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 微课例

时间:2019-05-13 00:4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 微课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 微课例》。

第一篇: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 微课例

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

实验小学 龚性珍

一、背景

在国培计划(2017)”竹溪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第三协作区研课磨课活动中,在思源学校听一个教师执教的小学五年级选读课文《丰碑》一课,在分析描写将军神态变化的句子时存在问题,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和通过观摩的感想,自己进行加工并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问题

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案例描述

下面是教师在执教《丰碑》,分别采用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1.诊断课(片段)

在弄清楚《丰碑》的主要内容后,教师把目标锁定在课文的主人公军需处长身上,作者抓住了军需处长的动作、神态、衣着来刻画他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除了刻画军需处长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还写了谁?主要抓住他的什么描写?

师:课文还写了谁?—— 生:将军。

师: 请四人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共同学习讨论描写将军的句子,并在文中将有关句子画下来。(生分小组共同学习、讨论)师: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 1:课文描写了将军的神态、动作、语言。(生读画出的句子)

生 2:课文写了将军的情感变化。

师:你能说具体些吗? 生: 将军开始听到有人死了时愣住了,然后见没人去叫军需处长时生气了,甚至发怒了,当听说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军又愣住了。

师:将军怎样生气?怎样发怒? 生读描写将军生气、发怒的句子 师:(出示句子)比较句子

1、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2、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两个句子中的“愣”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 1:第一个句子中的“愣”是说事情来得很突然。生 2:第二个句子的“愣”是说将军没有想到冻死的人是军需处长,出乎意料。

师:(出示动画插图)风那么狂,雪那么大,将军却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 如果你就是将军,你会说什么?

生 1:将军为有这么好的军需处长而自豪。生 2:将军为刚刚错怪了军需处长而难过。

师:(引读)是啊,将军想到了那么多,因此,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 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师:请同学们再练习读读这段话,好处体会一下将军此时此刻的心情吧。

生:练习朗读并做动作→请生读→齐读。

师::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军需处长,为什么还要详写将军的形象? 学生无人回答。

师:没人知道,师追问:写将军是为了突出谁?几个学生小声说:“军需处长”’

师:师连忙说:“对了”为什么还要详写将军的形象呢? 生1:是为了衬托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

生2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在这样沉闷的氛围中,下课铃声就响了,同学们冲出教室快乐的玩耍着。

2.改进课(片段)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反复熟读课文这节课老师就来看看大家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直接描写了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样子和神态,还刻画了将军这个人物。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将军神态变化的句子。(生边读边画)

师:谁愿意给我们读一读描写将军神态的句子? 生:我找到的是“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板书:愣了一下)

还有“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师:你找得很准确,这都是描写将军神态的句子。还有吗?

生:我还找到了“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板书:愣住了)

师:对,这也是。请你再往上找找,还有呢。生:我找到了。“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还有下面“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师:这下我们就把描写将军神态的句子找全了。(ppt出示句子)说到这儿,我就有个疑问了,为什么将军“愣了一下”,又“愣住了”呢?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没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对两次“愣”有了新的理解。)

师:在刚才的合作中,老师看到不少同学,由于组内意见不统一,就想方设法地从课文中找依据去说服对方,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将军为什么“愣了一下”。

生:因为将军听到警卫员说“前面有人冻死了”,他没有想到会这样,所以“愣了一下”。

师:你很会联系上文思考问题,从哪儿体会到的,读出来。

生:我是从这儿体会的,“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师:就是这儿。但将军先前真的没想到会有人冻死吗?再往前找找。(生浏览前文)

生:老师,我找到了。将军先前一直在担心着,他怕有人冻死了。我是从第二自然段读懂的。

师:将军先前在担心什么?请你读出来。(生读出第二自然段)

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一直担心着的事情居然发生了,他“愣了一下”,着急地“朝前走去”,想去看看情况。可后来,为什么又“愣住了”?

