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段阅读教学如何体现“语文味”
中段阅读教学如何体现“语文味”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普遍认识到,建构明确、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仍然是个问题──即使面对同一文本,对于不同教师来说,“教什么”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正如王崧舟所说,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本体”?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换言之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更不应该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就是要有“语文味”,语文的本体论使人们关注到语言的学习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它的工具性,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语言教学上来。而语言教学就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上。
一、“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通过阅读(包括有声的阅读)培养语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
语感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
(一)比较品味,培养分寸感
分寸感是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和把握。语感是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在对语言不断地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中逐渐积累的。因此教学时,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字、词、句或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细细品味,掌握其内在含义,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分寸感。第一小学王语执教的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朗读体会句子“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时,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感受用词的。师:句子中为什么用“抽出”呢?用“长出”不行么?甲生:我觉得树木发芽的速度特别、特别快。乙生:我觉得树木是迫不及待长出来的。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生朗读。师:还不够快,能再快一点吗? 读出树木发芽的迫不及待。在这里,教师在理解重点词“抽出”后,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感受“抽出”与“长出”的不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语言的表达效果,学生在“品味”活动中感受了语言运用的准确。再如赵英老师教授的四年级《自然之道》一课时出示句子:“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将“探出”与“伸出”进行比较,都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推敲,加深体验,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
(二)正确流利,培养畅达感
畅达感主要是对语流的感受。它包含对语句通顺以至畅达的感受,句与句之间上下衔接、句式搭配、语气呼应等方面的感受。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能按标点符号读出句间不同的停顿。这样,可增强语言的正误感。然后力求学生读时达到通顺流畅,能读出各种语气和语调,这样,可增强语言的畅达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就是畅达感的培养。
(三)入情入境,培养情味感
情味感是指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感受。要想用朗读培养语感,就必须训练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文句的思想内容读出语句的感情。第一小学王语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导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的朗读时,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小鹿的喜爱之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感情朗读指导。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愈发深刻。四十四小学甘乐乐执教三年级《秋天的雨》时,请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选出喜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汇报后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尊重了学生的读书体验,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兴致盎然,教学效果好。
(四)想象入境,培养形象感
形象感不仅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的感受。还主要指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整体性感受。对语感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会把眼前的文字内化为鲜明的形象,并激发丰富的感情,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和深蕴的思想感情。如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首先要求学生画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后进行出示:“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再用一个词概括出作者的心情,学生找到“忧伤”,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忧伤,找到后读一读。通过学生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先是因为失去外祖母而忧伤的男孩形象,进而因为感慨时间里的事物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而产生忧伤的那个男孩形象赫然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需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进入作品本身所形成的艺术氛围,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我们应以这个核心来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即帮助学生变课文中的文字为鲜明、生动、具体的图像,变活生生的、精彩的生活图景为文质兼佳的文字。重视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一)理解词句意思
理解语言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理解语言是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有效积累,灵活运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的标准,学生在习作当中词汇贫乏,表述不清其实就是学生对词汇没有真正理解,对阅读者来说,已经掌握的词语,如果不能放入具体语境转化为文意,是难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的思想的。
如在赵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中,对于“愚不可及”一词的理解,老师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及”,通过字典中“及”的解释即比得上,初步理解了“愚不可及”的字面意思是: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在这里教师明确地介绍了解词的一种方法,即抓住词语当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在初步解词的基础上,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词语的表面意思上,而是随着课文内容理解的推进,用课文中的事例进一步解读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愚不可及”的,让学生对词语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笔者思考是否可以采用另一种教学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想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愚不可及”的事情。第二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愚不可及”的事,要求不能使用这个词,但把意思说出来。借助以往的生活经验把文字进行还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体验、有形象、有情感、有感悟、有运用,所有的一切以感性的方式读懂这个词的形象、情味,使其成为他们思维中的一个鲜活元素,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积累和灵活运用。
(二)体会表达效果
体会文本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语句的表达效果、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展开。在引导体会词、句、修辞的表达效果时,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通过比较不同,发现表达效果的差异,进而体会文本中表达方式的妙处。
