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有效朗读(大全)
促进有效朗读,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朗读的重要性。时下,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并不少见,可是仔细听听,许多课堂上的朗读过于简单化,缺乏整体性,过于注重技巧上的指导,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将朗读脱离文本的感悟,单一将它作为一种课堂呈现形式。所以,我们必须挣脱这些形式化、技巧化的桎梏,寻求朗读指导的突破与创新。如何使朗读指导简捷而有效、巧妙而实效、新颖而高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范读,诱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在实行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学手段也日渐丰富、新颖,传统的范读渐渐被忽视、冷落。很多教师认为录音磁带、录像配音朗读比自己范读要规范、标准,因而担心范读效果不理想会影响学生听课,或影响教师形象。有些教师认为课改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殊不知,播放出来的声音是机械、死板的,而教师的范读从表情、声音、情感、动作等多方面去刺激学生的感观,更容易获得学生情感的共鸣,你那并不标准的„文登普通话‟这时候也变成了美的化身,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人文渗透吗?”著名教育专家李振村老师在文登《教育改革新理念的解读和反思专题报告会》上的这番发言,形象地指出了范读出于教师口,入进学生耳,了然于学生心,它的直接性、示范性、感染性是其它形式的训练所不可比拟的。
(一)教师范读要作好充分准备
教师范读是要花一番功夫、花一番精力和劳力的。教师需要进入文本,钻研文本,把握停顿、重音、快慢、语气、语势等,上课时需要感情投入。教师范读远比放一段录音、用一段多媒体要费神得多。但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就需要付出。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是需要磨脑子的”。一堂语文课,教师感情投入不够,造势不够,学生缺乏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又如何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李海林老师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你本人真的被语文„感动‟了,„震憾‟了,那就有了感动、震憾的基础,剩下的只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了,诸如时机的选择、节奏的把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等。如果你本人没有这种感动、震憾,那么也就没有了感动、震憾学生的可能。”他所说的“感动”、“震憾”,主要是就情感而言的。试想,语文教师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如何感动学生?语文老师自己游离于文本之外,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自己不投入感情,又如何让学生投入感情?教师范读,使学生积累语言,培养感情,积淀语感,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教师应抓住范读时机
形式为内容所服务,离开了内容的形式,再多也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教师的范读也是如此,它只是众多朗读指导方法中的一种,只有在有必要时选用,范读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
1、感知全文时
作为语文教师基本技能之一的范读,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本宣读,更应是一种“美读”,把作者的感情在学生感知全文时表达出来,使学生从正确的语言、语调、节奏等方面对作品内容直接受到感染,引起情感强烈振动,能“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初步感知课文。
2、难读、难理解时
有的文章句子较长,较难读也较难理解。在朗读指导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问:“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理解,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同学们会说“语速太快”、“声音太轻”、“人物坚强个性没读出来”……如果这时老师根据学生要求,来个声情并茂的范读,效果肯定十分理想。有着教师“手把手”的引导,学生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朗读气氛十分活跃。那些难理解的句子在学生的模仿过程中便迎刃而解。可见,指导学生朗读,教师示范不容忽视。
3、根据文本需要穿插范读
(1)启迪引导处。在学生对文本不理解或无法着眼理解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尤其在低段的一些生字新词的正音,也需要教师“咬字”范读加以适当强调。
(2)审美熏陶处。很多课文文句优美生动,感情充沛强烈,教师此时范读,能成为文本的代言人,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情感,震撼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桂林山水》等等。
(三)把握好指导的要求
范读后,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影响下,与文本积极地对话,加深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在对话中,使主体和客体思想相碰、情感相激,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中逐步让读者和作者实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疑的化解,并使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智慧的启迪,知识的迁移,情感的陶冶,能力的培训。特别强调的是,要给足时间,要有层次地指导。如:(1)要求学生把文本读通、读熟。(2)记下自己通过与文本对话获取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与生活相联系,加以体验。(3)有什么疑问,请做上记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想像、去创造,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的范读既显示了教学的示范性,又尊重了学生朗读表达的多元性。教师和学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范读并非朗读教学的全部。教师范读应和学生朗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其乐融融。教师范读也并非拒绝信息技术。试想,教师在范读时,配上一段和课文感情基调相和谐的音乐,岂不更让学生进入意境、心旌神摇?另外,教师范读也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更不可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二、营造氛围,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对课本语言文字的体会,触发其生活体验,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文字化为生动的情景浮现在每个孩子的眼前。但是由于孩子阅历和生活体验很少,很多情况下许多学生都无法直接体验出作者的感悟。对此,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营造特定的氛围,将平台搭建好,让孩子借助这个平台近距离地接触文章,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引入音乐,升华情感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语文课文类型不一,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课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讲的是导弹之父——钱学森留学在美国,虽然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优越,但他心系祖国,不顾美国方面千方百计的阻挠,一心要回国报效自己的国家。漂泊海外多年的游子身上具备的那种强烈的报国之情,十来岁的孩童能理解吗?为此,我不断地思索着:如何让学生走近钱学森,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终于一个灵感出现在我的脑海: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不正好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吗?课上,何不就播放这首歌……于是,在我的课堂上响起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下中国印……”歌曲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凄婉时而欢跃,在音乐的作用下,学生与主人公相应的情感被迅速催发,情感得到升华。此时,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本无须教师再进行任何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朗读得何等投入!
