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师德的有效进步(推荐)

时间:2019-05-12 16:4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师德的有效进步(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师德的有效进步(推荐)》。

第一篇:促进师德的有效进步(推荐)

促进师德的有效进步

师德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最根本保证。我们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始终不放松地抓师德建设工作,致力于促进师德的健康发展。下一步在“推进实施阶段”我们将着重开展好以下师德建设活动:

一、解决一个思想问题

在师德的问题,坚决遏止“不出什么事情就可以,看见了苗头才引起重视”的思想弊端。在这个方面必须有超前的师德教育观,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研究到位,心中有考虑,措施要想在前面,一旦发生问题再来堵塞漏洞就为时已晚。因此我们坚持在行政办公室会议上始终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议题,班子成员要对自己观察的有关师德方面的变化做汇报和交流。然后集体研究对策,有效地防止恶性师德问题的发生。

二、树立一种人文精神

确切地说,保证教师师德的健康发展不能简单地靠看管和监督,还必须有一种氛围,或者说树立一种精神,我们崇尚精神的引领,让教师在人文精神的感染下心情舒畅而积极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地说,首先体现在对教师工作生活的人性关怀上:一是校长对在师德表现上不是很乐观的教师进行个别交流谈话,从侧面了解情况做必要的提醒;二是学校领导对生病或家庭有困难的教师进行慰问,疏通领

导与教师的关系,让教师感到气顺;三是注意与教师交流的态度和方式,使得教师工作感到舒心。

三、开展好一系列活动

我们将结合市局“师德建设年”工作方案和活动安排,结合本区及学校实际,在全区教职员工中开展“塑师形、展师风、强师能、铸师魂”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一是从组织到具体实施都按照文件精神进行的,确保不走过场。展开全校动员大会明确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下工作:一是教师撰写师德检查书,在组内交流自己在完善师德方面的情况,做到互相砥砺;二是撰写师德承诺书并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交流,让自己的学生监督老师的师德表现,共同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三是整理我校教师在依法执教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的三方面的情况进行学习培训,这三个方面是:(1)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歧视忽视后进生的工作,有时个别教师导致对学生的态度过火,以防止发生体罚的现象发生;(2)托家长办私事的问题,尽管还没有引起家长的反感,但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3)个别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是很让学生满意,有的语言上就讽刺挖苦的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分别进行了培训,使教师端正了认识。

四、坚持一个主题学习活动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靠一两个活动就能解决问题。我们坚持在全校教师中定期开展师德学习活动,主要做法:一是根据计划安排统一学习部分内容,今年我们先后学习了胡总书记给孟菲的回信认识什么是当代的新师德,学习了胡总书记在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认识新时期教师的职责,学习冯志远的先进事迹,认识到教师工作的重大意义等。二是在师德建设计划里规定了每个教研组要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法规,要求每个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我们组织了教师学习心得展览,并在网上开设了师德建设专栏。我们在每个学期末还组织对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检查打分,并将检查结果列入年终考核。

五、坚持一个师德提醒制度

一个学校的校长首先是教师的精神领袖,特别是在思想和师德上的引导作用对一个学校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校始终坚持校长对师德问题的及时提醒,也就是利用教师集会的时间首先对一个阶段有关师德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提醒,比如有的教师在工作期间有时中午来客就饮酒,有的学生就提出意见,校长着重重申了市教育局的“十条不准”,不是单纯针对哪个教师,是使所有教师都能注意这个方面的问题,保证师德的健康发展。

六、选择好一个师德建设突破口

师德建设要靠我们创造积极的氛围来引导,这是我们师德建设的重要思想。我校坚持每个学期宣传教师中的典型,包括在教育教学上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青年教师,曾经获得过荣誉的教师,本年度被评为优秀的教师,包括他们的事迹和教育理念,并在网上进行宣传,扩大宣传影响。

