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特色课程实践研究
创建特色课程实践研究
——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幼儿德育发展的实践研究
立论依据:
一、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表明,当今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竞争,更始隐藏与背后的思想、文化等无形的竞争,包括民族的精神的竞争。综观世界强国,他们都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如法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象对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英国人的“绅士文化”日本人的“大和民族文化”都非常强调重视民族对幼儿的文化熏陶。
所谓文化:文化是人类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所有精神活动的综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升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辨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关大青年学生中进行民族精神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教育,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
二、从社会发展需要来看,对幼儿进行传承民族文化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
进入21世纪,时代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特点,世界的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析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及,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我们不断的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内涵,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民族的精气和神魄,是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有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积淀所创建的精神的凝聚。他是一个民族所公共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一个民族所共同遵循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特征。因此,学校德育更应该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及其重要的任务,以有效的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当前中国的教育正轰轰烈烈进行深刻的课程改革,提倡重视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一样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基础教育的整个阶段。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李岚清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指出:“进一步半好幼儿教育也是进行教育的重要环节,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幼儿期养成,从娃娃抓起。就幼儿综合性基础素质来看,我们认为他应该具有两个因素,其中一个要素就是儿童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熟悉。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作出富有远见的理论阐述和战略部署,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已将文化国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强调: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主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在人民革命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西道德典范结合起来。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传统至今仍既有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已经对传承民族文化,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是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民族文化陷入困境。人们的民族文化严重滑坡:家长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思想道德的启蒙熏陶,一些幼儿比吃比穿、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甘当小“皇帝”、小“公主”;以至孩子长大以后,缺少思想、追星逐月、早恋丧志;甚至到了大学以后更是胸无大志、虚度年华、混取文凭;一些留学生飘然而去、学成不归、不思报国;更有甚者,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临下,且日趋低龄化……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不矫正这种扭曲,我们的民族怎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须长远发展,从娃娃抓起。
为了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让幼儿将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我们必须从小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在中小学中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比较深入,也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幼儿阶段这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园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幼儿德育发展”的实践研究,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切入口,重视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将民族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让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幼儿中广泛开展“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工程”,人文教育从娃娃抓起,这对强大祖国、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题应有之义。
第二篇:中职《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实践研究
中职《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园林植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中职《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实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总结了有效的整改措施,突出特色化高效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问题;措施
在中职园林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园林植物》是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课程,其涵盖了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的专业内容,为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内容。
一、当前中职学校《园林植物》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层次性与阶段性缺乏实用价值
当前,我国园林产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提高,人们对园林的构造审美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职园林专业教学除了确保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成长规律,还要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园林植物》课程本身的进度要求,保证较高的递进式层次性和与学生学习规律相符的阶段性,符合社会市场上园林产业对学生园林植物学习实用价值的要求,才能确保学生在竞争中具备专业优势。但从中职学校《园林植物》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脱离这一课程内容的学习规律,不注重层次和阶段地开展教学,同时又没能结合课程内容与园林行业发展需求,导致教学内容缺乏专业实用性,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导致学生不具备植物识别能力
