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张怀波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4:0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0709张怀波培训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0709张怀波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20130709张怀波培训心得体会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

----------培训心得

韩村乡焦夫中心小学 张怀波

8月6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在韩村乡中电教室培训,时间是5天。教材分五大块:走进培训项目、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探讨“中小学班班通工程”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成果展示和分享。五位老师的系统讲解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几天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点点体会。

21世纪的教育课改将我们带入学习型社会、信息社会、知识型社会,教育和信息化不断交织、融合和深化。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传统的教学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电脑多媒体技术,做为教师,提高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尤为重要。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势在必行。电脑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形象和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图片、动漫、视频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选择切实可行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扩我们的课容量和节约时间。

5天的学习培训,使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最宝贵的资源是新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的大脑,最生动形象的资

源是电脑多媒体资源,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资源是数字化资源。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考虑各种资源的特性,整体协调,互相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是学习的帮促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生成性、创造性、自主探索、交互学习,教学形式是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很丰富。

学到老,活到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但要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技巧。以后我要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把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第二篇:张波信息技术使用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使用心得体会

达川区道让乡中心学校----张波

今年8月,我参加了暑期信息技术培训,回顾一晃而过的几天,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网上交流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

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使用远教资源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合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方式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远教资源是学生萌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走向世界的窗口,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可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学习虽然已经结束,来自导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阵阵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

第三篇:张怀瓘书论

张怀瓘

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海陵(今江苏泰州)人。活动于开元(713-714)间,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南宋陈思《书小史》称其善正、行、草书。对自己书法十分矜恃,自称:“正、行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手迹无存。著有《书议》、《书断》、《书估》、《评书药石论》等,为书学理论重要著作。

张怀瓘作品:

张怀瓘的书法评论著作,有《书断》、《证书药石论》、《书估》、《书议》、《玉堂禁经》、《用笔十法》、《书诀》、《六体论》、《文字论》等行于世。又著《画断》,可惜久已亡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有部分逸文。

-------

《书断》述十体书源流,评书家三品等第。《书估》评书之价值贵贱,《书议》评议19位名书家,《文字论》系与友论书,《玉堂禁经》、《用笔十法》、《书诀》、《评书药石论》等皆叙书艺技巧,《画断》评画家三品等第。

《书断》共上、中、下三卷。上卷卷首一篇自序,序后列总目,总目后逐一叙述书之十体源流,各系以评赞,终为总论。中卷和下卷罗列古今书家,从黄帝时苍颉起,迄至唐代卢藏用止,3200多年间共86人,分神、妙、能三品,各列小传,传中附录38人。卷未有通评一篇。

张怀瓘的几部著作,成书年代先后为:《书断》玄宗开元15年(727年)、《书估》玄宗天宝13年(754年)、《书议》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在唐立国后的110年至141年间。全唐289年,恰当其中。这期间,书坛是什么状况呢?宇宙万事万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书体变化也一样,百状千态。至南北朝时期,书坛好比春秋战国,群雄逐鹿,诸子百家蜂起,真、隶、行、草,各极其变。发展到唐时,君臣上下,竞相钻研此道。且书体已难有出新斗奇之势,转而更加注重笔法结构的争胜,日益强调法度。就书体而言,有六体说(秦朝)、八体说(汉许慎)、三十六体说(王憧)、五十六体说(韦绩),更有多至百体说等等。这复杂纷繁的百家争鸣态势,带来了书体分类学的进步。张怀瓘在《书断序》中写道:“苍黄者唱首,冥昧者继声,风议浑然,罕详孰是。及兼论文字始祖,各执异端,臆说蜂飞,竟无稽古。盖眩如也。”他对当时书体分类混乱情况的叙述是确当的。张怀瓘为了“芟夷浮议,扬榷古今,拔狐之根,解纷拏之结,考穷乖谬,探索幽微”,因著《书断》阐述“书有十体源流”,评判“学有三品优劣”。无疑,他对书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张怀瓘列书十体: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节、行书、飞白和草书。他指出“十书之外,乃有龟、蛇、麟、虎、云、龙、虫、鸟之书,既非世要,悉所不取也”。此所不取者,唐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一书中,持论和他一样。这些杂书,直到现在,于民间还偶有所见,但皆不列入书学研究范围。

