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0:3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篇: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着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现象,课程教学弊端很多,这里分析了会计教育的问题与缺陷,在实践教学视角下提出了会计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对于会计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视角;会计教育;问题;改革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目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对会计人才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着理论性强,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要有效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要能够在实践教学视角下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突出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

一、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更影响到会计高素养人才的培养。具体问题如下:第一,教学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在整个会计专业教育中,只重视理论讲解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际会计应用能力没有被培养出来,影响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第二,会计实践活动开展不理想,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为学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另外,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数量有效,也难以满足大量学生的实习需要,因此,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会计人才培养中,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方向都不是很明确,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难以得到有效培养。第四,教学评价方式不科学不完善,评价内容单一,方式单一都影响到到会计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式改革策略

1.明确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会计教育之所以存在这学生实践素养不高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存在问题。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置,必须要能够在了解市场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目标设置,要能够成立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求会计专业人士,根据市场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明确会计专业教育要培养出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人才,要明确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实践能力和会计管理能力,所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保障会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2.加大会计实践教学比重

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到社会企业中进行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要提升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要突出校内实践环节。一方面,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校要完善校内会计实验室,要完善学生进行会计实践所需要的各种案例,材料,能够保障学生在校内就可以经历较为逼真的工作过程,对各种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学校在开设理论专业主干课程之后,都需要开展相应到实践课程,要能够突出校内实践教学,为会计实际应用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3.依据会计内容设置活动,发展学生的会计技能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掌握行业内的很多技能,比如,掌握点钞、珠算、辩抄、记账等等技能,学校在培养学生这些技能时候,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学校可以围绕会计技能的培养,设置一些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进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项会计技能。比如,开展一些珠算、点钞、辩抄等等方面的竞赛活动,比赛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会计技能。

4.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会计教学的现代化

在会计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讲解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以提升会计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直观形象地展示相关教学内容,丰富会计理论表现形式。比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当讲到会计凭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或者是会计教学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演示,生动直观示范表格填制过程,使学生对各种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种类有更为直观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会计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提升学生会计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5.创新考核方式

传统的会计考核都是在期末采用笔试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的,这种方式,其实是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会计学习情况的,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是以理论考核为主的,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很难得到反映,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是不合理的。

在新形势下,要能够创新考核方式,要将会计理论考核与会计实践课程考核结合起来,完善考核内容。另外,在考核时间安排方面也可以有所创新,比如,对于纯理论课程的考核可以放在期末,通过笔试方式进行考核。对于实训课程内容的考核,可以定期举行,在学生经过一阶段的实训学习之后,就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每次考核成就都要计入到学生的期末总成绩中,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对实训课程学习的重视度,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总之,在会计专业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会计专业教育者,要积极进行会计教学方式的创新,要解决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方式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因素,为会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陆海花.基于“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会计教学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5).[2]付饶.高职会计教学方法与会计实务对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6).作者简介:祝福冬(1965-),男,汉族,江西新余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成本、税法。

第二篇:实践视角下的中职会计教学探讨

实践视角下的中职会计教学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单位都需要具备一些具有较强素质的会计,实现资源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因此从目前社会上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会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于会计自身的能力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何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成为具有较好素质的会计已经成为了今天社会发展的必须努力的方向。本文立足于提高中职会计教学的教学质量,通过分析目前中职会计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实践视角当前的中职会计教学的改进意见,希望能够为中职会计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践视角;中职;会计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会计教学的优化,目前会计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已经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在这中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实践视角出发,针对当前我国中职会计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进一步优化中职会计教学提供思路。

一、实际工作会计的基本职责

会计是我们现代社会各单位实际运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岗位,在实际的运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制定本单位的会计事物办理办法,参与本单位的财务计划,经济计划等的编制,办理其他事项。这些事物对于一个单位而言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今天会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今天各个单位日益增大的资金流向、资金运作都需要经过会计的仔细核算,每个单位的税务情况也需要会计有详细的财务报表,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会计必须完成的工作。在这些工作当中,会计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是风险。因此现阶段社会各单位对于会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也就增加了我们学校对于会计培养的难度。

