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筷子夹乒乓球》教学设计
贵州省李弦乡村名师工作室“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究”课例
《筷子夹乒乓球》教学设计
金沙县沙土镇第一小学 唐伦芳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指导学生参与游戏,通过亲身体验,把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描写出来。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写作中来。教学重难点: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到写作中来。教学准备:乒乓球、筷子、文稿纸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带大家来玩一个筷子夹乒乓球的游戏。2.板书课题:筷子夹乒乓球。
二、比赛规则
本次比赛规则如下:将我们班同学分为男队和女队,我们来个男女大PK。从每队中选出6名队员,一字排开,用筷子把放在最后一座上的乒乓球夹起来,从最后一名同学一直传到最前面的同学,最先放到老师讲桌上的队为胜。在传球过程中,只能用筷子夹,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许接触球。即使掉到了地上,也必须要用筷子夹起来。
三、游戏过程
1.选出参赛队员,分男队与女队一字排开,每人发一双筷子。2.在游戏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欲扬先抑,暂停游戏做现场采访。
(1)采访参赛队员。(2)采访观众。3.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4.比赛结束,再次采访(说出最真实的体会)。参赛队员:
(1)告诉大家这个球好夹吗?怎么不好夹?(2)那你说说这个球听话吗? 采访观众:
—1—
贵州省李弦乡村名师工作室“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究”课例
(1)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3)想到了什么? 相机板书:
看
观察
听
想
四、指导写作
1.在刚才进行的比赛中,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描写呢?
2.写作:那就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你的笔写出来吧!如果能拟出一个好题目就更了不起了。
五、作文点评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筷子夹乒乓球
看
观察
听
(随机板书)
想
—2—
第二篇:夹乒乓球比赛规则
1.比赛之前一定要邀请自己的好基友,因为这是一项考验你们友(ji)情(qing)的比赛。2.本次比赛,主要是通过用筷子夹乒乓球,比赛时间为一分钟。
3.比赛时,用筷子把前桌上盆子里的乒乓球夹起来,以最快最稳的方法传到你好基友的筷子中,然后由他再运到后排相对应的盆子中。
4.在传球过程中,只能用筷子夹,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许接触球。即使球掉在地上,也要用筷子捡起来。
5.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两人共同夹取的乒乓球个数判定成绩。
第三篇:作文--夹乒乓球比赛
(1)夹乒乓球比赛
今天,我们举行了“夹乒乓球比赛”。我们分成了两队,我们队叫“飞虎队”,另一队叫“天龙队”。经过慎重地“研究”,“飞虎队”请了我做代表上台比赛,“天龙队”请了一名女将陈琴云上台比赛。
我们的比赛规则是:一共有9个球乒乓球,每个乒乓球上面都标有1--9中的一个数字,看一看谁夹的乒乓球上面的标有的数字之和大,谁就获胜了。
我和陈琴云上台了,我们紧紧握着筷子,我的眼睛紧紧盯着9号的乒乓球。老师一声令下:“预备——开始!”,我马上伸直筷子去夹9号,9号开始时还挣扎着,不让我夹。过了一会儿,9号就变得老实了,乖乖地被我捉住。一开始我以为陈琴云会跟我抢那一个9号,结果天助我也,她把6号当作9号误看,把6号追得满场跑。我把9号夹进了碗里,她才发觉9号已被我夹走了,赶紧就去夹8号。没想到8号是个淘气包,很不听话,她连续夹了六次才把8号夹进入了碗。这时我就去夹7号,夹了三次我就把7号夹进了碗里。陈琴云这时还在追8号球。
后来我夹得越来越快,几乎是百发百中。王锦云在旁边不断地为我gu(鼓)掌,我想我们飞虎队肯定赢定了。最后只剩下1号球孤零零地在那盆里飘荡着,像一个孤独的孩子,不敢回家。看看碗里硕果累累,我夹了7个球,乒乓球在碗里堆得高高的,个个都露出了笑脸。而陈琴云的碗里,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球,寂寞地躲在一个角落。
不用看,不用算分,就知道我们获胜了。我们“飞虎队”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情不自禁拍起掌来,嘴都合不上了。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筷子夹珠子
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筷子夹珠子
一、活动内容:
钓鱼、夹珠子、旋转莲花
二、活动目的:
1、体验参与娱乐游戏的乐趣。
2、掌握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并能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鱼、钓鱼竿、玻璃珠、筷子、半个的乒乓球等若干。环境准备:三盆水、三组夹珠子、两组旋转莲花。
四、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口吻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今天,小象要来和我们班的小朋友进行游戏比赛,在比赛之前小朋友要先学会一个本领----用筷子夹珠子
2、师讲解示范使用筷子的简单技能。
师: 先拿起一双筷子,大拇指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绕过筷子和大拇指轻轻碰在一起,中指轻轻靠在筷子上,其它两指自然放着.现在小象要来夹珠子,一起数数看它夹了多少?小象夹完了,它还想再玩,就用筷子再把珠子一个一个的夹回去,然后接着再玩.等一下小朋友也可以像它一样,边夹边数,夹完以后,再把它夹回去
