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市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会议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在一起共同交流和探讨企业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加强规范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首先,我代表##集团向今天参加会议的各位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领导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真挚的希望大家将宝贵的经验带给我们。我还要感谢市总工会的领导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谈谈作为一个企业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对支持工会工作的一些体会。下面,我谈三点:
一、新体制下工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我们公司是98年年初由“漯河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改制为“漯河##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由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一下子变为股份制企业,这是一次非常大的变革。由于我们公司改制后的领导班子仍是原班人马,所以,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顺利过渡,如何做好新老体制的交替,如何搞好新老“三会”的运作。在这一阶段,我考虑最多的就是新体制下的新“三会”,即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和老“三会”,即党委会、工会、职代会的位置怎样摆,机构怎样建立,角色怎样转换的问题。当时,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不论企业的性质怎样变化,党委在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变;党、政、工集体决定企业重大决策的原则不能变;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根本方针不能变;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传统不能变。对于工会组织,我始终认为他在企业的地位是特殊而重要的,他是连接企业与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一些行政不好讲的话,不好办的事情,可以通过工会来解决好处理好,工会是企业行政的好帮手,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对工会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人员的配备问题上,我认为必须本着机构完善,人员精干的原则进行,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随后公司各类组织机构的建立和人员配备过程中,我们班子基本实行的是交叉任职。我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又担任公司的党委书记,公司第一、二届工会主席由党委付书记、董事会成员史耀武同志担任,第三届工会主席由公司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李明勋同志担任,其他5名董事会成员中有4名同志又担任公司党委委员。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公司改制后的新老三会是分工不分家,仍是一个整体,这给我们以后的工作能步调一致、协调有序的展开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基层工会组织的建立中,我们本着有职工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存在的原则,建立了23个基层分会,并把那些思想素质好,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和职工选进工会组织,进一步提高了工会组织在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把对工会工作的支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作为一个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能流于口头,应该有实际行动和实质性内容。改制后的8年来,我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一是长期坚持企业的重大问题和决策由党、政、工联席会集体研究决定,这是我们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制度。如企业这几年的重大投资、内部改革、重点工作、职工利益等方面的问题,都是集体研究决定,工会有充分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二是积极支持工会独立开展工作。我们公司工会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我总是要求他们独立的开展工作,多组织一些有影响的活动。对于工会工作的指导,我总是以一个党委书记的身份出现。对于开展的活动,公司上下全力支持,经费不足时公司给予贴补。如每年的春节,公司要拿出数万元给工会,由工会购置过节物品,并负责分发给职工。每到年终,公司还要拿出一部分钱给工会,用于对困难职工的慰问和救济,工会一些会议的会务费、大的活动开支以及工会干部的外出学习培训费等,基本由行政支付,可以说是人力、物力、财力三支持。三是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每年的春节一过,公司召开的第一个大会,就是职代会,上上下下要做精心的筹备。每次职代会上我都要代表行政向职工代表报告工作,总会计师要报告公司的财务预决算情况,其他行政领导要作上次职代会职工提案落实及本次职代会提案征集情况的报告,还有一些企业重大的改革方案等都要提交大会讨论通过。对职工代表们提出的提案,我都要求班子成员会后进行传阅,并督促各有关部门去落实,落实不了的要有具体情况说明。平时,我还通过工会组织的职工思想状况调查,以及各类职工座谈会来了解和听取职工们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凡工会组织召开的各类座谈会我都尽量参加,与大家直接交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工会的工作。我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对职工的关心和爱护,同样也赢得了广大职工对我的拥护。使我非常感动的是在 我们组织职工代表对公司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时,一些代表竟在意见栏里写上“请祝经理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请祝总注意休息”等建议。我认为这是职工群众对我的最大信任和奖赏,也成为我工作的一种动力和责任感。
三、工会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功不可没 前面我谈了我对新体制下工会组织的看法和观点。以及我作为企业党、政一把手是怎样实实在在支持工会工作的。下面我就谈一谈,我们这么重视工会工作,那工会工作在我这个总经理眼中究竟做的怎么样呢,也就是评价吧!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我们##集团改制8年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会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想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为企业培养了一支爱岗敬业的职工队伍。从企业改制之初到现在,公司始终把对职工的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党、政、工齐抓共管,但这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主要由工会来承担。围绕职工教育工作,工会每年都确定有教育主题,并细化到每月都有具体的安排。在职工培训方面,基本每年都要轮训一遍。特别是近两年,工会在职工中组织了很多有声势、有影响的活动。如“我与##之关系大讨论”,仅职工们撰写的心得体会就有近千篇。“##在我心中”巡回演讲会组织了七场,职工受教育面达95%以上,许多职工家属也参与进来,这些活动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职工们对企业的感情越来越深,心与企业贴得越来越紧,他们把对企业的感情升华到了努力工作,创造业绩上。