二、目前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职会计教学在总体上是符合我们社会对于会计的能力要求的,这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的。但是从实践视角出发,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在目前的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从课程设置来看,脱离实际比较严重

从笔者对于目前中职学校会计培养的方案调查来看,我们的会计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特别是对于实际的会计技能的训练是不足的,对于会计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的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笔者认为目前的中职会计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开设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多,对于会计的实际需要的能力的课程是比较少的。另外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会计教学还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避免在会计中出现的贪污、挪用公款的事情。这也是目前会计教学课程设置上不足的地方。

2.从教学方法来看,对于学生的实际技能的训练不到位

从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上来看,我们的中职会计教学还是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不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需要结合起来。另外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训练不足,特别是在学生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教师自身的能力没有理想的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导致学生的实际会计水平还有较大的欠缺,这是目前会计教学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也是我们当前的中职会计教学需要特别改进的地方。

3.从会计长期发展的能力来看,学校培养是不足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不足笔者认为是当前的中职会计教学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到位,这样的后果就是我们的中职会计教学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培养不足,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出现自身的能力不足时,难以通过自身的学习解决现阶段遇到的问题,从而没有较好的实现空间,这对于中职会计学生在毕业后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也是我们现阶段会计教学特别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三、改进中职会计教学的主要举措

从笔者对于目前会计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的阐释,现阶段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讨,笔者提出改进中职会计教学的而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我们的中职会计教学,提升中职会计教学的质量。

1.设置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

中职会计的课程设置上应该特备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的课程的教学,结合实际工作中会计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出这些技能的培养出发,将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为学生的实际技能的掌握提供较好的平台,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在毕业之后更容易胜任会计的工作,以实现更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在工作岗位上长时间不能处理相应的问题的情况,为实现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这是我们今天的中职会计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特备是在今天,大量的资金流入和流出,对于会计自身的诱惑是比较大,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提升会计的自我控制能力,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形成较好的法律法规观念,强化法律法规在实际行为中的约束力,真正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就形成一个较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在实际的工作中走上歧路。

3.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技能的训练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而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而培养,因为在学生毕业之后,遇到的问题不可能单纯的依靠学校学习的知识,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遇到更多的更新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我们的学生自己不断的加强学习才,才能够为形成自身的学习技能,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做较好的工作,这是我们今天的中职会计教学需要非常注意的地方,因为中职会计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而培养,这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默.基于实践视角下的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研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02:385.[2]方琴.基于实践视角的中职会计教学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3:12-13.[3]何小华.基于实践视角的中职会计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中旬),2015,02:93.[4]叶忠.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5]钭海平.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评价[J].职业,2010,06:58-59.

第三篇:论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总预算会计改革

论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总预算会计改革

[摘要]政府负债方面的会计信息对于财政风险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由于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统一,科目设置的单一造成核算信息不明晰,收付实现制基础造成负债信息不完整,这些必然影响到财政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因此,文章基于财政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增强总预算会计的统一性,明晰政府负债的核算内容、并结合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等措施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总预算会计制度;财政风险管理;政府负债;权责发生制

一、财政风险管理与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财政风险指未来政府面临的筹资压力,即政府的负债,包括政府的借款和支出。根据世界银行的口径,政府负债有四种特征:一是直接负债,指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生的财政负债,它具有必然性,并不依赖任何具体事件的发生;二是或有负债,即国家财政所面临的一些随机可能发生的债务;三是显性负债,是由国家法律或者政府签订的合同明确规定必须由政府来偿还的债务;四是隐性负债,即那些并不由法律或政府合同加以规定,但由于政府压力或公众期望,政府必须担当的道义责任或预期责任[1]。政府债务可以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征,因此可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或有隐性负债四种类型。

