、个人修养、心理素质综合表现,给学生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感受,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作用。教师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学的艺术性。
最后,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的独具匠心的板书上。我们常说,文章有“文眼”,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然是个过程,是一种艺术,也有“课眼”之说,它要用最简明扼要的形态提炼出最大的教学容量和复杂教学思维流程,这是教师运用创造力以简驭繁的用武之地:或以凝炼的字、词概括内容,或以图析文,或多媒体形象再现精髓„„总之,新鲜活泼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视觉带来审美愉快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总之,我们在新课改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性,真正达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在于责任担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党和群众带来新变化新气象。问题导向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活动成果不断以建章立制固定下来。着眼长远,推动活动成果更加常态、长效,既要注重制度制定,更要注重制度执行。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党有严明纪律,高度重视制度执行的光荣传统。在处理党和群众关系方面生动体现了这一点。党的群众路线体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诸多具体制度中,更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保持生命力。1927年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凝聚党和群众血肉联系,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干部带头模范执行,群众积极拥护。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进驻上海,同样严格执行政策纪律,露宿街头,不进民房,谢绝馈赠,保护外侨。新中国成立之后,“酸菜里出政治”、“苹果里出精神”等佳话不胜枚举。依靠优良的制度执行力,党的群众路线代代传承,并得到丰富发展。
与早期革命年代制度建设的要求和环境相比,现在已大有不同。制度体系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比较健全,全面深化改 革是主要任务。体制机制改革面临许多“硬骨头”,必须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切实在制度建设的细节上下功夫。制度制定出来,并不等于自然运行、自然有效。古语云:“徒法不能自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更难于法之必行”。制度出台后无法执行或不能充分执行的状况并不鲜见。阻滞制度执行的原因,归结起来有制度本身不完善不科学的原因,也有制度执行者主观方面的问题,这些致使一些制度执行效果昙花一现。制度制定得不到贯彻执行,建章立制本身也沦为“形式主义”。
好制度是切实执行制度的前提。增强制度执行力,必须解决“无制度可用、制度不管用、制度不好用”的问题。中央要求要把建章立制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把活动成果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对各类制度进行全面认真梳理,该健全的健全,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订的修订,该废止的废止。特别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建设,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具体尖锐,为此,要着力推动制度更加务实管用、简便易行。不能从制度空白走向制度冲突,不能从过于笼统走向过于繁琐。充分考虑制度的科学性、耦合性、衔接性,注重研究制定建设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如刘云山同志指出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防止过犹不及,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将其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来考虑,防止以偏概全,简单 化”。
制度执行的实质是落实到位,真抓实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做选择。要求做到的,坚决执行;令行禁止的,坚决不做;灵活把握的,从实际出发。当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其中透射的作风问题
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过去在这个问题上多次风来风往,故态复萌、卷土重来,甚至反弹更烈。要防止一阵风、走过场,必须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敢于担当,制度目前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不能“法不责众”。要营造尊重制度、遵守制度的社会氛围,强化干部群众的契约意识、法治思维,提高遵守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
监督机制是制度执行重要保障。从严要求,强化监督问责、突出制度约束力是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仅围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央就确定了“1+20”制度建设框架,预算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方面一系列制度在监督问责的压力下,得到较好贯彻执行。但一些制度有“规范性规定”,无“禁止性规定”;有“禁止条文”,又无“问责机制”;有“问责机制”,又不“追究责任”,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提高制度执行力,要有禁止性、惩戒性规定,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追究责任要把握责任关联,注重责任区别,突出严肃严格,让责任追究的效果不仅局限于整 肃具体事、具体人,也要着力凸显警示效应,瞄准问题的深层原因,推动制度建设进一步科学化。
制度成果承载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成效。有优良的制度执行力保驾护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活动成效就能固定下来,沉淀下来,在干部群众中生根发芽,繁茂生长,保持生命力。这样,制度成果也会不断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
第四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规章制度是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依据,是完成各项任务,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重点强调:“再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也会形同虚设。”在本次讲话中“制度”一词被提到30多次,其中“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力”等概念都反复被提及。可以说,关于制度的执行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企业管理中,制度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枝叶,执行力就是大树的根。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如果根系不够茁壮,枝叶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甚至衰落。要想让枝叶茂盛,就要看制度的执行是否真的“落地”了。如果制度只是摆设,那么其他管理就很难真正推行到位,企业的发展进步也就失去了动力源。