当前中职学校《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这与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滞后有关。与其他高职甚至高校的学生相比,中职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较强以及实际操作更熟练。而在常规教学下,学生往往忽略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不重视对自身实际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还会导致学生园林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动手操作优势难以发挥的问题。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恶性循环还会使得学生无法对《园林植物》课程产生足够的兴趣,甚至连最基本的植物类别都无法识别。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得到大幅度的激发,在此基础上提高能力。
(三)重理论轻应用,无法达到植物造景观赏性与生态性结合的要求
不少中职园林专业教师依旧无法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职生专业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理论轻应用,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标准。此外,《园林植物》课程的学习没能与当下市场对植物造景的要求相结合,即无法实现观赏性与生态性的统一。生态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提出的重要理念,其逐渐融入《园林植物》的教学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生态思想的灌输与发展,那么学生在植物造景实践中也就难以自主结合植物造景的生态性与观赏性,不但不满足社会市场对专业学习的需求,也不符合当前时代的主题。
二、中职《园林植物》课程特色化教学有效措施
在国务院有关“职业教育”的指示与要求中提到,学生的专业化培养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体到中职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充分结合《园林植物》这一课程的特点与要求,探寻具有阶段性与层次性的教学规律,突出特色化的教学方针。所谓特色化,要求教师采取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方式,与《园林植物》课程教学规律相符的多样化手段与方法,确保教育出来的学生与专业教育目的相符,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与社会对应用型专业化的人才要求相符。
(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与层次性的要求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园林植物是造景的基本要素,学生对《园林植物》课程的学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其中涵盖的专业分支有大体的预判,比如植物分类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之间的关联等等,确保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流畅而逐层递进。其次,教师要把握教学规律。在课程中各个章节都有侧重点和需要补充的知识,教师可以主动地针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删减,引入密切度高的知识,或选择当季植物进行讲述,或引入树种配置、市场需求等。只有做到专业地区分与把握,才能确保教学的层次性和侧重点。再次,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正如美国教育家艾默生所言,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和了解学生。中职生普遍存在基础文化知识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这些要求可通过采取以下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来实现。
(二)丰富课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从枯燥的单一讲解中跳脱出来,逐渐对《园林植物》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园林植物》课程本身有很高的契合度,现场观摩配合讲解更能实现园林植物知识学习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开阔眼界,激发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结合中职生特有的竞争心理和情感丰富的成长阶段,为学生提供《园林植物》的情境,并以分组的形式设置任务,驱动性地要求学生结合独立思考与团体合作来完成,改变低效的学习状态,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最终在逐渐摸索与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再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从《园林植物》课本的“想象”到眼见为实的“图文并茂”,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从网络中引入更多的素材,尤其是借助行业中专业知识与要求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传授给学生,在大幅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确保与时俱进。
(三)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满足生态性与观赏性要求
中职《园林植物》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而植物造景则要求形态与意境必须满足生态性与观赏性。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就要坚持以学生的专业发展要求和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整合当下时代的发展目标,融入更多人文性、生态性等全新理念,加强学生《园林植物》学习的实践,并在评价工作中将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如设置最终的学科成绩标准为“30%的平时成绩、30%的理论考核成绩加上40%的技能实践考核成绩”。此外,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拓宽学生的锻炼渠道,使?W生开阔眼界,了解行业对园林植物学在观赏性和生态性方面的全新要求,并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园林植物》专业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教师在教改过程中必须突出《园林植物》课程的特色化、中职学生学习的特色化以及学生发展要求的特色化,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红.对中职园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57-58.[2]许启德.浅谈园林中职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3):176-177.[3]郭松,李在留,王凌晖.全程互动教育模式下园林特色专业的建设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05):23-25.
第三篇:小学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范文
小学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作者:凌燕 文章来源:建国实验小学 更新时间:2014-4-3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一:群文阅读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呢?我国知名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曾经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对于个人、民族发展的伟大意义。201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对阅读的评价增加了内容:要关注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阅读教学费时多,收效微,读得少,能力差的格局并没有获得真正突破,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在日益下降。我校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以趣味类居多,阅读过的儿童文学则更是堪忧。再次,阅读的方法令人堪忧,有56%的学生在阅读中猜不出故事情节,甚至是不愿意去猜想故事情节,有67%的学生不会和别人讨论书中的情节。在被测验的学生中,只有6%的学生愿意去写读后感,11%的学生会去摘录好词好句。根据学校调查数据,我们认真分析,达成共识:尽管我们老师经常都在讲读书改变人生,读书改变性格,读书改变怎么样怎么样,但真正的阅读,远远没有被发现,否则,我们的阅读现状不会到今天,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在下降,导致了课堂效率不高。为改变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这种现状,已经有不少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群文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探索。
背景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意味着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明确了“特色课程”开发活动是学校发起的,并在学校中实施的,强调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校形成鲜明的发展特色奠定基础。
