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写作文——新课程写作教学浅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0:3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真情实感写作文——新课程写作教学浅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真情实感写作文——新课程写作教学浅谈》。

第一篇:真情实感写作文——新课程写作教学浅谈

真情实感写作文 ——新课程写作教学浅谈

各位老师: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走进新课改中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自有学校的教育以来,对语文教师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如今,有关作文教学的流派也不少而本人的教学观点既没有入流,更不能妄称什么派。不过,今天能有幸和诸位一起来探讨新课程写作教学的问题,我已经是受宠若惊了,所说有不妥之处,万望海涵,并恳求指教。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借用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认为是十分恰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出戏,曾被周恩来同志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有一段唱词——“梁兄送我出学堂,学堂前面粉壁墙,粉壁墙上画麒麟,麒麟头上顶凤凰,凤凰口吐七个字,状元、榜眼、探花郎,梁兄哥,待到朝中开科考,三篇文章作得好,一顶乌纱戴头上。”

这唱词中的“三篇文章作得好,一顶乌纱戴头上”就是对古时候的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的最好的佐证。社会发展到今天,虽说作文教学的地位已由旧时代学校教育的峰颠退居次要地位,但就语文学科而言,它仍然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要衡量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如何,只要看看他的写作水平就基本上能将其分出伯仲来。

前几年,全社会就语文教学的成败所进行的一场大讨论,其热烈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其言辞之尖锐也可以说是盛况空前——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各种宣传机器几乎是异口一声:什么大学毕业生不会写自荐信,什么研究生不会写请假条,什么博士生尽读错别字等非难;什么“少慢差废的教学是语文”、什么“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之类的恶语铺天盖地而来,让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惊惶失措,欲哭无泪。

诚然,在前几年关于学生语文水平之低的原因的探求过程中,各界人士不约而同地将责罚的八十大板都打在语文教师的身上,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讲,是极不公平的。因为造成语文水平走低,其原因多得很:自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口号后,我们语文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时至今日,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开放性的发展,计算机和外语成为最热门专业。母语水平高低,至少在表面上还不是能否成为热门专业人才的决定因素。专业发展的导向自然影响到对学科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时间的分配。再说,随着电视的普及,伴着打电游、上网的走俏,中小学生们的业余时间,也差不多全被这些现代化的信息与娱乐所占有,留给学生看书的时间已是微乎其微了。虽说从大语文观这一角度看问题,看电视、玩电游、上网也可以学语文,但这与直接读书所能获得的信息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不过,话也得说回来,学生语文水平差,虽说个中原因不少,可人们不怪语文教师又怪谁呢?难道我们语文教师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就目前学生的作文情况分析,也确实令人痛心疾首。

由于不良学风、文风的影响,作文说假话早已成风。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试卷,据抽样调查,竟然有不少作文都出现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之下“战胜脆弱”的假话,以至引起全社会的震惊和批评。其实,作文说假话,自古就有。我国古代训练写八股文,就要求不说自己的话,而是要“代圣人立言”。这种八股文是“假、大、空”的鼻祖。封建社会的这种作文训练,所培养的只是“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面现在,如果对作文说假话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我们将会重蹈封建八股文教育之覆辙,不仅使学生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而且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的双重人格,这与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岂不是南辕北辙?因此,我们必须要强调学生作文写真情实感,这样,就有利于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作文“假、大空”的毛病。

说得重一点,这种毛病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作文问题,而实质上是对青少年人格的扭曲,对其个性的健康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当然,这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话就行,不需要正确的引导了。记得在1984年,我让学生写一篇题为“21世纪的我”的作文,有一个学生的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21世纪某一天清早,机器人把我从床上抱起来,帮我洗完脸,漱完口、喂好饭后,把我抱上小汽车„„”无独有偶,据报载,前年某县初一学生作文统考,题目是“20年后的我”。近两千人中,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当县长、市长以及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轿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这些学生的确是说了里话,这些话过去是人们所羞于启齿的,现在他们公然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了。但这样的“心里话”,能不注意正确引导行吗?这些例子生动地告诫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问题,对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有人过于强调写作要完全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作如实的反映,却忽视了“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没有个人的主观感受就谈不上写作的个性化;也有人片面地强调写作就是自我表现,事实上切断了自我与生活的联系,这两种倾向都有其片面性。

如何才能有效地克服上述两种片面性呢?新课程《语文标准》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其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称之为“习作”,其要求是: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的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三学段仍称为“习作”,其要求是: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十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和习作。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其要求是:

1、写作出了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得意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命题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和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我们初中阶段属于第四学段。《语文标准》对这一学段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仅“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

《语文标准》还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过去的各个大纲关于写作教学,提出了选择表达方式、安排详略、条理清楚等技术性要求,在初学写作时过多强调这些写作规范,反而冲淡了有创意的表达这一根本性要求。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语文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需要指出的是,有创意不等于胡思乱想,其前提是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以及观察的多角度,所以第三、第四学段分别作了这样的表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我们所接手的学生,已进入了第四学段,不过,毋庸置疑,他们目前的写作能力是没有达到《语文标准》所要求的标准的。他们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人往往是一提作文就头痛,认为没有东西可写。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为其补火。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一、引导学生回忆生活