七、做一次师德行为反思

师德的进步很大程度要靠自我反思提高来实现飞跃的。我们一般在开学之初要组织一次师德反思活动,要求教师对照师德标准,重点看自己的弱项,写出反思总结。举个例子,我校青年教师曲京在反思中认识到自己对学生严格有余而关心不够,班级工作刚性足而人文少。他认识到问题在行动上就表现得更到位,很多星期天他都把班上几个外地不能回家的学生叫到家里,给他们做饭,让他们有了家的温暖。

八、定期进行一次师德教育培训

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主旋律,我们一般每个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大的师德主题培训,主要是观看师德录象资料,让教师感受到师德的魅力,受到一次感情上的洗礼。我们还根据情况发放一些师德学习材料,让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九、打开师德建设的多个窗口

师德建设应该是多渠道的,尤其是信息反馈和监督的渠道更要通畅。我校建立了经常的师德反馈信息渠道,这个方法就是依靠各个班级的监督员,比如有的老师在个人言行上有些问题但自己并没有察觉到,有的老师在走廊吸烟,有的老师有随地吐痰的现象,有的老师上课情绪容易冲动,学生的意见反馈到学校,这些问题很快得到纠正,效果明显好转。我们还坚持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意见征询。对家长反馈的意见,印发给每个教师,对照找差距看问题,督促解决问题,如有的家长很委婉地提出“希望个别老师能有个更舒适的教学方法”,其实这是个师德的问题,不是一般性的教学方

法的问题。有的老师想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上还存在歧视后进生的问题,有的想到自己还有急躁发怒的问题,有的想到自己还有讽刺挖苦的问题。这些都使教师在师德方面上了一次生动的能够触及思想的课。

十、开展读好一本书活动

读书是是的建设的最有效办法,一个人的进步很多时候来自思想内部的发展,不读书往往表现在思想上就是迟钝。我们学校坚持每年都开展读书活动,让教师选择一本自己感觉满意的书去读,做好笔记,写好心得。我们都在教师节期间组织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读书系列活动——尊师爱生演讲比赛。老师和学生同台演讲,更加融洽了师生的感情,这种零距离的交流也促进了教学工作。

十一、始终贯彻爱的工作主题

爱是教育的全部。我校鲜明地打出“把爱心献给教育事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标语,让每个老师天天想到自己的责任。校长在每个学期所做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报告始终把“爱”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提出来,就是在教学指导培训会议上,也都反复提到这个主题。我校的刘成英、田颖、姚丽红、马纪革等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爱的教育,她耐心辅导每个学生受到尊敬,她经常为了辅导很晚回家,在学生的评教中对她的肯定特别多。

师德建设是一个学校健康发展的必须,我们还将不断拓展师德建设的思路,在具体实践上下工夫,促进师德建设有效发

2013年11月29日

第二篇:总结学习过程 有效促进管理进步

“增强市场意识,加快速度、强化执行,努力实现目标”学习实践心得

總結學習過程 有效促進管理進步

徐湘生

為有效貫徹公司行銷系統第一季度會議精神,進一步強化生產一線員工發展意識,提高管理修為,提升執行力,以確實的行動支持公司2012年50億元銷售目標實現,我釀造三、七車間於5月10日順利開展了“增強市場意識,強化執行、加快速度,努力實現目標”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開展的同時,我們結合自身的實際生產情況,緊扣行銷會議精神主旨,適時制定了與此相關的學習計畫,現將活動開展,編列與實施學習計畫的情況匯總如下:

㈠、學習計畫的編列內容

5月8日,在參加好部門組織的“增強市場意識,強化執行、加快速度,努力實現目標”的學習活動,回到自身工作崗位後,即時結合本車間的實際情況,針對現有車間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逐一羅列,基本主題有:

⑴提升工作效率

問題描述:車間要求的各項生產現場環境整改計畫往往拖踏,當天事沒有當天畢。

原因分析:班長及相關成員缺乏相關的工作意念與效率意識,凡事要催促、提醒,段長疏於督導。

⑵ 強化執行力

為201250億目標而奮鬥,我們在路上……..1

問題描述:大部員工的執行能力較差,缺乏相當的責任意識,辦事效能差、愛找藉口,導致車間即時目標無法達成或致內部制定的管理條例失效。原因分析:員工工作累積素養離公司要求還存差距,大部員工(含班長)職業轉換適應力與工作執行能力還需提升及強化。

⑶健全部門管理

問題描述:車間管理盲點多,過於表面資料,忽視管理細節,生產成本管控薄弱,質控意識差。

原因分析:車間管理平時著重於表面資料,忽視日常生產性輔材、輔料的管控,細節管理不到位,生產中過分強調了產能需求,忽視了質控管理細節。㈡學習計畫實施過程

⑴會議宣導

5月13日起,我釀造三、七車間結合公司行銷會精神與部門要求,為及時傳遞學習主旨,學習行銷系統的精神精髓點: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敏銳的市場意識,超強的執行能力及問題處理能力,分別於各大班組召開了學習會議,並就學習內容,針對性的提出了本車間管理存在的滯後點,尤其是工作效率、員工執行力、部門管理細節,車間提出了具體的改善目標,並要求各班圍繞車間提出的改善目標,結合本班的自身特點開展執行,段長發揮督導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釀造三、七車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工作拖踏、執行意識不強、班長缺乏足夠的生資成本意識,特別是對生產性輔材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投入大就產出多,沒有正

確的理順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平衡關係,而在產能與品質的關係上,片面的強調產量,忽視品質基礎,造成實際執行過程的管理被動,會議就此,及時糾正了員工(特別是班長)理解的偏激,強化了產質之間、投入產出之間的辯證關係,使員工的認知逐步走出誤區。

⑵實踐測控

會議宣導,只是思想教育的前奏,而關鍵的能否按精神與要求去執行,現場中的有效督導才是測控重點,釀造三、七車間為了目標的及時達成,採用與強化了三級監督體制去促使運營過程按計劃執行,使其最終達到車間要求,即班長依循要求與成員去如何做、段長督導過程運轉,車間內部不定期的對執行結果進行抽查,並羅列發現異常,班長簽字確認,即是整改。要求在三級監督下,相關的工作立即不折不扣的去完成。針對上述三項工作存在的不足,車間第一時間作了處理,即時制定或完善了一些管理條例,如《釀造三、七車間文明生產條例》、《釀造三、七車間工器具配發條例》《釀造三、七車間生產性輔材定額消耗管理條例》、《釀造三、七車間現場清場、清潔管理條例》等,通過有效的制定相關條例去進一步規化員工行為,去健全車間內部管理。以大班化分,實行段長負責制,車間向班級安排管理計畫,段長進行生產時督導,車間不定期的到現場查核。在三級體制管控下,工作效率明顯得到提升,員工執行力亦進一步強化,車間內部管理通過修改或完善管理條例也逐步健全。

⑶學習效果總結

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釀造三、七車間經過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對所屬成員進行了充分廣泛的思想發動,開展了紮實有效的學習培訓,在活動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和探索。一是充分發揮車間溝通平臺的獨特

優勢,進一步詮釋了車間管理的“八字”文化的重要性,即時召開的全員例會,討論與分析自身,倡優棄略,從根本上修正了管理上的不足。二是逐步完善或修改了釀造三、七車間即有的管理條例,使其在生產活動中的作用得到強化。三是組織車間班組長以上成員,參觀一些先進班組或車間的做法,討論與分析其成功秘決,推廣其成功經驗,車間在此基礎上強化執行管理力度。四是憑藉開展的“增強市場意識,強化執行、加快速度,努力實現目標”的學習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逐步貫徹落實行銷精神,使學習實踐活動成為每一個成員、每一個管理幹部的自覺行動,並使其在工作中體現出來。前路漫漫,往事依依,在今後的生產活動中,釀造三、七車間管理成員將不斷反省自身不足,深究問題發生根源,認真分析,深刻剖析,以期求得整體車間管理的精進。

