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3 00:2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第一篇: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

现阶段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体育课程总体目标的设置,对于具体到每个项目的课程目标设置相对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对足球教学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而关于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未涉及。本研究以“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为目标,研究出适合校园足球活动的课程方案,达到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开展教学课程和有组织的足球训练及比赛的根本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足球运动项目,形成有特色的校园足球系列活动。

2.探究校园足球校本化实施策略,形成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及校园足球队训练方案。

3.形成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成为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以足球为主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研究的内容

1.以学生实际的足球运动水平出发,以现有的足球教材为依托,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校园足球活动项目。通过对初中、高中体育足球教材的分析,进行教学内容的在加工,对足球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深度、学习广度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2.研究编写校园足球的校本教材。以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有关地区足球特色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学校实际出发,先形成校园足球运动教材的大体框架,通过实验学校的试点后,在对教材进行筛选、增删、重组、调整,最后形成一套适合我校足球教学的校本教材。

3.研究以校园足球运动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以足球运动为主体、以足球游戏为手段、建构游戏体系,把欢乐的元素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加快足球运动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4.把足球作为学生“体艺2+1”体育类技能选测项目,并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要求。5.研究校园足球运动队的训练。主要研究足球队训练计划、目标、内容。成立教练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教练组的学习、研究与反思活动、相互交流、积极完善改进训练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不同方法。实施过程中注意纵横比较,综合分析,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积极改进,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在再用行动研究法时,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在行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实践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对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更好地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3.文献资料研究法: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国家有关足球改革的文件和领带讲话,系统的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及有关专项书籍,搜集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形成适合本校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5.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撰写成描述性文字材料,然后以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评析反思或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2月)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课题组全体成员收集了大量关于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如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我省某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研究的资料以及足球运动的教材教法等。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后,一致认为发展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改革突破的方向,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及时的跟进和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积极的开展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1.开展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课题组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开展了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分别发放了100分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00份,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3.探讨足球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

技术水品分层递进教学法 讲解示范教学法 游戏比赛教学法

4.设计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5.制定“体艺2+1”足球技能选测项目考核标准和要求 6.开展校园足球队训练研究

7.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8.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课题专家组钱有力的领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研究思路,精心策划研究过程,及时小结,反思研究过程。在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成果:

(一)设计开发了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二)设计开发了系列校园足球游戏,并在初中二年级举办了系列足球游戏比赛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超过预期。

(三)撰写了校园足球教学设计,并在高二年级实施了教学,学生很乐意学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编写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五)撰写校园足球教学论文

(六)撰写了部分校园足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和计划。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的方式手段比较单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够强。

2.课题研究活动还趋于形式,研究不够深入,为了课题而搞活动的现象明显,不能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去。

3.课题研究的进程比较缓慢,主要是研究时间不足,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研究的思路不够缜密。

4.课题研究的目标大程度不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笔提高。

(二)改进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2.积极围绕研究目标设计和开展有关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及时小结。

4.加强与其他课题组的交流与沟通,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015 [2]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2015 [3] 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2015 [4]河南省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小学足球课程建设的研究,2014 [5]谢珂.校园足球运动的校本化实施研究,2014 [6]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7]严大方.足球教学与科学训练[J].虹口教育

[8]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2016 [9] 教育部.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2016

第二篇: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

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开发校园足球游戏。以足球运动为主体、以足球游戏为手段、建构游戏体系,把欢乐的元素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激发少年儿童对于足球的兴趣,加快足球运动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2)开发学校《足球校本课程教材》,开设一节以足球为主要教材内容的体育课。把足球运动中的各项技术分解到各个年级,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进行教学。(3)把足球作为学生“体艺2+1”体育类技能选测项目,并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拟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不同方法。同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撰写成描述性文字材料,然后以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评析反思或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行动实践研究法: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与实际经验,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2月)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1.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2.组织体育教师全面实施课题并组织开展培训交流活动。3.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4.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教学设计 2.自编足球操 3.系列校园足球游戏 4.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5.教学论文

6.校本课程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及经验总结,形成课题报告,汇编成《校园足球特色课程成果汇编集》。

第三篇:“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施 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2.组织体育教师全面实施课题并组织开展培训交流活动。3.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4.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课题研究的方法:

1.拟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不同方法。同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

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

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第四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

由常胜钦担任主持人的课题名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我们于2013年12月上报课题申请、评审书,经巨野县教研室审批,于2014年3月26日正式立项。2004年10月15日,省教研室委派南通市教学研究室、教科所(主任、所长)成达如等七人组成专家开题论证组到校现场开题,给予精心指导。专家组成员有: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如皋市教研室主任兼教科室主任姜健荣、南通市教研室教研员陈康衡、如皋市教研室教研员刘炜平、南通市教研室中学科科长陆子君、南通市教研室教研员陈林森等。

2、课题提出的原因和背景:

我们开发和研究如皋地方文化校本教材,是基于以下思考: 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如皋地方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代代世世的如皋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一,也是145万如皋人民身份的标志,是凝聚如皋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的一个源泉。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之下。对如皋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史的教育,实际上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新世纪合格公民的需要。

⑵、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乃至全世界人民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皋地方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蕴藏丰富,历来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让一代又一代如皋青少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也是在总体上增强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

