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写作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写作
摘要: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重要的一项,既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英语学习中的难关。新高中课程标准提高了写作板块在高考试卷中比分权重,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浅谈笔者在教学上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写作要求 薄弱方面 相应对策
根据新高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新英语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书面表达分值也大约占了试卷分值的五分之一,但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这道试题上得分很低,原因有哪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根据笔者在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观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英语词汇量不足,词汇用法未正确掌握。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的词汇很少,提笔忘字,有时单词写错或者用法错误,影响了写作的思路,很难随心所欲地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意思。第二:句子结构错误,成分不清楚。学生没有正确掌握五类基本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划分不清楚。第三:不清楚英汉表达方式的区别。受汉语语法和习惯表达方式以及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词句的翻译生硬和语意不连贯,出现了汉式英语的翻译表达。第四:阅读量少,积累的写作素材少。针对学生以上情况,我们教师应从高一时期就加强学生写作方面的训练,了解学生基础,制定合适系统的写作训练方案,遵循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讲解写作的基本知识,纠正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错误,明确书面表达的各项标准,一步步引导学生写出正确精彩的作文。一篇好的书面表达,不仅仅是用词正确,上下文通顺连贯,还要内容充实,层次清楚,体现出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和语言运用的优美性。学生在写作中达到基本要求又注重文章档次的提升,把握好细节,利用一些文章的连接手段,例如关联词、连接性副词、介词和短语等。加强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在词汇的运用上挑选使用更贴切更高级的单词或短语,利用中学生所学过的语法知识适当的使用,出现倒装结构、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及虚拟语气的表达,都可以增加文章的档次。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使用敏特英语学习系统扩充词汇量。根据现在学校配置了敏特英语学习系统的新情况,安排学生每天上机时间,首先将初中词汇再复习一遍,打好查漏补缺第一关,然后每学期学习四册课本词汇量,做到逐册记忆单词第二关,这样学生对单词熟悉掌握到一定量,写作训练中的单词关就可以通过了。
第二:语篇入手进行训练。
1.注重句法结构基础知识的讲解,养成正确的表达习惯。对于高一学生,首先就是再复习句法基础知识。掌握五类动词基本句子结构:句型Ⅰ(主+系动词+表);句型Ⅱ[主+不及物动词+(状)];句型Ⅲ(主+及物动词+宾);句型Ⅳ(主+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句型Ⅴ(主+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大量造句练习以上五种句型,讲解句子成分让学生学会造句,通过大量阅读和练习形成英语正确的思维表达方式。
2.注意句子间的连贯性,恰当运用过渡词进行连接。一篇好的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构思和规范的表达,还需要有把这些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的语篇衔接手段。是否适当运用过渡语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过渡词或短语: 用于“开启”文章,常置于主题句前后的:at present, first(ly), first of all, generally speaking, now, recently, to begin with, for one thing。
表示承接,一般用于段落中间,可举例,可用同义词说明,可进一步解释,补充内容:and, besides, still, then, also, furthermore,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addition, in other words, in particular, meanwhile, moreover, not only, namely, secondly, similarly, what’s more.表示“转折”,常用于段中,用来表示不同的或相反的语气: although, but, anyway, nevertheless, otherwise, unlike, whereas, despite, however, in contrast, in spite of, nevertheless,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unfortunately, still, whereas, yet.表示“合”,一般用于段落小结或引出结尾段: above all,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finally, on the whole, in a word, in conclusion, as has been noted, eventually, in brief, in summary, so, therefore, thus, to sum up.恰当地运用这些衔接,可使段落之间及段落内部的句子之间自然地衔接和贯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需要注意的是,在用上述过渡词时,一定要弄清其语法功能及在内容上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能想当然地随意使用。
3.注重开展活动训练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每日可以要求学生找出一类词或句子作为写作的素材,如周一要求学生整理心情的一类词汇,周二是学科名称的一类词汇,周三是逛街购物常用的语句,周四是名言谚语一句话,周五是相关节日的描述。每周要求学生用英语做周记一篇,教师分组进行评比,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各组成员分工做写作的各项准备。有人负责明确本周周记主题和要求,有人负责准备对应的词汇和语句,有人负责写出初稿,有人负责修改语病拼写错误,每个人都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讨论,看那组周记质量最高,与学生再次讨论修改。每日的词汇整理和每周的周记活动让学生主动掌握很多知识,既积累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大家的写作水平。