据财政部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底,中国的国债余额为5.33万亿元[2];2009年政府将在赤字率3%之内发行5581亿元国债[3]。根据欧盟标准,国家负债安全标准是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应超过3%,政府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应超过60%。2008年中国综合负债率为79.57%[3],虽较2005年84%的水平有所下降,但仍然高出国际安全线。在近年城市化和建设热度增加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也随之逐步增加,如果再加上不需要立即全部支付的养老保险等许多隐性负债,以较低水平估计,2010年前财政年平均负债余额为7万亿规模。这些庞大的债务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财政风险。

政府进行财政风险管理,也就是需要对所承担的各种财务上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决策实施有效管理以使风险造成的损失达到最低,而财务风险识别、评价的基础依赖于政府会计提供的及时、客观反映政府财务,主要是政府负债方面的会计信息。只有提供正确、及时的政府负债的会计信息,提醒政府及各方面关注财政风险,才能使各种风险在政府决策中予以估计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随着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进行,初步形成了以1998年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2001年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主体,政府债务相关会计制度、财政专户资金会计制度、财政管理改革和相关会计制度、专项资金会计制度等其他制度为补充的体系。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它应该成为财政风险管理的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和管理工具。因此,从财政风险管理的视角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很有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缺陷对财政风险管理的影响(一)总预算会计制度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核算内容不统一在反映政府债务会计信息方面,总预算会计制度起主导作用,应统领其他相关债务会计制度,这也意味着总预算会计报表应反映财政预算会计体系中已经予以核算的债务内容和其他有利于控制债务风险管理的相关会计内容。但目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统领地位并未能有效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相对独立于总预算会计制度。虽然《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对财政机关的转贷部门从“贷款协议生效”到项目执行过程中逐年“提款报账”时的实有债权、债务,直至贷款归还时债权、债务的消失进行了政府外债的全程核算,但财政总预算会计只对应由财政预算承担的部分,通过转贷部门增拨“偿债基金”方式间接列入了“预算支出”,在贷款归还时通过两级财政结算资金反映负债的偿还数[4]。政府外债作为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财政风险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债务资金运行情况并没有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具体反映,这样不利于政府对外债风险的整体掌握和控制。二是《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独立于总预算会计体系之外。社会保险基金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它的资金运行状况关系到政府的未来财政负担。在我国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并不充裕、社会保险支出负担十分沉重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会计信息的掌握对于政府财政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但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只是简单的反映了当年财政对基金的拨款支出,没有体现社会保险基金的整体运行情况。在这种分离的会计核算制度下,核算内容不统一造成了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运行信息没有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不利于政府对社会保险资金整体状况的了解,也不利于社会保障的监管和财政风险的防范。

(二)负债科目设置的单一导致政府负债内容反映不明晰在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负债科目只有“借入款”、“借入财政周转金”和“暂存款”、“与上级往来”等少数科目。其中,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国家法律、国务院规定举借的债务机制及现行负债通过“借入款”科目核算,也规定了中央预算需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数额举借的国内和国外债务举借。但“借入款”没有具体规定国内、国外债务的核算内容,也没有按照借款期限长短进行分类。在资产负债表中仅仅从“借入款”项目中获得政府国债规模以及变化情况,而且这些信息也未能进行分类列示和详细、具体的披露。这样必然影响到会计报表提供信息的有用性,不利于合理安排偿债资金,也不能分析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偿债能力,也无从考评政府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风险。

此外,对于“与上级往来”科目核算上下级财政之间因国债转贷资金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笔者认为欠妥。国债转贷资金是国务院为扩大有效内需,将1998年增发国债的一部分转贷给地方政府使用的资金。而“与上级往来”核算的是上下财政待结算款项使用的内容,属于预算内资金,并不适用于核算有偿资金。国债转贷资金的核算没有在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得到明确的反映,报表使用者不能获得国债转贷资金的规模和增减变动情况,也无从获得对财务风险管理有帮助的会计信息。

