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治论文
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思考
项城市第七初级中学 张杰
[内容摘要]中学生犯罪、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被称为“三大社会公害”。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违法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引起全社会重视。文章强调了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中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寻具体的解决途径。[关键词] 中学生;违法犯罪;法制教育;措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视国民教育是各国跨世纪重要发展战略,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中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浙江中学生徐力弑母案件和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以及2007年4月16日发生的美国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枪击案件,造成包括凶杀赵承熙在内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33人死亡,这些震惊世界的大案都暴露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存在弊端。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违法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
一、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我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很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毛泽东主席生前曾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就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最后是属于你们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2002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众所周知,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少年强则国家强。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和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国家兴旺和民族崛起的保证。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生有好多十字路口,紧要处只有几步”,很富有哲理。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人生关键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非常活跃,但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在外界的不良诱因下容易产生冲动情绪,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计后果,甚至会误入歧途。当前,中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很突出,根据200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统计,从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犯罪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其中不学法、不懂法,缺乏法制观念确是一个重要方面。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从小抓起,通过不间断地教育、灌输、逐步形成遵纪守法、恪守规范的行为习惯,使青少年自强自律、自重自爱,养成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素质和优良品格。把住人生的每一个关口,这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希望工程。
二、当前中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形成党委领导、齐抓共管的局面,社会各界和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尽管政法委设立综治办,有关部门设立“关工委”、“未委会”,在中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但在实际运作中各有关职能部门缺乏共同支持配合,法制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职能部门对法律教育工作的职责不明,缺乏统一协调的主管部门,无法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导致对一些中学生,特别是社会闲散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出现真空,既没有抓到位,也缺少有效的方法。
2、学校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数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只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二是学校法制教学中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除部份学校开设的《德育》、《思想政治》课中有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到高中均无法制教育的正式教材;学校对法制重视不够,本来法制课程应该从《德育》和《思想政治》课中独立出来。三是中小学缺少法学专业教师。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或政治课的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各校按照规定都有聘任综治副校长,但实际上名不符实,大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校园文化单调,学生厌学情绪加剧,导致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五是部分学校教师对“问题”学生帮助教育不够,把后进生、双差生和失足生归为“问题学生”,视为“包袱”、“害群之马”,置之不理,甚至歧视对待,助长了“问题”学生不良品行的发展;六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学校与家长缺乏稳固的联络渠道,部分学校不重视家访工作,根本就不知道学生课外究竟在做些什么?七是职业技术教育薄弱,一些初中毕业的青少年踏入社会后,由于文化水平低、竞争能力弱,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难有立足之处,加上受不良因素影响,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长期以来,我国在人才教育培养上存在“三过”现象:过重的知识导向,过窄的课程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这些缺陷直接影响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深入发展,也制约着法制教育在更大层面上发挥作用的实践效果。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后背压弯了,视力和体力都快速下降,忽视体育锻炼和道德法制教育必将造成严重后果!身体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没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是废品,没有良好智力素质的学生是次品,没有良好品德素质的学生是危险品。”
三、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预防减少违法犯罪的具体措施
(一)由党委、政府负总责,切实重视教育
各级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国民教育。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负责并层层落实,建立由党委政府牵头的严密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保护网络。切实把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成立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由党委第一把手亲自负总责,层层签订责任状。团中央、司法部、教育部、中央综治办、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曾经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全国各地开展创建青少年法制学校的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培养合格学生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场所。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教育要做到“三个结合一个联系”,即: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同落实普法工作相结合;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法制教育必须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密切学校同家长、社区的联系。