张怀瓘说:“(籀文)与古文、大篆小异。”换句话说,古文、大篆和籀文,大体都差不多。既然如此,本着“去小异,取大同”的分类原则,将以上三体合并为一体,统称为篆书。小篆是秦并六国后,始皇用李斯“书同文”的国策,禁用其他书体,并焚书,创立小篆。所谓“篆”,他说:“篆者,传也。”所谓大篆、小篆,并不是指字形有大有小,这里是古今的意思。古今相传,大篆是篆,小篆也是篆。他说:“(小篆是)增损大篆,异同籀文。”既然如此,并古文、大篆、籀文和小篆为一类,统称篆书可也。

他又说:“楷、隶初制,大范几同”,“盖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这清楚地告诉我们两点:

一、将篆字的圆转变为方就是隶,隶带有篆意;

二、楷、隶大体相同。由是,我们可知,唐时所说的隶就是楷,这同今天我们认定的隶书有出入。而“(八分)本谓之楷书”,“盖其岁深,渐若八字分散,又名之为八分。”总而言之,现在我们可以把隶和八分笼统地归于一类,统称为隶书。

草书包括章草、行草、今草(小草)、狂草(大草)。他指出“草书之先,因于起草”,这是草书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即他所言“祖出于此”。“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这句话说出了章草与草的本质联系,特别是与今草的联系更为密切。他在《书断》中没有用“狂草”的名称。他写道,草书字体“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神化自若,变态不穷”,这已属狂草的描述。因此,章草、今草、狂草,以及行草,可以笼统地划分为草书一类。

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行书“即正书之小伪”。什么是正书?正书属于哪一类书体?他没有说,但他运用了这个概念。他又说行书“非草非真”,什么是真书?真书属于哪一类书体?他也没有说,但也运用了这个概念。今日,我们知道“正书”、“真书”和“楷书”,说的是同一书体,仅名称不同而已。关于行书,他又说:“行书非草非真,离方循圆,在乎季孟。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有没有既不兼真,又不带草的这种行书呢?他没有说,确实也难说。既已将行草纳入草书之类,那么,真行便可以纳入真书之类。因实用性强,将兼真带草的这两种行书,仍划分行书体。

至于飞白体,张怀瓘说,东汉蔡邕某日见修饰鸿都门的“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并以题署宫阁”。这是一种实用书体,其法失传,其迹不存,无从稽考。故专辟一体,已无必要。

中国的文字及书法,自古迄今,形态、风韵各具特色。显示了中华民族无比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就书体分类而言,从狭义上说,人各一体;从广义上讲,应舍小异、取大同,尽量简约。张怀瓘将书体归纳为十体,无疑是一大进步。今将汉字分为真、行、草、隶、篆五体,或真、草、隶、篆四大体,毫无疑问,是受了张怀瓘书体分类的很大影响。

清代兴化人刘熙载在他的著作《艺概》中写道:“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分为详、简即动、静两类。这是简之不能再简的一种分类了。有趣的是,书之笔画也是两类:点和线。点、线间架有纵横、上下、斜正、揖让、向背。墨写的点线与白色的纸,构成黑与白。动与静、点与线、黑与白,相反相成,体现了阴阳之道,构筑起一个书法世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张怀瓘所列十体书,每体首先指明由某某所造,这不免有些勉强。但他在《书断●论》中又论道:“权舆十体,相沿互明。创革万事,皆始自微渐,至于昭著。”这也是正确的。这说明,文字及其书法的产生和运用。以及在运用的长期过程中,不断衍化发展着,由古及今至未来,依然如此。比如简化汉字及其书法,是哪一个具体人所造呢?即便其中某一个字,比如“汉”这个字,是谁创造出来的呢?我们只能说是“公众”,这才是文字和书法发展的本源。所以,对他所列各书体之祖,不必作机械式的确认,而只能是模糊性的认同。