背景三:学校主题特色文化。“红韵书香”是我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名片。近年来,我校纵深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红色精神、书香韵致在一处处校园景致中彰显、在一场场活动中蕴含。其中对书香文化的潜心打造,成为深化主题特色文化的重要一翼,溢满书香的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栖息的家园。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国内外理论家和教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群文阅读”最早是来自日本的“群书阅读”,被港台地区的教育先驱引进后,称为“多文本阅读”。台湾学者赵镜中、吴敏而对此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论述,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一节课读了6本绘本。这种教学模式掀起了高潮。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在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多篇课文教学以及班级读书会中的多本书阅读从形式上比较接近我们所说的“群文阅读”。最近两年“群文阅读”在我国悄然兴起,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有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河南等省市启动群文阅读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浙江的蒋军晶老师对“群文阅读”进行了大量成功的实践研究。但我们发现,目前群文阅读课外的组文比较多,课内的组文和课内与课外的组合比较少,所以我们准备多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三、课题的界定
“群文阅读”
所谓“群”就是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群文阅读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建构。本研究所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狭义的阅读。她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本书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本研究所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所以群文阅读的方向是多个文本,同一个或多个议题的教学。群文阅读既是对教学内容观念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
“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可供学生整体实践或个别选择的、一门或多门课程。特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际针对性、课程价值的独特性、以及与整体课程的协调性和学生发展的适切性。这个定义的前一段话中的“一门或多门课程”给所有的学校开了一扇窗,只要“校校有特色课程”,就意味着“校校能特色发展”。本课题强调通过开发“群文阅读”系列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四、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的意义
本课题是在考察当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后,遵循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政策的引领,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建构“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培养学生阅读力的一项实践研究,期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策略,进而提高其阅读力,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为打造“卓越课堂”提供范例。
然而从现状来看,群文阅读目前还处于一种实践体验状态,大多数群文阅读的先行者实际上把群文阅读看作是和单篇阅读教学相对应的一种阅读教学,在理论上的探讨还并不深入,虽然从“单篇”到“群文”会给阅读课堂带来不同的生态环境,但研究者的目光依旧聚焦在“多文本”这一形式特质上。人们更多地关注到了群文课堂的外部形式,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关注到这一形式的改变所带来的教学操作上的变化,却没有很好地关注到群文阅读中本体性语文的教学,没关注到这一形式改变背后所带来的理念变革。所以,研究群文阅读的特色课程建设,要着力把握群文阅读的内涵。其次,把群文阅读作为学校的语文特色课程建设,能有效实现语文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建构语文课堂教学生态,促进学校发展模式的改变,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改变,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力,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素养,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彰显我校特色。
(二)研究的价值
1.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群文阅读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考验,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而且还需要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素养。更为重要的是,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学会积极地倾听,并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提炼、点拨、引导。在这个意义上,进行一次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境界的全面提升。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能。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增强是不言而喻的。它将课内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在教材之外还有那么多好的篇章值得他们探索,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的不是一个“被告知”和“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心灵得到张扬,极大的成就感会因此而产生,围绕着一组选文的议题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因此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同时学习多篇文章还能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3.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而老师仅仅是“穿针引线”的点拨者。所以“儿童文学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4.有利于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兼顾应试。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共识,然而“应试教育”也是我们现在绝对回避不了的。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有利于将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即使是应试,老师也用不着担心。
5.有利于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新的生态,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力,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素养,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利于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改变。
五、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方向:我们的研究方向重点为课内的重组选文,以及课内和课外的结合选文,研究语言的表达、运用等。
(一)研究目标
关于《小学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这个子课题具体的研究目标,依然可以从这四个层面来确定:
学生层面: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有效阅读方法,获得创新的思维方式,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到阅读中,进而提高其阅读力,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层面:探索方法。通过课题组培训及阅读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出群文阅读的方法并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专业发展,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研队伍。
学校层面:在完成教育实验的同时,借力打造“书香校园”,营建以“师生喜读、会读”为导向的书香校园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课程层面: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课程资源。
(二)研究内容
1.课程目标
我们的研究要达到什么功能,实现什么目标?怎样确立课程总目标和年段目标的?
2.课程资源开发
选文的组成要有相关度,甚至做到结构化。相关度,比如我们按人文主题、语文表达等来组织群文,需注意切口要小。结构化群文的选择,从多侧面、多角度地组织群文。我们为什么把这几篇文章而不是另外一些文章组合在一起呢?怎样确定议题组织选文?