1、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同落实普法工作相结合。按照国家的“五五”普法规划,以教材为载体,把法制教育纳入课堂教育,主要学习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旗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处罚法》等。
2、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校组织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或者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演练,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制作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墙报和宣传栏;印发普法宣传材料,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形式,与当地的街道司法办、法庭和公安派出所结成友好共建单位,利用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配合司法行政主管部门上街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或者劳教所进行现场警示教育,旁听法院有关刑事、民事、经济和行政案件的开庭审理活动,聘请有办案经验的公、检、法人员和律师开办法制讲座,深入浅出,以案析法。向家长印发宣传材料,让学生送法回家,与父母共学法,开展“争当守法公民”的主题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充当小警察,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习交通法的基本常识,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牢记“红灯停、绿灯行”、“骑自行车不准载人”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栏等媒体,对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的典型事例进行大力表扬,弘扬正气。
3、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坚持把思想道德品质放在为首位,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学校老师都应当是德育工作者,要真正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学校既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又要更多的关爱落后学生。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必须长期化、制度化。二是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任何违法犯罪都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开始的,学校要抓住中学生品德、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文明执教。四是定期聘请医院医生来校进行健康教育,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主要解答《青春期的生理卫生》和《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学生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拒绝各种不良的诱惑。
(三)以家庭教育为主渠道,养成良好习惯
要努力提高家长素质,不断改进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会影响了子女的素质,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易走上歧途。“子不教、父母过”,据统计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家庭要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儿童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不让学生登陆黄色网站,不打电脑游戏,不长时间地看电视或者上网QQ聊天。引导子女把课余时间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学习或者体育活动中去。家长要多学习、少应酬,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言传身教,与子女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小孩子的隐私权,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认真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子女的成长。
(四)以社会教育为主格局,优化学习环境
社会各界、各个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社会教育的框架体系,认真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政法、工商、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协调,联合行动,综合执法,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台球室、网吧“三厅一室一吧”和商贸摊点等场所,进行必要的清理整顿。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对其它不健康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公共娱乐场所。共青团、“关工委”、工会、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团体组织要向青少年伸出热情的双手,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青少年在温暖的集体中接受教育和锻炼,茁壮成长,成为国家有用之材。政法机关和共青团要积极开展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以创新形式为主突破,形成新亮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街道法的教育方式。美国街道法的教育方式也称为诊所式法律教育、或者叫临床法律教育,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学院。顾名思义,它是仿效医学院学生利用医疗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取名“街道法”,是因为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所学到的法律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每个领域,其普通和实用的程度就好比走在大街上一样,由此得名。街道法的教材内容包括法律理论与实务各个方面,有立法、司法和律师业务以及解决矛盾纠纷的途径等。美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培养美国公民,面向社会,实现价值认同”是其教育理念。让学生从小就懂得作为美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中学和高中阶段原先没有开设法制课程的,导致学生的法律素质低下,在校园内经常发生暴力或枪击案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探索派法学院的学生分期分批到中学去宣传法制,兼任法学教员,或者到街道法律援助中心去实习,让大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既提高中学生的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又让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过程,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
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针对性中学普遍缺乏法学教员的问题,不断创新机制,改进教育方法,扩大普法宣传面,加强对青少学生的法制教育,减少违法犯罪。
总之,中学生失足犯罪,是我们最不愿看到,也是无法杜绝、不能根治的社会顽疾。它不仅直接危害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减少违法犯罪,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法治化步伐。
[参考文献]
1、林明生,《浅谈青少年的心理教育》,载于《团情快讯》,2001,(13).2、李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载于《新疆社会科学信息》,2004年第4期。
3、万立血,《美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于《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年第4期。
4、王胤颖,《美国街道法与青少年法制教育》,载于《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年第6期。维普资讯http://www.xiexiebang.com
5、吴建明,《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载于《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思考
项
城
七
中
张杰
第二篇:法治中国论文
论法治中国
李菲
(西安交通大学
法学院,西安)
摘要:要对法治中国的含义进行界定,首先需要对法治中国从“法律”到“法制”再到“法治”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法治进程大致可分为废旧立新、停止破坏、起步发展三个阶段;明确法治中国含义是法治建设的逻辑起点,学界对此未其并未作出界定,要明确其含义,需要对“法治”和“中国”含义进行探讨,“法治”一词包含如法律至上、人权保障等最低限度共识,“中国”一词在此指称特定领域范围,法治中国也即一种良性法律秩序的现实状态在全中国范围内得以实现。要实现法治中国,则要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最后,针对对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同义论与异义论的争论,同义论的主张更有助于集中力量围绕一个核心的国家价值目标进行建设。
关键词:法治; 中国; 法治中国; 法治国家