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对如皋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史教育,其着眼点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繁荣具有如皋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实现一代又一代如皋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实现继承优良历史文化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如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我们如皋县始置于东晋义熙七年,即公元411年,其时白蒲地区同时设置蒲涛县,石庄地区同时设置临江县。古邑如皋有着3000余年的文明史,置县历史亦近1600年。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如皋市的人民群众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域性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淳朴敦厚、勤劳俭朴的民风;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作风;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文风;刻苦自励、精于研究的学风;热情待客、诚实不欺的商风;……例如:北京胡瑗、王观开一代儒风;明末冒辟疆、董小宛传千古佳话;清代许容、齐林领东皋印派之风骚;……千百年来名人辈出,硕果累累,优良传统和作风薪尽火传,代代不息,生生不止。这些是我们如皋地方和人民的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和传统,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不仅要长期不懈地抓下去,而且要使传统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使其在青少年的思想中生根、开花、结果。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怎样使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充分体现如皋的历史传统,而且要体现出时代精

神;不仅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倡导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美好情操,而且又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在编选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克服消极因素的同时,要突出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精神层面及其对现代的有益的借鉴意义。

⑸、在改革开放时代西方文化产品大举流入我国之后,克服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显得尤为急迫。

列宁说过,“要建设共产主义文化,必须学习、吸收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可置优秀文化传统于不顾,国粹主义固然是错误的,而在文化上搞民族虚无主义更是极其错误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西方文化产品大举流入中国之后,很多文化产品良莠混杂,对一代青年人往往产生不少负面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外来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的同时,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开掘民族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就显得尤为急迫。今天的中国是过去中国的延续,今天的如皋是过去如皋的拓展。历史的“因”,铸成了现实的“果”。人们可以不提及历史,但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人为地割断历史。事实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仍然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不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受传统文化的制约,更不能超越传统侈谈当代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如皋几千年的地方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消溶力、包涵力、再生力。民族虚无主义者主张搞文化上的“全盘西化”,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毁于3500年前雅利安人的入侵;埃及文明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凭吊;欧洲文化的“家园”古希腊、古罗马,虽曾极盛一时,但也先后中断……世界上那些一度星汉璨灿的古老文明几乎全部光华暗淡过,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大幅度的“断层”,颇能引起后来者发出“白云千载,人去楼空”的感慨。然而,只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一次又一次表现出

强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文化中不曾中断的古代文化,成为联结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炎黄子孙的强大纽带,成为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成为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丰富源泉。我们的如皋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数千年生生不已,正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一个佐证。因此,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正是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不仅是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一次实际行动,也是对现代社会广泛流传的民族虚无主义错误倾向的有力鞭笞。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是:有力地策应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开发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

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突现,教育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受到的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我国的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从“国定制”到“审定制”的转变,这一转 变为保证在统一要求、统一审订的前提下,编制出多种不同风格的教材,实

现中小学生教材“一纲多本”,构建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程体系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世界各国在课程开发、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过 许多可资借鉴的教训。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

切地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是有

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 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 程设计、考虑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实,考虑未来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

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到教材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密切结合,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引导师生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选择教材。

如皋市别名雉皋、雉水,雅称东皋。历史上的如皋曾包括今天如东、海安的部分地区。它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城,是物产丰富的丰乐城。古代的文化底蕴既是今日如皋人民前进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力材料。人文素质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人文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把如皋地方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开发,可以填补如皋地方校本课程的一项空白。

3、课题研究的目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⑴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在学习国内外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认真总结学校在过去办学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搭建强有力的研究机构,广泛征求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支持与帮助,本着培养个性鲜明、人格健全、特色突出的学生和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的目的,拟通过三年左右的实验、研究,开发极富时代特征、如皋特色及蒲中特点的校本教材,促进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协调发展,探索校本教材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

对学生来说,目的是使他们能德、心、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对教师来说,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有三个方面:校本教材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①开发机制:着重研究编写《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创造性。

其一,关于校本教材的科学性。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作为校本教材,其科学性体现在:它不可能是百科全书式的无所不包,它应有适度的范围和重心。它既以如皋地域的人群为主要对象,当探求和介绍各个社会各个时代“如皋人”所创造的生活情境、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所期盼的人生意义、所遗留下来的特具文化价值的成果。《如皋地方文化简史》首先应该是一面镜子,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所有史料的取舍都应该有根有据,切忌任何意义上的主观臆断和歪曲虚构;同时它又不是形而上学地反映历史,而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做到有取有舍,体现“厚今薄古”、“古为今用”、为现代教育服务。丧失了科学性,则失去校本教材的灵魂。

其二,关于校本教材的普适性。

所谓广义的“普适性”,是指不受地域、民族、阶级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局限,被全人类共同接受、共同享用、共同创造和发展。《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所体现的“普适性”是狭义的,它是有特定区域限制的普适性,它以数十万如皋市中小学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生活在如皋地域之中或之外的“如皋人”的阅读需要。教材的编写语言应准确、简洁、活泼、明快、易懂、宜用,富有文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鲜明的教育实效。失去了读者群的校本教材会成为丧失生命力的“废品”,普适性是校本教材赖以存在和发行的根本。

其三,关于校本教材的创造性。

批判是R·默顿所说的“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的实践,它要求课题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成果,不轻易确认和接受,而应在经验和逻辑的基础上反复考察、避免谬误。批判是理性的、革命的,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科学继承和发展的前提。创新是科学生命力的体现,它是批判的继续和必然发展。批判和创新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衍生出校本教材的创造性,构成校本教材的鲜明个性。我们的教材开发工作从批判开始,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又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批判与创新相辅相成,推动教材编撰工作持续不断地发展,这正是使我们的认识无限地趋近客观真理,但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理的必然要求。因此,戮力同心,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教材的创造性,是课题组的重要使命。