3.课程实施
(1)群文阅读的指导
群文阅读的指导是回答怎么读,怎么指导的问题。崔峦老师以为,基本的环节应该是这样:自主阅读→交流分享→建构意义→习得方法→自我检测。首先要给足时间,每个学生要有目的地阅读思考,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划一边批注。接下来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指向性地聊书,老师在和同学聊书的过程中,要想办法给孩子搭脚手架,想办法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要越聊越深入,越聊越逼近我们的训练目标,还要在群文阅读中关注学生习得一系列的读书方法,整合、比较、甄别、筛选、判断、评价。通过群文阅读,改变一味的单篇阅读只关注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较能力、评判能力,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探究思维、创新思维。这其中,怎样搭脚手架等问题都需要研究。
(2)群文阅读的课堂操作模式
如:
(一)熟悉文本,设立情境
(二)抓住关键,建构议题
(三)围绕议题,展开对话
(四)聚集焦点,达成共识。除了这样的操作流程,还可以怎样实施?
4.课程评价
怎样评价“教”与“学”的过程,实现评价形式多元化,科学地行进课堂教学评价。
六、本课题研究的准备情况
1.校园氛围准备。建国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创建以“红韵书香”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学校教学楼之一直接命名为“书香苑”,学校多处走廊、林荫道等布置多具书香气息,倡导的“新三味校园”,“书香味”首当其冲,初步建立浓郁的书香氛围。此外,学校各班辟有图书角,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学校还设有阅览室和“拾贝滩”书吧。我校已经连续三年尝试了“指导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策略研究”的实践研究。让学生充分利用“晨诵、午读、暮省” 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的阅读时间。“晨诵”8:00—8:20阅读儿歌、童谣、古诗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体验语言艺术之美;“午读”2:00—2:20海量阅读各类书籍,增加阅读量;“暮省”晚上在家里安排二十分钟时间书写阅读收获。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为提高孩子们阅读兴趣,学校还每月评选一次“读书冠军”,进行表彰。
2.课程及活动准备。建国实验小学把课外阅读课排进课表,每周二第四节为课外阅读课。初始阶段是粗线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目前已细分为一二年级上绘本课,开展“读写绘”活动,高年级上群文阅读课。2014年元旦时在全校展览了孩子们的写绘作品和群文阅读作品,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另外,课外阅读实验班的老师每期都轮流执教了一节课外阅读公开课,还建立了“悦读阅快乐”的QQ群,老师们积极在群上评课,交流,谈看法、体会。目前QQ群的评课记录已多达几十页。实验班编写的班刊、班报已有数十本。
3.师资力量准备。建国实验小学校于去年暑期安排三名教师赴重庆参加了一周的“群文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活动。返校后进行了二级培训。老师们以《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和《学语文之友》的内容或自己组文创造的课程资源为载体上研讨课,校长陈春贵亲自带着大家积极实验,热情颇高。通过一学年的实验,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数量、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与学科成绩都有较大提高,群文阅读课上得越多的班级,学生的变化就越明显。通过实验,老师的专业水平也得以提升,学校的黄雪琴与贺春燕老师(参培的群文阅读种子教师)分别在校长跟岗学习培训班上群文阅读课。黄雪琴老师在泸州承办的全国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上群文阅读展示课《故事的结局》。随后其教学设计《聊聊小小说》在全国首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此外,另一名种子教师吴燕在宜宾市第二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培训班上群文阅读展示课《童话诗》,在班上开展了“群文习作”,班上的学生习作水平领先于同年级其他班学生的水平。凌燕是学校教导主任,主抓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带领老师们开展课外阅读工作,坚持每天晨诵、午读、暮省。贺春燕老师一直在班上尝试绘本阅读,她班上的孩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绘能力都非常强。所有开设了群文阅读的班级,学生的变化都非常明显。学生的积累、表达、习作能力都较强,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翠屏区师培中心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对参与学校提供各项支持和保障。师培中心的田云春老师亲自领头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从一个学校扩大到四所小学,亲自向教育局打申请报告,联系树人教育研究院,准备开题的一系列工作,组建QQ群,参与老师们的上课、评课活动等。
七、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法:调查教师对语文教学与自身教学行为的认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书籍种类、课外阅读的方法、家庭读书的氛围等情况。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观察、反思和实践,在自我探究、公开教学、评议交流、总结反思中边实践、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
个案法: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来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逐步调整和完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文献法:查阅有关阅读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
八、研究步骤
本项研究初定时间为三年以内(2013年9月—2016年12月),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工作:
1.课题申报与开题(2013年9月——2014年4月)
(1)成立课题小组。
(2)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群文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文献及实践资料。
(3)初步实践,根据实际情况,选准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方面的资料,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
(4)制定研究方案,培训研究人员,做好研究准备。
(5)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开题。
2.研究阶段(2014年3月——2016年9月)
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考察“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培养中小学生阅读力的效果。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全校性学生“晨诵、午读、暮省”活动。
(2)上好每周一节的群文阅读课,建立班级读书会,广泛进行阅读交流。