2013年1月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自此之后,法治中国成为主流的政治命题。2013年11月12日中国中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至此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首次被提出。
一、法治中国概述
法治中国的提出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出现新问题,在传统法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经历从“法律”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依法办事”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的过程。
(一)法治中国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从“法律”到“法制”再到“法治”的法治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废旧立新阶段、停滞破坏阶段、起步发展三个阶段。1.废旧立新阶段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一时期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由国民党政府所颁布实施的全部法律法规和司法体系,与此同时开始着手构建我国的法律体系。1949年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0年通过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1954年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在宪法的规定下被制定出来。为确保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国家又通过了一系列法规。同时为巩固新中国成立的胜利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同时出台了涉及逮捕、拘留等一批重要法规。至此“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等法制原则得以确立,虽然这一时期的法制建设从总体上讲是卓有成效,但鉴于初创时期大量法规尚未制定,又受当时“主要依靠群众直接行动,而非依靠法律”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影响,法律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有限。2.停滞破坏阶段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要“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但1957年左倾思想的泛滥使得八大提出的主张被悬置高空。自1957年到文革十年这段时间,国家没有制定过一部新的法律,原有的法律法规虽然没有被废止,但已经沦为一纸空文。3.起步发展阶段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重振法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撑,公报中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成为法制建设的重要起点。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法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国逐步从依政策办事过渡到依法和以政策办事并重。1996年江泽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法制讲座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式提出。1997年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行专门界定。1999年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加进宪法条文中。2002年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早201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2004年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提出要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基本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2012年总书记在纪念八二宪法实行30周年讲话中提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共同建设要求,蕴含“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完整法治环节,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转变。
(二)法治中国概念提出
1.从学术命题到政治命题
据韩大元先生的考察,“法治中国”四字最早是作为学术概念提出,并以2004年陈云良先生发表的《法治中国,可以期待》一文作为例证,除学术界对法治中国的研究外,2005年出现的检察日报等媒体策划的“法治中国,中国法治时空”栏目表明社会生活中也对法治中国一词进行使用。从2013年总书记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后,“法治中国”一词转变成为主流政治命题。
2.法治中国提出政治意义
法治中国一词,从“学术命题”转为“政治命题”,其转化前后的意义有何不同也即“法治中国”一词上升为作为政治命题的意义问题。对此,韩大元认为作为政治命题的“法治中国”会带来三点不同的变化:
首先是法治中国对中国加入人类社会法治发展进程,扩大法治话语权具有积极意义。话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赛谬尔在《民主和资本主义》中说道“像枪和金钱一样,话语是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社会力量。话语的结构提供了一个词汇表,包括比如自由、权利、男人、公民这样的一些术语。围绕话语的斗争涉及到容许收入词汇表的术语,以及使用它们的方法、时间和场合”1。在法理上,话语权是一种消极权,又是一种积极权,法治话语权不仅赋予主体自己支配自己的自由权利,还让其享有积极作为以对外界进行干预、调整和控制的能力。
其次,韩大元先生认为“法治中国”作为政治命题,有助于维护所谓法治的“国家”权威。他声称国家法治的“碎片化”正割裂着国家法治精神的命脉,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法律观的法治是个统一体,不能将法治系统分解为“法治的政绩工程”。法治作为治国之道其主体维度只能是以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实施,不能分解为所谓的“法治地方化”、“法治部门化”、“法治工具化”,否则“法治中国”的权威性和尊严性将会受损。
最后,“法治中国”作为政治命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历史的与动态的发展过程。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法治中国一词为偏正结构,法治是描述语,中国是核心词,这里的中国是包含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是针对中国概念的一个完整的表述,也是国家作为一个统一体的现状与将来法治凝聚力的证明。即使台湾尚未回归,祖国尚未实现统一,但在一个中国范围内的法治是共同价值观,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将来国家实现统一后的基本法实施中,法治将会 1 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0页。是最大公约数,其包含对国家统一与稳定价值取得的统一认识。
二、“法治”与“中国”
(一)法治中国概念界定必要性
“法治中国”不仅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逻辑起点,但究竟什么是法治中国的明确含义却是个未能达到共识的概念。具体而言,我国选择法治之路、走法治之路已经是全民共识,法治在中国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的提出,之后中共十五大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再到1999年“依法治国”被进入宪法,直到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社会各界回应热烈,理论界就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积极撰写文章提出各自主张,实务界也采取积极行动具体落实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其关注点都放在如何建设的问题上,而对法治中国的基本内涵问题关注不够,将“法治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进行理论构建,并积极主动地对其内涵、构成要素、蕴含价值等进行科学构建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没有出现。奥斯汀曾说过:“对词的深化认识去加深我们对现象的理解。”对法治中国的科学内涵的正确理解是对法治中国建设这一课题展开深入探讨的逻辑起点和学者的必要责任,也是用科学的法治中国的理论来指导法治中国实践的必要前提。只有把握了法治中国的科学内涵,才能使法治中国的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否则就难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中国。