2012年6月2日

第三篇:促进有效朗读

促进有效朗读,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朗读的重要性。时下,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并不少见,可是仔细听听,许多课堂上的朗读过于简单化,缺乏整体性,过于注重技巧上的指导,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将朗读脱离文本的感悟,单一将它作为一种课堂呈现形式。所以,我们必须挣脱这些形式化、技巧化的桎梏,寻求朗读指导的突破与创新。如何使朗读指导简捷而有效、巧妙而实效、新颖而高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范读,诱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在实行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学手段也日渐丰富、新颖,传统的范读渐渐被忽视、冷落。很多教师认为录音磁带、录像配音朗读比自己范读要规范、标准,因而担心范读效果不理想会影响学生听课,或影响教师形象。有些教师认为课改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殊不知,播放出来的声音是机械、死板的,而教师的范读从表情、声音、情感、动作等多方面去刺激学生的感观,更容易获得学生情感的共鸣,你那并不标准的„文登普通话‟这时候也变成了美的化身,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人文渗透吗?”著名教育专家李振村老师在文登《教育改革新理念的解读和反思专题报告会》上的这番发言,形象地指出了范读出于教师口,入进学生耳,了然于学生心,它的直接性、示范性、感染性是其它形式的训练所不可比拟的。

(一)教师范读要作好充分准备

教师范读是要花一番功夫、花一番精力和劳力的。教师需要进入文本,钻研文本,把握停顿、重音、快慢、语气、语势等,上课时需要感情投入。教师范读远比放一段录音、用一段多媒体要费神得多。但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就需要付出。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是需要磨脑子的”。一堂语文课,教师感情投入不够,造势不够,学生缺乏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又如何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李海林老师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你本人真的被语文„感动‟了,„震憾‟了,那就有了感动、震憾的基础,剩下的只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了,诸如时机的选择、节奏的把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等。如果你本人没有这种感动、震憾,那么也就没有了感动、震憾学生的可能。”他所说的“感动”、“震憾”,主要是就情感而言的。试想,语文教师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如何感动学生?语文老师自己游离于文本之外,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自己不投入感情,又如何让学生投入感情?教师范读,使学生积累语言,培养感情,积淀语感,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教师应抓住范读时机

形式为内容所服务,离开了内容的形式,再多也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教师的范读也是如此,它只是众多朗读指导方法中的一种,只有在有必要时选用,范读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

1、感知全文时

作为语文教师基本技能之一的范读,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本宣读,更应是一种“美读”,把作者的感情在学生感知全文时表达出来,使学生从正确的语言、语调、节奏等方面对作品内容直接受到感染,引起情感强烈振动,能“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初步感知课文。

2、难读、难理解时

有的文章句子较长,较难读也较难理解。在朗读指导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问:“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理解,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同学们会说“语速太快”、“声音太轻”、“人物坚强个性没读出来”……如果这时老师根据学生要求,来个声情并茂的范读,效果肯定十分理想。有着教师“手把手”的引导,学生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朗读气氛十分活跃。那些难理解的句子在学生的模仿过程中便迎刃而解。可见,指导学生朗读,教师示范不容忽视。

3、根据文本需要穿插范读

(1)启迪引导处。在学生对文本不理解或无法着眼理解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尤其在低段的一些生字新词的正音,也需要教师“咬字”范读加以适当强调。

(2)审美熏陶处。很多课文文句优美生动,感情充沛强烈,教师此时范读,能成为文本的代言人,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情感,震撼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桂林山水》等等。