(三)收付实现制基础导致政府负债内容不完整《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总

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虽然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中明确对个别事项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对其他债务都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只能核算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而对于核算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债务核算则无能为力。这便导致了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仅仅核算了“直接显性负债”,而对于一些占重要地位的“隐性的、或有的债务”则无法核算,这些债务主要包括担保的外债、社保基金缺口、金融机构呆坏账等。有数据表明,我国2006年的196975亿元的政府债务中,仅仅在会计报表中反映了37866亿元的直接显性负债,有大约81%的政府隐性的、或有负债无法予以反映[3]。这说明,现行政府会计造成政府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风险被大量积累和隐藏,将导致财政未来损失巨大,给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此外,收付实现制虽然利于管理者清楚现金流动情况,但收付实现制通常在“坏结果发生之后”才进行计量和确认,会计信息往往存在“滞后”和“狭窄”,管理者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对将要产生的财政风险没有起到预警和防范意识,此时的会计对于财政风险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信息功能。

比如,某地方政府应在本财政的第12个月拨付一笔金额为200万的职工工资,但这样本将产生200万赤字,从而违反了现行预算法关于不得发生赤字的规定。为此,将本应该拨付的工资拖延到下一年拨付,这样就将本年的债务隐藏起来,赤字避开了,财政风险也会因此被低估。

总之,政府负债会计信息的不统一、不明晰、不完整必然造成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反映的政府负债信息量过少,提供信息质量不高,也无法为财政风险管理提供及时、客观的信息,因此,政府会计“负债”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基于财政风险管理视角的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建议(一)明确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统领地位对财政总预算进行改革,首先应明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其他会计制度的关系。财政总预算会计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都属于政府的宏观会计,后两者只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政府资金进行了局部性的核算和监督,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综合性、预算性以及全局性是其他政府宏观会计无法比拟的。

为了总体反映政府债务情况,有必要将其他政府宏观会计反映的债务信息总体性的反映于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当然,财政总预算会计并不能取代其他宏观会计因特殊需要进行的会计核算。

因此,建议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增设关于国际金融组织转贷和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的会计科目,并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予以专门的反映和列示。关于国债转贷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重要信息,如债务的归还日期、外债借入期的汇率等可以在总预算会计报表的附注、或以其他形式进行披露。

这样,将已经核算的、但并未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负债信息予以统一反映,才能方便报表使用者在同一张报表中获得全面的政府债务信息,也可以获得在核算范围之内的财政负债总数额,有利于政府尽早识别债务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二)明晰政府负债的核算内容

为体现总预算会计制度统领地位的思想并结合财政收支分类改革,本文分别对总预算会计科目设置进行了如下改革建议:首先,应进一步划分“借入款”核算内容,将借入款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核算,并按国内负债和国外负债划分。

建议将“借入款”改设为“长期借入款”和“短期借入款”两个科目,并在每个科目下分国内负债和国外负债明细核算。取消国内转贷资金在“与上级往来”和“与下级往来”的做法,将国内转贷资金债务分长期或短期列入“长期借入款—国内转贷”和“短期借入款—国内转贷”科目核算。同样,也可以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债务按以上做法作为国外转贷的明细反映。为反映转贷款资金的转贷情况,还应增设资产类科目“转贷款”,反映国内外转贷有偿资金的债权核算。

其次,进一步划分总预算会计收入、支出类核算内容,增设“债务预算收入”和“债务预算支出”科目,单独反映政府向境内外举债时得到的收入和还债时发生的支出;增设“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科目,反映政府按规定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总收入和按规定划拨的社会保障基金总支出。

第四篇: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总预算会计改革论文

1当前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对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但就实际改革效果而言,却仍显得有些不尽人意,总预算会计制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

1.1会计制度的主体缺失,导致核算内容不统一

在当前政府的财政风险管理工作中,总预算会计制度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具有统领作用。所以,总预算会计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必须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但就目前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相关内容来看,却并不能达到这一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会计制度的主体缺失,由此导致核算内容不统一。