1.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以从词语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简洁性、生动性、新颖性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体会。以表达的新颖性为例,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体会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抽”,可以换成为“长”“发”等,可用“抽”不仅可以表明枝条是细长的,而且能使人联想到从笔筒里抽出铅笔之类的情景,让人觉得枝条似乎早已藏在树干内,现在只是“抽”了出来,所以眨眼间就伸长了一大截。这种表达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2.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指体会一些特殊句子的表达效果。
无谓句:一般用来表示赞叹。如: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迷人的张家界》),教学中先让学生试着把它变成有谓语的句子:“迷人的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朗读体会,通过朗读学生体会无谓句的使用,更能感受到作者对张家界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连动句:有几个谓语是动词及其附属、连带成分构成的句子教连动句。如: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在金色的沙滩上》)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如果在“„„走过来”和“问小姑娘„„”之间加上逗号与原句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学生明显感到连动句可以使动作行为显得更加地紧凑。
转述句:转述句的使用可以是使句子显得简洁流畅。如: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鱼游到纸上》)不用冒号和引号,语言也显得干净利落。
3.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对修辞手法,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比较注意引导学生辨别和认识其结构,往往忽视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而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恰恰有利于提高阅读欣赏和习作表达的水平。所以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应将注意力转到体会表达效果上来。以比喻句为例,四十四小学甘乐乐执教三年级《秋天的雨》时,采用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首先出示句子: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2.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鼓励学生发现不同,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比喻句将没有见过的银杏叶的样子比喻成熟知的一把把小扇子,使文字的表达更加的具体、形象。
三、“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写味,首先要被提及的就是“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成就了写作,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积累方法和习惯,阅读教学应该通过针对性的圈点标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
(一)词语的积累
一个人的语言修养高不高,主要是看他掌握词汇的多少。因为词汇不丰富,思想感情就不丰富;词汇不丰富,就无法表达思想感情。在赵英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时,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刻画小海龟小侦察兵身份的相关词语:欲出又止、踌躇不前、探等词语,在初步归类的基础上,老师进而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词库里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词语,学生列举: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等词语,通过一个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归类积累,还可以帮助学生模仿作者的具体说法,生成自己的作文话语。再如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指导学生找一找要珍惜时间的词语,找到后读一读再写一写,这些都是有效的积累方式。
(二)语段的积累
朗读和背诵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更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良好途径,语段的积累离不开背诵,虽然熟读成诵,但如果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背诵必然事半功倍。如第一小学王璇执教四年级《颐和园》一课时,首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理清了语段的脉络。进而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通过朗读领略了长廊之美,再鼓励学生边看图边试着背一背。背诵积累是建立在理清脉络,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使背诵显得水到渠成。边看图边背诵将抽象的文字与形象的图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背诵积累。
(三)语言的运用
运用语言其实就是读写结合中的写,要求学生将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方法和规律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将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整合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是语文教学中学以致用的教学任务。
在赵英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时,通过故事的推进引导学生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后指导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进行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同时也渗透了如何将话说完整的意识。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描写“时间过去了,事物就不会再回来了”的相关句子,如:“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时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再飞过这条路线,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在朗读体会这些句子后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关注课文内容,更要关注课文的文本表达方式,仿写的安排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表达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习作进一步得到巩固;仿写的训练形式为学生的写话训练设置了坡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句子写生动。优秀的写作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后,照着样子仿写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指导学生将发现的写作方法及时在习作中进行运用,既体现了学以致用,同时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当然,一篇课文内含的语文知识或方法往往是包罗万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应该体现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更应该体现在这篇课文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针对课文特点选择出这个年级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将其作为教学重点教学生学会。
第二篇:小学中段阅读如何体现其语文味
中段阅读教学如何体现“语文味”
寇腾友
摘 要: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它的工具性,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语言教学上来。而语言教学就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上。“读味”主要包括比较品味,培养分寸感;正确流利,培养畅达感;入情入境,培养情味感;想象入境,培养形象感。“品味”主要包括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表达效果;“写味”主要包括词语积累,语段积累以及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语言教学 “读味” “品味” “写味”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普遍认识到,建构明确、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仍然是个问题——即使面对同一文本,在不同教师那里,“教什么”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正如王崧舟所说,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本体”?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换言之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更不应该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就是要有“语文味”,语文的本体论使人们关注到语言的学习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它的工具性,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语言教学上来。而语言教学就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上。
