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3.19雷夫老师培训心得体会-马怀志
教师,我的选择;班主任,我的坚守
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说给班主任的真心话——巡回演讲大连站学习体会
马怀志2016.3.23 2016年3月19-20日两天,我参加了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巡讲大连站报告会,期间也有李秀伟主任、张义兵教授和甄珍老师一起分享的关于教育和班主任教学的理解。整体下来,毛瑟顿开,雷夫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全身心的投入在孩子的引领、启迪与陪伴当中,他和孩子一起演戏剧,每天都有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的教育,这是一种坚守、是一种情怀。李秀伟老师的主题报告是建构学科课程教学高地,他从什么是“课程”、怎样进行“课程开发”和进行哪些“课程开发”三个方面来进行分享。在论述国家课程渊源的时候,提到了孔子、朱熹和陈寅恪,特别介绍了陈寅恪,他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他精通14种语言,读书无数,这样的学识也确实不愧教师这一神圣的称谓。
李秀伟老师,致力于课程改革。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分。三者之间有区别也有统一,灵活性最大的就是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也是特色性最强的教学依据,在一线教师角度上,要从国家意志、专家建议、学生需要和自我权利四个方面出发来进行教学工作,国家意志就是课程标准,是对所有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专家建议就是课本,即出版社为了完成国家课程目标而组织专家编写的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用的教学材料;学生需要应该是基于地域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所教授的内容;自我权利则是教师依据自己对为人和生活的理解想要传递给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古诗的背诵,只有小学75首、初中61首,学生掌握了理解了仅仅的完成任务,无条件的执行就是消极怠工,教师需要拓展,把文化进行传承是教师应该在完成本职之外,需要做到的。
建构学科高地,其实需要重新建构学科在学校的地位,提到学校,想到的是它的一个学科,而不是足球、篮球、鼓号操,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发挥学科的实用性,比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人文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字是有情感的,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事实去亲身体会;要通过人文性激活工具性;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学习就是一种方法的学习,有了方法就有了兴趣和习惯。
西方人信仰神,中国人信仰“天”,讲求天人合一,现在我们的学生最欠缺的是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其实不是基础教育的问题,而是高等教育的问题。
西方教育对于优秀学生的标准有几个层次的要求:一,TOEFL和雅思考试,考核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二,SAT,美国大学委员会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这里面,状元们就是注定走学术路线不是他能力不够成为领导人,而是他选择投身于学术的研修。三,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有22个门类、37个学科,需要考试通过或达到一定等级。四,IB,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六个基础学科领域。整体来讲,西方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是在寻找证据链的选拔。而中国的学生,高考成绩是衡量其才能的绝对优势。
如果从知识学习上不能触动学生,比如上的就是普通的课程,那就用情感上去给学生更多的关照。孩子的智商是不易改变的,通过学习能改变的是情商,最好的品质是刻苦耐劳,只有学生充分的准备,就会在课堂上有深度。小组学习要做到,没有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别交流,没有充分的交流不讨论,没有充分的讨论不点播,没有充分的点播不提升,没有充分的提升不训练。
教学目的要求老师不仅上课还要研究课,让教师站立另一个自己,观察自己有了问题,就形成目标,就从接受理论到寻找理论,让今天超越昨天,风格得到确认,就开启了老师自领导模型,自我超越模型,张义兵教授的报告是基于博客平台的项目化学习,他讲了一个种菜和养兔子的故事,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从预设课堂走向生成性课堂,孩子在跟随老师做一件事情的同时,会出现非常多的困难,而老师的作用不是去解答问题,而是组织学生去小组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衍生问题„„当然,这件事情一定是贯穿学生生活的,一定是每天都有反馈的,借助于博客的平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主页,每个孩子都能看到同学的笔记和思考,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是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56号教室的班主任,从教32年,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1997年美国著名亲子杂志《父母》杂志年度“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欧普拉的“善待生命奖”,并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等。他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独创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他还带领着孩子们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和摇滚乐,带他们到世界各地旅行。