对法治中国的内涵是什么这一问题,法学界大体存在四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法治中国可由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部分构成,其中法治国家是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上位概念;第二种观点认为法治中国是由法治的四大环节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环环相扣组成;第三种观点认为法治中国是由法治的五大要素即健全民主、完善法制、制约权力、尊重人权和保障公正构成;第四种观点认为,除了前三种解释角度以外,还应从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我国建设和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对法治中国的含义进行阐释,主张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经济、法治政治、法治文化、法治社会和法治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上述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种观点从国家、政府、社会的法治化角度出发,观点的文本依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建设法治中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规定,但该规定是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并未涉及对法治中国本身含义的界定。第二种观点从立法、守法、司法、守法的法治化角度出发,是对法治中国实现后的现实状态具体表现的描述,也未涉及法治中国本身含义;第三种观点从关于一般的关于法治的五个基本要素民主、人权、法治、权利、公正的角度出发,这是现代法治国家建设的共同点,并未能表现出法治中国本身的特性;第四种观点结合十八大报告,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法治化角度出发,这是对法治中国的建设任务分解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领域的具体建设任务,也并未涉及到对法治中国本身含义的界定。通过上述对法治中国的四种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法治中国的内涵进行界定,第一种观点和第四种观点依据党中央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论述角度对法治中国进行界定,将法治中国作为政治命题的背景下进行讨论,由于党的文件也并未涉及法治中国概念的界定,所以第一和第四种观点只是对党中央文件内容中有关法治中国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的简单概括和总结,并未涉及法治中国含义的界定问题;第二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分别仅从法治的四大环节、五大要素角度进行界定,这是现代法治国家关于法治的共同认识与规定,对法治中国中的“中国”因素未加以考量,因而法治中国的完整含义仍未得到界定。
本文尝试从对“法治”和“中国”概念的界定入手来明确法治中国的含义。法治中国一词由“法治”和“中国”二词组合而成,由于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过程性,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是在法治建设的曲折道路中不断遇到难题不断寻求突破的过程中一步步接近的。简单的把“法治”与“中国”的内涵简单结合很难体现出法治中国的真正含义与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性这一特点,准确把握“法治”与“中国”内涵是界定法治中国的正确含义的前提与必要方法,因而下面首先对“法治”和“中国”各自含义分别进行界定。
(二)“法治”内涵的界定
“法治”是“法治中国”内涵的核心部分,但对“法治”含义的理解众说纷纭。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这一表述后,多数人将法治简单地等同于依法治国,基于依法治国这一目标中共中央又提出共产党要依法执政。多年的法治建设留给我们的思考一个问题是:我们当初对法治目标的理解是否仅仅还应当停留在只有依法治国这一层面的内涵,依法治国是构成当代法治国家的最为基本的要素,也是作为当代法治国家中的公民大城最低限度的共识的政治目标而已,而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实践表明,法治目标的实现要走的路远远不止是做到依法治国的这一点即可,法治不是对依法治国的同义置换。法治一词是舶来品,为了更好的理解法治的内涵,有必要先对法治一词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回顾。1.“法治”一词的发展历史
“法治”一词是由古希腊的先哲柏拉图率先提出,具体是从对“人治”的弊端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作为“人治”的对立面而产生,柏拉图认为“法治”能克服“人治”的弊端。在柏拉图看来,他认为“法治”是从属于“人治”的,法治是次于“人治”的第二等好的治国之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柏拉图相反,他认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是第一等好的治国之术,他声称“让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并且“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他同时主张良法之治,他认为“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这一主张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法治”的雏形。现代法治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联系密切,现代法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到19世纪中叶的自由竞争阶段,在该阶段建立了专门化的独立性较强的司法机构;法治为市场效率与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律在保证市民社会的自由和限制政治国家的干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司法活动注重程序,确保形式合理性。第二阶段即政府干预阶段,法治的含义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为体现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资产阶级国家开始通过法律对绝对财产权进行限制,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关照;对绝对的契约自由原则加以限制,防止强者利用契约自由压迫弱者;对市场和市民社会进行适度干预,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在司法活动中适当考虑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因素,不再一味强调法律实证主义;重视解决纠纷的方式的多样性和以法律外的手段解决纠纷的有效性,不过分拘泥于形式与程序。因此,法治中国建设也必须在合理借鉴西方法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具体构建,否则在一个不能对外来者完全开放的语境里我们没有机会真正理解当代中国需要追求的现代法治。
2.法治的基本内涵
法治因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及政治体制、社会政治理念等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性质。从字面意思来看,法治就是法律主治,一切人都要服从法律并受法律的约束,这样的理解远远不够。事实上,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法治被认为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在内容上却未曾被界定甚至是不可能被界定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一般法律理论和已有法治实践中,法治就像正义一样,拥有一张普洛透斯般变幻莫测的脸,它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共识。2现代意义上“法治”内涵的 2 陈林林.法治的三度:形式、实质与程序[J].法学研究,2012,(06)最低限度共识包括法律至上、良法之治、公民守法、人权保障、司法公正独立、依法行政。
(1)法律至上。这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规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享有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法律高于政府和当权者,不但普通民众受法律统治,而且政府也受法律统治3。柏拉图早就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的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如果一个国家中,法律不具有最高权威,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当权者或某个组织,在法律的规定会损害当权者或某个组织的利益时,他们便不会遵守法律,事实上此类国家借法治之名行非法治之实,并非当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
(2)良法之治。法治要求理性与人性的立法,而良法就是反映理性与人性的法。理性表现为法律对正义的追求,对恣意、专横统治权力的制约,法律的系统化、连续性与稳定性、一般法律不能与宪法相冲突,法律的逻辑性等。人性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理性与人性的法涉及两方面,一是立法程序的透明度,立法机关的合法性,公民是否参与立法等。在法治国家,;立法机构应是公民选举产生的,立法过程应是公开的、透明的。二是立法的实质内容的理性和人性要求,即法律要体现正义、保护人权和促进社会进步。
(3)公民守法。公民的守法意识是法治建设的基石。在法的实施 3 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6 方面,公民的守法意识非常重要。守法意识来自自发的守法动机,即主观自觉性,主观自觉性受价值合理性的支配,如果法律表现为良法,公民就会有一种价值上的认同感,这样的法律具有权威性和至上性,公民也就会有自觉遵守的内因和动机。对于恶法或非正义的法律,应当通过正当程序对其进行修改,否则不会得到公民的自觉遵守。公民守法意识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公民的主体地位,二是存在良法。公民应认识到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也是社会性的,人们应相互承认对方的主体地位。每个人都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同时必须对他人的权利表示尊重,自己权利的确立是以承认和尊重他人权利为条件的,而对他人权利的承认与尊重又是以自己的权利得到确立为保证的。良法正好体现了每个人权权利上的平等地位和尊重对方权利的价值观,良法的存在给公民守法提供了客观条件。