4. 扩展阅读范围,利用“阅读—模仿—创新”模式进行训练。古语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英国外语教育专家L.G.亚历山大曾说过,“没有读就无所谓写”(there is no writing before reading)。这就说明,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只有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各类题材的范文,才能对各类文章的写作有一个感性的认知,继而才能写出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语流顺畅、浑然一体的文章来。教师应鼓励学生平时多读英文报刊杂志,如《21 世纪报》,《英语沙龙》,《英语文摘》等。阅读可以起到一石数鸟的功效。首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第二,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避免词穷的困境;第三,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吸取有用观点,开拓思路,活跃文思;第四,有助于培养语言感觉及英语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模仿,逐渐掌握了该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并融入自己的想法进行有效的创新。
第三,运用写作模版帮助写作。英语写作模版格式各样,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帮手。例如:对比观点题型 要求论述两个对立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1. 有一些人认为„„ 2. 另一些人认为„„ 3. 我的看法„„
The topic of ①-----------------(主题)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recently.There are two sides of opinions about it.Some people say A is their favorite.They hold their view for the reason of ②-----------------(支持A的理由一)What is more, ③-------------理由二).Moreover, ④---------------(理由三).While others think that B is a better choic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Firstly,-----------------(支持B的理由一).Secondly(besides),⑥------------------(理由二).Thirdly(finally),⑦------------------(理由三).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⑧----------------(我的观点).The reason is that ⑨--------------------(原因).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explain my choice.For me, the former is surely a wise choice.第四:观看电影进行英文写作训练。
高中时期学生普遍喜爱观看电影,观看电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通过这种媒体进行学生的英文写作训练。例如:让学生观看电影 《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学生可以讨论音乐的魅力和作用,从而展开讨论关于音乐的其它话题,这样学生就有内容可说可写。可以让学生写what's your hobby? Which music do you like better , country music or pop music?等话题作文,学生还可以根据电影写观后感,复述电影内容或对电影的结局进行续写等。参考文献:
[1] 张树勇.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C].《基础英语教育》,2005(2).[2] 石红霞,李鹏飞 英语作文模板普遍化现象的分析与对策[A].《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3] 张波,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0(7).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写作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写作策略
高中英语写作在高考中占有20%的比例,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许多时候,写作这一板块都是学生的弱项,也是困扰高中教师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因为写作是一项运用语言综合能力的测验,它和阅读理解一样属于一种比较个人化的内心活动,难以训练,也难以掌控。尤其是存在于老师中间的“重成品,轻过程”和“过度关注语言的准确性”等问题,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减少了他们输出语言的机会,这样势必造成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持续低下。笔者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并且要求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优化资源,优化学习方式,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以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阶段:“字—词—句—段”的基本训练。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高一时,教师就应该着手训练,对于大纲要求的词汇,要通过日常的默写、听写或汉译英检测等手段来巩固复习,为写作打下牢固基础。这样,学生写作时才可顺手拈来。对于句和段的练习,我是这样做的:
一.扩句练习为写作打基础。英语语言中,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子,都离不开五种类型的简单句。训练前,先要讲清这些句型的基本结构,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出一些简单句让学生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效果非常明显.与此同时,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正确使用。举例如下:
He works hard in the school......学生利用这个句型就可进行这样的扩展练习:He works hard in the school so that he can be admitted to the univercity in the future.He works hard in the school and at last he is successful.He works hard in the school ,which made his parents happy.He works hard in the school with the help of his brother.He works hard in the school ,otherwise ,he can't have today“s ahievement.He works hard in the school but he still fail in the final exam.等等。
