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脉 提高小说鉴赏水平

时间:2019-05-13 00: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准确把脉 提高小说鉴赏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准确把脉 提高小说鉴赏水平》。

第一篇:准确把脉 提高小说鉴赏水平

准确把脉提高小说鉴赏水平

小说是中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文学体裁之一,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说鉴赏水平是本文探讨的一个重点话题。

一、把握好三条基本途径

在提高小说教学效率方面,笔者仔细研读了新课题相关理论,在教学中做了许多改进,探索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口。

(一)课前预习要到位

以往的小说课堂教学也提预习,但模糊,究竟预习什么?学生心中无目标无方向,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如下要求:

1.了解作者简况,归纳有关代表作。

2.确定小说主人公,初步理顺主、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3.把自己的疑难问题以旁批形式写在课本上。

4.初步确定小说故事情节各部分发展概况。

上述要求需在练习本上以文字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做的意图,是让学生读小说,初步走进小说文本,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在《祝福》预习过程中,有学生在理顺人物关系方面展示了一张图表,初步了解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

(二)要突出重点目标

小说的内涵丰富,再加上作品流派众多,针对这些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设计目标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目标设计思路应该考虑如下要素。

1.涉及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摇2.涉及小说的独特之处结构上的独特之处语言特色细节描写之精彩审美价值?摇

上述内容是否每篇小说都要画面俱到呢?回答是否定的。要因作品而异,考虑突出哪几个重点。

《祝福》的情节结构安排独特,环境描写典型,人物形象典型,设计目标时,要重点考虑。如下例:

(1)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特点,概括各部分内容。(2)概括小说社会环境特点。(3)分析祥林嫂,鲁四老爷这两个人物形象,并说说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目标是教学的主心骨,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当下应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做法是依据现成教案照搬或者教师自己确定。在实践中我们认为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图示如下:

这一教学流程,对教师备课提出了较高要求,即目标的确定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初步定标”沿用的是我国传统的“预成论”教学思想,实际上就是教师的预习,不足之处是未考虑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只有把学生的预习情况考虑进去,把师生双方的问题进行整合加工,才能确定一个适合教学实际,合理而又科学的教学目标。

(三)巧设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以往的小说教学,课堂上老师大讲特讲,学生只顾听热闹,品评老师讲的水平,思考问题较少,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式听课现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探究问题,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深入文本,发现新问题,探究讨论难点问题的方式,逐步把学生放到阅读主人的位置上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祝福》中的有关问题是这样产生的。

1.讨论探究的问题源自学生。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鼓励他们把阅读中的难点问题大胆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2.讨论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的个性解读。

课堂时空有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归纳,把有价值的问题保留下来,供课堂运用;同时,教师把自己课前精心思考的问题提出来,师生一起解读。

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课堂实例:

课堂讨论举例(针对第⑥问题)

运用相关问题,能把小说鉴赏能力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往的课堂提问权常被教师掌控,学生只答不问,教师在课堂上也不给学生提供提问、讨论空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被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思维。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商讨,这样可以弥补学生提问之不足。

二、感悟提高

小说阅读教学,需要培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精心考虑师生共同研读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达到教学目标是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环节必须牢牢把握的主线。时下,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主动发问,积极探究。教师要把生成性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结合起来,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正宁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边城》小说鉴赏

沈从文《边城》小说鉴赏

认识沈从文是从《边城》开始,对沈从文这位作家的最深理解应该也是从《边城》得知。沈从文一生艰辛,他的坎坷人生也对他的作品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的文字简单朴实中透露着安静祥和,这也是他一直追寻与向往的生活。但是温暖文字的背后也隐藏着或多或少的悲伤感触,他在这种隐隐的忧伤中似乎是在告诉读者,生活再安逸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初,此时我们要实实在在顽强的生活。