(4)人权保障。从根本上看,人权是法治的起点与归宿,法治是人权的载体与形式。4在我国,人权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集合,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保障人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任务。构建法治社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福祉,因而法治也必然要以保护人权作为其重要内容,而人权的保障状况也成为现代社会中区别法治国家和非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当然,保障人权在维护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政府的侵害,从而规范公权,这也是法治的内在含义。
(5)司法公正。法治不仅意味着法律的至高无上和依靠良法治理,4 汪习根《公法法治论-公、私法定位的反思》.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五期.还应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实施。公正的司法,不仅在于惩恶扬善,弘扬法治,同时也是对民众遵纪守法的法治观念的教化,是对经济活动当事人高效有序地从事合法交易的规则。
(6)依法行政。在法治社会中,最高的和最终的支配力量不是政府的权力而是法律,政府因此也必须依法行政。法治的核心就在于有效地控制公权力。在法治社会,任何政府的权力都必须要由法律所规定,法无明文允许即为禁止,公权力的内容、行使等必须都纳入到法治的轨道。
3.“中国”含义的界定
对法治中国中“中国”一词的理解,学界也存在不同的解释。大体上包括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韩大元先生为代表,他认为“中国”一词与国家含义基本相同。他声称“中国”一词在宪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用来指称国家概念,如宪法序言中,“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义转换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认为当“中国”与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相同涵义时,“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价值可以互相转换的。第二种观点以学者房旭为代表,他主张法治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是个地域概念。在他看来,“中国”有两种涵义:一是指组织意义上的国家,与美国、英国等相对应;二是地域概念,即某个特定的领域范围。他认为法治中国中的“中国”指称的是地域概念,法治中国的含义就是指在整个中国领域范围内都实现了法治,包括在大陆、港澳和台湾,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他将“中国”理解成地域概念更符合新时期法治建设的要求与时代精神。第三种观点以杨小军为代表,他认为,“中国”是指一个在主权意义上限定领土范围的特定主权国家,同时又可以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任何一个所辖区域,甚至包含了主权国家组成要素单方面的特征,包括人民、土地和主权。这就一意味着:其一,主权意义上可以确定为国际法可以在中国境内有效实施,国际条约或国际协定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法治中国在我国存在着“国家法治”,局部层面的“地方法治”和“区域法治”,“法治中国”是“国家法治”、“地方法治”和“区域法治”的有机结合;其三,受国家构成要素的 影响,法治政府建设和公民法制意识的高低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二者是判断法治中国实现水平重要而有效的判断指标。通过上述对“法治”、“中国”的分析,有助于对法治中国科学内涵的理解,由于对法治中国的核心部分即法治内涵的认识是难以达成完全共识的,正如博登海默所言,“法律就好像有许多大厅、房间和角落的大厦,法学家的错误在于往往只看到这座大厦的一部分,而忽视它的其他部分。5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对法治中国就不能形成最低限度的共识。俄罗斯的法学家认为,”不管法治国家的解释如何不同,还是可以找出这一政治法律模式的某些共同特点和外形轮廓,因为法治国家的形成与最终建立是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的:人权与自由 5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98.的最大保障,个人对国家和国家对个人的责任,法律威望的提高,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团体与公民对法律的严格遵守,护法机关的有效工作。”6莫纪宏教授认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法治中国可以扩展为法治化的中国、法治状态下的中国、达到法治水准的中国等等。因此,法治中国是指下整个中国领域范围内都实现了法治化、法治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全民的信仰并且呈现出一种良性法律秩序的现实状态。
三、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中国的法治环节由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环节组成,而上文所述的法治中国的现实状态就是具体表现为该四个环节。
(一)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提。科学立法不仅意味着要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全国人大以及常委会要加强在重点领域的立法,拓宽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通过完备的法律推进宪法确定的制度与原则得到更好贯彻,国务院以及组成部门,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及时制定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和规章,推动法律得到有效落实。科学立法还意味着要完善立法规划,坚持立改废同时进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协调各方利益,更好发挥立法引领改革和推动改革的确认改革成果的作用,健全立法评估机制,提高立法的可执行性,真正将国家各项工作纳入到法制轨道。
B·B`拉扎列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王哲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346.(二)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2010年已经基本形成,为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严格执法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与关键,也是在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主体任务。严格执法意味着要加大执法力度,重典治乱,规范执法程序、细化行政裁量权、对行政相对人要平等对待、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平衡。
(三)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防线。公正司法意味着严格遵守司法程序、正确适用法律、对诉讼参与人平等对待、同时解决司法权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机制问题、加强司法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法官、检察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得每一个案件都办理地合法合理合情,让社会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最高要求。法治得到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仰,而不是沦为一句口号。要求全民守法,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主导性力量,各级领导干部拥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有这样才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奠定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
四、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
学界对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理解,一是认为法治中国等同于法治国家,二是认为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上位概念,到底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首先要从法治国家的含义入手。
(一)法治国家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法治国家”一词也是最早由学术界提出,之后转化为政治命题写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并于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转化为具有效力的宪法规范。法治国家一词的基本含义就是一国之内的所有人,从最高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必须接受宪法法律的统治,任何人的行为都必须受制于宪法法律,任何主体都不得凌驾于宪法法律之上,人人普遍遵守和信奉宪法法律,宪法法律之外无任何特权。这也是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的内容:“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际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与法律的特权。”具体而言,就国家立法机关而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必须接受宪法的审查;就国家行政机关而言,则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依法行政,依宪行政;就审判机关而言,必须遵守宪法与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或检察权;就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等社会组织而言,同样必须遵守宪法与法律办事;作为执政的共产党而言,则必须依法行政和依宪行政;就公民而言,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及“必须履行宪法与法律规定的义务。”只要上述各类主体皆按宪法法律之规范行事-依宪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之目的在于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执政、依法守法之目的在于建设法治社会。