《书断》卷中、卷下为:“自黄帝史籀苍颉,迄于皇朝黄门传郎卢藏用, ……论较其优劣之差,为神、妙、能三品,人为一传。亦有随事附者,通为一评,穷其藏否。”按“神、妙、能三品”品评书作,在我国书学史上,他是最早的一位。故《四库全书提要》称“书家有三品之目,自此书始”。这对于书之创作、鉴赏、收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书也有术,“三品”就是一种术。

卷中开篇是前言,后为神、妙、能三品总目,总目后有一段诠释性文字。其后分神、妙、能三品,每品中入品书家按年代为序,逐一立传加以细评。卷中评到妙品止,卷下续评,为能品。然后是一段小结性文字。

今于三品中各录一人为例,以了解他如何确定书品等第。

神品。张芝,字伯英,敦煌人。火焕,为太常,徙居弘农华阴。伯英名臣子,幼而高操,勤学好古,经明行修。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故时称张有道,实避世洁白之士也。好书,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后练。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崔瑗云:„龙骧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为今草,天纵龙异,率意超旷,无惜是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至于蛟龙骇兽,奔腾拏攫之势,心手随变,窈冥而不知其所知,是谓达节也已。精熟神妙,冠绝古今,则百世不易之法式。不可以智识,不可以勤求,若达土游乎沉默之乡,鸾凤翔乎大荒之野。韦仲将谓之草圣,岂徒言哉!遗迹绝少,故褚遂良云:„钟繇、张芝之迹,不盈片素。‟韦诞云:„崔氏之肉,张氏之骨。其章草《金人铭》,可谓变化至极。‟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其斯为当矣。其行书则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亚也。又善隶书。以献帝初平中卒。伯英章草、行入神,隶书入妙。”

妙品。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也。隶书犹善规矩。钟公云:„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然芳树,穆若凌风。‟右军(王羲之)少常师之。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子充为中书郎,亦工书。先,有扶风马夫人,大司农皇甫规之妻也。有才学,工隶书。夫人寡,董卓聘以为妻,夫人不屈,卓杀之。”

能品。卢藏用,字子潜,京兆长安人。官至黄门侍郎。书则幼尚孙(过庭)草,晚师逸少(王羲之)。虽阙于工,稍闲体范。八分制,颇伤疏野。若况之前列,则有奔驰之劳。如传之后昆,亦有规矩之法。子潜隶、行、草入能。”

关于神、妙、能三品,各依什么尺度进行品评,读了上列三例,似乎难以捉摸。我们再看他在三品后的总评是怎么说的。总评大致说了这么几点:1.“推其大率,可以言诠”;2.“齐圣齐深,妙各有最”;3.“艺成而下,德成而上”。

我们说,对书法的品评三品,是一个对书法的欣赏问题,是一个审美评价问题。它是一种美的感受,感受后的品评。我们读了这三例,从中看到张怀瓘以及其他书家的评述,都是说的个人对美的感受。书家作书是创作,评者评书也是创作。

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文字论》)这就是说,对书法有深邃认识的人,不是只注重字形,更重要的是如何审视书之内在精神,即由书之点线、间架、布白和章法,给予人的厚重感、力度感、节奏感和生命感等,感悟它的神采、风韵、意境。这审美的眼光、尺度,犹如一面特别精良,具有灵性的镜子一样,有什么照不到、照不出和照不透的呢?对书法作品的品评,怎么会不“圆通”(《书估》)呢?他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和评论是正确的。