②使用机制: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在本校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两个起始年级试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使用人数为:初一142人、高一1258人,计22个教学班级。每周开设1节课时,列入校本课程范围。至2009年6月止,通过三年滚动教学,覆盖全校4007名学生(其中初中399人、高中3608人),计66个班级。经过三年试用,边使用边修改,最终完成定稿,交由正式出版社出版,并向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申报,争取列入全市范围兄弟学校可以选择使用的校本教材。对使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过程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效果及时注意总结、交流和研讨,形成文字资料档案。校本教材使用机制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落脚点,课题的教育意义体现在教材的使用上。

③评价机制:2009年9月至12月组织教育专家、历史学科同仁及有关师生代表对《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较客观的综合评价报告。

⑶课题研究的内容:

《如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教材的编写

1、概论篇:

从如皋地域和历史演进的特点,扼要揭示:⑴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源泉;⑵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根基;⑶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主要遗产;⑷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演变及特点;⑸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融合与冲突;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如皋地方历史文化。

2、文学篇:

据现有资料,文学篇时限上溯至唐宋,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文学的沿革;⑵如皋地方历代名人名著;⑶如皋地方著名现代作家及代表作;⑷如皋地方文学团体与刊物。

3、戏剧篇:

据现有资料,戏剧篇时限上溯至明、清,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戏剧的沿革;⑵如皋地方主要剧种;⑶如皋地方戏剧创作;⑷如皋地方著名的演出团体。

4、音乐篇:

据现有资料,音乐篇时限上溯至宋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音乐的沿革;⑵如皋地方的戏剧音乐;⑶如皋地方的民间器乐;⑷如皋地方的民歌及参赛佳绩。

5、舞蹈篇:

据现有资料,舞蹈篇时限上溯至明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舞蹈的沿革;⑵如皋地方民间舞蹈精品介绍(如皋莲湘、如皋花担、如皋耥子灯、如皋倒花篮、如皋扒沟狮子、如皋木虾舞。)

6、书画篇:

据现有资料,书画篇时限上溯至元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书法沿革;⑵如皋地方印章沿革;⑶如皋地方绘画沿革。

7、工艺篇

据现有资料,工艺篇时限上溯至东晋,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灯彩的沿革;⑵如皋地方风筝的沿革;⑶如皋地方贴绒的沿革;⑷如皋地方木偶的沿革。

8、文博篇:

据现在资料,文博篇时限上溯至1957年,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文博事业的沿革;⑵如皋地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⑶如皋地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⑷如皋地方其他文物点要揽;⑸如皋地方的重要考古发掘;⑹曲艺、摄影、图书、电影等。

9、人物篇:

人物篇拟选取60位如皋地方名人,按时间年代顺序逐一作介绍:

(1)吕岱;(2)胡瑗;(3)王观;(4)王觌;(5)王俊义;(6)郭师古;(7)冒梦龄;(8)黄经;(9)李之椿;(10)李渔;(11)冒襄;(12)董小宛;(13)蔡含;(14)沈歧(15)许容;(16)姜任修;(17)石学仙;(18)冒春荣;(19)姚鹏春;(20)黄振;(21)姜恭寿;(22)范驹;(23)乔人;(24)戴联奎;(25)熊琏;(26)陈国璋;(27)顾锡爵;(28)沙元炳;(29)顾仲起;(30)沈卓吾;(31)许树桧;(32)冒广生;(33)陈一清;(34)沙元榘;(35)俞铭璜;(36)沈序;(37)黄七五;(38)戴师古;(39)宗教忱;(40)蒋峻基;(41)黄星楼;(42)许大同;(43)陈膺浩;(44)张德义;(45)冒舒湮;(46)吴敬基;(47)薛宝田;(48)邱陞;(49)何坤;(50)王玉文;(51)徐家瑾;(52)何景平;(53)季恺;(54)张正藩;(55)沙白;(56)叶邦瑾;(57)徐浩泉;(58)蔡迪;(59)黄蓓佳;(60)刘培林

10、民俗篇:

民俗篇主要简介如皋地方的生活习俗和农历岁时,如:(1)礼节;(2)婚俗;(3)生育;(4)寿辰;(5)丧葬;(6)春节;(7)灯节;(8)清明节;(9)端阳节;(10)六月六;(11)中秋节;(12)重阳节;(13)冬至;(14)腊月、腊

八、送灶、除夕等。另附方言词句撷要60余条。

11、特产篇:

特产篇主要简介如皋地方的一些久负盛名或驰誉海内外的土特名产和名菜名点,如:(1)董糖;(2)如皋火腿;(3)白蒲茶干;(4)白蒲陈元酒;(5)林梓潮糕;(6)如黄鸡;(7)如皋东串猪;(8)如皋白萝卜;(9)白蒲黄芽菜;(10)如派盆景;(11)吴窑山羊;(12)蟹灌鱼丸(蟹包腐);(13)如皋汤包;(14)水晶肴蹄;(15)董肉(跑油肉、虎皮肉);(16)如皋三醉;(17)赛海参;(18)芝麻肉;(19)扒红蹄;(20)五仁馒首;(21)如皋香肠;(22)如皋肉松;(23)“东皋牌”萝卜条;

12、人口篇:

人口篇由三个部分合成:⑴关于姓氏的常识;⑵如皋人口变迁概况;⑶如皋主要姓氏寻踪溯源。

13、长寿篇:

长寿篇由三个部分合成:⑴如皋长寿现象概述;⑵对119位人瑞的抽样调查;⑶长寿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

第二个方面:教材的试用和推广

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本校起始年级连续三年试用本教材,着重探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的使用价值、创新程度和实际效果。

列入如皋市校本教材使用范围后,着重探讨6所省级重点中学和本镇范围初中使用本教材的实际效果。

第三个方面:教材及课程的评价(略)