(二)法治国家与法治中国关系
明确法治国家的基本含义之后,针对学界关于法治国家与法治中国之间的关系的两种声音,观点一以学者郭道辉为代表,他认为法治中国是一个更广袤的概念,它涵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是一个与“法治世界”相衔接的大概念。法治国家是指全部国家机器、国家权力的民主化法治化,主要是就国家对内统治权意义上而言的;法治政府一般特指行政权力;法治社会则属于社会权力的范畴,它是对应于法治国家、实行社会自治自律的相对独立实体。而“法治中国”则不仅着眼于对内关系、更着重在国际关系上,标示“法治中国”是
7“法治世界”的一员。观点二以学者范进学为代表,他不同意把“法治中国”看作是一个涵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更广袤的大概念。他认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内涵是一致的,目标是相同的。他解释道,“法治国家”是宪法文本确立的概念,属于宪法概念,从语义解释的角度分析,“法治国家”已经包括了广义上的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其宪法中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崇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法治精神,人人普遍地服从宪法法律,执政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社会依法自主、公民依法守法、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法治国家”的目标与任务与“法治中国”是一致的。他进一步指出,“法治国家”是宪法载明的国家法治建设目标,7 郭道辉:《全面理解“法治中国”》[N],《检察日报》,2003-12-04.是通过全体人民同意而写入宪法之中的,具有根本法的效力,而“法治中国”仅是执政党的政治主张,并未在宪法上取代“法治国家”的国家法治建设目标,属于学理概念,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从执政党的角度,应当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的国家价值目标进行建设,而不应当在宪法上业已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之外,再提出与该目标有歧义的建设目标,除非这个目标是对“法治国家”目标的同义词表达,因而人民应当把“法治中国”的基本含义理解为“法治国家”而不是在“法治国家”之外具有更为广袤含义的概念,更符合《决定》提出的原意。与第一种观点相比,显然第二种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三篇:法治中国论文
法治中国——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
摘要: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是历来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会议,这一次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将依法治国提到了空前所有的高度。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筑法治中国而斗争,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回响反映。
本文就历史原因和社会现状两方面探讨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论证了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并着重阐述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宪法的重要性这一命题。
关键: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宪法;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法系的历史渊源
法制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的慎重挑选。从开国大典前夜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阅历蜿蜒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建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研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面貌爆发了巨大变革。
在人类法治史上,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曾是世界主要法系之国家栋梁。宪法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如果国家在根本问题上引入了法治,这个国家将爆发根本的变化。”的确,现在的宪法是法律的功令,国外某知名学者说:宪法是对人类苦难生活的批判和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立宪意思上的宪法强调保障人权。宪法具有广泛性、原则性、历史性和纲领性。所以如果在过度的根本法宪法中引入法律,国家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决定》提出:创立重大决策毕身任务追究制度以及责任倒查机制。谁是起诉人谁是追究人,追究程序是什么,这些细节要建立起来。中共中央从三中全会以来就把司法改革作为促成法治的重要措施,来历在于法治的特点就在于权利的赋予和权利的主张。
然而,到了近代,封建文化与制度逐渐走向衰败,法纪松弛,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民困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更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近代的屈辱史。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民族精英曾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是无果而殇。
基层法治建设就是为了法治中国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与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详细探讨了这个问题,民主法治建设是基层工作的根本任务,基层政府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当前我们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还不完善,因此对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在监督机制建设上,很难按照民主法治的要求真正、有效地发挥监督职能。
二、新中国时期的法治建设
新中国的建立,宣告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史的结束,也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期。近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且,这一时期所积累下来的成果,也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秋十月,正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18个年头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将展开新的蓝图、迈向更高境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是为中国梦的实现树起的法治航标,也是一份有着具体实现路径、具体执行举措的法治中国“施工蓝图”。
总书记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视,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安”,法治是最好的社会治理形态。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则更加清楚地告诉我们:法治衰,则国弱民穷;法治兴,则国强民富,法治是实现中国梦必由之路。
首先,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与基础。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其前提是社会稳定,是各种社会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及时地化解,而这必然要求构建法治化的社会。应该指出的是,法律的产生不是为了斗争,而是为了化解矛盾。据《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字是“灋”。他指出:“法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翻译成白话就是,古代的“法”字,左边以水作偏旁,比喻“平之如水”,代表公平;法字中右边的“廌”,是一种头长独角,秉性公正的奇兽,是裁判人间纠纷的裁判官,起着平息争讼的作用,故而“古者决讼,令触不值”。可见,“法”字最早的含义及产生就是要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裁判是非。管子对“法”的论述也颇为精辟,他认为:“法者所以兴功拒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其次,法治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全民族共享繁荣的制度保障。从党的十四大开始,我国开启了市场经济的大门,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跨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与完善,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市场经济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刺激全社会的创造力并进而实现社会财富总量的快速增长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欲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舍此之外,别无他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契约性、竞争性、国际性等特征,它的有效运转,必须以良好、完善的法律规则为基础,以公平、高效的行政与司法救济机制为保障。