因此,我把我们这支爱岗敬业的职工队伍看成了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这与工会组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二是为公司分忧,为职工解难,为保持企业稳定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近几年,运输市场的形势和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严峻和激烈,企业的经营面临着很多困难和压力,行政的精力放在了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上。但内部、外部的矛盾和问题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有时可以说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运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公司两级工会积极主动承担起这些重任,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做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一个个问题得到了解决,矛盾得到了化解,维护了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工作秩序。在关心职工生活方面,哪个职工病了,工会干部及时去看望,送去公司的关怀和问候;哪个职工家中出现了困难,工会及时进行救济帮扶;哪个职工有了思想问题,工会干部及时去做思想工作,工会组织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并用实际行动架起了公司与职工情感的桥梁。三是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年,工会在如何调动职工积极性,如何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劳动竞赛、争先创优活动一个接一个,长年不断。大力表彰先进,弘扬企业正气,使广大职工争先创优的意识不断增强,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大地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回想改制之初,公司资产只有5200万元,车辆493台,年上交国家税费650万元。经过八年的奋斗,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制后的第一个三年公司实现了资产超亿元、车辆超千台,上交国家税费超千万的目标;第二个三年实现了资产两亿元、车辆两千台,上交国家税费两千万的目标;第三个三年,公司又提出了三个三的目标,即2006年底,力争实现资产三个亿、车辆三千台,上交国家税费三千万的目标。这一个个宏伟目标的实现,都是广大职工劳动汗水的结晶,是4000##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我多次说过,我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只能开走一辆车,要开走##集团的2000多辆车,靠的是全体职工。所以我说:是##集团的职工们,成就了##集团的事业,这里面,工会是功不可没的。以上是我对工会工作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差距,我认为公司党、政对工会工作的支持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我们要借这次现场会的召开,认真查找不足和差距,多学习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最后,再次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祝今天的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在市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第二篇:在全县工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参观了长青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使我们感触很深;听了几位领导的发言,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长虹工业园区目前存在的解题之困和当务之急。下面,我就长虹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下专题汇报:
一:理清思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宗旨构建招商引资的绿色平台
长虹工业园区位于凤翔县的东大门,是横水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园区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目前园区内拥有各种类型的工商企业63个,规划面积已达2.25平方公里,现已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建材制造、塑料加工和农付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雏形,二○○四年工业总产值为2.13亿元,二○○五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为1.36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为的60%以上。
然而,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招商引资速度较慢的课题引起我们镇党委和园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经过我们认真分析、统一思路,明确了这个课题的解题之困便是环境治理工作,而环境治理的重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良好的基础设施便是招商引资的“通行证”。围绕这个思路,我们及时组建了以书记、镇长为主要负责人的长虹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陕西省十一*五规划”中有关西宝北线的公路规划,对长虹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制订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绘制了规划图,为构建现代化工业园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真抓实干、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
长虹工业园区是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在尹稼坞村境内沿西宝北线人为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本地区一直走在前面,但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受资金等客观因素制约,总是走一步、修一点,而且起点低、质量差,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街道路面破烂,污水排放无序,点亮工程和绿化工程严重滞后的矛盾日渐突出,环境治理工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了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计划利用半年时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彻底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差的环境治理工作: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一是以利引“水”、全线贾通园区内排水工程。我们计划投资100万元,三个月内完成园区内4公里的排水工程,并修建污水处理站两座,实现园区内零污水积存、零污水排放,彻底解决直接影响投资者利益的污水排放无序不畅的问题。
三是以区当“城”、完成以路灯架设为主的明亮工程。投资30万元,利用一个月时间完成4.5公里地埋电缆铺设和150个太阳能路灯的架设工程,真正实现工业园区的城市化。
四是以美植“景”,营造优美的绿色环保型工业园区。投资10万元,利用两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园区内的绿化和卫生治理工程,彻底清理沿西宝北线两侧所有杂物及树木,间隔5米新栽玉兰花风景树600株,在其它支干道路两侧新栽侧柏、银杏等风景树木4000株,种植草坪、花卉6000平方米,新建垃圾箱50个,使园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