(三)把握好指导的要求

范读后,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影响下,与文本积极地对话,加深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在对话中,使主体和客体思想相碰、情感相激,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中逐步让读者和作者实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疑的化解,并使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智慧的启迪,知识的迁移,情感的陶冶,能力的培训。特别强调的是,要给足时间,要有层次地指导。如:(1)要求学生把文本读通、读熟。(2)记下自己通过与文本对话获取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与生活相联系,加以体验。(3)有什么疑问,请做上记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想像、去创造,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的范读既显示了教学的示范性,又尊重了学生朗读表达的多元性。教师和学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范读并非朗读教学的全部。教师范读应和学生朗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其乐融融。教师范读也并非拒绝信息技术。试想,教师在范读时,配上一段和课文感情基调相和谐的音乐,岂不更让学生进入意境、心旌神摇?另外,教师范读也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更不可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二、营造氛围,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对课本语言文字的体会,触发其生活体验,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文字化为生动的情景浮现在每个孩子的眼前。但是由于孩子阅历和生活体验很少,很多情况下许多学生都无法直接体验出作者的感悟。对此,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营造特定的氛围,将平台搭建好,让孩子借助这个平台近距离地接触文章,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引入音乐,升华情感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语文课文类型不一,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课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讲的是导弹之父——钱学森留学在美国,虽然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优越,但他心系祖国,不顾美国方面千方百计的阻挠,一心要回国报效自己的国家。漂泊海外多年的游子身上具备的那种强烈的报国之情,十来岁的孩童能理解吗?为此,我不断地思索着:如何让学生走近钱学森,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终于一个灵感出现在我的脑海: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不正好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吗?课上,何不就播放这首歌……于是,在我的课堂上响起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下中国印……”歌曲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凄婉时而欢跃,在音乐的作用下,学生与主人公相应的情感被迅速催发,情感得到升华。此时,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本无须教师再进行任何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朗读得何等投入!

(二)表演朗读,在体验中感悟

十几岁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很强。课堂上,老师应及时抓住时机,给他们营造一个情境,他们就会在情境中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伴随着的朗读训练就会简洁高效。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多媒体,让学生入情入境

学生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在体验中获得美感,提高朗读效果。在上《桂林山水》这课时,我插播了反映漓江水的课件,让学生看课件结合课文找出桂林水的特点,学生不仅能准确地找出漓江的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并能结合画面准确说出在这三点中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静”,这时我及时插播桂林山的课件,学生也很快地找出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带着这种感受练习朗读。凭着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朗读时就会去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课堂上,学生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品味。

(四)想象,架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本身富有强烈的情感性。文章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都反映着多姿多彩的生活,表达着作者对生活的独有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能够很好地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而在反复诵读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边想象边诵读,两者应该是同步的。想象情境能把我们的思绪带进文章中的生活,从而有了一种精神上的通感,这种通感可以说是文本生活与读者生活联系的桥梁,有了它我们的感受会更真切,自然朗读起来就会更动情。

如《小珊迪》,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三、合理评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对课文进行细细品味,在读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思想内容,记住妙词佳句,习得语言文字,感悟语言的意蕴。

(一)评价语言艺术性

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靠近。有情有趣的朗读评价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现在许多教师评价语言随意,缺乏准确性、生动性、幽默性和独创性,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教师评价的语言要丰富,要给学生以新鲜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中的课堂评价语言就值得我们学习。文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于老师这种富有情趣的,幽默的评价语言引得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也给了他们一种指导。学生在笑声中心领神会,所以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

(二)评价应体现多元化

朗读评价是对学生通过训练所形成朗读能力的综合性测评,因而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之所以要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评定,一是由于朗读技能的复杂性和任务的多面性决定的,过于强调朗读技能的某一方面,所作出的评价必然是片面的;另一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也利于学生发挥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迈向成功。

朗读评价也有一些局限性,每一个主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也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说说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下找自己的伙伴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课外,学生们每读一篇课文后,让家长除了认真签字外,还可以写上评语,进行表扬指出缺点,提出希望都可。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评价要突出激励性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就应该用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使孩子们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就会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和谐而愉悦。