二.听写课文段落,提高连句成段的写作能力。对于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要求学生多读多背诵,并且以听写的方式督促检查,从而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既掌握了课文大意,又学会了一些句型的运用,久而久之,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有些时候,学生也可以直接缩写课文,它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以造句练习促进写作。高中英语每单元都是以一篇精读课文为核心展开语言点和语法的学习。而语言点和语法的讲解又是老师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在不断地示例中讲清重点词和句的用法。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单项填空的答题能力和短文改错的纠错能力,那么,如何使它和写作相联系呢?那就是造句练习。每次课程结束之后,选取十多个有代表性的词和短语让学生做为课后作业来完成,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这种做法可以一直持续到高三。
四.以单词“串串烧”的方式,逐渐加大写作难度。
老师可在每单元挑”5-10“个词或短语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话题和故事形式,将单个
单词串成一段话,并以此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暂时不计语法错误,句意或大意通畅即可。尽管难度较大,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而且各显其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第二阶段:三段式篇章结构规范作文的成篇练习
作文基本格式很重要,三段式仍需强调:开头段——开门见山,点明主旨;主体段——衔接自然,内容连贯;这可以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自然段组成,主要是以说明事由,叙述事件为主体,应该详细写。
结尾段——简洁有力,首尾呼应。这三段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就要求学会用恰当的过渡词和句使文章承上启下,流畅通顺。讲清这些基本知识之后,就可以进行分类作文训练。
1.说明文与应用文的结合:高考作文常把说明文和通知、便条、致词、信件、留言等相结合来写作,大多是以介绍一个事由、一个活动、一个地方,(景点或者场所)为主要内容。所以可以让学生记住基本格式的写作“1)第一要有称呼(有些文中已给出)2)要有结尾的客套话和署名。3)时态要用一般现在式或一般将来式”。通知示范如下
A concert / the sports neeting / Alecture will be held in+地点 +at + 时间点 + on +星期或日期,Which is reported made organized by...Who is from...The theme of the party is...the majar content of the concert is...sb.is allowed to attend...and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2.记叙文和应用文的结合:尽管高考作文只要求写120个词左右,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这类作文,基本形式是以日记的格式记叙一件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强调:第一,注意日记格式,第二,多用过去式,第三,交代清楚五个”W“和一个”H"。即:what,who,where,when why,how.第四,注意写作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3.对比类议论文的写作:这类文章要求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辩论,大致可分为三段来写:
第一段:说明现象,提出论点。
第二段:先写出正面论点1-3点(支持方),然后再写出反面论点1-3点(反对方的),或者对两方论点进行逐一对比。
第三段:说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对上文进行总结。
此类文章多采用一般现在式,要求句式简洁,观点鲜明。
4.图表式作文的写作:图表式的作文有以下几种:
一.以表格形式,将统计的数据或被说明的事物直接用表格形式体现出来,即统计表。
二.以图形形式
A.表示数据形式变化的曲线图
B.表示数据的大小或数量之间的差异的柱形图
C.表示总体内部结构的变化的扇形图
此类作文分三步走:第一步:开门见山,点明本图表所反映的主题。常用句型有:
1)The graph/chart/table above shows...2)From the above chart,it can be seen that...3)As is shown in the graph,4)The chart shows the difference between...and...第二步,分析数据间的主要差异及趋势,然后描写。可采用分类式或对比式以支持主题,并阐明必要的理由。要注意层次。常用的转折对比的词汇有:while, but, on the contrary,however,compared with ,be similar to ,less than 等.常描写趋势变化的词汇有:increase by/to,rise ,go up ,reach ,remain,fall,drop to,reduce ,go
down,slightly,sharply ,gradually,rapidly,the number of ,from...to及倍数句型等。第三步,归纳总结和发表评论。常用句型有:
1.in a word /in short/in summmary/generally speaking
2.It's clear from the graph that...3.From the discussin abov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5.Obviously,if we want to...It is necessary...6.There is no doubt that attention must be paid....第三阶段:复习提高阶段。在高三二轮复习阶段,教师可用以下方式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利用多媒体出示不同类型的优秀范文,让学生欣赏其优美句式和写作方法。或者出示不同档次的学生习作进行优劣讲评,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达到不同层次的收获。
2.进行限时训练:可在适当时候如大课时,出某一个类型的作文,教会学生审题,讲清时态和注意事项,然后,要求学生在20-30分钟内完成习作,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快速构思的现场作文能力,而且还能在短时间里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
3.背诵一些优秀范文。
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我们如何让学生的作文“亮”起来呢?