(3)加强宣传,通过家长会、班级博客、家访、电话联络、给家长写信,让家长明确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改变过去“读野书”的传统观念,能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每学年以“读书”为主题召开一次家长会。
(4)鼓励家庭进行亲子共读,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等亲子共读活动,尤其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
(5)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对经典美文的鉴赏和理解能力。自学教育理论,做好每月的读书笔记。开展“绘本课”和“群文阅读课”的教学设计、经验论文撰写等活动展示活动成果。
(6)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总结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
(1)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课题成果展示。
(3)对于在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并认真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总结提炼和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估。
九、预期成果
1.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传统的教学观得到改变。教学理论素养得到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大大提升,实现教师充分的专业发展,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研队伍。
2.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视野开阔,学会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从而提高学习效能。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有效阅读方法,习得创新思维方式,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到阅读中,提高阅读力,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打造好“书香校园”,营建以“师生喜读、会读”为导向的书香校园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4.物化成果
(1)《小学生群文阅读的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研究报告、结题报告(2)建设好“群文阅读”特色课程资源库。其内容主要是群文阅读的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把这些读本作为小学生群文阅读校本课程、小学生晨诵课程。
(3)关于群文阅读的优秀论文、教学反思
(4)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5)群文阅读优秀课例教学实录
(6)学生优秀习作等作品集
十、组织领导机构
1.领导组:组长:唐元毅(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执行组长:陈春贵(翠屏区建国实验小学校长)
副组长:陈兰轩(宜宾市三江学校校长)
李劲风(翠屏区金沙江小学校长)
傅达宾(翠屏区沙坪中心校校长)
2、指导组:组长:田云春(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小学部研训员)
副组长: 陈春贵(翠屏区建国实验小学校长)
郑强(翠屏区建国实验小学副校长)
3.实验组组员:
翠屏区师培中心:田云春
建国实验小学:凌燕、黄雪琴、吴艳、贺春燕
金沙江小学:叶明鲜、张晋婧、严绿荣、罗利、李瑛、廖琼、李清玲、潘洁
三江学校:曹小艳、王珏、黄晓燕、袁正聪
沙坪中心校:阳蓉、洪亮、刘永红、李正琼、舒帮竹、刘萍、李亚玲
4.另外三个参研学校子课题:
三江学校:《群文阅读中师生的有效交往策略》
金沙江小学:《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沙坪中心校:《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十一、课题实验保障
(一)组织保障
由翠屏区教育局领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区师培中心组织成立项目推进办公室,树人教育研究院推荐国内阅读教育专家、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成立专家委员会,全程保障实验推进。
(二)政策保障
1.将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开设群文阅读课,开展群文阅读教研活动。为保证实验项目扎实有效地推进,按照统一思想、积极引导、创设机制的原则,使用好实验载体《学语文之友》杂志、《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诵读》图书等优质课程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面,保证学生阅读量。
2.由区教育局牵头、区师培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办法、评价考核体系,落实对参与本实验项目学校工作的评价与考核。对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由区师培中心牵头,定期组织召开各级观摩会、研讨会、展示汇报会、片区交流会等,交流、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以指导下一阶段工作。
4.由建国实验小学组织实施对科研研究进程的计划、任务分解、过程跟踪、督导、效果分析、总结推广,相关参研单位和教师积极协助。
5.重视参研教师业务培训提高,加强对参研教师的外送培训和同伴互助学习。
6.建立QQ群、博客圈等参研教师的对内交流共享机制,加强科研的宣传助推合作。
(三)经费保障
1.各实验项目学校自筹经费,保证实验项目正常开展。
科研经费的筹集方式:
建国实小:订阅800本以上的《学语文读本》,每年投入5--8万---主要用于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专家聘请、资料收集整理、阶段性评价等
三江学校:征订《学语文读本》及《诵读》读本,征订量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0%,每年投入4一6万---主要用于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专家聘请、资料收集整理、阶段性评价等
金沙江小学:每生订阅一本读本,每年投入2一3万---主要用于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专家聘请、资料收集整理、阶段性评价等
沙坪中心校:每生订阅一本读本,每年投入2一3万---主要用于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专家聘请、资料收集整理、阶段性评价等
2.树人教育研究院提供适当的实验经费,支持开展实验活动。
2014年3月1日
第四篇:华侨高校特色体育课程研究
华侨高校特色体育课程研究
摘 要: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受体与得天独厚的介质。本文通过对华侨高校特色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指出贯彻“文化强国”战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实现中华文化向世界文化的升华是建设侨校特色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而服务侨校特色,满足华侨学子愿望等则是建设特色侨校体育课程的现实需要;最后提出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优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建设具有侨校特色的体育课程。
关键词:体育课程;华侨华人;华侨高校