(二)表演朗读,在体验中感悟
十几岁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很强。课堂上,老师应及时抓住时机,给他们营造一个情境,他们就会在情境中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伴随着的朗读训练就会简洁高效。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多媒体,让学生入情入境
学生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在体验中获得美感,提高朗读效果。在上《桂林山水》这课时,我插播了反映漓江水的课件,让学生看课件结合课文找出桂林水的特点,学生不仅能准确地找出漓江的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并能结合画面准确说出在这三点中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静”,这时我及时插播桂林山的课件,学生也很快地找出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带着这种感受练习朗读。凭着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朗读时就会去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课堂上,学生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品味。
(四)想象,架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本身富有强烈的情感性。文章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都反映着多姿多彩的生活,表达着作者对生活的独有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能够很好地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而在反复诵读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边想象边诵读,两者应该是同步的。想象情境能把我们的思绪带进文章中的生活,从而有了一种精神上的通感,这种通感可以说是文本生活与读者生活联系的桥梁,有了它我们的感受会更真切,自然朗读起来就会更动情。
如《小珊迪》,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三、合理评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对课文进行细细品味,在读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思想内容,记住妙词佳句,习得语言文字,感悟语言的意蕴。
(一)评价语言艺术性
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靠近。有情有趣的朗读评价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现在许多教师评价语言随意,缺乏准确性、生动性、幽默性和独创性,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教师评价的语言要丰富,要给学生以新鲜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中的课堂评价语言就值得我们学习。文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于老师这种富有情趣的,幽默的评价语言引得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也给了他们一种指导。学生在笑声中心领神会,所以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
(二)评价应体现多元化
朗读评价是对学生通过训练所形成朗读能力的综合性测评,因而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之所以要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评定,一是由于朗读技能的复杂性和任务的多面性决定的,过于强调朗读技能的某一方面,所作出的评价必然是片面的;另一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也利于学生发挥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迈向成功。
朗读评价也有一些局限性,每一个主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也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说说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下找自己的伙伴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课外,学生们每读一篇课文后,让家长除了认真签字外,还可以写上评语,进行表扬指出缺点,提出希望都可。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评价要突出激励性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就应该用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使孩子们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就会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和谐而愉悦。
如于老师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指名读第一段课文时,有位学生把“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读破了。于老师耐心地说:“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谁知这位学生第二遍又读错了。接着读第三遍、第四遍……一连读了七遍,学生还没读对。读第八遍前,于老师抚摸着她的肩,鼓励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果然,她成功了,于老师又和同学们一起鼓掌祝贺,并送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记住,爱心献给别人,信心留给自己。”这一教例中,于老师运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断激励这位学生,点燃了她的希望之火,扶植了她的自信之树,让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倘若教师在学生第一遍读错时就当头棒喝:“你坐下,别浪费时间了。”那将会给这位学生造成多大的心灵创伤(当时有几百人听课),也许这孩子一辈子也不敢当众发言了。
朗读评价突出激励性,也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激励要以事实为依据,评价要中肯,而不能无根据地胡夸,学生每次读完都是“读得不错”、“鼓掌祝贺”,把激励廉价化、庸俗化。二是不能为激励而激励,以贬低一个来褒扬另一个。应该杜绝“你比××好多了”之类的评价。三是正面鼓励并不排斥指出错误。我们在突出学生优点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力求改正。
面对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关注课堂,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育的质量的形势下,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朗读教学的作用有目共睹,让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活动起来,给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让学生从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二篇: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朗读
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
作者姓名:栗亚莉
工作单位: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 联系电话:*** 【文章摘要】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 朗读 有效 指导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反思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和听课时我发现小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一 些弊病,比较常见的有:朗读时“多字、漏字”;朗读时“唱读”;读破句; “一字一顿”,速度过慢;速度过快,无法品味;轻重不分,过于平淡„„针对朗读时存在的种种弊病,我试图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重讲轻读,重问轻读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太多,问的太多,课堂上唯恐学生不懂。拿到一篇课文,教师就用提问的方式进行逐字逐句地理解和分析,提问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满足疏通课文情节的需要。课文分析完了课也上完了。由于问题过于琐碎,就导致了无意义的满堂问,满堂灌。这样,学生课堂上就没有时间去读书,对于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就无法亲自去品味感受,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目的不明,要求不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老师已经开始重视朗读训练,但有的由于对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所以课堂上设计的一些朗读只是随意性的“滥读”。例如我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教师在上《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中“我”与小外甥“对诗”时的片段,师: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诵的对象,古往今来,许多诗人 留下了不少佳作,“我”和小外甥对诗了呢,请大家自己练习,把这部分内容读好。