《边城》中朴实无华的文字是一大特色,它也延续了沈从文创作的特点。简单的文字描写小山城的环境与生活,朴实的话语勾勒出每个人物的鲜明特色。

小说中大篇幅的文字描写小山城的景色与这里人民的生活。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够使读者在脑中不自觉地想象出那样的场景。“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运用较多短句,却精确的文字迅速描述出人物生活的地理位置。“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

神往倾心。”这么朴素的语言同样能够唤起读者心中对于安静祥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这样的描写也映射出作者幼时生活的快乐和他后来一直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品中对于各个人物的塑造也是极其简单的语言迅速勾勒出来的。主人公翠翠对于作者来说应该是最难写的,却是作品中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翠翠,聪明、美丽、淳朴、乖巧、善良,天真无邪,却也有些情窦初开后的甜蜜害羞和忧伤。“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一段话就把翠翠活泼的性格描绘出来。“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儿责。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得出。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起云一颗星凝眸。”此处准确的呈现出翠翠情窦初开的稚嫩、害羞与对情感的向往。翠翠的爱,是一连串的梦,开头是朦胧飘忽的,后来在成长着,终于不知其终。当别人“无意中提到”傩送时,她会脸红,内心深处在盼望,日久生根,少女的纯情自然会流露。翠翠在全然不知爷爷的误会和傩送父母的安排时,曾情不自禁的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以致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心中乱作一团,连傩送与她说话都忘记应答,从而引起误会。一对年轻纯情的爱恋就这样被误会和命运打乱。

文中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爷爷,他是作者心中典型的农人形象,作者在作品题记时写到“对于农人和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暖”,“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以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农人这个形象倾注了都少心血在描绘。”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同样是朴实无华”老老实实“写出的文字生动地塑造了老汉勤劳、朴实、憨厚、恪尽本分、乐善好施的形象。对于独生女与驻防绿营兵的暧昧关系老汉“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对于翠翠的成长他也倾尽全部,使翠翠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么写年。但爷爷没能把握好翠翠的情感世界,他的疏忽造成翠翠与傩送恋情出现波折,最终断送这一段纯情爱恋,好心办了坏事,带着无奈和惭愧,他离开了人世,反映了原始而古朴的亲子之爱的人情美。

在这些朴素使人感受温暖的文字背后,也隐藏着些许的悲伤情感。沈从文说,他将“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在美丽的人性与物景下,是天灾人祸、出走破灭等。酿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是爷爷的糊涂、弄巧成拙,顺顺的迷信、愚昧和傩送的懦弱、不够勇敢,翠翠的虚浮、过于羞涩。湘西人有“与自然契合”的一面,但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不免有其阴暗面,在淳朴健康的人性下,潜伏着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痢疾,以为祸患都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于是猜疑、误会、隔膜,酿成悲剧。小说最后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悬念式结尾,增加了一丝作品的悲伤感,翠翠一直在等着傩送的归来,或许还在期盼着完美的爱情,这种结尾使作品更添悲伤色彩。

整个作品以这个安静的小山城为背景,再次加重了故事的神秘与温暖感觉。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些无论魏晋的人的生活在别人眼中却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怡然自乐。

沈从文也有文《桃源与沅洲》说:“千百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力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增添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至于住在那里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曾有人遇着遗民或神仙。”作品的语言所构建的画面,的确是桃花源式的,并且是具有人性的桃花源。

沈从文自己说: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边城》中,我再次感受农村的温暖和谐景象,这让我怀念起小时候的童年生活,也体会到那份简单纯净的爱情,为翠翠和傩送最终没能一起而难过,更为这样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而伤感。通过《边城》的阅读,我更进一步理解了沈从文的作品特色和他的人生哲学,希望能够继续拜读他的作品。

第三篇:唐代小说鉴赏

《唐代小说鉴赏》论文:

“轻”与“重”的抉择

姓名:朱宇翔

学号:20094886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2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初次读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确实感觉到有些吃力,这和我平时所看的叙事类小说和言情类小说是无法比的,其中包含了一个人对于情感的深度理解与诠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昆德拉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学是在没有人物、没有境遇的条件下进行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开始就将托马斯的问题摆在那里:在没有永劫回归的世界里,生命存在之轻。小说首先提出问题为托马斯设定规定情境,即轻与重的存在编码;于是哲学思考本身有了小说性,问题本身则是小说家在作品中显现的哲学思考。

昆德拉问题研究的重要特征是拒绝得出结论,他认为是塞万提斯让人知道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昆德拉在书中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晕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而每个关键词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侧面。可能性是与一次性抗争的最积极的方式,因而此书可视为对自以为是的“绝对”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我不得不说虽然有些读不懂,但是在各方注解后,我也大概懂了少许其中的精髓,下面我就发表一下我的一些感想。

在本书的开篇,昆德拉就讨论了永恒轮回的问题。永恒轮回是指一种假定宇宙会不断,而且将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昆德拉从永恒轮回的角度来看法国大革命,就再没有了平行宇宙理论给我的神奇的美感,“一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和一位反复轮回,不断来砍法国人头颅的罗伯斯庇尔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昆德拉震惊于自己在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时所产生的怀旧情怀,他深刻地说,“与希特勒之间的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被预先地谅解了,一切都被卑鄙地许可了。”但永恒轮回真的不存在吗?人类历史不正是在一次次的演绎着一幕幕惊人相似的悲剧么?也许是轮回的间隔太久了吧,所以人们才这样如此可怕的健忘?

“只有在这种乌托邦式的前景中,悲观和乐观的概念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凡认为人类历史在五号星球上会变得不那么血腥的,为乐观主义者。凡不这么认为的,则为悲观主义者。”对于人类的未来,我是越来越觉得悲观了,革命和战争不是一次次的发生了吗?但或许革去的永远只是人的命而已,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丑陋依然。这,就是人类命运的永恒轮回吗?也许这值得我们的深思。

重,女人总是在等待承受一个男人的重量,但那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命,其实很脆弱,可是它要承受着很多东西。

轻,“轻”的一层含义,即个体的游离,游离于它所依附的整体之外。这种游离导致归属感的缺失,让人无法承受。每个人,或许,都处在于某些的游离状态。

萨宾娜选择了“轻”,她追求“生命之轻”,因此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了背叛。存在主义把个性和自由看作人的根本,而自由的意义即在于选择。“存在先于本质”,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道德和灵魂都是人类在集体存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的社会性的一种束缚。个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却有选择的自由。

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为了自由,为了独立的人格,萨宾娜痛恨媚俗,因为“媚俗起源于无条件地认同生命的存在”,她拒绝承载任何他人和社会的束缚。她走上宿命般背叛的逃离路程,她背叛父亲,背叛婚姻,背叛爱情,背叛祖国。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流浪之旅。“背叛是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她通过背叛实现了无所依着的自由轻盈,她说即便是死了也要让人们把她的骨灰撒向空中,“轻”就是她的生命本质。

但,这条背叛之路把她带向哪里了呢?也许最初的背叛还充满着激情与欢乐,向她展开一条条新的道路,可倘若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又怎样呢? “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再背叛的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她的悲剧即是不断背叛的旅程的终点的虚无。在她的心灵的最深处,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不时奏响那首荒谬但感伤的歌曲,向人诉说,在两扇闪亮的窗户后,生活着一个幸福的人家。”萨宾娜最终没有逃脱对家的“媚俗”。也许,一个人终究无法脱离

其社会性而存在。

人生是不可能有预演的。人的一生是一张永远不能成为正式作品的草稿,是一场永远不能正式登上舞台的彩排,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到头来,我们自己是无法通过比较来检验出究竟是哪种生活方式更正确,于是我们没有必要把每一次的选择都看得是那样的重要,那样的沉重,我们尽可以去做一个凡夫俗子,随心所欲地去享受生活的轻松,然而,真的能够这样吗?这显然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第四篇:古代小说鉴赏