大家知道,我们要学生作文无非是让学生把学生过去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见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生活还是不少的,特别是从间接获得的生活是极为丰富的。这些埋在记忆底层的生活能不能翻转过来,有的让它们由死生活变为活材料,有的则让它们把模糊的色泽变得鲜艳起来,这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夫了。

过去的事,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相隔不远,但学生回忆起来,往往无从下手。例如“童年趣事”这个题目吧,恐怕是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分男女,人人都写过的。有一位老师在要学生作文之前,就作了这样一些提示:他把童年的事归纳成20个小问题:

1、家在哪个村,村里有什么最有趣的事。

2、家里的成员中,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要求一件事反映一个特点)。

3、记忆中最早而且印象最清晰的事。

4、挨过打吗?是怎么被挨打的?

5、撒过谎吗?在什么情况下撒谎的。

6、最喜欢到什么地方玩?那里什么吸引了你——或人或物或景。

7、欺侮过别人吗?为什么事欺侮人?

8、平时贪吃过什么东西?贪吃的经过怎样?

9、受过别人的夸奖吗?是为什么事?

10、受过委屈吗?又是什么事?

11、第一天上学(幼儿园)的情景还留有什么样的记忆。

12、得到过老师的批评或表扬吗?是为了一件什么事?在什么场合?

13、还记得小时候玩游戏的情景吗?

14、有无最讨厌或最喜欢的同桌,让你最讨厌或最喜欢原因是什么?

15、栽树、种花、饲养小动物的事干过吗?

16、见过奇异的景象吗?你当时的心情如何?还别的人在场吗?

17、考试考得最好(或最糟)一次的情况还记得吗?

18、参加过社会活动吗?选一次活动谈谈当时的感爱。

19、参加过学校以外的劳动吗?选一次感受最深的说一说。20、你上课有无严重开小差的现象?导致开小差的原因是什么?

二、引导学生提炼生活

上述20个小问题,用一个新潮流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的信息源”。学生找到了信息源,并将其挖掘出来,诉之于笔端,书写于纸上。当然学生由找到信息源到将其书写于纸上,其间还有一个筛选信息的过程,不是绝对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如果说找寻信息源的过程是再现生活的过程,那么筛选信息的过程就是提炼生活的过程。我这里介绍七种帮助学生提炼生活的方法,以供参考:

1、提问题

a我最想探讨的是什么? b我摊牌思考的是什么? c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什么?

d我曾千方百计寻找答案的是什么?

2、举现象

a突然给你启迪的现象。b引起你长久思考的现象。c使你大胆猜测的现象。

d使你产生发明创造设想的现象。

3、描述情境

a催人泪下的情境。b引人奋发的情境。c叫人心碎的情境。d令人心烦的情境。

4、采掘强烈印象 a一个人的强烈印象。b一件事的强烈印象。c一件物的强烈印象。

d一段生活经历的强烈印象。

5、搜求奇思

a一事引出的突发想象。b一事引出诡异想象。c一景引出的突发想象。d一景引出的诡异想象。

6、大胆推测

a解开一种世界未解之迷的假想。b解开一道难题的几种预想。

c对一些同学未来发展的几种推测。d对一地的未来发展的几种预想。

7、提炼见解

a曾掠过心头的积极一闪念。b生活或学习中豁然开朗的实例。c事物对比中引出的想法。

d一篇文章突然开启我心中之窗。

三、指导审题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达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目标,也就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语文教师不厌其烦地诱导。所谓诱导,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你的方法渗透进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如今的学生见多识广,自我表现意识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这一特点,变以往教学中“要你学(写)变成我要学(写)”例如有一个教师在教《松鼠》一文时,根据教学要求,应该让学生摹仿课文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小文章。他在第一个班授课时是这么说的:“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已学完了,下面请大家摹仿课文写一篇描写小动物的小文章。”其结果是动笔者寥寥无几。在第二个班授课时,这位教师变上一堂课的命令式讲话为商量式的谈话——“同学们,我们已学完了《松鼠》这篇课文,大家一定觉得松鼠这种小动物很可爱。不知同学们是否也养过小动物?如果自己没有养,我想你的左邻右舍,亲朋戚友家里总有养小动物的。你所养的或所见的小动物有没有趣?能否给大家介绍介绍呢?”这么一说,全体同学兴趣就来了,不到两分钟的准备时间,要求介绍的人几乎占了一半。到了下课时间,都不肯下课,要求向同学们介绍。这一事例,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语的例证。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是说激发就能激发的,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合适措施,方能达到目的。这就是我们平时备课所要注意的。