汉字是由点、线的运动变化构成。点线的运动是书者掌握毛笔施加于纸上的运动,提按顿挫、轻重缓急、圆转方折以及布黑分白、排列组合等等变化,都是书者意旨所使,都是书者的思想、情感、学识、修养等综合素质的迹化。因此,这点线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只有“深识书者”才能透过凝结在纸上墨的点线,以及字里行间的布墨分白,感悟到作者的精神力量。“冠绝古今”的书家张芝的草书,在古今许多“深识书者”的眼里,能感受到“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若达士游乎沉默之乡,鸾凤翔乎大荒之野”。同时,也只有“冠绝古今“的伟大书家,才能把生命的感悟,贯注到腕底笔端、流露于字里行间,从而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庸者,写不出好的作品,也看不出作品的好坏。道理何在?张怀瓘比喻道:“犹八卦成列,八音克谐,聋瞽之人,不知其谓。”

对书体美的感受过程,是衡“理”动“情”的过程。“理”可以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但“情”往往是不完全一致的。评者之情与作者之情会不一致,评者与评者之间的情也不会一致。所以张怀瓘在《书评》的开篇就说:“一味之嗜,五味不同;殊音之发,契物斯失。方类相袭,且或加彼。况书之臧否,情之爱恶无偏乎?若毫厘较量,谁验准的?推其大率,可以言拴。”此论亦非常中肯。

中国书画欣赏品评的标准,往往是相通的。张怀瓘著《书断》,也著《画断》,《画断》也分为神、妙、能三品,也是中国画三品论的最早提出者。可惜《画断》久已亡佚,今其逸文仅见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引。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序》中,也引用了他的三品说。张怀瓘的书、画“三品说”影响深远,其后列等品评者颇多,然仍以他三品说最为简约。

清代《国朝书品》列神、妙、能、逸、佳五品。包世臣的诠释是:“平和简净,遒丽天成,曰神品。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逐迹穷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曰逸品。墨守迹象,雅有门庭,曰佳品。“这里包所说的五品,比照张怀瓘的三品,大致作如下归纳:包的逸品约相当于张的神品;包的神品、妙品,约为张的妙品;包的能品、佳品,约当于张的能品。这样,我们对张的神、妙、能三品标准,约为:神品,“至法天成,风韵超然”;妙品,“妙法从心,神采自然”;能品,“成法在胸,逐迹守象”。

《书断●评》中,张怀瓘说他自己“学渐于博识,不迨能缮奇缵异,多所未尽”,“此皆天下之闻人,入于吕列。其有不遭明主,以展其材;不遇知音,以扬其业,盖不知矣”。“且如抱绝俗之才,孤秀之质,不容于世,或复何根。故孔子曰:„博学深谋而不遇者,众矣!何独丘哉。‟然识贵行藏,行忌明洁,至人晦迹,其可尽知?”这种慨叹是真切的。

泰州图书馆所藏抄本《书断》的书后有一篇赵僎对《书断》的简略评论。将《书断》比之“大《易》之制”、“《春秋》之典”,指出“古或作之有不能评之,评之有不能文之。今斯书也,统三美而绝举,成一家以孤振。虽非孔父之。今斯书也,统三美而绝举,成一家以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伟哉!伟哉!“张怀瓘的《书断》确系一部永炳书史的书评巨著,将永远给习者以指导和启迪,将常读常新。

第四篇:怀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组织:

这次能够参加怀化学院第二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到非常地荣幸,也十分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坚持认真听课,课堂上认真作笔记,在理论和实质上对党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次党校培训的第一堂课是由院长谭伟平主讲的,主题是关于坚守精神家园,他讲到:“坚守是种美德,信念是其基石,磨砺才成大事。”并分别以共和国演讲家彭清

一、云南保山前地委书记杨善洲以及为真理而斗争的张志新这三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秀事迹引导、激励我们。

刚好在我们此次培训班开课的前一天,彭清一教授应邀出席我校“中国梦’企业梦’校园梦”暨“彭清一大爱基金会”成立仪式,给我校大学生带来了一场声情并茂的演讲。彭老在演讲过程中主要给我们说了“激情”、“学习”、“恋爱”、“他的舞蹈生涯”、“梦想”等话题,不但激励了我们,而且更引领我们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且彭老还引用自身事例,向我们传达了要爱惜父母的观念。并将当场拍卖的八幅字画所得全部捐赠给“彭清一大爱基金会”,以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