如于老师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指名读第一段课文时,有位学生把“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读破了。于老师耐心地说:“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谁知这位学生第二遍又读错了。接着读第三遍、第四遍……一连读了七遍,学生还没读对。读第八遍前,于老师抚摸着她的肩,鼓励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果然,她成功了,于老师又和同学们一起鼓掌祝贺,并送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记住,爱心献给别人,信心留给自己。”这一教例中,于老师运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断激励这位学生,点燃了她的希望之火,扶植了她的自信之树,让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倘若教师在学生第一遍读错时就当头棒喝:“你坐下,别浪费时间了。”那将会给这位学生造成多大的心灵创伤(当时有几百人听课),也许这孩子一辈子也不敢当众发言了。

朗读评价突出激励性,也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激励要以事实为依据,评价要中肯,而不能无根据地胡夸,学生每次读完都是“读得不错”、“鼓掌祝贺”,把激励廉价化、庸俗化。二是不能为激励而激励,以贬低一个来褒扬另一个。应该杜绝“你比××好多了”之类的评价。三是正面鼓励并不排斥指出错误。我们在突出学生优点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力求改正。

面对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关注课堂,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育的质量的形势下,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朗读教学的作用有目共睹,让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活动起来,给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让学生从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四篇:强化党建工作 促进工作进步

强化党建工作 促进工作进步

强化党建工作 促进工作进步

———党支部先进事迹

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直接领导关怀下,狠抓党建工作不放松,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支部自身建设,使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

这个党支部,是一支以干部职工党员为主的党的基层组织,现有

3个党小组,党员32人。1999年—2002年获得授予的优秀党支部称号;2003年3月党支部改选后,经过积极努力的工作,2003年评为“红旗党支部”,2004年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同时,在党支部工作带动和促进下,2003年和2004年在秋季运动会上获得最佳组织奖;2003年获得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和2004年领导班子在考评为优秀班子;在检查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中,2002年和2004年被评为较好的单位;2003年我们我被评为优秀的单位;在保先教育活动中,我们在第一、二阶段验收后被评为优秀,先进性教育知识竞赛上获得三等奖。

在近年来的工作中,该党支部总是能将党建工作和单位业务工作相结合,发挥推进单位整体工作的保证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和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党建工作,注重新党员发展工作,抓好干部中心组学习和职工政治思想和理论学习,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力度;以加强政治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不断加强班子的自身建设,强化班子成员的四个意识。即:有一个争一流的竞争意识;有畅想未来的超前意识;有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服务意识;有为经济工作甘愿奉献的奉献意识。班子成员能够主动地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团结一致、努力工作,成为领导整个集体不断前进的坚强堡垒。

党支部从领导班子抓起,从强化领导干部自身作起,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廉政制度。由于领导按章行事,以身作责,推进了党建工作的成效,提高了单位的整体素质,促进不断发展。

落实目标,强化责任,加强党支部建设,不断完善“两级创建”工作。我们我党支部能够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完善责任目标,认真落实责任措施。按我们要求,迅速召开党支部班子专题会议,支部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强调工作重要性,明确总体思路,方法和措施,提出了所要实现的目标。将目标责任层层量化分解,分级明确责任,同时制定出每个的《党支部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表》,通过抓落实,明确了具体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了支部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创新机制,完善党建系列制度,强化党支部为核心的党组织建设。在工作中勇于借鉴,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党务工作制度。第一,建立和完善有关党建的各种制度,我们我党支部将以前的有关制度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整理,删除了一些过时、不适应的部分,结合我们我自身实际,修订了《党建目标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细则》、《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制度,用制度规范党员的言行,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经济廉、作风硬、纪律严,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环境。第二,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党员个人目标责任制,要求全体党员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认真履行作为“先锋队”一员的政治责任,切实以自己的模范作用,树立一面旗帜,带动周围一片,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第三,进一步加强党支部软硬件建设,完善党员干部管理,充分发挥“党员之家”功能,使之成为党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基地,成为党员之间、党员和普通同志之间交流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靠拢党组织的有形阵地。