1.用词要亮,要简洁,不重复,生动。
2.避免汉式英语。如welcome to Beijing 不能写成 Beijing welcome you.3.造句要亮:可以有意识地在文中使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倒装句,强调句,虚拟语气,省略句,with + 名词、代词+宾语补足语等句式,使文章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说:
A strong storm hitstruck our city last week.要比A strong storm happened in our city last week.生动活泼得多。
It wasn't until the bell rang that he came into the classroom.比 He didn't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until the bell rang.更富有表现力。再如:Only in this way can we improve our English.要比 we can improve our English in this way.更有说服力。
4.句间和段间过渡要亮。要让学生学会在文中段间 和句间恰当使用一些表示过渡的惯用词。如表示递进的词有:besides.what's more,to make the things worse ,in addition to 等。表示转折的词有:after all ,while, however,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uary,表示因果的词有:as a result(of),That's why /because....therefore.等。
如此一来,学生的书面表达就可基本达到“信、达、雅”。信——忠实于中文提示,不要有要点遗漏。达——基本句式和基本语态和时态无错误。雅——尽量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来获得高分。除此之外,要用奇妙的开头和结尾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快速阅读记忆:http://
第三篇: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段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描述中,明确指出了高中英语课程与义务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侧重点,如何深刻地理解这个目标,对于高中教师如何很好地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用英语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这是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英语课程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关键是教师如何理解这些能力的具体含义和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
(2)关于如何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问题
高中英语课程包括五个维度的基本目际,即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这五个目标的具体内容是:
①语言技能目标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流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流情感和信息的重要基础和渠道。在高中阶段,对于语言技能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通过听、读、观察和动手获取信息,通过思维、组织、筛选、提炼等处理信息,通过说和写传达信息和表达见解。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发展口笔头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的能力。②语言知识目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言运用为目的,服务于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服务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服务于思维和交流的需要。教学不能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而要把知识的学习与语言实践活动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所在的情境紧密结合起来。
英语新课程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并将情感和策略首次列为课程的目标,对情感和策略目标作了分级的目标描述,充分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们不再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维、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特定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而情感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要学会积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当前,有部分老师认为新高中英语课程仅仅是提高了对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认识。新高中英语课程在整个课程的设计和思路上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绝对不是仅仅提高了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课程目标综合性发展的问题;我们的英语课程目标不再是仅仅瞄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我们需要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我们英语教学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此外,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学生仅仅记忆一定量的词汇、懂得一些语法知识是不能够达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标准的,学生必须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能力,单靠过去的教学方式,讲、练、译是不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师必须认识目标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过程为主动实践、积极探索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合作与研究,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实践和探索。还需要指出的是,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是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认识的体现,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教学的条件和环境来确定,不能仅仅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学生是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人,更是发展中的人,这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1)为什么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
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动机,学习就根本不可能发生。如何使学生对英语有兴趣,树立稳固的学习动机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兴趣,想学,乐学,教师首先要设法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保持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他们才会付出努力,进而取得进步和成功。而进步和成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更加主动和努力,也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成功。兴趣和动机分内在和外在两种,外在的兴趣和动机来源于外界的影响,老师的表扬、考试的压力、社会的环境等。当外界的影响不再存在时,动机也就很容易消失。相反,内在的兴趣和动机来自于对学科本身和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和动机来自于学习中所获得的乐趣、对知识的渴望得到满足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表明,内在兴趣和动机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也更具有持久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通过丰富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堂活动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是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中的每—个阶段、每一门学科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好学科,而且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有些教师认为,情感态度不应是某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问题,而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其实不然,从根本上说,情感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而关注人的发展就不可能不关注人的情感健康。对于人的情感教育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一门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而应该是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特别给予关注的,在很大程度土也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实施素质教育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一样,每一个课堂都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园地。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情感是人的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方面。过去的教育非常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但忽视了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情感受到很多的挫折和伤害。在新课程中,我们对于学生的情感关怀必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尽可能结合学科的特点,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融化到平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2)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