雷夫说自己只是以为普通的老师,当然有一些坏孩子教不好,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哪些跟我们说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的人,自己不教学,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成为政府官员的原因。
在开学的第一天和每一天,教学生关于行为的六阶段理论,让学生扪心自问自己的行为,第一阶段:好好表现为了避免麻烦,因为害怕遭麻烦。第二阶段:好好表现会得到礼物。第三阶段:我在学校好好表现,因为我要取悦于老师,我的老师就是我的神,老师你喜欢我的作品吗?你为什么要给我看,这是你自己的作品,我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看,我只是你的老师。如果你表现不好,老师我不丢脸,丢脸的是你自己,我很好!第四阶段:我好好表现,因为这是一个规矩,墙上有一百条规矩,因为第十条规矩说要安静。我在医院保持安静,因为哪里有严重的病人,医生都在努力工作,不用什么规矩,我都会保持安静。第五阶段:我好好表现,因为我体谅他人,我可以看到我身边的世界,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如果我班有遇到困难的同学,我会真心帮助,我会找老师帮忙,因为我体谅他。第六阶段:就是心里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尽管身边的人都很刻薄,我依然保持友善,尽管身边都是谎言,我任然愿意保持诚实,我们都在寻找第六阶段。
学生为什么写作业?因为我如果学会这项技能,我的人生会更好。学生为什么打棒球?我再练习集中注意力。陪孩子一起阅读,阅读非常非常重要。现在的孩子不愿意读书,老师教会孩子读书之后就不再陪孩子一起读了,因为网络问题,孩子能真正认真读书的日子已经不在了,他们更愿意读摘要梗概,以求完成作业和考试。
保有激情的原因:
一、不要与人争辩;
二、关注第二类学生,第一类是优秀的,第三类是糟糕的,而第二类是平时不能引起注意的、关注不到的。因为第一类所有老师都能教好,第三类不能分散过多精力,反而第二类的普通学生可以更好的纠正和提高。开学第一天后,回家后写下记下来的孩子,再和班级花名册对照,他们就是第二类孩子。
三、和学生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分享给孩子自己的爱好。
甄珍老师是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非常优秀,她与我们分享的是做现代班主任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教育最根本任务时什么?培养更优秀的人,使每个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义务教育目的是免费性、公平性。不求少数人优秀,只求人人有进步。学校是研究人发展的地方。人在具有生物性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中小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尚不确定,中小学教育是为人生打基础、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方向,进行文化启蒙的重要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也要入情入理。
生活教人,文化育人。生活是途径,文化是方式。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其实教育就是引领孩子过一种我们期望的文化生活,现代的班主任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现代班主任应该从管理本位向文化本位转变,不仅要办班集体打造得有良好的秩序,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更要使他们获得人格的尊重和成长的价值。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自主和自助,学生成长了,班主任也成才了。实现班主任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就是环境、制度和活动。
虽然是在周末,紧张工作之后的这个时间来听的报告,但收获真的很多,我现在就在着手组织我的学生进行话剧和种植两个项目的准备,我和孩子们说,我们现在不要过以前的生活了,我们要像社会生活一样,追求一个高雅和有质量有目标有行动的生活,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练字时间会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班得瑞”等音乐的陪伴,我们的跑步做操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我们的学习也开始围绕自己会不会。我们的项目可能会占据一定的课余生活,但这就是生活,我们接收这样的富余色彩的生活。
班主任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我从小就是跟随众多优秀的班主任走过来的,因此,我现在也必须做那样优秀的班主任,甚至更好,这样才对得起我自己曾经对于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才对得起和别人说起自己职业时的那份骄傲,才对得起应聘时时说出的那些职业憧憬,才对得起领导和同事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照顾,最对得起和我有如此深刻缘分的这群鲜活的生命!