第三,法治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纵观人类历史,尤其是近当代史,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而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并驾齐驱,其最终目的是社会各个层面获得全面提升,从而变得更加自由和符合人性,并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在一个有着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统治和13亿人口的大国建成法治国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任务之艰巨,其道路之曲折,是不言而喻的,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法治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法治,在全社会形成维护法治、崇尚法治的良好风尚,是建设强大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尤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三、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宪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骨干,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大宪法是我们社会行为的最高准则,自觉地把宪法作为自己的政治修养、法律修养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最高准则,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大学生的宪法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日报研究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宪法意识普遍较为低下,能说出宪法的核心思想或是宪法其中几条的人少之又少。美国人因其宪法条文简洁而几乎人人都记得宪法的内容,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生对宪法的了解显得十分不足。
以我自己为例,我目前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之前对宪法也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它是国家大法,人人都应该遵守宪法。直到今年通过思政课,才对宪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宪法因其广泛性、原则性、历史性和纲领性而成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对人类苦难的批判,宪法是宪政的表现和依据,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强调保障人权。同时也接触了西塞罗、托马斯阿奎那、博丹等中世纪推动宪政发展的权威学者和当代英美法等国家一些著名的宪政思想家如哈耶克、罗尔斯等,初步了解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到宪法渊源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宪法有深入了解的必要性。目前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接受宪法学教育对宪法知识掌握少、兴趣低。在高校中,法科学生为了在毕业以后获取一个高薪的职位,往往热衷于选修民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热门课程,对宪法情有独钟者甚少。而和我一样的非法科学生则更多地专注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接触宪法的几率更小,只能通过法律基础课来获得一些零星的认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从来就没有机会获得系统的宪法教育,显然这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宪法意识。从以上决定中科研看出国家对宪法问题十分重视,而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更应好好学习宪法,确立宪法意识,忠实地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宪法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崇尚宪法、信仰宪法的基本理念,使宪法意识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曾长期雄踞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近代才开始衰落。从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回首近现代中国历史不难看出,追寻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始终是中华儿女传承不绝的主题,始终是无数仁人志士坚定不移的志向。这二百年来,中华民族通过不懈奋斗,逐渐从衰落走向伟大复兴。现在,二百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已经走过一百五十年。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经完成两步。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大业能否如期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此阶段,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文明的传统与精华,更要积极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尤其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治建设。只有实现法治,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幸福,中华民族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与坚强有力的发展保障,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治中国的主线日益清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体现在哪里?在党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的过程中,法治既是必要途径,更是制度保障。唯有依靠法治,依靠宪法和法律体系才能凝聚共识和力量,保证中国社会可持续的发展与稳定。坚持依法治国,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法治中国,就是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利,弘扬和践行法治这一价值理念,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打牢深厚的群众基础。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只有真正实现法治,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平等享受应有的权利,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获得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不可否认,由于各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法治的发展进程并不平衡。但是,毫无疑问,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必由之路,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我们就能在创造经济奇迹之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书林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增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辅导专辑 3.谷春德主编,《“法律基础”教师教学参考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法学概论》张云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四篇:法治中国论文
论法治中国
摘要:“法制”与“法治”的不同体现了中国法律的改变,要区分两者,必须要弄清楚中国的法律历程,而这也是建设法治中国新蓝图的需要。关键词:法治、法治中国、法治国家、法制。