[ppt出示第12自然段,点红“愣住”] 生:我知道。因为将军被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打动了,当听到别人说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所以“愣住了”。

师:将军先前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吗? 生:不知道。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从第八自然段将军说的话知道的。将军说“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师:你注意到了前面的细节,真细心。同学们,请你们自由地读读八至十自然段,想想将军当时的情绪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自由读八至十自然段体会)

生:我体会到当时将军非常愤怒。是从这儿体会到的。“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师:“脸色顿时严峻起来”是什么样子? 生:将军的脸很严肃,让人看了害怕。

师:是的。当将军看到这位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的老战士被冻僵了,他的脸色严峻了。忽然,他向身边的人吼道:--请你吼出将军的话!

(生大声喊出将军的话)

师:你的声音非常洪亮,但是没有表达出将军的愤怒。谁愿意吼出将军的愤怒?

(生吼,表达出了愤怒)

师:还从哪儿体会出将军的愤怒?

生:还从将军的神态。“他红着眼睛,像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他的样子让人心生畏惧,说明他在愤怒。还有“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先前他脸上的肌肉只是抽动,现在却是“抖动”了,说明他已经愤怒到极点了。

师:你真会揣摩人物的内心。也许这时他正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怒火呢。周围一片沉寂,只听见狂风呼啸的声音。没有人回答将军的话,也没有人走开。此时,将军气极了,他脸上的肌肉抖动着,继续吼道--谁来吼?

(生读“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师:将军的愤怒没有爆发出来。谁再来?(生吼)师:(停顿五秒,与先形成对比)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生不由和我一起说):“他--就是军需处长……”

听了这话,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些什么呢?

生:将军想:他就是军需处长?太意外了!

生:将军想:我还未了解情况,就先发火,错怪了军需处长,真惭愧。

生:多好的战士呀!为了保证战士们有棉衣穿,把自己的棉衣也让出去了!

生:将军想:军需处长真了不起,我们红军部队有这样舍己为人的战士,真值得骄傲和自豪。

…… ……

师:将军的内心震撼了:这就是我的军需处长,……我怎么能这样对待他呢?我的心像刀绞一样,任由风雪拍打着我的脸,千言万语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有向你敬上一个军礼。请带着感情读一读这个部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生自由读)

师:通过体会将军的一系列神态变化,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形象跃然纸上。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好像谁也没听到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

四、评析

我们常把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定义成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把教学当作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定向思维。第一节课所体现的理念正是这样,教师只是为了把问题的结论告知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递着,学生是接收者。这样久而久之养成依赖的思想,失去了主动创新的能力。而第二节课方法完全不同,把教学当作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和情感的渗透。教学的重点不是为了专门解决问题,而是注重方法的引导,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可以看出,第二节课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以读代讲,体现“以读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进行精神的交流,心灵上的碰撞。把学生的灵魂牵引到至善、至美、至高境界的语文教学,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精选)

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翻开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里面的选文结构体例新颖简洁,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现代文,学生多读几遍也就能理解了。新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突出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怎样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将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弱,初读课文时,教师范读,再加上鲜艳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激起学生深究课文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不添字、不漏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对学生读音、词句停顿有困难的地方给予矫正,然后运用师生比赛或小组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读书心态,使学生在非常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读好了课文。

“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前人论述甚多。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深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叶圣陶说:“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可见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为什么要以学生读为主呢?

首先,是由阅读教学的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读的能力和习惯只能通过学生自己去读,在读的训练中形成。教师讲得过多,甚至以讲代读,只能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课文的一些内容,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不仅了解了文章大意,还学到了修辞手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略读、精读、品读、默读、朗读。对于篇幅长的文章,先让学生默读,默读完之后让学生说出文章大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品用法,品意义,品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为什么喜欢,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只有品读,阅读才有意义,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达到阅读效果。

其次,以读为主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途径,有利于语言文字训练,包括字、词、句、篇,听、说、的读训练;有利于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的培养,意志品格、学习习惯的养成。阅读在思想教育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要把读和思结合起来,读中思,思中读。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自己所读到的文字去体会情,去感悟理。