二、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关教育方面的文件:

1994年8月《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国家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课程论等基础理论: ⑴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辩证的科学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最重要的理论支撑。如皋地域的人们在形成对于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即一般世界观(宇宙观)时,必然或首先会形成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即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存在和意识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具体贯彻和特殊表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同时强调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反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劳动在自然界中创造出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关系,地理环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人口作为自然前提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劳动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等等,以及作为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方法、经济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等,对我们编撰《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⑵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即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也是课题组开发校本教材理论基础之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关于世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按照规律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观点、关于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的诸多规律和范畴(如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等)、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观点以及衍生出来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等等,都是我们开发校本教材时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

尤其是,为了正确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做到开发出来的校本教材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从而促进理论思维的发展,并进而完成向实践的飞跃,在实际

运用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教育效益,我们就应当自觉地遵循辩证逻辑,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把唯物辩证

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阐明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唯物辩证法贯彻于理论思维,揭示出思维形式和过程的辩证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学,即辩证逻辑。我们的编写开发工作应当体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三者一致性。

⑶创新的理论思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尤其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

快。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根据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理论工作上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也是全体《如皋地方文化简史》编撰者的重要责任。

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课程,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不断开拓新境界,提出新观点,创建新学说。此外,还必须敢于冲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不拘泥于某些个别词句,不固守某些确已过时的理论,对经典史料中的具体观点,该坚持的要敢于坚持,该修正的要敢于修正,该破除的要敢于破除。要运用创新的理论思维,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学术氛围,使全体课题组人员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术素养;提倡百家争鸣,反对内耗;提倡开展学术评论和学术批评,反对打棍子、扣帽子;提倡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团结,反对文人相轻和相互拆台。

⑷现代课程论相关理论:

现代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关于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深刻地左右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使课程论获得了比学习心理学更为精确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学习不是成人学习模式的简单化,儿童的认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发展心理学为我们编写、使用和评价《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课程论基础。

此外,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直接理论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历史学科亦不例外。至于后现代主义、建

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就是当前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因此,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其说是按照课程基础理论施工的工艺学过程,倒不如说是在一定课程理念与课程框架体系基础上的理论探索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和方法运用

回顾我校近3年的研究历程,我们在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上下功夫,作了一番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第一,强调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大兴科研理论学习之风。教育的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提高教育质量同经济工作一样,也有个以外延为主还是以内涵为主、走粗放型还是集约型之路的问题。显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靠“加法”是不可取的。根本出路在于把立足点转移到依靠教育科研和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轨道上,唯有教育科研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我校是江苏省暨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十五”期间我们依靠科研传统优势,从增强历史组教师的科研意识入手,大兴科研理论研究之风,为课题研究进一步夯实思维理论基础。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措施:⑴组织课题组老师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文献资料、党的决议和意见文献资料,提高历史组教师开发校本教材的自觉性。⑵组织学习如皋市教育局编写的小学和初中的乡土教材《如皋的三张名片》(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从中领悟和借鉴编写《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模式和方法。⑶不惜花重金聘请华东师大、南京师大、江苏教院王斌华、郑金洲、黄宗敬等8位教授、博导到校开设“月末讲座”,更新和重构教师的教育观念,为课题的实现廓清认识上的迷雾,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指点迷津。⑷学校教科室组织一批资深教师编写《理论·观点·信息》(中小学教育科研必读)一书,搜罗600多个科研理论资料,计60万字,引导课题组老师认真研读,武装思想,为实现课题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奠定理论基础。⑸学校研究、制订和完善了《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把历史课题研究的成果列入奖励范围。

第二,凸显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严格课题管理,分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科研课题的运作关键在管理,管理可以出效益。课题管理是课题主持人的第一责任,也是学校教科室及学校分管领导的责任。我们从严格课题管理入手,抓课题的具体运作。首先,将立项课题列入教科室工作计划和学校的议事日程,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赢得学校行政的支持;其次,不断地对研究的进度、成果进行认真自查、总结和表彰,并及

时向市县有关部门汇报;再次,对少数研究人员发生工作调动、生病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补充研究力量,调整工作安排。如朱亚新老师调往一中后,我们及时将杨卫宏老师递补进课题组;第四,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研讨会,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三,注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争做学者型科研带头人。课题主持人发挥带头作用不是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其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但主要的、大量的、经常的,是体现在率先垂范、注重创新,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每阶段的研究任务上。课题主持人刘名华老师带头创新,下了一番功夫,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第一,牢固树立课题意识。她团结课题组成员,不断强化对课题的明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实施课题看成是学校和教研组的一种集体追求。第二,提高历史学科教育科研本领。提高科研本领的最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学习。为了熟悉如皋地方文化历史,刘名华老师认真反复地研读如皋市文化局编印的《如皋文化志》、如皋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的《如皋历史文化》并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历史教研组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埋头读书,四出采访,收集了丰富的史料文献。第三,争创一流业绩。历史组9位老师一手抓历史教学,一手抓教育科研。在历史教学方面,他们创造了如皋市的一流佳绩,高三年级在南通市2007年高考一模考试、二模考试中获得了如皋市均分第一和第二的成绩;在如皋地方文化史研究中,他们结合实际撰写了一批富有新意,很有创见的研究文章,为校本教材的编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课题组教师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研究文章近40篇,在各级学术会议和论文评比中有22篇获得不同奖项。