(生自由练读)
师:读好了吗?同桌练习对一对诗。(同桌练习)
师:哪一桌愿意试一试?
(一桌学生读,做到正确、流利,但是对诗的感觉没有读出来,“我” 与小外甥的性格特点也没有表现出来)
师:读的不错,还有哪一桌也来试一试?(又一桌读)
师:还有想读的举手!(学生很踊跃)男生扮演“我”,女生扮演小外甥,我们都来对一对诗。
(看起来,男生女生读的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但是既没有读出诗句的韵味,更没有读出人物的特点。)
师:读的真好,一二两组扮演“我”,三四两组扮演小外甥,再对一次!
(全班被分成两大组,再次对诗)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看起来在指导学生朗读,但缺少的恰恰是指导,教师仅仅是在布置任务,至于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合理的建议,没有巧妙的点拨,没有必要的示范,有的只是反复地读,机械地重复。在我听到的一些课中,有的老师仅仅把朗读当成装饰品点缀一下,或为了老师的提问而读,仿佛不读一下,提问就不能体现启发性;或是预定的教学内容已讲完,可还没有下课,为了凑时间而毫无目的地读„„同时,有不少教师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教学中往往要求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很难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评价欠妥,导向不当。
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导,也没有组织学生就朗读情况进行自评或是互评,教师自己也只做了两次评价:“读得不错!”“读得很好!”“不错”、“很好”这样笼统模糊的评价,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声音大了就是好,朗读整齐就不错,才有了后来读得“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可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仅要给予真实、具体的评价,让学生真正指导好在何处,不好在哪里;而且要通过提示性的评价,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实现心灵和情感共鸣。
4.指导无方,效率不高。
朗读的方式和方法,是与语言的情境和情感密切相关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课文,朗读指导中都要考虑语言所描述的情景,所表达的情感。仍然是上面的案例,执教着似乎就没有考虑语言情境,也没有考虑语言情感。《望月》中的“我”是一位中年人,而小外甥还是个活泼可爱、富于幻想的孩子,念诗的语气语调当然不会相同,二人在对诗过程中的表现也不会相同,要如何表现呢,这些内容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根本不适合许多人一起读。而老师却一次安排男女生对诗,一次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对诗,结果虽然读得“整齐划
一、铿锵有力”,但却失去了诗歌的韵味。
二.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的几点方法
既然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存在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结合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使朗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呢?我觉得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1.创设一个自由、轻松、能够展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
进入课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要得多。朗读也是这样,在本学期,我充分利用课后的五篇文章,抓住点滴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读完了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刚开始,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但渐渐地,他们都能很主动地去找学习伙伴读书了,有的读着读着,还会不知不觉地摇头晃脑!这时候,我就积极地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读书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孩子们的兴趣也浓厚起来,读书时都想把故事读得更生动些。
2.把握利用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 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雨点》《鲜花和星星》《大海睡了》等短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中,都可以创设情境,朗读时,配上轻柔的音乐,指导孩子们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和美妙的情境中。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
(二)恰当发挥范读的作用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作为小学生,他们不会创造性的读,但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的朗读大部分都是模仿老师的,因此,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不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范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范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范读一些重点句段,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范读时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找领悟快、朗读能力 强的学生范读。
(三)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朗读形式很多,例如:
(1)齐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充数”,次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
(3)引读。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读,有的地方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读,有的地方可以让学生接上老师读的内容,突出重点词句„„(4)分角色读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课前可布置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头饰,激发学生兴趣。
(5)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
(6)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赛读之前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全体同学给予指导,达到 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7)配乐朗读。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
(8)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9)展示朗读。借助“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篇,组织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
一般来说,初读或者较难理解的课文及经典的句段,宜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自由读的方式;人物对话多的课文,宜采用分角色朗读;情感丰富的课文,宜采用引读法,以情传情„„此外,还可采用分组读、师生配读、组合读及默读、散读等;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借助表演,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等,这都是“激趣”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然,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的题材和体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四)注重朗读评议,以评促读