再次,只有让学生自己读,才能深切地体会课文中的深意和情味。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声读诵以致反复吟咏,容易入境入情,帮助理解。读诵可使学生品味课文中的情感,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委婉,或兴奋愉悦,或悲壮豪迈既了然于心,又深受感染。同时读诵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天长日久,不知不觉中,其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会得到培养与提高。诵读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文章的节奏美、音韵美,还可以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出声的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深刻含义,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最后,从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来看,阅读教学也须以学生的读为主。“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模仿什么,怎样模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吕叔湘把教师和学生的“分工”说得很清楚。要想提高,别无他途,只能让学生自己直接对物目视、口诵、心想、手写,字字入目,句句铭心,才能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做到熟读背诵。这样,范文上的语言才能变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正如朱熹所说,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以学生的读为主,也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学生是课文学习的主体、阅读的主体。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在强调教法的前提下,必须让学生读得多,读得好,读得快,学生才能启动心智,直接去分析、研究、思考。读书,不是听书;读懂,不是听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讲解、辅导、提示、点拨、启发、激励等,都是间接的、辅助性的,即使讲得深刻生动,也代替不了学生的读。现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两多”“两少”的现象,即讲的多,提问多,读的少,背的更少,不利于学生直接感知、理解、领会、掌握课文内容,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违背了学生阅读的认识规律,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吕叔湘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这些话今天对我们不无启发。学生只有自己多读,才能激发阅读兴趣,解放学生的思维。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阅读时机谈感受,谈体会,可以展开讨论,还可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谈的不一定很准确,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但一定是学生印象深刻、受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真实的感受。经常这样训练,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良好的阅读习惯便可以养成,阅读能力也一定会大大提高。

总之,阅读课上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读书,使阅读课变成读书课,变成读书训练课。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从预习开始,就要对学生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讲读课文之前,基本做到读准字音;讲读中结合文章内容感情进行默读朗读训练。默读要快,要边读边想;朗读要有感情。讲读完文章后要对原文反复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在阅读教学中,应突出“读”的训练,使阅读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篇:微课例教案

2.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张兴丽

一、教学目标设计

1、体验建立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及应用过程,理解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2、领会在不同坐标系研究曲线的方程及性质的方法,会用转化思想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极坐标系的建立和几种常见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极坐标系的建立

1.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极坐标系,给出极点、极轴、极径、极角等概念.2.在极坐标系中,除了极点外, 问题

1、平面上的所有点所成的集合和实数对(,)0,02集合具有是否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极点呢?我们规定极点的极坐标为(0,),[0,2),一般认为0.(二)极坐标系下曲线的方程

类比直角坐标方程,引导学生给出极坐标方程的定义

在极坐标系中,平面内的曲线可以用含有,这两个变数的方程F(,)0来表示,方程F(,)0叫做这条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例1求经过点M(a,0)(a0)且与极轴夹角为的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解:第一步引导学生找出,,第二步、根据图形引导学生建立,的等量关系

提出问题:在极坐标系下,曲线的方程形式是不是唯一的?

检测题(1)1 求圆心是点C(a,0),半径是a的圆的极坐标方程.2 求圆心是点C(a,),半径是a的圆的极坐标方程.2(三)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互化

问题一: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互化的条件是什么?

1、有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那么怎么在同一平面建立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为了更好的找出极坐标下的点和直角坐标系下的点的关系,让学生探索建系的原则,即极点与坐标原点重合,x轴的正半轴是极轴,取相同的长度单位.2.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互化关系式学生探索得到: xcosysin

y2x2y2tan(x0)

x3.应用:

例2化直角坐标方程xy0为极坐标方程.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但要指出易错点,和方程的归一,注意直角坐标化成极坐标表示方法是不唯一的.检测题:(1)把点M(2,)的极坐标化成直角坐标;

6(2)把点P的直角坐标(1,3)化成极坐标.(3)化极坐标方程4cos为直角坐标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四)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2.3(1)(2)课本练习2.3(2)(3)课本练习2.3(3)

四、课堂小结

(1)极坐系建立及其意义(2)极坐系中曲线的方程

(3)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互化

五、作业布置

复习点要

第四篇: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蜗牛的运动》教学片断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1、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程。我将课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去观察探究蜗牛的运动,并将探究过程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能力、获取知识。

3、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开掘,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进行学习,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开放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目标定位:

1、让学生经历动态观察蜗牛的运动及爬行的痕迹。

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进行科学的描述。

3、通过对蜗牛赛跑的观察游戏,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4、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教学重点:

对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学难点:

蜗牛比赛的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教学准备: 蜗牛、放大镜、玻璃片、昆虫观察盒、麻线、白线、黑线、树枝、记录纸、直尺、同心圆的透明胶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1、每个小组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上。

2、在家观察蜗牛是否有疑问请提出来。

3、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4、听了这道歌,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生:蜗牛真有趣,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生:蜗牛爬得真慢等。

师:适机板书“爬”,说明爬是蜗牛运动的一种方式。

(本环节通过提问,允许学生对问题自主进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关于蜗牛的爬,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兴奋,纷纷举手发言。)生:

1、用什么爬?