四、课题研究成果和结论

1、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⑴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历史组老师坚持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努力探索“立足学科教学,着眼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身心健康成长”的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研究新路。在辅助性课外活动的开发方面,历史组教师与校团委、政教处密切配合,精心设计了一些文化育人活动,努力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如“传承中华美德,过一个中国年”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锻炼,更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养成了尊长敬师、礼让助人、孝悌勤勉等良好行为习惯,学生们知中行、行中悟、悟中觉,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净化心灵。去年3月,学校编印了《白蒲中学校园诗词字帖》,聘请著名书法家沈正挥毫,印制5000册,人手一本。历史组老师主动请缨,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在鉴赏优美诗词、精美书法的同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起到了潜移默化、陶冶心灵、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市关工委来校举办《如皋胡瑗展览》,历史

组老师抓住契机组织学生按照如皋乡土文化历史,在全校范围掀起了一股“研究历史,传承文化,培养美德”的热潮。市电视台记者还专程来校现场采访并给予报导,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⑵课题研究有效地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质水平。历史学科以实现育人的全员性、全程性、全局性为目标,营造了浓郁的学科氛围,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努力构建科学的学科教学模式。教研组全体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效地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师德素养。历史教研组组长杨卫宏同志先后被评为2006年如皋市师德标兵、如皋市第六届文明新风典型、南通市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他的事迹感人泣下,《南通日报》以半版篇幅、题为《道德良心的典范言传身教的楷模》给予报导,在六县一市三区教育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以青蓝工程和课题研究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实施培养青年教师的“四策”:一策“出点子”,为每位青年教师提升自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出谋划策;二策“放样子”,运用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成功之道去启发青年教师,如“低起点高落点”、“严而不过格”、“松而不懈怠”、“亲而不过密”、“放而不抛弃”等具有独到性的教学策略给青年教师指点迷津;三策“建模子”,构建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寻求高效优质之路,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养和教艺;四策“搭台子”,组织青年教师人人上汇报课、评比优秀课、开设公开课,让其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尽管学校生源是“二类苗”,不尽人意,但历史组的成绩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一直保持高位走强,稳居如皋市第一、二名。“一花引来百花放,万紫千红春满园”,曹娟、朱亚新、徐静、季燕、施炜炜、陈建军等6位老师先后与杨卫宏结成师徒对,相继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成长为教学骨干或把关教师;季燕、施炜炜所执教的评优课在市,校多次获得一二等奖;朱菲菲老师所上的示范课以理念新、方法活、效果好赢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2003年,杨卫宏与季燕获得“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对”光荣称号。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历史组教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先后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研究文章35篇,其中张俊老师的论文《中学历史环境教育方法谈》刊《环境教育》杂志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给予转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集体的统一是最有决定性的一件事情,最年轻、最没有经验的教师,如果在统一的、真诚团结的集体里,……也要做出更多的事情来。”我校历史组教师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以新课改为契机,不断步入充满“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教改天地,领略“御风而行”的快感,体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成就感。

⑶课题研究凸显了校园文化特色,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优化。三年来,我们以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寻找中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联结点,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以此作为高中学段的教育重点。在目标的确立上,我们既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兼顾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既考虑高、初中的衔接和差异性,又考虑高中学段教育的渐进性,把地方文化史教育的目标落实在“立身、做人”四个字上。在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上,我们力求地方文化历史、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突出“爱国、富国、强国”教育。在教育的途径方法上,我们配合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和各班班主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本,努力开掘丰富的乡土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在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方面,我们向学校行政建言献策,不遗余力,为全校形成园林式的育人环境提供诸多合理化建设。学校先后两次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成为中国瑞典环境教育小硕士教育(YMP)实验学校,《南通教育》报以“为了永恒的绿色”为题及时报导了我校的环境教育活动,历史组在这方面也功不可没。

2、课题研究成果形式、数量、刊发及获奖情况: ⑴专著类: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试用本)[约20万字]全一册,主编:刘名华 编写组成员:历史组全体老师

⑵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类(计41篇)

1、《历史学科说课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刘名华,刊《南通教育研究》。

2、《“牧羊业大潮”与澳大利亚民族经济的形成》,刘名华,刊《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3、《张謇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的主张与实践》,刘名华,刊《南通工学院学报》。

4、《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同步训练》,刘名华,刊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报》。

5、《解读文综试题,学会应对策略》,刘名华,刊《考试报》。

6、《白蒲一代名仕沈歧》,沈恒希,刊《南通今古》杂志。

7、《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沈恒希、夏健,中国和平出版社正式出版。

8、《清代白蒲镇地图解读》,沈恒希,刊《南通今古》、《如皋文史》杂志。

9、《如皋历代状元何止一人》,沈恒希、仲彩燕,刊《江海晚报》

10、《范湖洲胜迹探幽》,沈恒希,仲彩燕,刊《南通今古》、《如皋文史》杂志。

11、《百年老校范湖洲小学始创述析》,沈恒希、仲彩燕,刊《如皋教育研究》、《如皋文史》。

12、《清范湖洲“南园十子”述略》,沈恒希、仲彩燕,刊《如皋文史》。

13、《大和尚碧山抗倭》,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4、《天缘巧合的冯氏家庆》,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5、《法宝寺的巨蟒》,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6、《状元朱希周其人其事》,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17、《朱氏源流与如皋朱氏族人略考》,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18、《清代白蒲名仕沈歧》,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9、《<张氏宗谱>残本谈片》,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20、《为徽、京剧<双合印>(通如本)反面角色郑东海正名》,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21、《巧于周旋,为我所用》,曹娟,刊天津《历史学习》杂志。

22、《英日两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曹娟,刊天津《历史学习》杂志。

23、《德国何以成为二战的元凶》,曹娟,刊《中学历史教学》报纸。

24、《浅析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杨卫宏,刊《南通教育》杂志。

25、《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二重性》,杨卫宏,刊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6、《试论班主任工作中的角色变换》,杨卫宏,刊《现代教育方略》一书。