关于托塔天王晁盖其人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已经为人们所家喻户晓,而水浒中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点。比如人们对宋江归降朝廷叹惋,对林冲处处受高俅压迫感到不平,对吴用神机妙算称奇······到那时很少有人会记得在水浒中另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托塔天王晁盖。

晁盖,是一位脱离于一百零八将之外的梁山好汉。在水浒中,一百零八将是一百零八个天上星宿下凡而成,晁盖注定在水浒传中不是主角。但是,晁盖对于梁山泊的建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晁盖第一回出场是在水浒传中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中“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资助他起身。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体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通过这段描写可以看出晁盖与宋江一样都喜爱结识好汉,这也为后来晁盖拉拢了一大批的梁山好汉做了铺垫。同时,也可以看出梁山好汉都具有的一个特点------善舞刀弄枪,不近女色。当时的大男子主义以及崇尚武力的思想可见一斑。

一上场,就有”赤发鬼”刘唐慕名而来,却被朱仝和雷横误会成盗贼,晁盖用计谋救了刘唐,这让我们对一出场就体现江湖义气的晁天王有了好感。这种气概也奠定了晁盖在梁山泊好汉中领导的地位。

又在下一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中,拉来了三阮兄弟以及公孙胜,当吴用问他们是否识得晁盖时,“阮小七道“虽然与我们只隔得百十里路程,缘分浅薄,闻名不曾相会。””,可见晁盖的名声确实很大,在江湖好汉中的口碑也很好。就这样在上梁山之前所干的最大的一件事“智取生辰纲”的参与人员就基本到齐了。

后来事情泄露时为押司的宋江因为与晁盖是其“心腹兄弟”便提前泄密,让晁盖等人逃跑,晁盖等人便商议投奔当时掌控梁山泊的王伦。但是,当王伦见了晁盖等人,听了他们的遭遇后,“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作声不得,自己沉吟,虚应答筵席。”宴席后,“晁盖心中欢喜,对吴用等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迷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吴用只是冷笑。晁盖道:“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吴用道:“兄长性直。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兄长不看他的心,只观他的颜色动静规模。”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晁盖此人虽然有领导的才干,但是也可以看出晁盖性子直爽,不能够很好的察言观色,勇猛有余,智力不足。

后来,吴用智激林冲火并王伦众人推举晁盖坐了梁山第一把交椅,自此梁山泊已经有了雏形,后来“晁盖再与吴用道:“俺们弟兄七人的性命皆出於宋押司,朱都头两个。古人道∶“知恩不报,非为人也。”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再有白胜陷在济州大牢里,我们必须要去救他出来。”吴用道:“兄长不必忧心,小生自有摆划;宋押司是个仁义之人,紧地不望我们酬谢。虽然如此,礼不可缺,早晚待山寨粗安,必用一个兄弟自去。白胜的事,可教蓦生人去那里使钱,买上嘱下,松宽他,便可脱身。我等且商量屯粮造船,制办军器,安排寨栅城垣,添造房屋,整顿衣袍铠甲,打造枪刀弓箭;防备迎敌官军。”晁盖道:“既然如此,全仗军师妙策指教。””这也为宋江后来被逼上梁山产生了祸根,后世有的评论家说这是晁盖狡诈,故意用此举希望将宋江拉入伙。但是凭借前面对晁盖的描写,晁盖并不是一个狡诈,善用谋略的人,但是,送金银确实是晁盖所提出,可以看出,宋江被阎婆惜发现要么是巧合,要么就是被吴用算计。以晁盖的性情也不会愿意陷害宋江,这只能体现晁盖的江湖仗义。

在晁盖等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了宋江之后,第四十二回中“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宋江确立了自己的星主地位,由此也可以推断晁盖以后的命运,注定不是梁山的首领。