第二篇:雷夫心得体会
听雷夫演讲心得体会——
成功来之不易,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枣沟头小学
邢立会
为期一天的雷夫演讲中,几度被感动的留下泪水。看到雷夫的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充分的感受到名师的魅力。一个老师成不成功,主要看的是他的学生。雷夫用他的一系列行为证明了教育是为了学生,教育的根本是关于学生的。
在这一天的演讲中,雷夫从五个方面来讲解了他是如何做到56号教室的奇迹的:
1、作为教师的首则:以身作则。
“你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必须成为这样的人。”中国的孔子也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似乎大的教育家都是这样强调的,我们可能也知道,但他们跟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会真的去实践、并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条真理。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并去实践。
2、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你的教室里驱除恐惧。
“我的教室里是充满信任的。”雷夫如此说。什么样的教室是这样子的呢?雷夫举了例子,相信他的学生写了作业。并且雷夫说他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轻声细语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理解和尊重。
3、学生是教学的重点:道德发展的六阶段 用以审视自己的行为。
“你一定要从学生的思考角度思考问题。”雷夫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意识”开始,努力让学生逐步达到最高水平的“自律”,是他管教学生的秘诀。事实上,当我们像雷夫那样每天把好书摆在学生的面前,每天教学生演奏乐器、排练莎翁戏剧,每天带着学生打棒球,每天让学生“挣工钱”、“租座位”,每天以最大的热忱和激情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孩子们绝对的服从与管理。跳出为“管”而“管”的思维,只教学生!
4、服从规则又超越规则。
“我不会和别人斗争。”雷夫用了好莱坞露天剧场的故事来说明他是怎么躲过那些限制着我们发展的硬性规则的。服从但灵活运用。换个角度、换个方位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学习。
5、保持自己的激情,教孩子二十年后能用的技能。
“每年都有新的想法并去尝试它。” 雷夫把教书当成自己的船,上船后就义无反顾,心甘情愿把教书作为了自己毕生的事业。雷夫多次强调:他只是一名教师。永远保持教育的最初信念:当一名教师,只为了学生。
通过这次的演讲,我更明白了雷夫的可爱。不在于他的头衔、不在于成就,只在于他的学生。并且雷夫多次向新老师挥手致意,向我们传达了他的建议:把你喜欢的东西加入课堂,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雷夫热爱运动、音乐和莎士比亚,他把自己的这些兴趣爱好与教学结合起来。才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莎士比亚剧、有了摇滚乐与剧的结合。
相信雷夫的成功,但更明白雷夫做到这样而付出的努力与不易。雷夫常说:我的失败比成功多得多。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它需要我们的加倍努力,专心的为学生。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让我们做个用心、坚持、像雷夫一样的教师吧!
第三篇:雷夫培训有感[范文]
雷夫培训有感
王玉
11月27日,有幸见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先生。初见雷夫先生,很普通,一套普通的便服,甚至可以用邋遢两个字来形容,和我心目中想的美国最佳教师的形象简直差的太远。他的装扮也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他是一名很普通的教师,他的学生也非常普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优等生,而是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但是他的学生们却能够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学生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取得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当天雷夫先生身体抱怨,但是在他几个小时的讲座中,却丝毫看不出他有任何疲惫之感,而且在讲座中才得知,他今年已经61岁。61岁的老师还是一直这样的充满活力,真的是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些也正是雷夫老师的魅力所在。我们要思考的不是雷夫先生取得的这些成绩,而是思考为什么雷夫先生能够做到这些?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
在雷夫先生的讲座中,他精彩的阐述了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道德发展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从踏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大多数孩子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大多数孩子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他们的本意,而是他们觉得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受到惩罚,就会因此而惹上麻烦。我不禁想到我们班的孩子,课间他们看到我走向教室,站在门口的学生会向里面的孩子“通风报信”王老师来了,原本闹哄哄的教室变得不那样吵杂。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而是迫于我是老师,他们不得不这样做。雷夫夫先生不会这样要求他的学生,他不会告诉孩子们如果你没有做到我要求的,我就会惩罚你。他会告诉孩子们一定不要为了避免麻烦而学习,你学习是因为学习很重要,你会用得着它。你要认真听课,是因为这是学习的正确方法。但是我们却总是在这样做,比如有时候我会对我的学生们说,今天的单词默写如果完成的不好,回家就把单词每个巩固5遍。起初孩子们还能够完成,但是后来他们就觉得这样无所谓,以及过了被吓住的阶段。雷夫老师说,我们要孩子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害怕惹麻烦才去做。