山本不老因雪白头,商本有道因利而至。同样的工业园区我们只所以发展慢,其实关键就是我们的投资环境太差。长虹工业园区这个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工业园区,面对尺短寸长的市场经济和自有条件,我们只有以人为本、自力更生、踏踏实实、真抓实干的把基础设施搞好,把园区环境治理好,才能招来客商,才能把园区作大作强。我们深知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我们有决心剩这次会议的东风,继续努力,从一点一滴抓起,坚持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以现有企业为载体;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实行市场带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富裕千万家的经营方式,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长虹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实力和鲜明特色的能够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富裕的工业园区,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立足康县资源优势 建设生态文明新村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中共康县委员会 康县人民政府
(2011年6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总体发展思路和重要决策部署,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对我们康县来说,既是学习兄弟县经验的难得机会,更是鞭策和促进。尤其上午观摩了两当县新农村建设,刚才又听取了兄弟县的经验介绍,使我们受益非浅,深受启发。现我就康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予以汇报:
康县有着独特的绿色资源和丰富的物产优势,不仅是西部地区原生态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西北蚕桑重点基地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食用菌行业先进县。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安排部署和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及文明长廊建设的要求,从康县实际出发,把乡村清洁活动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新载体,把“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作为奋斗目标,按照“完善一个规划,突出三项建设,发挥四
项作用,建立四种机制”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扎实推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乡风民俗有了新气象,文明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完善一个规划,明确创建目标,提升生态文明村建设档次和水平
我们立足康县生态、水利、矿产等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现状,围绕把康县建设特色农业强县、生态旅游名县、绿色食品大县的目标,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提出“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的思路和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同时按照因地制宜、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制定出台了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结合学习安吉创建“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经验,根据我县各村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等不同类别和特点,为充分挖掘各村文化民俗内涵,在房屋风貌、庭院改造、文化墙建设上彰显特色,聘请了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按照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标准,编制了阳坝宋沟、庄科、长坝段庄等19个精品村和48个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房屋风貌改造设计,编制了51个达标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了不同的建筑风貌、创建方式和建设标准,坚持做到了没有规划不设计,没有设计不审批,没有审
批不建设。
三、突出三项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加生态文明村建设后劲
我们坚持从农民最直接、最迫切、最关心的利益入手,重点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不断夯实了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发展基础。
一是抓群众增收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我们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突出发展生产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大农业特色产业化开发步伐,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和“扩大规模、强化科技、壮大龙头、健全市场、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区域重点产业,积极引导发展其它地方特色产品。通过扩基地、状规模,兴企业、深加工,创品牌、建市场等措施,加快了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共建成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基地91.69万亩,其中核桃52.12万亩、茶叶4.83万亩、桑园3.92万亩、中药材4.21万亩、蔬菜2.61万亩、花椒24万亩;食用菌生产规模10万架,年出栏畜禽83.8万头(只);中华大鲵存塘数量6万尾。建成
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1个,建成农产品专业市场3个,特色农产品总量26038吨,特色农业总产值29517.38万元,农民人均农业特色产业纯收入达到10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5%。
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我们抢抓灾后重建、对口援建和扩大内需三大机遇,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农村灾后重建、与扶扶贫开发、与乡村清洁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全县农村34966户住房重建和10136户维修加固的全面竣工,使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同时,我们以解决群众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等“六难”问题为突破口,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乡村绿化工程、房屋亮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环境美化工程和群众素质提升工程,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硬化进村主干道路93660米,入户道路89603米,完成空地绿化34747平方米,完成乡村道路绿化24670米,栽植绿化树木71744棵,拆除危房8859间,亮化房屋10468间,屋顶改造368户,庭院改造2820户,改灶、改厕、改圈4808户,清理垃圾6858方,新修护坡2744米,新建桥梁31座,新建排水渠5294米,整修村级组织活动室92座,修建人饮工程62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变,一个个设施齐全的生态文明村基本建成,有力地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为破除农村陋习,改变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树立科学、文明的新风尚,县上从县委讲师组、党校、农广校等单位抽调专门力量,深入全县21个乡镇350个村开展了党的惠民政策、农村适用法律法规宣讲活动、科技知识和农村适应技术的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在全县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家庭》活动和“十大孝亲敬老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建文化站21个,农家书屋125个,配送图书17.57万余册,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80个,安装健身器材108套,修建文化墙375面5600平方米,篮板13副,球台40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求知增智的生活环境。