一、“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通过阅读(包括有声的阅读)培养语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
语感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
1.比较品味,培养分寸感。
分寸感是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和把握。语感是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在对语言不断地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中逐渐积累的。因此教学时,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字、词、句或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细细品味,掌握其内在含义,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分寸感。第一小学王语执教的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朗读体会句子“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时,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感受用词的。师:句子中为什么用“抽出”呢?用“长出”不行么?甲生:我觉得树木发芽的速度特别、特别快。乙生:我觉得树木是迫不及待得长出来了的。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生朗读。师:还不够快,能再快一点吗? 读出树木发芽的迫不及待。在这里,教师在理解重点词“抽出”后,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感受“抽出”与“长出”的不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语言的表达效果,学生在“品味”活动中感受了语言运用的准确。再如赵英老师教授的四年级《自然之道》一课时出示句子:“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将“探出”与“伸出”进行的比较,都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推敲,加深体验,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2.正确流利,培养畅达感。
畅达感主要是对语流的感受。它包含对语句通顺以至畅达的感受,句与句之间上下衔接、句式搭配、语气呼应等方面的感受。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能按标点符号读出句间不同的停顿。这样,可增强语言的正误感。然后力求学生读时达到通顺流畅,能读出各种语气和语调,这样,可增强语言的畅达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就是畅达感的培养。
3.入情入境,培养情味感。
情味感是指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感受。要想用朗读培养语感,就必须训练学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文句的思想内容读出语句的感情。第一小学王语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导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的朗读时,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小鹿的喜爱之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感情朗读指导。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愈发深刻。四十四小学甘乐乐执教三年级《秋天的雨》时,请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选出喜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汇报后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尊重了学生的读书体验,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学生兴致盎然,教学效果好。
4.想象入境,培养形象感。
形象感不仅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的感受。还主要指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整体性感受。对语感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会把眼前的文字内化为鲜明的形象,并激发丰富的感情,从而更好的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和深蕴的思想感情。如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首先要求学生画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后进行出示:“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再用一个词概括出作者的心情,学生找到“忧伤”,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忧伤,找到后读一读。通过学生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那个先是因为失去外祖母而忧伤的男孩形象,进而因为感慨时间里的事物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而产生忧伤的那个男孩形象赫然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它是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进入作品本身所形成的艺术氛围,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
“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我们应以这个核心来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即帮助学生变课文中的文字为鲜明、生动、具体的图像,变活生生的精彩的生活图景为文质兼佳的文字。重视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1.理解词句意思。
理解语言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理解语言是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有效积累,灵活运用也是检验是否理解的标准,学生在习作当中词汇贫乏,表述不清其实就是学生对词汇没有真正理解,对阅读者来说,已经掌握的词语,如果不能放入具体语境转化为文意,是难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的思想的。例如在赵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时,对于“愚不可及”一词的理解,老师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及”,通过字典中“及”的解释即比得上,初步理解了“愚不可及”的字面意思是:愚蠢的别人比不上,在这里教师明确的介绍了解词的一种方法,即抓住词语当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在初步解词的基础上,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词语的表面意思上,而是随着课文内容理解的推进,用课文中的事例进一步解读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愚不可及”的,让学生对词语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笔者思考是否可以采用另一种教学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想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愚不可及”的事情。第二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愚不可及”的事,要求不能使用这个词,但把意思说出来。借助以往的生活经验把文字进行还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体验、有形象、有情感、有感悟、有运用,所有的一切以感性的方式读懂这个词的形象、情味,使其成为他们思维中的一个鲜活元素,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积累和灵活运用。
2.体会表达效果。
体会文本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语句的表达效果、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展开。在引导体会词、句、修辞的表达效果时,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通过比较不同,发现表达效果的差异,进而体会文本中表达方式的妙处。
(1)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以从词语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简洁性、生动性、新颖性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体会。以表达的新颖性为例,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体会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抽”,可以换成为“长”“发”等,可用“抽”不仅可以表明枝条是细长的,而且能使人联想到从笔筒里抽出铅笔之类的情景,让人觉得枝条似乎早已藏在树干内,现在只是“抽”了出来,所以眨眼间就伸长了一大截。这种表达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2)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体会一些特殊句子的表达效果。
无谓句:一般用来表示赞叹。如: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迷人的张家界》),教学中先让学生试着把它变成有谓语的句子:“迷人的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朗读体会,通过朗读学生感觉无谓句的使用,更能感受到作者对张家界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连动句:有几个谓语是动词及其附属、连带成分构成的句子教连动句。如: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在金色的沙滩上》)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如果在“„„走过来”和“问小姑娘„„”之间加上逗号与原句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学生明显感到连动句可以使动作行为显得更加的紧凑。