道德发展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学生们做某些事情是因为做好了这件事,老师或者家长会给他们相应的奖励。正是这些奖励驱使着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他们只关心结果,但是对于过程,就没有那么上心。雷夫老师说:他不会告诉孩子们做好这件事情他们会得到什么样得奖励,而是告诉他们,你们按要求做了,你们会学到知识,这就是对你们最好的奖励。雷夫老师是用那种引领似的教育而不是威胁或者诱惑似的教育。相比之下,自己却大多数时候都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
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我想取悦别人
随着孩子们的不断发展,孩子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第一二阶段,而是有了更高的标准,他们之所以做一些正确的事情是为了让老师或者家长高兴。雷夫告诉他的学生们,他们之所以做正确的事情,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你做这些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自己,因为你需要这些知识,而这和我没有一点关系。
道德发展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用规则来约束学生们,这也是现在大多数教师正在做的。很多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就给孩子们立规矩,告诉他们哪些是必须要做到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能达到第四阶段的孩子已经很不错了,但是雷夫先生和他的学生们并不满足于此。
道德发展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雷夫先生说,第五阶段是很难做到的。但是雷夫先生却一直在用第五阶段的理念来灌输他的孩子们。他教育孩子们做事情要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道德的第五阶段以及很难达到,但是他和他的学生们做到了,并且雷夫先生认为他的学生们可以做的更好。
道德发展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雷夫现在说第六阶段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但是他不会因为做这件事情困难而放弃去做。他会给孩子们看电影或者是推荐一些书籍,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更深层次的了解道德发展第六阶段。
雷夫为孩子制定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目标,并鼓励孩子们去实现这些目标。这和我们的德育教育是完全一致的。他没有喊口号,没有一味的说教,更没有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来去实现这一切。他只是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孩子们去努力去做。感受完道德六阶段,我想的最多的是,我回学校之后要在我们班里尝试这个理念。让孩子们从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不是为了避免麻烦,不是为了得到奖赏,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更不是为了单纯的遵守规则而去学习或者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应该这样做。对于我来说,不应该用恐吓和诱惑还教育我的学生们,作为教师我应该去告诉孩子,去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他们现在在学的,在做的,对他么来说会是多么的重要,他们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雷夫先生是一个全能型教师,可以教数学,体育,阅读,甚至是音乐,戏剧等很多学科。我做不到这些,但是我至少应该努力去多学一些东西,努力丰富自己的课堂。雷夫先生的另外一个观点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他每次接受一个新班的第一天,回家之后他都会把自己记住的名字写下来,那些被他遗忘的名字正是那些遵守规则,但是不愿意表现自己的学生。我们应该在那些学生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些孩子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他这种做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注中等生,期待他们有质的飞跃。
雷夫先生说了一句话,我感触非常深刻:You should be the person that you want your children to be.我们要求学生做什么样的人,首先我们就应该成为那种人。这也正体现了雷夫老师的责任心。正如他的学生们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学一样,因为雷夫先生自己首先就做到了这点。所以,我告诉自己作为教师,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告诉自己要反省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在我要求自己的学生做到某些事情之前,我一定要先做到。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雷夫先生不断地以正面的方式来引导他的孩子们,从而使孩子们在道德发展阶段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也应该用这种道德发展模式去引导我们的学生,不是恐吓,不是诱惑而是循循诱导,让孩子们自己去懂得学习和正确发展的重要性。