过去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不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学生普遍习惯于跟着老师走,听老师讲课,记笔记,复习笔记,下课记忆、背诵、写作业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现在的很多学生就等着老师留作业、出练习题,好像没有考试、没有练习,学生就没法学习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学会学习比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是今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能力。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人社会以后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本次课改中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就高中英语课程而言,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终身学习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学习得以实现的条件。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所有课程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设定学习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调整学习目标、计划和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并有能力参与自我评价等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离开学校后也同样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一切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任何人不再有可能成为所有知识的占有者,知识更新大大加速,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任务,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面临各种信息的冲击,如何学会在信息的梅洋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所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墙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昭以及思维与表达的能力。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些能力,并在教学实际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国际外语课程改革总趋势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也更加趋于互相依赖和互相依存。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各个国家都将教育改革列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之中。人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思考和研究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新一代人才;对外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外语教育对于促进新世纪国际间的合作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都指出,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条件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在中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学习外语学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学习外语符合信息时代的需求;学习外语有利于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学习外语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学习外语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的发展。同时,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趋势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在课程总体目标上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在教学的目标上重视语一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关注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渗透的问题。
(二)在教学观念上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同时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语一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提高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更好地理解语一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开展交际而服务。
(三)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二、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一)创造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
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首先要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这是听力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不但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更有利于其感知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着语音语调的好坏。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听力程度的高低,关键在于语音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有关重音、重读、失去爆破、连读、停顿、节奏、语调等方面的知识。朗读技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的,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成效。
(三)注重听力技巧的培养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懂得语言、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无任何技巧可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相应的技巧和对策,可省时省力,提高听力水平。听力测试一方面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检测。听的时候要全身放松,集中精力,保持最佳准备状态。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第五篇:高中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
高中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
作者:缪 庭
发布时间:2006-5-17 已经阅读2529次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正在逐步实施。从以往的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不仅是术语上的变化,也不仅是总体框架和体例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英语教育理念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英语教学领域一系列的革新,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中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顺应形势
新课程标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制订的。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学理念。
1.改变教师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英语教学的焦点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演讲者,而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要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做好示范,与学生一起投身于感知、体验和合作探究的活动之中。
2.改变学生观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其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公民的外语素质。除了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外,高中英语教育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后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中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其教学目标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学生学完基本的必修课程后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修某些课程。
高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整个教学过程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均已被列为英语课程目标,旨在让所有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让所有学生都学会学习。例如,七级情感态度目标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能够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愿意主动向他人求教;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英语学习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教学材料。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应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状况、学习潜能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
3.改变教材观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学得被动。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挖掘其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设计各种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实现教学互动。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材观。例如,教学SEFC Book 2A Unit 4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探究性学习任务:
(1)调查了解某些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2)收集有关灭绝动物和濒危动物的资料;
(3)提出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的具体措施。