1.2科目设置单一,导致核算结果缺乏全面性

就目前总预算会计制度中所设置的科目来看,主要包括“借入款”、“借入财政周转金”、“暂存款”和“与上级往来”等少数科目。这些科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政府负债、支出的资金情况反映出来,但由于科目设置较为单一,从而导致核算结果缺乏全面性。

1.3收付实现制基础导致负债内容不完整

收付实现制基础导致负债内容不完整也是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当前,政府部门之所以选择收付实现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方式可以将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反映出来,但这种方式几乎都是等到问题出现之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财政风险的预警和防范起不到任何作用,此时的会计信息对于财政风险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信息功能。

2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总预算会计的改革措施

2.1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在政府部门会计工作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与政府部门改革同步,从而促进政府部门会计工作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财务报告体系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全面性、真实性和前瞻性。在实际会计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当建立起主体财务报告与辅助财务报告相结合的财务报告体系,将详细的内容记入主体财务报告体系中,将补充说明内容记入辅助财务报告体系中。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建立起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通过上述体系,政府部门就可以就财务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和分析,此外,财务报告体现的内容能够为政府部门今后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2权责发生制的新增

就目前来看,政府部门总预算会计制度中仍然存在着“职、责、权”不分明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无人负责。将权责发生制纳入到政府部门中,能够有效的解决会计矛盾。因此,政府部门要完善权责发生制,并以此为核心,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会计责任,而且为财政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2.3基建会计的新增

在对政府部门的会计报表进行编制时,应将基建资金、事业活动资金等内容纳入其中,并将基建拨款收入、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劳动价格等作为一级会计科目,对其进行准确核算。在政府部门基建项目完成后,将上述科目转为固定资产时,政府部门会计可通过基建会计编制的工程支出表对基建资金的情况进行及时、准确掌握,将明确的支出数额记录到固定资产账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效、准确的信息报告系统,从而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财政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所以,相关部门必须从财政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总预算会计制度,并确保各项制度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财政风险管理水平。

第五篇: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针对审计学课程的特殊性,从审计学课程框架不明晰、教学过程重教轻学、实践教学法应用不足等方面深入分析传统审计学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并从构建合理的课程框架、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推动启发式教学、提倡小班上课等方面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审计学 教学方法 改革 创新

审计学是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难点之一,它必须以会计学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为基础,如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本科教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注册会计师财务审计的内容,所以基础课的学习特别重要,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那么想较好地完成审计课程的学习是很困难的,因为课程内容抽象,不容易理解。其次,审计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创新性地思考。你需要对基础知识非常熟练,才能对各种可能性做出预测和判断,再应用审计学的原理去获取相关资料支持你的结论,这也是目前实务界对人才的需求。这对于在校的本科生来讲难度比较大,他们缺乏实践活动,对企业的情况不了解,对审计实务也是空白,而且他们更喜欢计算清晰的财务会计,不习惯于充满不确定性和职业判断的审计分析,致使供求双方存在矛盾。那么,在有限的课时内用较清晰的课程框架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素养,这是授课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方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培养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审计学教学迫切要解决的。本文就是在这一思路基础上,从审计课程框架建设、审计课程内容创新、实验室建设、案例教学等方面着手,对现有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与实践进行探究。

一、审计学课程的特殊性

审计学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而且涉及到会计、统计、经济、法律等相关的知识。因此,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审计学课程的抽象概念太多,有时概念中套着其他概念,概念前后又交叉,使得概念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的顺序难以把握;课程框架不清晰,内容逻辑性差,不像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那样是基础会计的延伸,比较有条理,框架很明晰;审计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和职业判断,而且审计课程的职业判断环境依赖性强,仅从理论上很难给予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指导,学生学完之后会感觉思路比较混乱,不知道学了什么,不像财务会计那样能够按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业务处理,感觉学会了相关的技能;审计学课程逻辑性很强,很严谨,只要一个逻辑不准确就没法理解或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而且理解相关的知识需要特定的环境,有时同样一个名词在不同条件下理解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审计学太抽象、深奥、难理解。对于教师而言,也很难把课程内容讲得生动。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