第四篇:雷夫老师是偶像
学习雷夫好榜样
——读《成功无捷径》有感王梓丞 我看书有个习惯那就是先看书皮,我看到了社会各界对于一名老师的称赞。于是我是怀着好奇看完《成功无捷径》。这两天我有了新的偶像那就是雷夫老师。他让我感动、震惊和羡慕。有人说《成功无捷径》是每一个老师的心灵鸡汤,而我更想说它是我今后教学的榜样和航标。在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收获前想请大家再次记住第56号教室的班训和雷夫老师给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雷夫老师用最深厚的爱创造了最伟大的奇迹。他让我明白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阅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告诉年轻教师们“千万不要由于外界压力或者政策来决定你的阅读课程。”这句话好比对我的当头一棒,毕业后我得得确确是没有太多的世间去读书。而我也总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我平时的工作太忙了!是的,阅读非常重要!一个教师必须要大量的读书,因为你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和孩子们们的阅读标准是一个好老师的责任。今后,无论怎么忙也要多抽出时间读读书,而且是名著不是言情小说。
每每读到雷夫老师为学生的付出和牺牲总是让我感动,他就是教室里的奇迹,因为他把每个孩子都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可以牺牲自己大量的时间去指导孩子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学生们一起排练节目。在读到他为孩子们筹集经费劳心劳力甚至差点搭上自己的性命时我的眼角湿润了。在不被校长理解的情况下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方向。他把教师看做一项终身追求的事业。他帮助他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他告诉孩子们以及我们“成功没有捷径,必须努力才行”他懂得孩子们真正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他为孩子们的付出和奉献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然而每一个人的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雷夫这样的好老师也有困惑过也有迷茫过。他告诉大家他被疾病折磨后认识到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很难帮助孩子们成就美好的未来。他曾被“三剑客”深深的刺痛。被一个疯狂的家长用枪威胁。但是雷夫老师的梦想没有被这些事情摧毁过。相反他从阅读中找到出路,主人公阿提克斯小说中的给了他启示。他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理解问题,他学会了用喜悦取代愤怒。我也遇到一些困扰,雷夫老师的做法同样给了我一些启示,那就是做好自己,朝着正确的目标走下去。
我还喜欢书中雷夫老师朋友送给他的一首诗《还不错》。他告诉我还不差就是相当差,在教学和生活中不应该有还不不错所有事情都应该竭尽全力去完成。
从去年阅读《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校长到今年才认识的雷夫老师,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向雷夫老师学习,做勇敢的老师、做智慧的老师、做有爱心的老师。雷夫老师说自
己在教室度过的下一个20年会更加精彩。我想说有了一个榜样在,向雷夫老师学习我们模仿榜样超越他的精彩!
第五篇:雷夫演讲心得体会
雷夫演讲心得体会
没想过会有这样一个机会,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很惭愧我也没有读完,可能往往这样的名师都给我们女神或男神的印象,仿佛他们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当我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兴奋。
不过,意外的是,雷夫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且感染了我。
他的演讲没有任何修饰,除了播放几段关于他学生的视频之外。他有很丰富的肢体语言,也很善于在说故事时进行角色扮演,引得笑声和掌声不断。
不过最具吸引力的还是他睿智、幽默的大实话,这也让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用《当代教育家》总编李振村校长的话说,雷夫这三十年的教育历程真的很苦很苦。是的,也正如雷夫自己所说:“你们不要像我这样,世界上有我这样一个疯狂的教师就够了,你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多实在、多深刻的一句话,可是做好自己也不容易啊!
他说:“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就是,你要坚信学生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请注意,他说的是坚信,而不是相信。他举了个例子,假如你希望学生是好人,自己就一定要成为好人,即使你气得想要把他扔出窗外……他更是提到,很多老师在开会的时候讲话、睡觉、发信息,却要求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专心致志,这是不是很不公平呢。
雷夫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10年、20年后生活得幸福,你今天教授的东西,在未来的几十年能够为他的生活所服务,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如果教育只是为了考试,那是多傻的事情啊,所以他从不关注考试。