同时,结合“三会一课”等党员学习培训活动,组织召开学习专题会、座谈交流会、观看电教片等活动,推广了典型,学习了先进,使大家做到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达到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全体支部党员在思想认识上,充分认识到“两级创建”活动是当前党员的心愿,有利发挥党员干部作用,有利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党支部建设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加强思想建设,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做为班子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修养和理论水平;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整个单位的整体战斗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清正廉洁,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领导班

第五篇: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尖锐的军事、意识形态两极对垒局面结束之后,不同文明之间如何防止冲突、和睦相处的问题,开始进入各国政治家和国际政治研究者的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

信 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明走向世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途径日益广阔。文化因素在新世纪发挥的作用愈益重要,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增强,文 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加大。然而,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某些强势文明凭借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手段,运用“话语霸权”,肆意侵害广大发展中 国家人民文化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人类对宏观和微观物质无尽的探求,使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使用不当,可能为潜在的文明冲突带 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

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不同的文明本来就是平等的,这是文明对话的基础。

文明是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2500多个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 中,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人类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而文化则是各种文明的具体表现。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多样性将长 期存在。

“物相杂,故曰文。”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存在差异,而承载它们的各自经济基础也有一定差别,这些差异、差别不仅不是文明交流融合的障碍,反而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活力所在。

翻开人类文明的历史,我们看到,各种文明都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历史上的一 切文明成就都是对全人类文明的宝贵贡献,都应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我们认为,不同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

当欧洲人最初到达非洲时,他们发现非洲根本没有书面记载的历史,于是,有人认为非洲是缺少文明史的大陆。但当他们真正深入非洲民间,发现普通非洲老人坐 下来谈起本部落的历史,上下千年尽在腹中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看法存在着极大的偏见。随着近代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非洲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 地之一。

人类应该感谢多种文明的存在,正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明,人类社会才得以

不断发展,世界才呈现丰富多彩。

但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带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日益增大,欠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全球文化传播过程中被忽视甚至逐渐被边缘化,而以强势经济手段为传播依托的西方文化形成文化霸权。文化交流的严重失衡,不断侵蚀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当今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新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控制的;美国的电影、电视作品生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6.7%,但电影流通量却占了世界市场的50%以上,电视作品的比重更是超过了70%。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世界上的一些语言正在逐渐消失。按目前的消失速度,在未来100年间,世界上现存的5000多种语言将会消失一半,另有多种语言也面临严重威胁。

如何让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弱势的文明群体,获得平等交流、各美其美的权利,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对立、冲突,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然而,和谐共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变,才是世界文明 发展的常态现象和主流。正是这交流互鉴的常态,人类取得了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解开生命密码、探索宇宙奥秘的巨大进步。

文明的发展 与繁荣离不开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从本质上讲,一种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它的发展壮大永远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 通与传播。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经过阿拉伯人的改造和传播,最终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数学思维基础。而中国的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现代西方文明也曾广泛汲取世界文明的成果。例如,17、18世纪,当外国传教士把中国的文化典籍翻译成西文传到欧洲时,曾引起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浓厚兴趣。笛卡尔、莱布尼兹、孟德斯鸠、伏尔泰、歌德、康德等,都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球是圆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它的中心;文明是有自尊的,任何一种文明的主体都希望其成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单一文明都不可能 成为真正的“普世文明”。不承认、不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企图建立一种文明的一统天下,最终注定要四处碰壁。任何企图侵蚀甚至用强力铲除其他民族国家的 文化和文明的努力,必然会使自己的文化和文明发生异化,并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毁灭。历史上不少霸气十足的国度,煊赫于一时,最终都没有逃脱衰败甚至毁灭的命 运。