华侨华人(本文简称华侨)是指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和华裔[1],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受体,又是重要的传播介质,在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华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受体与载体,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大多华侨都发展到了三代或以上,受居住国(入籍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华侨特别是新生代华侨的中华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印记已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其文化的传承与介质功能也随之逐步消失。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塑或强化华侨的华夏文化印记,提高华侨的民族归属感,发挥华侨的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传播的“桥梁”作用,是侨务工作和对侨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华侨高校(本文简称侨校)不仅承担着新生代华侨人才培养的任务,更承担着对其教授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这就决定了侨校体育课程不能与其它高等院校一样,将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体育内容作为核心课程体系,而应建立起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传播”为特色的个性化体育课程,以实现对侨培养人才和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双重目标。
一、侨校与侨校特色体育课程
1.侨校的创办与发展
侨校是指国内、国外以招收华侨子弟为主的学校。在国内,侨校是指由各级侨务部门直属的,以招收华侨子弟为主的学校。本文的侨校是指以招收华侨为主的高等学校,包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华文学院等等。侨校的创办可追溯到1906年的清末。在南洋华侨子弟归国求学的热望下,清末五大臣之一,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办了第一所以招收华侨子弟为主的华侨校学校――暨南学堂(暨南大学的前身)。[2]解放后,为了满足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回国接受教育的需要,我国先后在华侨较多的地区创办了华侨大学、华侨中学等一批以招收华侨为主的各级学校。目前,我国侨校已培养了华侨学子10万余人,在校华侨学生达8千余人。侨校跟其它高等学校不同,她是在国家出于对本国侨民教育的基础上,由基础教育逐步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具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教育的色彩,肩负着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3]作为为全球华侨服务的教育,立足“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会通中外”成为侨校的一种普遍的办学思路,他们正沿着这一思路探索建设个性化和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
2.侨校特色体育课程
侨校特色体育课程是指反映侨校特点与规律,有别于其它院校的个性鲜明的体育课程,既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与体育有关的隐性课程。侨校“为侨服务”的特点决定了侨校体育课程承担着增进华侨学子健康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因此,侨校特色体育课程应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要教学内容,实现身体练习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体现侨校身体育人与民族文化育人的特色。
二、侨校特色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
1.贯彻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伟大成功,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社会现实表明,我国要在经济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要有强大文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此,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强国”为目标,促进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的伟大战略。这就要求不仅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还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提高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侨校体育课程应因应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以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民族传统体育为课程内容,发挥其面向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受体与介质的华侨优势,为促进祖国文化的传承和世界传播,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贯彻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服务。
2.维护中华文化安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一种抵御外族入侵的“软武器”。“失去了文化,一个民族的特征也将随之消失,最终可能融合在强势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4]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许多民族文化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不少民族文化在文化融合中被西方强势文化所同化而逐渐湮没,危及本民族文化乃至整个民族的安全。中华民族文化也不可能置身于事外,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下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侨校体育课程应发挥其面向华侨学子的优势,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将中华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国并发展壮大,在文化大融合中掌握主动权,对提高我国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安全,保持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格局中独树一帜具有深远意义。[5]