二、发挥四项作用,激发内部活力,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步伐
一是发挥宣传驱动作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造势。依托新闻媒体,在康县电视台、康县新闻网、《康县报》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结合农村灾后重建成果的宣传报道,以图像、文字、图片摄影等形式,开展了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宣传报道;利用宣传车、悬挂标语横幅、村级大喇叭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编印了5多万份《生态文明村建设村民手册》,逐一发放到农户手中;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还积极联系陇南日报社、陇南电视台、中国陇南网以及甘肃文明网等新闻媒体,在陇南日报、陇南电视台、中国陇南网、甘肃文明网刊发各类专题稿件154篇(条),并积极邀请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来康县采访报道,新华社甘肃分社报道了我县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后,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十多家网站转载。通过有力的宣传,努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调动干部群众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引力。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典型的培养,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在全县选择、确定了19个精品村、48个示范村、51个达标村共118个示点村,把江武路、康阳路、白望路、小康路、寺长路、康云路、河两路“一城七路沿线”作为文明长廊建设示范点,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综合整治、保护优先、长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围绕巩固提升灾后重建成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树立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培育思想进步的新农民、创造健康向上的新生活、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提高农业农村工作的新水平” “六个新”为目标,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全力组织实施了“四化四改四结合六有五进一出八配套”工程,基本建成阳坝镇宋沟村、龙潭村、王坝乡鸡山坝村、李家庄村,岸门口镇青岗坝村、望关乡徐罗村等一批生态特色鲜明、村容村貌整洁、城乡环境优美、乡村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标准较高的示范点,白望路、康阳路绿色文明长廊已基本形成。118个示点村遍布21乡镇,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进程。
三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造力。生态文明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也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必须充分相信农民群众,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广泛发动农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广泛收集群众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考虑意见的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符合农村发展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创建标准和创建措施。以乡(镇)、村社为单位组组织乡镇干部、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分期、分批赴四川、陕西及周边县区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让他们亲身感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来。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我们对农民改侧、改圈、改灶,建设沼气,绿化庭园,硬化道路,架水、架电等都给予补贴,通过奖补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四是发挥部门帮扶作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助力。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我县派出了500多名干部组成80多个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工作队吃住在村上,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献计献策,帮助村上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宣传发
动,解决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县上把县直单位、省市驻康县单位的一把手作为包村单位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每年至少到村开展3次以上帮助活动,解决2件以上实际困难,并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了单位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对帮助中无所作为,在年终不得评先评优。驻村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县直各包村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了所包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建立四种机制,落实创建责任,保障生态文明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为了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和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县直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全县上下形成了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建设有效的良好局面。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县四大班子34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帮扶2-3个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不定期深入督促指导工作,对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办公,现场协调解决,促进了生态文明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实行了县直机关单位帮扶包抓责任制,建立条块结合,以乡镇为主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到了任务到人、到单位、到村社,形成了一
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
二是拓宽筹资渠道,创新投入机制。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投入方面,我县积极推行“五个一点”、“八个渠道”的资金筹措办法,即县上支持一点、单位部门帮扶一点、乡镇挤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从上级财政专项、环保、以奖代补、借贷、本级财政、社会捐助、单位帮建、灾后重建八个渠道筹集资金。并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按照“集中管理、分类申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凡是用于农村建设的农业、林业、扶贫、环保、交通、水利等各类项目资金原则上全部整合到生态文明村建设设上。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有效解决了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