在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中晁盖为乱箭射中头部,留下了“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的遗嘱。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得出晁盖与宋江两人微妙的关系,晁盖去世未将梁山头领的位置交给宋江,而是希望让捉得住射死晁盖的人的那个人做梁山泊之主。可以看出晁盖,虽然为人比较直爽,但是可能对于宋江有投降朝廷的心思感到不满,故出此言。

实际上,在宋江加入梁山之后,梁山的大权都旁落到宋江的手中,梁山好汉也大都愿意跟从宋江,宋江已经隐隐成为了梁山泊的实际之主,可以从晁盖刚刚死后,“宋江每日领众举哀,无心管理山寨事务。林冲与吴用,公孙胜并众头领商议立宋公明为梁山泊主,诸人拱听号令。次日清晨,香花灯烛,林冲为首,与众等请出宋公明在聚义厅上坐定。林冲开话道:哥哥听禀;国一日可无君,家一日不可无主。晁头领是归天去了,山寨中事业,岂可无主?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来日吉日良辰,请哥哥为山寨之主,诸人拱听号令。”看得出来。晁盖,虽然没有对此明确的表现出不满,但是可以想象,不论宋江与晁盖的关系有多么的好,自己的权利被莫名的架空,任何人都会感到不满。但是晁盖并没有掩饰,晁盖知道,在自己死后,必然是宋江接梁山泊之主,晁盖首先对宋江说:贤弟莫怪我,然后提出一些要求。而宋江如果真正的希望得到梁山泊全部好汉的认可,就必须完成晁盖的遗愿。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晁盖此人虽然胸无城府,为人直爽,但还是有知人之能的。

总观晁盖此人,为人仗义疏财,在江湖上颇有名气。但是,晁盖也是一个胸无城府之人,对任何人都没有防备,以致后来晁盖在梁山泊中没有实际权力。同时晁盖为人直爽,快人快语,毫不虚伪,也正是他的这些性格,使得晁盖能够领导梁山好汉创出一片天地。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梁山泊好汉在晁盖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繁荣。后来,宋江接受招安,梁山好汉才真正开始没落。

可以说晁盖在《水浒传》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晁盖将梁山泊带入繁荣之后,才将接力棒交给了宋江。晁盖此人虽然不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一员,但也为《水浒传》书写了重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水浒传》

第五篇:欧亨利小说鉴赏

一、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人,是世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他的创作紧随莫泊桑和契科夫之后,而又独树一帜,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莫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1、《麦琪的礼物》:为了给丈夫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而

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了祖传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比情感更重要的东西——爱,却是无价的。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它通过写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告诉人们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

2、《警察与赞美诗》:作品叙述流浪汉苏比在北美寒冷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到监狱过冬的过程,他处心积虑六次犯事却没有如愿,当他十分沮丧夜深归途中,听到教堂传出来炼净人心的赞美诗,内心澎湃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逮捕送进称为“冬宫”的布莱克威尔岛关押三个月。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揭露并讽刺了虚伪的资本主义道德、反人道的法律等等,如同说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动机是揭露封建社会的没落一样。一个“罪恶累累”的人竟一次次地被认定为无罪,而一个决定改过向善的人却遭逮捕入狱。两种荒谬背后的深刻内容:为非作歹者无人过问,有心从善者反进牢门。这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表现。

3、《爱的牺牲》: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的小说,讲述了一对追逐艺术的年青艺术家夫妇乔·拉腊比和迪莉娅·卡拉瑟斯,离乡背井到纽约去深造,却因家境贫困难以伸展抱复。于是妻子为了生计宁愿牺牲自己,骗乔自己在一个将军家里教他女儿弹钢琴,而乔也骗迪莉娅自己的画被皮奥里亚人看中,直到迪莉娅的手被烫伤,才明白迪莉娅在一间大洗衣店里烫衣服,而乔就在那间店里的锅炉房烧火。小说展现了19世纪美国草根阶层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在严酷的生活下,两个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艺术,但是他们之间的爱又让人感动。虽然现实很困难,但是他们彼此间的爱是永恒的,伟大的。