说起作文的备课,这也是令我们语文老师十分头痛的问题。以往我们常常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写作文,第一课时我们主要进行作文指导,第二节才让学生作文。我们有的教师生怕学生写不好作文,作文备课是十分认真,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布局谋篇,如何遣词造句,都一一予以详细地指导,而结果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是全班五十多人同一个腔调。批阅者读一篇两篇,还可以,读多了就泛味。这种作文指导,就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指导。有的老师可能会说,我这么详细地指导,还有不少学生一节课写不出几个字来,不作详细指导,恐怕这类学生连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这种担忧,本人也曾有过。其实,这是对学生思维潜能的不信任。新课改的《语文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指导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先后一致的联贯性,可操作性比较强,可我们将要接手教的学生不是一级阶梯,一级阶梯登上来的。就我所教学生的情况来说吧,一个班50多人,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有少数人还像个小学毕业生写出来的文章,可有不少人写出来的文章就只有三四年级的水平,更有甚者,班上总有那么两三个人的写作水平还停留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上。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下面我就将我这十来年的做法向大家介绍一下,以便和各位一起来探讨。

《语文标准》要求学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教学要求——两个课时写完一篇作文的要求大不相同了。我从92年上学期起,就规定学生必须在45分钟内写完一篇作文——初一上期是500字以上,初一二期是550字以上,初二一期是600字左右,初二下期是600字以上。以前我们称之为快速作文,现在看来,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语文标准》就是这么要求的。

我的指导方法是先实后虚。所谓的先实后虚,就是上作文课时,把传统的教师指导后学生写作文改为学生写完后再评议。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指导——写作——阅卷——讲评”,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一般是两节课完成一篇作文,第一节课是老师指导,占去一节课的一半时间,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我则是先让学生作文,然后再作具体指导。我每次要学生作文时,就不作具体指导,但平时上课是不忘作文指导的。就拿审题指导来说吧:我归纳出一条审题原则,那就是要求学生运用添加因素的审题方法,使文章的标题能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以《我的故乡》为例吧。学生写作前,老师可作简要的审题提示:“我的故乡怎么样?是美丽的故乡?是富饶的故乡?还贫穷落后的故乡?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学生经教师这么一提示,他就会朝着自己确定的写作对象去思考。再如《静夜》这个题目,如果就标题论标题,就不怎么好写,若从另一个角度——“静夜不静”来考虑,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在那万籁俱寂的夜晚,其实一点也不平静:上夜班的工人不正在车间里忙得不亦乐乎吗?商店里的营业员不还在店里为顾客们服务吗?学校的老师不还在静夜中忙着批改学生的作业吗?野外的猫头鹰、黄鼠狼等动物不正在忙着捕捉田鼠吗?炎天六月的夜晚,那些为人母亲或为人祖母者不正于院子里坐在小儿子或小孙子旁边摇着扇子替他们解热驱蚊或讲述着神奇的故事吗?另有那打麻将娱乐者,赌博者,更有那些小人之辈,借夜色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你能说这夜晚是平静的吗?

这样的提示,与《语文标准》“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的要求是一致的。当然,要让学生能较好地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还必须在平时多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哲学家们在论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问题时,曾有一个

“一个一生不可能两次涉过一条河流”的典型案例。为什么一人一生不可能两次涉过一条河流呢?„„6月23号的文萃报的12版刊登了这么一篇题为《“不可能”与“有可能”》的小文章:

下面这几道题,做过的人无一不说是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答案的。你不妨也来试试。请看题: 1+1=1 2+1=1 3+4=1 4+9=1 5+7=1 6+18=1 怎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只要给这些数字加上适当的量词,其结果就可以成立,完全正确。1(里)+1(里)=1(公里)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4(点)+9(点)=下午1(点)5(月)+7(月)=1(年)6(小时)+18(小时)=1(天)[点评]简单的数字游戏告诉我们:面对生活里那些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想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有可能。指导学生审题,要扩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那么这些内容在什么时候介绍比较合适呢?我平时是在上课时介绍的。假如我要上《风筝》这一课,我就会问学生:“假如要你来写‘风筝’这篇文章,你打算怎么写?以‘风筝’为题一般可写出几种类型的文章来?课文又是写什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能让学生掌握审题方法。再如《小巷深处》一文吧,这个标题只不过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学生读完课文后,可让他们试着用简练的话扩展课文标题,使标题能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小巷深处深爱着‘我’的母亲、小巷深处伟大的母爱、小巷深处相依为命的母女的故事。”假如你要学生写一篇小动物的文章。那么你可以以某一动物为例,作简要的提示:你所写的动物是漂亮、乖巧、顺良的小动物吗?你所写的动物是既通人性又凶猛的动物吗?你所写的动物到底有什么特点,你要在你的文章中反映出来。这样的提示,我认为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至于文章的布局谋篇,就初中学生写记叙文和事物说明文而言,用得最多的是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和“总——分、分——总、总——分——总”来安排。而议论文和事理说明文一般离不开逻辑顺序。其指导也应放在平时为妙。而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指导就更应该放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了。上述做法,我一般只在初一进行,到了初二,难度一般的作文题目事前不作提示。