2、怎么爬? „„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学生都高举手中的放大镜。生:(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师:(竖起大拇指。)要观察蜗牛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将蜗牛放在什么物体上? 生:透明胶片上。

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并做好记录。

(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生:蜗牛是用它的身体在爬的。生: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

师:(小结)蜗牛没有像人、兔、蚊子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种特殊的脚叫腹足。

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即是怎样爬的)?(小组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生:通过透明胶片可以看到蜗牛腹足的波浪状的运动。师:哪位同学用动作能模仿蜗牛是怎么爬的?

(学生跃跃欲试。)生:

1、仲琛同学模仿得像狗走路,大家笑了。

2、鹏程同学不管作多大的努力,还是失败。

师:人的腹部是无法做波浪伸缩动作的,所以大家都失败了。

在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1、发现蜗牛留下了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生:

2、把蜗牛爬过的路画下来。

生:

3、这些东西是粘液。是蜗牛爬过后留下的痕迹。师:请猜一猜。蜗牛分泌粘液对它的爬行有什么用? 生:

1、也许用来使爬行的路变得滑一些。(润滑作用)

2、可以把身体粘住不往下掉吧?(保护作用)师: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

(小组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生:能。

师: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

生:树叶、毛线、玻璃片、桌上、明胶片上„„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 生:

1、用腹部紧紧抱住毛线爬行。生:

2、用腹部紧贴玻璃片爬行。生:

3、用腹部紧贴着树枝爬行。„„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动态、细节和痕迹的过程,有所发现,认真地思考、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学会合理和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个人风采。而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敢猜、敢说,能猜、能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深入探究(蜗牛赛跑)蜗牛爬得慢,但都用自己的速度爬,于是可以让蜗牛的爬行进行比赛。师:怎样给蜗牛设计跑道,使他们进行公平的比赛?

(课堂气氛激烈)生:

1、在两根铅笔上爬。生:

2、在两根尺子上爬。生:

3、在毛线上爬。

生:

4、用毛线来测量粘液痕迹来比出胜负。生:

5、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比赛。生:

6、用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

„„

师:蜗牛能朝一个方向爬行吗?

生:

1、用食物去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生:

2、用小木棒去碰它的触角。

„„

师:谁能让蜗牛进行一次公平合理的比赛呢?

生:按书上的,把蜗牛放在同心圆的透明胶片上。看哪一只最先爬出最外面的圆。

师:比赛好的蜗牛也累了,放到盒子里让它休息。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学生的兴趣很浓。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都来展示自己,那这将是一个星光灿烂的舞台。同时培养他们从小关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操。)

四、课外探究

师: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

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比如:蜗牛有多大的力气? „„

(本环节通过课堂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识,这样的结尾,不但使学生乐于探索为什么或怎样做,而且更乐于将探索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这也是动物单元教学指向的十分重要的目标,让学生模仿像观察蜗牛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蜗牛的运动

反思评价:

三年级的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识,它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活动。所以说,我们的科学教学也是一次次活动。并从“活动”着手去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纲要》指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低效的!”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蜗牛的仔细观察,提出“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使他们的探究兴趣达到了高潮。这种导入,可 以让学生产生一个念头:我能行,我能解决科学问题!