转述句:转述句的使用可以是使句子显得简洁流畅。如: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鱼游到纸上》)不用冒号和引号,语言也显得干净利落。
(3)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对修辞手法,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比较注意引导学生辨别和认识其结构,往往忽视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而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恰恰有利于提高阅读欣赏和习作表达的水平。所以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应将注意力转到体会表达效果上来。以比喻句为例,四十四小学甘乐乐执教三年级《秋天的雨》时,采用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首先出示句子:
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鼓励学生发现不同,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比喻句将没有见过的银杏叶的样子比喻成熟知的一把把小扇子,使文字的表达更加的具体、形象。
三、“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写味,首先要被提及的就是“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成就了写作,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积累方法和习惯,阅读教学应该通过针对性的圈点标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
1.词语的积累。
一个人的语言修养高不高,主要是看他掌握词汇的多少。因为词汇不丰富,思想感情就不丰富;词汇不丰富,就无法表达思想感情。在赵英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时,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刻画小海龟小侦察兵身份的相关词语:欲出又止、踌躇不前、探等词语,在初步归类的基础上,老师进而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词库里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词语,学生例举: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等词语,通过一个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归类积累,还可以帮助学生模仿作者的具体说法,生成自己的作文话语。再如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指导学生找一找要珍惜时间的词语,找到后读一读再写一写,这些都是有效的积累方式。
2.语段的积累。
朗读和背诵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更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良好途径,语段的积累离不开背诵,虽然熟读成诵,但如果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背诵必然事半功倍。如第一小学王璇执教四年级《颐和园》一课时,首先用波浪线画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理清了语段的脉络。进而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通过朗读领略了长廊之美,再鼓励学生边看图边试着背一背!背诵积累是建立在理清脉络,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使背诵显得水到渠成。边看图边背诵将抽象的文字与形象的图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背诵积累。
3.语言的运用。
运用语言其实就是读写结合中的写,要求学生将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方法和规律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将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整合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是语文教学中学以致用的教学任务。
以完整性为例在赵英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时,通过故事的推进引导学生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后指导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进行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同时也渗透了如何将话说的完整的意识。
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描写“时间过去了,事物就不会再回来了”的相关句子,如:“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时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再飞过这条路线,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在朗读体会这些句子后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关注课文内容,更要关注课文的文本表达方式,仿写的安排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表达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习作进一步得到巩固;仿写的训练形式为学生的写话训练设置了坡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把句子写生动。优秀的写作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后,照着样子写写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指导学生将发现的写作方法及时在习作中进行运用,既体现了学以致用,同时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当然,一篇课文内含的语文知识或方法往往是包罗万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应该体现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更应该体现在这篇课文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针对课文特点选择出这个年级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将其作为教学重点教学生学会。2013-11-11 人教网
第三篇: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绿城之春”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金城江区第六小学
莫秀娟
2015年春,我参加了“绿城之春”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听课后点评时,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味浓就必须突出工具。黄亢美说:“语文的人文性功能是重要的,但工具性却是主要的。”那么,语文味如何体现呢?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有“熟读”才会“精思”。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那么,如何读书呢?就是要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读。如吉林省的孙世梅老师执教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现,描写王熙凤的外貌这段比较难读,为了让学生读通、读顺,孙老师首先出示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然后由字连成词,由词连成短语,由短语连成句。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如陈金龙的《乡下人家》一课,开头用诗引入课文,中间又化文为诗,由诗指导读,充分展现了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引读,让学生充分感知了乡下人家如诗、如画。如《百合花开》一课,有一句排比句,老师指导学生读几遍以后,再把她变换成诗歌的形式,让学生读,老师主张读出自已的感受,如果认为它是排比时,读出排比的气势,认为是诗时,读出诗的韵味。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而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如王自文的《纪昌学射》,就重点品“盯”字,首先让学生做“盯”的动作,明白意思后,让学生找出飞卫怎么让纪昌“盯”,纪昌怎么练“盯”,盯出什么成果。老师教的两段文段紧紧围绕“盯”这个字进行赏析。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明白寓言的寓意。不用老师强加给他,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百合花开》一课,先让学生找出百合要开花的段落,百合开花的段落,然后在朗读析句中品“终于、不敢、欣赏”这几个词,品“欣赏”这个词的时候,她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方法,如什么叫“赏”(专心地看),“欣”指什么(高兴),什么叫欣赏用简练的的词语来概括出来。这样就得出了“欣赏”的意思。然后,老师又说:“让我们用心地去欣赏百合,用词语概括出来。”并让学生上台写出来,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百合的精神。她表面没概括中心思想,但学生把自己最受感动、感悟最深的词写下来,这就是概括中心思想。所以黄亢美老师说:“我们淡化段落、中心思想但不等于不要,在强化语言的训练中,中心思想是自然出现,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
三、语文课要有写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纪昌学射》先学习课文,他练得相当到家了,课文中怎么说,然后读课文中的句子(),接着老师拓展出示描写纪昌盯出成果部分的文言文,让学生说说你觉得纪昌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顺势仿写“纪昌的本领相当到家了-----”