文明是相对野蛮而言的,因此,不同文明之间必然又有其同一性。文明对全人类的“普适性”是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形成的共同价值 观,这为文明的对话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前提。例如,各种文明的深层结构中都包含着对人的热爱、关怀和宽容。西方文明中的“博爱”、中华文明中的“泛爱 众”、佛教文明中的“慈悲为怀”、伊斯兰教义中说的:“你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所有人都是痛苦。”各种文明中的这些核心内容相通,可以携手共进,为 文明的对话铺就了一条便捷之路。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关于文明对话、交流互鉴、共同繁荣的重要智 慧。发源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发源于恒河—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发源于地中 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等,都是举世公认最早出现的文明。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却历经 沧桑完整地延存了下来,并依然充满生机,继续繁荣兴盛,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华文明一直保持着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妄自尊大,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不 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早已成为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佳话。如今,印度的佛教文化、柬埔寨的吴哥文化,等等,常常从中国古代的典 籍中去追寻其失落的辉煌。

当代政治和经济发展为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冷战结束后,阻碍文明和文化交流的藩篱逐步拆除,文明和文化交流的障碍日趋消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推进,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然而,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对立、冲突依然存在。除局部地区不同文明、不同种族的仇恨由于历史积淀,一时难以消弭之外,一些国家打着所谓“民 主”、“自由”、“人权”、“法治”、“良政”的旗号,贬低、排斥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大肆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加紧对一些国家 进行文化渗透,侵蚀别国民族文化根基,加剧了一些地区的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特别是使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西方文明在消费主义的旗帜下向全球渗透,严重挤压其他文明的生存空间,这势必引起其他文明群体的不满、恐惧,乃至愤怒;而近代以来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 的傲慢与偏见,又推波助澜,大肆渲染这种矛盾、对立。“9·11”事件之后,将恐怖主义与特定民族、宗教挂钩的极端做法,更是将西方与非西方的对立推向高 潮,于是,“文明冲突论”一度甚嚣尘上。

世界各国不带偏见的政治家都认为,反人类、反文明的恐怖主义从来与任何文明、宗教无关;要消除“文明冲突论”引发的恐慌,唯一的办法只有开展文明对话,加强沟通,消除异质文明之间的误解与曲解。

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主张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互鉴;各种文明应该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中国一贯反对在文明对话、文化交流中运用“话语霸权”,始终认为,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文化、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所在,尊重和维护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必须尊重和维护基本制度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反对政治和经济上的单边主义。

中国既积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也努力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近年来,中国与一些国家合作,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文化行”、“文化节”、“文化周”和“文化

年”活动,促进了中国与有关国家人民之间的深层次了解,为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对话开辟了新途径。

法国人戴高乐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地球和月亮的距离还大;但另一个法国人雨果说,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前者说明人类必须加强交流,后者则说明人类可以进行交流。

我们相信,只要各民族国家人民展开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以更大的真诚与热情,拥抱、理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世界必将变得更加绚丽多姿。(国纪平)(来源:人民日报)

下载促进师德的有效进步(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师德的有效进步(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自2009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省民族宗教委、省旅发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

    总结学生优点、促进学生进步[5篇材料]

    总结学生优点、促进学生进步 汤立业:搞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管理寝室很认真、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幽默、聪明伶俐、为寝室做贡献、心眼好、爱帮助人、能缓和课堂气氛、......

    健全八项机制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健全八项机制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近年来,石阡县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形成了抓创建......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现代农业进步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现代农业进步 范维培黄金芳 (福建省庭院经济研究会,福州,350003)摘要:本文论述了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要叙述了国内外休闲农......

    以环境促进有效教学

    以环境促进有效教学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 学习,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事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等,无不对学生的学习起......

    有效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有效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姓名:陈键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心学校 通信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心学校442325 联系电话:***有效教研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

    竭尽所能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而努力

    满怀激情书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记屏边县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陶保树陶保树同志于2007年11月从教育局调到县文产办任副主任,几年来,他一人面对多项工作,兢兢业业、......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计会和谐进步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2008年2月22日,潼湖镇荣获“惠州市文明镇”、“惠城区文明镇”称号。 一直以来,潼湖镇委、镇政府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