朗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要是朗读水平不断提高,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巧妙地点评来指导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也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评议,组织学生之间互评,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差,应该怎么读。评读不仅能提高朗读的质量,也为以后的朗读提供了规律性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对于那些学生体会得好、读得好、有独到见解的地方,不要吝啬赞扬。巧妙的运用“赞扬”的话语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学习,效果更佳。例如当学生朗读《狼和小羊》狼的话时——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在学生朗读后,我第一次点评:“这只狼比较温柔啊!”第二次点评:“你是一只善良的狼,虽然找碴了,却底气不足啊!”第三次点评:“你的表演能力真强,同学们,看,凶恶的狼来了。”这样使学生的“学”变得主动而有探索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语文教学的最基础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通过读文本理解所包含的内涵,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文而异,采取不同朗读方式,不同的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主要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 《素质教育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3.凤凰语文网 www.xiexiebang.com
(论文字数:4322)
第三篇:有效朗读让感悟水到渠成
有效朗读让感悟水到渠成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邮编:211121
张贤伦
【内容摘要】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蒋仲仁先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的:“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效的朗读应努力做到:
一、读懂教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联系生活,引领学生用心体验。
三、立足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
四、边读边练,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水到渠成,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有效朗读 感悟 水到渠成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朗读感悟很重要。正如蒋仲仁先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的:“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读懂教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经过精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中完成。课堂上,首先必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感悟。其次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教师才予以启发、引导、组织讨论等,学生则或在教师的启发下,或在讨论中,或在相互启发后,使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使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1.要保证读书时间
当前的语文课堂,老师问学生答挤掉了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文本内涵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到5分钟,朗读往往是流于形式,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根本谈不上有效朗读了。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 1 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鉴于此,教师应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来决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学生通过充分地朗读来与文本对话。
2.必要时教师要范读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充斥着当前的语文课堂。君不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常常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了指导却还没能抓住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或者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读得重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语速快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听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的人都会被他那扎实、灵动、有趣的教学风格所折服。从他的课中我们可以看见于老师的真心与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范读,于老师范读时的语气轻重、语速快慢、音质虚实、读音长短的运用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自叹不如。听他声情并茂的范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悲伤处又催人泪下。(笔者有幸聆听过他上的《秋天的怀念》)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充满感情的朗读,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向与会老师传递着他对语文课程质朴而睿智的理解,传递着他对本色语文的准确把握。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首先要像于老师一样读好、读懂教材。(1)“对于教材,教师应该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要想真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弄懂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或事物特点,教师首先要“钻进去”读懂课文。这个“懂”字可不止一遍、两遍,于老师说过至少八遍、十遍,甚至更多。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我想那一定是读到让你感觉到: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了,要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即所谓的“披情入文”。教师读懂了课文,课堂中才会用那被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被形象化的韵律和优美动听的语言给学生以引领、提示、点拨与必要的解说。学生入情入境的倾听有助于进入情境、领悟文本内涵。老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回味无穷的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进而被那娓娓动听、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动、吸引,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用心去体验,用情 2 去感受。教师读懂了文章,领悟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进一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学生读懂文章、走进文本,通过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才能“文意兼得”,更好的领悟文本内涵。
