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长应促进教师有效教学
自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学者越来越熟悉到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即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成功的教学依靠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非凡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西方率先提出了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并一直成为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探索的主题。
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要害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校长,我们必须更新教育和教学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重新定位,努力探索教学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许象国教授就这个问题给我们专门做了几次专题讲座,他教导我们在教学思想上,要建设以学为本的模式,坚持学为主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实现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关注统一规格教学向关注差异性教学转变,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由程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以选拔为主的评价向促进个性发展的评价转变,让学生发挥潜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勇于质疑,善于拓展,大胆创新,切实改变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状况。学习后有了很深的熟悉。
首先,要使教师对有效教学和有效理念思维方式的认同
教师必须对有效教学和有效理念思维方式认同。具体指教师思考和研究教学有效性问题时对其所获得的理性结论的认同。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教学观念主要是体现在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正确熟悉上。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熟悉到,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熟悉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使每一个师生都能向着自己最近发展区发展。
我校通过开展有效性教师和有效性课堂研讨,通过请教育专家讲座引领,通过教师论坛沙龙活动等让有效性观念和理念深入教师心中,让教师树立有效性地教育教学和发展地观念。我们还开展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小研究,分析数据,得出当前教师有效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得到教师的一至认同。这些都印证了理念先行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第二,要积极进行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指导的实践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害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水平。从我们学校来看,由于我们持续地加强教师的专业行为练习与优化,在教研组内开展以教材解读、课堂治理、练习设计、试题编制等为重点的系列练习,比如刘老师的生活中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张老师的谈谈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苏老师的物理教学中hands-on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等,使我校优秀教师的专业价值和示范作用得以充分实现,同时让一般教师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和特质,使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有效。
我们一方面请专家来校指导教师学习研究有效教学领域的理论、经验、案例、方法、策略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来优化专业理念,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则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如: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研究;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研究;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研究;或是在实践经验之上的反思学习等等,使教师对教学中的复杂因素、动态情况能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定,发现问题并及时调节与修正,比较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炼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②增强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③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索
④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⑤教师的有效讲解
⑥改善课堂提问
⑦努力构建开放的心理环境
第三,规范教学治理,努力提高学校工作的实效性
高质量的办学需要高效能的治理,为了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学校的治理就必须向精、细、实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治理的实效性。
一是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多层次的学校治理目标体系。
学校组织治理与其他企事业组织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教育机构,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学校的一切治理措施都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构建多层次的学校治理目标体系。我校坚持用爱心点亮每盏心灵之灯,以聪明助每位光新人成功的办学思想,构建了包括学校整体的、部门的、学科的、年级的,乃至每一堂课的教育、教学和治理目标体系,使全校人员思想正确,目标明确,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为创一流的学校教育质量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优化组织结构,协调组织内部关系,建立坚强而有效的领导运作机制。
优化的学校组织结构、协调的学校组织内部关系,是增强学校组织治理有效性的组织保证。我们坚持学校重大事宜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作为学校领导者,尤其是校长要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良好的组织能力、灵敏的思维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较高的成就动机及娴熟的人际交往技巧,对学校的未来有清楚的远见,善于利用自己的权威并结合心理动机的激发来有效地影响全校人员。在搞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对全校教职工的领导与治理的基础上,强化对学校的教育与治理--既包括直接的教育与领导,也包括间接的组织与治理。我们充分发扬了光新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严格治理,真抓实干,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努力实施成功教育光新化,使学校教学效率和质量稳步提高。
三是重视人力资源,提高人员素质,建设优质高效的教师队伍。
强有力的领导运作机制不仅要靠坚强的领导集体去推动,而且需要全体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因为在影响组织有效性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为了使学校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我们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我们重视教师业务培训,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逐渐培养出一支敬业、兢业、乐业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迅速走上优质高效之路的重要保障。
四是增强时效观念,发挥岗位职能。提高学校组织治理实效。
时间是一种非凡的资源。因此,增强时效观念,发挥岗位职能,是提高学校治理实效的重要措施。校长有责任制,他的责任是使学校的全部工作创高业绩水平,如德育工作的创优,教学质量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特色品牌创建等等。我校中层干部也有责任制,上示范课、听课、评课,以及检查备课、作业、辅导情况等等。教师也有责任制,既有备、讲、改、辅、考的过程治理目标,也有学生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优秀率的四率指标,更有学生德育、业务进修和手拉手工作要求等。就这样,我们以教学为中心,制订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工作治理考核评选奖惩制度。逐步形成民主、科学、严密的调控机制。
五是尊重组织成员人格,形成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岗位责任制虽然是增强组织有效性的重要法宝,但不是唯一的法宝。一个有效的组织应该是一个布满人情味的和睦家园。关心、理解也是治理。我们近年来,我们以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家访;把教师家庭中的困难视为份内事,为之排忧解难。就这样,学校领导处处关心、爱护教师,努力给教师暖和、希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很多事要做,任重而道远,我们坚持不懈,继续努力。
第二篇:园长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园长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台县第一幼儿园 谭凌雁