三是强化工作落实,健全考评机制。为了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有序、有力、扎实推进,我们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县上采取成立了专门督查组,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半年经济分析会观摩、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对各乡镇、各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序、一月一通报”,通过定期督查,以文件、简报和会议等形式进行逐月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通知,限期要求整改,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的,进行通报批评。近年康县共编发生态文明村建设简报35期,通报10期,各类宣传稿件100
多篇。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纳入乡(镇)和县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对排序最后一名的乡(镇)包要求其党政主要领导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或电视上公开表态,限期弥补。
四是完善各项制度,健全长效机制。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巩固的长效体制机制,把建设、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激励机制建立上,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出台了生态文明村建设考核验收办法,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建建设标准的示范村,由县委、政府进行授牌,实行挂牌管理,并给予资金奖励,对精品村一次性奖补资金20-30万元,示范村10-20万元,达标村2-5万元,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上,坚持建管并重,采取边建设、边管理的办法,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保洁制度,建立垃圾填埋点,配置了保洁工具,组建了保洁队伍,使保洁工作能够长期坚持延续。如:太石乡水口村、望关乡徐罗村等村建立了卫生管理、环保清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对村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并设立“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定期公布每个家庭卫生状况的检查结果。徐罗还成立了理事会,定期对农户房前屋后“三乱”进行检查评比,按照清洁、较清洁、不清洁分红绿蓝三种颜色张贴在农户墙上,作为星级文明户评选依据;王坝乡开展了“小
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户”,发出倡议书,让学生督促帮助家长整理家庭环境卫生,逐步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不断用群众的监督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目前全县已有100多个行政村已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村庄卫生实现了全天保洁,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促使农村环境保洁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
我们虽然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在领导力量上再加强,在建设标准上再提高,在工作责任上再靠实,不断加快生态文明村示范点建设步伐,实现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材料
坚持三个注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做个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近年来,大桥街道认真落实中央、省、宜春市和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精神,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创新工作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整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以来,多方筹资8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办事处扶持资金160余万元,完成省定新农村建设点44个(2011年新农村建设点7个),覆盖12个村(居)委,28个自然村,占全街道自然村的30.43%,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注重”:
一、注重“三个统一”,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统一规划设计。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由办事处财政投资20余万元,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全街道92个自然村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制定编制手册,并经市审核小组专家审核、市政府批准实施,为各自然村开展新农村整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统一建设标准。坚持高位推进,高标准建设,从储备点建设阶段开始,就要求各村严格按照省新农村建设考核验收标准进行整治建设,年底由新村办对照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和检查验收标准统一进行考核验收,确保各建设点标准不降,操作规范,迎检达标。1
三是统一督查考核。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督查考核长效机制。一方面,坚持“一人一点,一点一责”的责任机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新农村建设点,确保责任到人,以责任机制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坚持“每周一调度,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评比,年终综合考评”的督促考评机制。在督查过程中,我们还参照开流动现场会的模式,由党政“一把手”带队,组织分管领导、挂点领导统一到各点进行实地参观,并由各建设点介绍经验做法。同时,要求各建设点列出项目建设时间表,采取倒计时方式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二、注重奖励扶持,激发新农村建设活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是制定《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对照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结合实际,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划分成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资金支持和管理等四大类,细化为100分的考评细则,年终对照考评细则统一对各建设点进行综合考评,明确考评结果与新农村建设点奖补资金挂钩,与新农村建设点及干部评优评先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是制定《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街道配套资金拨付办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在省、市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办事处挤出配套资金,平均每个建设点下拨不少于3万元的奖补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并制定有利于推动工作的资金拨付办法,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遍地开花。