27、《新教材再修订建议两则》,曹建平,刊《历史学习》杂志。

28、《三百年来第一宪——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几个问题》,曹建平,刊《中学历史教学》。

29、《冲刺600分——高考二轮复习资料》(2.5万字),曹建平,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30、《高中新课标阶段测试卷》,曹建平,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

31、《必修本历史教参》(4万字),曹建平,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32、《木兰诗主题商榷》,张俊,刊《中学语文教学之友》。

33、《“宗法制和分封制”教学方法》,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4、《调整顺序,优化教学》,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5、《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伪探究》,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6、《中学历史环境教育方法谈》,张俊,先后刊《环境教育》、《人大复印资料》。

37、《名篇指瑕二则》,张俊,刊《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38、《教泽长流的吴敬基先生》,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39、《林梓的史话与趣说》,沈恒希、彭新奎,刊《江海晚报》、《如皋动态》报。40、《白蒲近代名仕吴敬基》,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41、《同根连枝的葛氏与诸葛氏》,沈恒希、葛汝根(待刊)。⑶获奖论文类(计22篇):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刍议》,刘名华,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2、《教师形象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3、《未雨绸缪迎挑战,课堂教学担重任》,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4、《对中学生“蛋壳心态”的几点思考》,刘名华,江苏实验区优秀成果奖。

5、《解读文综试题,点击应对策略》,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6、《走进新课程,与课程改革共成长》,刘名华,南通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7、《OEH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曹娟,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8、《以“四敢”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9、《模糊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0、《简析热月政变发生的原因》,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1、《2003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及2004年的备考方略》,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2、《生命中的重要一站》,曹娟,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13、《略论汉武帝的经济改革》,曹娟,江苏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14、《中国古代的郡县制度》,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5、《同名异义和“名不副实”的历史概念》,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6、《关于一些历史概念的辩正》,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7、《创新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18、《班主任效应刍议》,曹建平,江苏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1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曹建平,南通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0、《“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曹建平,江苏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21、《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张俊,江苏省“师陶杯”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江苏省“五四杯”二等奖。

22、《改革历史教材,挽救学科危机》,张俊,江苏省“五四杯”二等奖。⑷优秀公开课类:

1、施炜炜:2003年市“三课”比赛三等奖。

2、施炜炜:2005年市“三课”比赛二等奖(另,开设公开课多次)

3、朱菲菲:2005年开设市示范课。

3、课题研究的结论:

旨在策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本课题,以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以开发和普及地方文化历史遗产为重点,经过3年多的探索与实验,不仅初步证明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具有针对性,而且证明了其理论假设的科学性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60多件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历史学科教

学为主阵地、以丰富多彩的班团队会为活动载体,创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以及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学科组整体联动为特色,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科研过程,彰显了本课题研究的模式特征。我们立足于建设先进文化,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开掘地方历史文化,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以育人为落脚点,寻找中华文化、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的最佳融合点,这样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不仅积淀了学校自身的文化,而且初步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历史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一份可喜的贡献。

4、思考与展望:

⑴《如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决非三、五年的实践就可圆满完成的。有些研究内容,如年级滚动教学的周期性、教学效果评价的量化问题等等,尚需时日进行深入的实验。此外,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轻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高考升学率具有强大挤压作用的问题等等,都还没有妥善地解决,有待本课题的延续研究和进一步推广,去寻求历史的解答。

⑵对高、初中学生进行地方历史文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政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才能综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统筹各种教育资源,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如果没有政府做主体,只有一所学校的积极性,就不能调动教育以外的有关资源,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和良好环境,素质教育就不能落实。“十一五”期间,应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标出发,不断修改、完善这一校本教材,力争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取得更大的教育效益。

(二OO七年五月)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沟通,缺乏对生活的了解,他们有限的时间都被各学习和课外辅导班占满了,他们不能在游戏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只能在无尽的“题海”中接受训练、经受苦役。所有的学生在军训时5分钟就有晕倒的,有的学生五谷不分,六畜不辨,有的学生随便乱花零钱,不知父母挣钱的辛苦,更有甚者把小麦当韭菜,不清楚土豆结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下的,水饺、馒头不知道怎样加工出来的……。古人云:“不识稻与梁,不知世事艰。”现在的孩子自然知识的缺乏,社会阅历的浮浅,“人性”欠缺。少年儿童正处于生命本性的发展形成期,如果培养不起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的真性情,那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灵性蒙垢,善爱缺失,美感丧失殆尽,更不用说亲情父母、感恩他人,回报社会了。

针对学生“体弱多病、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生活辛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学校能不能不拘泥于书本,打破了学校、教室的束缚,走出课堂,做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不能加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户外、校外、社区中、大自然中上课的机会,将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

学校能不能大胆的尝试把思品、生活、社会、科学、活动、健康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加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接近自然?