这样的教学活动可谓一举两得: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为教学增添更多的资源;而探究性学习则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改变评价观 传统的评价观以测试为唯一的评价形式。新的评价观认为,英语教学的评价包括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不同形式。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让评价体现人文关怀,全面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标做了更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界定。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其中一些教学目标是难以用测试的方式和量化的形式来评价的。而形成性评价既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参与程度,又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发展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练好语言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
教学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活动,它包括科学性、知识性、文化性、交际性和情感性等因素。
1.英语教师必须练好语言基本功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例如,七级目标中的“说”要达到能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能根据命题,稍做准备后作简短的发言。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尤其是要有标准的语音和语调。教师的语音、语调准确,学生才能正确模仿,也才有更扎实的基础进一步学习英语。
2.英语教师必须运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有直接影响。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呈动态发展。大多数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都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语言观设计了新的语言学习项目。这些教材代表了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新编教材是无法展示它的新意的。例如,牛津版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Project项目,由阅读材料和完成项目的四个步骤(调查、走访、讨论和文献检索)组成。这显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分工合作,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完成一个特定的课题。人教
版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Summing Up和Learning Tip项目,这为学生活动提供了明确的话题,也为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提供了条件。
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互动。
(2)运用开放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各种有利于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活动。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开展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活动。
(4)注重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5)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具有文化意识和跨学科意识。
(6)注重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
3.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英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媒体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使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保持兴奋,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教学节奏,增加信息输入量。例如,在教学牛津版教材Module 2 Unit 1 Word Power时,对于space exploration的内容,教师通过口述或板书是很难表达清楚的,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呈现出来:solar system,earth,Mars,rocket,launch tower.space shuttle,spacewalk等。
4.英语教师必须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必须按照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里所说的创造性包含三层意义: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和收集文化背景、文学艺术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
(2)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某一话题展开查阅、讨论、研究和练习活动,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3)以课本为中心搜集或编写补充材料,包括阅读材料、活动材料、练习材料和测试材料等。这种创造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师自编的材料要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是师生互动和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才能教好英语,才能与学生交流,也才能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对英语教学充满热情和信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其次,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以热切的期望、真诚的鼓励和恰当的评价不失时机地影响学生。
第三,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在心理上接受自己是语言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活动的主宰者;同时也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耐心地启发和诱导,不能急躁、责备或埋怨。由于课堂是活动式和开放式的,因而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教师应灵活、恰当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偶发事件。
最后,英语教师必须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四、研究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能力
1.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八条评价原则。这八条原则更新了以前“测试=评价”的观念,建立了新的评价模式。八条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各类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和树立信心。围绕这个中心原则,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必须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体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新课程标准理顺了教学、评价和考试的关系,倡导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妥善结合,即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参与活动的程度做出评价,对他们语言的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给予肯定。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都注意到了教学和评价的可操作性。比如,人教版教材采用了任务型学习的新理念,设置了ListeningTask.Speaking Task和Writing Task等项目,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评价。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很难用终结性测试等量化手段进行评价,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
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价或评分评价等形式。形成性评价应贯穿于多种活动过程之中,并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有些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已经设计了自我评价的项目。例如,牛津版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Self-assessment板块,让学生对单元的各个学习项目按五个等级进行自我评价,并算出百分比。教师要利用这一项目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为下一步学习制定计划。形成性评价可以评价学生的诸多能力,如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和整合资料的能力、与人讨论与沟通的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以及有条理地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等。
3.注重评价技巧和评价语言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想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课堂设计要合理,评价要易于操作。
(2)课堂活动的认知水平和完成任务的要求要适当,不可太高。
(3)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情感态度,注重鼓励和引导。
(4)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多彩,方式要多样,可以用表情、手势和眼神等代表教师的语言。当学生表现较好时,教师可以用以下评语:
I think you deserve the highest praise.
You reauy did a good job.
Your presentati on is wonderful.
当学生活动不太顺利时,教师可以说:Don't worry.I'm sur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 That's better than I could do.
There's nothing to feel discouraged about.
当学生缺乏参与活动的勇气时,教师应如此鼓励:
Cheer up,boy!
We feel you should go ahead.
You have our whole-hearted support.
4.变换终结性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考试是评价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因此,考试这一评价方式也要按照新的评价观进行调整。评价不一定都要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也可以采用教师写评语、评等级、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从“测试”到“评价”在观念上是质的飞跃,只有充分认识新理念、新要求和新目标,才能真正卓有成效地实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