彭清一教授1949年投身革命,现为北京华夏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总顾问,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以出色的表演在国际上为祖国赢得了两枚金质奖章。1985年以后,他带着一身残疾,从舞台走向讲台,满怀热情,先后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演讲超过4000场,被中宣部授予“全国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称号。他与李燕杰、曲啸、刘吉合称为“中国四大演讲家”。他的演讲如波澜壮阔的史诗,排山倒海,气势恢弘,但绝不是豪言壮语的堆砌,空洞无物的说教。他用真诚、激情、幽默、沉吟、呐喊来赢得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他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寓于丰富的、轻松的生活片断之中,使人感到回味无穷,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生命呐喊,铸志铸人。1985年,彭清一在排练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后不久,左腿胯骨因意外事故骨折。飞来的横祸,残酷的现实,使得彭清一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舞台。在彭清一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功成名就,回家颐养天年;二是顺应当时的潮流,利用他的知名度、人际关系组织“走穴”团体赚大钱。彭清一舍去了两种选择,他始终认为人的一生就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坚守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精神家园。他毅然选择了舞台上的一步“横跨”:从舞台走上讲台,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为净化人们的灵魂而呐喊,为正义而呐喊,为祖国强盛的明天而呐喊„„

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更富有教育意义,彭清一阅读了大量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系统地钻研了一部分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原著,搜集

整理了当代青年在不同岗位上建功立业的生动事例,从中汲取了大量有益的营养。为了写好演讲稿,彭清一经常挑灯夜战,全然不顾自己病残的躯体,他把讲台看得十分神圣,把听众当成朋友。在他看来,给当代青年作演讲报告,必须利用一切知识,以生动的语言内涵,鲜明的节奏韵律,浑然天成的艺术手段,去感染听众,打动每一个人。

他的听众中,上自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至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大中专学生,还有劳教人员„„每一个听众都从他的演讲中受到了教益、启迪和鼓舞。人们称赞他是“人生挚友,铸魂之师”,“净化灵魂工程师”,“播洒美的使者”。彭清一不仅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精神家园,还通过自己的演讲,激励、鼓舞更多的人去坚守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精神家园,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

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达5.6万亩的林场,并将价值近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

“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云南省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重量/——这是网友韩瀚为悼念张志新烈士所写的一首诗歌《重量》。张志新(1930-1975)女,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张志新怀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在“文革”期间,反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受了残酷的迫害。她坚持真理,公开揭露林彪、江青一伙篡党夺权的阴谋活

动,被“四人帮”一伙定为“现行反革命”,于1969年9月被捕入狱。1975年4月4日她惨遭“四人帮”杀害,年仅45岁。1979年3月2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她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志新烈士是一个坚持真理,勇于斗争,宁死不屈的人。在今天的某些人看来,她可能是极端“不识时务”、“傻到不开窍”的人。虽然“革命群众”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开会批判“帮助”她,让她说些敷衍场面的话,以求明哲保身——毕竟那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不为自己的安危着想,还要为孩子们考虑;但是,张志新不仅没有收回真话,反而越发放开了真理的喉咙,说了更多的真话。终于,她用自己一个女性的柔弱身躯顽强而痛苦地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她是真正无愧真理的中华民族的英雄。

毫无疑问,假如张志新烈士是一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思想的“螺丝钉”;假如张志新在被批判的时候,反戈一击,把一切“罪过”都推给“刘少奇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那么她所获得到得结果绝对不会是这样。她明知最后的代价可能是死,却仍然不愿为此放弃她所认为的真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像她一样保持理性的头脑,不随波逐流,客观地对待一切事物,甚至思想。不盲目趋从,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说真话,敢于斗争,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虽然党课已经结束,但我们人生的发展与前进的脚步才开始启程。经过党课的教育,我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对于自身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对于我党的优越性有了更深层次的发掘,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并通过比较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与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和深刻的自我反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用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尽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的集体。即使现在不能立即加入,我也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自身素质,做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坚守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精神家园,为社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第五篇:张云波简介