第四篇: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近几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老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品味:老师只注意课件的大量运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实践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没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讲的多,学生读、悟的少。其实,不管课堂怎么改革,语文味永远不能改,而且要越改越浓。许多语文专家学者都呼吁“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多诵读,熟读成颂,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读书呢?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第五册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 1
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的蒲公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2)口颂心维,“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我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我问:“ 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联系上下文品析。我们知道,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他们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会显得很肤浅。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存在于上下闻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有一句话:“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的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必须联系上下文。(1)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2)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3)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3、想象中品析。孩子们想象力是非常丰富。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画眉鸟高兴,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些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爱护我们,让我们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歌。”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4、拓宽中品析。课本是教学资源,课外的资料也是教学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很好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后,我补充课外阅读闻《周总理的睡衣》和《难忘的晚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更深切体会到周总理的艰苦朴素的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是怎样工作?都是批改文件吗?”学生理解完后,我补充周总理患重病后其中一天工作的安排给学生看。学生看后,更感受到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多么伟大。这时周总理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三、语文课要有写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是在用语言赞美美好的心灵,赞美美丽的大自然,赞美金色的童年„„这些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田,轻轻震撼着他们所不知道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一次得到完美的统一。
1、模仿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例如,学生学完《鸟的天堂》和《第一场雪》,懂得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后,要求学生仿其写法,写一篇作文《美丽的校园一角》。通过仿写,学生内化了这些写作方法,把校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出来,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赞美和依恋。
2、想象写。文学它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
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潜伏在敌人的前沿阵地里,烈火烧身时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多么伟大的战士!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样做?如果他可以说话,会说什么?我设计一个想象写话的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想象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会想什么,说什么,怎样做,请想象写一段话。学生在想象中,更体会到邱少云的意志是多么刚强,精神是多么伟大。还懂得严守纪律是多么重要。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升华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我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
(2)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
(3)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要突出,语言要精练。
四、课堂要有激荡的情感。
这激荡的情感一方面来自老师的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越能激起童真童,他的课堂越有语文味。激荡的情感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课文感人的故事。它需要教师在教之前,先要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然后,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将“读”、“品”、“写”有机结合起来,溶于一体,那么,就能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操、作者深邃的思想,这样语文味就最浓了。
第五篇:在品词析句中体现语文味
在品词析句中体现语文味
课文语言的丰富、精湛、耐人寻味,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品-----品词析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析句,文章才能真正的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析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课堂中有了品词析句,才能更好的使阅读与品赏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味是品出来的。
在比较中品词赏句。在比较中品词赏句,这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容易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例如,《燕子》中有这样一段:“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这段话中的“痕”字用的准确、生动。在理解这个词时,我在黑板上写下“根”“条”,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痕”表现出来的隐隐约约的感觉。从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学生品出了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这样长期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教学的语文味不知不觉的从这里滋生。
在联系上下文中品词赏句。课文的思想情感总是蕴含在字、词、句之中的,是发生变化的。就字论字、就句论句的做法机械、割裂。正确的做法是联系句子
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在品味中理解词句,体会感情色彩及其变化。
在想象中品词赏句。通过想象,可以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的画面,可以使深奥难懂语句变得通俗易懂。尤其在诗歌教学中,更是离不开想象。《游园不值》中的经典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从小处折射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从一个点来反映整个面的效果。只让学生了解诗句表面的意思是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感受到整个园中的盎然春意。这里想象是必不可少的。要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将他们想象中的春色满园的画面描述出来,以便更好的体会诗歌的韵味。
在拓展中品词析句。除了课本以外,课外的资料、学生本身也是很好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例如,读着《燕子》中的“清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这时,我问道:同学们看到春天的景象了吗?看着,看着,你们想起了那些好词、佳句?学生回答道: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总是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原来学生的语言是如此美丽。在教学中注意丰富、拓展学生的语言,可以使语文课有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