1.课程框架不明晰

审计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发展相对晚,审计学科体系的框架还不明晰,发展也不均衡,财务信息审计发展相对快些,而非财务信息审计、一般审计、行为审计的发展相对慢。学科体系的发展不均衡,框架不清晰也使审计课程框架不是很清晰,内容比较杂乱,前后的逻辑性比较差。这使得教学内容的逻辑相对欠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思路也不清晰,影响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方法重教轻学

教学方法应该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教的方法,多数依赖于教材,以教师授课为主,忽视了学生学的方法,缺少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减弱了教学的整体效能。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双方的交流不顺畅,影响教学效率效果;同时学生也懒于思考,依赖性强,不利于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财务和审计人才。现代教学方法应强调整体性,在教学中注重教师、学生、教材间的相互协调,发挥整体功能。

3.实践教学法应用不足

审计学的实践性强,要学好这门课,必须要求有较多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最主要的是案例教学和课程实训。但是由于审计教学案例较少,案例的获取编写成本高,案例教学就成为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再者目前我校的教学班基本都超过150人,很难实行案例教学,或者教学效果较差。

实践基地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基本是挂个牌就了事,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学生无法到基地实习,基地也不愿意接受大批量学生实习,所以实践教学整个体系是没有跟上步伐,导致审计学的实践教学法应用不理想。

三、审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构建合理的审计学课程框架

一直以来,审计学的课程框架比较不清晰,内容比较杂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干扰,应该设计比较合理的课程框架。按照审计的基本工作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计划审计工作、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根据课程框架有步骤地学习,特别是业务审计中要加强说明审计方法的应用、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在这一基本程序下,形成比较合理的审计课程框架,并按照这一基本程序讲解相关内容。

审计基本程序图

2.教学内容的创新

从内容上看应该打破原来财务审计的局限性,应该把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法、税务会计等相关内容融合起来。财务审计属于事后审计,上课的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这个时候其他的专业课程实训基本结束,如果学生能够把原来所完成的实训材料很好的保管下来,到审计实训的时候根据他们自己完成的材料来进行财务审计会弥补软件实训的局限性。这不仅可以检查学生自己过去财务实训完成的情况,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训过程思考和创新,而不是根据软件原本设计好的业务根据答案去填列。当然这样做可能需要加强课程之间的延续性和相关性,对教师和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能更好地实现实训应有的效果。这些审计主要都是围绕财务信息审计展开,其他类型审计的内容涉及很少,因此,可以在内容上增加一些非财务信息的审计、行为审计、生态审计等等,在内容上加以拓展。在教学管理上也需要安排小班上课,以小班、小组、角色的扮演来共同完成。3.注重实践教学

(1)加强实验室建设,重视模拟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实验室,借助仪器设备,根据已有的教学软件,独立操作、分析,从中获得经验,培养实践技能,掌握技巧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实验教学必须借助仪器设备和教学软件,软件中资料的设计都是仿真的业务和票据,比较直观,能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审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依靠理论教学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实际审计工作。因此,模拟实训是审计教学必备的环节,实训过程以审计案例为主线,以学生上机实训为主,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审计计划的制定、重要性审计风险的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的整个审计流程,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实质性测试环节更是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会计知识和审计理论知识很好的结合应用,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为达到以上目标,必须做好审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审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包括教学软件和教学平台两大类。教学软件现在大部分院校用的都是财务审计的教学软件,只涉及财务审计的内容,而且形式上都是手工账报送审计形式,没有场景虚拟,这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能设计一个多层次的教学软件,大量引入目前的3d动画和虚拟场景,把案例的执行过程以动画和虚拟场景的形式体现在软件中,这样更具有更有现场性。比如工程项目造价审计案例的设计,应该把投资估算审计、设计概算审计、施工图预算审计、工程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等工程项目造价审计的基本模块都包含在内,再根据每个模块审计应该包含的内容、需要的材料、注意的要点等作明确的介绍,然后辅以3d动画的形式增加软件的的现场性,让人有亲临现场的感觉,也明白不同的审计对象对审计人员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在特定项目的审计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其次是教学平台的建设。由于实验室和学生数不匹配,审计模拟实验不应该仅局限于实验室完成,应该设置平台让学生在宿舍、图书馆、教室都能完成,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进度,也可以随时复习之前的相关内容,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取得联系。这样使教与学变得更人性化,能够更好的利用课余的时间。实践基地平台的建设后面阐述。