三是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结合考评办法,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村级“三个文明”建设考评范畴,明确每个建设点的挂点领导、蹲点干部、村委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建立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如,根据百分制考评办法,年终得分在72以上、82分以上、92分以上的村,分别对挂点领导、村委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理事会长、村(居)委、理事会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村追究责任并进行处罚;对在6月底以前完成三改和农村清洁工作任务且达标的村,办事处另外再给予6000元的奖励资金。
三、注重统筹兼顾,坚持建设点和储备点建设齐头并进。坚持一手抓省定新农村建设点,一手抓储备点建设,制定新农村储备点建设考评办法,形成建设点与储备点齐头并进、相互促动的良好局面。
一是精心选点。要求每个行政村在抓好省定新农村建设点的同时,每年挑选1—2个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自然村作为新农村建设储备点,按照村庄规划先行抓好“三清六改”工作,列入街道新农村建设村点储备库,为将来择优申报省定新农村建设点做好准备。
二是大力扶持。建立新农村储备点建设激励机制,对工作做得好的储备点除择优申报省定新农村建设点外,办事处再给予8000—12000元的奖励,并预拨24000元作为整治建设启动资金;对搞好了“三清六改”工作却未列为省定建设点的储备点,办事处同样给予奖补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分步实施。对于一些村庄范围宽、整治难度大的大村庄,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建设、分步实施”的方法,先建成储备点,分
2-3年时间逐步完成整治建设,实现整村推进的目标。目前,湖坪、龙湾两个村委已完成辖区内所有自然村的整治建设。今年,重点抓好了8个储备点的“三清六改”工作,为2012年省定新农村建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虽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效,但与先进地方相比,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再接再厉,创新方法,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11年8月30日
第五篇:在全县工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参观了长青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使我们感触很深;听了几位领导的发言,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长虹工业园区目前存在的解题之困和当务之急。下面,我就长虹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下专题汇报:
一:理清思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宗旨构建招商引资的绿色平台
长虹工业园区位于凤翔县的东大门,是横水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园区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目前园区内拥有各种类型的工商企业63个,规划面积已达2.25平方公里,现已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建材制造、塑料加工和农付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雏形,二○○四年工业总产值为2.13亿元,二○○五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为1.36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为的60%以上。
然而,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招商引资速度较慢的课题引起我们镇党委和园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经过我们认真分析、统一思路,明确了这个课题的解题之困便是环境治理工作,而环境治理的重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良好的基础设施便是招商引资的“通行证”。围绕这个思路,我们及时组建了以书记、镇长为主要负责人的长虹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陕西省十一x五规划”中有关西宝北线的公路规划,对长虹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制订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绘制了规划图,为构建现代化工业园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真抓实干、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
长虹工业园区是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在尹稼坞村境内沿西宝北线人为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本地区一直走在前面,但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受资金等客观因素制约,总是走一步、修一点,而且起点低、质量差,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街道路面破烂,污水排放无序,点亮工程和绿化工程严重滞后的矛盾日渐突出,环境治理工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了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计划利用半年时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彻底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差的环境治理工作:
一是以利引“水”、全线贾通园区内排水工程。我们计划投资100万元,三个月内完成园区内4公里的排水工程,并修建污水处理站两座,实现园区内零污水积存、零污水排放,彻底解决直接影响投资者利益的污水排放无序不畅的问题。
二是以效通“路”、全面完善街道路面整修工程。我们计划投资120万元,五个月内完成园区内24000平方米的街道人行道彩砖铺设工程和3公里的道牙铺设工程,并为商户统一规划指定农付产品收购及堆放场地,真正改善园区内路街不分、人车混流、交通事故多的问题,同时结合西宝北线拓宽工程,将现有公路弯道裁弯取直,实现园区依托公路发展的效益最大化。
三是以区当“城”、完成以路灯架设为主的明亮工程。投资30万元,利用一个月时间完成4.5公里地埋电缆铺设和150个太阳能路灯的架设工程,真正实现工业园区的城市化。
四是以美植“景”,营造优美的绿色环保型工业园区。投资10万元,利用两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园区内的绿化和卫生治理工程,彻底清理沿西宝北线两侧所有杂物及树木,间隔5米新栽玉兰花风景树600株,在其它支干道路两侧新栽侧柏、银杏等风景树木4000株,种植草坪、花卉6000平方米,新建垃圾箱50个,使园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
山本不老因雪白头,商本有道因利而至。同样的工业园区我们只所以发展慢,其实关键就是我们的投资环境太差。长虹工业园区这个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工业园区,面对尺短寸长的市场经济和自有条件,我们只有以人为本、自力更生、踏踏实实、真抓实干的把基础设施搞好,把园区环境治理好,才能招来客商,才能把园区作大作强。我们深知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我们有决心剩这次会议的东风,继续努力,从一点一滴抓起,坚持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以现有企业为载体;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实行市场带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富裕千万家的经营方式,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长虹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实力和鲜明特色的能够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富裕的工业园区,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