摘 要:新课改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园长做为幼儿园的决策者,幼儿园内部协作群体中的“首席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应切实做到以教师发展为本,依靠教师,尊重和相信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关键词:园长 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艾利奥特曾说:“新课改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过去一提到教师,大家就会想到“春蚕”、“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其实,教师的职业不是消耗性的,而是发展性的。教师在“燃烧”、“奉献”的同时,也要实现“双赢”:既促进幼儿的发展,也要促进自身的发展;既满足幼儿的需要,同时也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已经不够了。因为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那么,园长做为幼儿园的决策者,幼儿园内部协作群体中的“首席教师”。究竟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
一、以人为本,学会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赏识,广义的讲,是指给人以赞扬或表扬,来调动人的积极性。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任何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渴望别人的信任与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管任何人受到赏识,那么他(她)会从心理和生理上产生快感,做起事儿来精神百倍。做为园长,如果能放下架子,真正融入教师之中,去理解和感悟教师,赏识每一位教师,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真诚的关心她们,倾听她们的心声,帮助她们调整好心态。那么,也许教师会给自己更多的惊喜,并在思想和行动上与领导保持一致,真正地踏着新课改的脚步,去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园长在管理方式上讲究人性化管理。做为园长应该在充分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更注重人性化的管理,以教师为本,以孩子为本。当教师很需要组织关心和帮助的时候,园长来到了她身边,并给他排忧解难,教师会感激万分的……因此, 园长必须了解他们各自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能静下心来去体会和感悟每位教师的心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这难道不是说领导帮助下属去实现自我需要和追求目标的重要性吗?要强调的是, 园长在关心教师心理健康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要给予教师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让教师真正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使其不断去开拓进取,克服困难,朝着更深、更高、更好的方
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促使自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园风,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
良好的园风,对教师群体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影响力,会起“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效果,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实际上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B=f(P,E),B表示行为,f表示函数,P表示人,E表示环境”。可见,宽松、自由和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加上园领导务实的工作作风, 能有力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园长做为幼儿园的核心带头人,应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精心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环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建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浓厚的学习风气,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气氛。教师在这种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到处充满着温情与爱的集体文化环境氛围中,工作起来会倍感舒心,对职业发展充满信心,并合理规划和奋力去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这种积极向上的集体文化环境会使教师有愿意学,主动学,积极主动地干她们想干、爱干、能干的事情的强烈欲望和动机,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信和工作热情。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相互合作,共同反思,一起促进专业化发展。名校之所以总是“名师”辈出,就是得益于名校优良的组织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培养。
三、积极参与互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园长在园所管理中,对教师的专业引领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园长要懂得幼教规律,积极参与互动,营
造与教师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要用科学的教育手段,而不是强制方法让教师明白并且接受其价值观、领导策略等,以求在理解、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与教师一道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㈠要积极引导每个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计划。一是帮助教师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即帮助教师分析明了自身的优势、潜能、发展目标(教学、管理或科研)是什么?幼儿园能给教师提供什么支持和帮助?二是提供可供教师选择的职业发展途径。在了解教师的个性、爱好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倾向的基础上,帮助教师拟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确定职业发展通道。三是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井根据实践的效果引导教师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修正自我认知并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
㈡在业务上给予教师引领。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捕捉教师的成功经验,了解她们的困惑,和她们一起反思、商讨,帮助教师提升和总结经验;仅可能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供其施展才华,帮助教师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用成功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当教师们把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时,遇到困扰、迷惑……园长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商讨、出主意,鼓励教师大胆思考、大胆尝试,帮助教师度过难关,提高业务水平。
㈢在学习上给予教师支持。要想让教师自主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的后劲和品质,园长必须重视营造学习氛围,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制度保障,根据教育教学的现实要求及发展趋势,从园所的地域条件、办园特色、发展方向,以及教师的学历水平、年龄结构等情况出发,以园为本,以人为本,制定出有利于教师专业学习与成长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如提供学习机会、学习时间,肯定教师的学习成果。
㈣用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审视教师。众所周知,学校奖惩制度的公平合理性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和满意度,是学校环境中影响教师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优点则是教学情景的不确定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单凭一二个教学活动来评价教师,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做为园长应将教师评价当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条件,积极引进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更多地把教师的评价看成是一种鼓励、一种切磋、一种提升,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区分管理与评价,绝不可搞“一刀切”或“一锅煮”,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要让每个教师内在的潜力都得以充分发挥,成就未来。
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教师专业发展的践行者
学习是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人自身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需求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终身教育。在知识经济、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老化速度加快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要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加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课改要求,而不被时代所淘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园长要真正成为“师者之师”,必须读更多的书,向更多的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教师专业发展的践行者,并引导教师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因为学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抵制、一种反思,是一种环境、一种对话、一种互动,学习是一种生存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汲取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进行实践探索,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努力使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断地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使自己的管理策略更加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归根结底,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教育管理中应切实做到以教师发展为本,依靠教师,尊重和相信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第三篇:有效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有效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姓名:陈键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心学校