3.实现中华文化到世界文化的升华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要取得新的辉煌,必须走向世界大舞台,与世界强国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中华文化要发挥其先导和支撑作用,让世界人民通过中华文化去了解、熟悉和接纳中国。另外,我国要成为国际国家,民族文化就不满足于停留于国家文化的层面。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国际国家论”中曾说:“日本越要成为国际国家,就越要思考……如何在世界上传播日本文化!”[6]可见,实现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的升华,成为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前景的重要而迫切的事件。华侨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国度里,是得天独厚的中华文化传播介质。他们将中华文化带到他们的居住地,与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产生新的文化,适应于他们生活的地区和一道劳作的民众,逐步演变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7]因此,华侨的文化传播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侨校体育课程应更加主动承担起新生代华侨民族体育文化教育的重任,通过他们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带到世界各国,为实现中华文化向世界文化升华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侨校特色体育课程的现实需求
1.为侨服务,服务侨校特色
侨校是由华侨倡议和捐资建设,为华侨子弟教育服务的,以华侨为培养重点,面向海外的华侨教育基地。老一辈华侨倡议在国内办侨校,将其子女送回国内读书,除了寄望他们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更希望其后代能学习和感受祖国文化,增强其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感,确保其中华儿女印记永不褪色。因此,侨校除了要以科学知识育人之外,还要通过中华民族传统进行文化育人。这就决定了它跟其它普通高校在办学宗旨、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应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还要体现为侨服务的特点,反映为侨教育的个性特色,更好地为侨服务。我国著名侨校暨南大学的“侨校+名校”发展战略和中国华侨大学的“传播中华文化,为侨服务”办学宗旨都围绕“侨”做文章,突显了“侨”特色。作为侨校课程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体系也不例外,除了要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进学生的健康之外,还要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纳入其课程内容之内,做到既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又体现侨校特色和“大华文教育”理念①。
2.满足华侨学子对学习中华文化的愿望
尽管华侨学生出生在国外,但是,血脉相连使他们对祖国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学习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往往是他们的最大愿望。笔者对暨南大学2010、2011级的212名海外华侨学子的调查表明:有557%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是归国学习的最主要原因;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示为了到国内学习中华文化和领略中华文化的真谛,他们甚至放弃了到欧美国家名校求学的机会。在体育课课程内容选择方面,有520% 的被调查学生首选武术、舞龙舞狮、健康活动(如导引、五禽戏)等中华民族传统项目,超过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项目;有超过612%的被调查对象希望增加一些有关民族体育文化知识的内容。可见,华侨学子有着强烈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愿望。因此,侨校体育课程也应因应华侨学子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建立以传授民族传统体育技能,传播民族体育文化为主体的侨校特色体育课程。
3.发挥侨校的文化传承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场所,还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发挥其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提高我国民族文化适应性是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侨校应抓住教育对象主要是华侨学子的特点,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中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融合,借助华侨作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又是文化世界传播的天然介质优势,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作用。当然,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它不但要以提高华侨学子的运动技术、增进健康为目标,还要以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为己任。这就要求体育课程要探索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特色建设之路,发挥体育课程在高校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4.发挥体育课程的文化育人作用
一直以来,侨校体育课程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增进健康为目标的,其文化育人价值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体育课程更需要融入学校的育人大环境之中,发挥其文化育人作用。特别是侨校,由于承担着增进学生健康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因此,其体育课程不可能像其它学校体育课程一样只贯彻“健康第一”理念,而是应该将“健康第一”理念与中华文化传播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健康”与“文化育人”两不误。要做到这一点,侨校体育课应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外化物――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中,实现由过去体育课单纯的身体育人到身体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的转变,发挥体育课的文化育人作用。
四、侨校特色体育课程的实践
1.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它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导的现代体育而言的,不同于少数民族体育概念。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已成为一种中华文化的象征。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文化长期积淀形成,反映我国民族意识、文化心理、价值观与审美心理等精神生活领域的特征,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客体。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实际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体验与内化过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拔河、健身活动(如导引、健舞)等几大类,其中武术还包括套路、博击运动、功法等等。侨校体育课程可根据本校场地设施等的实际情况,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划分武术套路模块、散打博击(华侨多称散手)模块、舞龙舞狮模块、划龙舟模块、健身娱乐模块(五禽戏、木兰扇等)以及其它民族体育模块(可由地方特色民族体育组成)等由华侨学子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8]