当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烟台的海》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烟台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又美在何处?课后,我问学生:“烟台的海美在哪儿,在你的头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的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的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刻了。
二、联系生活,引领学生用心体验。
课堂教学中的目标是否实现了,不能单看孩子们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他们能否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学要力求让孩子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培养孩子们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力,驰骋其想象力,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双眸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的范围里,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引导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如茅盾先生提出的:“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
1.引导学生将作品还原于生活
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引导孩子把这些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边读边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的《识字1》“春 3 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圆 月饼”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节日,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激活并调动积累在记忆中的材料,用上相应的词串先说给同座听听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然后再大堂交流。由于词串中所涉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学生们表现异常兴奋,思维灵动,发言积极。他们联系生活去感知、理解文本,用生活中的情感去体验文本,做到了“语境同构”。“教”与“学”的双主体在极其和谐的情境中碰撞、对话、交流。在学生将作品还原生活后余味未尽时,我又引导学生学着本课词串的样子,在小组内用三个词语概括出一个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不一会儿,就有了这样两个词串:“重阳 茱萸 登高” “元宵 汤圆(汤团)观灯”有了这样立足文本并超越文本的效果,我非常满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建构主义理论也又一次告诉我们: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去解读文本,绝对产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
2.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课文,能提供给学生迁移的语言材料很多。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各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迁移。例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一些学生理解圆明园辉煌的历史,当他们看到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影片时,不禁提出“英法联军为什么敢任意烧毁圆明园?”此时教师只是笑了笑,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阅读迁移。经过一番查阅,同学们终于明白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爱国的情感。
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进行迁移性朗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读书生活,使学生对学校课程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加清楚,而且提高学生的修养,充实思想,陶冶情感,从而成长为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人。
3.教给必要的朗读技巧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说些什么,而且与其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清啊、绿啊、奇啊、秀啊、险啊”。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又如《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 4 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更能提高朗读的教学质量。
三、立足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朗读的重要性。时下,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并不少见,可是仔细听听,很多课堂只注意了朗读的量,真正有效的朗读不多。朗读不仅仅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过程,它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是读者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甚至肢体动作由浅入深地来确切地表达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听者对课文内容、词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领悟。
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对文中的很多词、句都细细欣赏、品味,那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目标,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进行训练,并且要使关键字、词、句的训练成为整体关照下的训练。我认为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并超越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让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读到文字背后去。
1、引导学生“读到关键词语的背后去”。
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的一、二段时,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激烈”、“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关键词语,与学生一起尽情地读,尽情地说,尽情地演,并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境的体验,让孩子们体会杂草的蛮不讲理与小稻秧的弱小无助。文本是生活的缩影。阅读文本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解读生活。学生是活的生命体,有其先期的生活经历,有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并迁移进文本,就能实现有效朗读。这种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尤其适用。国标本小学第三册教材中的《小鹰学飞》一课的教学中,我试图指导学生读好小鹰第一次学习飞行后,高兴、得意地喊出的一句话:“我已经会飞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得出来,他们已经理解这句话了,可是让他们读的时候,也许是太过拘束的缘故,就是读不出味。于是,我问他们:“昨天当老师告诉你们明天要去秋游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喊起来的?”受了这一启发,学生这下来劲了,很多人都在座位上学了起来,接着我顺势引导说:“以前小鹰不会飞,今天它一下就飞到了大树上面,那高兴劲儿不亚于你们现在。谁来当当小鹰喊一喊?”不等我说完,班上几个调皮大男生大声喊了起来,小鹰得意的表情,高兴的语气被他们表露无遗。在轻松 5 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在朗读和体验中获得自悟,从而使得他们对课文内涵的感悟水到渠成。有时抓住了关键词语,对课文的理解便能迎刃而解,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2、引导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
文本中的灵魂是隐藏于语言文字间的,文本中的感情也是流淌于语言句子间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朗读语言文字去感悟,去寻求文本的灵魂和感情。如何读好呢?