也许有的老师还是不放心,你一句的指导也没有,学生能在一课时内写完一篇500字以上作文吗?根据我的实践情况,我认为学生是可以的。学生的思维潜能之大,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大家不要以为“七步吟诗”“倚马可待”的写作是天才人物的专利,常人经过训练,也是能够做到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我们目前只运用了脑力和体力的一小部分。”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佛斯坦也认为,不同能力水平的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他们多数人具有可变性优势,通过强化训练,可以把未被开发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掘出来。

大家知道,每次考试作文,写不完作文的没有几人。为什么考试时能写完作文,而平时又不行了呢?其间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考试作文题一般好写,二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急中生智”吧。既然考试时能行,平时肯定也能行。基于这一点,我编了一首快速作文歌诀:

身子坐正深呼吸

目视黑板无杂念

平心静气思文题 一气呵成再回视

这首歌诀的头两句旨在让学生集中精力。记得我读小学时,我们上课之前都要假寐的,其作用无非是要学生收拢玩心,好集中注意力上课。后两句是行文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往学生作文之所以慢,大都是写一段又回过头来读一遍,写一段回过头来读一遍,如此反复,又怎么能把文章写快呢?所以写文章要强调一气呵成。可能有的教师又会疑惑起来——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况怎么办?我地做法是要学生跳过去。凡是写不下去的一般是不合思维顺序,即使是硬着头被写出来了,到修改时,往往也是要被删去的。

四、指导学生互评 作文写完后,就是修改评改的问题。《语文标准》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而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呢?据我所了解情况来讲,学生是最不喜欢修改自己的文章的。如何才能让他们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呢?自92年到现在,我的办法是通过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达到逼学生上梁山的目的——先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

让学生互评作文,如何能逼学生自己先修改自己的作文呢?这就得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上来认识了。前面我就分析了如今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生怕别人尤其是同学说自己不行;而又有较强的表现欲,你要他挑别人的文章的毛病,他从头到脚都是劲。就我这11年的指导学生互评作文的情况分析,几乎是所有的同学都具有比较准确的发现别人的作文的毛病的能力,即使是自己作文成绩一塌糊涂的人也不例外,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吧。学生为了不让同学少挑或挑不出自己作文的毛病来,除了极少数懒汉外,一般写完作文后,会将自己的文章修改一两遍的。这不就是逼他们上梁山——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了吗?

其实,学生互评作文,就是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大凡在教学上有成就的老师,无一不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的。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曾经听说过的一则故事——《状元先生》。这则故事说的是古时候,在四川某地,有一位名叫鸿儒的先生,他饱读诗书,„„他有一个弟弟,叫鸿慧,没读什么书„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互教互学作用,效果是不能用时间来计算的,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互评作文呢?我做法是:

(一)确定评分标准。一般说来,字数满了500字,不论写得怎么样差,就可给70分;所写内容没有外题,就可给80分,文章中有那么一两句精彩的话,就可打85分,„„语句通顺、结构严谨、详略得当、思想健康,就可以打95分以上了。每次作文均有不同的评分标准,这就要依据你该次习作训练的侧重点来定(我这个评分标准就是学了钱梦龙老师的)。

(二)讲明评改作文的步骤:

1、读第一遍,整体把握同学作文情况。

2、读第二遍,找出同学文章中的错别字与病句。病句能修改的则修改,不好改的打上眉批。

3、读第三遍,找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语段来,加上波浪线,打好眉批。

4、读第四遍,对全文予以评价——打分并写尾批。尾批要先写出优点,然后指出不足,最好是能够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交给作者。作者可以与评改者交换意见,还可就评改者的打分或评语进行讨价还价(这样一来,相互争论的过程又成为了一次新的写作过程„„)

(三)集体评改三到四篇学生的作文,以作样板。作为样板作文,不一定是写得最好的作文,我平时的做法是让交卷早的前三到五名同学抽,抽到谁就评谁的作文。被抽中的同学称为幸运作者,就上台来宣读作文,读之前,要简要地说说自己的审题构思过程。只要读得比较流利,声音比较大,就可给予30分的奖励。如果有同学认为自己的作文写得好,可以主动提出来宣读,让同学们评改,则加50分。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促使个别不认真的同学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因为你乱写一通,一旦被抽中,就会大丢其脸。又能调动作文优秀者的积极性。

(四)学生互评作文。(互评时,对学生的眉批

第二篇: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作者:王慧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49期

古人云:“言为心声”。一个人写文章无非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因此作文应该说真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有了真情实感,作文才会打动人,才会得高分。

“真情实感”这个短语是由“真情”和“实感”两个名词构成,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谈本人的一点粗解。

