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育体会.doc
学习《新教育》心得体会
榆中七中 孙志彪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晨诵比赛,读、写、绘、画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 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二、学理想课堂,创优质教学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新教育提倡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三、做“科研”型教师,促“专家成就”型名师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 “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我们之所以没有进步就是每天在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创新的太少。在创新方面下的功夫太少。)温家宝总理教导我们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总之,读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是一件很美的事,犹如邂逅好友、知己,心里迸发出深深的喜悦。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享受的是内心深处的滋,收获的是人生大厦的稳固根基。今后我还会读更多的书,读出壮阔,读出豪迈,读出人间万象,也读出新教育的真谛。
第二篇:新教育体会[定稿]
新教育学习体会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我们都已滚瓜烂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落实落实再落实。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没有经过新教育的专业培训,我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学习,自己感悟,收获也很大。
一、数学教师也要让阅读成为悦读。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这一理念,首先让孩子静心阅读数学课本,学会预习;其次会找数学信息会提问题;最后要阅读题意解决问题。另外每个窗口联系到的课外数
学知识及有关的数学家的故事等,应定要让学生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数学没有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醒。但是可以让学生定时及数学日记,反思自己的数学收获,为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而添彩。
二、构建理想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数学教学的“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
教学需要教师敏锐观察、善于捕捉课堂上每一次稍从即逝的教学契机,有时,课堂上教师的故作拙状、抑止,往往能挑起一场争辩、引发一次讨论、促成一次合作,让学生的思维个性飞扬、精彩纷呈。思考起于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指向明确有价值;学习源于情
景,情景的创设要合乎现实并富数学化;课堂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要抑扬适时把握有度;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迷失方向、偏离轨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当然,除了上述的,我想提高课堂实效还要:
1、全面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尊重接纳学生差异。
2、教师要深刻领悟教材,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具有学科思想,了解学科历史文化,提升学科素养。
3、有效地组织学习素材,使学习资源优化。
4、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
构建理想课堂,进行有效教学,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三、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成就名师梦想。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尊为名师就是因
为他们好读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将读到的悟到的实践于自己的课堂,反复磨练。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而每一个老师要取得成功,获得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名师是目标是方向,名师的成名秘诀更是学习的指路航灯。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读书,来自不断地学习实践。只有引导教师明确读书是永久的真正意义的备课,实践反思与读书相结合,才能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教师专业才能发展。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老师虽然会教书,但不喜欢读书,“没有时间!”这是很多教师给出的不阅读理由,他们靠的是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传道、授业、解惑。这让我深深反思自己,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确实写过不少,但是没有积累,没有坚持每天写,总是心血来潮时随意写写,以后一定要记住:坚持做好每件事,坚持就是胜利。
有梦想就要有行动,有行动就有收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第三篇:《新教育》读书体会
有感于《新教育》
寒假里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一书,对新教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如何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新教育,坚持新教育,朱教授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新教育有四大改变,十大行动,九大定律;新教育研发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儿童课程;新教育旨在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幸福的,教师的教学也应该是幸福的。新教育不只关注学生,还关注教师,使教师体会到成长的喜悦,教育的幸福感;新教育要建立具有三重境界的理想课堂;新教育要建设有故事、有个性的完美教室;新教育要研发专属的卓越课程,开发卓越课程,不断走向卓越;新教育要推行每月一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优秀品质;新教育强调家校合一,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提出了一系列家教主张,在家校合作方面就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新教育这浩瀚星空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十大行动这团璀璨的星云。这片星云中的十颗星绚丽夺目,给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其中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这几大行动,我感触颇深。
一、营造书香校园。
随着电视、电脑的出现,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强力登场,孩子们的空闲时间大多都被这些电子产品占据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包涵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可以给予孩子精神营养,有了书籍的滋养,我们的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因此新教育倡导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在书籍的海洋中畅游,乐而忘返,逐步摆脱电子产品的控制。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新教育人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
试,对我们有很多的启示。低年级的读写绘,中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的评选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期与书为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师生共写随笔。
朱教授强调新教育提倡师生共写随笔,不是培养作家,而是让教师和学生生活得更精彩,因为只有活得精彩、做得精彩,才能真正写得精彩。共写随笔,能够帮助我们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我们的成长轨迹,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内省能力和写作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师生共写随笔,在老师的榜样激励下,激发学生写的动力,共同记录,共同思考,一起成长。
三、培养卓越口才。
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卓越的口才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卓越口才的背后是强大的自信,是缜密的思维。因此新教育把培养卓越口才作为行动之一,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增强孩子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用语言准确恰当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我们满怀期待,期待着每一次的相遇,都能点燃彼此,编织岁月。
第四篇:新教育培训体会
新教育培训体会
参加过几次新教育培训,每一次培训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从11年春天的海门新教育开放周,到去年春天我们日照的新教育开放活动,再到去年秋天的习作培训,每一次都会让新教育感动着。
今天听了市教科所徐锡华所长头天新教育的报告,从内心深处对新教育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总结出三个关键词谈一下体会:
关键词一:整合。