4、《供应家具的房间》: 写了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以自杀而终的恋人的故事。年轻人来到这个阴暗,肮脏的房间,在那个黑暗的房间里有着许多贫苦人们留下的痕迹,也是在这个房间里他的恋人自杀,小说展现了社会下级阶层人们的困难生活,以及人心的冷漠,自私。房东太太知道年轻人向他打听的人就在房间里自杀,可是她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告诉年轻人。(这个城市像是一片无底的大流沙,不断地移动着它的沙粒,今天还在上层的沙粒,明天就沉沦到粘土污泥里去了。)

5、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讲述了证券纪经人哈维麦克斯维尔忙碌的工作,他似乎就是一部机器,忙到忘记了一切,忘记自己叫过秘书皮彻找新的速记员,甚至忘记了自己跟速记员莱利斯结过婚,他求婚的场面是多么的可笑,上一句话是你愿意嫁给我吗,下一句话便是请你快回答吧,那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小说以夸张。幽默的手法写出了纽约人忙碌的生活。(交易所里有了飓风,山崩,暴风雪,冰川移动和火山爆发,自然界的剧变在经纪人的事务所里小规模地重演了。)

6、《最后一片藤叶》:它描写患肺炎的穷学生琼西看着窗外对面墙上的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她说,最后一片叶子代表她,它的飘落,代表自己的死亡。贝尔曼,一个伟大的画家,在听完休易讲述完室友琼西的故事后,在最后一片叶子飘落,下着暴雨的夜里,用心灵的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编造了一个善良且真实的谎言,而自己却从此患上肺炎,去世了。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依然留在古老的窗外;琼西也绽放出了往日的笑容,变得开朗乐观;伟大的画家贝尔曼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下载准确把脉 提高小说鉴赏水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准确把脉 提高小说鉴赏水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小说鉴赏》教案

    选修《中国小说鉴赏》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资料(2-3) 第三学时 【活动内容】表达与交流 【活动过程】 一、 话题投放 取之经,都有一条西天之路吗?学过本文,结合自身实际你有哪些感......

    沈从文《边城》小说鉴赏

    洗尽铅华真美永存 ——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一本隽永清新的书,描写了湘西凤凰小镇的美丽风景和真挚的人性美。 关键词:边城 风情美 人性美手捧一杯热......

    小说《祝福》鉴赏导引

    小说《祝福》鉴赏导引 鉴赏要求: 1、阅读、圈点评注该小说。 2、带着阅读鉴赏成果到小组探讨、交流、展示、互动。 3、小组代言人汇总小组鉴赏成果,然后在班级展示。 鉴赏方法......

    现当代小说鉴赏论文

    现当代小说鉴赏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 说实话以前很少看小说,除了上课时老师会将那几篇外几乎是没读过其它的。这学期我选了这门叫做现当代小说鉴赏的选课也是为了弥补一......

    鉴赏小说环境5篇

    鉴赏小说环境 【考情透析】 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考察的重点。考察时,又往往以自然环境的为重点,命题的重心有三:1.环境描写的特点是什么;2.环境描写的作用;3.综......

    《小说鉴赏》读书报告

    《小说鉴赏》读书报告 摘要:《小说鉴赏》通过反例对比分析法说明了小说是什么及其基本要素,讨论了情节的设置技巧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以及作品整体的逻辑连贯性和伤感问题。本书......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提高诗词鉴赏水平【关键词】 诗词教学;模式构建;鉴赏【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92―01 古诗鉴赏是......

    运用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古典诗词鉴赏水平

    运用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古典诗词鉴赏水平闵柳钢 (江阴市要塞中学 214432) 内容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因为如此,它在语文教学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