(2)重视案例教学,积极编写教学案例

审计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课本给予的基本是理论知识,很难理解和记忆,如果能够通过案例的讲解,把复杂的过程和抽象的理论在案例中体现出来,既便于记忆又容易理解理论知识。那么教学案例的取得和质量就成为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案例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复杂性、可理解性,最好是任课老师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获取改编的。目前现成的审计案例相对比较少的,所以案例的收集与编制就成一大难题。案例的编写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不仅需要老师的参与,还需要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参与资料的收集,实践活动的参与,共同编写案例。只有不断积累修改才能做好案例教学,使案例真正贴近实际,讲解起来形象逼真,当然这过程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给予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

(3)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方法外,学校还应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行政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广泛的业务联系,实现校企合作。学生到实际单位,参与他们的日常工作,可以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业务,课本中的抽象知识能够很好地在实务中体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参加现场工作,还能培养和检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这也是目前对审计人员能力考核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些过程和场景都是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所无法感触得到的,只有与这些实际单位建立好合作关系,把学生送到实际工作的现场,才能弥补课堂教学和实验室仿真教学的局限性,才能真正培养和检验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思辨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目前本校的财务处已经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财务实践平台,应该鼓励审计处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虽然我们也与事务所和企业建立合作,但由于学生人数多,实践基地少,只能满足少部分学生的要求,因此要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真实学习的机会,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培养必备的技能。

4.推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适当地加以引导,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环节,使师生的教与学得到很好的配合和协调,改善教学双方的紧张关系,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学习变成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了更好实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时是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知道如何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和如何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则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主人,通过教师引导,不同学生间的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讨论,使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相辅相成,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5.提倡小班上课

目前审计学的上课班级基本都维持在150-200左右,这么大的一个班级,教师把全班同学扫一遍都觉得困难,更不用说互动了,一堂课下来也就满堂灌了,省事,又能完成教学工作量,其实这样做是以牺牲学生为代价了,完全偏离了学校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宗旨。这种大班教学完全是从知识讲授的角度去评价教学,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很多的教学方法无法在这么一个庞大的教室中使用。当然,小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人数减少,也不能是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一刀切,在适当的人数范围内,应该注重师资的配置。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学校应该明确目标,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能科研至上,只有教师有积极性了,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近年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都出台关于小班上课,提高教学效果的相关规定,很多高校也在实践过程中。当然,小班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如师资不足、教学条件受限、成本高等。但为能够培养真正具有思辨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学生,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下载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双语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会计双语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会计双语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摘要:会计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对会计双语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

    浅谈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 金 玲 (洛阳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实践体系缺乏系统性、实践手段存在落后性、实践环节忽视技......

    基于责任会计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最终定稿)

    基于责任会计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多方面的因素,不同的责任部门体现的责任会计情况会有区别。简述责任会计的概念,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实践(定稿)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基于上述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得根据学生的学情,探讨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教学方......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论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摘要:2009年9月开始,河北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课改不断深入,它给我国的基础教育......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开设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听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范文模版]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 黄晚强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

    生本视角下小学数学快乐式教学方法探讨(大全)

    生本视角下小学数学快乐式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生本教育模式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数学老师也越来越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学......