通信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心学校442325
联系电话:1345127336
3有效教研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一种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也是一种坦诚、包容的学习文化。我校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促进教研活动的经验。
一、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具有群体互动性。不以行政领导为核心,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每个教师都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甚至组织、主持教研活动,形成互为主角、互为配角的积极依存关系,推动教研组向互动互惠的学习共同体转变,强化教研组的教研功能。在学科研究室的带领下,各教研组的中青年教师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学习、研究、写作等一系列过程中,培养科研意识,使视野逐渐开阔。
二、保证有效的学习时间,使教研活动具有稳定性。
确定学科教研日,每周各备课组设定固定的集体备课活动日。通过这项制度达到以下几点目标:努力增强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树立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的观点;对每位教师提出新学期的教研目标、要求,并定期反思,找出差距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抓常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好课、出一份优质试卷、写一个典型课例、一篇论文、读一本教专著;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联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营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交流,由被动研究为主动研究的教研氛
围。
三、采取反思型教研模式,使教研活动具有实践反思性。
如何提升教研效果?应针对新教材的教学实际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学研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设计行动方案,根据班级教学实际实践练习,并进行教学观察与反馈,使教研取得很好的实效。采用反思型教研模式,促进教师自我革新。模式是“上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无论是组内教研课,还是青年教师的汇报课,都要做到:课前磨、课上思、课后评、教后写,并及时收集有关资料(教案、案例、反思、课例评析、学生参与等)归档,在反思中发展。精心组织教研活动,实行一人开课,全员参与。首先是人人开课,层层筛选,确定最佳人选;其次是磨课,参赛教师反复听课、评课,出谋划策,制定最佳上课方案;最后是参赛教师反复琢磨教材,不断齐整思路,从容参赛。
四、建立“说课——听课——评课”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
组内的教研课要“三上三反思”,教师第一次试上课一般会有很多不足,经过评课、反思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然后再上课、评课、反思,无论是对上课的教师还是组内其他教师都是一种促进。
五、借助专家的教育智慧,使教研活动具有专业引领性。
多请专家评课,借助专家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师的教育行为及其今后教学的教育理念,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供适合于当时场景的可供选择的教育行为方式。专家的评课不仅向教师展示具体的教育智慧,同时给教师提供反思的示范。
第四篇:有效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有效教学”反思 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 曾 浩
数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学生获取更多知识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它可以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和他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根据学校要求和自我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学生引导的反思
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基础。客观地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数学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数学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教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和验证死不进行的,从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边角的性质入手,引发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等边对等角”进行探索与证明,既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出发作辅助线,也考虑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出发作辅助线来证明,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经验。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组时,如果对解方程组的解法讲解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情景,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数学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也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数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内部条件,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 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 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 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学困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中学阶段形成数学的概念,一是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几何图形的演示动画等,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实,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在课堂中注入生活的元素,将游戏、问答等环节加入课堂中,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学得快乐,更有效 率。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数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研究几何的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四步骤等等。学生如果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数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数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推理的学科。对学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 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我们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特别是课堂解题板书,要为学生做好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最后在作业中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
第二,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我们教师应该如何选择习题呢?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其次,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习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习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不要让一些无用的题目冲淡了重点;再次习题应该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 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就题论题,所以应该有选择性布置作业。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
第三,作业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有些教师,借口说自己没时间实际是在偷懒,或者是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自觉性(其实有时也不是学生不自觉),对自己布置的作业不收。实践证明不交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很低,有的甚至就是抄抄答案或是一片空白。所以 老师对学生作业要做到上面四个“必”字,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收,作业要认真批改。对做错的题要严格要求学生订正,做到作业要能全面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校正及时。