1、教会学生把句子读通顺,不读破句。
2、教会学生联系文本环境,读出语气,逐渐培养语感。
3、教会学生边想像边读,读出文本所表达的真情。
4、教会学生读中品味、读中悟意。
中国的语言文字奥妙精深,文本中的感情和灵魂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才能得出。因此,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立足文本,通过有效的朗读,去品味、去感悟文章内在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
四、边读边练,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读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课还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1、将听说读写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始终穿插进行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课上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眼”,通过抓字、词、句、段的有效朗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反复诵读,但是读中一定要穿插议论、引导,还要进行适当的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低年段学生而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其次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一体。比如可以看动画说,用词语说,想象说,联系实际生活说等等。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文字优美,用词生动形象,且句式整齐,语言流畅,是增加学生积累的好材料。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感悟精彩词句,内化积累的:桂林的山怎样?水又怎样?让学生大声反复朗读,先个别读,再比赛读,小组读,最后集体读,加深感知,充分领悟桂林的山水美。为进一步感知课文,我这样鼓励学生:你觉得课文里哪些词句最生动、形象、准确,把它读出来。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学生纷纷品读起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这样通过 6 反复品读、体会、感悟,学生很自然地牢记在心里,积累了精彩词句。又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最后一个环节里,我进行了两个拓展训练:1.出示海底世界画面,说说小鱼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2.如果你看到了一种受伤的动物,你会怎么做?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把问题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对高年段的练笔形式更是多样,如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等,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练笔。
2、将内心的感悟转化为外显的语言。
因为读懂了,感悟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还要会迁移、会积累、会运用。(2)“也就是学生通过‘含英咀华’投入地倾听文本的声音,真挚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一种被吸引的创造’„„”让学生把朗读后的内心感受、想法写下来,将内心的感悟转化为一种外显的语言,生成具有个体特色的语言和思想并在学生心中沉淀,逐渐积累并成为自己的文化底蕴,这也就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手法表达中心思想和体现写作意图的,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有“读书伴随着写作,写作伴随着读书”的意识。千万不要让写作成为独立的一件事,写作一定要紧随着阅读而展开,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我们看来,与读书相关的动笔墨是更加广泛的写——“亦读亦说亦写”。因此我们应让学生的读、诵,伴随着悟、说,在此基础上写。读课文或课外书都可以感悟其写法、表达,先仿写,再创写。如在教《草原》一课时,我就要求学生在反复品读、感悟课文,选择最喜欢的片段,展开想象的翅膀仿写。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布置学生写周围一处景物的习作训练。正如一位老师说的“在语文课堂上将品读、对话、精思、练习粘贴在浩瀚的历史、广博的文化这一天空中,就能够不断地引领学生步入语文的百花园,在文化的链接中去品味语言的优美、清新、典雅,去感受人文的厚重、浓郁和芬芳。”(3)
参考文献:
(1)出自窦桂梅《构建理想的课堂》
(2)出自《江苏教育》2008、4刘剑华的《三次写中见智慧》
(3)出自《江苏教育》2008、2 王学峰的《也给语文做回“超级链接”》
蒋仲仁先生的《略论朗读与背诵》
(4)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5)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备注:此文于2008年10月在《江宁教育》上发表。)7
第四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语文阅读教学提倡“以读为本”,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可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提到“在教学中,我也十分注重指导学生读了,可他们就是读不出味来”“我也想在教学中以读为主,但时间不够用”等诸类问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一、扫除学生朗读中的障碍,做好朗读准备
想要读通、读顺、读懂一篇课文。首先要扫除朗读中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布置好课前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预习中遇到不懂或难懂的字或词。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请教家长、老师、同学等方式,做好朗读的准备。
二、以教师的范读引领,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在各个学年段,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总的要求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目标。那怎样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我认为老师的示范朗读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小学生带有极强的模仿天性。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不但可以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境界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在老师有声有色的范读中感受朗读的节奏、轻重缓急等。无形中指导了学生朗读的方法,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例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由于课文中的人物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及逝世时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对文字中所承载的深深情感感悟不深,读不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老师只是一再强调朗读的技巧,学生一时很难动情动感地读出人们因伟人的离去而悲伤及对伟人的永远怀念之情。此时老师要是适时地做示范朗读,以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语言文字变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及场景,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了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情由心生,再由学生进行朗读时,情感充沛、感人万分,这也为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又如《二泉映月》一文,文中的第五自然段具体细腻地描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我结合多媒体(播放相关美景的图片和《二泉映月》曲)进行示范朗读.当读到“起初,琴声委婉连绵……”语调徐缓,抒情。读到“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在视觉与听觉的同时作用下,学生进入了一种曲中有文,文中有曲的美妙意境。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且从老师的范读中懂得了停顿、轻重、缓急等在朗读中会随着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变化。由此可见,老师的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三、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感而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应注意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感受美的情趣。