所谓“真情”指的就是作者真实的情感。《我的老师》中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抒发了对温柔慈爱的蔡老师的挚爱、感激和怀念之情。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五件小事,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在此基础上,作者写了“我”对蔡老师的依恋:默默地看老师写字,放假前与老师难分难舍,暑假中感到时间漫长,甚至梦中寻找老师。最后,文章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和蔡老师分别了”,寥寥数语,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真实的爱师之情。再如《背影》中,作者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表现了在特定的家境、心境下的慈父孝子之间的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把父子之间的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看来,喜怒哀乐这种人之常情,如果能用笔将它们表现出来,就会使文章充满真情。

所谓“实感”,就是指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如初中语文自读课本《这不是一颗流星》,作者在结尾处写道:“我原以为,孩子天真淳朴的念头会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一颗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这种生活感受,正是作者有感于大人们的感情像流星一样,孩子们的“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含蓄地对大人有所批评,同时又表达了一种愿望,大人们应该保持一种赤子之心,让社会充满友爱、充满温暖。显然,说自己想说的话,离不开真情和实感,喜怒哀乐人皆有之,但仅有这种人人皆有的真情还不够,因为这种真情,只是具备了生活经验,要写好文章,还必须有自己对这种生活经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感觉,臧克家在一篇谈写作的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知识的感受,是写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两条。”这就告诉我们言为心声,说自己想说的话,也包含了要把“情”和“感”结合起来的意思。

第三篇:写作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精选)

写作: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训练目标]

1.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

2.作文中说话要真实实在很多同学一提写作,就感到头疼。其实,写文章是一项很自然的活动,写文章无须造作,你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就是文章。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感受,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关心的东西写下来,写出你心中感受最深的东西,用那曾打动过自己心灵的东西去使别人的心灵颤动,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别人的情感,这样,你笔下的文字就会摇电曳多姿、情真意切,就能感动人,从而获得成功。

本次作文就要求大家写一篇尽情抒写自己心曲的作文

同学们,文贵有情,文章因情真而美!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例文欣赏]

例文一:

打下电话回家

有时候,在操场上徘徊,独自仰望着昏暗的天空,仿佛在嘲笑自己,男子汉大丈夫,哭了?为家而哭?感情的潮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想家了吗?我默认了。

在家的那种温馨,那种快乐在学校里难以体会;家的那种温暖让我难以忘怀。

也许,一星期后能看到满脸堆笑的爸爸,慈祥亲切的母亲,心中便有了安慰。但,这一星期,似乎比一年还长。我不停的想掩饰自己那种难以抗拒的悲哀,可是,每当在脑海里浮现“家”这一个字,便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涌向心头,这时,我会发现自己的掩饰是那么的自欺欺人。想家就想家,那种感情是控制不了的。

星期六了,可以回家了。我看着同学们像一只只欢乐的小鸟,奔着、跳着投入父母的怀抱,我便觉得心头一紧,脸颊上冰冷冰冷的。同学们走光了,我静静地忍受着寂寞的煎熬。“踏,踏……”在教室旁响起了脚步声,我欣喜的抬起头,不顾一切的冲出教室,却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撞个满怀,心中的喜悦也被扫得干干净净。就在这些脚步声中,我等待着…… 星期天,从家里回到学校,和爸爸道别的一刹那,我的眼前湿润了,又要离开了,离开那个温暖舒适的家了。晚修过后,我在回宿舍的途中,不经意地拿起了电话,却在这一瞬间停住了,我打电话回家说些什么呢?但我仍然拨通电话,“喂,妈妈呀,我……”我说不下去了,我没有话题。“峰,什么事?”那边传来妈妈亲切的话语,我的心一下子感到温暖了,“妈,我……没什么事了。”“哦,那再见了。有事记住要打电话回来!”我放下了电话。想家了吗?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听一下妈妈爸爸的声音,这就足够了。

教师评语:这篇文章真实而细腻地记载了一个孩子想家的心路历程,也许这也是每一名东华学生都经历过的,因为有感而发,所以文章虽然在细节处理上还不够,但是其真情足以动人。

例文二:

妈妈的手

216何俊彦

“回来了?衣服这么脏,来,换出来让我洗洗。”这句话几乎每次回到家妈妈都对我说。本来家里一般都用洗衣机,只是我的衣服用洗衣机很难洗干净,而平时在学校时自己又总是洗不干净,就只好让妈妈洗了。

就这样一个星期复一个星期,一月复一月,直到国庆假期时,我们全家去了香港,要知道,那里光平时就挤得不成样了,更加上公众假期,简直就像一个人肉榨汁机。

妈妈和爸爸怕我和弟弟走散,就一个拉着一个,当妈妈拉着我的手时,我感到是一块树皮裹在我手臂上。妈妈去美容店的次数也不少,怎么手这样粗糙,直到经过一间干洗店时我才想起有一次我洗了很久衣服后手都成了一块破布,到处都脱皮,妈妈也可能正因为这样——为我洗衣服才洗成这样。

