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努力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经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才情通达,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毫无疑问,爱好读书是一个能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然而,读书,如果成为一种外在压力,便是一种折磨,孩子便会反感它、讨厌它。我们的现状往往就是如此,强迫孩子读书,或者一厢情愿的推荐孩子读书,或者干脆不让孩子读课外书,这种种情况,使得拥有读书习惯的孩子越来越少。
那么如何来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呢,有一句话说得好,“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始于兴趣;几乎所有的习惯,都需要重复。”当孩子发现读书的乐趣时,自然就会乐意读书、主动读书,一段时间之后,读书便会成为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好的习惯也就自然形成了。因此,努力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具体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一、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孩子的读书爱好。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希望孩子爱好读书,做父母的只知道讲究吃的穿的玩的,却连书皮都不沾,碰到孩子提问题,总很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自己的事自己办。老师叫你读书,又不是叫我们读书。”长此以往,孩子必然会丧失读书的爱好。所以,我们想,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只有自己爱好读书,经常翻翻报纸,翻翻小说散文诗歌,与孩子聊聊书的内容,聊聊读书的体会,孩子才会爱上读书。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灯下,餐桌边,床上,孩子在看书,父亲在看书,母亲也在看书,有时聚在一起,有时一人一个房间,相安无事,没有互联网的嚣扰,没有电视机的张狂,静悄悄的,偶尔能听见翻书的沙沙声,或者孩子看得入神,突然之间发出的“哈哈”“嘿嘿”“嗬嗬”,偶尔父母还和孩子比一比,看谁读得多,知道得多。在这种温馨美好的情景下,恐怕想孩子不爱上读书都难了。因此,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孩子的读书爱好”,是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二、“巧设机关”,诱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对于孩子而言,读书其实并不是一件为难的事情,相反,书中能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任何方面的知识或者内容。问题只在于我们强迫其读书的方式,只在于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所以,只要用心,我们必然有机会让孩子发现读书的乐趣,从而自觉读书,加以强化,便能形成习惯。常言道:“人是环境之子”。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和图书馆必然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好地方。在书的海洋里,无数的读者或坐或立,都在如痴如醉地翻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其中不乏孩子的同龄人,此情此景,孩子又怎会不受感染?常在书边逛,自会沾书香。此外家长还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不时和孩子交流这些事情,并找合适的机会让孩子拥有相关的书籍。比如说可以买来相关的书交给老师,让老师送给孩子。或者可以作为奖励,让孩子既读出书中的乐趣,又在潜意识里感觉到阅读是光荣的、快乐的事情,这样一来,孩子自然兴趣盎然地读完手中书籍,由此产生出读书的兴趣,家长再适时加以引导、激励,好的读书习惯慢慢自然形成。
三、恰当指导,让孩子开卷获益
我们知道,孩子的读书兴趣往往具有随意性,好书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力量,让人终身受益,但也有令人颓废、萎靡不振的书,这种书实为糟粕、毒药。现在书的品种繁多,如果良莠不分,不仅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使孩子步入歧途。因此,对孩子来说,开卷有益须选择。作为家长,要为孩子选择那些观点正确、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孩子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书,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要选择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希腊神话》、《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到了初中,就要开始引导孩子去接触中外古典名著,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倘若读不懂,则可以选择白话版本;到了高中,则要开始接触更多有思想性的文学艺术经典,如《名人传》、《复活》、《战争与和平》、《呐喊》、《彷徨》、《野草》等,而对于侦探、武打、言情之类的书籍是要控制的,因为这些书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此外,学生的阅读方法也通常会存在问题,所以家长还要指导孩子科学读书。一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鼓励孩子写点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的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是好的,精彩章节和佳句要能熟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二是培养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孩子读了书,要鼓励孩子讲给别人听,或把精彩句子用到作文、书信、日记中去,把书读活;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读书姿势要正确,不要在路上、车上、厕所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也不要在强阳光下看书等等。
总之,只要用心关注,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一定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强调的是,教育的力量不在于言论,如果不付诸行动,不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即使家长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是徒劳的。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讲,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么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家长能真正懂得读书对孩子的意义,用心关注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因为,只有用心,只有把关心实践在自己的言行上,才能真正打动孩子、改变孩子,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足以受益终身的好读书的好习惯。
初三九班 杨玺婕
第二篇:激发孩子浓厚的读书兴趣。
激发孩子浓厚的读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读书的浓厚兴趣,孩子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家长与孩子要同读“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并与孩子交流心得体会,要以自己的读书热情去激发、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创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家庭在茶余饭后全家人一起买书,读书、品书,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每天晚上看书一个小时以上,做到“四少一多”,少打一场麻将,少看一会电视,少上一次街道,少拉一次家常,多看一会书。让读书进家庭,书香飘家庭。在读书中让孩子学做人。人们常说:学习是为了做人。打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里的文化人,是我校师生读书的真正目的。大爱无声,真情无痕。通过读书,孩子才能不断地完善人格,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格,让孩子在书香中用心灵和书进行交流,用平等的心态与大师对话,在书海中获取自我超越的能力。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习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古今中外,哲人先贤的读书经验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孩子们投身书海,博览文林,采珠拾贝,含英咀华。把一本本耐人寻味的好书,带到孩子的面前。
第三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
1、兴趣是爱学、会学 的重要基础。兴趣是一种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2、要使孩子热爱学习,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对于孩子的兴趣问题,应在孩子有学习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培养和引导,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