一句话——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今年以来,我们大隆矿针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相继制定下发了《2011年安全管理制度、办法、规定》和《质量标准化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坚持执行科室包队、干部走动式管理、诚信考核和安全付费等制度。通过大力开展学习韩连成等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积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开展安全拓展培训等手段,进一步拓宽了安全管理思路。管理体系的完善,促使全矿上下呈现出人心思进,勤于奉献,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各项工作稳步 推进,全年工作胜利在望。所有的成绩都凝聚着大隆人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与决心。可以说,今天的可喜局面来之不易。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截止目前,我们的安全管理并未达到理想的程度,个别单位对上级安全指示、指令、要求、规定传达贯彻不到位,执行制度不彻底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职工不能及时领会了解上级的精神,不能按照上级要求正确地执行。有一些单位和个人连“全国百日安全活动”和决战四季度大讨论主题的内容是什么都不清楚。据安监部门统计,我矿每一周发生的职工直接“三违”都在百人以上,有时甚至达到200人次以上。尤其是在前一阶段我矿还出现了保安区职工袁福贵吊装铁管轧伤脚面,运输区职工张绍海陷入井下排水井造成重伤的安全事故。这些问题的发生凸显出在少数基层单位及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制度的约束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弱化了制度的执行力与有效性。目前,我矿决战四季度的各项工作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进一步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各级管理人员更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造成执行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思想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高高在上,只想当官,不想做事,不但没有给下属起到表率作用,自己却成了反面教材。有的只考虑自 己和小团体的利益,对上级的决策和部署,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拖着不办;有的不去用心领会上级的精神,马虎应付;有的不愿深入现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夸夸其谈、做表面文章,对矿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墙化”而不去强化;有的固步自封,制度长期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一条规章,数年不变,许多制度执行的条件已经与现状不符,甚至为安全工作留下了“病根”,但却照施不误;有的工作动机不纯,搞急功近利,一讲到工作的落实,就想着出政绩,沽名钓誉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增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发挥制度在安全生产中的保驾护航作用,就必须强化“五性”:
强化严密性。少数单位对建立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可有可无的思想,对建立制度漫不经心,上级有要求、有检查时,就随意写几条应付差事,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真空、盲区和漏洞。
强化操作性。有的单位制度建立了很多,可谓面面俱到,但对于与实际工作不相符的地方不去认真调研,没有提出谁来管,怎样管,管到什么程度,怎么兑现问责,操作起来弹性大,难以掌握。
强化针对性。全矿长曾经强调:“无论哪个系统制定的规程措施必须要有针对性,管用、好用,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有些单位走捷径,图省事,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组织几个人原本照 抄,把别人的东西改头换面作为自己的制度,造成了制度的不对症,不实用。
强化公平性。有的监督部门执行规章制度只对下不对上,只对职工不对干部,把制度变成了悬在职工头上的大棒,作为处罚基层单位和职工的工具,而单位主要责任人却游离于制度之外,不能做到人人受约束,个个守规矩,缺少领导者带头遵守的示范力,对下不具有权威性,因而也就弱化了制度的执行力。
强化执行性。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好人主义思想,在制度执行中畏首畏尾,怕得罪人,腰杆不硬,底气不足,遇到问题绕道走,不敢严格要求,不敢顶真碰硬,对安全工作中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圆滑哲学,避重就轻,使制度成为画在纸上的老虎,有虚名没有威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实践证明,一个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队伍的工作执行力。要想打造出一支“作风硬,效率高,打得赢,叫得响”的工作队伍,就必须保证执行制度要客观公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落实制度要严格,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切实增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提高执行力,必须切实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及时受到查处。我们一定要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只要触犯了制度,都必 须依规依法严肃处理,不允许有丝毫的漏洞,决不姑息迁就。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抓手,深入推进企业的管理文化建设。
决战四季度,矿属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矿长提出的“稳定心态、控制节奏、按规操作、确保安全”的十六字工作要求和1号令中关于设立决战四季度“安全红线”的有关管理规定。这是我矿近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把工程质量关,狠抓安全不松劲。切实做到“小心、用心、尽心”,各负其责,稳中求稳。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文件精神,严格执行班前培训和班中考核制度,使每一位员工切实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危险点,掌握本专业、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效防范人身事故、人为责任事故和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圆满收尾,为明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坚决打赢四季度安全攻坚战。赢在稳定,赢在信心,赢在执行!