张云波

张云波,男,1971年出生,,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

1990年师从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张明文先生学习刻瓷艺术。张大师结合张云波天资聪慧、自幼臂力超人的特点,在精心学习彩绘、刻瓷的同时让其钻研、学习刻瓷微书艺术。是张大师徒弟中唯一以陶瓷微书扬名华夏的工艺美术大师。张云波在长达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广泛探求锲而不舍的攀登艺术巅峰。在彩绘、刻瓷、微书三者的契合点上参悟因革、精耕细研,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随。终集陶瓷彩绘、刻瓷、微书之大成于一身,鼎足陶瓷三大艺术之巅峰!

张云波陶瓷作品书画交融,纵笔放浪,刻画具微,设色名雅,清丽静穆,曲尽其妙,别创新意,自然大方。微书作品更是功力深厚,气脉贯通,清秀飘逸风姿绮丽,潇洒出尘,气势恢宏,融汇古法,自成风貌。其创作的孔子行教像、岳阳楼记、三羊开泰等作品先后被国家各级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其刻瓷作品被省市领导及军队高层领导收藏。1993年20寸刻盘《千古功臣》获全省二等奖。1994年20寸刻盘《李白》获全省三等奖。1997年刻瓷3结合二等奖。

2000年河北省陶瓷作品《回归》一等奖。2011年刻瓷作品《儒道墨法》获三等奖。

2012年《泰山赋》获金凤凰杯全国工艺美术大赛铜奖。2012年《福禄图》获华光杯全国工艺美术大赛铜奖。2012年《孔子行教像》获全省工艺美术大赛金奖。2012年《鹿鸣春》全省工艺美术大赛银奖。

2013年微刻《论语》获年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及亚太手工艺美术百花杯银奖。2013年刻瓷作品《关圣帝君像》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特等奖。2013年刻瓷作品《关圣》获山东省陶瓷创新评比金奖

2014年《泰山赋》获得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及亚太手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

下载20130709张怀波培训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0709张怀波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训心得体会 张艳红

    培训心得体会小组建设独秀一枝团队引领共创佳绩在271课改模式的大潮中,打造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成为一大亮点。 下午,培训老师把所有参培老师组成了一个大集体,编为一个班,对16个小......

    城北张怀信事迹材料

    老牛自知夕阳晚 不待扬鞭自奋蹄 ——张怀信同志事迹材料 张怀信,男,194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自1994年3月至今任辽中县城北农企公司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牢记职责......

    张熙怀 公诉精神

    公诉精神 作者张熙怀 简历: 1982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律组毕业,台湾高等法院检察署检察官,国际检察官协会(IAP)会员。曾担任基隆、台北“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官,因其承办“国......

    张波亚运工作总结(五篇材料)

    张波-亚运工作总结 在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和残运会当中,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并参与到亚运安保工作之中。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特别是作为亚运安保团队的一员,这是至高无上的荣......

    演讲项目管理中心——张波

    中金重钢投产一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我是项目管理中心的张波。 首先要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里发表演讲。中国有句古话,“千......

    “张波命案”死因不明!

    “张波命案”死因不明! ——控告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执法过错 尊敬的中共武汉市委并阮成发书记: 我作为死者张波之妻,在此以万分沉重的心情上书,控告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

    张胜波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我叫张胜波,现任孟津公司通风区副区长兼通风队长,主要负责瓦斯检查、通风工作。自2011年以来,在公司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本人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不断......

    张波毕业论文二改(合集)

    深化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社区警务建设是公安工作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提升警务工作运行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深化和完善社区警务建设实践中,必须从转变民警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