通过提出“用什么爬?”“怎么爬?”等问题,让学生“亲历”了一次次活动,想到了研究蜗牛爬行速度,然后想到进行蜗牛比赛这个活动。与此同时,也使他们对蜗牛的运动、爬行认识都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活动不仅带给他们探究的欲望,也使他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有价值,并且意义深远的。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知识的终结。应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所以这时我就提出“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还能搞些什么活动?”等等拓展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他们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达成了科学的教学宗旨。

另外,本课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体会到有顺序的动态观察,细节 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本文荣获瑞安市2004案例评比三等奖)

第五篇:《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

课题编号:wkjy15020 课题名称:借力微课资源优化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单位:修武县第三实验小学 姓名:徐芳玲

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

摘 要 :加入微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充满生机活力,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是新型教学资源的发展和延续。

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则要求“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在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如微课的运用就符合这个特点,教师设计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通过微课来解答,让学生在直观下理解知识、享受知识。

一、对“微课”的理解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与传统的教学网络资源相比,“微课”资源的特点是“短、小、精”。“微课”时长一般为5~10分钟,非常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的特点。

二、“微课”的意义

“微课”设计与开发本身就是教研过程,对课前备课、课堂实施、课后反思、教学研究等各环节都能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资源支持,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让“微课”进课堂,并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联姻,积极实施翻转课堂,使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从而促使教师的教学思想也慢慢发生转变。

三、“微课”的优势

1、借助微课,提高预习效率。学生在课前观摩微课,使学生对教师即将讲授的教学内容有着一个充分的了解,完成对课程内容的预习,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充分的融入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借助微课,突破重、难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由具体向抽象思维发展,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难于掌握。如果教师把这些重点、难点做成微课,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化无形为有形,由抽象转化为具体,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将知识掌握的目的,学习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回信时,考虑到书信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书信的写法并不难,但对于很少接触书信的小学生来说,要正确掌握书信的写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微课教学显得特为重要。我先是对书信的五个重要步骤称呼、正文、祝福、署名、日期进行具体讲解,然后出示一封封小朋友写给知心姐姐的信,让学生判断格式的正误,最后播放一首《书信格式歌》,强化学生的记忆力,通过儿歌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快速地掌握书信的格式。班级学生很少再出现书信格式应用错误的现象。我们也在其他班级播放此微课,均有良好的收效。

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重、难点时,可以自己通过微课反复听讲和学习,并通过自己的反复联系,最终突破重、难点,使自己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点。

3、借助微课让拓展更加“延伸”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一篇课文从教学到拓展这个环节,学生正处于意犹未尽的情况,教师就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有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向课外延伸,这样,可以极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

如我在教学《小壁虎找尾巴》时,利用微课播放《小动物尾巴的妙用》,看了之后,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用处呢?”学生通过课后阅读、问爸爸妈妈、找资料等方法了解很多小动物尾巴的用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课内外结合起来,不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认识面。

4、借助微课,促进效果评价。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充分学习,并与教师就微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动态,促使师生之间充分互动,促进教学效果评价。

四、“微课”为师生搭建共同提升平台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讲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讲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研究的优点很明显,就是课例简单,学习内容与目标单一,学习和研究时间节约,教师从“微课”中可以受到启发,有些甚至可以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教师在课程的开发上应该重视微课,捕捉恰当有效的教学点,利用课外知识拓展、自主质疑探究等方法或途径,制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时机,如课前预习、合作学习、课后探究等环节,使学生真正走进微课的学习,促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下载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 微课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 微课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读学生简历中的自我评价

    比较勤奋,能吃苦耐劳,有上进心,负有责任,能够听从领导的指示。前年暑假做过电话招生工作,今年也做过家教,现在也在从事移动的前台话务员兼职工作快一年了,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在......

    微课、课例评选活动总结

    马店中心校首届优秀微课、课例评选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更新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深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学水平。我校于2015年11月至12月举办首届优秀微课、课......

    古诗词教学微课例

    古诗词教学微课例 陈烨婷 引言: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方式简单,多是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生不喜欢,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也不......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 讲课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湖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李筱莹 学习者:谢子长红军小学 贺明明 今天,我观看并学习了广西南宁市南湖小学高级教师......

    让心灵的声音在读中荡漾的教案5篇

    让心灵的声音在“读”中荡漾——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在阅读的过程和方......

    让学生喜欢我的课

    如何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 乐学”的核心是“学”,打开“乐学”大门的钥匙是“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该科的......

    让学生恋上你的课

    让学生恋上你的课 晋江平山中学黄彩霞 【摘要】针对如何提高教学成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课堂,此文提出了几点看法,包括了:把笑声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形式;关爱每一位学生。并围绕这三......

    如何让学生爱上你的课

    如何让学生爱上你的课 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就要做到:一、首先让学生先喜欢你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样才有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