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教材要求过高;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够;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无法达到要求,从而产生为难情绪;④孩子在学习中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家弄清原因后,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孩子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转变思想观念
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而现在血多家长只重视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却忽略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单对认知过程起直接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如何培养呢?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客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及自信、自理、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
2、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4、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5、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6、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民师孩子终生受益。
1、课前预习的习惯
2、认真听讲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
4、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要合理
当今的社会,家长对孩子往往寄予厚望,希望子女成龙成凤。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的。期望过高,有时反而事与愿违。合理期望很重要。每个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状况,设置合理的目标,过低,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过高,孩子达不到,会产生退缩的念头。设定的目标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跟去孩子的发展进行调整,以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四)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
孩子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家长。家长做事认真,专心致志,能坚持到底。孩子学习家长的榜样,逐渐也会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所以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才有说服力。
当然,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要及时鼓励并不断强化。久而久之,孩子这些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就逐渐形成了。
三、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家长要多观察、多引导
家长应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了解孩子喜欢那些功课,不喜欢那些功课。认真肥西不喜欢学习某些功课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可以深入了解孩子兴趣发展的趋向,然后有的放矢 的进行教育。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状况,不要把自己的医院强加给孩子。
(二)家长要把握好尺度
当家长发现对某方面感兴趣是要适当引导,创造条件,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当他有进步时,家长要鼓励;当他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帮助。
(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的学习目的教育,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使学习变成自觉、强烈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同时,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激励孩子在学习上的奋进向前。
(四)家长要合理使用评价
第四篇: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模版)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现今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是非常苦恼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让家长很是着急,其实这与方法不得当有很大关系,对孩子来说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一味的强迫孩子学习,这样很容易产生厌烦心里。
对孩子不提过高的要求,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学会拼音和常用汉字后,可让他们给外地的亲戚写封短信,并请求远方的亲人抽空给孩子回信,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实际效用,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是学习的当事人,被迫学习,被迫考试,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生厌是可以理解的。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换一种方法,不是经常让孩子去解答问题,而是采取让孩子创造问题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会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且会激发讨厌学习孩子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子女的学习兴趣,首先与“好奇心”的培养有关。好奇心代表喜爱接触新事物,当一个人对新事物接触的越多,他就会越想知道更多;想知道更多,正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可是,很多时候父母都不鼓励、甚至压抑子女的好奇心。家长带孩子上街时,他可能会指东指西叫他们看,但通常也会多加一句:“不过,不要看太久啊。”有时,孩子观察事物时,父母又会加以阻挠。孩子之所以问完父母第一条问题后,便不再问第二条,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不喜欢他们追问下去,但其实发问正是学习动力之源。因此,身为父母的不只不应该压抑子女的好奇心、禁止子女发问,反而要鼓励他们;因为长大后,他就不一定想知道那么多了。父母也应该多带子女上街,让他们多接触新事物。当然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个有高度好奇心、很爱发问的人,那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了。
在学习方面让孩子创造和表现自己,并善于发现孩子的成功和进步,给予肯定,让孩子在享受成功的同时增加学习兴趣。
第五篇:如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名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诗圣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老师和家长如何用“金钥匙”开启孩子们的知识殿堂之门,让书香溢满童年,让读书伴随孩子快乐成长。从小激发阅读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呢?
1、让孩子从看电视动画片转向读动画片的书本。孩子从呀呀学语起,对电视等直观图形就有很大兴趣。此时,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图文结合,有趣的,体现出孩子日常接触多的内容的图书进行阅读。或者当孩子刚看完某部电视动画片,顺着孩子的兴趣热点未减退,引导孩子阅读写动画片的书本。这样,孩子阅读图书会有滋有味。
2、巧用故事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上课时,孩子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随着老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记得一次为了诱发孩子们阅读《三国演义》,我就巧用故事设置悬念,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我戛然而止,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书里的内容可精彩了,欲知故事的发展,请自读中国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这样一来,学生们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苦口婆心的推介更高效。大家不妨也可试一试。
3、借用课文激发阅读欲望。小语教材中课文的体裁是多样化的。低中年级主要以童话、寓言、故事、诗歌为主,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量的应用文和适量的科普文。在阅读教学时,可适当扩展阅读同一体裁的文章,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对不同文体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教学《丑小鸭》一课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教学了《寓言两则》,我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等等。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积极参与阅读,在读中去感受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