那么雷夫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知道他让学生拜读、排练莎士比亚的著作,是的,而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自己喜欢莎士比亚而已。正因为他自己喜欢,所以他常常和学生们谈莎士比亚,谈得多了,学生就说:“老师,不如你带我们读吧!”就这样,雷夫带着他们读起了莎士比亚,他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听、并解释每一个词,学生读通读透了,进而就演了起来。他对学生说,如果你们热爱阅读,所有的门都会为你们打开,因为他认为阅读是学习中最最重要的事。其实他也酷爱摇滚乐,所以学生在排练话剧时的灯光、舞美及配乐很多都是自己搞定的,想必这也和相处中的耳濡目染有不小的关系吧。
说完他的学生和莎士比亚,他微笑着对我们解释,不是让老师们都去给学生读莎士比亚,是因为他想我们知道为何来参观的人都说他们班的学生那么守纪律。他接着说,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好好上课,原因很简单,因为课堂枯燥无味,不是吗?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你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呢?记住,把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加进你的课堂中,就像我喜欢莎士比亚和摇滚一样,并且坚持做下去,你的学生就会变得特别起来,哪怕你喜欢的是网球,也可以和你的学生去讨论并且每天利用一点时间和他们练习……让学生对学校或老师感到恐惧,不愿意来上学,是很失败的教育。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李振村校长说的话,比尔盖茨等一些社会名流会定期拿出一部分善款赞助美国的一些学校,而这些学校为了向“恩人”展示他们的捐款是值得的,就会立马给孩子们制定规则去遵守,结果孩子们都成了机器人,雷夫就特别痛恨这样的教育。其实原先在我的印象中,国外的课堂是非常散漫的,随意讲话、随意下位、不征得同意就跑去上厕所等,没想到实际情况竟是这样的。
不过在雷夫的课堂上,学生的守纪当然不是因为对眼前的这位教师恐惧,而是一种自发自觉,因为他们的心中有准则,我想这是学生长期坚持阅读的作用吧。我们观看的视频中,一个男孩在默读一段文学作品,慢慢地,他的眼睛湿润了……他只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啊,能被如此深奥的文字所打动,这需要多强的理解能力和多么柔软的心,而这样的孩子能够自律并关注到别人的感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下午的演讲中还有两个我认为的亮点:
一、演讲开始之前,红星路小学的经典诵读展示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可是后来雷夫说,这些孩子和他们班的孩子完全不同,因为他在后台看到,孩子们下来之后,家长和老师们都手忙脚乱地帮他们换衣服,而他们班的孩子一定是自己做这些事情的,父母只会远远地看着。我想,中国的家长真要好好反思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
二、李振村校长说,他曾经建议雷夫来中国上一节公开课,肯定有一万个人去听。雷夫说,不和孩子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怎么上公开课啊!李校长又解释道,全世界就只有中国的教师上公开课,真的好傻,把自己完全地暴露出来。而我们这些去听公开课的,只能学到不安、惭愧和自卑,这是典型的追星现象嘛!
其实还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在脑海中闪现,这样近距离地接触雷夫,而且是在圣诞节的第二天,真的不虚此行。据说雷夫因为宾馆房间没有WIFI,不能在昨天给学生们发去圣诞节的问候而急得跺脚呢!这么一位可爱、真实的60岁的教育前辈,在安徽大剧院的舞台上绘声绘色地诉说着他曾经的困惑和现在的幸福、充实,让这个冬天骤然温暖起来。
后面两天的培训,我们分别聆听了卢婧、赵凯、王天文和陈林静几位专家的报告。每场报告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让我们获益良多。
卢婧老师对班本教育和班队建设有着很独到的见解和做法,她详细讲解了班级文化建设和班本微型课程的开发。其中谈到的班级博客建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晚上回到家,意犹未尽的我毅然地开通了我的班级博客,虽然还有一个学期他们就毕业了,但我想这个博客一定会成为我们师生交流的另一个很好的平台。卢老师还带我们做了有趣的团康活动,拉近了参会老师的距离,正所谓“寓教于乐”。
赵凯教授的幽默风趣绝对称得上是本次培训继雷夫之后的第二个亮点,他的言语虽然令大家捧腹大笑,却又字字珠玑,他系统地剖析了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指导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
作为班主任,和学生以及家长的接触最多,有接触就要交谈,俗话说: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如何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呢?王天文老师就和我们分享了心理教育视角下的谈话技巧,她更多的是以实例和活动的形式与我们交流,也就更加便于我们日后的操作。
陈林静老师的一句“管理班级就像管理企业”,让我思考了很久。她是一位很有方法的班主任,而这方法是来源于她的智慧。我想热情加智慧才能造就出成功的班主任,也才能打造出精品班级。陈老师也将从教多年的经验故事毫不吝啬地拿出来和我们分享,让我们惊叹:班主任真是一门技术活啊。
这三天的学习,让我深思,班主任工作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如若没有合适的方法,只会事倍功半。班主任,如果课堂教学能力不是很好,但她对学生有着满满的爱,就不会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可是如果师德出现问题,或许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给学生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让我们都努力成为一个有爱的、智慧的班主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