妈妈的手和我的一样都是对洗衣粉过敏的,所以我知道手脱皮后是怎样的疼痛。顿时,我有了一种犯罪感,步子也慢了,这时,妈妈觉察到了,以为我肚子饿,还问我:“肚子饿了吧?去吃点东西。肯德基还是麦当劳?”我一听,全是些我很喜欢吃而对妈妈脱了皮的手不利的东西。

“还不饿,等会再去吧。”我小声应着。我很惊讶我居然不去,连妈妈和爸爸好象也这样想。但弟弟由于被肯德基和麦当劳刺激了,非去不可。我想到妈妈的手,由心脏痛到头。“我喉咙有点痛,还是去茶楼去吧。”这次我更加惊讶我竟这么快撒了个谎。当然爸爸妈妈比我更惊讶但又很欣慰,他们大概以为我懂得为健康着想了,长大了。所以就在当天晚上,就肯让我在酒店附近一个人逛街。那时,我本想去买一支护手霜,但由于内向了点,终于还是没有买,这样就告吹了。

上学后,我注意着不把衣服弄脏,洗时也尽量用力一点,洗久一点。现在写这篇作文时都疼得要命,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希望妈妈的手可以再像以前一样光滑和健康。

简评:这篇习作,文字并不华丽,事件并不惊天动地,但却感动了每一个细心读完此文的人。感动于小作者那纯净又细腻的心灵。何俊彦是个贴心的男孩,他的父母是幸福的。读完此文的你,是否也会在这个周末去为你母亲买上一支护手霜?

[病文修改]

下面这段话是从某位同学的作文中摘取的,你能发现其中写得不真实的地方吗?

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提示:开头环境描写失真,后面的女人不一定是小孩的妈妈,我不可能有时间想英雄,我怎么看到自己脸红了,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夸奖吗?

[写作指导]

1.做一个真实的人,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

2.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深切的真实感受。

3、文章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但不能胡编乱造。

[作文]: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后悔……)了(将题目补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字数600字以上

3.先起稿,回来再抄正到作文本上,抄正后要有“自赏”和“互赏”的环节,自赏和互赏环节都要有旁批和尾批。

第四篇: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教学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教学

内容提要: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谈了自己的几点做法:养成观察和积累的习惯,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从而让习作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

关键字:良好习惯观察积累创设环境真情实感

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在作文教学中,一些学生谈文色变。不少学生的作文要么就是千篇一律,要么就是虚假地拼凑,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结构是套用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漠然的。由于没有学生自己真情实感的投入,所以读起来索然无味,很难打动人。究其原因,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人的感情。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经过几年的探索,孩子们写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血有肉,都记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一、养成良好习惯

1、养成观察的习惯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细致地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对小学生而言,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从社会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能够触动我们的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的事情时有发生。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随处留意、观察,并通过自己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的习惯。我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例如:家长带孩子去公园,经常会去喂金鱼、喂鸽子等小动物,如果没有家长的引导,孩子可能只是看个热闹,回来问他有关内容,他可能答不上来。所以我告诉家长,在孩子和动物交往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提示孩子注意看,你把食物抛下去,小动物看到后,是怎样过来的,许多动物又是怎样抢食的,注意它们的动作,最后是哪个动物抢到了,它又是怎样吃的,没有抢到的动物的动作与表情又是怎样的„„孩子一边看,家长一边提示,孩子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在孩子的头脑中就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如果遇到写类似的文章,孩子就会轻而易举地从头脑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写出的文章也会充满情趣。

2、养成积累的习惯

有的同学写作文时,“下笔如有神”,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究其原因,就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读书破万卷”,头脑中储备的材料丰富。而不少同学写作文就好比挤牙膏,苦于无言,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材料,腹中没货,何以拿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每天至少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时 1

间,还精心设计了读书笔记卡。在广泛地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在开阔,见识在增长,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提高,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我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我制定了读书笔记表,让学生复印成册,把在课外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许多。从四年级开始,我让学生开始写评报,让他们把自己平时读书看报时最喜欢的文章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然后写出自己的读后体会。任何一项措施,如果没有教师的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都会渐渐地失去兴趣,所以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定期进行评比、交流,不断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创设宽松环境

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在用他们稚嫩的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用他们独特的思维来感受着生活。儿童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同时不会是无动于衷的,由于情感的介入使他们对事或物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情绪变化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

1、降低要求

在开始接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日记很简单,就是把你最想说的说出来,把你在学校、在家里、在外面,看到的、听到的给你最深刻的写下来。字数不限,内容自定,家长在每篇日记的后面注上是否属实。我还告诉我的学生,假如哪天你实在写不出来,你可能从作文书中抄一篇你最喜欢的,只要写清原因和摘自哪里,也算完成作业。这样在一开始,我就杜绝了去编造,去抄袭,孩子们交上来的文章很稚嫩,但都是他们真实生活的记录。