2.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各种流派林立,分支众多,而且不同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其自己的特点,单靠每周2节体育课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因此,如何根据华侨学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以狮舞为例,中国狮舞分为南狮和北狮。由于华侨主要来源于广东、福建一带,接触更多的是南狮,对南狮的理解也深刻些,因此南狮也会更受欢迎。故而,在教学时就以南狮为主,同时对他们介绍北狮的情况。再如,武术门派众多,在东南亚华侨中流传较多的主要有南拳、咏春拳、迷踪拳等等,因此,在教学时应选择广受华侨学子欢迎的门派,按不同学期进行教学。如:第一学期以教授南拳为主,第二期则以咏春拳为主,第三期则以迷踪拳为主要内容等,让华侨学子学习和领悟更多的中华文化,并进行文化内化。
3.文化感染与技能教学并重
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理解其中文化真谛和文化背景是很难真正学好民族传统体育的,缺乏内涵文化支撑的民族体育只会形似而神不似。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但要教授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动作,还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课程进行该项目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掌握该项目的文化内涵。如进行太极拳教学时,应介绍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并分别介绍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的特点,让学生在练习太极拳时将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另外,体育场馆布置可“还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场景,发挥情景的感染教育作用。这既有利于太极拳动作技术的掌握、增进身体健康,又能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内涵,便于这些华侨学子在学成之后,将其所学习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到国外,并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4.课内外有机结合,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场”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博大精深,仅靠课内教学显然是不足够的。因此,侨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现实情况,建立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如武术社团、龙狮社团、五禽戏社团、太极拳社团等等,在课外组织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华侨学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另外,还要借助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侨文化发展基金资助的中华才艺(武术)培训基地、中华才艺(龙狮)培训基地、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等开展一系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侨校内形成一系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场”,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华侨学子的中华文化感悟,并逐步提高其文化与身份认同感,实现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与文化传播双重目标。
注释:
① 中国华侨大学校长丘进教授提出了“大华文教育”理念,开拓性地将原本针对华侨华人青少年后裔从事的语言文化培养,拓展到其他所有领域。也就是说,只要大学里面有这样的专业、条件,有这样的教师、学生,只要涉及到这样的范围,我们都把它纳入华文教育,这样就不局限于招收华侨华人青少年后裔,不单单是外派教师去国外华文学院及其侨校教书或者是举办短时间的夏令营。
参考文献:
[1]王望波,庄国土.2009年华侨华人概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8.[2]胡军.百年侨校:民族、文化与使命[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3.[3]刘人怀.全球化进程与华侨高等学府的重要使命[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4(6):1-7.[4]郑晓云.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21 世纪的强盛――兼论祖国统一[J].云南社会科学,2002(6):53-57,64.[5]王铭,赵建华.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28(1):4-5.[6]赵建明.关于日本“国际化”历程的思考[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1(4):58-65.[7]刘人怀.全球化进程与华侨高等学府的重要使命[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4(6):1-7.[8]文明华,王振,隋文杰.关于侨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系列课程的理论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4):126-127,137.(责任编辑 于小艳)
第五篇:开发校本课程 创建办学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 创建办学特色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特长育人”这一办学理念,结合实施省教育厅下达的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激发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现就去年以来我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不成熟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开发意识
为了进一步整合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全体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2009年8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门培训,学习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示范建设项目工作手册》和《甘肃省义务教育校本课程示范建设项目研修手册》等文章,观看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刚平主讲的《关于校本课程的几个问题》的视频光盘,邀请高台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课改专家和我校骨干教师一起,根据省教育厅课程教材中心的要求和有关资料,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细致的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学校对负责课程管理和开发的人员做了专题培训,切实发挥课程教学领导者的作用。
二、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我校校本课程正常有序开设,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参与的校本课程开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