如我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中的第四、五自然段描写了春天到来,花儿开放,父亲欣赏儿子种的鲜花,内心十分高兴。其中蕴含了父子间的浓厚亲情。
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盛开着的鲜花美图。创设浓郁的情感氛围。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美景之中。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很快学生就抓住了“姹紫嫣红”“轻轻摇晃”“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等重点词语读出了花儿的颜色美、姿态雅、气味香。
接着,我引导学生想像不同心情的人们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所产生的变化。感悟儿子留下的鲜花带给父亲,带给别人美的享受。从而引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朗读此段。学生跃跃欲试,他们读得用心,读得投入,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情感达到了高潮,充分读出了高尔基的兴奋不已、欣喜万分、自豪之至。创设赏心悦目的教学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有助于学生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四、运用适当的朗读评价,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见,朗读评价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地提高。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听到“你读得真棒!”“读得不错”“你读得不怎么好”等朗读评价语言。这样的朗读评价语言显得笼统、不具体,学生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读得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只知道个
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蒙古草原美景,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兴奋,余味无穷。像这类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
(二)要引导学生领悟地朗读。朗读是领悟课文的主要方式,要把朗读和领悟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领悟地读,尤其要注意关键句段。如教学论文(黄继光)一课时,有学生问:“黄继光在身受七处重伤的情况下为什么能站起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是简单说教,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黄继光心理活动的那几句话:“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指名读;“战友们在望着他”——小组读;“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一全班读。这样分着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黄继光想到望着他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感到给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大。这种力量来自英雄黄继光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这样分着多读几遍,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领悟黄继光在身受七处重伤的情况下能够站起来扑向敌人火力点的原因。教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加深了对课文的领悟。
(三)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特别是好的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领悟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还可以再现文章的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受到高尚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在正确、流利读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文章字字情、声声泪,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崇敬、爱戴和怀念的感情。全文的主调贯穿一个“悲”字,全文朗读的基调应是沉重而悲痛的。节奏应是缓慢的,要通过表情朗读的指导,激起学生思想情感的波涛。当总理的灵车经过时,人们想到的是什么呢?通过范读、表情朗读第二段中的最后三句话,学生自然体会出人们这时的心情:同是这十里长街,同是总理和群众,昔日的总理检阅群众,迎送外宾,其矫健身躯,慈祥面庞,油然浮现于群众眼前,这是多么幸福和欢乐的情景!然而今天,看着总理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而且不再回来,人们怎能不悲痛欲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那些字里行间深蕴的情感将溢于言表,使学生受至到强烈的情感熏陶,进而从悲痛中获得力量,立志做一个像周总理那样的人。
上好阅读课点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就难于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将使智力发展受到许多局限.如何上好小学阅读指导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阅读教学中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修改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来重构文本的具体化形态.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 还给学生.首先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父子俩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一个跛子说:”有了毛驴不骑,要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上去,自己跟着走.一个老头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不象话!”老人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着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老人就把儿子拉上了驴背,一同骑着走.一个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父子俩只好抬着毛驴走.为什么在骑驴这件事上,跛子、老人、妇女、老奶奶各自的看法会各不相同呢?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情况、经历和处境不同,因而他们对骑驴这件事的认识与态度自然会不同。同样的道理,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由于他们头脑中贮存的认知模块各不相同,即使阅读同一篇课文,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正是他们主体精神的具体体现。