2、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写过日记、周记和循环日记等,内容上有时自定、有时半自定、有时全班共同关注一个话题。记得在第二次海湾战争时,班里有几个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自己的日记写的是这方面的内容,我觉得不错,就在班里读了,结果很多学生也写了这方面的文章,于是我就让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写这个话题。由于共同的参与,学生之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战争进行了多久,孩子们就关注了多久,他们每天都看新闻,查资料,写出了一批新颖有深度的文章,有对侵略者的谴责;也有对世界和平的呼唤;有对炮火下无辜牺牲和受伤人民的同情;有对战争原因的探究„„此方法我还运用在后来的非典时期,毕业前夕等。

3、激励式评语

在我批阅的日记中,没有不合格的,我不是看学生的文章中哪里不好,而是注重他的文章中哪些地方做得好,我总是在寻找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我的评价是多元的,再用简单的评语告诉学生,他的文章哪里做得好。或是“你日记的格式正确”,或是“你写得内容真有意思”,或是“XX词刚在课文中学了,就会运用,你真棒”,或是“你的书写真工整”,或是学生把天气情况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天气太热画个带眼镜的太阳或正在溶化的雪糕,我会告诉他“你真有创意”„„我就是如此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孩子们刚刚萌发的写作热情。我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对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肯定与赞赏,精彩的文章更是在全班范读,在展示栏张贴,让作文成为学生成功体验的载体。

三、让写作成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心事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愿意告诉家长,也不愿告诉老师或朋友。我告诉他们,你可以告诉日记本,它会是你最忠实的朋友,是你感情停泊的港湾。

记得有一次,我在批阅日记时,发现班长陈颖怡在日记中,声泪俱下地和我讲述了她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由于她有天晚上做作业有点拖拉,妈妈一气之下,把她的本子撕了并扔到了垃圾筒里。颖怡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很出色的学生,我知道她妈妈一向对她要求十分严格,但这件事却深深地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在文章中她流露出对妈妈的怨恨。我一方面给颖怡做工作,承认妈妈确实做得过分,又让她站在妈妈的角度试着来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又背着颖怡打电话给她妈妈,向她讲述颖怡的心情和想法,让母女两个有时间好好沟通,消除误解。后来事情圆满地得到了解决,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同学之间的矛盾,班里存在的问题,对老师的意见等等,他们都会毫不隐瞒地在日记里倾诉,有时主动提出需要我的帮助。作文成为生生、师生之间真情交流的平台,还作文以自由和轻松,所以他们交上来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是经过思考后的真情实感的流露。

到了六年级,经过几年的锤炼,他们变得更加成熟,文章有调侃风格的幽默;有对人生深度的思考。而且他们的文章还是成系列的出现,在学了朱自清的《匆匆》后,王丹蕾同学写了一篇《雨,请你痛快地下吧!》一文,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六年小学快乐生活逃去如飞的感叹和对即将分别的好友的留恋。我在班里读了她的文章后,引起了许多同学情感上的共鸣,许多同学就此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照毕业照时写的朱墉的《照相也疯狂》,开运动会是马煜东的《俺爱六(3)班》等,我被同学们之间那份浓浓的真情所打动。考试前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单调,他们就用幽默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日记中进行宣泄,如《苦哇!》《听写恐惧症》;我班一直是”阴盛阳衰”,郑子健同学的一篇《我们班的野蛮女生》,从而引发了一场男女生之间的口水大战,他们有理有据,站在各自的立场写出了《六(3)班的超级女生》、《大话我班女生》、《“恶魔”与“天使”》、《男生也霸道》等等一系列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的文章层出不穷。

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努力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对写作投入自己的情感,才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看法。让学生的作文中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原汁原味,甚至多一些幼稚,学生就会乐于接受作文教学,就会对作文产生情感;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思维表达的载体,学生就会在文中表达情感;由于学生的情感得以自由的发挥和表达,作文才真正是在“用我笔写我心”。

参考文献

1、周一贯 :《作文教学“新概念”:让思想冲破牢笼》《江西教育》2001年Z1期

2、王玉强:《“新概念作文”给我们的启迪》《山东教育》2000年14期;17-183、何继承:《真情实感作文四步十环教学法》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娄书胜:《作文应写出真情实感》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

文集 [C]2004年

第五篇:创新随笔写作 写出真情实感

创新随笔写作

写出真情实感

湖北宜昌宜都二中

黎孔涨

高考作文总分六十分,要想在一小时内写出高分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要多打造几个亮点,拟题要有魅力,立意要深刻,开头结尾要精彩,主体部分要充实,语言要有文采,书写要美观等等,但我认为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就像高晓声的《摆渡》中作家的那一声叹息让摆渡者终于把他渡到了彼岸一样,你的文章一定会让阅卷者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得到高分或者满分。