回顾这几年来的教学,深刻体会到是否能抓好课堂的效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课前备课环节中,设计好讲授知识、课堂练习、检测内容的具体时间安排,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驾御整个课堂;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犯的错误有所预计,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引起共鸣。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第五篇:以环境促进有效教学
以环境促进有效教学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
学习,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事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等,无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们都致力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习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促进有效教学。经过相关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
一、家庭环境
有的时候,我们会听到有些家长抱怨孩子回家不好好学习,只想着看电视玩游戏。但是,请反思一下,你为孩子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了吗?比如,孩子回到家准备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在津津有味地玩手机,看电视?又或者正在高声讲电话?还是在电脑上玩游戏看网页?如果是,请放下你手中的手机、鼠标或者电视遥控,积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孩子准备一处安静的,光线适中的可供学习的地方。要配备一套书桌,摆上几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让孩子想看书时可抬头取书,为孩子阅读提供便利。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也进入学习的状态当中,可以看看书或者阅读报纸等等。这样一来,孩子学习起来就专心得多了。当这样的行为变成习惯,学生学习时精神集中,对将来更深入学习产生长久、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教室环境
布置适宜的教室环境。教学不应该在下课铃声响起后便随之停止,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的各项设施来延续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准备与当时教学相切合的内容布置教室的环境,比如教室的宣传栏、窗沿、墙壁,甚至地板等等来进行布置。内容可以是课文片段,可以是重点词语,也可以是心得体会等等。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时,便可以对教室环境进行相应的布置。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那么,在预习阶段便可进行如下的准备。首先在教室的宣传栏张贴有关祖国山水风景的照片以及介绍。另外,将单元几篇课文当中优美的句子,或者使用了写作手法的句子等等打印出来,做适当的设计和修饰张贴在教室墙壁的四周。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能将本阶段正在学习的重要内容进行反复学习,烂熟于心,将记忆保持在脑海之中。
在某阶段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将学习所得做成“所得卡”,悬挂在教室墙壁空白处,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的同时,能回顾自己所学,并且看到自己的不足与收获,一步步成长,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之间也能够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学他人之所长,补己之短,一举多得。
三、课堂环境
创建生动的课堂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有效教学。
语言是沟通的利器。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须注意教学语言不要过于呆板单
一、严厉无趣。试着用一种更为轻松幽默的的教学语言去开展教学。面对学生的回答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去点评。甚至,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我们也可以转换方法,不妨用幽默的语言去教育他,或许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教学时可以结合游戏特点进行教学,活跃气氛,寓教于乐。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习。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时,我便采用了一种游戏的方式开展学。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并各自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将课文的关键问题“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分别作为游戏闯关的重要关卡。游戏采取必答和抢答两种回答方式。每完成一道问题,便是通过一关,可以获得一次游戏奖励,一步一步深入学习。游戏结束,学生们也得出了结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最后,清点每个人所获得的游戏奖励,评出名次,颁发奖状。学生们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本课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当下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并且印象深刻。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对下次的学习充满期待。
再者,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深化课堂的氛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能够与时俱进,灵活使用多媒体手段。例如,图片,音乐,视频等等。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便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初始,边引用《狼》音乐片段作为导入,渲染课堂气氛。战争年代,对我们学生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借助多媒体手段,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内容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可怕,从而发出“远离战争,呼吁和平”的呼声。教学过程中,播放关于战争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文中所涉及到的战争场面,给学生留下了直观又深刻的感受。授课的最后,播放关于呼吁和平的歌曲,学生一边倾听一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整个课堂的氛围十分浓郁,学生在音乐中加深自己的感受。
也不妨,让学生变成“老师”。让课堂变成属于学生的课堂,而不是只属于老师的课堂。让学生学生上台充当教师身份讲解有关的课文内容,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的学生听后可以向“老师”提问,也可以进行辩论。不同“老师”的切入点不同,讲解方式也有所差异,观点也不尽相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交流学习他人的观点,求同存异,各取所长。随着这种方式的逐渐推进,学生慢慢乐在其中,能够勤于动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他人不同的观点,也能兼收并存。不知不觉中实现学习能力的巨大提升。
四、活动环境
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动态的活动环境中进行学习,强化学习效果。结合课文的教学内容,可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背书小明星”竞赛活动、成语接龙活动、角色体验活动、知识抢答活动等等。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课文时,便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该单元课文是童话故事,单元写作也是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一篇童话故事。而这几篇童话故事的中心,都是关于人物的品质问题。在学习本单元时,组织学生搜集关于人物品质的其他童话故事,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农夫与魔鬼》,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关于品质的童话故事。然后,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当中,分析人物的特点,以及不同童话故事的异处与相同点。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明确,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也为学生下一步创作童话做好了铺垫。
再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课文《半截蜡烛》时,可以采用课本剧的方式去开展教学。本课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演绎。角色分为: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一共六位。让学生提前在课下预习时分组排练,然后在课堂上分组演绎。这样一来,将静态的课文变成了动态的课本剧,整个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演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更好地理解,学习该篇课文。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便就是引导和点评了。这样有效的教学,又何乐不为呢?
教学是一项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充满了复杂性和未知性。而环境,对人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家庭环境、课堂环境、活动环境这几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当中适时地选择与运用,有的放矢,贴近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