大隆矿党委宣传部
2011-11-14
第五篇:内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谈工作中的“执行文化”
大江东流,日月交替,万物生生不息,用规则演绎着生命的轨迹。火车之所以能奔驰千里,是因为它有两条精准平衡的铁轨;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于手中的丝线;宇宙间无数颗恒星亘古不变的灿烂,是因为它们都运行于自己的轨道。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铁的纪律,而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
邓小平曾经说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无法做事。”由此可见制度的重要性。遵章守纪不是为了约束你我,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对于银行来说,本身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这样一来,内控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然而,我们仍然看到不断有案件,发生在拥有相对完善制度的银行业,这说明,我们并不是“无章可依”,而是未能做到“有章必依”。其根本原因就是制度执行力的缺失。现在的企业都讲究一个“企业文化”,那我想说的是,在企业文化中,有一个项目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执行文化”。
关于“执行文化”,我首先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执行,始于责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这个故事,说的是美国和西班牙战争时期,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将一封重要的信托付给一个叫罗文的陆军上尉,让他交给反抗西班牙的军队首领加西亚将军。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在哪里,而罗文却没有任何推诿地接受了这项艰险的任务。之后,他独自一人,以绝对的忠诚、高度的责任感创造了奇迹,把信件交给了加西亚将军。那么是什么促使他历尽艰辛,不辱使命呢?对,是责任。一个战士的责任,一个信使的责任,一种不讲任何借口的责任心,一种没有任何理由的完美执行力。“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是责任心,让执行力有了筋骨;是责任心让执行力的实施被赋予了生命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我们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执行,重在到位”:
每一个老板都会对员工有所要求,无论这些要求是否合理明确,最终都会遭遇他们各自的结果;每一个企业都会有战略目标,无论这些目标是否靠谱可行,最终也都会有形成相应的结果。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结果往往与目标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于是人们抱怨说,我明明努力去做了啊。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因为这次的演讲,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许多人都在推荐一本书,叫《执行重在到位》,于是就也翻阅了一下。发现这本书中有一个很棒的观点,它说:做好了,才叫“做了”!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直白地回答了刚刚我们的疑惑。在日常的工作中,有多少人只是满足于“做”,却忽略了“做”的结果。所以,表面看起来,我们整天在付出、在努力、在忙,但是,这种忙,却是穷忙、瞎忙,而穷忙的结果还是穷,瞎忙的结果也仍然是瞎!所以说执行,绝对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了”这一点上。否则不仅是浪费资源,更是一种自欺欺人:既有可能将自己麻痹,也有可能使单位疏忽,结果,该有的效率出不来,没有想到的陷阱和危机却可能不期而至。
下面,我想给大家出道算术题:
100-1=?大家可能会想100-1这么简单的题还用问吗,这不是人人都会的嘛,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说100-1=0,你们会认同吗?下棋时,我们常听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句话,在执行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这样。一旦某一步、某一环节出了错,就可能会出现“100-1=0”这样满盘皆输的局面。
管理学中有一个奇妙的“30天荷花定律”是这样讲的: 荷花第一天只开放一小部分,到了第二天,它们就会以前一天两倍的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于是很多人认为,到第15天时,荷花就会开出一半。然而,并非如此!其实荷花开满一半需要用29天的时间,只有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池塘。差一天,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而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到最后,才越是关键。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之所以执行不到位,原因往往在于自认为完成了90%,就完成了任务,就达到了目标,于是心理上一放松,忽略了最重要的10%!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做好了最后的10%,成果才会显现出来,缺失一分都会让结果变成了“未完成”。
最后,我想说的是“执行,从我做起”:
《古兰经》上有一个经典故事: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所以想要事情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想要在一个良好合规的氛围中工作,那就要从改变自己做起,从我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累土。只有无数个小我都能够行动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执行文化。我们经手的资金每天几十万、几百万却不过是由0到9几个数字构成,但是错了一位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我们的传票每天几百张却不过是由一个个的交易码完成,然而操作不当就可能留下重大隐患。我们的客户不过是由男和女组成,可是懈怠一位,我们就有可能失去一群。所以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力量,也不要小看了细节的力量。让我们从脚下的这一小步开始,慢慢走出事业上的一大步;让我们从唯一能改变的小我做起,为我们的执行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