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按人教社必修教材设计的表达交流系进行统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外,可以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随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写出真情实感,提高其写作能力。我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题材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你可以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心得感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富有“理趣”。另外,在随笔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其实就是不拘体例,随“意”表达的文章,常以片断的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行所思,其“内容性质全然自由”(夏丐尊语);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可写景,谈天说地,摹绘心情,评点世事,漫话人生,意兴笔随,自然成文。因而,它有很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灵感和学用语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创新随笔写作,写出真情实感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飨大方之家。

一、坚持“自由写作”,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目前,在部分同学中流行一种不好的文风,那就是矫揉造作,硬性模仿,甚至胡编乱造,做作气严重。这主要是为了“应试”而出现的偏向。有人戏称这是做“套子式”的文章。如何纠偏?最好从练写随笔做起。要写好随笔,不做写作的“套中人”,就一定要“崇真求实”,树立“自由写作”的观念:只要自己觉得有意味的,都可以写下来,不拘形式,不受羁绊,不媚世俗,不人云亦云,让心田辉映着纯真的亮色,让思想感情的清泉潺潺流淌。

我每接一届新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就给他们讲随笔的写作方法,并读自己写的随笔给他们听,一起赏析高晓声的《摆渡》,要他们写作文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要求他们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写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规定题目,写自己做想写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每周日上交,我也用心去阅读评改,坚持有针对性的写出个性化的评语,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越写越有兴趣,并督促他们锲而不舍地笔耕不辍。写得好的随笔推荐在校刊发表,并向报刊杂志推荐发表。

二、勤于用心采撷,从生活中开掘写作的源泉。

有人认为,写好文章的关键是要有丰富的阅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因为高中生在学校的时间多,绝大多数同学还谈不上有曲折的经历,也不可能广泛地接触社会,这是他们的不足,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缺少写作的源泉,也不能说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那么,他们写作的源泉在哪里呢?它就在他们的脚下,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多梦的年华、浪漫的情思、难解的困惑、省悟的欣喜,他们生活中的苦涩与甜美,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点点滴滴都可以一吐为快,涉笔成趣。只要敏于发现,勤于采撷,他们就会发现,“随笔”的源泉永远鲜活,永不枯竭。

秋季开学的第一周有的同学写暑假最快乐的事,对新学校和新老师的印象;第二周教师节期间有的同学写感恩教师和自己对高中生活的初步感悟;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他们写和家人团聚的快乐;运动会、元旦晚会时他们描写精彩的场面和人生感悟;元旦、春节期间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春天感悟青春,冬天磨砺意志;端午节写屈原《离骚》读后感;期中、期末考试后写自己的经验教训等等,“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无不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认真读书思考,彰显自己的“独特风格”。所谓“独特风格”,就是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识,乃至独树一帜的文章风格、人文品格和创造精神。要写好随笔,达到得心应手、“进乎技矣”的高妙境界,就必须勤于读书,撷取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对所感知的进行辩证思考,对所积累的进行精心的提炼,来一个“六经注我”,来一番“自言自语”,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均写出独特的见识来,给人、事、物注入“我”的灵气。

我指导学生读《语文读本》和中外名著,看新《三国》、新《红楼梦》等电视剧,看《唐之韵》,看《百家讲坛》于丹品《论语》、易中天品《三国》,让同学吸取精华,启迪人生,激发兴趣,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总之,随笔的写作,说到底还在于“勤”。勤能聚宝,熟能生巧,通过日常体验生活,勤读、勤问、勤观察、勤写作,随笔记录,锲而不舍,久而久之,同学们自然可以随心所欲,驾轻就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高考作文时也就能多些亮点,得到高分或者满分。

下载真情实感写作文——新课程写作教学浅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真情实感写作文——新课程写作教学浅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真情实感作文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 2.作文中说话要真实实在教材分析: 重点: 1.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 2.作文中说话要真实实在 难点: 1.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 2.作文中说话......

    续写作文写作之我见

    续写作文写作之我见 南京市竹山中学李照东续写,是属于供料作文中的一种构题方式。而又不同于材料作文。因为它所提供的材料不完整。或缺少故事的结局;或缺少议论的结尾;或仅仅......

    续写作文写作指导

    续写作文写作指导 2009年我县小升初的作文题是《理解》,这是一篇续写作文。在前三年扩写的基础上,略有变化,仍继续坚持杜绝学生备范文,坚持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这一基本思路......

    新课程写作教学有何良策

    新课程写作教学有何良策 高官中学 卢建粉 摘要:写作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乐于写作呢?我作了五个方面的尝试:一是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二是利......

    作文教学设计——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设计——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让学生掌握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设计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让学生掌握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真情实感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真情实感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陷入了一种“假、大、空“的怪圈,甚至出现了公式作文、模式作文等,不利于作文教学。本文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儿童节的个......

    “写出作文的真情实感”教学案例

    “写出作文的真情实感”教学案例 看过一部韩国电影,没有记住名字,只记住是一位老妪佝偻着腰肢,提着小小的书包去送孙子上学,就只那么一个画面,让我泪流满面;一篇文章,是对乞讨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