我们能不能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开发研究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我们能不能开发利用好周边的社区教育资源,因地势宜的办学,拓宽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合起来,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发展之路来抓呢?能不能以山东金宝集团现有六大产业为依托,把金宝乐园、南屯新村、金宝汽车城、金宝食品厂以及潍坊飞机场等有机的串联起来,并利用好毗邻学校的东南角的20亩农田为种植实验田,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不仅让我们学校的孩子受益,而且可以让城区的孩子们来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实现“小学校办大教育”呢?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需要,综合实践课程的不断开发和研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充实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新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必须具有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贴近不同年龄段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

1、研究内容:

目前我校为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小学生 “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体弱多病“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我校大胆地尝试把思品、生活、社会、科学、活动、健康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依据金宝集团的现有设施,编创出了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专家论证、外地考察、策划研究,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确定了亲情教育篇、素质拓展篇、实践操作篇,社会考察篇,三农系列篇、陶冶情操篇6大类50多项 “菜单式”的系列课程。

通过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实践、生活、综合”的活动课程,将真实鲜活的社会、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学生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让学生了解了自然、认识了社会、体验了生活,培养了自然的关爱、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具有了养模勤奋、积极对待人生的生活态度,健全完善了人格。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家庭、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研究目的:

活动是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改善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我们力求通过潜心的研究,充分挖掘周边资源,有机整合共性学科,开发出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通过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集信息和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规划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并能勇于独立思考,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能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勇于进取、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研究的过程

(一)、挖掘资源,统筹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具有强制性,体现国家意志。学校认识到通过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以及个性的极大张扬。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一个体现,学校依托周围的社区资源因地制宜的办学,本着“绿色教育”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追求,以“创新、实践、合作、发展”为目标,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作为我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路。

1、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任副组长,全体中层为成员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管理制度、活动计划,研究协调工作关系,监督指导工作。

学校为扎扎实实地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配备了3位年富力强、业务精通、事业心强青年教师担任专职教师。成立了学校最大的教科研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包括 3位专职教师和6位班主任、1位微机教师组成),在每周三下午定期开展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活动,并且落实了管理制度,确保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促使活动常规化。鼓励所有老师都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做到全员参与。学校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聘请专家、家长、校外成功人士等为校外辅导员,充实指导老师队伍。

2、整合课程,走出课堂 学校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潍坊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挖掘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撰拟了《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方案》,方案不仅从指导思想、内容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而且还规划了1—6年级分阶段的课程目标。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从3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其所占课时比例为九年总课时的6%—8%,(每周3课时)与外语课程开设的课时比例大致相当。我校打破书本、课堂的禁锢,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有爱心和自理能力,使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小学从1年级就开始把科学、思品与生活(社会)、活动、健康教育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课,每周开设4-6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这个大舞台、社会这个大学校,让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教学做合一”。

3、广泛发动,全员参与

为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开展广泛的动员,专门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动员大会,从而让每一位老师都明确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学校利用集体学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机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解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的教育思想,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找到了思想支撑、理论基础。采取了文化熏陶、教研推动、同伴互助、反思评价等各形式进行理论武装、观念更新;并且把每次的教研成果、学习心得、教学随笔等以“科研动态”、刊板、博客等形式资源共享。

为让广大学生了解、关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队会,开展演讲、讨论活动,让孩子们的“心”动起来;动员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周围的社区,感受大自然;动员孩子们向家长询问、长辈请教,利用网络、图书等各种形式,学习搜集农业、工业、民俗、自然等知识;举办“金宝印象”摄影展、“我心目中的金宝”手抄报展示活动、“我与庄稼同成长”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从理性的角度进行了解和感知。成立志愿者队、文明劝导队活动,发动全体学生经过个人申报、同学推荐、集体决定等形式产生志愿者,组成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负有管理、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把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想传递给全班同学。

(二)、开发课程,勇于实践

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组织有创意的且富有童趣、情趣的活动为主线,实现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享受阳光自然、遨游知识海洋,锻炼意志体魄,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从而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1、专家引领,课题带动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理论水平的提高,领导的指引、关怀、专家的启发、引导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国家教育部的莫景琦处长、陈绪芬处长,潍坊市副市长王冰芬、市委副书记刘玉兰、市教育局长张国华,奎文区张晓梅书记、区教育局陈军华局长、张嵘副局长等,多次到学校视察工作,并对学校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指导性意见;市教科院的潘永庆副院长、薛炳群、侯京友、刘德义、张梅以及刘天宝、刘洪益、陈静、郎光、王海珍等区教研室的主人及各科教研员多次到我校亲临指导,进行调研考察、专题论证、统筹规划。通过专家的引领、启发,让我们豁然开朗,课程开发与研究有了明确目标与规划。学校成立了市区专家为顾问团,校长一把手为组长,教导处、政教处等中层为领导小组成员,实验教师为研究人员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由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考核教师的工作,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监督活动的开展。

2、设计路线,创建基地

我们的周围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如有全国闻名的金宝乐园为自然资源; 有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南屯村的巨大变化为社会资源;有蓬勃发展的集团六大产业的品牌优势以及毗邻潍坊机场的地理优势。更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例如: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集团董事长戴瑞德,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齐鲁巾帼十杰--集团总经理南秀霞等成功人士的先进事迹。我们不用走得很远,只要把我们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我们的身边就拥有一个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大世界。我们充分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资源,以金宝集团现有的六大产业为依托,把金宝乐园、南屯新旧村、金宝书画院、金宝汽车城、金宝会展中心、金宝食品厂、金宝城南工业园以及潍坊飞机场等社区资源有机的串联起来,进一步筛选并充分依托毗邻学校的20亩农田为实验种植基地、以儿童活动中心为学生公寓。我们以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为起点,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宏大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成立了一支由集团董事长戴瑞德为组长,总经理、校长为组员的社会实践基地创建队伍。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学校为此还制定了《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创建方案》、《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指导意见》、《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实施计划》等纲领性文件。为此我们还精心设计了以下社会实践活动路线:

东线:南屯新村→南屯村委→金宝老年活动中心→南屯旧村→南屯老学校→金宝汽车城→金宝国际会展中心→潍坊城南工业园。

西线:金宝双语小学→金宝幼儿园→金宝食品厂→金宝种植基地→金宝生态家园→金宝书画院、金秀湖→基地公寓→潍坊飞机场→金宝乐园

精品线路: 金宝双语小学→金宝食品厂→金宝种植基地→ 基地公寓→金宝生态家园→金宝书画院、金秀湖→潍坊飞机场→金宝乐园→金宝汽车城→城南工业园

3、整合资源,开发课程

我们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专家论证、外地考察、策划研究,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确定了素质拓展篇、实践操作篇,社会考察篇,三农系列篇、陶冶情操篇5大类50多项 “菜单式”的系列课程。

四、活动实施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生成性原则

每一项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根据预定目标而急切讲解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延伸,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体不断生成,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三)开放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实施活动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志。具体表现为:

(1)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

(2)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它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加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3)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自主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受学科、知识和学生逻辑思维的限制,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孩子们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指导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活动的结果。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活动中始终不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实践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尝试”、“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题实施的效果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我们的收获却是十分丰硕的: 学生层面:

1、通过充分挖掘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学生的视野更宽阔了,彻底摆脱了学生“体弱多病、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生活辛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以及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也使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能读到有字书,还能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深入生活、融入社会,津津有味的品读这本“无字大书”。

3、课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课程开发只是载体,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课程开发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一年来,我们整合周边丰富的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在张雪梅校长、魏志刚副校长的明确指引下,走进金宝集团、网上查阅资料、共同教研研讨,群策群力开发出了适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这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有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在体验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们走进了金宝食品厂,跟着阿姨们学习了怎样做馒头、花卷,我们在阿姨的指导下将雪白的面粉通过和面、揉面、制作等工序做完了馒头和花卷之后,浑身酸疼,想散了架子一样,很累,但吃着我们亲手做的馒头、花卷,感觉逼迫那个是吃得都要香甜!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的劳动最光荣,要珍惜劳动成果!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妈妈在家给我们做馒头的不易,平时我们浪费馒头的做法是不对的,回到家我要亲手给妈妈做一锅馒头!家长层面:

在课题实施以前,大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存有怀疑态度,把综合实践活动看成是不学无术的东西,不但不支持学生参加活动,还向老师们提出反对意见,对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十分不配合,自从课题实施以来,家长们看到了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也看到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对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也由原来的不理解、不支持转变成了理解、支持甚至参与我们的活动,有的家长甚至还给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当我们翻阅积累的家长感言时,无不为家长们的支持和信任而感动,有位二年级学生家长是这样写的:“昨天晚上吃完晚饭正在看电视,我的孩子突然笨拙的端来一盆热水,放在我的脚下,说:„妈妈,我给你洗洗脚吧!你工作了一天太辛苦了!‟孩子这种突如其来的行为让我们两口子感动万分,洗完脚后,孩子还为我们准备了感恩贺卡,原来,在今天的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讲的是„感恩父母‟这个课题,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作业:为父母做

一、两件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所以就有了孩子晚上的举动。我们家长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在思想品质上教育学生,我们对学校开设这门课程非常满意!”家长的支持让我们的实验研究如虎添翼。教师层面:

教师从根本上转化了教学观念: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慢慢从原有的教学理念中摆脱出来,老师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飞速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那只能是只纸上谈兵,三尺讲台虽然是传播知识的舞台,但它已经不是唯一的教学阵地,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更不能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所以开发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迫在眉睫,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整合周边丰富的人文、社会、自然等有利资源进行课程的开发成了我们全体教师共同的心声。通过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应用,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走进了老师们的心中,走进了老师们的教学,有一位教龄较长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这样说道:“以前,我们只知道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布置作业也是围绕课本进行的练习巩固,主要就是抄写、背诵、做题,最灵活的作业也就是制作相关学科的小报了,自从我们开发和应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我们将学生带出了教室、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譬如: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等,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中也走向了“实践”,譬如让学生做小制作、搞小调查、写体验日记等等,同学们对这些有趣的作业乐此不疲,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 学校层面:

经过一年的实验与研究,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贯彻“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教育理念,依托山东金宝集团现有的六大产业及学校周边课内课外、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把营造基地与社区、学校、家庭之间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形成校外实践活动实施的立体网络,构建了“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模式,为培养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石走出了一条新路,与此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对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理念,一个非常生动的实践。其实,最好的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最好的教育就在我们身边,再多的钱也造不出一个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

总之,通过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实践、生活、综合”的活动课程,将真实鲜活的社会、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学生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让学生了解了自然、认识了社会、体验了生活,培养了自然的关爱、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具有了养模勤奋、积极对待人生的生活态度,健全完善了人格。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家庭、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下载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足球特色项目的实践与研究

    校园足球特色项目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是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中国足球职业......

    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前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2016校园足球特色建设方案

    “校园小足球”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使我校能在教育浪潮中彰显个性,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学校紧紧抓住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坚......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分课题结题报告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分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家长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单位:青州市郑母初级中学 负责人和撰写人:赵永华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提高家长素质是现代......

    《利用校本课程优化民族学校教育环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利用校本课程优化民族学校教育环境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镇安县茅坪民族初级中学微型课题组 自从2013年10月,我校申报的县级微型课题《利用校本课程优化民族学校教育环境的实......

    书法校本课程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共5篇)

    书法校本课程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书法校本课程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目录摘要 一、课题构思(一)课题的提出 1、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二)课题......

    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研究结题报告

    步步高点读机:http://教育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着重于继承和传播现有的文明成果,而且传播方式封闭、单一,这种“面向过去”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 课 题 结 题 报 告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学习是国内外中小学所设计和实施的一类基本课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