新教育不是独立于我们教育之外的新生事物,新教育所提出的与我们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着全体、全面、可持续的一致性,新教育又是对我们素质体育场有有效反思与补充。像新教育提出的10大行动,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只不过新教育让他们更系统了。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新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立足我们学校的工作的实际,突出我们的特点,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争取新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协调发展,争取双丰收。
关键词二:细节。
我们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或许做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正如大多数人在教育工作中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只需要将身边的小事、细节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功,就如新教育十大行动中的每月一事,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大事,我们只要让学生能学会吃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等等这些小事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关键词三:读书。
国人需要读书,教师更需要读书,我们不要让课本、教参束缚住我们,如果我们只盯在这几本课本和教参上,那我们的教育应该就是失败的教育。时代在进步,我们教师同样需要进步,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落伍。我们自己落伍不要紧,让孩子落伍那可是可怕的事情。
第五篇:远程教育新的体会5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国民的基础,邓**同志早就说过:“只有好的教员,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作为体育教育的实施者,要无愧于时代的要求。站在历史的潮头,我们毋庸置疑: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这种创新的教育热切呼唤着创新型的教师:他们的观念、能力及他们的性格都充斥着创新的色彩。我认为创新型教师的人格魅力尤其重要。
我要做一个爱岗敬业,培养健康快乐的学生的教师。发挥“表率”作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乃至教师的着装,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课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炽热的情感和无私的奉献。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架起情感的桥梁。老师的威信是通过长期的表率作用而形成的。
甘愿奉献,发挥青年教师楷模作用。青年教师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所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为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我用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谱写体育教师的青春之歌。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是教师扮演好其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首先,巨大的“数字差别” 警醒我们,严峻的社会现实迫使我们急起直追。其次,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知识大爆炸要求人们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由于知识所具有的两大特性,即知识的时效性和无限增殖性,加之伴随科技进步而产生的知识“半衰期”的迅速缩短,使人们一方面面对着快速增长的新知识和日益复杂的工作局面,一方面已经掌握的知识又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一个个体都深切体会到,惟有连续不断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落伍和被淘汰。——这也是终身教育理念为人们所认同并得以广泛传播的现实原因。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紧握这把钥匙,不断追踪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再者,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师面对的学习对象要求教师不断参与继续教育。远程学习者是一大批学习能力不齐、文化基础相异、思维方式有别的学习者,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发挥其“导学”作用,做到指导到位而不越位,除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外,更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服务意识。最后,教师的成长由“自在”到“自为”再到“自由”,除了通常所说的知识增长、技能训练等条件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对教育实践的观察和反思,即要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反思能力。教育思想贵在“思想”、“思考”、“思索”等功夫,教育认识的提高离不开对教育历史的总结,教育思想的深化就在于对过去教育实践的反思,教育理论的创新需要对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洞察。没有教育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进入教育研究的境界;没有教育反思的能力,就不可能获得教师应有的智慧和素养,从而也就不可能“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也是最终要失败的。为此,着眼于我国教育现代化以及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思想建设,潜心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实践过程的探索和研究,这种尝试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对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师“导学”作用的发挥也是不无益处的。
总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使人们的学习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所主动的进行学习。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灵通了,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我相信学生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新初中地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出发,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课程。下面就近段时间的学习,谈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今后的教育目标是以指向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为核心,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生存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高中地理课程应该具有多样性、选择性,以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的学习需要。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增强高中课程的选择性是顾及学生特点的一条快捷、有效、合理的途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来选择他们喜爱的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在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比如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展示各种真实的图片及动画,演示各种天体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等,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这种形象逼真的方式比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要好得多。
三、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
初中地理选修课程由 “宇宙与地球”等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模块设计的基本思想——每一模块都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教学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由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等各种信息转变为注重表达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过程,把经典知识的传授和形成经典知识的过程分开讲述转化为在活动设计中,把传授和形成经典知识的两个过程综合在一起呈现。表达方式多样化(图像、案例、阅读),鼓励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案例真实、典型、说明性强,图说的加强,对一些重要概念、原理进行直观化处理,突出案例分析,用案例来诠释、实证、应用理论,用案例作为分析问题的素材,从中归纳出理论。拓展案例分析,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探究或研究性学习的显性和隐性表达:“活动”和“问题研究”的设计,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活动,重视动手实验认真分析每一个案例的作用,用活用好。“活动”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案例配合,构成完成的学习单元。
四、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更新观念,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运用课程标准贯彻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地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才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唯一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总之,地理教育的进步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应把握好课程改革这样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