长期以来,我国从古代封建社会到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虽然有法律条文的制定,也有相应的人员执行,但是人们还是处于人治阶段。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发展人民民主和建设法制国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1978年,邓小平提出“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个转变之后,近20年后又发生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首先,“法制”与“法治”的不同在于,“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而言的,而“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其次,法制是法律条文、具体的制度,而“法治”是一种治国理论和治国方略;再次,“法制”就是按照法律条文办事,有法必依、依法办事,“法治”不但讲这些,更主要的是还要与民主政治密切结合,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法律的公正性,“法治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文化精神理念。
一、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一时期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由国民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条文,并开始着手构建新中国法律体系。1956年党八大指出“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完备法律”。但从1957年夏季开始,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法律虚无主义的盛行,法制建设逐渐停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法制建设重新起步,并得到迅速蓬勃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立了健全法制的16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82年,制定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四部宪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雄厚的法制基础。随后,法律体系逐渐形成,法学教育初具规模,法律逐渐从书本走进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普法运动使人民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1996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将其写入宪法和政府工作报告。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继续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这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要求,而且必将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加以肯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主题,更明确地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且要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为依法治国描绘了新蓝图。
三、法治与中国的关系
总书记曾说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对于国家而言,法律体系的进步,法治国家的形成发展就是国家发展的一个体现。
四、法治中国的建设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新举措大体分为四大方面:宪法制定方面,执法方面,司法方面,法治精神和文化方面。
宪法制定方面:首先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其次,国家需健全宪法制度和监督制度;然后,健全宪法解释和人大主导立法的体制机制。
执法方面: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所以要健全执法机制,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执法,严格执法。想民所想,忧民所忧。
司法方面:健全司法系统,公正司法,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的监督,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法治精神和文化方面: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人们的法治理念和道德素养。
五、法治中国的意义
首先,“法治中国”作为政治命题,有助于向国际社会表明作为共同体的 “中国”实行依法治国的自信,同时传递一种信息,即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法治对话与交流的勇气与理念。其次,“法治中国”作为政治命题,具有综合性、历史性与动态性。用中国概念来表述法治时,必然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是中国概念的完整表述,也是国家统一体的现实和未来法治凝聚力的表明。尽管台湾和大陆尚未统一,但一个中国范围内的法治是大家共同分享的价值,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再次,“法治中国”作为政治命题,旨在维护法治的“国家”权威。法治作为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具有统一性,不能把法治的规范体系与制度体系层层分解为“法治的政绩工程”,也不能把法治庸俗化与工具化。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只能以“中国”的名义实施,实施主体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分解为地方化的 “政治”,否则不利于维护“法治中国”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参考文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乔晓阳
《法治中国》—陈云良
第五篇:法治理念论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实践执法为民思想,推动政法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日益开放,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政法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政法机关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自觉树立和落实崇尚法治、平等保护、司法文明、程序正义等现代法治理念,推动执法观念创新和工作创新,推动各项执法工作健康深入发展。同时,将执法为民、保障人权等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代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使执法工作更加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更加符合法治建设的规律,确保检察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执法,从人民群众最希望做的事情做起;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办案,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个案件;坚决克服执法中的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
其次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政法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思考和部署,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充分发挥法律职能,积极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有序的法治社会做出贡献。
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政法机关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
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同时,执法为民也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
一切为了人民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法机关要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严密防控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
走群众路线,首先必须正确处理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政法机关机构建设,保障政法机关有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在新形势下,坚持专群结合,集中体现在强基固本,大力加强政法机关的基层基础工作上。其次,政法干警走群众路线,要学会做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学会做群体性事件等特殊状态下的群众工作。
要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政法机关也要切实尊重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政法干警要严格遵守有关保障人权的法律规定,在执法活动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
对政法机关来说,只有坚定地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并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经受住金钱、权力、人情和各种利益的考验和诱惑,确保清正廉洁,使自己真正配得上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和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