3、师介绍场景布置,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第五篇:乒乓球教学设计
乒乓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学习乒乓球的反手推挡技术,使 100 %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80 %的学生能够运用这一技术。、通过乒乓球的反手推挡技术练习,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身体灵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对国球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泛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我国乒乓健儿一次又一次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国际大赛上夺得冠军,人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我选择了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为本课主教材。
三、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发育尚不完善,需多加强小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祖国荣誉感逐渐加深,对国球——乒乓球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最好时机。同时五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会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去并努力表现自己。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创设乒乓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在课的开始,我请学生将收集的乒乓球资料以及小知识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借此传授乒乓球的相关知识及乒乓球运动为何当之无愧地被我们称之为“国球”。、介绍乒乓球基本知识。认真观看学生搜集的乒乓球材料。学法:观察法、研讨法、实践法。3、熟悉球性。(托球练习)
热身练习过程中,我采用由下至上练习,先从脚步(并步、滑步、交叉步)练起,再进行摆臂练习(正手、反手)。熟悉球性采用托球接力、颠球比多等基础练习,使学生尽快找到球感,为本课的新授内容奠定基础。
二、基本部分
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以直拍反手为例)动作要领:体前倾,手外旋,上升期,推出去。重点:前臂和手腕发手、重心落在脚上。难点:在球的上升期借反弹力将球推回。教法:启发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
在新授教学内容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学光碟。这样不仅可以更直接的剖析动作要领,还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的观看到示范动作,迅速找到正确的击球部位以及挥拍的手臂轨迹。台上练习中我采用二人、三人、四人分组练习,这样不仅克服了学生多、球台少的难题,同时也为学生帮教和区别练习创造了条件。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中去帮助指导。学生会很直观的观察到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分组提高过程中,我会重点关注掌握速度较慢的学生,从基础一点点抓起,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失去对乒乓球的兴趣。同时,选派小组长组织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小组比赛,使每名学生都在运动中享受乒乓运动的乐趣。、观看教学片。分析动作。、原地摆臂----上台练习----选优示范----分组提高。3、教师讲评。
学法:观察法、研讨法、实践法。1、看教学光碟。2、分析反手推挡技术----徒手挥拍练习----分组练习----观看自己动作---分析正误----分组提高----区别对待。
组织:二人一台----三人一台----四人一台、要求:动作规范,准确到位。
三、结束部分
最后,选择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作为放松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放松韵律操,教师领做。师生共同随音乐放松。2、评一评: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
针对我校初中部的乒乓球台只有两台,而上课学生又比较多,不利于分配球台的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4人一台、两两对应的练习形式,有进也采用多人一台进行接力练习的方法,提高球台的使用率。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要注意训练、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技术与纠正动作。另外,还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看起来,乒乓球运动没有其它运动激烈,没有铅球运动等的直接危险性(砸伤人),但是,乒乓球运动中身体移动快速多变,在教学前应注意球场周边环境的清理,以免学生在练习中摔倒受伤,尤其是场地是否湿滑等。在攻球练习中,初学者也有握拍不稳而出现球拍脱手现象,教师在上课时应事先提醒学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