课的教案时,课前可以先制作一个乌鸦的模型,准备一个瓶子和水,另外可以准备一些石子,这些教具准备是为了给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读出来。下堂课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或者类似的故事,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难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是影响阅读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阅读的速度慢,就无法在单位时间内广泛地阅读;阅读质量不高,就失去阅读的意义.提高阅读速度首先眼睛要看得快,扩大视觉范围,学会”速读”,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变为一句一段地看;其次是脑子想得快,脑子要跟着眼睛的看进行思考,弄清楚眼睛看到的文字说的是什么.理解了阅读材料的意义,就能注意到其中的指向,从而会迅速地抓住文章的中心.在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质量方面,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应提醒他们注意理解各个句子,段落和文章的意义.阅读过后,教师应及时询问文章中的细节和与其相关的问题.只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就能够培养良好的理解力,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质量不断提高.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步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境界.-
第五篇: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
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读”的重要意义。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每篇课文都少不了。但当前的朗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唱读,破词破句等。在指导朗读时,应坚持以学生“读”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以训练学生读为主线。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注重指导、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正确地读,是指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这是对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对读不准的生字多读几遍,尤其对个别字的读音加强练习,力求把每个生字都读准确;最后,在读准生字的基础上做到朗读课文时发音准确。
2.流利的读是朗读的进一步要求,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停顿适当,语气连贯,如:《小蝌蚪找妈妈妈妈》这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而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一年级学生朗读时经常会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我教学生做到停顿适当,做到流利朗读。
3.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有感情的读是朗读训练的高标准要求,是指在正确、流利的朗读基础上传神的朗读,熟练的运用读音和表情,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我首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再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朗读课文,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在读最后一句他们跟着妈妈,天天捉害虫,读时要读的开心。极大的提高了朗读教学质量。
二、针对课文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科学合理的进行朗读训练。朗读训练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使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使朗读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
1.教师范读
在教学中,教师范读十分重要,尤其对小学一年级年级的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哪怕是一个字的读音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教材,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我在上《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认真给学生范读,通过范读,学生不仅掌握了许多字正确的读音,教师的朗读激情往往会感染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课文情境,使学生动情,入境,情不自禁地读起来,这也正是范读的关键意义所在。因此,教师要注重示范朗读。
2.分角色扮演朗读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情趣较浓,故事性、人物性感染力很强的课文可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分角色朗读是把学生按书中人物分成角色,扮演朗读。分角色朗读《小蝌蚪找妈妈》时,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在角色扮演朗读中进入情境,兴趣浓厚,激活学生的朗读欲望。
3.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美的享受。配上音乐来朗读,不仅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我用了名曲《童年》做配乐,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评价的多样化
1.学生自我评价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消除被评者自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分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认识、完善自我,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如:一个学生在读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我请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认为我读出了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高兴语气,但还是有些地方没读。”我说:“那你能把没读好的地方再读一遍好吗?这次你一定能读的更好。”他又认真的读了一遍,这次读的非常成功,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学生间相互评价
朗读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而且可以使朗读的同学得到来自同学的赞美和认
同。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使朗读能力有较提高。
3.教师评价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学生的天性是喜欢赞美,课堂上老师鼓励的话语,赞许的目光都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朗读评价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闪光点,当学生朗读的不尽人意时,教师应尽量发觉其闪光的地方,从其他方面给予鼓励,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乐于朗读,如:“你读的很认真,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你读的很流利,一定是认真预习过了,真是个自觉的好孩子。”只要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和期待,总能从各个不同的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学生受到表扬,有了学习的热情,课堂上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乐于读书,朗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总之,朗读是一种口语训练,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讲好普通话,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朗读课教学中,我们应精心指导学生朗读,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使他们潜能、个性、创造力得以发挥,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使朗读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